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書籍

設計書籍

欄目: 書籍 / 發佈於: / 人氣:1.06W

設計書籍1

如今,照明電路的數量越來越多,使得路燈的用電量占城市用電量的比重越來越大,在用電高峯期時,電網超負荷運行,電網電壓都低於額定值,在用電低谷期供電電壓又高於額定值,當電壓高時不但影響照明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耗電量也大幅增加,當低谷時,照明設備有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對城市的路燈的設計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特別是午夜之後車流量急劇減少時,應該適當的關閉路燈,節約用電。但是我國的既節能又能延長路燈壽命的技術相比國外卻是落後了,因此路燈控制系統的設計對於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

設計書籍

本論文旨在設計一套對外界光線和電壓信號的採集來控制路燈的自動啟停以及智能調壓的控制系統,它能對路燈進行穩壓、調壓、自啟動並延長路燈壽命的作用。

二、本課題的基本內容:

本設計可以通過對外界光線和電壓信號的採集來控制路燈的自動啟停以及智能調壓從而減少城市路燈照明耗電量,又對輸入電壓進行穩壓調節來提高用電效率。要求學生獨立選擇芯片、設計電路、編制程序、調試、完成整個系統功能。主要內容如下:

(1)、根據控制技術的特點,進行路燈系統設計的整體研究與設計。

(2)、針對光線和電壓信號的採集,採用數據採集技術。

(3)、通過按鍵可對相關的參數值進行設置,從而實現對不同時間進行不同的開燈模式。

(4)、當電壓符合額定電壓時,系統自動進行穩壓。

(5)、在午夜之後降低電壓以調節路燈亮度,實現調壓。

三、進度計劃:

(1)、—:查閲相關資料,理解設計任務書。

(2)、—:搜索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3)、—:硬件調試,排除故障直至滿足設計要求。

(4)、—:軟件調試,排除故障直至滿足設計要求。

(5)、—:整理資料,按要求撰寫論文,完成初稿。

(6)、—:論文整定,最終定稿,準備答辯。

四、參考文獻:

[1]查兵,崔浩.單片機原理[J].中國高新技術,20xx年1期

[2]李健,蔣全勝,任靈芝.智能路燈控制系統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xx年6期

[3]金仁貴.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開發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xx年12期

[4]嚴懷龍.基於單片機的數據採集系統[J].廣西輕工業,20xx年6期

[5]王虎城,周晉軍,皮依標,葉振華.基於光傳感器和單片機的校園路燈控制系統設計[J].科技廣場,20xx年1期

[6]王立紅.基於單片機的智能路燈控制系統[J].網絡財富,20xx年6期

[7]王皚,佘丹妮.基於單片機的模擬路燈控制系統設計[J].儀表技術,20xx年11期

[8]張毅剛.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9]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0]童詩白,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1]程德福,林君.智能儀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12]刁鳴.常用電路模塊分析與設計指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設計書籍2

通常,閲讀者會通過“手”來翻閲紙質書籍,用“眼”來瀏覽,“心”去領會的傳統閲讀流程去進行體驗,但僅是二維平面枯燥無味式的感官效果,並沒有給予讀者足夠的愉悦感與新鮮感,無法刺激其進一步閲讀的興趣,往往營造出冷落無情的氛圍感。如何通過具有新鮮感的主題互動信息傳達形式來悦取讀者的興趣並提高閲讀體驗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書籍作為閲讀的載體,是通過視覺材料獲取信息的過程,而這裏的“設計”是通過信息視覺化進行傳達信息的過程①。隨着時代的發展,書籍設計也經歷着制度文化的變遷,並不斷推陳出新;新時代背景下,讀者的感官體驗將會變得更加多維度。“主題”,作為書籍要表達的內容,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視覺”,通過人眼的視覺生理感官反應,體驗着不同的語言符號信息反饋。主題視覺呈現是建構書籍設計在時間與空間上的橋樑紐帶,不但富有節奏感,同時還為讀者提供了閲讀的激情。

