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歷史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5.82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教學設計(15篇)

歷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的作用的客觀分析,提高學生運用辯證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

過程方法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感知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辦洋務以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為目的,進而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雖未達到富強,但卻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養學生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度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既要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又阻擋不了外國的侵略,結果導致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本國封建經濟起到了一定的解體作用,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的評價洋務運動,理解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三個圖片(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

2、根據三幅圖片講述: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又受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沉重打擊,統治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殘酷現實,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分化,在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的自救運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洋務運動》。

3、釋題。

《洋務運動》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第二單元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謂近代化,即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

同時結合目錄瞭解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新課

1、組織學生欣賞一段關於洋務運動的視頻。

2、學生閲讀課本,完成自學卡。

(1)什麼是洋務派。

(2)洋務運動(時間、代表人物、目的、性質、結果、標誌)。

(3)洋務運動的內容。(表見後面)

3、檢查自學效果。(幻燈片出示)

最近網上流傳一本新編歷史劇《洋務運動》,請根據教材知識,判斷下列劇情是否符合歷史事實,如有錯誤,指出錯在何處。

劇情1:在乾清宮,慈禧召集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倭仁等大臣商討國事,李鴻章提出要修鐵路,遭到張之洞的堅決反對,張之洞説:“電線鐵路,冶鐵織布,變華為夷,鄙見迂疏,期期以為不可。”雙方激烈辯論,難分高下,慈禧問倭仁意見,倭仁説:“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

劇情2:1872年某月某日慈禧對奕説:“小六子(奕的小名),李鴻章前日上奏摺,説是要引進西方的政治制度,開國會,設議院,這不是欺負我們孤兒寡母嗎

4、解決重難點問題。

(1)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①、出示材料解析題,(幻燈片出示)

材料1:洋務派在辦洋務洋務運動的的整個過程中機器主要靠進口,技術人員主要聘請洋工洋匠,他們在受聘期間挾技居奇,惟利是圖,如崇厚籌辦的天津機器製造局,他不懂洋務,委託英國人總管,籌備了三四年,耗資不少,但進展不大。

材料2:慈禧太后權利慾極重,又善於玩弄權術,大力扶植那些反對奕和洋務派的頑固勢力,用以牽制奕和洋務派。

材料3:1875年後,慈禧太后極力

拉攏奕寰,並利用他排斥奕,奕寰寵信日隆,勢力也隨之膨脹,而奕的權利處於日漸減弱之勢。

材料4“西人立國……育才於學堂,論政於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後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

②、思考問題:依據上述材料概括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

③、重點強調根本原因。

(2)評價洋務運動

出示如下問題:

①、什麼事件標誌着洋務運動的破產

②、洋務運動為什麼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③、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有什麼積極意義

指出:洋務運動的評價:

首先,洋務運動的失敗,説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也沒有實現維護清朝統治的目的。其次,洋務運動還是有它的進步意義的,表現在: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民族工業的興辦,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課堂延伸

最近有的影視劇對李鴻章進行了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愛國者”了!但是,把課本“文獻資料李鴻章的自白”與民間“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説法相對照,能説李鴻章是愛國的嗎

課後小結

19世紀60-9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官僚先後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倡導和推行了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引進機器生產為中心的洋務運動。這一運動,雖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給近代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東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使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板書

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籌劃海防

培養新式人才

結果:

目的:

性質:

積極意義:

歷史教學設計2

1.瞭解隋末農民起義和隋朝滅亡的基本史實。

2.通過分析隋煬帝的暴政和隋朝的滅亡,能運用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階級觀點分析歷史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分小組討論探究隋朝滅亡的原因,提高歷史問題探究、分析及表達能力。

2.通過展示電子地圖,學生能更為清楚的把握隋朝滅亡的形勢。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隋朝速亡,如秦朝一樣是由於暴政,隋末農民起義戰爭一舉推翻了隋朝的殘暴統治,充分顯示出人民羣眾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巨大作用,認識到人民才是歷史主人以及培養自身的歷史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隋煬帝的暴政。

教學難點:

隋朝滅亡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問題探究法,歸納法等。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PPT演示文稿、電子地圖)

五、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環節

教師通過一首描寫揚州以及隋煬帝的詩導入:

揚州市我國的歷史古城,其中一首描寫它的詩是這樣寫的,課件展示: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半畝田。詩中提到的“雷塘”就是咱們的揚州。那麼同學們告訴我“君王”指的是誰?這是講的那一朝代的史實呢?

學生回答:隋朝,隋煬帝。

教師總結:對,是隋煬帝。田中的荒冢就是整修前的隋煬帝陵(圖片展示),那麼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擁有平陳偉業的隋煬帝死後只有半畝田作為葬身之地呢?隋朝的治亂衰亡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經驗與教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學習我們這節課的第三目,隋朝的滅亡。

(板書:第1課隋朝的滅亡)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隋煬帝的暴政

我們前面學習過,公元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楊廣率大軍渡江,一舉消滅陳朝。華夏神州重歸統一,並且為了使隋朝能千秋萬世、國祚綿長,創立了三省六部、科舉等一些政治制度以及開鑿大運河。在一個版圖遼闊的國家出現鞏固統一的局面,其中一些措施對後世影響深遠,但是到了二世隋煬帝的後期卻出現了相反的局面,公元618年隋煬帝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從統一算起只維持了29年。享國日短,二世而亡,這是為什麼?

學生回答:隋煬帝暴政。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暴政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展示隋煬帝圖片)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隋煬帝惡暴政主要表現在建東都、開運河、下江都、徵高麗。下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隋末年,去感受那段歷史。按組內異質,組間同的原則把學生質分成四組,讓其模擬修東都的民工、徵高麗的士兵、開運河的農民和隋煬帝下江都時拉龍舟的縴夫。發材料,看完後每組選取一名代表,把所見所聞表述出來。

學生閲讀材料、分析討論、表述,教師點評總結隋朝滅亡的具體原因(隋煬帝的暴政,四個方面)。

剛才我們按照不同的身份,一起感受了那段歷史,隋煬帝短短几年,連續大規模建設,對內大興土木、對外窮兵黷武,繁重的無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大量的勞動力用於非生產上,導致勞動力空前缺乏,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其結果必然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致使農民揭竿而起,爆發農民起義。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隋末重要的農民起義。

(二)隋朝的滅亡

PPT展示《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結合圖片與課本敍述,學生説出幾個比較重要的起義(山東長白山、翟讓李密瓦崗軍)。

教師總結:611年,山東長白山農民首先舉起大旗,揭開了全國農民起義的序幕,各地紛紛響應;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軍隊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隋軍,切斷江都與洛陽的聯繫,隋煬帝被困於江都,不能控制全國,給隋朝以沉重打擊,隋朝的滅亡已不可避免。認識到人民羣眾的歷史作用。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歷時三十八年的隋朝統治到此便告結束了。

環節三:鞏固提高

隋煬帝的很多建設都是有意義的,但是即使是正當措施,如果時機、實行措施不當也會民不聊生。那麼我們應該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呢?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所以,治國必須要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範文,只有穩定,社會才能發展。後來的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訓,休養生息,輕徭薄賦,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治世局面,就是我們後面要學習的內容。

環節四:小結作業

教師設計探究問題:學生們思考一下,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與隋朝滅亡相似的朝代,那麼它是哪一朝代?試比較兩者異同?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對南北氣候的影響;

2.瞭解南北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差異及其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區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資料;

2.引導學生觀察、閲讀、逐步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閲讀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3.能熟練識讀各類地圖,如“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中國氣候類型圖”“中國一月平均氣温分佈圖”“中國年降水量分佈圖”等,並能從中獲取有用信息;

4.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讓學生初步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歸納南北差異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力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增進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2.感悟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智慧和能力,樹立各地區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區文化的價值觀;

3.樹立與人合作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南北方地理差異的表現。秦嶺—淮河一線成為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

2.難點:秦嶺—淮河一線成為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學策略

1.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情境創設法,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生活實踐能力。

3.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種類型的反映南北方差異的圖片、生活場景。

4.學生準備:預習課本,利用書本和互聯網等途徑調查南方和北方地區的氣候特徵、生產特點和生活方式。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呈現課本P23頁兩封電子郵件的圖片,並提問:⑴找一找:閲讀了這兩封信,你感受到小紅和小明的家鄉有何差異?⑵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想法進行回答。




激發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裏?




