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集錦10篇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9.23K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集錦10篇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7月13-14日,寧夏曆史教研室組織全區歷史老師進行了部編教材的培訓。此次培訓通過遠程直播和現場培訓向全區歷史老師傳達了部編教材的改變思想,分析了部編教材如何運用。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學習朱之文《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講話》、張靜老師關於部編國中歷史教科書簡介及教材分析與建議和丁丁老師關於《部編歷史教材理論培訓》的講課,我受益匪淺,它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我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新教材內容生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注意教與學的過程:確立學生學習的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知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把培育和弘揚義務教育作為培根固本的重要方式,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意志,是怎樣培育人,培育什麼樣的人的載體。

2.對歷史新教材的認識。

(1)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課文前設導言;課文旁設中的相關史實、材料研讀、人物掃描;課文後設中的課後活動作為課後作業,以靈活的題型來複習所學;輔助部分欄目的設計,使教材作為教本與學本相結合的體現,幫助激發學生興趣和拓展知識方面突出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2)新教材採用“點---線”結合的方式編寫,以“線”串“點”,以“點”連“線”,使教材內容依據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順序,循序漸進的展開。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有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強調基本史實的同時,更注重通過歷史學科的教育達到“育人為本,是全體學生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

3.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認識。通過丁丁老師的講授我認識到新教材的講授,要倡導合作探究式性的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實、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法。

4.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通過此次培訓,深刻的認識到

(1)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動手的能力,同時注意與學生平等交流,積極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

(2)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力圖科學、準確地展現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全面客觀的敍述重要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及歷史人物;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對歷史問題作出實事求是的評述。

(3)將社會主義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歷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敍述歷史教學內容中與這些方面有密切關係的史事,從歷史發展的演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體現教材的時代性,既要落實黨和國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導思想,又要反映歷史學科的發展趨勢,並要體現當代社會的進步以及適應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適應學生髮展過程中應提升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需求。

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貨頗豐,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理解與體會,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太多。我會從現在做起,不斷熟悉課本內容,對照課表要求,把握好“教”與“學”的關係。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2

在暑假期間農墾總局組織我們歷史教師在農墾教育學院進行了集中培訓,我有幸參加,感覺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學生,教育着學生。當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作出表率時,也同時給學生指明瞭行動的方向。如果教師説得天花亂墜,而成為行動的矮子,那所説的也無異於對牛彈琴。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榜樣”意識,榜樣的行動,會讓我們坦然面對每一個學生,更會提升教師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視野,把握最新教學動態

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素質。還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堅信通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於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因為每一天都能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採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7月22至28日.縣教育局對全縣歷史教師進行歷史培訓,主要內容是《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和《傳統文化滲透歷史教學》。通過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它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對歷史教材的認識。

原來的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以學生髮展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傳説、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正文、資料(增強歷史真實感,幫助學生提高閲讀古文的能力)、“材料閲讀”(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讓學生自行閲讀)、動腦筋(生動有趣的問題,使學生的思想機器開動起來)、活動與探究、課後自由閲讀卡(把課堂教學與課後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與技能,也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要注意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使傳統文化與教材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弘揚傳統文化。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

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動腦筋、活動與探究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某些內容的分角色搶演,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蒐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鍊學生查閲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

採用三級跳躍式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既有小組討論(常用形式),又有遊戲、角色扮演、搶答競賽等形式,教師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中外對比,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靈活編排內容,以新穎的形式,製作精美的課件,增強教材內容的直觀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於教學內容的時代性、生活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需突出。經過培訓,我深切感受到這麼多的變化。對於新課改,我們肩負重任,願盡我最大的努力與課改一同成長前進。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7月14日,我參加了“20xx年寧夏部編國中歷史教材培訓會”活動,主要學習了張靜老師《部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和丁丁老師的《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經驗介紹》。通過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兩位老師的講座充分結合歷史課堂及教材的實用性,並結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學案例加以闡述,給與會者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具體的實施建議,尤其是丁丁老師給我的震撼,她的敬業讓我有些慚愧。培訓對於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説具有更好的指導意義,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回顧對部編教材的學習,我以下幾點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變化 。

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立足時序,建立時空觀念;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的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當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一般來説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是:確立學習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識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新教材為構建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奠定了基礎。

隨着學習的逐漸深入,我們逐漸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因此,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漸釋然。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

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圖片、材料、活動探究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蒐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鍊學生查閲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

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關於這點,丁丁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對教學的鑽研和思考,如指南針、司南、羅盤的區別,自己製作指南針,包括對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對一些資料信手拈來,如澶淵之戰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學中給學生引入,即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也增加課堂生動性。所以説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方式、方法操作應用的基礎。還有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靈活編排內容,以新穎的形式,製作精美的課件,增強教材內容的直觀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總之,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不斷實踐和探索,不斷學習和研究。向丁丁老師等優秀教師學習,最大價值的發揮自己作為歷史教師的作用。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