一、多維度的視覺感官“語言”呈現

視覺是人重要的感覺器官,由光感、色感、空間感等一系列功能組成,從視覺感官出發,是體驗書籍設計不同感覺效果與逾越蜕變的有效途徑。

(一)趣味互動的傳達

“互”即相互、彼此、雙方,“動”為動作、影響②,互動是人與人或人與物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感應的動態過程,書籍設計的互動性是指在讀者和書之間建立相互溝通的橋樑,不再是傳統的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無意識的參與其中。傳統書籍中的互動,往往是讀者被動地通過接收書中的圖畫或文字信息信號,從而轉變成輸出個人感受。這種互動方式容易讓讀者產生疏離感,缺少與作者和書籍自身的情感交流。書籍是有生命的,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圖書有自己的“氣場”,可以影響身邊的週遭事物③。書也是有形的產品,不論從形態、顏色、材質還是功能等需求角度出發,都是在給讀者傳遞信息表達情感與真實感受的互動體驗媒介。趣味性的互動方式可以體現在書籍內部的摺疊、裁剪、光影等手段,從靜態的二維平面轉到三維的立體形態,滿足讀者的好奇心與心理體驗來增加讀者的閲讀體驗流程互動。

(二)視覺“實感”空間的體驗

二維平面通過人眼獲得三維的視覺沉浸效果,能夠創造出立體空間實感,讓讀者感受到不一樣的視錯覺體驗,彷彿可以觸摸得到,給人以奇幻的虛擬視覺享受和心理震撼④,這種隱性空間需要讀者閲讀書中的圖像文本信息後,才能產生空間實感的聯想。真實空間感的營造體現在:打開書籍,頁面上物像圖形瞬間跟隨站立起來,很有視覺衝擊力。閲讀者會下意識的伸手去觸摸體驗,通過視覺與觸感深刻感知書中的信息,產生主題聯想,並有所體會。

二、主題呈現的方法

中國古代詩人常用“象”來表達抽象的客觀事物,通過比喻、擬人、象徵、聯想、打比方等修辭手法表達詩人自身的情感,並賦予其真實的客體存在⑤。書籍設計也可借用這種情感意識來烘托書籍中所要體現的主題思想,通過意象抽象表達的再造過程,構造書籍設計的主題視覺場景⑥。

(一)借物出新

通過藉助熟悉的形態創造出新的意象,尋求感性形態上的相似性⑦。如果主題難以確定,可以模仿借用其他的形態意象來尋找靈感。比如書籍設計的主題為“愛情”,可以借鑑熟悉的電視、電影、小説等內容,借鑑別人的人、景、情,來挖掘自身的感性形態,塑造相仿的特徵。這裏以筆者的書籍設計主題“蹤跡”為例,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對拍攝的圖片進行梳理歸納,每個地點的感受不同,對人的對物的感受等等,也可表達自我內心,天氣狀況,囧事,幸運的,倒黴的……也可按照情節的發展高潮對主題進行節點式分割,按照情節發展順序進行塑造,有機的將散亂的圖片串聯起來,從而進一步對主題潤色。

(二)分解提取

“分解”顧名思義,就是拆散分開的意思,主題被分解成若干象,通過聯想與主題相關的詞彙,再進行篩選提取最具特點、情感的關鍵點,通過關鍵點來釋放或傳達主題信息。比如“人”這一主題,可以分為男人、女人、女博士……又可根據他們的愛情、工作、生活進一步剖解關鍵詞,通過關鍵詞分析來展現他們的個性。一句話總結:確定主題關鍵詞,聯想與主題相關的若干詞彙,然後再進行匯聚,分析其與主題的密切程度,進行篩選。類似於產品設計前期的頭腦風暴“貼小紙條”展示,篩選出與主題相關的有用的可進行造化的關鍵詞。