1.出示《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22的活動題:⑴對照圖513和圖518,説説四大地理區域的地形和氣候特點。⑵你的家鄉位於哪一個地理區域內?




2.出示《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和《秦嶺—淮河地區圖》,讓學生明確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範圍及界限。







1.學生觀察地圖,並完成課本P22頁的活動題。






















2.小組合作學習,⑴在圖上找出秦嶺和淮河,並説出它們和長江、黃河的位置關係。⑵結合圖片和課本知識説説南北方怎樣劃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單元主要氣候類型主要省級單位南方 北方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




説一説:南北差異在哪裏?




呈現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説説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賞圖片資料。




2.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説説南方、北方的不同。並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

3.完成課本P23頁的最後一個活動題。










引導學生學會從圖中獲取有關信息,知道日常生活對歷史與社會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議一議:南北差異緣由是何?




1.根據説一説環節中的表格二,引導學生猜測引起南北方差異的緣由。




2.呈現圖5321月平均氣温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1月份平均氣温自南向北呈怎樣的變化?⑵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現在哪,南北最大温差為多少?⑶哪條等温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呈現圖5337月平均氣温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7月份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別是多少?南北最大温差為多少?⑵7月份平均氣温自南向北呈怎樣的變化?




4.呈現圖534《中國年降水量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讀圖,説一説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異?⑵找一找哪條等降水量線比較接近秦嶺──淮河一線。




5.引導學生閲讀課本P25和圖535,並提出下列問題:⑴我國的南方水田區和北方旱作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什麼地方?耕作制度有什麼不同?水田區和旱作區各主要有什麼農作物?⑵聯繫我國南北方氣温和降水的特點,説説氣温和降水對我國農業生產及航運有什麼影響?(用表格綜合)。




6.同時呈現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內容,再次引導學生分析引起南北差異的緣由。




1.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知識,猜測引起南北方差異的緣由。(氣候)







2.觀察、分析圖532,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3.觀察、分析圖533,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4.歸納南北方在氣温上的特點。
















5.觀察、分析圖534,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6.閲讀課文P25和圖535並完成教師的提問,填寫表格三。







耕地類型主要農作物耕作制度航運北方 南方








7.仔細觀察已填寫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兩者之間的聯繫,歸納引起南北差異的緣由。




8.小組討論,歸納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引導學生對生活經驗的積累。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異如何用?




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分析南北差異的利用問題。




結合實例歸納南北差異的利用問題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




課堂小結




1.根據板書進行小結。




2.同學們,經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回答。




談收穫,瞭解教學重點、難點的達成度。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1)本課是一節探究研討課,教學活動中對探究研討課的特點有了較好的體現,即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分析材料,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得出結論;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本課以南北差異作為主線,貫穿整堂課的始末。在一個又一個的創設情境中,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習知識、學會方法。並通過課堂小結和延伸課外,昇華本節課的主題。

(3)本節課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繫生活實際。注重對學生進行鄉土教育,培養學生愛鄉之情,進一步落實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注重知識目標的落實,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對學生讀圖能力進行訓練和培養,因為會看地圖,會從地圖中獲取有效信息,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必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為以後更好地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比如在“南北差異的緣由”教學中指導學生閲讀等温線圖和年降水量線圖,讓學生從這些地圖中尋找信息,得出結論。在學生有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就顯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處

(1)在學情上,學生對南北方的差異沒有直觀的感受,很多同學沒去過北方,很多體驗是不具備的。而對此,我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多、更詳細的北方生產生活場景,所以導致學生對南北差異的表現的回答更多的是“以書為本”──照搬書本內容,缺少自我的體驗和思考。同時,學生回答也不夠全面。另外實際授課中,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的關係的解讀不夠全面。有些問題是泛泛而談。還有,實際授課中對學生問題的迴應和延伸不夠,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對於教材中的氣温圖和年降水量圖的分析還不夠深入,使得很多學生還是很難對此類地圖進行分析,更不用説從中獲取信息。

歷史教學設計4

一、春秋戰國的時代特徵

讓學生回憶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即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度確立的過程。這一時期,爭霸兼併戰爭不斷。戰爭在客觀上促進了統一與各民族的融合。

二、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1、講清諸侯爭霸戰爭的實質

2、齊桓公稱霸

由學生回憶齊桓公是如何實現霸業的。

3、晉楚爭霸

讓學生記住晉楚先後稱霸中原的時間,以及晉楚爭霸中的重要戰役城濮之戰。

4、吳越爭霸

讓學生記住吳越兩國先後在南方稱霸。闔閭與勾踐是春秋後期的霸主。

三、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1、戰國七雄爭霸格局的形成

要求學生記住七雄爭霸格局形成的重要歷史事件。明瞭,三家分晉、田氏代齊表明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上升,並在與舊勢力的鬥爭中取得勝利。

2、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要求學生記住公元前4世紀中期和公元前3世紀以後,戰國局勢的特點以及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重點——齊桓公爭霸

春秋時期的最大特點是戰爭頻繁,諸侯爭霸。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紀前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齊國成為強國。又以“尊王攘夷”為口號,採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獲得外交優勢。終於公元前7世紀中期,確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重點——戰國七雄爭霸

春秋末年,晉國和齊國卿大夫中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在與舊勢力的鬥爭中,逐漸取代國君,掌握了政權,被周王正式承認為諸侯。即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經過春秋長期的戰爭,到戰國初年,只剩下二十多個諸侯國,其中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最為強大,形成了“戰國七雄”的格局。七國之間戰爭不斷,此時,戰爭開始具有封建兼併戰的性質,以後逐漸轉化為封建統一戰爭。

難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統一趨勢

春秋戰國時期與西周時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諸侯割據紛爭、統一局面破壞,但實際上卻孕育着統一的必然趨勢。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年,周天子權威已受到破壞。東周初,周天子實際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統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從經濟上來説,由於春秋以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各地社會經濟聯繫加強,各諸侯國經濟交往頻繁,這就為統一創造了經濟基礎。第三,從形式上來説,逐步實現着局部統一。春秋戰國時期比西周時的“八百諸侯”相比,顯然是大大進步了,更大範圍的局部統一和區域統一已經出現。第四,從人們的要求來看,統一成為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共同願望和人心所向。第五,從民族關係上來説,民族凝聚力增強,“華夷之辯”觀念相對淡薄,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這些因素説明,春秋戰國時期統一趨勢明顯加強了。同時為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局面奠定了基礎。

難點——春秋戰國時期爭霸戰爭的評價問題

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了擴大地盤,掠奪人口和財富,相互爭戰,故有“春秋無義戰”之説。爭霸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人民怨恨戰爭,渴望統一。爭霸戰爭的客觀後果是大國拓展了疆域,實現了區域性的統一,加強了集權的趨勢,加快了統一的步伐。同時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隸主集團的勢力,便利了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戰爭又客觀上促使華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強接觸,促進了民族融合。應兼顧動機與效果,辯證統一地觀察分析爭霸戰爭。

