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手工作文600字彙總九篇

欄目: 手工DIY / 發佈於: / 人氣:1.88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手工作文600字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工作文600字彙總九篇

手工作文600字 篇1

去年國慶節假期,我獲得了一個啟示,那就是“只要你努力不放棄,什麼事都能成功。”

七天假期可是很難得的,在此期間,我們一家人去了鄭州,找我一個朋友一起玩。在鄭州,我們遇到了一個叫“木極客”的木雕體驗店。一進去就能看見一排排整齊的桌子,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鋸子、銼子、雕刀、錘子等等。很多人正在做木雕,有的人在做勺子、有的人在做動物擺件、有的人正在做戒指、還有的人在做項鍊。我家也有雕刀,可是缺少適合雕刻的木材,看別人做木雕,我心裏早就癢癢了。於是我就給媽媽説:“媽媽,我能不能做一次木雕?”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我做了一個很實用的木製品——勺子。

有兩種可選擇雕刻的木塊,一種是他們已經給你雕好外形,就不用你再雕外形了。另外一種是給你一塊方方正正的木頭,讓你自己繪畫、設計,然後讓你雕刻、打磨。我選擇了第二種,全部自己完成。而我的朋友嫌麻煩,就選擇了第一種。

用我朋友的話説,選擇第二種就是自找麻煩。因為第二種要先繪畫,再按自己的輪廓雕刻,然後把勺頭雕的凹進去,最後還要一直用銼子、砂紙打磨,非常費工夫。

我設計了一個有着鷹的翅膀的勺子,就在我畫完的時候,她把勺頭都雕好了。我用線鋸開始把勺子的雛形鋸下來,這個活很慢,如果一快就會不小心鋸錯,而線鋸又不好用,幾個小時過去了,我的工作還差很多。吃完飯,我又去那裏做了一個小時,直到那裏的阿姨下班之後我才戀戀不捨的走了。

第二天我又回來接着做,阿姨看着我艱難的拿挫子挫,就提議用機器做,可她的好意被我謝絕了,我覺得那樣很沒有滋味。

就這樣,通過我的努力和堅持,終於把勺子做好了。這次我不僅收穫了一個精美的勺子,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麼事兒都能做成,只要你努力不放棄。”

手工作文600字 篇2

冬日,一家人都穿着母親心靈手巧的勞作--毛衣,它沒有外頭買的那樣花哨,卻有母親對一家人濃濃的愛意。它沒有羊絨衫的柔軟,卻有着母親在上頭花費的實際與經歷。

數根銀針,幾團毛線,在媽媽手裏一縮一繞,一件件毛衣就織成了。無論是胸口的圖案還是衣口、袖口,媽媽每每都會追求精益求精。我從小就聽人嘖嘖稱讚:“你媽媽織的毛衣真好看,繞針繞得清秀大方,其餘地方針眼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簡直無可挑剔”。

這自然是帶着幾分客氣的語調説出來的,但是媽媽的毛衣不論從遠處看,還是乍一看,倒真叫人挑不出毛病來。媽媽對她這一份技藝可無半點保留,親朋好友、遠親近鄰,只要想學,廣結善緣的媽媽總會手把手的教,每逢週末佳節,媽媽的“學生”們總會把自己的勞作讓她瞅瞅好不好。我看過各種人織出的毛衣,她的成品説不上難看也説不上精緻,就是在媽媽的成品下黯淡了幾分色彩。我想能是媽媽帶着濃濃親情織出來的吧!

一天晚上,天突然斷電了,我望瞭望鍾才不到八點,這又是週末又是盛夏讓人怎能這麼就入睡。我無聊的拿起媽媽的手機進卧室玩起來,夜逐漸深了,我不知不覺倒在牀上睡着了,再次起來的時候已是九點半了,我摸了摸手機還在我這兒,我想:“疑媽媽即沒有睡覺,又沒有玩手機,又看不了電視,她在幹嘛呢”?我帶着好奇心,打開房門,悄悄地走進客廳,只見微弱的電筒下,媽媽聚精會神地幹着某件事,我靜靜地走到沙發旁,坐了下來,專注的她並沒有發現我,定眼一看她在織毛衣。我想這麼暗的天,人和人都看不見哪裏看得清針頭。我小聲叫了聲:“媽媽”,媽媽應了聲。我好奇的問了媽媽:“天這麼暗,你是怎麼織的,”媽媽笑了笑回答我:“這是熟能生巧,”無論白天黑夜媽媽的手就像眼睛一樣,銀針就似她的雙手。

