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考試

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

欄目: 考試 / 發佈於: / 人氣:4.73K
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1

一、現代文閲讀

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詩莊詞媚

詩和詞,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直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來詩詞並稱。史上有評論家對詩詞的風格進行了總結,形成了“詩莊詞媚”之説。所謂“詩莊”,取字面意思就是説詩歌大都莊肅嚴整;“詞媚”就是指詞相對婉約媚氣。這種説法看似簡單而概括,實則一語道破詩與詞的風格之異。那麼“詩莊詞媚”之説產生的原因何在呢?

近體詩發展以來,人們在寫詩時,必須遵從嚴格的平仄和字數要求,寫出來的詩也就帶有嚴格的格式和韻律。詞則不然。詞是音樂性的歌曲,是當時被人們傳唱的流行歌曲,詞牌也是多種多樣,所以並沒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數要求。如此看來,詩工整,詞自由,格式上的差異構成了“詩莊詞媚”説法的一部分。

唐代科舉取士需要考詩賦,這也決定了作詩的嚴肅性。才子文人們需憑一手好的詩作來獲取官位,內容上自然也不能放鬆要求,多是追求功業、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和人生理想。而落榜失意的人寫詩,就是為了感慨身世,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情了。詩也是人們言志的一種常用手段。《尚書 堯典》中有記載:“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而詞一直被人們稱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濫鄭聲”,它一般用於娛樂場所的助興,依靠風塵女子來傳播,多被唱作豔曲。詞中的女性形象也佔了很大部分,包括符號化的美女、思婦、甚至女強人等等。題材上,詞以言情為主,歐陽炯《花間集序》中寫:“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妖嬈之態。”可見,“用助妖嬈之態”的詞自然不能脱離“媚”這一形容詞了。有人説,“詞植根於教坊歌女之口,揚聲於雕欄玉砌之間,寓形於風花雪月之中”。王國維《人間詞話》雲:“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也解釋了“詩莊詞媚”這一觀點。

在我國古典文學的傳統中,詩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從《詩經》開始,人們便強調“思無邪”“發乎情止乎禮”等需嚴格遵守的戒條,孔子、荀子等儒家巨匠也闡釋過“詩言志”這一中心命題。經過幾千年儒家思想的洗禮,詩歌始終遵循着“經夫妻,成孝順,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目的,起着教化作用。相對而言,詞並沒有歷史的規定和侷限,一直以通俗文學、娛樂大眾的身份存在並流傳,正如張炎《詞源》雲:“簸風弄月,陶寫性情,詞婉於詩。”

人們説“詩莊詞媚”,這對詩詞的風格來講固然是個大方向,但歷史上也存在着詩“媚”詞“莊”的現象。詩也有美的一面,也有“媚”的一面,我國的詩也存在着很多男女情愛之作,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名句。此外,詩歌自身的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的特性,也充分體現出詩歌的美感。另一方面,自古以來詞的題材和體裁多種多樣,其中不乏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詞派,《念奴嬌 大江東去》和《江城子 密州出獵》等名篇,都體現了龐大的氣勢和遠大的抱負,這又是詞“莊”的重要體現。

“詩莊詞媚”,詩重莊肅藴斂、雅正剛挺,詞尚諧婉有致、豁朗纖豔,二者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可謂“並蒂花開一樹香”,它們不僅成為中華文化永遠的經典,而且也構成世界歎為觀止的永恆遺存。

(摘編自於溟躍《也談“詩莊詞媚”》,有刪改)

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原文所論“詩莊詞媚”現象的一項是

A.同是寫離別,高適説“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而柳永卻説“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B.同是寫思鄉,李白説“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而周邦彥卻説“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C.同樣是寫愁,張繼説“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而李清照卻説“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D.同樣是寫江,張若虛説“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蘇軾卻説“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與詩相比,詞沒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數要求,形式自由,這和詞是音樂性的歌曲,是當時被人們傳唱的流行歌曲以及詞牌的多種多樣有關係。

B.“詩莊詞媚”的説法只是相對的,歷史上也存在詩“媚”詞“莊”的現象,比如詩歌中也存在着大量寫男女情愛的作品,而詞中也有如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這樣的豪放詞作。

C.“詞植根於教坊歌女之口,揚聲於雕欄玉砌之間”,因此詞中都是女性形象 ,包括符號化的美女、思婦、甚至女強人等等。

D.詩歌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遠,具有教化的功能,“經夫妻,成孝順,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相比之下,詞沒有歷史的規定和侷限,更具有通俗性和娛樂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是人們言志的一種常用手段,如追求功業,表達政治抱負,感慨身世,抒發懷才不遇之情等,而在豪放派出現以前,詞並未表現出“莊”的一面。

B.詞一直被人們稱為“淫濫鄭聲”,這是由於詞一般用於娛樂場所的助興,並依靠風塵女子傳播,多被唱作豔曲,所以不登大雅之堂。

C.詩歌自身的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的特性,詩歌裏也存在許多男女情愛之作,這些都反映了詩有“美”的一面,也有“媚”的一面。

D.縱觀全篇,“詩莊詞媚”的風格和詩詞的格式、用途及歷史等因素有關。在中國古典文學領域,詩與詞的風格各不相同,卻並無高下之分。

閲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小題。

花瓷細腰鼓

眉間坊是一條街。為什麼叫坊不叫街,好像沒人説得清楚。街不寬,也不長,四月的風捲着落花從東頭過來,百米之後就消失在了西頭的車流裏。街還不直,微有弧線——之前電視台曾經做過城市航拍,其中就有眉間坊的鏡頭,看到的人説,咱這眉間坊從空中看就像人字的那一撇。

魯老師一個人住在眉間坊一座三間平房圍成的小四合院裏。地是紅磚鋪的,年歲久了,一地青紅,青紅的小院裏堆積着春日的陽光,幾朵槐花在陽光裏飛揚。圍牆是灰磚砌的,高過人頭,爬滿七里香。

院門半掩,街坊四鄰常看見魯老師在院子裏寫寫字、喝個茶什麼的。有時候魯老師也念些舊文,只是魯老師念舊文的時候要打節奏,打節奏用的是一個瓷的細腰鼓,兩頭蒙皮,是什麼皮大家不知道,但那瓷鼓晶瑩而深透,秋水一般。魯老師腰懸瓷鼓,左擊右拍,嘴裏念:“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孝加於百姓,刑于四海……”