(三)趣味關聯

所謂趣味關聯就是藉助客觀世界存在的物,選取進行聯想並賦予其一定的象徵意義。比如以“蹤跡”為主題,我叫苗夢宇,非正式場合下通常喜歡把“苗”寫成“喵”,發音與家鄉的方言一致,也覺得好玩,“喵先生的蹤跡”“喵Y鮮蹤”等一系列有趣的名稱也可以當作我的書名。在書籍的設計過程中,圍繞主題中心思想進行關聯性思考,將可感知的、富有趣味的元素融入設計中,給讀者創造意境,使其感官體驗尋味其中⑧。對於“喵”我們又可以聯想到貓,給人一種好奇的心理,創造出有趣的閲讀語境;這種上下波動遊離式的趣味點要簡潔明瞭,圖像表達的意思明確,不能造成思維上的障礙去阻斷讀者繼續思考的意識連貫性,簡單的趣味點構建總會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

(四)確定基調

這裏的基調是指主題符號語言。經過自己的意識加工,將主題進行提煉昇華,強化一些符號語言創造出審美的情趣或某種意象。用一張圖表現出作品的基調,或是整體的情感傾向,特別是書籍的封面設計,其本質就是在設定一種情緒,通過視覺最直觀的呈現給讀者;同時又體現在書籍設計的整體風格,例如“瑞士國際主義”“極簡風”“歐美風”“斯堪的納維亞風”“包豪斯”“中國風”“性冷淡風”“時尚”“潮流”“粗獷”“清新”“非主流”“高富帥”……一系列主題風格來實現。這又牽扯到書籍的版式設計,點、線、面的融合,視覺所要表達出不同的感受,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輕重感,層次感,密集還是疏散的,都能夠營造出與主題相關的獨特意境。

三、形式與內容“主題”的平衡

形式和內容作為書籍的一部分,要統籌主題與視覺材料的全局性,就像一根槓桿要保持兩端的質量相當,才能達到平衡。在進行書籍設計之前,規劃好文本信息的整體策劃與視覺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由內向外傳達的完整性;同時根據主題對前期準備的材料進行篩選整理,按照主旨思想題材、圖片、文本信息歸類,根據書籍結構和關注的文本進行交融塑造,避免文本信息過多或圖像信息爆棚的頭重腳輕的結構狀態。

四、結語

本文主要從書籍設計主題視覺語言的呈現方式上作了簡單探討,只是將一些實用的方法引入到書籍設計實踐中,還沒有形成系統的高度融通的設計理論,有待進一步具體實踐考證。雖然相關研究實踐並不完善,但簡單明瞭的設計方法有助於初學者對書籍設計進行準確定位,瞭解相關主題、圖片、文本、版式在書籍設計中整體運用具有一定指導意義。書籍設計是集形式、風格、版式、順序、設計等內容於一體的整體藝術,是準確傳達信息、思想、氣質、理念的“乾貨”容器。好看的書籍是吸引你的理由,除了形式上能夠刺激你視覺上的佔有慾以外,更應該體現在易讀的“好看”,如果書籍的“顏值”能夠與內在的主題之美和諧共存,才是書籍設計真正美的追求。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數字媒體為主導的新時代下,書籍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要具有探索性的符合大眾需求的前衞的創新理念。書籍設計在滿足形式與內容之美、主題和諧一致的情況下,受到了各種新型材料的衝擊,按照現有趨勢發展,可以借用新型材料推陳出新,創意性地運用材料包裝設計書籍的結構;同時,在材料的選取上應遵循綠色低碳的可持續設計理念,根據讀者和書籍的真實需求,合理地運用材料。

設計書籍3

《烏合之眾》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是法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以研究大眾心理特徵著稱。烏合之眾也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書,作者以不同的人羣、角度、事件來驗證羣體行為心理的侷限性,以及個人一旦進入羣體就極易喪失獨立人格的無奈。

