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 (精選15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3.44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 (精選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 1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主人公——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記的方式,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錄了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9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這是一本小書,又是一部鉅著。是亞米契斯的著作。它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愛,怎樣辨認是非。 它描述的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國小生所發生的故事。它是以日記形式表現出來的。在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裏,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 在看《愛的教育》時,常常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掃煙窗的人”、“負傷的勞動者”、“感謝”、“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索。愛,是什麼?愛,如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還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樸實的愛、深厚的愛。、

從愛的教育中,我覺得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許多人是無法感受到的。我體會了:愛,原來就在身邊縈繞!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購買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拿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擁有的深深的愛。我也體會到:愛中包含着對生活的追求!愛是沒有盡頭的,就像生活,如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從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一直走下去,甚至投入全身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我還體會到: “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愛無止境!“愛是什麼"是永遠不會有明確的答案!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認為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

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主要是讓你明白:人類只有三種情感是強烈而單純的: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珍視,對人類苦難的悲憫。它會教你如何做一個人道主義的未來的好公民,它會將愛心融入平凡的勞動和學習,它讓你學會體貼父母,同情弱小,樂於助人……

我想《愛的教育》這本好的書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 2

這是一部以教育為目的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歌頌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的高尚情懷;它鼓勵人們消除階級觀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實現各階級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愛的教育》都一直是整個意大利的青少年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的教育》這本意大利文的著作它原來的標題是“Cuore”,如果直譯的話,應該是“心”的意思。用“心”,也就是用“真誠的心和平等的概念”來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是該書的教育主旨,也是這本書最侷限、甚至可以説最“失敗”的一個地方。作為一個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作者對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有着深刻的認識,他明知道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裏,人與人最大的交流障礙在於他們分屬於不同的階級,而這一點不是簡單的對“心”的召喚能解決的,但是,他卻沒有勇氣把自己心靈深處最真實的想法講出來,而只能採取逃避和迂迴的辦法來號召所有的青少年都做一個有“心”的孩子。這一點,作者自己也早就認識到了,所以,在《愛的教育》獲得成功之後,他在一些媒體上對自己的所謂“理智上”和“感情上”的矛盾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評。

該小説是充滿着童年情趣的,用通俗簡短的語言講述着一個個的小故事。如《高尚的行為》中的卡羅內同情弱小的克羅西,主動承擔責任,他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正如日記中所寫:“今天發生的事情,讓我們真正瞭解卡羅內的為人”《全班第一名》的德羅西是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我有點嫉妒他,但他不僅成績好,而且很熱情有紳士風度,我更加佩服他了。這些故事寫出了同學之間的純潔的愛,是充滿着童年的樂趣的,一件小事在孩子的眼中可能會被無限擴大化,孩子的矛盾複雜心態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我的母親》《熱愛祖國》等寫出了父親深沉的愛。老師“每月的故事”更是一個個有意味的故事。《帕多瓦的愛國青年》《倫巴第的小哨兵》《佛羅倫薩小抄寫員》《撒丁島的小鼓手》《爸爸的護士》等等,這些故事是老師先讓孩子抄寫然後在課堂朗讀的,在孩子當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國小生是一個樂於接受新事物和觀念的階段,在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中,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勇氣,什麼是孝心,什麼是愛國等。

在《我們的老師》中,作者通過描寫老師的表情和語言,勾勒出一個慈祥、親切而又不失威嚴的好老師,當他看到同學扮鬼臉時,他並沒有責怪,而是説了一句“以後不要這樣了!”最後那個學生請求老師的原諒,這一個小小的故事體現了老師用真心感化學生,而不是簡單的批評。最感人的老師是思里科父親的老師,一個八十四的老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他每年留出每個學生的作業保存起來,作為他永久的回憶,他是令我們肅然起敬的。當然,小説還寫了《學校裏的女教師》,她們温和、樂於助人、為人善良《病中的老師》生活拮据,重病中卻想着孩子們,如小説中:“我在發高燒。我病得快死了,記住,要用心學算術,多做練習,開始做不出,休息一下繼續做,還不行?再休息一下,再從頭開始。要慢慢來、向前走,不要着急,頭腦發熱。……”寫出了一個盡職盡責的老師形象,正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真實寫照。

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無私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一切。有句話説得對,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接受了父母的教育,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把握着孩子發展的方向。在《愛的教育》中,無論是來自底層的父母,還是有錢有勢的紳士,他們大都是以正面的積極的姿態出現的,沒有當今社會上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而是嚴格要求孩子們,引導他們與人為善,和睦相處。小説中引人注口的是老師給我們的“每月故事”,許多故事是講述愛國小英雄的事蹟的,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愛國意識。像《帕多瓦的愛國少年》開始所説“不,我絕不是‘懦弱的士兵’!但如果老師每天都能給我們講一個像今天早晨講過的故事,可能我會情願上學呢!”老師的故事顯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倫巴第的小哨兵》為祖國捐軀而令人敬佩,《撒丁島的小鼓手》為執行任務而丟了一條腿,激起了孩子們無限的愛國熱情。

該小説不僅寫出了人間的多種真愛,也用許多故事告訴了讀者一些道理。正如許多小標題一樣,告訴讀者不要有虛榮心和嫉妒心,要懷有感思之心,做任何事情要有勇氣,有膽量,有毅力。《愛的教育》在寫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時,逐漸上升為對社會、祖國的愛。

作者以一個兒童的視角來敍述故事,通過對兒童視角的準確把握,對兒童世界、成人世界作了逼真展示和深刻剖機“童年永遠是一種心理距離,永遠是一種心理切入,永遠是一種心理覓尋”,在某種程度上,守望童年成為作家們的審關理想,而兒童視角的敍述則是表達他們這一審美理想的最好載體。在小説中讀者看到的是一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所做所想,除了這個孩子的天真的活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讀者看不到作者的感情表達,他的感情傾向是隱藏在文宇背後的,這種表達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和説服力。這種在當代敍事學中稱為“內聚焦型”視角的採用,一改傳統敍事中無所不知的敍述者的位置,通過兒童的感官去看去聽。兒童視角的敍述是一種樂於為兒童接受的表達形式,這種兒童文學作品有利於激發兒童讀者的聯想,想象他們是故事的主人公,從而激發了他們的閲讀熱情和審美能力。