鼓聲穿雲裂石,魯老師滿面淪桑。

街上的人偶爾也來串串門,送點時下的青瓜小葱什麼的,但都不進去,就站在門口。站在院門口能看到魯老師客廳裏掛着的字,字是: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關於魯老師,一直就有很多的猜側。

有人説魯老師書香門第,早年是留過洋的,會幾國外語;也有人説魯老師祖上是有名的富商,傳下寶貝無數;當然,也有人説,魯老師就一個離羣索居的退休老頭,兒孫都在國外,多年不曾回來過。

不管怎麼着,大家都知道魯老師是個文化人,很敬重。

常進魯老師院裏的是老宋。老宋是廠裏的水暖工,也懂點電,所以誰家管道破了,電不通了,都請老宋去看看。老宋經常到魯老師家去,因為魯老師那房子也老了,經常有個下水道堵了,燈泡壞了之類的事情。開始時,魯老師家有事,悄悄喊聲老宋,老宋就去了;後來老宋也不讓魯老師喊了,差不多了就去魯老師家檢查檢查。有事處理個事,沒事就坐在院裏看魯老師打腰鼓念舊詞兒。

人總是要老的,魯老師眼看着就一年一年老了。老了的魯老師也寫寫字,也打打鼓,但是看見過的人都説,魯老師寫字手已經開始發抖了,打鼓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節奏感了。大家就想,要是魯老師哪天忽然走了,誰來給他送終啊?

這個問題漸漸成了眉間坊所有人的心結。

當然,想歸想,卻沒有人説破,只是大家走過魯老師家門前的時候,會忍不住停一下腳步,或者不自覺地回頭望上一眼魯老師那青灰的院門,看見牆上的七里香花瓣又掉了不少,對聯上的字又淡了一些……

那一天終究還是來了。聽見老宋的叫聲,大家都跑過去。魯老師半躺在院子裏的一把藤椅上,臉色青灰,衝大家笑了笑,笑得很艱難。大家説快把魯老師送醫院吧,魯老師搖頭,意思是不必了。魯老師看看桌上那隻腰鼓,又慢慢抬眼看着老宋。

那腰鼓黑地、乳藍白斑,漂亮得不染一絲煙火氣--大家第一次這麼近地看到那隻鼓,也第一次發現魯老師家裏空空蕩蕩讓人心酸。

老宋為難地看看魯老師。

魯老師歎了口氣,顯得特別失望。大家説老宋你什麼意思?你真要魯老師放不下?老宋説哪敢讓魯老師放不下?跟魯老師這麼些年,這腰鼓我不是不會打,我是怕我念得不好,不像魯老師那樣。大家説你念得不好我們幫你念,你打鼓可以吧?

聽到這話,魯老師眼裏忽然閃過一絲絢麗的光彩。

老宋深吸了一口氣,拿起腰鼓,開始拍打,那聲音清越而悠遠,彷彿帶着幾千年遼遠的氣息。大家一起念:“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

沒有人問大家是啥時候學會那些舊詞的,所有人都覺得那腰鼓的聲音清麗而深重,像暗夜裏的曇花開放,像七里香的香氣四處飄蕩,整個城市,不,整個天地之間,都浸透了青花瓷的聲音……

後來,不知過了多少時日,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來眉間坊打聽魯老師的那花瓷細腰鼓,説那可不是一般的東西,是香山段店窯燒製的,是唐鈞瓷的鼻祖“黑唐鈞”,是皇宮的貢品,連皇帝都用過,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呢!眉間坊的人説,就你懂?你懂為啥不明白“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也是祖上傳下來的?

那人赧然,掩面而去。

1.下列對這篇小説有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一項是______

A.作者以“眉間坊”為故事發生的背景,小説開頭部分又特別交代航拍鏡頭下“人字的那一撇”,暗示了與“做人”相關的小説主題。

B.小説中描寫了魯老師居住的“小四合院”,青紅的小院、飛揚的槐花相交織,渲染出神祕陰森的氛圍,烘托出魯老師離羣索居的特點。

C.作者描寫魯老師擊鼓時“鼓聲穿雲裂石”“滿面滄桑”這一場景,意在表現魯老師技藝的高超,以及眾人對魯老師文化人身份的敬畏。

D.“聽到這話,魯老師眼裏忽然閃過一絲絢麗的光彩”,是因為魯老師覺得老宋得到自己的真傳,可以和自己一樣打鼓念舊詞而感到欣慰。

2.小説中三次出現“七里香”,第一次寫魯老師家的四合院“爬滿七里香”,表現魯老師小院的生活環境,其他兩處各有什麼作用?請分別加以分析。

3.小説以“花瓷細腰鼓”為題內涵豐富,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言語照明的世界

蘇婭

①採訪自己敬重的翻譯家傅惟慈,是件困難的事,想不出更好的問題。關於他的志趣、性情和對世界的看法,答案似乎都隱含於他的譯作《布登勃洛克一家》《月亮和六便士》《問題的核心》和隨筆集《牌戲人生》中,任何時候讀,總有一兩個句子蹦出來呼應你的探尋,正像他所喜歡的穆旦的詩句:“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

②第一次走進四根柏小院採訪傅惟慈,是20xx年初夏的事。那是一次為偵探小説家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和《高窗》做的採訪。傅惟慈開門見山地説,自己不是做文學批評的,很難説清楚一個作家怎麼個好,很多時候是被小説的語言打動。然後,翻出《高窗》,給我們唸了幾段。

③後來聽錄音,才意識到自己是被他説的“我不是搞文學批評的,説不出怎麼個好來”給迷惑了,實際上,在那些閒言般的點評中,傅惟慈舉重若輕地勾勒了他所摯愛的作家的小説技藝,甚至這位作家在某一類型小説史上的位置。

④那年秋天,我們又做了一次採訪,這次是為傅惟慈的錢幣收藏,因為截稿時間緊促,採訪臨時安排在傍晚,他平時與朋友的清談或採訪通常在下午,上午是看報、讀書和寫作的時間。

⑤秋天傍晚的四根柏小院寂靜安詳,小屋書桌上放着為採訪準備的老錢幣和兩摞相關的書,另外幾摞放在桌子下的面板上,後來在採訪中隨時查看。交往多了才發覺,為每次和朋友的聚會準備話題、和話題相關的書籍與物件是先生的一個習慣。

