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關於評課稿(通用10篇)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2.46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那麼問題來了,評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評課稿(通用10篇)

關於評課稿1

11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沙河市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效整合的培訓,同時觀摩學習了青年教師韓豔峯老師的精彩的課堂,印象深刻,感觸頗深。

韓老師講的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秋天》,這是一首現代詩歌。七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這節課中,韓老師儘量充分發揮老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來完成學習目標。我覺得,這節課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創設學習的情境和氛圍韓老師以歌曲《春天在哪裏》開始了課堂活動,她首先讓學生聽並跟着一起唱,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了,接着她又讓學生説出描寫春天的詩句都有哪些,然後很自然的過渡到了秋天的話題,導入了新課。這堂課中,韓老師不時的適時插入音樂,營造了和諧優美的教學氛圍。再講第三段少女思戀圖時,韓老師就是在悠揚的背景音樂中,讓學生一邊看圖畫,一邊想,音樂幫助學生感受到了詩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喚起了學生心中情感,使學生的心靈產生了共鳴。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者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葉聖陶説過,教育者必起於達到不教的目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韓老師引導學生學習,只給學生學習方法,然後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去體驗和探究,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韓老師在這一點上做的很是突出。首先,韓老師讓學生自讀詩歌,其他學生聽讀,讓學生總結出哪些字的讀音不準或錯誤,,適時引導出詩歌朗讀的`第一步,要讀準字音。緊跟着以第一節為例,給學生具體的講解怎樣劃分朗讀節奏,哪些字詞應該重讀,怎樣讀出詩的感情。然後就放手讓學生去完成剩下的詩歌的朗讀。韓老師沒有空洞的説教,而是引導學生實實在在的去探索,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在這堂課上,學生們很快的掌握了節奏的劃分並能有感情的了,效果很好。

(三)注重師生評價,生生評價。每個問題的解答,或朗讀,都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非常活躍。

(四)教師語言簡練,恰到好處由於本課是一首詩歌,在教學時,韓老師的語言簡練,優美,富有詩意,飽含感情,感染着每一個學生。韓老師沒有一句多餘的話,每一個提問,評價,每一句過渡都恰到好處。

(五)精心設計練習,體會學習的快樂。詩歌都是可以配樂演唱的,韓老師精心設計練習,讓學生按照《春天在哪裏的》的韻律,根據課文的內容,把課文改編成一首歌。學生們更活躍了,寫歌詞,唱歌。課堂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同時鞏固和加深了課內知識。

(六)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更富有生機這節課,韓老師對電子白板運用得恰到好處,白板為教學服務,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果。比如講第三段少女思戀圖時,韓老師首先給學生展示了一幅秋野畫

面,讓學生觀察並感受畫面中缺少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韓老師又展示出一副畫面,學生比較哪個好,好在哪裏,生動直觀的畫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她不像我們有的老師,只是死板硬套的在課堂上放課件。而韓老師這節課使得信息技術和教學得到了有效的整合。

這次課堂使我受益匪淺,以後我要汲取其中的優點,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

關於評課稿2

《克與千克》是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重量單位,但是重量單位並不像長度單位這種這麼直觀,它讓學生理解有點抽象。但易老師能較好的把握教學的脈絡,能立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攻破教學重難點。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真的很多很多,我就談幾點我認為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

一、首先在導入環節,新課一開始,易老師就充分迎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開展背一背遊戲,使學生真實的感受到:物體有輕有重。接着讓學生一手託一枝鉛筆,一手託書本書來感受重量,並讓他們説出自己的感覺。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感覺,順利的'引出本課的課題。並且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二、在新課教學中,易教師準備了恰當的教具和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切身感受克和千克這兩個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尤其是每個學生都發了一個一克的硬幣,教師帶了很多一克的硬幣,讓學生知道一個硬幣是一克,十個大約是十克,五十個大約是50克,等等一步一步的引導,還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些上面標有重量的東西,可以親手去掂量。很自然的讓學生從認識克過度到千克的認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克和千克。

三、課堂組織得很好,一開始學生積極性不高,但通過老師鼓勵性的語言,還有恰到好處的引導,互動環節的設計等讓氣氛慢慢活躍和輕鬆起來了,在這節課中我們看到學生動手了,動口了,動腦了,合作了,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越來越積極了,後來甚至等不到老師叫他回答就脱口而出了,當問到比千克更大的單位時,有的學生還歡呼有萬克,雖然沒有答對,但是可以看得出學生的思維很活躍了,也可以説是學生有了成功體驗時發自內心的歡呼。