母親的手工活,是基本婦女的“家常便飯”,但母親的毛衣飽含了濃濃的親情。

手工作文600字 篇3

有一次上美術課,老師讓我們用橡皮泥捏一隻小動物,越漂亮越好,誰做的最漂亮誰的小動物就可以成為工藝品,參加比賽。

回到家,我一寫完作業,就拿出橡皮泥和牙籤、壓板、模具、小刀等工具,準備捏一頭可愛的小象。

我選出和大象顏色最接近的橡皮泥——灰色的,再選了幾塊白色、褐色、紅色的。我先用一塊灰色的的橡皮泥揉成一個圓,做小象的頭,用一塊大些的先做成立方體,再把周圍弄圓些,當小象的身子,然後用牙籤把身子和頭固定在一起;接下來,我用灰的橡皮泥揉成一條長長的圓柱形,圓柱的一頭向上彎了彎並戳出兩個小孔,變成了一個又長又彎的鼻子,用橡皮泥裏的壓板在小象的鼻子上壓幾下,出現了皺紋,再用牙籤固定在臉上;然後還用灰色的橡皮泥先揉成一個圓,壓扁,用小刀劃出兩片又大又薄的桃形做小象的耳朵粘到頭上去;我還找了玻璃珠給小象安上眼睛,用紅橡皮泥做出嘴巴,用白色的橡皮泥搓成條,一頭弄尖,給小象當牙齒,用牙籤固定在嘴旁邊;最後用灰橡皮泥搓出四個粗圓柱給小象做大腿,搓出一個細條當尾巴,還用褐色的橡皮泥做出了小象的腳粘在腿下邊,當我用牙籤把腿和尾巴固定在身子上,這樣,一隻小象就基本完成了。當然,我還用壓板在小象身上做出了皺紋,就更像了。

第二天,上美術課的時候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交給了老師,老師用驚訝的目光看着我,並説:“嗯,你做的小象真漂亮。”我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讚賞,心裏高興極了,後來還參加了比賽。

回到了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都替我高興,爸爸媽媽還不斷的'鼓勵我,不管做什麼事,只要認真對待,就能做得很好。

手工作文600字 篇4

那年暑假一開始的時候,我的心中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我要做一個心靈手巧的人。

説幹就幹,媽媽也毫不猶豫地支持我,作為“贊助商”,她給我買了許多東西,有拼豆、滴膠、手工紙、卡紙、髮卡……為了不讓媽媽失望,我每天都在學習,看着網上的視頻教程,琢磨着圖紙。

漸漸地,我從一個初學者變成了一箇中級興趣者,我開始把我的工藝品當成禮物送給別人。我越學越興奮,並且漸漸地掙脱了教程和圖紙的束縛,進入到一種自己想象、創新的境界。

又過了幾個星期,我又成功地從一箇中級興趣者變成了一個高級專業者。於是,我有了一個新想法:在剛開學的前幾天,我提議有興趣鑽研手工的人,組織一次“沙龍”,然後一起來探討大家都是如何成為一個心靈手巧的人的。在我的邀請下,許多人都熱情地加入了進來,不知不覺我成為了這次手工沙龍的主角,準確地説,是我做的手工成為了這次沙龍的主角。

我給大家展示着我在暑假裏的作品,出人意料的是,大家都對我的作品很感興趣,都爭相競拍我做的工藝品。沙龍也由此變成了一個“拍賣會”——“五元!”“十元!”“十二!”……場面熱鬧得近乎失控。我不知道是該為我做的手工,受到大家的喜愛而開心,還是該為我熱情萬丈舉辦的沙龍卻泡湯而失落。我只好把所有手工都送了出去,結果越送越多,因為有的人説,她家還有一個小妹妹,很喜歡手工。有的人説他想發到網上幫我漲人氣。還有人説他有好幾個包,想每個上面都掛一個來做裝飾。

通過一個暑假的練習,我終於成功地成為了一個心靈手巧的人,而這一切都源於學習,學習真是令人快樂哦!