⑥錢幣收藏,是傅惟慈少時成長的一個印跡。但這個少年時代就有的興趣,傅惟慈在臨近晚年才重新拾起,很早他就清楚,搞收藏是需要閒暇、學識和一定的經濟條件的。

⑦那天採訪完,傅惟慈整理了十多枚珍貴的錢幣,讓我帶回來拍照片用作配圖, 揣着這些錢幣走出衚衕的感覺,至今印象清晰,路上行人稀少,和一位顫巍巍的老奶奶擦肩而過時,我頭一回生出一種往來人世裏默默已黃昏的悵然,但這個念頭很快就消失了,我們眼裏的傅惟慈依然身形健朗、心力旺盛。

⑧後來,為作一個人物特寫的採訪,我們交往多起來,可以聊一些相對深的問題了。他用小本子摘錄讀書看報時得到的信息,極限偶然想到的話和值得深入考慮的問題。傅惟慈的摯友藍華在發來的哀悼信裏寫:“傅先生是一個極為勤奮博學的文人,也是我相識的人中最為慈悲的好人”。他是我見過閲讀最勤力最駁雜的老人,總有一股勁讓他通過閲讀來拓寬思想視野,年近90了,還會為一個讀到的句子震動。枯坐回味很久,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我設法掏出一些自己的經歷與之迴應。

⑨永遠會記得一次採訪中遇到的小插曲,那天我們正聊着,家裏的白貓輕柔地繞進來,徘徊,我彎腰抱起白貓,談話停止了。傅惟慈忽然説:“我雖然也喜歡它,但從沒主動抱過,我總以為剋制情感是人的一種尊嚴。”我當時真尷尬,為自己沒禮貌地從談話中“走出”,碰巧這時,白貓縱身一躍跳上窗台看外面的風景,窗前樹影婆娑,回來聽,錄音筆裏留下很長一段沉默。現在想來,“剋制情感是人的一種尊嚴”是傅惟慈先生對我最嚴厲的訓誡。

(摘自20xx年3月24日《第一時經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文章第⑤段的環境描寫,側面烘托人物形象,豐富人物精神世界,使得文章古樸深邃。

B.傅惟慈雖少年時代就對收藏有興趣,但因沒有條件,臨近晚年才重新拾起收藏古幣的愛好。

C.第⑦段寫顫巍巍的老人,是為了反襯傅惟慈雖年事已高,但其依然身形健朗、心力旺盛,仍對其事業和志趣充滿熱情。

D.第⑧段直接引用傅惟慈摯友悼念信裏的話,不僅能體現人物性格特點,也能增強文章真實感。

E.文章主要寫了對傅惟慈的三次採訪,以順敍為主,輔以插敍,使得文章跌宕生姿,曲折有致。

2.標題“言語照明的世界”有何意藴 請結合文本簡要探析。

二、文言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

張建封,字本立,鄧州南陽人,客隱兗州。少喜文章,能辯論,慷慨尚氣,自許以功名顯。李光弼鎮河南,盜起蘇、常間,殘掠鄉縣。代宗詔中人馬日新與光弼麾下皆討。建封見中人,請前喻賊,可不須戰。因到賊屯開譬禍福,一日降數千人,縱還田裏,由是知名。時馬燧為三城鎮遏使雅知之表為判官擢監察御史燧伐李靈耀軍中事多所諏訪楊炎將任以要職盧杞不喜出為嶽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樑崇義,跋扈不臣,壽州刺史崔昭與相聞,德宗召宰相選代昭者,杞倉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數敗王師,張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時,四方尚多故,乃繕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帥悍卒來戰,建封皆沮衄之。賊平,進封階。

是時,宦者主宮市,無詔文驗核,但稱宮市,則莫敢誰何,大率與直十不償一。又邀閽闥②所奉及腳傭,至有重荷趨肆而徒返者。有農賣一驢薪,宦人以數尺帛易之,又取它費,且驅驢入宮,而農納③薪辭帛,欲亟去,不許,恚曰:“惟有死耳!”遂擊宦者。有司執之以聞,帝黜宦人,賜農帛十匹,然宮市不廢也。諫臣交章列上,皆不納,故建封請間為帝言之,帝頗順聽。會詔書蠲民逋賦,帝問何如,答曰:“殘逋積負,決無可斂,雖蠲除之,百姓尚無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於所事,一軍大治。善容人過,至健黠亦未嘗曲法假之。其言忠義感激,故下皆畏悦。性樂士,賢不肖遊其門者禮必均,故其往如歸。許孟容、韓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傳於時。

(選自《新唐書 張建封傳》)

【注】①馬燧、李靈耀、楊炎、盧杞均為人名。②閽闥:宮門。③納:交出。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使用的一種文體,有分條陳述之意。

B.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出,離開京城外調(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C.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方監察制度。刺有檢核問事之意,史即御史。

D.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司”,即“主管、管理”。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建封慷慨豪邁,洞察事理。李光弼奉命討伐蘇、常一帶的盜賊時,張建封認為不必交戰,只要曉諭禍福就能令盜賊投降,果如所料。

B.張建封文武雙全,治軍有方。李希烈叛亂,派精兵強將攻打壽州,張建封修壕練兵嚴加抵拒,叛軍最後被平;治理徐州時,全軍大治。

C.張建封待人寬容,禮賢下士。張建封善容人過,對惡人也法內寬容;喜歡延攬人才,不管賢能與否均同禮相待,士人也覺得賓至如歸。

D.張建封關心民生,體恤民情。宦官主持宮市,欺行霸市,一農夫反抗被拒,張建封向皇帝求情,並趁機請求廢除宮市,皇帝欣然應允。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而農納薪辭帛,欲亟去,不許,恚曰:“惟有死耳!”遂擊宦者。

三、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遙遊》

(2)_______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

(3)老當益壯,____________?窮且益堅,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5)________________,兩朝開濟老臣心

(6)出師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

四、詩歌鑑賞

閲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臨江仙

馮延巳

秣陵①江上多離別,雨晴芳草煙深。路遙人去馬嘶沉。青帘斜掛,新柳萬枝金。

隔江何處吹橫笛?沙頭驚起雙禽。徘徊一晌②幾般心。天長煙遠,凝恨獨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舊稱金陵,後更名為秣陵。②一晌:很短的時間。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與賞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 )( )

A.“路遙人去馬嘶沉”寫出了離人去遠,人影不見,馬嘶不聞,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表現空間距離之遠、凝望時間之長,表達了分手後眷戀徘徊的情意。