典型例題

例題1999年全國大學聯考試題右圖中,戰國時期韓、趙、魏都城的相應標號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B。

例題分析:這是一道填圖型單項選擇題,本題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圖文結合、歷史地理綜合能力。趙國在北方,曾修長城以防匈奴,魏國在中間,韓國在南方,最為弱小,最先為秦所滅。故選B。

例21999年全國大學聯考試題 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

A.實行商鞅變法 B.更多使用鐵製農具

C.牛耕得到推廣 D.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答案:A。

例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型單項選擇題,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發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秦國能稱雄於七國主要原因不在BCD三項,它們只是秦稱雄的一個方面,秦的強大不僅指經濟發展,還包括軍事強大,政治穩定等諸多因素,這就需要一次較為徹底的變法,即商鞅變法。故選A。

例3從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統一前,一直作為諸侯國而存在者是圖中的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例題分析:此題為識圖選擇題,是歷史和地理綜合能力題,主要考查地理學科的識圖能力、歷史事實的再認再現能力、歷史思維的分析能力的綜合運用。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諸侯國有魯、齊、燕、衞、宋、晉,秦統一前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顯然,秦統一前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只剩下齊、燕。圖中①給了都城臨淄,正是齊,①可以確認。圖中④給了都城薊,正是燕,④可以確認。圖中②給了都城郢,應是楚,它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而是後來自封的。圖中③給了都城邯鄲,應是趙,是戰國初年三家分晉而建立的。因此,符合題意要求的是①④。

例4 春秋時期最典型的政治特點是( )

A.周王室不被諸侯重視 B.社會制度大變革

C.井田制瓦解 D.諸侯爭霸,分封制崩潰

答案:D

例題向析:此題為最佳選擇題,是歷史學科能力綜合題,主要考查歷史階段特徵的再認再現能力、歷史思維的分析能力的綜合運用。四個選項都是春秋時期的歷史特徵,B項是根本特徵,C項是經濟特徵,都不符合本題“政治特點”的要求。A、D兩項都是政治特徵,但是最典型的是D項,因為分封制的崩潰就是奴隸社會上層建築的崩潰。

例5 “戰國七雄”局面的出現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是

A.諸侯割據混戰更加擴大 B.人民遭受災難更加嚴重

C.歷史朝着統一的方向發展 D.封建制度逐漸確立

答案:C

例題分析:此題為歷史特徵選擇題,是歷史學科能力綜合題,主要考查歷史階段特徵的再認再現能力、歷史思維的分析能力、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的綜合運用。B項不是歷史發展趨勢,且與題意無關。D項是戰國時期的根本歷史特徵,而本題考查的是“戰國七雄”局面的形成所反映的歷史發展趨勢,與題意不符。A、C是截然相反的兩個結論,課本上沒有C項結論,運用發散思維能力分析,春秋開始時有七八十個諸侯國,經過長期兼併戰爭,到戰國開始時剩下七個諸侯國,正反映了C項這一新的結論。

歷史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的

基礎知識:

夏商時期我國曆法的形成。夏朝時我國最早記錄了流星雨和日食。商周時我國已有了醫學分科。甲骨文和金文。我國古代青銅藝術的特點及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夏、商、周時期我國音樂、舞蹈的發展。

思想認識:

1.通過講述使學生認識到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我國的青銅藝術,在我國和世界藝術史上歷史悠久,佔有重要地位。

能力培養:

通過啟發學生回答“甲骨文的發現有什麼重要意義?”這一問題,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通過觀察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銅製品的圖畫,總結“商周的青銅藝術有什麼特點?”這一問題,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閲讀第6課課文提示,導入新課。

2.講授新課

天文、曆法和醫學

1.天文:流星雨和日食的最早記錄

無邊的天際,浩渺的星空,變化多端,神祕莫測,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常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然而我國古代人民對天象的認識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遐想之中,從很早的時候起,人們就開始注意觀察天象以尋找其變化的規律了。傳説在堯舜時代就有了觀象的專職人員,人們不僅注意觀象,而且注重記錄。我國的古書上有一段記載説,夏桀統治時期的一個午夜“星隕如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關於流星雨的記錄。古書當中還記錄過我國最早的觀測到的一次日食,它不僅記錄了日食發生的過程,而且還描述了當日食發生時,人們驚恐萬狀的情態。(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5頁第二段文字)這是世界天文史上關於日食的最早記錄。

商朝的文字中,保存了許多日食、月食的記載。到周朝,天象觀測更為精細,《詩經》中記載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有確切年、月、日的日食記錄。

隨着對天象的觀察,我國的歷法發展起來。

2.曆法:夏曆和殷歷

曆法:簡單説起來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律計算年、月、日、節、候的方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恐怕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到曆法,一天過去你家的枱曆會被翻過一頁,你們在翻過日曆的時候是否注意過:一般的日曆上在公曆時間下面還注有農曆的時日,你們知不知道“農曆”還叫什麼?(夏曆)所以這樣叫的原因是因為它源於夏朝的歷法,提問:夏朝距我們現在有多少年了呢?(4000多年)那麼也就是説我國曆法發展的歷史已很久遠了。

夏朝的歷法是在觀察天象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根據北斗七星斗柄旋轉的規律,確定一件為12個月,我們現在只能從後世的一些曆書尋找夏代曆法的痕跡了,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夏曆是中國曆法之源。

如果説夏朝是中國曆法初創時期的話,那麼商朝應該是我國曆法走向較為完備的時期了。商朝曆法也叫“殷歷”,商代人以月亮圓缺一次為1個月,以太陽的温涼寒暑的演變一次為1年,1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用設置閏月的辦法調整陰陽之差,即3年設一閏月,凡有閏月的年份就叫閏年。

商朝人對年月旬日的概念,已經分得很清楚。商代曆法中還有農事安排,告訴人們何時下種,何時收穫,等等。由此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

3.醫學:醫學的分科

我國人民很早就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商朝的文字中記載了16種疾病,並對某些疾病進行了比較細緻的分類。商朝人還能做簡單的外科手術,用湯藥治病的方法也是由商朝人首創的。到了周朝,醫學有了較大發展,那時在周王室和政府中已設有專門的醫療機構,已經分科治病,有內科、外科、營養保健和獸醫等科。

甲骨文和金文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我國文字出現很早,還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陶器上已經有了刻劃符號,我們在一些夏朝的遺址中也發現過不少刻劃符號(引導學生看書第35頁:二里頭遺址陶器上的符號),其中有些符號看起來已經非常接近於後來的文字。到商朝時,我國出現了較為成熟的文字,這種文字叫甲骨文。

1.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的文字因其刻在龜甲、獸骨上,所以得名甲骨文。這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方案,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後人是如何發現這些文字的?商代的人在龜甲、獸骨上究竟寫了一些什麼呢?