總之,這節課思路清晰,體現了數學課的特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學習,團結互助的精神,嘗試到了成功的快樂。我覺得這是一節很成功的課,實在要講缺點,我也只好發表幾點不成熟的看法;我覺得在教學稱物品的重量時候,因為那個盤秤懷了,所以易老師就沒有詳細講解怎麼樣來認和怎麼樣來稱物體的重量,但是學生還是在上認出了物體的重量,本來要讓學生自己拿着物品自己稱一秤就更好。還有,講完了克和千克時候,設計了一些練習,但是我覺得應該再設計一點有猜一猜某些物品的質量的練習,讓他們和剛才建立在腦海裏的一些物品質量進行對比來猜測某些東西的大概質量。

關於評課稿3

背誦古詩一直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傳統項目,也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林敏老師向我們展示的《漫遊詩林》將孩子們帶入了浩瀚、有趣的詩詞海洋。陶醉於中國古詩歌的神韻之中。課堂上學生們誦詩、對詩、唱詩、畫詩、演詩,真可謂生動活潑、動靜相宜。孩子們那搖頭晃腦,神氣活現的神態,充分展示了我們中華5000年的詩詞瑰寶,這種吟誦,既是對語言文字的積澱,又是學生思想的啟蒙、人格的薰陶。作為一節中國傳統文化課,它又體現了以下幾個“多”:

一、所展示的古詩多。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古詩誦讀複習學過的'古詩,領略古詩詞的神奇魅力。林老師帶領孩子們誦古詩,佳言妙語對對碰。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學習古詩、展示古詩來進行。整堂課,孩子們始終快樂着、興奮着、學習着。

二、所展示的形式多。

孩子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對古詩濃厚的興趣得益於老師精巧的設計。林老師在展示古詩時,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有小組看圖賽背古詩,有對佳言妙語,有和着音樂的旋律吟唱古詩,有根據詩意畫出古詩,還有小組合作表演古詩。

三、課堂的作用多。

課堂上,孩子們不僅複習了所背的古詩,在對音樂、繪畫、表演方面也有所接觸,整堂課詩、書、禮、樂相結合,使人受到美的享受。

一點建議:

希望在指導學生誦讀古詩時,能指導孩子讀出詩的韻味。

關於評課稿4

尊敬的市教科院羅主任,區教研室閔主任,夏老師,劉老師,前川五小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雖然是春寒料峭,但是黃陂前川五小卻是暖意融融,我們新老朋友相逢在這裏,共同學習探討,真誠交流,倍感親切。今天我們觀摩欣賞了三位老師的展示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認為今天的三節課有激情、有智慧、有特色、有實效,當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遺憾。三位老師的課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出發點,以引領者、合作者的身份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真正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師生在課文的重點,難點之處進行探索,交流互動,利用課文這個“例”,讓學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實現“例”的增值。三節語文課,洋溢着個性,飛揚着激情,彰顯了魅力,聽來讓人心情舒暢,受益匪淺。

縱觀幾節課,亮點紛呈,精彩不斷,下面談幾點個人的感受。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學目標定位準。

三位老師堅守語文教學的本真,圍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教學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來設計教學,三維目標有機整合,體現年段和教材訓練重點。例如:李慧萍老師的《壺口瀑布》是一篇語言優美,並有一定的難度與深度的課文,李老師能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的認知實際設計明確合理的教學要求,有所偏重,而不面面俱到。在教學中,她十分投入並有感染力。在教學中語言簡練清晰,善於誘導,以學生的“讀、思、悟、議、品”為主要手段,以學生的感受為主線,重視情景的創設,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突破重點段,提高課堂實效。課時目標具體實在,準確、科學、實用。

二、體現閲讀教學特色和學生認知規律,訓練過程實。

教學過程中,幾位老師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熱情,以巧妙的切入,動情的渲染,靈活的方法,機智的點撥,恰當的評價等多種方法組織教學。例如:白紅利老師老師執教的《雪地賀卡》,圍繞“一個帶有祕密的童年是多麼的幸福這一中心”來體會童心世界的美好與純真。以“我”發現

雪人身上的賀卡及賀卡的內容為主線組織開展教學,教學流程清晰。整節課情、景、理順序清晰,調動學生進行童真的感悟和思考,給學生以情感的`薰陶,精神的滋潤。

朱娟老師在課堂上着重進行意境想象與朗讀訓練。教師抓詞眼多渠道引學生入境,並通過品讀、賞讀、引讀、範讀等多層次、多梯度的讀,體現了訓練的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過程。既讓學生能聲情並茂地吟誦《漁歌子》,又能將《漁歌子》背後整個美輪美奐的詩詞意象銘記在心,內化感悟,受到啟迪,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以語言訓練為本,品詞、析句、明理、悟情,語文味濃。