B.“沙頭驚起雙禽”中“驚”不僅指水邊的禽鳥被笛聲驚飛,還指主人公被驚嚇,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從與意中人相會的美夢中驚醒。

C.“徘徊一晌幾般心”寫出了主人公情感的複雜變化,他歎惋與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憐自己孤獨寞,更從“一晌”中悟到時光匆匆、生命無常的道理。

D.全詞最後定格於“凝恨獨沾巾”的主人公形象,離索之情、惜別之恨鬱凝於心,無以宣泄,唯終日淚濕衣襟,詞人在篇末簡筆畫像,留給讀者無限遐思。

E.馮延巳的詞善於用富豔精雕的意象來表達纏綿的情致,如以對“雨晴芳草煙深”“天長煙遠”等局部細景的雕琢來烘托離人的繾綣情懷。

2.柳永的《雨霖鈴》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寫盡離別之意,歷來被人稱道,本詞中“青帘斜掛,新柳萬枝金”與此句十分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請比較兩句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請簡要分析。

五、選擇題

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給予jǐ 挾帶xié 咋舌zhà 脊樑jǐ 翹首以待qiào

B.掙脱zhēng 巢穴xuè 興奮xìng 山岡gāng 解甲歸田jiě

C.埋藏zàng 透露lòu 看座kàn 道行heng 濟濟一堂jǐ

D.窺伺sì 逮捕dài 餘蔭yìn 關卡qiǎ 壯志未遂suì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於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繼承經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兩點,將大學對人民的關懷視為現代大學理念的根本。21世紀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新使命是什麼?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大學的領導者不約而同提出了大學的新功能:____________。

A.大學不但要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這些基本職能,而且應實現人類文明的交融和傳承,積極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作用。

B.大學除了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這些基本職能之外,還應積極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作用,實現人類文明的交融和傳承。

C.大學應將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這些基本職能和積極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作用、實現人類文明的交融和傳承這兩方面並重。

D.大學除了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這些基本職能之外,還應實現人類文明的交融和傳承,積極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作用。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據最新觀察數據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xx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染物擴散能力較差,這些進一步增大了實現任務目標的難度。

B.就“用”字的狹義説,美是最沒有用處的。美的事物如詩歌、圖畫、音樂、舞蹈等等都是寒不可以為衣,飢不可以為食的。

C.經初步統計,自20xx年以來,該團伙在購物網站上銷售金額近億元,買家的人數多達3.7萬餘人,遍佈全國200多個城市。

D.我國主題公園自主品牌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探索、積極創新的發展,多家機構紛紛預測我國主題公園市場未來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六、語言應用

把下面四個短句改寫成一個長單句,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1)美國大學教授馬克·鮑爾曾提出過一個問題。

(2)為什麼當代青年擁有網絡資源卻沉浸於自我的小世界。

(3)他悲觀地認為人類或許將進入一個黑暗無知的時代。

(4)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將只剩下娛樂和成功。

七、材料作文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1.老子説: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魏徵説: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3.蒲松齡説:有志者二事意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4.崔鶴同説:人生是一座富礦,有待於自身去開採。

5.孫中山説:不斷的奮鬥就是走向成功之路。

6.魯迅説: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前進。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數名言警醒後世、催人奮進。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2

一、現代文閲讀

(一)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現念,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而開展的。《老子》書上所有的“道”字,符號形式雖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卻具有不同的義涵。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實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種規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一種準則、指標或典範。

老子説,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道”。為什麼不知道它名字,勉強叫它“道”呢?因為我們既聽不見它的聲音,又看不見它的形體。換句詁説,它是一個有具體形象的東西。“名”是隨着“形”而來的,既然“道”沒有確定的形體,當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於它的無形。為什麼老子要設定“道”是無形的呢?因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事物了,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事物是會生滅變化的。然而在老子看來,“道”卻是永久存在的東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無形的。為什麼老子又要反覆聲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為有了名,就會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無限性的。通常我們用名來指稱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後,就不能再稱為其他東西了。例如我們用“菊花”這個字來稱呼“菊花”這個東西,既經命名之後,就不再稱它為“茶花”或“薔薇”了。由於“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無法用語言文字來指稱它。《老子》開篇就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實常在的“道”是不可言説的,無法用概念來表達的。現在勉強用“道”字來稱呼它,只是為了方便起見。

“道”雖沒有固定的形體,雖然超越了我們感覺知覺作用的範圍,但它並非空無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都説明了“道”是一個實有的存在體。老子又告訴我們,這個實有的存在體,在這宇宙間是唯一的、絕對的,它本身是永久長存的,不會隨着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也不會隨我外在的力量而改變,所以説它“獨立而不改”。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這是似是而非的。因為巴門尼底斯所説的“存有”,固然是指唯一的、絕對的、永存的,同時又認為它是不變不動的。但老子的“道”卻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在不斷地運動着的,所以説它“周行而不殆”。“道”乃是一個變體,是一個動體,它本身是不斷地在變動着的,整個宇宙萬物都隨着“道”而永遠在“變”在“動”。“道”的變動,由是產生了天地萬物。

(摘編自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書上的“道”字雖然符號形式相同,但它作為老子哲學核心觀念的載體,在書中具有不同的涵義。

B、“道”作為形而上學的實存着,既無固定的形體,也無適且的稱謂,我們無法用感覺知覺去直接接觸到它。

C、老子設定“道”是無形的,是因為他認為“道”是“不可名”的,如果“道”有了名,它就會被限定住了。

D、在老子看來,“道”是不會隨着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也不會隨着外在的力量而改變的永久常存的實有存在體。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總説老子“道”的三個義涵,然後較深入地分析了它的第一個義涵。

B、文章中“道”的命名問題,巧妙引出“道”是永久存在的無形之物這一特徵。

C、文章第三段引用《老子》裏的話,意在説明“常道”“常名”不可言表的特性。

D、文章第四段比較“道”與“存有”的異同,是為了證明“道”的變動產生天地萬物的觀點。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用“道”這個字來指稱具有無限件的“道”,只是一種勉強的命名方式,更恰當的名稱還有待人們去發明。

B、通常情況下,客觀存在的?~物如果不被命為某個名稱,那麼它就不會被該名稱限定住而存在其他命名的可能性。

C、如果認同並堅持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的“存有”觀念,就可能造成用孤立、靜止、片而的觀點看問題。

D、“道”這個不斷變動的實存體,在天地萬物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萬物還是由它所創生的。