夜晚來臨了,月亮爬上了天空,我笑着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手工作文600字 篇5

大家吃過又香又甜的南瓜餅嗎?它可是我的最愛,只要一提到它我就直流口水。今天,我要和媽媽一起做南瓜餅。

首先得給黃澄澄的南瓜洗個澡,再把它那層厚厚的“外套”脱掉,接着小心翼翼地把南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鍋裏隔水蒸。煮熟後的南瓜就像一灘爛泥似的,軟乎乎的。

好不容易等到南瓜冷卻,媽媽就把南瓜泥倒入糯米粉裏,使勁地把它們均勻地揉合在一起,雪白的麪粉頓時換上了黃色的衣裳,看起來可有食慾啦!媽媽可能幹啦!三下五除二就把麪糰揉得軟軟的。我心想:揉麪團看起來很簡單嘛,不如我也來試一試。於是,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開始揉,哪知道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麪糰好像專門和我作對似的,根本不聽我指揮。要麼是麪糰怎麼也揉不起來,要麼是雙手沾滿了麪粉甩也甩不掉,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這時,媽媽看見了,立馬拿了一點乾麪粉撒在我的手掌上,讓我搓了搓,果然很神奇,我的雙手居然不粘了。

終於要開始做南瓜餅了,我抓起一小撮麪糰先捏一捏,再揉成滾圓滾圓的球兒,接着用牙籤壓出南瓜的紋路,最後用葡萄乾做南瓜梗。哈哈,一個小巧玲瓏、晶瑩剔透的南瓜餅誕生在我的眼前,我越做越得勁,一下子就做了一盤金燦燦的南瓜餅。

最後,做好了的南瓜餅被放入鍋中蒸熟,一個個又香又糯的南瓜餅就出爐了。

看着這盤熱氣騰騰的南瓜餅,撲鼻而來的香味簡直讓我垂涎三尺。我二話沒説,馬上拿了一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香甜的味道頓時侵入我的心扉,味道真是美味極了!

吃着自己親手做的南瓜餅,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手工作文600字 篇6

我,今年8歲半,方臉盤,一雙小眼睛最愛看書,一雙靈巧的小手最愛做手工。

老師剛發了《快樂作文》雜誌,我在放學路上就看。回到家吃飯的時候,我還在聚精會神地看。正看着,媽媽叫我吃飯,我嚇了一跳,但我的眼睛還停留在書上。以前發的《快樂作文》我有的忘了,就把它們收拾好,早晨看幾本,中午看幾本,晚上睡覺時還看。媽媽總是擔心我的眼睛:“‘小書迷’,明天再看吧!”,但我説:“等會兒,再看一篇。”其實我心裏想的是再看好幾篇。我看着看着,耳邊傳來一陣呼嚕聲,原來是媽媽睡着了,我心裏暗自高興,又可以多看幾篇了。因此我一天就看完了所有的《快樂作文》。

媽媽見我愛看書,就在圖書館給我辦了一個借書證。我到那兒一看,這麼多書,不知看哪本好。就拿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看了起來。一會兒,管理員説要閉館了,但我還想看,只好借了一本書,戀戀不捨地回家。借的書也特別好,早晨我上廁所,還拿着那本書看。有時看得頭暈目眩。

我不僅愛看書,還特別喜歡做手工。以前媽媽給我買了幾本學做手工的書,當時我愛不釋手,真想快點兒做好。我一有時間就做,一會兒剪,一會兒折,一會兒粘,累得不行了,還是要做,現在我有好幾箱子手工製作。有一次,我的玩具汽車壞了,想把它修好,可拆開一看,裏面有個電板,這下我可犯愁了。我想了一會兒,想起了上次的實驗,我就把開關和小燈泡相應的電線接到一起,接上電池。一試,撥開開關,燈亮了;關上開關,燈滅了。我就按照這個原理,拆下電板,又做了一個小汽車。

每次做好一個東西,我都會自己欣賞半天。

這就是我,一個愛看書又喜歡做手工的男生。

手工作文600字 篇7

那天下午,媽媽讓我到舅媽辦公的地方讀書學習,那裏有一個多出來的辦公室,剛好有一個好的環境。

我坐在辦公室裏,把書都一一擺到桌子上,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我做完一樣接着一樣,突然聽到了一陣“咔嚓”聲,我循着那聲音,原來是舅媽進來叫我休息一下。我跟着她去了他的辦公室。

一進去便是電腦,舅媽正在網購,她説:“我想買點串手鍊的東西,你和她們編起來,送給那些阿姨們一點。”這主意不錯,我連忙説:“好呀好呀,你買點漂亮的,小鈴鐺啥的。”

我坐在他旁邊,她仔仔細細的挑選着,她打開一個界面,裏面的裝飾物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一種裏面有好幾種顏色,五彩繽紛的,漂亮極了。

過了幾天,貨到了,我和妹妹去門口收貨,一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的打開。先是狠狠的參觀一番,其中有一種吸引了我的眼球,形狀像是一個橢圓的環,一端有一個開口。我想:“這應該不是用線穿的吧,似乎是一個一個扣起來的。”

我拿起那一小包,自己琢磨着編了起來,我叫妹妹過來,放在他的手上比了比,剛剛好,我給她戴上,他一看,立刻跑去讓大人們看:“爸爸你看,媽媽你看,姑姑你看,大爺你看……”

我和妹妹把所有的種類都打開拿出來一點,有圓形的,有心形的,還有小海豚,米老鼠……我説:“你穿一個手鍊是兩個圓形的,一個心形的,按順序,最後穿一個海豚。”妹妹笑着:“OKOK!”

