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牡丹亭賞析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5.2K

聘才網歡迎大家的到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牡丹亭賞析,以供查閲,快來看看吧!

牡丹亭賞析

眾所周知,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著名戲曲家湯顯祖著有“臨川四夢”,而這其中,又以牡丹亭為甚。正如作家所言:“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

《牡丹亭》取材於明話本小説《杜麗娘慕色還魂》等。寫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受《詩經·關雎》感發,攜侍女春香私出遊園遣悶,傷春而睡,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醒後感傷尋夢,鬱鬱而終。三年後夢梅赴京趕考,借宿杜麗娘墓地所在的園內,拾得麗娘自畫像,深為愛慕,並與麗娘幽魂相會。柳夢梅掘墓開棺,麗娘死而復生,兩人遂結為夫婦、挾往臨安。不意夢梅掘棺事被杜麗娘老師陳最良發現,陳赴淮安杜寶處告發。時金兵南侵,杜寶被困.柳夢梅應試之後,前往淮安告麗娘生還輿訊,被杜寶扣押。後金兵退去,應試榜文發到,柳夢梅高中狀元,而杜寶堅不應允兩人婚事,強令離異。最後由皇帝裁斷,杜麗娘、柳夢梅終成美滿姻緣。

《牡丹亭》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作者通過幻想來表現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感情描寫真摯、細膩而奔放。作品語言絢麗多采,曲文優美動人。《牡丹亭》是我國曆代浪漫主義戲劇的傑作,表現了強烈的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劇中情節鋪陳精工,人物刻畫細膩傳神,尤其是渴望愛情竟到傷懷而逝的杜麗娘,己成為古典戲曲的女性的經典形象。通過這個看起來似乎怪涎而神祕的故事,湯顯祖着力宣揚了杜麗娘“一生愛好是天然”那種真摯的感情,有力地衝擊了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慾”的腐朽觀念。

同時,《牡丹中》詞曲典麗清雅、在當時融合南北舊曲調格律、並有突破,對後世影響深遠。在戲曲舞台上,《牡丹亭》是崑曲的傳統劇目。崑曲清麗悠遠的唱腔能很好地傳達出劇本內在的韻致。劇中《閨塾》、《遊園》《驚夢》《拾畫》《叫畫》等出演較多,經過歷代藝術家的精心創造,已成為崑曲唱腔和表演藝術的珍品。

在劇本最初的.作者題詞中,有這樣一段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可見其至情至性。尤其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非常到位地闡明心中的鬱結,再也想不出更加妥帖的剖白。正如湯顯祖在回答其曾經做過相國的老師張位時,這樣的自我表白:“別人所講的是性,我講的是情。”揚州才女馮小青曾經作詩表達內心所受感染:“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閒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痴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也是千百年來深入人心。

初讀本文,最讓人沉醉的就是這種美妙的言辭,以及其烘托出的人物性格和自然意境。雖然我們不可否認,到了元明時代的戲曲,很多句子都是由之前的詩詞化用而來,然而重新的組合也是另外一種創造,它們打造出了新的詩情畫意。記得《崑曲六百年》中,通過蘇州園林的背景進行情景再現,妙齡少女着粉色的古裝,在園中流連嬉戲,時而躲藏在亭台樓榭後半遮春容,時而現身回眸一笑。與此同時,伴隨着《牡丹亭》的裊裊餘音,似夢似真,整個意境在江南的園林中被推向了極致。

這樣字字斟酌、字字含情的言語,在劇本中隨處可見,就連杜夫人古板的《訓女》中,都能看到“嬌鶯欲語,眼見春如許”這樣的句子。《尋夢》中也道盡了女兒家懷春、思春的惆悵:“幾曲屏山展,殘眉黛深淺。為甚衾兒裏不住的柔腸轉?這憔悴非關愛月眠遲倦,可為惜花,朝起庭院?忽忽花間起夢情,女兒心性未分明。無眠一夜燈明滅,分煞梅香換不醒。昨日偶爾春遊,何人見夢。綢繆顧盼,如遇平生。獨坐思量,情殊悵?U。”《鬧殤》中,一句“恨西風,一霎無端碎綠摧紅。”可謂是將滿腔惆悵傾瀉而出,其中斑駁的色彩也給人極大的視覺和心理衝擊。

不可否認,舞台上時常演繹的《驚夢》的確是其中精華。優美絢爛的文辭,刻畫柔情似水的人物形象。先看唸白“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繡襪,惜花疼煞小金鈴。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再聽唱段“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牡丹雖好,他春歸怎佔的先!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嚦嚦鶯歌溜的圓。”再聽夢境現心聲:“夢迴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盡沉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曉來望斷梅關,肅粧殘。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闌。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處處景語皆情語哪。

其中,杜麗娘對於愛情渴望的心聲也是隨處可見,多用頗為宛轉的言辭來表達。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古典文學最講究的是含蓄。如“春心無處不飛懸。花似人心好處牽。”最是那一句“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道出了心中所有的悽苦、無奈與期盼。真真可憐人也!