羣體的力量是強大的,處在羣體當中的個人則極易被羣體的意志所左右,同時,個人行為會不自覺的向羣體行為靠攏,因為這樣他們會獲得安全感,甚至是身處羣體的榮譽感。

羣體是感性的,他們易衝動,容易被情緒感染。因此,我們做設計時應當儘量簡單,只有簡潔的設計理念才會易於被大眾理解;我們的設計方案應該特點鮮明,只有特點鮮明的設計才易於被大眾識別、傳播。例如腦白金的廣告:

xl羣體是不善思考的,因此羣體容易被“領袖”,“榜樣”所領導,甚至是被蠱惑。因此,主流的設計理念易於被大眾用户接受;權威性的背書也是易於被大眾用户接受的方法。例如扁平設計風格初期大眾關於扁平風來源(瑞士設計風格)的爭論:

《十宅論》

十宅論是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先生寫了一本關於日本居住文化的書,它其實算是建築學範疇的理論書籍。作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慾望,從而導致了他們挑選房子的外形和傢俱擺設,這一切與審美無關,只與居住者的“個性”相關聯。

作者對於不同房屋類型主人的一系列分析鞭辟入裏。比如文章開篇講述的“單身公寓派”,日本70年代的單身公寓主體是混凝土打造的,房間的上下左右都是混凝土,連走廊的通道也被隔音鐵門所隔斷,成為一個密室。公寓進門是狹窄的過道,一旁設有浴室、廁所一體化的組合與時,過道中間是牀,盡頭是小客廳。這是典型的旅館式客房佈局,旅店具有兩種暗示含義:旅行和性愛。旅人沒有固定的居所,總是在流浪,對於現代都市的單身者來説,理想的生活狀態不是安定下來,而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一直到結婚有孩子。因此,單身者會選擇旅館一樣的空間佈局,這具有某些象徵意義。除了旅行,單身者最期待的就是性愛了。在電視劇中,一對男女消失在旅館裏的鏡頭足以證明這樣的象徵意義了。而狹小的空間在大都市裏意味着即使是剛畢業的單身學生也能夠負擔得起……

作者的一些分析也許不適合中國的情況,但作者對於不同類型的住宅佈局的分析邏輯,以及居住者的心理畫像,非常值得設計師,尤其是剛入門的設計師們去學習。

設計書籍4

【摘要】:時代的劇變使得書籍的裝幀必須要朝着更高的“非實用”層次發展,讓書籍的裝幀精美化、美學化,從而吸引讀者的眼球。正是由於此,書籍的裝幀在當下的環境既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更面臨嚴峻的挑戰,對其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字】:書籍裝幀設計 材質 理念

一、書籍裝幀

書籍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大大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古今中外,中國的線裝書、西方的羊皮書、蘇美爾的石板書都是頗具時代和地域特色的書籍樣式。據考證,早在魏晉時期,我們士大夫階層接十分重視書籍的外觀和整體外型。陶淵明説過“書若其人,面甚為重”,這句話充分表現了古人對書籍外觀造型的重視,這些,其實也就是當下書籍裝幀的雛形。

隨着人類經濟的發展,物質產品不斷豐富,人類對事物的要求不再侷限於實用性,而對美學等因素的考慮越來越多。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着人類科技的飛速進步,傳統事物正面對新生事物的衝擊都加快了變革的步伐。一方面裝幀很差的書籍即使內容充實也很可能壓在書店積灰,很多讀者甚至連翻閲的興趣都沒有。另一方面電子圖書的興起對傳統書籍形成了巨大沖擊,其豐富的圖像影音內容和高度的互動性使得傳統書籍望塵莫及,時代的劇變使得書籍的裝幀必須要朝着更高的“非實用”層次發展,讓書籍的裝幀精美化、美學化,從而吸引讀者的眼球。正是由於此,書籍的裝幀在當下的環境既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更面臨嚴峻的挑戰,對其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傳統的書籍裝幀

誠如前文所言,基於物質資料和科技水平的限制,雖然早在20xx多年前的羅馬時代就出現了專門的書籍裝幀部門,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書籍裝幀不論社會調查報告是在範圍還是形式上的發展都非常的有限,具體來説,傳統的書籍裝幀有以下幾個特點:

1.使用範圍有限。傳統的書籍裝幀使用的內容範圍和人羣範圍都十分有限,基本集中在政府或一定的社會組織編訂的書籍,如中國的《四庫全書》,西方的《聖經》。同時使用裝幀較好的書籍的人羣,基本為上流社會的貴族或富商。

2.形式單調。一般來説,東方的書籍裝幀以線裝書為代表,而西方以羊皮書為代表,同時內容以文字敍述為主,形式十分單調且長時間處於停滯狀態。

3.技術含量低。傳統的書籍裝幀基本就是將書籍組裝和保護起來,高級一點的裝幀也只是使用金銀等貴重金屬裝飾,本質上裝幀的技術含量和設計理念處於很低的`水平。

三、當代書籍裝幀的要求和思路

時代在飛速發展,書籍裝幀在這個劇變的時代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要注意以下要素:

1.改變傳統書籍裝幀的觀念。傳統觀念將書籍裝幀的思維侷限在書籍的裝訂、保護、封面扉頁的製作等方面,但當今時代對任何一件事物的要求都變得綜合性和複雜性,在裝幀過程中,如果我們將思維侷限在裝訂和封面這些方面,那對提升我們書籍的整體質量是非常不利的。根據新時代的觀點,書籍裝幀包括了書本中所有與文字、圖形、色彩、形態的有關係的設計和製作。

2.結合時代背景,書籍特色增強書籍的美觀性

美觀是書籍裝幀十分重要的一個作用和要求,在當下環境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熹榜書千字文》為例,來看看這個問題。這套書的裝幀給讀者的視覺衝擊是非常強烈的。首先,他用木盒製作了書的外套,並創造性地將朱熹文章片段運用現代激光雕刻工藝反雕凸刻在面板上,讓讀者光是看到這震撼的封面便對書籍裏面朱熹的大作充滿了渴求和期盼。而反雕的千字文,完美的與朱熹生活的時代宋朝結合起來,展現了宋代印刷術的跨越式發展,使讀者的思緒一下飛回到千年以前。這樣的書籍裝幀,帶給讀者完美的想象空間和意境,創造驚人的銷售量自然不足為奇。

3.突出民族特色

時代的發展使得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一夜之間世人皆知,然而一個民族的文化卻是無法複製的,這正好給了我們書籍裝幀的一個思路,那就是彰顯民族風情,使我們的書籍“僅此一家”,具有極強的獨有性。

我們之前展示了《小紅人》的裝幀設計,這本書至今也是中國書籍進攻國外市場的典範製作,當年在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取得了驚人的銷量。我們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小紅人》幾乎處處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元素裝幀設計理念。線裝模式、封面的窗花剪紙、扉頁的中國結設計、還有整本書的黑字紅底的對聯模式,可以説是頁頁有景,片篇有情。

四、大膽使用不同材質實現裝幀功能

書的材質早就不能在侷限於紙張,所以材質的多樣化也是我們現代書籍裝幀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為了吸引讀者或者更好地體現書的內容或時代特徵,我們可以使用木、鐵、塑料等多種材質。

五、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把書籍的現代裝幀理念用1個圖表示,對書籍裝幀的進一步研究對於我們提高書籍實用性和美觀性的整合將具有重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鄧中和.書籍裝幀創意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103-193.

[2]鄭軍華慧.書籍裝幀設計[M].上海書店出版社,20xx.1―46

[3]邱陵.畫家與裝幀[C].見:杭間張麗娉編.清華藝術講堂.中央編譯出版社,20xx.195-205

[4]楊永德.中國古代書籍裝幀[M].人民美術出版社,20xx.