我和妹妹比賽看誰穿的又快又多,就這樣我們一共穿了二十一個。下午到姥姥家吃飯,把手鍊分給阿姨們,他們也在研究,都樂開了花,人人都在誇讚我們穿的漂亮。

這次手工製作,贏得了大家的好評。

手工作文600字 篇8

手工,這門學問可以讓人的“兩個寶”即雙手和大腦變得靈活又協調,所以,為了讓我變得更加聰明,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三模社團”。

參加社團期間,我們要做一個“蝙蝠俠”F1賽車,我先按着圖紙將零件一步一步地拼起來,可拼到放置電動機這步就卡在那裏不合了,我一邊看圖紙,一邊想着該怎麼放進去呢?我經過反覆的研究和實驗,終於找到了竅門所在,我摘下一片小圍欄,輕輕地把電動機推進去。“哇!電動機啟動了!”我高興的歡呼起來“成功了!成功了!”我看着我的雙手,心裏既興奮又激動,都不敢相信這輛賽車是我用手親自做出來的。我的這輛“蝙蝠俠”F1車形精美,賽車型的底盤,霸氣的車輪,連電池盒都很酷噢,從上面看車子是橢圓形,車上火紅的花紋讓它顯得格外好看。

還有一次,是製作一輛“重力小車”,這個車的原理是利用砝碼受到地球引力作用,通過滑輪傳導,使小車輪子轉動,推進小車前進。我一拿到材料袋就迅速地製作了起來,我很快地搭好了車子,但反覆試了好幾次,車子都沒有動起來,我心急如焚。這時,我想到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句話,我漸漸冷靜下來,又開始認真、仔細地檢查安裝的每一個步驟,檢查了好一會,終於發現問題所在,原來是收線的地方卡住了,我又把它重新裝好,車子終於能動了。這時,其他同學都還沒有做好,他們都向我投來了讚賞和羨慕的目光,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現在我家的書櫥裏已經珍藏了我好多個作品,做手工不僅讓我的手腦得到鍛鍊,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道理。今後,我一定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

手工作文600字 篇9

星期五的下午第二節課,我在勞美術教室裏做起了我的手工作品。這次手工作品叫作石膏模型!顧名思義就是石膏粉製作的模型。

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將石膏粉倒入杯子裏(注意不要倒入太多)加入適當的水,用木棒攪拌均勻,但一定要攪拌到沒有泡沫為止,再把攪拌好的石膏液倒入模型裏,最後晾乾就大功告成了。

我照着製作方法一步一步去做,誰知第一次就失手把石膏粉倒多了,我並沒有在意什麼,接着做!我去加水,可是水又加多了,只好繼續加粉攪拌。

誰知又感覺太黏了,我感到奇怪,只好又讓其他同學幫我加了點水,這時我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那就是不停地攪拌。

我拿起棒子扶着杯子就開始攪啊!攪啊!攪啊攪……當我攪到沒有泡沫的時候,老師卻告訴我石膏液太稀了,應該要像酸奶一樣的粘稠。我聽了老師的話,一邊加石膏粉一邊攪拌,攪着攪着我又發現沒水了。

“這可怎麼辦啊?沒水了?”我一邊抓着頭髮一邊説。這時,我眼睛一亮看到了窗外的水龍頭,想到一個好主意,那就是溜出去“偷水”。

於是我就向老師説:“老師,我想去洗下手,手太髒沒法好做模型.”雖然我説的並不是真話,但是我還是成功溜出教室,偷到了水。哦耶!繼續攪拌!攪啊!攪啊!我感覺我都攪了一個世紀。終於到了振奮人心的時刻了,我連忙把石膏液倒進去,就等晾乾成型了。

於是我就等啊等啊……不時用棒子觸碰一下,看看晾乾了沒有,沒有幹!沒有幹!沒有幹!我一發怒就把它扔了,説道:“這是什麼破玩意兒,一點也不好玩!”

唉!這真是一個失敗的手工作品,想想這到底是哪一步沒做好呢?我至今也沒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