愛的教育讀後感 3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這高尚、純潔、美好的典範讀本,不禁深深慚愧了——我居然到今天才真正認識到它的價值。從前,因為它以國小生活為內容,用語又那麼淺顯平實,我一直把它視作兒童讀物而不屑一讀。今天我才知道,這本書帶給大人的情感激盪與精神享受遠甚於孩子。

感動之餘,我一直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愛?什麼是教育?這兩個人類進步的重要的推動力,從孔子和蘇格拉底時代就被反覆提倡和奉為圭臬的,我們——21世紀的人類,又有怎樣的理解和實踐?我們真的懂愛嗎?我們真的瞭解教育意味着什麼嗎?也許,這本書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積極的理想的答案,感謝亞米契斯,他用一個國小生的稚嫩情懷,建起了曾鼓舞許多代人的精神豐碑。

《愛的教育》教育我們去愛。書裏呈現了各種各樣的愛,但最讓人激動和難忘的是對神聖祖國的赤子之愛。恩裏克的老師與父母,即使在生活的最瑣碎最點滴的事情上,他們對意大利祖國的深情也如此呼之欲出,毫不做作。比如,一個異地的孩子插班到恩裏克的學校,為了要班裏的同學與他和睦相處,這位可敬的老師説了這樣一些話:“要讓他知道一個意大利的孩子,無論在意大利的哪一所學校裏,都有自己的兄弟。”“要是有人傷害他,就愧對我們的三色國旗。”恩裏克的父親,常常在給兒子的信中滿懷深情地談論起“為什麼愛意大利”這樣的話題,“當你長期旅行從遠方歸來時,一天早晨,站在甲板上遠眺地平線上出現的祖國青山的輪廓的時候,你的心中會突然充滿了激情,從心裏迸發出一聲呼喚……”。那是一篇多麼飽滿動人的愛國主義宣言啊!不是因篇幅所限的話,我真願意整段整段地摘抄在這裏。正是有這樣的言傳身教,才有恩裏克國慶日的日記:“如果有一天我必須為你奉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我將毫不猶豫,仰天呼喚你神聖的名字,並在你神聖的旗幟上獻上最後一吻,慨然死去。”如果一個民族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那麼那裏的每個國民就會從血液裏煥發

出愛國的熱情,這個民族就沒有理由不強大。我們中國也是如此偉大與悠久,而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卻常常流於形式。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很少在日常生活裏滲透給孩子這樣的情操。現在很多家長都熱衷於送孩子出國唸書,我希望他們臨行的諄諄叮囑中能有這樣的一句:無論到了何處,無論那兒多好,都要讓你的所學為祖國效力。

書中描寫的其他形式的愛也是如此打動人心: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流露在每章每篇裏,如對那位賣菜的母親的同情,那次紳士與賣炭人的擁抱,那個賣柴家庭的勞作,那些辛苦一天仍來上夜校的工人。這些字裏行間對勞動者的熱愛與尊敬深深感染了讀者。另外,對家人與老師的眷戀與感恩,對英雄的無限愛戴與崇敬,朋友之間的默契與深情,對盲人、聾啞人、殘疾人的同情與關愛,甚至對普通的鄰人與路人的温情……都是如此動人。愛是全書的主題,人性的光輝普照大地。這真是一部愛的教科書,如此真誠地告訴我們要愛什麼,怎麼去愛,如何把高尚的愛貫徹到生活的各個角落。也許我們的教育裏忽視的正是這一部分,而過多地關注知識的累積。

《愛的教育》也告訴我們,教育是一種愛,教育只有憑着愛才能實現它的使命。書中出現了很多辛勤的教師的形象。恩裏克的班主任,是個外表嚴肅而情感豐富的好老師,他昏暗簡陋的房間裏掛着的是歷年學生的照片。病重時,他以“我的一生在他們中間度過”而寬慰。父親的老師,退休時那麼悲傷,覺得不能教書就像生命結束了。他留了所教過的每個學生的一份作業,整理編號,在餘下的生命裏常常翻閲着,一張張回憶起成百成千的孩子的臉。那個因病去世的女老師,像母親一樣愛孩子,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還和學生在一起。這就是教育的偉大實踐者。我想起了第二實小鐫刻在牆的那句校訓: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是啊,沒有一項工作比教育更需要掏心掏肺了。教育真的是一項嘔心瀝血的偉大事業,因為除了技能與知識,教育是如此消耗人的情感。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老師的敬意還遠遠不夠。聽着——“熱愛你的老師吧,他們是像你一樣成長的億萬兒童心靈的智慧支付,他們得到微薄的報酬,卻在為培養未來一代的優秀國民而辛勤勞動着。”“將來等我長大了,如果我們能見面,我要滿懷敬意地去親吻他那蒼蒼的白髮。”

合上這本書,望了望窗外,已經有些許春意了。我又翻到了《春天》那一章。我特別喜歡恩裏克和媽媽的那段對話:

“今天我真高興啊!是什麼讓我今天上午這麼高興呢?”

“這是因為美好的春季

來臨了,再加上你有一個純潔的內心的緣故。”

讓我們這樣來教育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孩子吧,讓我們這樣來愛這可愛的世界,以求有一天我們都能擁有一顆配得上春天的心靈。

愛的教育讀後感 4

《愛的教育》是用日記的形式寫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男孩,他仔細觀察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心去愛、去看、去感受身邊的一切。

男孩的愛國情誼已經開始在心裏萌發,準備往更大的空間成長了。小男孩不許別人侮辱自己的國家,他不接受侮辱自己國家人的金錢,即使他很貧窮,很需要這筆錢,他毫不猶豫地把銀幣和銅板都扔出去了。如果我們人人都為國家着想,顧全大局,那國家就不愁不會強大富有。少年的品德、思想是很重要的,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所以,少年的品德是關乎國家的命運的。每個少年都應該立志學習成績優秀、遵紀守法的好少年,那國家的將來會少一些罪人和囚犯。

心動不如行動,其實做好少年很簡單,只要儘自己的能力學好習就可以。學生的職責和義務就是學習,等將來長大後報效國家。

一個人,在小時候不重視心理、品德教育,只重視學習教育,也是不行的,要兩頭兼顧才行。如果只注重成績,那這個人道德敗壞,他學的知識越多,那他對社會危害就越大。

做一個好少年説簡單也簡單,説難也難,天使和惡魔分別只在一念之間,即使做一個好少年很難,如果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你做不到呢?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我的一個“朋友”,其中我最喜歡《一個貧苦的愛國少年》這一篇。

讀書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陶冶情操,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有時候迷茫的人,讀一本書後就找到了人生的道路。書籍就是這麼神奇,難怪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呢!