  一個平台

今天,學習培訓換了展示平台,各單位在展示的原有基礎上,還需要抽一名年輕老師起來回答問題,隨機抽取,不能有絲毫的準備,現場回答,要不是對教材特別熟悉的話,真的是很難回答全面。看着很多抽到的老師對答如流,各有特點,有的講得有廣度,有的講得有深度,共同點是來自課本,高於課本,體現了他們的學識淵博,平時善於積累。魏老師的點評甚是精彩,其深度和高度更是令我敬佩不已。在這個平台上,我們不僅收穫更多知識,而且收穫了珍貴的友誼;在這個平台上,沒有世俗的爭鬥,有的只是一個個渴望得到欣賞的心;在這個平台,拭去往昔的煩惱,增添了久違的舒適。可以説是“一棵樹,四粒果”。

  兩種感受

在培訓的過程中,精神有點緊張,但是每個單位的發言精彩部分和自己隨時產生靈感,我都如獲至寶的做了記錄,每分每秒都不敢懈怠生怕丟失了珍貴的東西。今天,是我收穫最多的一天,在研討過程中,很多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分析,真的是“獻出自己的想法,取得集體共贏”,今天的感覺是緊張並收穫着。

回想以前也參加過不少各類培訓,但今天最主要的不同點在於它的實用性,這也許就是理論的重要性吧。只有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才擁有生命!

  三粒收穫

一、良師:在這次培訓中,孫雪峯、張齊慶等老師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次培訓為年輕教師提供一個成長的舞台。

二、益友:在這個舞台我們有了共同奮鬥的經歷,我們互相辯論,互相欣賞,彼此相識,共同提高。在課間休息時並結識了很多的同仁,為以後的專業成長儲備了人脈資源。

三、成長,為了秋的收穫,我們不斷的勞作着,人們都説炎炎的夏日是莊稼生長最快的季節。在這個七月,我們吸足了養分也不斷的成長着。

  四個“多”

人們常説:“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今天的培訓更多的使自己有了更清理的定位,在以後的`工作中,應努力的做到:

一、多讀書,增加自己知識庫的深度和廣度。

二、多交流,與全縣的歷史老師多交流、溝通豐富自己。

三、多用心,要想做好教育工作你必須用心的喜歡這項事業。通過培訓我發現凡是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們都已經把教育工作作為了一項事業,用真心去呵護自己的事業。

四、多展示,不管自己的水平有多差,只要敢於展示,就會有更多的“空瓶”反思自己,以容納更多信息。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6

剛剛完成了為期兩天的第二輪國中歷史培訓,這一輪培訓主要內容是分析八年級歷史即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在培訓過程中,各學校都展示了對教材的充分、透徹的分析與整合,讓我對這兩冊內容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除此之外,各位老師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的教學建議,尤其是對教材中課後部分的幾項內容的利用心得更讓我受益匪淺。回來之後,我認真思考、總結,對國中歷史的預習有了一個大致的理解並作了彙總,在此提出與大家共享。

我們現在使用的國中歷史教材是北師大版本,課本內容容量不是太大,卻知識含蓋面寬,對學生的論證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和比較評價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許多學生不把歷史課當一回事,這就更加需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實現教師歷史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也能夠提前熟悉課本內容,理解課本中的基本知識框架,為課堂聽課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

那麼如何指導學生做好歷史預習工作呢?

  一、指導學生預習每單元的開篇前言

每一單元的標題下都有一個本單元前言。在前言中不只是交代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還交代了本單元的歷史線索和主要問題,它可以幫助學生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而中國史部分單元前言中又加入了關於世界大勢的敍述,更讓學生能夠了解同時期世界歷史的發展特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單元預習可以設計一個單元預習學案,讓學生在每單元開始之前預習總結本單元主要知識結構與框架,並找出本單元的重點內容。

  二、指導學生注重看教材每課的導入框和開頭的引言

北師大版國中教材每課的篇首都有一段簡短學習導言,它雖然很短,但裏面有知識介紹,有精典問題,且語言概括、精煉,本課內容也都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在課前精讀這篇導言,從而對本課內容有一個淺層次的整體印象,同時在預習中也要思考其中的問題以備在課堂上思考回答。當學完課文內容後,再回首具體理解該段導言,學生就能站在宏觀角度去理解課文,試着學會繁中求簡,詳中求略,學生的歷史書面語的概括和提煉能力也一定會有提高。

  三、指導學生預習教材的正文內容及其中配上的圖表

課文的正文分大字和小字兩種不同字體,當然大字是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主要內容,而小字部分則是對大字內容的補充與擴展,這些小字史料的引入為學生的學習大量的文獻資料與學習素材,為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小字部分也要重視。

現行教材中圖表數量明顯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圖、後人畫圖、表格圖、地圖等。這些圖表簡潔明快,但功能各異,我們在預習時應該學會看圖學史、看圖説話、看圖複述正文部分相關的史實,可以以此來培養自己口語組織和表達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課本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更多的問題。所以,以預習中也要重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指導學生預習教材後的“每課一得”“材料閲讀”“自我測評”和“活動建議”