圍繞教學目標,幾位老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摳詞摳句,潛心會文,認真思考,把語言文字活化為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昇華了情感。不論是在認識生字、對文中不理解字詞的質疑、理解、還是理解文本的內容時都充分重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感悟。另外,特別關注學生的朗讀訓練。朗讀的形式多樣如(自讀、聽讀、評讀、合作讀、角色讀、配樂讀等),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感悟文字背後藴含的情感,走進文中描繪的意境,把簡單的內容讀豐富,把文字背後的情感讀出來。課堂上學生誦讀聲不斷,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受到美的薰陶。

如李惠萍老師在這節課設計了不同層次的讀。每次讀都有明確的目的,做到了讀得有梯次有提升:初讀課文,發現壺口瀑布先聲奪人的氣勢之美;再讀重點詞句,感悟壺口瀑布的壯觀之美;研讀重點句段,品味壺口瀑布的厚重之美,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推向一個又一個的情感高潮。

四、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學方法活。

教學過程中,幾位老師善於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

1、揭題很有特色:李惠萍老師讓學生朗誦有關描寫黃河的詩句入手引入教學,白紅利老師用猜謎及趣法創設情境。

2、文本使用有創意:朱娟老師運用多形式品讀,反覆吟誦,讓學生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西塞山、白鷺飛、豔若朝霞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鱖魚、頭戴斗笠的漁翁在垂釣、微風細雨等、引發學生從景物、色

彩、聲音等幾個方面想象體會詩詞所描繪的意境。特別值得讚賞的是在理解“不須歸”一句時,巧妙地介紹作者的生平簡介及其哥哥所寫的和詞,運用兄弟倆作詩對答朗讀的方式,體會作者“消閒、飄逸、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不須歸”的情致。

3、啟發學生質疑,以疑促讀促思促悟。例如白紅利老師在學生不經意之處啟發質疑:看到這張賀卡,你有什麼疑問?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展開想象,進而深入理解文本。

4、課堂注重教給學習方法。如聯繫法、對比法、遷移法、聯想法等等。

5、課堂擴展適度。結合文本,適度擴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朱娟老師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她所補充的“一行白鷺上青天;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江雪》等古詩詞與《漁歌子》緊密相連,恰到好處,讓學生既加深了對本課《漁歌子》的理解,又拓寬了知識,昇華了情感。

6、課堂注重評價。教師評價語言豐富多彩,特別注意激勵性的評價,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下面談幾點不足之處:

1、白紅利老師的《雪地賀卡》一課容量過小,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理解賀卡的內容這一段,建議本課上到第四自然段為好。

2、李惠萍老師的《壺口瀑布》學生的“説”和“議”顯得過多,“讀”略顯不足。應結合具體的重點句段,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讀出情,讀出味。另外,配音讀時音樂聲要低一點,起襯托、點綴作用即可。

3、三節課給人的感覺預設約束太強,課堂上的精彩生成不夠。

關於評課稿5

劉老師主講的《魚游到紙上來了》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7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魚游到紙上來了》這篇課文語言雖平實,但在人物描寫上細緻入微,對聾啞青年的的外貌、神態、動作刻畫非常傳神。劉老師這節課,就以“魚游到紙上”為線索引導學生圍繞青年的看魚、畫魚動作神態的關鍵語句,進行反覆品讀揣摩,感悟人物形象,從而受到心靈啟示,領悟了寫作方法。這樣的課堂真可謂語文味兒十足,也只有像劉老師這樣的具有深厚的語文教學功底的老師才能做到駕輕就熟,還語文課堂本色。

一、三學小組課堂模式運用駕輕就熟

預學時,在經典誦讀後,劉老師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請學生讀課題,在文中找出寫明課題的句子,學生找出句子後,請學生反覆朗讀,感受藴含的情感,這樣一開課很快就將學生帶入閲讀的殿堂,感受到了閲讀的美妙,同時也為整堂課奠定了情感基調。接着老師拋出一個問題:這句話讚美的是誰?青年如何作畫,得到了這樣的讚美?這個問題看似平常卻將學生的學習慾望激發出來,直奔這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這時老師相機出示學習目標,這就進入了互學階段。互學時,學生討論、老師指導,小組展示時,老師放手學生交流,又能及時上線給予點撥將學習引向深入。在學生交流了“看魚”和“畫魚”之後,教師引導學生輕鬆理清了“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裏”的關係。在這水到渠成的`時候,評學環節教師讓學生講和聾啞青年一樣的勤奮忘我取得成功的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得到情感的昇華,而且在講故事中鍛鍊了表達能力。從預學到評學,三個環節,在劉老師的這堂課上顯得清晰流暢,有節奏,毫無生澀之感,相反從練課到現在我都感覺是那麼的駕輕就熟。