通過讀《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有一天,女兒拿着一本書在自己房間裏認真地看,我過去瞧了一眼她在看什麼書,她説向同學借了一本《愛的教育》回來看,於是我趁自己閒暇時偶偶翻了翻。

其中一篇寫《我的母親》讓我從中領悟到一些道理。因恩利科不尊重父母親,而受到父親的批評,父親從生活的點滴入手歷數了母愛的偉大。並讓他牢記:人世間最神聖愛莫過於母子之情了。因恩利科生病,他母親整夜整夜地守在他的牀前,屏息靜聽他的呼吸。母親以為馬上就要失去自己的兒子而怕得渾身發抖,因過度悲傷而痛哭流涕。為減輕孩子一小時的痛苦,寧可犧牲一年的歡樂。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可以沿街乞討,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她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如今的孩子尊重父母的越來越少了。現在家庭中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在父母親的眼裏都視如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自私、霸道、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孩子的要求你做父母的就一定得滿足他,否則就是對他不公平。

就像書裏所説,孩子對母愛已經習以為常了,而忽視了它的存在,進而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接受了母愛,卻從不會説一聲謝謝,不懂得感激,不懂得尊重,我們就扔掉了道義,拋棄了親情,沒有了以心換心的真誠,人性也黯然失色了。等到父母都離開人世了,再想彌補已經來不及了,會成為終生的憾事。

如今自己身為父母,有時也覺得自己還是做得不夠好。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與尊重。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説的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前幾天給孩子買了《愛的教育》這本課外閲讀書,清明假期我自己也看了一看。雖然是適合兒童讀的書,我覺得看着也有一些收穫,下面我也來説説我的一些感受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這一個題目對我來説不確切,或者説不敢當。因為我沒有完全看完這本書,只看了一小部分,但是我覺得這不妨礙我對這本書的評價。

首先,這本書一定是一本好書,這是我對《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最初評估。裝訂精美,價格也不貴,是這本書的第一優點;開始幾頁介紹了本書的閲讀方式説明和作者簡介以及書名翻譯的來源,這樣閲讀之前人們會有一個大體定位這是本書的第二個優點;第三個優點是目錄和封面都用彩頁,裏面還有配圖,很適合兒童閲讀。

再下來,這本書是以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日記的形式來寫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手法,語言平實,敍事生動,很容易被少年兒童接受。書中描寫的高尚整治的卡羅納、真誠熱情的克萊蒂、刻苦頑強的波列科西、品學兼優的德羅西、不幸的納利、虛榮的敖提妮、壞孩子弗蘭迪……等等,孩子們閲讀時很容易聯繫到自己周圍同學,這樣對孩子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還有,《愛的教育》裏面寫的主要是愛的故事,包括同學之間的友愛;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情之愛(有父愛、有母愛也有孩子對母親和父親的愛);老師與學生間的愛;每月故事裏兒童和士兵對國家的熱愛。每一個愛的故事都是用一件事來表達,這些故事就是生活中的平常事,讓孩子們和我們讀起來很自然。

最後,重申一下《愛的教育》是一本好書。我會堅持看完它,我相信收穫會更多!

愛的教育讀後感 5

愛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範文一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説它和我差不多年紀,今天我捧在手裏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這是一部小書,這是一部鉅著。意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愛的教育》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即《愛的教育》和《續愛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據日譯本翻譯,後者是亞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據三浦關造的譯本來的,對前者是一個合適的補充。

夏先生説:“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在我們的中國小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擠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聽聽這些“愛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愛,學習付出愛。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範文二

每到星期天,熱愛看書的我經常會去書店看書。這天,我又來到書店看書。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裏,一本書映入了我的眼簾……

這是一本用桃紅色書皮包裝的一本書,封面上方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愛的教育”,它的背景是一副感人的畫:一個生病的母親無力地坐在牀上,她的兒子正在喂她吃藥,母親的臉上露出了甜甜地笑容。雖然藥很苦,但母親的心裏肯定比吃了蜜糖還要甜。我略讀了一兩篇文章,很感動人,便買下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説關於愛的故事。主人公是安利柯,他是一個優秀文明的小男孩。我還認識了很多可愛的孩子,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勤奮的斯代地,可愛的波列科西……他們給了安利柯最深厚的友情。當然,還有疼愛他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師,他們給了安利柯最無私的愛。書中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有《窮人》、《小石匠》、《感恩》等等。其中,《窮人》這篇文章深受我的喜愛。父親對安利柯的一段話更是讓我深受啟發,他説:“當你受到不幸的時候,別人幫助你,可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應該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去幫助別人,你願意看到和你一樣活潑可愛的小孩為了温飽努力掙扎嗎?那是一件多麼寒心的事呀!”是呀,在我遇到困難時,心裏有煩腦時,我總能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或許是父母,或許是老師,或許是同學,或許是素不相識的路人……有了他們的幫助,成長的路上,我才能擁有七彩的陽光和金色的夢想。可是,在享受幸福的同時,我卻很少想到為他人做些什麼。從電視上,報紙上,我知道在我國的一些貧困山區,還有很多孩子每天只吃一頓飯,他們上學要走很遠很遠,課外書對他們來説更是一種奢侈品……讀了父親的話,我想: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我們班有個同學叫廖開俊,他是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他的爸爸媽媽到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很想他們,學習成績退步了,我是不是可以試着走近他,用温暖的話語去鼓勵他呢?我在心裏給自己打下了很多的小問號。

愛,是無私的。人人都可以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或許我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許正是這一點點光芒,就能給他人帶來温暖和信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這是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所感受到的。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讓更多的人點亮心靈之燈,把無私的愛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讀後感 6

這是一部寫給國小生的兒童小説,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這樣的寫法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易被孩子們接受。相信孩子用心讀完這部書後一定會更愛她的爸爸媽媽,也一定會更互相幫助,互相謙讓,他們更會變得比以前善良,勇敢,會更愛自己的國家。不再取笑其他同學,不會再和同學鬧矛盾。