設計書籍5

一、幼兒書籍材料的綠色運用

綠色設計發展趨勢是使用天然的、綠色材料,如低能耗、少污染的材料,可再生材料及可回收材料,有毒、有害和有輻射性的材料必須避免。眾所周知書籍設計材質中紙張運用最多,在幼兒的書籍設計中市場上採用最多的是銅版紙雙面覆膜,但這種覆在印刷品表面的薄膜和其他塑料製品一樣難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覆膜後的紙張也無法再次回收利用。據英國《經濟學人》一篇統計報道,中國人的一年紙張消耗是人均1.81棵樹,所以紙張的過多運用並不環保;幼兒的理智判斷能力差,行為衝動性強,如果紙張的韌性和牢度不夠也會被幼兒撕壞、咬壞。因此,幼兒書籍的材質設計與成人書籍設計不一樣,既要滿足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又要滿足社會生態環境保護。那麼棉布作為幼兒書籍的材料運用,似乎可以協調這一問題。布質書在發達國家十分普遍,在我們國家20xx年開始問世。如是一本名為《蘋果的故事》的布書,書採用的材質是棉布,在棉布上可以印刷文字、圖案。書的每頁都在棉布裏面填充海綿,以此增加棉布的厚度,方便幼兒胖乎乎的小手拿、抓、握、翻、壓等,可以訓練幼兒手指肌能和觸覺。柔軟的書籍頁面對兒童的閲讀也是一種保護,不像紙質書籍會出現由於紙質太硬、太薄而劃傷幼兒手指的情況。棉布材質的幼兒書籍反射率低,對兒童眼睛不刺激,嘴咬不壞,手撕不壞,髒了可以清洗,既能減少幼兒塵埃過敏機率,又可以反覆使用,提高書籍的使用壽命,甚至可以完好無損的傳給下一代。與紙質的幼兒書籍相比較,棉布幼兒書籍具有質量輕、無毒害、天然、環保、柔軟、安全、易清潔等優點,材料運用的安全性、無毒性、易操作性、耐損性等都體現了幼兒書籍設計的綠色設計和人性化處理,相信這種棉布材質的書是很多家長給幼兒的第一選擇。

二、幼兒書籍的綠色印刷

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對於世界的感知除了動手以外,有時候會通過嘴巴,喜歡什麼或對什麼好奇會用嘴巴舔或咬,這勢必是傳播疾病的渠道,所以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接觸一切物品都需要極高的安全性,同時又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他們通過書籍來了解世界。在成人的書籍閲讀中有時候手上也會粘上油墨,而油墨中含有有害身體健康的物質,所以在幼兒書籍設計中還要特別強調綠色印刷。綠色印刷是指印刷中要建立環境保護意識,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保護人體健康,消除印刷中由於環保問題造成的危害,給人類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印刷工藝中油墨是必不可少的。傳統採用的礦物油墨顏料中含有鉻、汞、鉗等重金屬元素。如果把含有這些重金屬元素的油墨用於幼兒的書籍印刷,與幼兒密切接觸,而有些幼兒又喜歡吃手或用嘴接觸書籍,可以想象這對幼兒的健康會產生多大的危害,比如有些幼兒血液裏查出鉛中毒,就是因為幼兒書籍、玩具中含有超標的重金屬元素、揮發性有機物等。因此,我們應該追求一種“印以墨為先,墨以質為本”的原則,幼兒書籍的印刷尤其提倡使用環保型油墨。環保型油墨目前是以植物油為主體的油墨,如水性油墨、紫外uv油墨、大豆油墨等新型環保油墨。大豆提取的植物油屬非礦物油,這種油墨不含污染大氣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無臭、無毒。這樣的油墨應用到幼兒書籍的印刷中可以保護幼兒的健康,除此之外,在滿足信息識別、保護、方便等功能的條件下,還應該提倡用量最少、工藝最簡化的適度印刷,對印版版材、印刷材料、後期加工等方面都要優先考慮環境的效益以及人體的健康。