課本後的“每課一得”會讓學生知道許多在教材中和現實生活中經常提到的一些歷史術語、名詞和概念,還有一些歷史資料,它可以幫助學生補充課本知識,深入拓展視野,提高學生閲讀史料的水平和從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閲讀”不只提供了一段與本課有關的史料,同時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預習這些史料與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

“自我測評”中的問題雖是一個較低層次的練習,但其作用不可小視。俗話説:“萬丈高樓平地起”,低層次能力的積累是高層次能力的基礎和載體。這些練習題有的再現本章節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有的是針對教材重點內容進行設疑。通過練習,有助於學生把握知識重點並培養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活動建議”是學習本課的一種動手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思考如何利用課本內容進行設計,也能起到整合課本內容,深入理解課本內容的作用。

我相信學生們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課前預習的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希望以上的幾點建議能給大家一點教學上的幫助,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7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參加了濰坊市教科院在臨朐組織的學業水平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時間雖不長,但每天的感覺是充實的。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歷史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歷史知識。不錯,中學歷史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的歷史教育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他,這無疑是陷入了誤區。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中心的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穫。我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每一位歷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很精彩,讓自己的每節課都亮起來。然而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衡量教學的標準——學生的成績。你的課是亮了,而你學生的成績卻暗了,你作為歷史教師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會不理解,為什麼你的課亮了,而學生的成績會暗呢?這兩個不應該成正比嗎?非也!因為我們要向學校、要向家長、要向學生有個交代,

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就變得説者無味,聽者無趣,考前狂背的現象。這是學生的可悲,更是教師的可憐。我們到底應怎麼做?

就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並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羣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閲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8

20xx年7月13-14號,我參加了寧夏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培訓,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講話視頻;聆聽了張靜老師有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同時學習了丁丁老師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案例展示及評析。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瞭解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教師的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

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 “以學生髮展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正文、資料、“史料研讀”、“相關史事”、“課後活動”、“課後知識拓展”。

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

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

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部編歷史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爭取將部編歷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9

本人有幸參加為期兩天的20xx年寧夏部編國中歷史教材培訓會,通過培訓,對我有很大的感觸和啟發,現將內容整理如下,與同行的前輩和老師共同交流。

首先,在觀看了教育部有關領導對這次部編教材的有關視頻,反映了國家對國中歷史學科的重視。其中特別提到了家國情懷的滲透,也是以往歷史學科中提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或不能比擬的。通過歷史學科很好的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良的文化傳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教書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從而很好地體現歷史學科的自身價值,也為我們今後在教學中指明瞭方向。

第二,本次培訓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張靜老師和丁丁老師對於部編教材的解讀和有針對性的案例的分析。應了那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事先準備一桶水”,課前的準備工作是上好一節歷史課的前提和基礎,需要老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具體而繁雜,特別是歷史學科更注重史論結合。每當看到老師們展示的案例和視頻,不禁感歎老師們能把歷史課上的有聲有色、有理有據,是因為確實在課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試問這樣的歷史課堂學生又怎會不喜歡呢?而且在講求實證的同時,不再像過去的傳統教學只是老師一味的講解,不僅僅是“傳道受業解惑”而是能不斷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這樣的歷史課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內容豐富,依據教材但又不拘泥於教材)、“有效”,所以也為我們今後上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鑑和幫助,開闢了一條新的思路。

第三,這次的部編教材是經過了多位國家級的專家和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經過了審慎的考量編制的,與之前的教材相比,僅就中國史而言更加的系統和完善,能夠將中國史所涉及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東漢的光武中興,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沒涉及這段歷史,會使學生對於兩漢的內容不夠清晰,東漢的內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學生知識點的盲區;再比如本次部編教材中關於唐朝的安史之亂,之前的教材也沒涉及或是不作為必要內容讓學生掌握,這也是有缺憾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對於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卻沒有給予必要的交代,這不利於學生對整個唐朝歷史作出完整而準確的評價。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還有就是在對歷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辭方面更加的準確而嚴謹,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及時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本次歷史培訓的一點粗淺的心得和認識,僅供交流,如有不當的地方還希望各位老師及時提出並批評指正。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0

這次我參加了20xx年國中歷史科義務教育新課程培訓。在培訓中,先後聽取了幾位骨幹老師關於新課程課標改革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國中新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同時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着諸多思考。

一、改變觀念,樹立全新人才培養觀。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創新精神是“新課標”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激活學生的情感,營養學生的德性,並用自己的航標之燈,去照亮學生的希望之路。從客體走向主體,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三、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慾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為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教師應力求應用新穎獨到的藝術方法,調整認知策略,儘量讓學生參與,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於課堂中去,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善於挖掘教材內容中與學生思想實際相吻合的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我要學”願望的驅使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調整自身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學的預期效果才能達到。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式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並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四、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

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把握時代的脈搏”是這次歷史課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