這部小説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主人公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的小故事,如在家裏、學校、班級乃至社會生活。像勇敢寬宏大量的卡隆,勤奮能幹善良的克洛西,他們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雖然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就是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老師,同學、朋友的真摯之情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流露而毫無做作。但同時也塑造了一些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琵斯,不知廉恥的勿蘭諦。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的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孩子做了一次反面教材。使孩子們在真善美與假惡醜的辨識中慢慢長大、成人,從而形成自己正確的價值觀。

為了更好的讀透這本書,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

1.研讀安利柯的的日記部分

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他的校內外生活,以日記的形式呈現,能夠讓整本書顯得更真實,更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裏行間洋溢着兒童的純真與情趣。他可以使孩子瞭解到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正直的人。

2.研讀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

他的爸爸、媽媽、姐姐非常注意對安利柯的教育,特別是他的父親,每當安利柯犯錯時總會及時的以家長的身份給予嚴厲的批評和糾正。書中出現的這些書信,可以自成一個教育系列。如在《我的母親》中,針對安利柯對媽媽説了很失禮的話一事,父親以書信的形式指出了母親的偉大和兒子的錯誤之處,文中説:“安利柯!你當你弟弟的先生來的時候,對於母親,説了非常失禮的話了!像那樣的事不要有第二次啊!我聽見你那話,心裏苦的好像針刺!……啊,安利柯!須知道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感情中最神聖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最不幸的人……我原是愛着你,你在我原是最重要的珍寶,可是,你對於母親如果不孝,我寧願還是沒有你好。不要再走近我!不要來抱我!我現在沒有心來還抱你”。在<<小石匠>>中規勸自己的自己的兒子要愛“小石匠”。“安利柯啊!你去撲椅子的時候,我為什麼阻止你的,你知道嗎?這因為在朋友面前如果撲了,那無異於罵他説:你為什麼把這弄髒了?他並不是有意弄污,並且他衣服上所沾的東西,是從他父親工作時沾來的,不管他是油石灰、漆或是塵埃,絕不髒。勞動不會生出髒東西來,見了勞動着的人,絕不應該説髒啊……一則:他是你的同學;二則:他是個勞動者的兒子。”多麼偉大的父親。還有<<少年筆耕>>又或<<小小抄寫員>>敍利亞那種吃苦耐勞、執著、懂事、默默幫父親分擔的精神不由讓所有人肅然起敬。在一月份老師讀完了每月例話《少年鼓手》後,父親馬上給兒子寫了一封<<愛國>>足見父親是多麼用心良苦。<<我的父親>>、<<母親的末後一頁>>母親寫給兒子的信。

3.研讀老師的每月例話

每個故事都在教育孩子如何去愛周圍的人,如何去愛自己的祖國,每一篇都感人至深。《少年愛國者》中十一歲的少年在一貧如洗、飢腸轆轆中聽到三個旅客中傷、攻擊自己的祖國“土匪”“騙子”等,的把剛得到捐贈的幾個銅幣、銀幣狠狠的投擲向了他們。《少年偵探》中為了偵探敵情爬上樹梢犧牲的孩子。《少年鼓手》中為送情報失去一隻腳的孩子。<<爸爸的看護者>>少年西西洛因為照顧錯父親,為了讓病人能感受到親人的愛,將錯就錯始終照顧直至病人安詳的離開,使孩子在無形中受到了不僅僅要愛自己的親人,也要愛朋友、他人,感人肺腑。<<六千里尋母>>中十三歲少年瑪爾可,為了尋找為養活全家人而出國打工的母親,勇敢的一個人踏上了征程,期間輾轉多地,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母親、喚回了母親求生的慾念,母子深情感天動地。

4.把握主人公安利柯的人物形象。

他出身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家庭,過着優越的生活。但他有着大多數孩子的優良品質:勤奮、善良、勇敢、有愛心等。從10月入學,到第二年7月結束,安利柯和他的同學整整呆了一學年。他珍惜同窗情誼,用善意的目光仔細觀察同學們的優缺點,並真誠的記錄下來。由於父親調動工作,安利柯不得不隨父母離開了這座小城。臨走前,父親特意帶兒子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國小老師,給他又上了一堂“尊敬師長”的好課,感人至深。

5.整體瞭解、把握書中人物。

如:正直勇敢、樂於助人的卡隆;勤奮學習、刻苦讀書的克徠帝;成績優秀、富有同情心的代洛西;知恩圖報的卡洛斐;不自卑、喜歡讀書的斯帶地;相貌平平、異常用功的潑來可西。

當然也有遊手好閒、仗勢欺人的勿蘭諦;嫉妒和虛榮心都強的華梯尼;盛氣凌人的諾琵斯等。

這部書告訴我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科學文化知識,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和尊重。

愛的教育讀後感 7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事蹟感動着。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裏的記事,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其間穿插着老師每個月給學生講述的一則美好和真實的“每月故事”。一個國小生的世界活潑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敍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整部作品並不刻意講究修辭和結構,語言也異常樸實,曉暢,但由於它飽含了作家對在社會中下層艱辛度日的大眾的深沉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讚頌,由於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於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讀完全書,激盪於胸懷的感情波瀾久久難以平息。不妨説,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

當我們在閲讀這本書時,可以慢慢思考些什麼,這些思考使我們能夠深刻體會一下愛的教育。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

教師作為師生關係的主導者,需要“有意”地發現、尋找、創設“有情”情境,運用超乎於父母兄弟的愛,富有更多理性的愛,去感染和培養學生的心靈,發展他們的道德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常有家長拽着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慷慨的對老師對老師説:“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的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為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當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羣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師生之間的一次簇膝長談恐怕對於部分學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師生之間建立一條“有情,有意,有恆”的道路,則更行之有效。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温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受學生喜愛的教師,沒有一位不是以他們的頑強毅力和富有耐性的努力取得成功的。面對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沒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沒有永不言敗的信心,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要想轉化好一個學生是不可能的。我們常常熱情地與學生長談一次,而更多的時間對他們不聞不問;我們總是希望學生成績優異,不斷進步,而對他們的心理,他們的痛癢一無所知。師生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關係,已成為時代的需要和教育發展的必然,以“有情、有意、有恆”的愛的教育是達成此目的的重要途徑。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示。