(二)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剃刀俠

木樺

清朝嘉慶年間,北京正陽門(俗稱前門)外,已是相當繁華的集貿市場。幾十丈高的城門樓子,威嚴如皇帝老子,注視着熙來攘往的人流。

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華熱鬧之時。

一匹棗紅大馬,上騎一員佩刀武官,後跟幾個步行兵卒,像一股浪頭把人流衝得七零八落。

門樓下老攤販認得,這是乾清門藍翎侍衞。這些藍翎寵兒每隔幾日便會出宮耀武揚威找便宜。

這位藍翎爺果然在一處最繁華的地方下馬了。

小兵卒趕快接過馬韁跟在後頭,那藍翎爺就搖着馬鞭四處轉悠。他盯上幾個剃頭挑子,就踅過來,在一個空位前站住。

顯然這小子是要剃頭或刮臉修鬍子。當然一概是白活兒。

一個年輕的剃頭師傅趕緊躬身讓位。那藍翎爺也不搭話,將馬鞭丟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誰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這藍翎爺體肥身重,木椅“咔嚓”一聲就散了架。這傢伙一個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這還了得!藍翎爺火從天降,怒從膽生,抓起地上的馬鞭,劈頭蓋腦就向小師傅猛抽起來,直抽得小師傅滿臉淌血,爹一聲媽一聲叫着,他才給兩個小卒扶到另一個剃頭挑兒前。

那挑子一頭火正旺,銅盆裏的淨水正冒熱氣。

挑兒前一個年過半百的瘦老頭兒正在刀蕩子上“哧哧”蕩刀。

小卒就把藍翎爺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師傅抓緊幹活兒。

到底是老馬識途。瘦老頭兒就小心翼翼,輕手輕腳給藍翎爺盤起辮子剃起來。那半寸寬極好鋼口的紅木短把兒剃刀,被蕩得吹毛立斷,直把藍翎爺辮子周邊颳得油光鋥亮,蒼蠅落上都得打滑。

藍翎爺給颳得懶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過來用背託着頭。老人就把刀板兒在睡臉上游動。

那剃刀在陽光下熠熠閃亮,那藍翎爺就“呼嚕呼嚕”睡。

臉刮完,瘦老頭兒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頭熱銅盆裏蘸個熱毛巾,用手邊試涼熱邊把毛巾蒙到藍翎爺臉上。這是最後一道工序。熱巾上臉,藍翎爺就醒了。按規矩老師傅掀起毛巾蓋住眼睛,輕鬆地在下巴和脖子處又刮幾刀,這才把熱毛巾在胖臉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圍的大毛巾,把藍翎爺頭一扶,小卒子就順勢把藍翎爺扶起來。

瘦老頭兒畢恭畢敬把手一張,説,爺您走好!那藍翎爺就給小卒向棗紅馬扶去。

幾個小卒把藍翎爺扶上馬。一個小卒問:爺,咱還去哪兒?

藍翎爺不出聲,小卒子就再問。還是不出聲。

另一個小卒子就驚恐地説,別問了,你看咱爺脖子咋出血了?幾個人就驚懼去扶藍翎爺。哪來得及,人從馬上跌下來,頭咕嚕咕嚕滾落一邊,腔子裏的血殺豬般噴射出來。

“殺人啦!”

熙熙攘攘的人羣似乎忽然寂靜了下來。霎時間,這就圍滿了大半圈的集市人,竊竊私語着……是剃刀俠……

人羣裏一句話提醒小卒子們,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頭匠。

哪裏還尋得人影。有人説,見了,從城門樓子頂尖兒,跳上大柵巷子房上,走了。

1.下列對小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小説中除了刻畫“剃刀俠”“藍翎爺”,還描寫了“一個年輕的剃頭師傅”,是為了襯托“剃刀俠”的處變不驚,並使“雁翎爺”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揚威的形象更加凸顯。

B.“門樓下老攤販認得,這是乾清門藍翎侍衞,這些藍翎寵兒每隔幾日便會出宮耀武揚威找便宜。”説明門樓下老攤販曾被這些藍翎侍衞欺負。

C.小説只對剃刀俠經行了側面描寫,一個久在江湖,武藝高強的俠客形象就躍然紙上。

D.小説沒有直接寫藍翎爺與剃刀俠相遇,而是先由一個年輕的剃頭師傅過渡進而來到剃刀俠身邊,由剃刀俠給他剃頭,引出剃刀俠的打抱不平,這樣設計情節更真實、耐讀。

E.小説通過講述剃刀俠在不知不覺中殺死了藍翎爺的故事,表現了剃刀俠高超的武藝,以及表達了對我國民間奇人的敬佩之情的主題。

2.小説開頭描寫的環境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3.小説中藍翎爺和剃刀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對比,請簡要分析。

4.小説寫了剃刀俠殺藍翎爺的故事,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藴。

二、文言文閲讀

(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小題。

吳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祿卿,以禮部侍郎致仕。育少奇穎博學,舉進士,試禮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評事,遷寺丞。歷知臨安、諸暨、襄城三縣。慶曆五年,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居數月,改參知政事。山東盜起,帝遣中使按視,還奏:“盜不足慮。兗州杜衍、鄆州富弼,山東人尊愛之,此可憂也。”帝欲徙二人於淮南,育曰:“盜誠無足慮者,小人乘時以傾大臣,禍幾不可御矣。”事遂寢。向綬知永靜軍,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發其陰事,因構獄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經死。

綬宰相子,大臣有營助,欲傅輕法。育曰:“不殺綬,無以示天下。”卒減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帝語大臣曰:“吳育剛正可用,第嫉惡太過耳。”一日,侍讀禁中,帝因語及“臣下譭譽,多出愛憎,卿所當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聖主之行,如日月之明。進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曉其惡,則陰邪不能構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數欲大用,為諫官劉元瑜誣奏育在河南嘗貸民出息錢。久之,除宣徽南院使、?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

夏人既稱臣,而並邊種落數侵耕為患。龐籍守幷州,欲築堡備之。育謂:“要契未明而亟城,則羌人必爭,爭而受患者必麟府也。”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驍將郭恩,而太原將佐皆得罪去。育性明果,所至作條教,簡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發,發即人不能撓。辨論明白,使人聽之不疑。初尹開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與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撫河東,有奏請,多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晚年在西台,與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遺事至數百篇。體素羸,少時力學,得心疾,後得古方,和丹砂餌之,大醉,一夕而愈。後數發,每發數十日乃已。已而卒,年五十五。贈吏部尚書,諡正肅。