商滅亡以後,商朝的歷史文物就隨着歲月的推移淹沒於地下,默默無聞了,久而久之對於商朝,人們瞭解知道的越來越少,以至於對於古代文獻中的一些簡單記述也眾説紛紜,無物可證。這種狀況經歷了幾千年,直到19世紀末,問題才得到解決。

提問:商王盤庚遷都到什麼地方?(殷)殷是現在什麼地方呢?(河南省安陽)殷商滅亡之後,這裏漸漸成了廢墟,後代稱之為“殷墟”。19世紀末,人們正是在殷墟發現了甲骨文。

起初是安陽一帶地區的農民們在種地時經常挖到一些“龍骨”,這實際是一些古代動物內骼化石。農民們當時一般都將這些“龍骨”拿到城裏違賣給藥鋪。時間一長,“龍骨”上的刻劃引起人們的注意。有些學者認為,這可能就是已經失傳的中國古代文字。於是開始進一步的蒐集和研究。最後,他們確定這些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就是商代的文字。(引導學生看彩色圖畫5《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

甲骨文是在原始社會晚期陶器上出現的一些刻劃符號的基礎上,經過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發展,到商代形成的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已具備了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註等六種傳説造字方法。從19世紀末到今天,商朝的甲骨文已發現了15萬片左右,共計有單字4600多個,可見其文字已較豐富,為現在人所識別的已有1000多字。

甲骨上的文字主要記述的是商朝人占卜的事情和結果(占卜: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6頁註腳)由於當時的人很迷信,占卜的事很多,如年成好壞、戰爭勝負、風雨大小等事都要占卜,這就使我們得以從卜辭當中瞭解商朝社會的許多情況包括生產狀況、階級關係等,這就極大豐富了我國奴隸社會的歷史。

甲骨文是商代人留給我們的實物,使用這種文字的時代,距離我們現在已有3000年左右。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發現,説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提問:甲骨文的發現有什麼重要意義?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總結。

2.商和西周的金文

除甲骨文以外,商和西周的一些青銅器上也鑄刻有文字,叫作“金文”。(當時的“金”是指銅)和甲骨文相比,金文進一步穩定、規範、簡化。(引導學生看書第36頁:西周銅器上的金文)

關於金文,課本第37頁還有一段小字,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注意:

金文還叫什麼?它和甲骨文的區別在哪兒?“大篆”這種文字樣式是什麼時候出現的?請同學們看書上的小字內容。

繼續講述:和甲骨文一樣,金文也記載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是研究商周歷史的珍貴史料。

青銅藝術

首先讓我們瞭解商、周青銅藝術的特點。

1.特點:

提問前面(第4課)我們已經學過什麼是青銅,青銅器是怎麼製造出來的,當時我們還講到過商代有一件十分著名的青銅器,它叫什麼?(司母戊鼎)

請學生把書翻到24頁,看司母戊鼎圖。

指出:今天我們要從另外一人角度看一看司母戊鼎,看一看它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

啟發學生從鼎形的勻稱和器表裝飾花紋的精美兩個方面回答。

引導學生看彩圖4《商代的四羊方尊》,並簡單介紹四羊方尊:在尊的四角,附着四支向外半伸的羊頭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也有花紋作為裝飾。啟發學生找出其藝術特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造型雄奇、工藝高超,獨具匠心。

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7頁《商朝的家尊、犀尊》圖,啟發學生找出其藝術特色:以動物、怪獸為造型,形態生動逼真。

提問:商周的青銅藝術有什麼特點?鍛鍊學生歸納的能力,並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由教師作條理化的總結。並進一步指出:商代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這一時期青銅藝術的精品、代表作。

2.歷史地位:

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夏朝時人們就已經制造了青銅器,不過那時的青銅器顯得較為古樸和簡陋。商朝時,青銅藝術達到了高峯,和夏朝比,這一埋藏的青銅器式樣美觀多了。造型逼真,花紋、浮雕的水平很高,出現了不少精品,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西周繼承和發展了商代的青銅藝術,青銅器的種類比商代多,器表的花紋也有所變化,逐漸趨向簡樸。這樣看來,夏商周以來青銅器的製造始終沒有停止過。青銅器作為日常用具,作為祭祀時的禮器在當時有其實用價值。然而,它們更有藝術上的價值。它的設計、造型,反映了夏商周時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談夏商周文化,不能不談青銅藝術,青銅藝術是這一時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樣,在世界上,我國的青銅藝術也是聞名於世的。中國的青銅藝術以其歷史悠久,以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藝術史上也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附帶提出:除青銅器之外,商朝的玉器也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8頁,看《商代玉象》圖。

音樂和舞蹈:

我國音樂舞蹈藝術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考古工作者在父系氏族公社時代的許多遺址當中發現了陶壎,這時一種簡單的吹奏樂器。原始社會的舞蹈比較簡單,大多摹擬動物的動作。青海大通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上繪有15個人舞蹈的情景,給人以翩翩起舞的動感。

1.夏朝的“韶樂”

夏朝的時候,音樂舞蹈水平提高。傳説夏王啟創制了樂舞《九韶》,這是一種既歌唱同時又有伴舞的音樂。據説啟即位第10年的時候,曾在大穆之野舉行盛大的樂舞會,演奏《九韶》等音樂。後代史書中描述這次樂舞會時有“萬舞翼翼,章聞於天”的讚譽之詞,可見在當時這是一次規模很大,景象相當壯觀的盛會。

現在看起來,“韶樂”在夏朝是最盛行的一種音樂。由於距離我們現在太遠,我們已不能知道它的音調,但我們可以在史書中經常看到後人對它的讚美之辭,比如:春秋時候,孔子聽到了韶樂以後,“三月不知肉味”,一直沉浸在優美樂聲的回味中,而且他逢人就説:“想不到音樂能吸引我到這種程度!”由這個小故事,我們不是可以體味到韶樂之美妙的程度嗎?

2.商代的樂器

商朝的時候,手工工匠已經能用金、石、竹、木、絲、陶等材料製成多種樂器,樂器種類增多以後,能產生更好的音響效果,也促進了音樂的發展。

商代的樂器中有打擊樂器。如:磬,是由石或玉製成的;還有鍾、鼓等。(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8頁《商代的石磬》圖畫)這樣一些打擊樂器的使用,增強了商代音樂的節奏感,並能烘托出音樂的氣勢。商代還出現了能發出各不相同樂音的編鐘。

西周時,我國的樂舞有了明顯的發展,周朝舉行各種禮儀式必配有音樂,故常以“禮樂”並稱。西周時,有了各種成套的樂器,那時候的歌舞,有很多表現歷史事件的,表現大禹治水和武王伐紂的歌舞就都是在那時形成的。

西周的樂舞又分文舞和武舞兩種,文舞執羽,武舞執幹。(即古代武器:盾牌)均有多種樂器伴奏。請同學們想象,執羽的文舞必是輕盈柔美,執乾的武舞,必是以粗獷、豪放為其特色了。

關於西周的樂舞還有一些內容,課上不講,如果同學們想知道更多的話,請你們課下閲讀課文第38頁小字。

3.歸納小結

縱觀一節課所講內容,我們瞭解到,我國早在奴隸制時代,就在科學、文化和藝術方面做出過突出的成就:商代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周的青銅藝術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的歷法已有4000多的歷史,古代關於流星雨和日食的記載均是世界上最早的記錄。中華文化真是源遠流長,這一切是足以引起每個中國人自豪的。

講到第6課,我國奴隸制時代的歷史就基本介紹完了。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曾形象地把歷史比擬為一個人,他説“經濟是歷史的骨骼,政治是歷史的血肉,文化藝術是歷史的靈魂”,政治、經濟、文化構成了人類歷史的全貌,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完整。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奴隸制時代的政治、經濟,今天我們又瞭解了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同學們,在你們的頭腦中,關於我國奴隸制時代歷史的影象應該是比以前更加清晰、更加完整了吧。

4.作業:

根據課文提供的練習題讓學生當堂練,以起到鞏固基礎知識的作用。

(三)教法建議

以講述教法為主,配合以啟發式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瞭解我國制時代文化的概貌,並培養他們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等方面的能力。

歷史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區養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第四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裏《與山為鄰》的“垂直的牧場”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風情”。本課的“垂直的牧場”和“草原風情”分別選取了我國不同牧區的典型實例,目的是通過觀察不同牧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生產生活狀況,發現各自的特色,明白每個牧區都有自己的特點,認識到牧區人民運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人地關係方面存在的問題,教育學生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應該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與社會知識基礎,易於展開復習課教學。但是,作為學生新接觸的《歷史與社會》課程,學生複習方法方面相對比較欠缺。