二、讀悟結合,讀出了語文味兒

課文雖語言平實,但是情感濃郁,含義深刻,令人回味無窮,因此品讀課文、發展思維、獲得情感體驗就是劉老師這節課的一大亮點。在劉老師這節課上呈現了多種形式的朗讀,隨時感受到閲讀給課堂增添的韻味兒。

1、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常常是抓住一些關鍵詞句朗讀,從而獲得一些思考和感悟。在這堂課上學生就是這樣做的,朗讀句子,談談感受,在感悟有困難時,還是不忘“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在反覆的朗讀中學生不斷思考,積極參與體驗。如在交流“看魚”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等詞語談感受,在學生感受到了青年看魚專注,忘我的精神品質時,教師請學生讀出這種感受,又通過挑戰讀讓這種感受深入學生內心,從而達到影響學生心靈的作用。又如交流畫魚時抓住動作“工筆細描、揮筆速寫”體會畫技高超,繼而採用各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切實理解句子的意思,使讀悟結合,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2、創境朗讀,昇華情感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如在學生交流青年看魚的句子“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時,學生只是簡單體會到了青年的勤奮,老師就抓住“每個星期天”適時創境引讀:“春光明媚的星期天,青年——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青年——秋高氣爽的星期天,青年——寒風凜冽的星期天,青年——”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青年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當交流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讚歎着,議論着,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這句時,教師設計了多種層次的讀,先是個別讀,然後是齊讀,接着想象訓練創境讀:想像有哪些人會怎樣讚歎,怎樣議論?當學生想象了一些人物後,教師出示了一個句子填空,老人怎樣稱讚,青年怎樣讚歎,一羣孩子怎樣議論,學生在選詞填空中,不僅積累了詞彙,而且進一步深化了感受,此時學生一定會明白聾啞青年受到老人、青年、小孩各種人的稱讚,一定是説明他的畫技高超。學生此時心中可能就會想:要想得到人們的誇獎,那就要像這位青年一樣,做事勤奮專注、堅持不懈。這時再就填好的句子進行朗讀,學生的情感就再一次共鳴,得以昇華,為理解“魚游到心裏”做了鋪墊。

3、拓展閲讀,符合大語文觀

在解決“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裏”兩者關係時,由青年自己的話,引出“胸有成竹”這一課外詞,不僅豐富了語言詞彙的積累,而且很好地將課內課外知識進行了遷移、融匯。在評學環節學生將蒐集的反映這一主題的故事進行交流,這就使學生不僅拓展了視野,豐富了知識,而且訓練了表達能力、昇華了情感。這樣的設計就是符合大語文觀的。

總之,劉老師這節課具有濃厚的語文味兒,還原了語文課的本色。美中不足的是我覺得課堂中缺少寫的訓練。

由於本人能力有限,劉老師一堂很好的課我卻評不出來,希望劉老師見諒,也誠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關於評課稿6

一、直覺、建議、贈言

作為教學生來説,並不是公開課上得好的老師才能帶得出好學生,適合上隨堂課、並注重輔導的老師也能教出好學生;作為上公開課來説,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上一堂公開課的,由於一堂公開課需要來自老師自身很多的先決條件,所以有的老師對公開課來説只能評、不能上,就跟作文學評論的人不一定是文學家一樣。聽了你的《聰明的使者》直覺告訴我,你是一塊適合上公開課的好料,你的膽量、體態、課堂語言以及你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為你勝任公開課準備了條件。對此,你得相信我的直覺,並堅定你的信心。

當然,聽了你的《聰明的使者》知道你也還得不斷提高,這也是你所希望的。為此,我提議:1、繼續向教務處申請執教公開課5至10堂;2、公開課後虛心聽取艾志勇校長、盛潔芳校長、庹小紅主任、遊小玲老師、劉會菊老師的聽課意見,他們對公開課都有獨到的見解;3、公開課後認真寫好反思、心得,可以藉助網絡相同課例與自己的公開課進行對比;4、主動申請執教的公開課完後,可申請教科室為你集體備一堂公開課,爭取產生一堂優質課。