三、幼兒書籍功能的再設計

綠色設計思維概念中包含產品的多種用途設計,包括通過變化可以增加樂趣的設計,避免因厭煩而替換的需求,其能夠升級、更新,通過儘可能少地使用其他材料來延長壽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組件。至於幼兒書籍設計中如何進行這方面的綠色設計,可以借鑑產品設計的例子。圖2是一個產品廢棄物的功能再開發的例子,YWater是針對孩子的一種低卡路里飲料,喝完飲料後扔掉這個形象生動的Y型瓶子實在可惜。設計師通過一個Y結(YKnots)將這些瓶子連接起來,可以進行各種立體形態的組接,訓練孩子的立體空間思維想象,所以很多瓶子就可以成為LEGO(樂高)一樣的玩具。由廢棄物到玩具物,通過巧妙的設計拓展其使用功能,延長使用的生命週期,這也是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思維。在幼兒書籍的可持續性發展中,也可以從書籍功能方面入手,讓一本書不僅具有閲讀的功能,還能通過設計來延伸、拓展其功能,提高書籍的使用價值和週期。

我國兒童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陳鶴琴曾説過:“玩,固然重要,玩具更為重要。”當幼兒書籍遭遇玩具,兩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也是一種不錯的設計理念。玩具書既有書的內容和形式,也擁有玩具的趣味和功能。比起一般的傳統幼兒書籍,其寓教於樂,好看好玩,可以長久的保留下來。一些兒童立體書甚至引起成年人的喜愛和收藏。圖3是一本幼兒布書,講訴農場裏小動物的故事,整個設計是一個可以儲物的布袋,裏面裝滿了農場裏的小動物,每個動物後有魔術貼,打開布袋之後。小朋友可以按自己的想象隨意安排小動物的位置關係,形成一幅幅圖畫,可以互動玩耍,看圖説話等,側面還有文字對應收納小動物的口袋。這樣的幼兒書籍設計讓孩子即使隨着年齡的增長對書籍內容興趣有所改變,也不會丟棄它,因為它閉合以後還可以當儲物的提袋或抱枕。

四、幼兒書籍視覺的人性設計

除了將綠色環保意識引領書籍設計之外,以人為本,儘量減少盲目的視覺刺激和視覺污染,加強人性化的視覺設計也屬於綠色設計的範疇。幼兒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進行系統性閲讀,他們的書籍設計中以圖形為主,文字為輔。色彩一般都採用高純度的色彩,在幼兒書籍的整體設計中首先應考慮如何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將這些信息要素簡潔直觀地展示給幼兒讀者,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幼兒階段的認知為,過於複雜、繁瑣的圖形很難在第一時間引起幼兒視覺的共鳴,所以在圖形的設計上不宜太複雜,多以具象為主,形式簡約,才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空間設計上要注意圖形、文字的面積、位置、空間關係,善於空間的留白處理,讓幼兒的眼睛可以得到短暫的休息,在色彩的處理上注意色彩三要素,即明度、純度、色相之間的對比和調和的關係。雖然兒童的色彩以高純度為主,但仍然要注意高純度的色彩之間儘量減少大面積的強對比以及強刺激,以保護兒童眼睛視力的健康。圖5是名叫《噼裏啪啦》的圖畫書,書中文字和插圖都是日本知名童書作家佐佐木洋子專為幼兒編繪、設計的。在圖形的設計上,三個主角動物的造型類似幼兒簡筆畫,形象簡潔、生動,一下就能引起幼兒的共鳴。在色彩的設計中,從明度、純度、色相中尋求對比和協調,如主角動物色彩小面積的高純度與背景大面積的低純度調和,以此讓畫面主體在突出的同時避免產生過分的色彩視覺刺激。文字的字號大小適中,適合幼兒的閲讀,從書籍整體的空間佈局以及編排設計上都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人性化的閲讀空間。

五、結語

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資源的使用和再利用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幼兒書籍設計中引入綠色生態設計是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從設計與人、設計與環境的角度去思考幼兒書籍設計;從書籍材料、印刷、功能、視覺設計等方面倡導綠色設計和綠色消費,讓它在滿足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慾的同時具有安全、自然、環保、人性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書籍。