愛的教育讀後感 8

讀完了《愛的教育》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字裏行間,都抒發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這種情感是普通的,確實不平凡的。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這也是為什麼愛的教育被評為愛的魔法書的原因。《愛的教育》告訴我們: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都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只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而已。一想到自己曾經忽略一些平凡而又温暖的細節時,心就好痛。我真的很後悔沒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每次當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事物的珍貴。是的,人們總是那麼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卻讓一些平凡温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是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場戲,我覺得應該給這些平凡而又難忘的瞬間一個特寫。儘管我知道時間不會給我多餘膠捲,這些瞬間也許只會成為我們心中無足輕重的片段,被時間剪掉,那些瞬間,永遠只是我們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我仍願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儘管幸福那麼短暫。《愛的教育》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們寧願葬送自己的生命來挽救愛?帶着這個問題,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長途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的一切,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在這當中,我找到了答案。雖然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特殊,但真的讓人覺得很温暖。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愛能夠將心中的恨化為勇氣,它使你微笑地面對生活,使你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是還魂的仙草,給罪人新生,他是慈愛的母親,喚浪子回頭,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命運不會讓你白白付出,它會用人間最珍貴的愛來回報你。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親子之愛,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無法感覺到。安利科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為什麼呢?我思考着。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類是那麼偉大,難道竟不習慣人間最平凡的親情嗎?《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為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為什麼仍有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呢?當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的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了《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同時這份心情,也將我在成長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為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這是我獲得的意外收穫。

愛的教育讀後感 9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確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它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了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告別》等等,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這本小説曾在漫長的歲月裏,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

而最初吸引我閲讀這本兒童名著的,是它的書名。它使我思考:愛與教育究竟有着怎樣的關係。帶着這個問題,我與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使我震撼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思鄉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 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敍着,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內涵。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 ,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當我們在閲讀這本書時,可以慢慢思考些什麼,這些思考使我們能夠深刻體會一下愛的教育。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教育思想在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在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書中從頭至尾都透露着一個“愛”字,這不正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所需要的嗎?教師作為師生關係的主導者,需要“有意”地發現、尋找、創設“有情”情境,運用超乎於父母兄弟的愛、富有更多理性的愛,去感染和培養學生的心靈,發展他們的道德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我們感染、教育學生的情感魅力,是關心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

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示。

愛的教育讀後感 10

年前,帶着娃去書店買了這本《愛的教育》,看娃讀得津津有味,寫出閲讀記錄卡。開學時老師還為此專門打電話説,讓娃第一個進行談天説地三分鐘演講,講的就是這本書。説實在的,這本書我只聽説過,沒系統的讀過,只在春節和娃讀了一小部分。平時事多,我也只能抽空,有空就讀一點,有空就讀一點。

書的作者埃·德亞米契斯和譯者王幹卿在看資料卡時已和娃一起讀過了。我先瀏覽了目錄,書是從十月份開始,一直寫到了七月份,起初有些疑惑,當讀到開學的第一天時,我恍然大悟。本文的主人公是恩利科,一個剛上國小四年級的意大利小男孩子,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在開頭中,寫到“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三個月的鄉下假期夢幻般地過去了。今天早晨,當我母親送我到巴列迪學校去註冊上四年級的。”想一想,這裏不正是孩子們剛開學時的生動寫照嗎?

名著就是名著,讀來給人的感覺是震憾的。這本書越讀越喜歡,儘管都是些尋常的小事,但卻通過凡人小事給人以深刻啟示。書裏包唸了同學之間的友愛,姐弟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對國家的熱愛,愛貫穿全書的始終。我把自己讀的一點體會簡單總結如下:

第一、老師對學生的愛。

恩利科二年級的女老師,除了帶病上課,數年如一日,每逢星期四都帶領學生去參觀博物館。每天晚上有一大堆作業等着她去批改,每天晚上都得工作到深更半夜。另外,下午上完課,她還得馬不停蹄地去給一個女店主上算術課,當家教老師。

可以説老師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人了,也只有老師會對你傾囊相授。孩子們的學習老師要操心,孩子的作業要負責,孩子們在學校有矛盾了,老師要解決。儘管老師勞累不堪,但對孩子們卻總是循循善誘,關懷備至。當有的孩子寫字的姿勢毛病,老師就會傷心難過;當孩子們個個品學兼優時,老師也總是那樣的喜氣洋洋,像温柔慈愛的母樣那樣對待孩子。

我也提一下我家娃的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愛孩子的'老師。孩子有一次,在班上上課突然嘔吐了,吐的本子上、書上都是髒的,一股刺鼻的難聞味道。當時正在上課的陳老師,不顧髒,把孩子的身上、書上本子都擦了,清理的乾乾淨淨。這樣的老師,難道不值得學生、家長愛戴嗎?所以,我們要永遠懷着肅然起敬的心情稱呼“老師”這個字眼。因為老師是一個人能夠獲得的最崇高最親切的稱呼了。

第二、父母對孩子的愛。

在這本書中,恩利科所寫的是記憶,每一月的後面,都有父親或是母親寫給孩子的孩子的信。當恩利科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時,媽媽教育他要學習。工人們勞累了一天,每天晚上照樣到夜校去學習。那些普通人家的婦女和姑娘辛勞了一週後,她們星期天也要到學校去。即使聾啞和雙目失明的孩子也不誤學習,甚至監獄的犯人也讀書認字。是啊,想一想,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而學習從來都是苦差事,不吃苦你要青春幹什麼?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當恩利科對自己的母親言行失禮時,他的父親又耐心地教導他。人世間最神聖的愛莫過於母愛,不管誰踐踏了這種愛,他必然落個可悲的下場,這樣的父愛沉沉啊。我們都愛孩子,可是我們會愛孩子嗎?是一味的寵愛,溺愛,還是有規則的指點教育,通過一件件的小事來引導孩子,恩利科父母給我們作了最好的榜樣。

第三、同學之間的友愛。

文中通過主人公的筆觸描寫了很多學生,比如克萊帝,恩利科的好朋友,懂事好學,由於母親病重,父親又有事在身,所以克萊帝不得不在學習之餘照看母親和自己家裏的小店。比如卡隆,體魄強健,富有正義感和俠義精神,維護了班裏的正氣。

