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七年級年級暑期歷史下冊作業練習題精選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2.75W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3分,共30分)

七年級年級暑期歷史下冊作業練習題精選

1、有人説:“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朝

代中類似於隋朝的是()

A、秦朝B、西漢C、曹魏D、東晉

2、武則天遺言立無字碑,千秋功過由後人評説。下列是四位同學根據掌握的有關歷史知識,為評價武則天撰寫的一句碑文。你認為最恰當的應該是()

A、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隋王朝

B、重用人才,社會經濟繼續發展C、開創了“貞觀之治”局面

D、勵精圖治,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3、“……中國人的思想卻是開放的,兼容幷蓄而且好探求”。以下所述能證明此觀點的有()

①唐朝允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蔘加科舉考試和做官;②長安城商賈雲集……到處可見歌舞盛宴;③演奏的樂器有西域流行的或從域外傳入的羯鼓、胡琴等。④科舉考試採用八股文形式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下列遺址最能體現國內民族團結友好的是()

5、秦朝和隋朝相比,其不同之處在於()

A、是統一短暫的封建王朝B、修建了我國曆史上舉世聞名的偉大工程

C、實行暴政,並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滅亡D、實行文化專制,從思想上控制人民

6、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才華橫溢的詩人層出不窮。“詩聖”指()

7、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兩宋與西夏、金、遼並立的示意圖中錯誤的是()

8、郭靖與楊康是金庸先生膾炙人口的小説《射鵰英雄傳》中的兩個重要人物。請分析他們名字中的“靖”、“康”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直接聯繫?()

A、西夏的建立B、澶淵之盟C、金滅北宋D、元朝建立

9、右圖是位於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嶽王廟,建廟紀念岳飛主要是因為()

A、岳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飛被投降派殺害

C、岳家軍抗擊遼兵,作戰勇敢

D、岳飛堅持抗金,符合當時廣大人民的利益

10、下列關於唐代歷史的敍述,不正確的是()

A、飲茶之風風靡全面B、人們可以用上青次瓷碗白瓷壺

C、農民可以用曲轅犁耕田,簡車灌溉D、除夕夜,百姓掛年畫,貼“桃符”

二、讀圖識圖(第11題5分,第12題9分,共14分)

11、讀下列兩幅圖片,回答問題。

(1)圖一人物是誰?圖二人物是誰?他的身份是什麼?(3分)

(2)列舉兩個漢族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歷史史實。(2分)

12、請根據所學知識填充下表:

政權名稱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

北宋

西夏

三、判斷改錯(第13題10分,第14題5分,共15分)

13、判斷正誤,在題後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並加以改正。

(1)在我國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完善科舉,設置殿試製度。這個皇帝是唐太宗()

(2)贏得各民族擁戴,被北方各族尊為“天可汗”的是唐玄宗。()

(3)隋朝時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印刷的有明確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在宋代,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沒有等級之分。()

(5)南宋都城臨安是一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市。()

14、閲讀材料,判斷正誤,在題後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材料三:捨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1)材料一反映了唐玄宗統治時期唐朝經濟的繁榮情況。()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和親。()

(3)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朝時期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和睦關係。()

(4)材料三反映的是鑑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5)三則材料能使我們感受到唐朝經濟、政治、文化的繁榮。()

四、材料解析(第15題15分,第16題6分,共21分)

15、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151年海陵王因為上京地處極北,偏僻而且不便統治,於是決定將都城遷往地點居中的燕京(今北京)。工匠們經過兩年的辛勤勞作,終於大功告成。1153年,完顏亮舉行盛大的儀式,浩浩蕩蕩南遷,進入中都燕京。從此,金朝的統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

——《金史》

材料二:據史書記載,遷都之後二十多年時間,女真族逐漸改變舊俗。在日常飲食、音樂等方面“皆習漢風”。——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下冊

(1)金朝為什麼要遷都?

(2)金遷都後產生了哪些影響?

(3)金朝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改變女真舊俗?

16、閲讀下列材料:

“天寶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啟程東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壞,東渡失敗。接着第三次、第四次東渡仍未成功。天寶七年(748年)第五次東渡,又遇狂風巨浪,風急波峻,水黑如墨,境況險惡。船隨浪湧,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飲海水又漲腹。在海上漂流14天至海南島南部,他雙目失明……天寶十二年,他以66歲高齡,第六次東渡,終於到達九州,受到熱烈歡迎,留居奈良……”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科學用書》

(1)上述材料中“他”是誰?(2分)

(2)要到哪裏去?(2分)

(3)去幹什麼?(2分)

五、活動與探究(20分)

17、科舉制是選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國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科舉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北宋的呂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將其母子趕出家門,他們長期居住在一個山洞裏過着飢寒生活。他發奮讀書而高中狀元,極善理財治國,成為宋初名相。

材料二:唐朝貞觀初年,唐太宗私下去視察御史府(考試進士的地方),看到許多新錄取的進士魚貫而出,興奮地説:“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的科舉制度創建於哪個朝代?(2分)常設的主要科目有哪些?(4分0

(2)材料二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實施科舉制的目的是什麼?(2分)

(3)唐代有人寫詩説“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其中的“長策”就是指科舉制。寫出科舉制對唐朝社會產生的三個重要影響。(6分)

(4)選出並抄寫兩個與科舉制的實施有關的詩句。

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B、皇榜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C、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D、十五學劍術,一劍兩虎穿。

①(1分)

②(1分)

(5)你認為唐朝的用人制度對今天我國的強國戰略有何啟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