心理基礎:七年級學生,求知慾強烈,學習興趣較為濃厚。

思維基礎:記憶方式“機械記憶”突出,思維特點“感性”突出,“比較分析”等理性分析較為薄弱。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的自然環境及牧民們如何利用自然條件進行生產生活。

2、分析牧區自然環境對牧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兩大牧區的自然環境和生產生活,進行比較方法的指導,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學生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明白人地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自然環境對牧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設法、比較法、歸納法

六、教學構思

《歷史與社會》學科的顯著特點是社會性,注重培養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從而參與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在落實已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學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法分析問題的能力。七上的《歷史與社會》涉及大量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學起來較為枯燥、晦澀難懂。複習起來,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實踐證明,情境教學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學習社會課的樂趣,易取得較好的效果。就七年級學生思維而言,以感性思維為主,理性思維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通過視頻、圖片等感性材料呈現,引導學生從感性信息中分析出理性信息,從而更好地達到温故知新的目標。

本課介紹的是我國不同牧區人們利用自然條件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教學內容選用我

國新疆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這一內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傾向於“地理課”。若能夠以生活化的形式展開復習,通過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體會特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通過學法指導,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可能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輕鬆愉快地達成教學目標。

七、教學流程架構

八、教學過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兩道美食。你知道這兩道美食的原產地在哪裏呢?(出示西北風味美食圖片)

生:新疆

生:內蒙古

師:關於美食,同學們真可謂是見多識廣,相當給力啊。這西北的風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細細品嚐一番,肯定會更有味道了。

師:如此美味的佳餚自然離不開優質的原料。美食的誘惑力實在強大,實在是擋不住。要不,我們去“原料”產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區視頻,注意視頻中的畫面及文字敍述)(搶答題,一道一道搶答)

師:1、視頻中描述的是哪個牧區?

2、牧草分佈有什麼特點?

3、自然景觀分佈方式有什麼特點?

4、自然景觀具體分佈是怎樣的?

5、放牧有什麼特點?

(PPT呈現)

生:天山牧場

生:天山牧場牧草呈現垂直分佈

生:自然景觀呈現垂直分佈

生:天山牧場自然景觀垂直分佈:荒漠—草地—針葉林—草地—積雪

生:四季放牧

師:自然景觀為什麼會呈現出垂直分佈呢?

生:天山地處山地地形,海拔高,隨着海拔的升高氣温會逐漸降低。

生:處於高山氣候。水熱條件的變化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該地成為重要牧場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呢?

生:牧草豐盛

師:該地為什麼四季都可以進行放牧呢?

生:牧草分佈呈現出垂直分佈。

師:哪位同學來講一講這個四季放牧是怎麼放牧的?

生:略

師:可見,牧草與當地的生產有着怎樣的聯繫呢?試着用簡短的詞語連接。

生:牧草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牧草決定了生產。

師:那麼,自然環境與生產有着怎樣的關係?

生:自然環境影響生產。

生:自然環境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自然環境決定生產。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活動。該地的生活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生:轉場,住氈房,冬季安排節慶活動等。

師:牧業生產與牧區生活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生:生產活動影響生活

生:生產決定生活。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生活。天山牧場是這樣的表現,下一個視頻的牧場會不會一樣呢?請看視頻短片,搶答以下問題。

1、視頻中描述的是哪個牧區?

2、牧草分佈有什麼特點?

3、自然景觀分佈方式有什麼特點?

4、自然景觀具體分佈是怎樣的?

5、放牧有什麼特點?

(PPT呈現)

師:搶答開始。

生:內蒙古牧區

生:內蒙古牧區牧草呈現水平分佈

生:自然景觀呈現水平分佈

生:內蒙古牧區水平分佈: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師:既然講的是生產,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貼切一些。

師:自然景觀為什麼會呈現出水平分佈呢?

生: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內蒙古高原,主要以温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內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遞減。正因為降水量條件的變化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該地成為重要牧場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呢?

生:牧場豐盛

師:該地為什麼會逐水草而牧呢?

生:牧草分佈呈現出水平分佈。

師:可見,牧草與當地的生產有着怎樣的聯繫呢?

生:牧草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牧草決定了生產。

師:那麼,自然環境與生產有着怎樣的關係?

生:自然環境影響生產。

生:自然環境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自然環境決定生產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活動。那麼,該地的生活又有着怎樣的表現呢?

生:內蒙古牧區:逐水草而居,遊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為什麼會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師:生產活動與生活有着怎樣的關係呢?

生:生產活動影響生活

生:生產決定生活。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着生產生活。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考察了“原料”產地,領略了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可以説,這是“大餐”。請同學用完“大餐”之後,也喝點奶茶。這道奶茶便是“比較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

師:假若,由你來設計這個比較表格,你會設計哪些比較點呢?

生:自然環境、生產生活

生:略

生:略

師:那麼,僅設計自然環境可能較為寬泛。可能,細化一些的話,效果會較好一些。自然環境,主要可以細化為哪些內容?

生:地形、氣候

師:請同學們迅速填完表格。

師:通過表格,可以直觀地進行兩大牧區的比較。

師:搶答題:牧區的不同點,看誰找得越多越準確。

生:略

生:略

師:同學們表現很不錯,很給力。搶答題:牧區的相同點呢,我最棒,我搶答。越多越準確。

師:請同學們嘗試講解表格三大模塊內容的相互關係。

生:牧區的自然環境決定牧區的畜牧業生產,而牧區的畜牧業生產又決定牧區的生活

生:略。

師:事實上,反過來而言,又是怎樣描述的呢?

生:牧區的生活適應牧區的生產,牧區的生產又適應牧區的自然環境。

師:由此可見,人們在發展牧業時,應該堅持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續發展

師:那麼,人與自然應該如何相處呢?

生:和諧相處。

師:請同學們,給本課“畫龍點睛”,擬個標題。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區養一方人

(課堂小結)

師:不僅牧區的自然環境牧業生產生活的關係是這樣的,其他的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的關係也是如此。

師:自然環境決定生產活動,生產活動決定生活方式,自然環境也決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適應生產活動,生產活動適應自然環境,生活方式也適應了生產活動。

師:請同學們抓緊時間完成課堂檢測,活學活用。

師:課堂反饋。

板書:

啟示:因此發展生產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後感:

磨礪與提煉

依據課標2—5,我選擇了《一方牧區養一方人》的課堂教學。本課以“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為典型事例,引導學生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人地關係方面的主要問題。整堂課下來,收穫很多,既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增強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找到提升的新空間。

優勢:

1、在教材處理上,選取內容突出典型性、差異性、可比性,能夠較好地反映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在教學內容選取上,師傅們給予了多次的指導,再一次感受到集體智慧力量的強大,也體現到了虛心好學的好處。

2、在教學素材中,運用圖片、視頻及文字等信息,通過反覆強化,突出教學的重點,巧妙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素材選材的重要性及運用教學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內在邏輯性處理較為嚴密,能夠較好地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立足於學情,以探究式教學為主,通過創設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4、在學法指導上,注重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比較法的意識與能力,以表格的形式進行知識歸納,梳理知識的內在邏輯,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

5、在板書設計上,板書呈現突出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較好地緊扣本課的教學中心。板書呈現突出“從特殊到一般”,引導學生能夠初步運用類似的推理方法,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不足之處:

1、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語調較為單一,不夠抑揚頓挫。

2、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夠自然巧妙。

3、學生關注面有待提高,應當進一步擴大學生關注面。

4、激發學生“發問”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問題設計需要進一步“精細化”,提高問題的針對性、實效性、典型性。

總體而言,非常感謝一直幫助我的老師們,尤其是王老師對我的“指導”及師傅們對我的細心指導,不僅有助於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亦有助於改進自身的做人處事方法。

今後,一定會再接再厲,虛心學習,刻苦鑽研,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養。

歷史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瞭解隋朝繁盛的歷史:①隋朝的建立和統一;②社會經濟的繁榮;③大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問題的思考,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的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視頻資料和設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②通過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經濟繁榮的表現及原因。

③在學習“隋朝大運河的開通” 這一內容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和信息,結合動態示意圖,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把握大運河開通的目的、作用等重點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通過對“隋朝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繁榮”等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

②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據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學生情況分析: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七年級年級學生的思維日益表現為以邏輯思維為主,但形象思維仍佔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多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感悟歷史。

2.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説明

①導學法,指導學生收集有關隋經濟發展和大運河的資料,準備歷史短劇的表演。

②探究式,通過採用圖片、視頻資料、學生製作的模型等直觀手段創設歷史情境並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能力。

③體驗式,採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在主動體驗、感受歷史的過程中探索和解決歷史問題,從而促進和發展學生的認知、情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技術準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説明

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因為視、聽、觸多感官相結合對學生觀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將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前期教學中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師引導改進。佈置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多渠道蒐集史料可以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整理並運用史料的能力。讓學生準備歷史短劇,在蒐集、閲讀、編、演的過程中將體驗和感受所承擔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對所探究問題的認識。教師製作課件資料,設計探究問題。

三、教學資源與資源準備

1.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級下冊)

2.自制多媒體課件。

3.網站資料、材料。

四、多媒體應用分析

五、教學過程

歷史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列舉鴉片危害,描述林則徐禁煙相關史實,學會正面評價林則徐禁煙作用。

2.通過信息獲取、比較、整理,區別英國發起戰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複述鴉片戰爭的主要史實,瞭解關天培壯烈殉國事蹟,解釋説明清政府戰敗的原因。

4.列出《南京條約》內容,判斷戰爭和條約的性質。通過獲取信息、加工整理,歸納等活動,分析戰爭失敗和條約簽訂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影響。

5.通過對此段歷史中華民族面臨深刻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的體驗,初步形成歷史發展危機意識。認同林則徐和關天培的報國情操,初步樹立國家發展責任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區別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析戰爭失敗和條約簽訂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影響。

2.難點:分析戰爭失敗和條約簽訂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影響。

三、教學策略

1.板塊式教學設計策略。以邏輯順暢的四大板塊緊扣主題,設計教學流程。

2.問題情境創設策略。呈現直觀、有説服力的史實,設計思辨性、開放性、層次性的系列設問,培養學生的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

3.演示講述法。在戰爭概況板塊中運用,省時高效。

4.學習策略:自主閲讀、生生合作、探討學習、師生互動,提升學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

歷史教學設計9

一、科學定位,優化教學效果

(一)依據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首先,本課的課程內容為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瞭解盛唐的社會氣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實為例,説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課主要學習四部分內容,即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分別從經濟發展、民族關係、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四個方面展開,四者之間相互聯繫,從不同側面共同展現了唐朝的盛世景象,這些內容均和本單元主題切合,由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為繁榮、開放。緊扣這一主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通過歷史圖片及文獻資料的閲讀、鑑賞,學會發掘、概括歷史信息,並分析相關現象出現的原因;感受盛唐氣象,增強文化認同感,樹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觀念,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

(二)立足課堂,培育歷史素養。

歷史素養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歷史教育教學是實現培養與發展學生歷史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課堂教學必須緊緊圍繞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線展開。在本課中,最突出的歷史素養有:

(1)史料實證素養,本課運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畫、瓷器、雕塑、石碑、繪畫、書法等實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祕色瓷、唐三彩騎駝樂舞俑,證明唐朝陶瓷業生產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吹排簫樂伎壁畫説明唐代社會風氣的開放,展示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玄祕塔碑》、閻立本的《步輦圖》、敦煌莫高窟的彩繪壁畫和雕塑等説明唐朝書法、繪畫方面成就斐然。這些實物對於歷史研究起到了證據作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史料實證的學科精神。

(2)家國情懷素養,本課通過講解唐朝經濟的繁榮、民族的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感受到盛唐的氣象,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通過學習唐朝與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過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實,感受到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樹立民族平等的觀念,認識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通過引用並朗誦唐朝的詩歌,感受唐朝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

(三)貼近學生,凸顯教學立意。

根據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和學生實際水平,確定本課的教學立意在於:1.全面瞭解盛唐繁榮開放景象,基於課程標準,本課應讓學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這既符合本課教學內容實際,也符合國中學生的接受水平。2.閲讀歷史圖畫培養審美情趣,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閲讀歷史圖畫,本課採用了《雨中耕作圖》、《唐三彩騎駝樂舞俑》、《祕色瓷》、《步輦圖》、《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弈棋仕女圖》、《吹排簫樂伎壁畫》、《顏氏家廟碑》等大量的圖畫,既通過圖畫認識和了解了唐代在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優化環節,教材子目有機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設計

本課分成經濟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四個方面,看似相互獨立,但實際上這四個子目之間前後有着聯繫。講民族關係時,運用了閻立本的《步輦圖》,講解了文成公主入藏這段歷史,同時通過圖片瞭解到了閻立本的人物畫中的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凸顯了唐朝繪畫的成就。在講解開放的社會風氣時,運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圖,既描述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認為把教材有機整合解決了內容繁雜和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幫助學生構建起歷史知識結構的完整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點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務於教學,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成就歷史課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據課程標準,依託教材。課程標準是編寫歷史教科書的依據,也是進行歷史教學和學生學業評價的依據,在進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讀和領會課程標準的內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無邊際,要從歷史觀和文明觀角度對教材中的內容作出合理的遷移和必要的取捨。另外,教材整合要結合學情和教師自身特點,在備課時應多考慮班級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認知水平和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並能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預估,以生成一份結合學情特點的有實效的教學設計,整合子目內容,突出重難點,教師在整合時還要考慮自身特點,語言習慣,知識結構組成等,切莫東施效顰。本課的.教材整合我認為可以再精緻些,使用時機再靈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學生預習較為充分的情況下進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結果會適得其反。

三、以詩證史,挖掘史料資源

本課講的是盛唐氣象,既包含了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也包含了文學藝術,而唐詩恰恰是文學繁榮的最突出表現,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很多源自於當時的社會表現,通過詩歌來驗證史實,體現史料來源的多樣性,也幫助學生學會對史料真偽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詩詞背後的史學資源,為此,我精心挑選了四首詩,詩的內容有關於筒車的使用,長安城的宏偉,對少數民族的冊封、唐女子下棋,涵蓋經濟、民族關係和社會風氣三個方面,而且是盛唐時期的作品,以詩證史,借詩歌內容來考訂史實,由詩以見證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的繁榮、開放,同時也展示了唐詩的魅力,將主觀的鑑賞活動與嚴謹的學術考辨相結合,以詩證史,不僅大大拓寬了唐詩解讀鑑賞的思維空間,也有助於提高唐詩研究的學術品位,擴大了史料範圍,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從本課採用的以詩證史法來看,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多角度的認識了盛唐氣象。在採用這種方法教學時,要注意到詩與史實屬特徵不同的兩個領域,“虛”與“實”之分野十分明顯,因此在選擇詩歌的時候一定要貼近史料。