當我讀到同學們湊錢時,文中對湊錢的細節進行了詳細的敍述,既表現出了湊錢的不易,又寫出大家積極踴躍的態度。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總是覺得這世界缺少愛,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只是我們缺少發現愛的的眼晴,愛是無處不在的。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強烈地感受到孩子們都是非常具有同情心的,看到令人傷心的人和事,都要力爭伸出援助之手,這是出自於內心的一種善良品質。那種關心是急切的,也是真誠的。女孩們傾盡全力、不求回報的幫助不僅感動掃煙囱的小女孩,也感動了我。

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心靈是快樂的,奉獻一片愛心,收穫無限快樂,你的人生從此就會變得五彩繽紛,世界也會因你的存在而動人。

第四、對國家的熱愛。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和外貌描寫,在每月故事中,如帕多瓦的愛國少年,這位意大利的少年,因為那些人辱罵自己的國家,而把別人施捨給他的錢扔了回去;像倫巴第的小少年那樣為自己的祖國獻身;還有那個少年鼓手為了報信,原本可以保住自己的雙腿,而失去自己了一條腿。

祖國是一個神聖的稱呼,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所以當聽到某個外國人罵自己的祖國時,我們一定會熱血沸騰,滿腔怒火。當我們的國家需要我時,我們也一定會像華羅庚那樣,不顧自己在美國的優越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我們的國家有災難時,我們會像那些英勇無畏的消防官兵,解放軍戰士一樣,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悍衞它的尊嚴!

看完書,我一直在想,什麼是愛,什麼是教育?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講述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過着與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的生活。讀來,就是這麼真實可信,把我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的洗禮。也難怪《愛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

愛的教育讀後感 11

暑假期間仔細的讀了意大利著名作家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愛的教育》,。本書自1886年出版以來,一直暢銷不衰,在一百多年裏備受各界好評,先後有大量的外文譯本出現,並且曾多次被改編為動畫片、電影、連環畫,讀者遍佈全世界。

《愛的教育》是一部兒童小説,這本書是以日記方式來敍述的,日記的內容主要是以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孩的生活為背景來展開的,從一個小孩的眼睛裏看世界,運用通俗而清新的筆調,寫下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100則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書中每一故事都讓人動情,字裏行間洋溢着兒童的純真與情趣。他可以使孩子瞭解到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以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不僅是對家庭,還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日記裏包含着安利科自己記載的所見所想,還包括其父母寫給他的信,還有教師每月例話。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學校、父母、兄弟姐妹、師生之間關係的看法。我是用一個假期讀完這本書的,雖然沒有感動到流眼淚,但不得不讓我承認這是一本能給心靈引進和煦春風的書。吸引我的,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愛國之情?

全書共100篇文章,由三個部分組成,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為中心,但內容各有側重,體裁也有所不同。  “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以第一人稱講述他的校內外生活,其中有老師、家長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孩子們自己的故事,展現了一個真實的孩童世界。他們有缺點有毛病,如不守紀律、愛虛榮、有嫉妒心,有的還欺負弱小同學,但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  “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以第二人稱寫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安利柯的父母,非常注意隨時糾正孩子的缺點,培養孩子的美德。  “老師講的九則故事”。大致可以分為愛國故事和美德故事兩類。它們以第三人稱出現,主人公大都是少年英雄。愛國故事包括《少年愛國者》、《少年偵探》、《少年鼓手》三篇,其餘幾篇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六個感人的美德故事,為孩子們樹立了生活中的榜樣。

讀《愛的教育》能使人受到情感的薰陶和品德的啟示。在原書序言中,亞米契斯這樣寫道:“孩子們,我親愛的朋友,用你的愛心來閲讀這本書,從現在開始,你就會感受到無邊的愛的沐浴。”它用愛塑造人,把人性中的真、善、美送進讀者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敬重和終身不忘、對周圍人的愛、對同學的關心、對殘疾人的幫助、對祖國的熱愛等。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為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為什麼仍有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呢?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也許會怨天尤人,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疼自己。有句話是這麼説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會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不是嗎?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實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人。

這部字字洋溢着“愛”的小説,積蓄着一種深厚的、濃郁的情感力量,使每一個用心去品讀的人不得不為之動容。它闡述了一個道理: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字裏行間,都抒發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這種情感是普通的,確實不平凡的。這也是為什麼《愛的教育》被評為愛的魔法書的原因。在感動,的同時,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 12

閲讀閆學老師的這本《教育閲讀的愛與怕》,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因為書中的許多觀點我深深認同,如“教育是一種信仰”“教育是一種力量”“受傷的地方生長思想”;因為在書中與許多熟悉的名字重逢,如張愛玲、三毛、林清玄、狄金森、泰戈爾,他們的作品我也深深沉醉;還因為邂逅那些直抵心靈的美麗而憂傷的詩詞,古典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都是我所愛的……閲讀這本書,在跟隨閆學老師的閲讀心路默默前行的同時,也讓我們欣賞到她的生命因閲讀而綻放的美麗。

關於讀書這件事,我一直還是比較自信的。因為自己從小喜歡閲讀,這麼多年來也一直堅持,並且享受閲讀帶來的樂趣。有時我甚至想,能夠識字,能夠閲讀,真是幸福!那樣的話,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只要有書,你都不會寂寞,不會茫然,不會沉淪。即便是在平庸的日子裏,書也能將我們帶到另一個精彩的世界。所以,對我而言,讀書是快樂的享受,因為我總是讀我想讀,隨心所欲。

但是,閆學通過《教育閲讀的愛與怕》告訴我們,讀書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真正的教育閲讀,不是隨心所欲的率性而為。她説,教師讀書要注意自己的知識結構,真正的優秀教師必須具備三個板塊的知識結構: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缺乏任何一個板塊的知識都將限制一個教師在教育教學上所能達到的深度與高度。而像我這樣只憑興趣讀我所愛,只會陷入淺薄的泥潭,難以獲得飛翔的翅膀。