(節選自《宋史·列傳五十》,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事遂寢;寢:平息

B、陷驍將郭恩;陷:陷害

C、因事與仲淹忤;忤:牴觸

D、和丹砂餌之;餌:服食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B、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C、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D、育在政府/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宋朝時“甲科”是進士分檔的概念,一檔為甲科,二檔為乙科。

B、“除”“遷”是古代官職變動的常用詞語。“除”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遷”指調動改派官職,“右遷”表示升職,“左遷”表示降職。

C、“慶曆”是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眾大臣擬定,每位皇帝使用一個年號,新皇帝登基常常改變年號。

D、“山東”在秦漢時期一般指崤山以東地區,宋朝時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也被稱作山東,二者都與現在山東省的地理範圍不同。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向綬以很嚴重的罪名陷害他人,導致他人自殺身亡,因為他是宰相的兒子,大臣們想輕判,吳育卻認為應該判死罪,最終向綬被判流放南方。

B、皇帝多次想重用吳育,但諫官劉元瑜誣陷吳育,説他在河南時曾經向民間放貸並以此收取利息,這導致吳育被髮配到延州。

C、吳育聰穎果斷,所到之處制定的措施簡單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隨意做決定,一旦做出決定就沒人能夠阻止他執行。

D、本文以具體事例和人物語言,體現出吳育直言敢諫、剛直不阿、忠心為國的可貴品格,他的諡號“正肅”是對其品格的最好概括。

(二)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何真,字邦佐,東莞人。少英偉,好書劍。元至正初,為河源縣務副使,轉淡水場管勾,棄官歸。元末盜起,真聚眾保鄉里。十四年,縣人王成、陳仲玉作亂,真赴告元帥府。帥受賂,反捕真。逃居坭岡,舉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剛與叛將黃常據惠。真擊走常,殺仲剛。以功授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廣州。真以兵破走之,復其城。擢廣東分省參政,尋擢右丞。贛州熊天瑞引舟師數萬欲圖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檣,擊走之。廣人賴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誅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復圍成,募擒成者,予鈔十千。成奴縛成以出。真予之鈔。緣海叛者皆降。

時中原大亂,嶺表隔絕,有勸真效尉佗故事者,不聽。屢遣使由海道貢方物於朝。累進資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為徵南將軍,帥舟師取廣東。永忠至福州,以書諭真,遂航海趨潮州。師既至,真遣都事劉克佐詣軍門上印章,籍所部郡縣户口兵糧,奉表以降。永忠聞於朝,賜詔褒真曰:“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拗?粲當?菹戰橇⑷盒奐浞欽嬤韃磺?撕禾潑?加誚裎醇?6?媪??ぶ?冢?瞬環騁槐??>忱垂椋?漶肌⒗鉕扇醚傘!庇樂業侄?福?嫠Ч偈粲?停?旆鈺?氤?_??饜惺〔沃??攏?億橢?唬骸疤煜路終???膠瀾苡腥?閡茁椅?握擼?弦玻槐C翊銼洌???檎擼?我玻桓汗掏蛋玻?硭啦換冢?蠱湎亂印G涫涑夏賞粒?荒嫜招校?晌絞妒蔽裾摺!閉娑偈仔弧T詮倨鬧????認踩迨酰?潦樽何摹R眩??蕉?握?K哪昝?構愣??佔?勺洹J驢ⅲ?暫吧蕉?>拍曛率恕?/p>

(選自《明史·何真傳》,有刪改)

【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徵嶺南,略定南越。秦亡後,漢高祖封其為南越王。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拗?簦?當?菹眨?橇⑷盒奐洌?欽嬤韃磺?撕禾疲??加誚裎醇?/p>

B、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拗?粲當??菹戰橇⑷盒奐洌?欽嬤韃磺?撕禾疲??加誚裎醇?/p>

C、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拗?簦?當?菹眨?橇⑷盒奐洌?欽嬤韃磺?耍?禾潑?加誚裎醇?/p>

D、朕惟古之豪傑/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拗?粲當??菹戰橇⑷盒奐洌?欽嬤韃磺?撕禾疲??加誚裎醇?/p>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準確的一項是()

A、字,是古人在成年後舉行冠禮時取的,供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一般來説名與字之間是有關聯的,如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是同義的。

B、右丞,官名,為尚書令及僕射的屬官。自漢至金有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尚書左丞佐尚書令,總領綱紀;右丞佐僕射,掌錢穀等事。

C、頓首,指磕頭。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是平輩之間的拜禮。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

D、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有時也指獲取官職,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等名稱,指官員就職上任。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何真從小喜歡讀書,又善擊劍,有正義感。元末盜賊蜂起,他因此棄官返鄉,組織地方武裝,保衞鄉里。

B、何真有智謀,善作戰,屢立戰功。他擊敗黃常,收復惠州;擊敗海寇邵宗愚,收復廣州;擊敗熊天瑞,保全了廣州。

C、何真忠於朝廷。元朝末年,中原大亂,他雖用兵嶺南,依然不辭路遠,屢次進貢於朝廷,官至資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識大局,不愚忠。他深知元朝大勢已去,為讓他治下的廣東免於戰亂,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動歸順明太祖。

4.把下面的句子以及課文中學過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2)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3)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三、詩歌鑑賞

閲讀下面的詞,完成下列小題

菩薩蠻·人人盡説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説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1.對本詞的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一二句借遊人總述,稱誇讚江南好,進而勸告客居、隱居的人在此久居直到年老。

B、景點的選擇,極富江南水鄉特點,既有景,又有遊人的感受。

C、“壚邊人似月”一句用的是借代,寫賣酒少女的美麗動人,以此寫出江南的景人皆美。

D、全詞描摹江南水鄉是風光宜人的勝地,抒發自己客居於此的得意之情。

E、一般寫遊子,都寫思鄉斷腸,這首詞卻反其意而用之,獨具新意。如果不到年老就回到家鄉,會無限遺憾,以此表達詞人願久居江南的心願。

2.作者為了表現江南的美,採取了哪些藝術手法?