歷史教學設計10

20xx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要求:“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要求體現了國中歷史教學“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堅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宗旨,積極引導學生對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進行正確的考察,並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問題。就歷史學科而言,其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那麼如何通過國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拓展歷史視野,形成歷史意識,發展歷史思維,提升歷史素養呢?本課中提出以下一些歷史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依據課標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組織靈魂,人們學習歷史的根本目的是解決現實中的種種問題。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蹟和南宋偏安。本課上承第6課《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講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並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遭到了岳飛等南宋軍民的奮起抵抗,最終和南宋達成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另一方面課文貫穿了民族交融這條暗線。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與先進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進程。這就需要在唯物史觀引領下整體把握這時期的民族關係。

根據學情以及教學經驗,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學生觀察圖片、地圖,並結合材料和課文內容,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並對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學習岳飛精忠報國、正氣凜然的精神;學習相關史實,嘗試對宋金和議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南宋偏安;認識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二、緊扣教學設計,落實素養培育

本課導入部分和課文小結,都採用《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和《金、南宋對峙形勢圖》,既承上,直接點題,又首尾呼應。從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到金與南宋的對峙,既是一個時間概念,又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概念。這時期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發展。根據學情,利用形勢圖,直觀引導學生從歷史的時空概念入手效果比較好。

女真族的崛起是本課的第一子目。在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女真族不斷壯大,為擺脱遼的控制和壓迫,起兵抗遼。阿骨打一面與遼作戰,建立“金”政權,一面改革軍政體制,重視農牧業生產,吸收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逐漸具備了滅遼,甚至滅北宋的實力。在這一子目中為了增加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不僅提供了大金得勝陀頌碑圖片,而且選取了《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形成圖文互證,孤證不立和多重證據的歷史學習方法。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圖像與相對枯燥的文字之間當然會選擇前者。漫畫、連環畫在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就很能説明問題。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也順應這一趨勢,加入了大量插圖並全綵印刷,大大提高了可讀性。然而,這種對圖像資料的偏愛也許會帶來重圖輕文的隱憂。因此,歷史課堂中培養學生圖文互證的意識十分有必要。此外,史料實證注重材料必有出處、材料的科學性、證據意識等。為了求證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發展生產,頒行女真文字,給學生提供了《金史﹒太祖本紀》中有關“猛安謀克”的記載和注重農耕生產的史料,以及女真文墨錠圖。對這些史料的運用,既是探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能力的重要表現。

金滅遼及北宋是本課的第二子目。首先側重於講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理解概括講述戰爭過程的能力是戰爭史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學生最不易掌握的內容。因為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別是古代的地名,還有交戰雙方的具體位置以及戰略戰術等,所以必須藉助地圖才能講清戰爭的過程。歷史地圖藴含着豐富的隱性知識,它是課文內容的必要補充。教學中,藉助於地圖冊中金滅遼及北宋的示意圖,教師示範講解金滅遼的過程,然後再請學生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講解金滅北宋的情況。這樣引導學生讀圖識圖,以圖釋文,瞭解金滅遼、滅北宋的史實,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拉近學生與歷史的時空距離,還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能力,一種穿越歷史場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學生通過前面所學,對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能夠對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通過材料解讀與問題探究,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能力。

南宋的偏安這一子目是本課的難點。教材從南宋建立、岳飛抗金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三個方面進行了敍述。如何正確看待岳飛抗金,辯證地分析和評價宋金和議等問題是這部分的重難點。為此,課前佈置學生準備岳飛抗金的故事,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初步認識岳飛抗金,再提供金軍南下的史料,讓學生思考:人們為什麼尊重和愛戴岳飛?引導學生明白,人民之所以將岳飛視為民族英雄,這是因為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抗金斗爭中,他率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是當時抗金力量的中堅;岳飛和岳家軍抗擊金軍南下,為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讓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南宋人民的利益。他站在正義的一面,因此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對於宋金和議,補充了相關資料,讓學生對照相關內容一一分析影響。總之,第三子目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作為最高層次的核心素養,是歷史課程中歷史價值觀教育的根本歸宿,體現出對歷史課程所承載的培育和涵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望。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能夠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反思課堂實踐,推動教學共生

歷史素養是通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節課下來,切實體會到一是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本課第一子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備課時,教師首先就得翻閲一些史料,如《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和《金史》等,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印證。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學識,在教學時,我們方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二是要引領學生自我積累。鼓勵和指導學生閲讀歷史通俗讀物,瀏覽相關歷史網站,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歷史感。三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歷史知識。利用博物館、歷史遺址、遺蹟等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可以拉近歷史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本課課前調查瞭解到,一部分學生們去過杭州岳飛墓。學習岳飛抗金時,這部分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感受到歷史的“有用”,求知的慾望更濃。四是開放課堂,教學相長。如今的國中學生成長於新世紀,思維活躍,知識面比較廣,可以有序、有效地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接近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有話説,踴躍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因勢利導,從而使歷史課堂成為學生喜愛的課堂。

歷史教學設計11

一、吃透課標,整合教材

(一)落實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本課的課程內容為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即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發達的中外交通,依據課標,我認為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為“宋元時期的科技和外傳”。緊扣這一主題,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宋元時期的科技及對世界的貢獻,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二、基礎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以普及歷史常識為主,引領學生掌握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第三、人文性,以四大發明的成就及傳播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提高人文素養,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並由此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通過活字印刷術與雕版印刷術的比較,認識到活字印刷術的優點。知道指南針、火藥技術發明和改進的時間、作用。通過《四大發明傳播路線圖》,知道四大發明及其外傳的範圍,瞭解四大發明在宋元時期得到進步和發展的原因以及對世界文明的重大影響,認識到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激發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依據課標,整合教材資源

歷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和順序來編排的,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但不能因為重視教材而限制了教師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教材課堂實際現狀,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階段的實情,深入研讀教材和課標,靈活使用教材,將教材內容有機整合,使知識更具邏輯性,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課程內容是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教材又分成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發達的中外交通三個子目,如何正確處理好課程內容和教材三個子目之間的聯繫,通過仔細研究課標,通讀教材,在講授新課時先講三大發明的出現和應用,然後把三大發明的外傳放在宋元發達的中外交通這樣的大背景下講解,通過宋元時期交通路線圖先講宋元時期整體的陸路和海路交通,然後通過四大發明外傳圖切入四大發明外傳及對世界的貢獻,這樣既解決了課程內容,又把三個子目有機聯繫起來,使本課教材內容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二、寓郵於史,史以郵顯

(1)郵票引入的設計

郵票是歷史教學中有效而獨特的工具。被稱為“百科全書”的小小郵票,作為一種載體,把時間與空間、人物與事件結合,將歷史上有意義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過方寸畫面呈現給世人。一些重大的歷史、著名人物、風土民俗、科技發明、文物古蹟、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郵票的重要題材,而這恰恰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本課運用香港發行的紀念四大發明的郵票,面值1.4港元的郵票,以古稱“司南”的勺狀指向儀配以指南車和鄭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針的產生流程及其作用;面值2.4港元的郵票以宋朝發明家畢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術的發明;面值3港元和5港元的郵票則分別展示了火藥和造紙術的發明。以郵票切入,引導學生觀察郵票,説出郵票包含的內容,科學運用這四張郵票開展教學活動,增強了歷史課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四大發明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思考問題,走出‘純’歷史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慾、思維創新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促進教學雙邊互動活動,使歷史課教得更輕鬆,學生學得更主動,從而充分理解了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

(2)運用郵票的注意點及反思

當然,在歷史教學中有很多其他教具可以使用,郵票只是其中的一種,不能用得太“濫”,要抓住時機,適時適度適量地使用。在運用郵票教學時,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郵票的選擇要有真實性,歷史就是客觀存在,不是野史也不是道聽途説,所以選擇的郵票也要客觀真實,本課所選擇的四張郵票就真實反映了四大發明的相關內容,也就有利於教學。第二、郵票的選擇要有關聯性,選擇郵票教學是為教學服務的,如果僅僅是為了引起學生注意力和興趣而與教學脱節,那這種輔助教學形式就是浮誇的,必須要捨棄。而本課選擇的郵票基本反映了四大發明的過程及影響。所以在備課時,要積極發動全體學生蒐集有關郵票及歷史材料,讓他們參與老師的備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覺地學,教師則充當一名導演。在運用此種方法時,尤其應注意尋找郵與史兩者的結合點,將二者有機地、自然地結合起來, 恰如其分,不致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生硬感。

歷史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國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任務作出恰當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後思考“為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較為深刻(認識到人民羣眾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過渡:在唐朝歷出現了我國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誰嗎?