縱觀閆學的閲讀書目,有教育專業方面的書藉,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陶行知全集》、王榮生的《語文科課程論基礎》等;有培養教育情懷的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李希貴的《學生第二》、劉良華的《教育自傳》等;有開闊人文視野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凡高的《親愛的提奧:凡高自傳》、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大江健三郎的《在自己的樹下》等;有提高文學素養的泰戈爾的《新月集》、金河仁的《我心中的風琴聲》、高凱的《村小:生字課》、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樹》、聖埃克絮佩裏的《小王子》、還有葉靈鳳、張愛玲、韓素音、周作人、狄金森……以及她所迷戀的古典詩情,和《紅樓夢》《西廂記》《論語》《道德經》,等等。

如此開闊的閲讀視野,並非緣於閆學老師本人的興趣廣泛。她説:“讀書,有興趣的閲讀是好事,但絕不能只憑興趣,有些書也許一時讀不下去,甚至不能讀懂,但只要是值得讀的,就一定要硬着頭皮讀下去,也許山重水複,但只要堅持,往往就會柳暗花明。”對此,我深有體會。

記得xx年我參加鳳凰暑期研修營活動時,遇到的第一篇理論文章就是《當代文本解讀觀的變革》。這篇9000多字的文章,我讀了不下五遍。第一遍讀下來,每個字都認得,但連起來就有些蒙,雲裏霧裏的。第二遍重讀,掩卷之餘,只留下幾個新鮮的名詞:“解讀本質觀”、“解讀建構觀”、“解讀對話觀”、“解讀體驗觀”。於是再讀,這次拿起鉛筆,邊讀邊在自認為有感觸的語句上圈圈劃劃,一不小心把整篇文章都畫花了。但是有些地方還是難懂,就得回頭再多讀幾遍,甚至前後連起來讀,才弄懂它的意思。

當讀得很吃力時,我曾想:為什麼要讀它?這是那些學術派理論家們立説著述的純學術文字,對於我們一線老師有何幫助?什麼“本體論闡釋學”、“接受美學”、“文本學”、“讀者反應理論”,對他們來説,是駕輕就熟、張口閉口的言論,對我們而言,則如聞天書,不知所云。這就難免感到文字的艱澀,此在與彼在之間的隔閡。誠如作者所言:“任何一個文本只有在解讀中被理解和接受,其意義和價值才能得到實現,如果離開了解讀主體的理解,或者不被讀者接受,那麼文本的意義和價值也就無從説起。”

可是,當我後來再去讀《教育文本理解的尺度——一種解釋學的視角》《論教師文本解讀的自覺自導》《語文教師要成為文本作者的“知音”》《從葉聖陶的文學創作論看語文闡釋學》等文章時,我突然悟到讀《當代文本解讀觀的變革》的好處來。一來該文是所有文章中最艱澀難懂的,讀了它,再去讀其他文章,就覺得輕鬆喜悦;二來有了對當代文本解讀觀的基本瞭解,再去閲讀其他文章,特別是觀察案例,就有了知識基礎,使得後期閲讀時“尋求理解”與“自我理解”的建構過程變得容易、暢達。

所以,我想,雖説理論是灰色的,但是沒有這個灰色作底,其他的色彩就會因失去厚重感而顯得膚淺。汲取理論的養分,可能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它積澱在那裏,在不可預知的將來的某一個時刻,一定會幫助你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閲讀理論的過程,是一個漸漸紮根於沃土的過程,需要我們沉下心來,平心靜心地等待,等待靜悄悄的改變。

和閆學老師一樣,也是個喜歡讀書的人;和閆學老師一樣,也喜歡張愛玲三毛林清玄;和閆學老師一樣,也迷戀詩歌的魅力,但是當我站在自己的原點,仰望閆學老師的高度,才發現:關於讀書這件事,我只是個門外漢。

愛的教育讀後感 13

假期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於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記體的方式來寫的,從四年級開學的第一天開始記起,一隻寫到第二年的七月份全學年結束為止,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呀!在學校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氛圍裏,朋友間的關愛都無不流溢於紙上!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感受很深,它裏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整本書都是圍繞“愛”這個字來描述。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義俠的行為》這兩個故事。

《賣炭者與紳士》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這裏可以知道,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多麼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頗深: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到的影響是深遠的,家長的行為是最能夠作為榜樣,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從平常小事中留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他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敬佩。這一點對我一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互動。

記得有一次,為了鼓勵學生好好書寫,我就對孩子們説:本週只要同學們認真寫字,等到週五的時候老師就發糖果給大家吃,孩子們聽到我這樣説很是高興,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很多同學都認真書寫,期待週五那天我發給他們的糖果,可是由於各種原因,週五的時候我竟然忘記了去準備糖果,於是孩子們滿懷期待的眼神裏瞬間就充滿了失望,我看到孩子們這樣失望的表情,我的內心瞬間就覺得很慚愧,覺得答應了它們就該做到。於是在第二個周的週一我準備好了事先説好的糖果,先向孩子們道了歉,然後把準備好的糖果發到了孩子們手裏,孩子們很高興的原諒了我。愛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虛偽的。但只要我們專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愛在點滴的地方。

《義俠的行為》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後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老師,好朋友卡隆要幫他頂罪,但老師知道不是卡隆,讓肇事者站起來。卡隆向老師講述了事情的起因後,老師不僅沒給克洛西處罰,而是把那些調皮的孩子批評了一頓。文章表現了卡隆關心他人的高尚精神,以及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優良品質,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為人處事方式。同樣,我也和書中的老師一樣,在平時工作中用愛和包容來感染和引導每一個學生。

我們班有4個單親孩子,其中有一個孩子是父親去世,母親另嫁,由於她特殊的家庭環境,所以別的孩子就經常欺負她,我看到這裏,就在班上跟孩子們講了很多道理,慢慢的孩子們也不欺負她了,甚至於經常去關心愛護她,她也由原來的孤僻,不合羣慢慢的變得和孩子們在一塊玩耍的開朗孩子了。