可是在整部《牡丹亭》中,我依然不時地發現極其露骨的表述。“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煙。捱過雕闌,轉過鞦韆,?踔?夠ㄕ埂8蟻??兀?綠燁萍?:靡換岱置鰨?纜?南悴豢裳浴C蔚秸?檬苯冢?躉ㄆ??糲呂匆?”分明寫出了兒女之事,對於當時的女子絕對是最大膽的表達。“斷腸春色在眉彎,倩誰臨遠山?排恨疊,怯衣單,花枝紅淚彈。蜀粧晴雨畫來難,高唐雲影間。”還算略為隱晦,因為採用了“高唐”[1]的典故。甚至有一出直接取名為《幽媾》,已是再明白不過了。

然而相比於詩詞,曲的用詞還是要直白通俗很多。例如《詰病》:“偏則是紅顏薄命,眼見的孤苦仃俜。掌上珍,心頭肉,淚珠兒暗傾。”連“心頭肉”這種市井的言辭都用了。《診祟》:“正好簟爐香午,枕扇風清。知為誰顰,為誰瘦,為誰疼?”可能也是為了迎合受眾的需求,畢竟詞曲都是要由民間藝人演繹從而傳達給普通百姓的。恐怕只有像“似盼天仙盼的眼?酰?平泄垡艚械目諭帷閉庋?木渥櫻?拍芄幻靼紫?┌傘?/p>

當然,人們是常激賞湯顯祖文詞的清麗細膩,其實,他的藝術成就遠不止此。例如《閨塾》一出,在戲劇衝突的處理、人物説白、細節描寫等方面,就使人拍案叫絕。而且在表演中,通常把這一出叫做《春香鬧學》,僅一個“鬧”字,亦足以觀其嬉鬧之喜劇易趣。一出只有三個角色的戲中,春香與陳最良鬧得不可開交,杜麗娘插嘴不多,驟然看來,它似乎是以表現春香為主,其實,作者筆在此而意在彼,他寫這場戲的真意,主要是刻畫那一位貌似旁觀者的杜麗娘。與春香想比,她不過是鬧得含蓄,鬧得機巧而已。

世紀之交,上海崑劇院恢復上演全本《牡丹亭》,並非簡單復舊。而白先勇先生也在全球掀起了《青春版牡丹亭》的熱潮。他們深知,那種認為必須毫不走樣,原汁原味恢復上演的觀點和做法不僅迂腐而且也不現實。於是,他們對原著尊重而不拘泥,敢於出新而又不離譜出格,比較好地處理了古與今、形與神、雅與俗的辯證關係,調動導、表、音、舞、美、燈光、效果等多種藝術手段與現代包裝技巧,將《牡丹亭》的古典美、人性美、人情美展示得那麼燦爛!令人目眩,令人驚歎,成為戲曲舞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不只是一部名著的恢復上演,而是一次新的選擇,一次超越性的迴歸,一種發現,一種創造,説明古老的崑曲藝術完全能夠發揮全面系統繼承遺產、推陳出新的功能。

《梅花草堂記》作者張大復是個行家,他認為扮演杜麗娘成功或者失敗的關鍵,在於是不是充分領會湯顯祖塑造的情之所鐘的少女的性格與內在的那種無可比擬的能量,然後才能刻劃出“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藝術形象。張大復認為表演應當如“以燈取影”,能夠“各相乘除”,實際上是認為從一個理想的角度,作了全面的觀照。

在嶄新的戲曲舞台上:至情在夢中流淌,至性在夢中舒展,青春在夢中閃耀,生命在夢中燃燒。夢境的温柔、甜蜜、幸福、自由,與現實的冷酷、苦澀、痛苦、壓抑形成鮮明與強烈的反差。現實是牢籠,是墳墓,而夢境才是樂土,是歸宿。繼而,把輝煌的夢境變成現實。虛虛實實,真真幻幻,迷離恍惚。現實與浪漫融為一體,這應當是一切藝術形式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今天的《牡丹亭》,毫無疑問做到了這一點。

Tags:賞析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