我認為對於任何一堂課都可以用“成功、不成功、完美、不完美”這些關鍵詞來進行概括性評價。作為一堂公開課,追求“成功”是必須的,在“成功”的基礎上追求“完美”應該是公開課的最高境界。是不是“成功”主要是看教學結果,看學生是否真正學到了知識,其能力是不是真正得到提高,強調的是“實效性”;是不是“完美”主要是看課堂效果,看學生是不是已經把你的教學當成了生活,是不是產生了豐富的情感體驗,當成了“知識美餐”,強調的是“生動性”,這會要求你在教學語言、過度處理、課堂藝術等方面從細節上下功夫。因此,“抓實效讓課堂教學成功,重細節使課堂教學完美”這算是我的贈言。

二、説説公開課《聰明的使者》

1、把“理解內容、培養觀察”作為教學目標是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分為“背景介紹、講讀課文、拓展學習”並交叉進行也是可行的;教學流程的設計及安排上也應該算是合理的。這説明你在公開課前的準備工作是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備教材這方面做得到位。

2、你上的是《聰明的使者》的第二課時,用得最多的方法是“提問法”,這是一個常用也是實用的方法,但也許是由於公開課的原因,你把握得還不是很好。從產生問題到解決問題,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是老師啟發、學生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要能夠看得到學生的心在動。然而,課堂的好多處呈現,你的問題剛剛提出,你就帶而為之把答案説了出來,就像自言自語,又好像不是在“一般疑問”而是在不停地“設問”。更有一處,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時,由於學生提前預習過,“浮力辨根梢”的答案立即就從學生口中產生了,而你就很快地板書在黑板上,你忽略了不該忽略的講解和能力培養的環節,同時產生了作為公開課最忌諱的“失真”。其實一堂課的問題並不需要很多的,抓住幾個重要問題進行不停地追究,讓學生的思維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階梯性地前進這是應該的。

3、説説你的板書。你的板書設計整體上是精緻的,做到了簡潔、大方,具有概括性,適合學生根據板書進行知識鞏固。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課題沒有板書出來;板書的出現錯時,覺得正確的出現時間是在學生把問題解決之後,而你的板書有幾處都是在解決問題之前。板書出現在解決問題之前,對學生來説是你有意的暗示,這對學生思維訓練沒有好處。

4、課堂語言簡單、樸實、通俗易懂是把公開課上成功的必然條件;特別是語文學科,要讓公開課上得完美,課堂語言優美、講究藝術這也是必須的。你在課堂語言的使用方面意識很強,但在執教《聰明的`使者》中也出現了瑕疵,那就是你的課堂中出現了“異曲同工”這個課堂語言,看看當時的學生,我知道好多學生並不是很理解這個詞語的。因此,在你使用這個詞語的同時,花幾秒鐘時間解釋一下應該是必要的。語言學習本身就是個無處不在的事情,作為大語文觀來説,讓學生在《聰明的使者》的學習過程中多積累一個“異曲同工”也不是壞事。

5、説説你的重難點處理。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想首先應該是理解課文,教學難點根據當時學生的表現我想應該是“培養觀察能力”那部分。對於教學重點來説強調的是“突出”兩個字,而你的課堂表現出主次失衡,你在背景介紹上花功夫太多,擠兑了“理解課文”部分,其實根據學生精力和注意力規律,你完全可以在開課的前20分鐘就把本堂課的重點,從“聰明”兩字出發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首先就完成。另外,作為“教學難點”,本人認為並不是教參規定的,是學生規定的,哪裏是學生不懂的,哪裏就是“教學難點”。對於“教學難點”,強調的是“突破”兩個字,你應該做的是通過“循循善誘”使學生“豁然開朗”,而不是通過你在學生短暫的思考後就匆匆出示答案使學生“恍然大悟”。一堂課下來,在“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方面,總讓我感覺到你是在“輕描淡寫”上語文,這與別人追求明確、樸實、自然而簡簡單單上語文是完全不一樣的。

關於評課稿7

我們國小的語文教材本身都充滿了文學味,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和感悟文本,浸染於濃濃的文學味中。就徐老師的這節課,我認為有以下特點:

第一,這堂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渾然一體,抓住“詞語”這根線緊緊地把教學的各個環節串在一起。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徐老師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把“板着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温柔、痛苦、傷心、着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在屏幕上出示,然後指名讀詞,並在文中圈出來,聯繫上下文想想詞語意思,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後以選詞説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着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着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鬆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經顯得多餘。