四、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1)鳳兮鳳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也,_________;更也,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4)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選擇題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改革開放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許多來中國的人都有感於三十幾年來中國發生的石破天驚的變化。

②評點批註是我國文學鑑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它直入文本,少有迂迴,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閲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着閲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③一些古代文人,當理想在現實中得不到實現時,就會選擇隱居,避開人羣,開始在大自然中求田問舍,尋求心靈上的寄託。

④木心研究者隴菲先生認為,《木心談木心》涉及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焊接文白、應對採訪等諸多方面,細心教學生如何寫作,可謂金針度人。

⑤老去,尤其是孤獨地老去,實在是人生中最最殘酷的事情。縱使富可敵國,奴僕環侍,也只能落得個孤苦伶燈、芳華凋零的結局,真可謂生榮死哀。

⑥美國試圖通過解決流動性危機來解決支付性危機無異於抱薪救火,借更多的債來解決債務危機,這種求助力度越大,危機擴散幅度就越深,持續時間也越長。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工信部官網稱,隨着全球5G試驗與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將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探索5G試驗的國際合作。

B、在網絡社交中,一個笑中帶淚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曖昧的,因為在不同語境中,它能被解讀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無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C、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20xx年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教育部結合“雙一流”建設實際,經廣泛徵求意見.確定總的工作原則是穩中求進繼承創新、改革發展。

D、特洛伊安斯卡亞及其研究小組利用機器學習創建了一份基因相互作用圖,將已經為人熟知的少數自閉症風險基因的相互作用跟數千個其他未知基因的相互作用進行對比,尋找其中的類似之處。

3、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十幾年前寫給舊友的信還壓在箱底,可惜當時山水阻隔,無法送達,朋友至今也不能領會我的雅意,令人唏噓惑歎。

B、令嬡知書達理,聰明穎悟,好學上進,理在又秉承父志,走上了研究金文的道路,實在是令人羨慕,可喜可賀!

C、筆者僅是談一談自己的淺知拙見,當然,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需要我解答的,我也會傾其所有,不吝賜教的。

D、聽説那位同學家庭困難,卻積極樂現,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大家都表示願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

六、語言應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人們在世上經營,都想尋找理想的合作伙伴。然而,①____,先哲就有“六不合作”的選擇標準。所謂“六不合作”即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不與沒有使命感的人合作,不與沒有人情味的人合作,不與負能量的人合作,不與沒有人生原則的人合作,不與無感恩之心的人合作。②____,真正辨別起來就困難了,③____,才能達到識人識面又識心的效果。

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兩個面面形象的內在涵義,請為它們分別設汁面外音一要求中心明確,至少運用一種修辭下法。

示例:

畫面:一個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錢箱前駐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幣放了進去。

畫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懷感恩,傳遞愛心。

畫面一:一個行動緩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車禮讓他的司機深深鞠躬致謝。

畫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面二:四川九寨溝地震中,前方落石滾滾,一個身着迷彩服的士兵與人們逆向奔跑,跑向救災前線。

畫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為了慶祝女兒的降生,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將99%股份(450億美元)捐給慈善機構,他在給女兒的信中稱這筆捐款是為了“與全球慈善家一道發展人類潛能,促進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權益,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愛你,更因為我們對於下一代的孩子們有着道義上的責任。”對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有人點贊,認為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超越了個人之愛,是大愛,是留給女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有人拍磚,認為馬克?扎克伯格太苛刻,很不盡人情,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

你對馬克?扎克伯格以這種方式來慶祝女兒的降生有何聯想與感悟?請你權衡、思考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3

一、選擇題

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革滅殆盡(dài)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勝負之數(shù)

C.弊在賂秦(lù)為國者(wèi)

D.不得下嚥(yàn)洎牧以讒誅(zì)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六國互喪互:交互。蓋失強援蓋:因為。

B.思厥先祖父先:對已去世尊長的敬稱。暴秦之慾無厭厭:討厭。

C.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終繼五國遷滅遷:改變。

D.後秦擊趙者再再:兩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與今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③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④可謂智力孤危⑤然後得一夕安寢⑥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⑦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從詞類活用的角度,選出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C.不能容於遠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選出加點詞的意義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②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③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婦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下列句中“於”的用法與“其勢弱於秦”中“於”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齊人勿附於秦

B.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於是

D.師不必賢於弟子

二、文言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不正確的一項是()

①破滅之道也(規律)②率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戰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們的)⑤諸侯之所亡(滅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從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2.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賂秦而力虧而秦兵又至矣

B.破滅之道也暴秦之慾無厭

C.不賂者以賂者喪秦以攻取之外

D.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則秦之所大欲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決定

B.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速:招

C.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向:以前

D.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當:當……時候

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暴秦之慾無厭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舉匏尊以相屬

C.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D.趙嘗五戰於秦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引用古人的話,以“抱薪救火”為例證,説明以地事秦必然導致滅亡的嚴重後果。

B.選文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進程,具體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道理。

C.這兩段文字體現了蘇洵文風特點:行文縱橫恣肆,氣勢逼人;語言樸素簡勁,富有表現力。

D.兩段文字均採用對比論證及事實論證的方法,論證文章中心論點,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6.第二段文字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①比喻論證②對比論證③類比論證④引用論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8.“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論斷是以怎樣的方式提出的?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寫此文的本意?

9.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賂秦之害闡述清楚,為什麼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結?

三、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與例句“倉皇東出”中加點字活用現象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B.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C.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D.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選出沒有名詞用作動詞的一項()

A.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B.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C.函樑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

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補得不對的一項是……()

A.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於)廟。

B.請其矢,盛(之)以錦囊,負(箭)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於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其)函樑君臣之首。

D.而身死國滅,(其)為天下笑。

四、文言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組:絲帶、絲繩,這裏泛指繩索。

B.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壯:雄壯。

C.抑本其成敗之跡抑:或者。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身體。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函樑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D.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

3.下列句子中句式結構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4.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當他用繩子把燕王父子捆綁起來。

B.一夫夜呼,亂者四應——一個人夜裏呼喊作亂,亂了的人便從四面八方羣起響應。

C.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以至於彼此對天發誓,痛哭流涕,沾濕了衣襟。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舒適可以使自己毀滅。

5.對“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一句的理解,下列最準確的一項是()

A.強調得天下困難和失天下容易。

B.強調“得”“失”都是由人事決定的。

C.否定“得”“失”的難易都是由人事決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難,承認失天下容易。

6.下列各句對文段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項是

A.作者以“嗚呼”起筆,發出了對伶官誤國的感慨。接着語用反問,提出中心論點: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這一歎一問,為全文定下了歎惋的基調。