還有一個是母親改嫁,父親外出打工,平時是爺爺奶奶帶着她,有一天我到教室去上課,她就在哭,我就問周圍的孩子原因,其他孩子都説不知什麼原因,於是我走過去撫摸着她的頭,問她為什麼哭,她淚眼婆娑的跟我説:老師,我奶奶對我太嚴格了,不僅要求我做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求我做很多老師沒要求我做的作業,我的手都寫疼了。看着孩子委屈的表情,我內心也充滿了心疼與不捨,於是我跟她説:孩子,奶奶這樣要求你,是為了你的將來考慮,她希望你將來長大有出息,所以奶奶才會那麼嚴格的要求你,奶奶帶着你不容易,你要理解你的奶奶,好嗎?經過我的開導,她才慢慢的抬起頭來看着我點了點頭。後來的日子裏,孩子再也沒有埋怨過奶奶,還變成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還有一個孩子從小就有身體缺陷,加上母親改嫁,父親有精神疾病,全靠七十多歲的爺爺來撫養,所以這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就越發變得自閉了。平時她從來不跟任何人説話,及時我交了她一年了,説的話也沒超過二十句,我覺得很心痛,於是我就鼓勵我們班的孩子一有機會就帶着她説話,帶着她玩,有困難的時候就儘量去幫助她,在大家的影響下,她也不是那麼自閉了,還會主動去找其他孩子交流了。

我覺得一個好的老師不能僅僅上課,或者做思想教育,還要真正懂得學生們的心理,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理解他們的喜好和行為。我們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啟蒙人,我們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只有不斷地與孩子溝通和反思,審視自己的行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目標,使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讀了《愛的教育》後,只有教師把學生既當成自己的親人去愛,又當成自己的朋友去交流,這樣孩子們才能在愛的感染下健康茁壯的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 14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來吧,朋友們,多對別人付出一點關愛,別人一句輕聲的道謝會是你最大的安慰。讓我們在彼此間搭築起心靈的橋樑,讓這個世界開出愛的繁花!

得如何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父母親即使工作辛苦看見了也高興,而我自己也交到了許多好朋友,心裏更是暖洋洋的。

其實,所謂的關愛也可以很簡單:在他人疲憊的時候遞上一杯香濃的熱咖啡;在他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人失落的時候送上一句温暖的安慰……這些都是對別人的關愛。並且你對別人付出愛的同時,你也會收穫到許多,你人性道德的一面也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來吧,朋友們,多對別人付出一點關愛,別人一句輕聲的道謝會是你最大的安慰。讓我們在彼此間搭築起心靈的橋樑,讓這個世界開出愛的繁花!

愛的教育讀後感 15

這幾天,我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裏的故事很感人,篇篇催人淚下。最讓我感動的是《告別》。這是作者在國小升級後和同學、老師告別時憂傷的感受。作者在校園裏有過挫折,有過歡樂,也有過苦惱;

作者回想起和同學老師相處的一年,非常傷感;

他真誠地祝福她的同學和老師。

還有《雪球事件》和《訪問傷員》,我也很喜歡。説的是作者的朋友卡羅菲和別人打雪仗時,一個雪球砸傷了一位老人的眼睛,老人趴在地上非常痛苦地呻吟、叫喊。卡羅菲有害怕,不敢承認。但最後在卡隆的勸説下,卡羅菲還是撲到老人的懷裏,用斷斷續續的話語給老人賠禮道歉,還把最珍貴的郵冊送給了老人。讀了這兩篇文章後,我已經喜歡上卡羅菲那誠實勇敢、心地善良、大方的好性格。我更欣賞卡隆不僅自己光明磊落,而且幫助同學勇敢承認錯誤,做同學的堅強後盾。還有這位受傷的老人,雖然自己眼睛受到傷害,但在卡羅菲承認了錯誤後,非但沒有責備他,而且還安慰他。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麼才是人間真正的愛和人間真正的友情、真情。

我現在總是感到媽媽對我的愛少了,我對媽媽的愛戴也少了。但自從讀了《愛的教育》後,我發現媽媽原來在暗暗的疼愛我。讀了《愛的教育》中的《千里尋母》,我深有感觸。它寫的是一位母親為了全家的幸福,為了讓她的兒子能上學,這位母親去了離家很遠的芝加哥當保姆。她兒子喬治由於想讓母親回到身邊,便開始尋找母親。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母親。但由於幹活太累,被送進醫院。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在喬治母親的身邊,直至喬治來到母親的身邊。當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後,萬分激動,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動力。

讀到這兒我非常感動。這位母親為了家人的幸福,到別的地方當保姆;

為了多拿報酬生了重病也不説一聲,直到暈過去。而我母親呢?也為了工作而擔憂,所以不愛別人打擾她的工作。可我卻一直煩她,因此剛想出的辦法被我一攪和就忘了,因此工作、稿子常常比別人晚那麼一、兩拍才交,也常常被老闆批評。我真是太對不起媽媽了。

“xx,該吃飯了”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淚便流了下來。

通過讀《愛的教育》我總算讀懂了媽媽對我的那份暗暗的愛……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感觸很深,正如前言説的,這本書包含了世界所有高尚的愛:親情、友情——————這裏有生動有趣、耐人尋味的每月故事,有稀奇古怪、情節豐富的日記,還有主人公父母親的諄諄教導,這一切的一切正在無形中給我以深深地教育。其中,我最喜歡每月故事中的《尋母記》和主人公恩里科的父親。

講述了一個小男孩隻身一人去尋找遠在天邊的母親,在路上遇到了種種艱難困苦,而不動搖尋母決心,終於找到了自已親愛的母親的故事。我看後,心情即高興又慚愧。我高興“好人總有好報”,慚愧自已對母親的種種態度和行為——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裏,不愁吃,不愁穿,爸爸、媽媽又非常的疼愛我。在我第一次接觸學習,第一次開始步入知識的殿堂的時候,我退卻了,我害怕了,有可能是那時候年少,不懂事,習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對於學習,我根本沒有興趣。但是每位家長都一樣,都有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

其實,書中主人公恩里科的父親和我的父母親都一樣,都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從小就開始教孩子怎樣做人,看了這本書,讓我讀懂了父母的心,也讓我更懂事了。

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是一個小書迷,我忠心地希望世界上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書出版,希望每一本好書都伴隨着每一個少年快樂成長!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本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它裏面有悲傷的、高興的、催人淚下的、發人生省的。但是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那篇《災難》主要説:上學的路上,一位一年級的國小生在過馬路的途中摔倒了,這時,一輛車駛過來正好被佩羅蒂看到,他跑過去救起了國小生,然而,他的雙腿被車壓傷。他為了救人不惜自己受傷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的敬佩嗎?

是愛,使我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是愛,給予我們內心的温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