第二,教師對課文未做過多的肢解、瑣碎的分析,還課文的完整性。拎出課文的一個關鍵句:“笑是很重要。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讀課文從中找出理由,在體驗小木偶的不幸的同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篇童話故事所藴涵的哲理。

第三,文章再生動,畢竟是以文字為載體。課堂上,讓學生走進角色以主人公的身份感受表演的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它不但有利於更深刻地感知課文,而且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再創造的有效手段。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課本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多種能力。學生們通過親自理解、表演,是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深化、再創造的過程。老師讓學生演課本劇,目的是為了幫助理解課文,但感覺學生還未進入課本,進入情境之中,應該引導學生把自己當做小木偶,以小木偶的身份體驗小木偶的感受,相信學生通過角色體驗、朗讀體驗,會更深入理解童話作品的內容與表現藝術。

這是一篇童話,建議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把原著與課文進行比較,學生肯定對童話的語言和表現形式有進一步地理解,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更能促進學生閲讀其他童話。

如何追求語文課的文學味,讓我們的教學富有實效,這是我們所有語文老師要做的也是必須努力去做的事。

關於評課稿8

翁**老師這節課先複習了圖形的幾種變換,再展示老師所化的位似圖形,讓學生感受不同,歸納出概念,期間過渡樸實自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後讓學生觀察書本中的三種圖形引導學生對位似圖形以及位似中心的概念進行進一步的解讀,讓學生經歷了有數學思考含量的'數學化過程,這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接着翁老師通過讓學生繪圖讓學生體會利用位似,可以將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在練習過程中加深對概念和性質的解讀。整堂課有講有練,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翁老師還通過展示學生的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課堂中有一定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板書設計良好,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較強,教師教學基本功嫻熟,教學效果好。

建議:

1.對學生提出的質疑要及時解決。

2.最好在最後注意相關知識的橫向比較(如位似與平移、旋轉、軸對稱等變換進行比較)。

關於評課稿9

這節課,課堂設計合理,層次分明,有以下幾個優點:

1、導入新課從學生熟悉的事去比。比高低,比體重,比多少等等。創設這樣的情景讓生髮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應用學生生活中的事情引入新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2、課堂教學設計合理、層次分明。李老師引導學生探究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法以及比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再到比的`各部分名稱,通過討論主學生髮現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及比的後項為什麼不能為“0”,每個環節的連接都是合理緊湊。

3、課堂的練習緊扣目標落實比的知識。課堂充滿着愉快的學習氣氛,李老師的課堂語言精煉簡潔,課堂教學效果好。

建議:讓學生多討論解決一些習題的解題方法。

關於評課稿10

教育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最好的課總是下一節。下面我談談三堂課所反映出來的問題:

1、朗讀不夠。朗讀是學習語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書聲琅琅的語文課才是迴歸本色的語文課。三堂課中學生的朗讀都還不夠。朗讀花的時間不多,學生讀得不夠到位。特別是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老師大量的分析講解佔去了很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微乎其微。

2、問題不精。老師課堂上所提的問題過於繁瑣,課堂從頭到位都是用問題串聯下去的。有些問題沒有思考價值,有些問題是填空式的問題,老師説前半句,學生補後半句。因為問題不精練,課堂上老師的話語顯得囉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也被佔去了。教學要抓中心問題,要抓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不要一問到底。

3、感悟不深。老師課堂上只注重理解課文內容,沒有注重文本的薰陶感染作用。老師挖掘不夠,學生感悟不深,許多地方如果老師順水而行,會有巧妙的課堂生成,但老師都是點到為止,蜻蜓點水一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浮於表面,沒有觸動學生的心靈。

4、激情不足。課堂上老師的情感投入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老師不但要做一個有感情的人,還要做一個會煽情的人,只有老師心中燃起一片火,才能點燃學生心中的熊熊烈火。三位老師中楊正發老師在這一點上做得比較好,其他兩位老師有所欠缺。

5、訓練不實。語文課是學文習字的課。語言文字的訓練要放在首位。老師們沒有很好地抓住語文訓練的點,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重點句子讀得不夠,重點詞語沒有引導學生好好地理解。重點段落沒有讓學生美美地朗讀體會。課堂如過眼雲煙,學生一下課就忘記了,我們的課以後一定要上得紮實,樸實。讓學生每一堂課有所收穫。

Tags:評課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