B.第二段以“三矢”貫穿文意。先寫莊宗受命,再寫莊宗覆命,着力描寫了莊宗“請矢”的恭謹態度,從中看出他是矢志復仇的,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對比莊宗極盛、極衰的兩種情形,得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結論。這就通過對“盛衰之理”的議論,揭示了所謂“人事”的基本內涵。

D.文末緊承上文進一步議論,得出“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歷史教訓,諷諫北宋統治者,要借鑑歷史,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因而意味深長。

六國論(節選)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六國論(節選)

李楨

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六國也,未有能愈於秦也;其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據有)形便(地理形勢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竊怪天下之諸侯(私下)

B.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過失)

C.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排斥,抵禦)

D.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困窘)

2.下列句中加粗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B.彼秦者將何為哉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C.未可專以罪秦也不賂者以賂者喪

D.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子孫視之不甚惜

3.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蘇轍和李楨認為六國滅亡原因的一項是()

A.①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②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

B.①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C.①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D.①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②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

4.下列説法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蘇轍認為“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的條件是“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

B.李楨認為六國在“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等方面與秦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C.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不知佐韓、魏以擯秦,“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

D.李楨認為六國滅亡是由於未佔據有利地勢,又未得天助,否則,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也可以像秦國一樣一統天下。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

(2)彼秦者將何為哉?

(3)惟其終不克為秦所為。

(4)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五、選擇題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內容,最恰當的一組是()

時常想起魯迅,想起胡適,想起錢穆——一個已經逝去的鐵三角。他們與時代一同呼吸,以獨立的姿態成為3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柱樑。如今,他們正凝視着這個輕佻的當下,沉默不語,我們是喋喋不休地重複梁實秋的雅舍、、,還是老老實實地告訴我們的學生,我們曾經有過、與錢穆的嚴謹學業?

A.周作人的平和林語堂的幽默魯迅的思想深邃胡適的人格獨立

B.周作人的苦茶林語堂的菜譜魯迅的深邃思想胡適的獨立人格

C.林語堂的幽默周作人的平和胡適的深邃思想魯迅的獨立人格

D.林語堂的菜譜周作人的苦茶胡適的思想深邃魯迅的人格獨立

下列説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項是

國內的書店為何無法在專業閲讀與公共閲讀之間作出區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專業研究者往往不重視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願投入到公共寫作中去,而政府與社會對於公共文化從業者的壓制與吝嗇,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為一種奢侈消費。要麼去聽於丹,要麼只能硬着頭皮去讀章太炎的國學。顯然,這是一種深刻的公共智識危機,它不僅限制了國人的閲讀樂趣,而且加劇了知識鴻溝,它讓專業研究者越來越遠離公共的知識需求市場,並且多少還有一些帶着孤傲的自鳴得意;另一方面,“無良書商”攢集着各種不可靠的雞湯知識讀本,獲取豐厚的利潤。

A.要消除知識鴻溝必須充分重視公共文化的培育。

B.當前圖書市場出版物品種單一限制了國人的閲讀樂趣。

C.專業研究者應擔負為公眾提供適合的公共閲讀產品的責任。

D.“無良書商”追求豐厚的利潤使公眾的閲讀成為奢侈消費。

六、詩歌鑑賞

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好事近·悼春

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①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②。

【注】①缸:燈。②?:鵜?。説法不一,一指杜鵑,一指伯勞。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詞人由風住即斷定“簾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紅白堆積,表現了詞人的敏感。

B.李清照對“落花”給予極大的關注,在其潛意識中,多少帶有以之自況的成分。首二句雖為狀物,但樂觀之情已隱然可感。

C.“長記海棠開後”二句,詞人的回憶閘門被打開,但對往事的具體內容卻避而不談,只是説此時海棠花落之時,亦是自己傷春時節。

D.詞人在諸多花卉中,對海棠情有獨鍾,這或許是因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稱,以及如霞似雪般的?麗妖嬈,尤其是其高中優雅之美,與詞人個性頗為近似。

E.“魂夢不堪幽怨”句,寫詞人白日借酒澆愁,夜晚則惜花傷時。夢中的情景已使夢魂幽怨哀愁,醒後“啼?”聲更增添了悲愴的情感。

2.本詞的下闋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分析。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①覓酒

吳文英②

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菊花清瘦杜秋娘。淨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美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過西廂。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注】①吳見山:吳文英的詞友,二人常有唱酬相和之作。②吳文英:宋代詞人,號夢窗,一生未第,遊幕終生。

1.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與鑑賞,正確的兩項是()

A.“山遠翠眉長。高處淒涼”兩句,是寫女子眉如遠山長,她登上高處,心中感到悽悽涼涼,無心賞景遠望。

B.“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兩句,是説山風很大,詞人只能用帽子來抵禦“吳霜”的寒冷,由此可見詞人已年老力衰。

C.“一年佳節過西廂”一句,直敍去吳見山家飲酒,重陽佳節在老朋友家的西用房中度過了。“佳節”指的是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秋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D.“秋色”“雁聲”和“斜陽”都是寫景,詞人對景思親,感慨自己已入暮年卻仍羈旅在外,流露出詞人的哀愁、鬱悶。

E.本詞表現出詞人的多種感情,既有對時光飛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羈旅在外的哀愁,還藉助重陽節這一主題寄託了思親懷鄉的苦悶。

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任選其中兩種簡要分析。

七、語言應用

閲讀《邊城》中的一段文字,用“戍軍政府”的口吻寫一條簡明的通知。

賽船過後,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日的愉快起見,便派兵士把三十隻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

八、材料作文

閲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不久前,一段名為“環衞工背大學生?水”的視頻在網上熱傳。6月14日貴州部分地區降暴雨,六盤水師範學院低窪地帶形成積水。15日上午,校方安排8名清潔工用長凳在主教學樓前搭起了“水中橋”,並在水中來回揹着學生過“河”。

8月25日,一道“最美人牆”也同樣引起了公眾關注。當日,成都突降暴雨,當地某所職校的教師為了不讓沒帶傘的學生們冒雨趕回宿舍,一個挨着一個地為學生撐起雨傘,上百名教師從教學樓一直連到宿舍樓門口,以“人牆”的形式為學生們搭起了一條風雨廊橋。

此舉引發公眾熱議,有媒體對此作出了極為正面的評價,表示“感人”並“點贊”,認為這是對學生的盡心愛護,令人動容。但也有人質疑,這到底是愛護還是過度保護?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發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題目自擬。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④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