三、女皇帝武則天

介紹武則天經歷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最後,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板書設計】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三、女皇武則天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歷史教學設計13

摘要:

隨着中學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不斷被挑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打開教學思路,研究新的教學設訓一策略,以順應時代的需求並提高教學質量。主要以中學歷史教學為例,初步勾勒了中學歷史教學設計策略,以供各學校和歷史教師參考。

關鍵詞:

中學歷史教學;教學設計;歷史課程

1研究背景

教學改革已有數十年,在這些年裏,每個學科的教學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發展和進步,無論是教材的編寫、課程的安排,還是教師的配備、教學方法的設計等。這些創造性的改變,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降低了其在成長階段的讀書壓力。在中學要學習的學科中,歷史學科是一門文科性比較強的學科,傳統教學方法下,學好歷史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背多看,教師的講課內容和方法更像是在幫學生劃出考試的重點。這種教學模式只會增加學生課後背誦的負擔和壓力,而且學習效率極低。在新的課程背景下,這些傳統的、落後的教學方法要逐一被改進,設訓一出科學系統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2中學歷史教學課程設計現狀

2.1教師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涉及很多深層次的歷史知識,通過簡單的記憶並不能更深地理解歷史知識,也無法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成績。造成此類問題的原因與教學方法落後有很大的關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採用説教的形式,學生只能機械地記憶,缺乏個人見解,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比較淺。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所講的知識與實際情況聯繫不緊密,學生所能瞭解到的歷史知識大部分是枯燥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這樣的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綜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2.2講課內容不夠系統

歷史這門學科很特殊,沒有規律或者定律可循,只是記載了社會從古至今的發展以及各個階段的重大事件,學習起來會有些抽象。中學歷史在國中歷史的基礎上大大增加了難度,對各朝代和歷史事件的描述會更詳盡,對知識重點的掌握程度也會要求更高。如果歷史教師自身沒有較強的歸納總結能力,在教學設計上沒有一定的系統性和邏輯性,不能清晰地講出歷史的發展脈絡,學生學起來會更加吃力。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上課的模式普遍是照本宣科、滿堂灌,沒有系統的教學思路,學生很難理清各事件對應的朝代和各朝代的先後順序。但是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只能課後花大量的時間死記硬背,考試結束後又普遍會立即忘光,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學好歷史。

2.3學生們很少自主學習中學歷史

中學歷史主要是對我國古代史、近現代史的學習,可以説歷史對於學生們的學習十分重要,作為21世紀的人才,對於歷史知識的掌握是必須的一門知識技能,很多同學對於中學歷史不夠重視,只是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學習英語和數學。其實中學歷史是一很生活化的學科,學好這門科目對於自己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會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但是目前學生們對待中學歷史的普遍態度沒有改觀,不能夠去花費一些課餘時間,自主的學習中學歷史。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3中學歷史教學課程設計策略探究

3.1教師應重視基本歷史知識鞏固複習策略的設計

掌握並理解歷史基礎知識信息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歷史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設計順口溜來幫助學生達到記憶歷史知識的目的,同時教師還要善於使用圖標、數字、視頻等一些比較容易被學生掌握和理解的形式進行復習和鞏固。關於這一點,相信廣大歷史教師在以往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在實際運用時必定會更加得心應手。

3.2合理進行教學設訓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歷史教師在上課時要尤其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中學歷史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的歷史知識,還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合理進行教學設計計。在新課程背景下,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理清歷史的發展脈絡,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3.3教師應重視對互助學習、自主學習的設計

歷史課程的創新應該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教學過程中,並且敢於提出疑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學習。因此,中學歷史教學設計時,教師應多安排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互助學習、合作學習。同時,由於現階段歷史課本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減少,也更加有利於教師進行這樣的教學設計。

4結束語

中學歷史教學改革雖是一個老話題,但時至今日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學生的學習態度,都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教育工作者還要繼續努力,在進行個性化的課堂教學設計時,努力嘗試將教學內容和形式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從而提升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歷史教學設計14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所選教學內容特點,闡釋設計思路及其理論依據。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2.學情分析。

3.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技術設備等説明。

三、教學目標設計

1.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

2.要求敍述準確、可測量。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應把教學內容、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表達清楚。

教學過程既可以採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採取敍事的方式。如教學設計已經過實施,則應儘量採用寫實的方式將教學過程的真實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現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學設計尚未經過實施,則應着重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以及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辦法描述清楚。

1.教學過程(文字描述式) (略)

2.教學過程(表格描述式)(供參考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評價方式力求靈活多樣,具有可操作性。

2.評價內容全面反映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

歷史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本課以“開元盛世”為主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敍述:首先介紹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開元年間出現了“開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紹了盛世經濟的繁榮,包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的成就。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通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利用實物模型、地圖、圖片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業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複習提問:我國曆的女皇帝是誰?(武則天)她的政績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科舉制的發)

引導過渡:所以,郭沫若稱讚武則天“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意思是説武則天的統治弘揚了貞觀之治的成果,為後來的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開元盛世”為什麼會形成?有哪些成就?請看第3課。

一、“開元盛世”

學生閲讀10——11頁課文、插圖和資料,

1、“開元盛世”是在哪個皇帝統治時期?(唐玄宗)

2、唐玄宗剛當上皇帝時,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革?: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他採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走馬任姚崇”);②整頓地方吏治;③崇尚節儉(反對奢侈——燒燬珠玉錦繡)。

3、根據13頁“文獻資料”和“動腦筋”: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他們都善於任用賢才,重視吏治,注意“戒奢從簡”,使政治較清明,經濟有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裏的“治世”——“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

過渡講解:唐玄宗剛當上皇帝時,不但注意從政治方面進行改革,還很重視發展生產,使得當時經濟繁榮起來。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⑴農業:

①興修水利工程;

②農作物種植上:水稻採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種增多、飲茶之風盛行;

③農具改進:唐朝時發明了新的生產工具和灌溉工具;

④抗拒天災的能力增強。

⑵手工業:

①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

②陶瓷業:代表作有越窯、刑窯和(最的)。

⑶商業:

①唐朝的商業繁榮,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②長安:不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時期,歷稱為“開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1、學生閲讀15—16頁的課文,按16頁“活動與探究1”: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唐玄宗年少時,在民間親身經歷了一些不得志的事情和苦難,所以即位之初能夠記得人民的疾苦,能夠勤於政事。)後來他堅持這樣做了嗎?(沒有)看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2、在唐玄宗統治後期發生的一場叛亂叫做什麼?(安史之亂)唐朝滅亡於哪一年?(907年)

【板書設計】

一、“開元盛世”

措施:

①任用名相

②整頓地方吏治;

③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⑴農業:

⑵手工業:

⑶商業:

三、唐朝的衰亡

Tags:教學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