設計書籍6

崗位職責:

日常主要工作是出版社圖書裝幀方面的設計,包括封面、內文版式、圖書工藝等,如精通海報(包括圖書宣傳、電視電影海報)的設計,則待遇會相應提高。

任職要求:

熟練使用相關設計軟件,懂圖書印刷、裝訂、紙張相關知識,能和客户溝通。

設計書籍7

摘要:文字是書籍設計中構成書籍形態的基本元素內容,文字也是書籍形態中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其不僅承擔了信息傳遞的作用,同時也承擔着較多的審美功能。文字本身存在一定的屬性,進行具體設計實施之後的字體,其排列組合以及文字字號和字行的長短等因素都會對書籍設計造成一定影響,能夠促使書籍設計具有更多的魅力。

關鍵詞:書籍設計;文字應用;審美價值

文字在書籍中的應用也經歷着由不完善逐漸完善的過程,紙張和印刷術的發展使書籍的產生成為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原始書籍設計的時期,文字通常情況下是使用天然的材料或者是經過簡單加工的材料寫在甲骨或帛捲上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促使人們逐漸進入書籍設計時期,工業革命之後,具有現代化特點的書籍設計首先出現在西方,而中國進入書籍設計時期是相對較晚的。

一、書籍設計的主要內容

書籍設計是一項整體的視覺傳達活動,進行書籍設計主要是為了能夠促使讀者閲讀得到保障,同時也能夠賦予書籍一定程度上的美態,使得讀者能夠得到美的享受,書籍設計藝術因此出現。書籍設計中主要包含這三個方面的要素,封面和扉頁以及插圖等內容,書籍封面設計是較為重要的部分,其代表着讀者對書籍的第一印象,也是書籍設計藝術的門面,書籍封面的設計主要是在藝術形象設計的基礎上出現的,書籍的封面形象設計能夠對書籍的內容加以反映,也具有一定推銷的作用,並且直接影響着人們購買書籍的慾望。其次是書籍的扉頁,書籍扉頁是現代書籍設計中的重要內容,書籍如果缺少扉頁就會使其收藏的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最後是書籍的插圖,在進行書籍插圖設計的時候,需要明確書籍插圖本身是書籍內容中較為靈活的部分,能夠讓讀者在進行書籍閲讀的時候具有更多的靈活性,使讀者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得到必要的發揮,幫助讀者對書籍的內容加以理解,並且促使讀者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享受。

二、書籍設計中的文字應用

文字是書籍的主要構成內容,書籍設計中的文字能夠更好的幫助人們進行情感的傳遞以及文明的傳播與傳承,這也是文字的基本要素內容,字體和字形以及字體顏色、文字效果等都是文字版式設計中的重要內容。要想促使文字中的基本因素能夠更加和諧統一,就需要對其之間的聯繫加以必要應用,促使其能夠在對局部差異保留的情況下,促使其整體更加具有統一性,並且讓讀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不會引起讀者的牴觸情緒。

在書籍設計中,字體屬於造型元素,能夠為讀者帶來第一印象,不同的字體本身也能夠給讀者較為直接的視覺體驗,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通常情況下,書籍設計中的文字主要是呈現出黑體的筆畫粗細相等和方頭方尾等特點,主要是因為這樣的字體本身就具有醒目、簡潔以及渾厚等特點,也是現代設計過程中運用得相對較為廣泛的字體,通常情況下,這一字體主要應用在主標題的設計上。在書籍設計的過程中,字體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主要是根據筆畫的粗細程度,黑體也能夠分為粗黑和大黑以及細黑等類型,黑體的另一種形式為等線體,等線體的筆畫具有粗細均等和乾淨利落等特點,能夠給人較為震撼的現代感,這種字體適用的範圍是相對廣泛的,在多數表現現代感的設計作品中,這種字體的應用都是無處不在的。宋體包含着粗細宋體和斜宋體以及仿宋體等,這些宋體的基本特徵是字形相對更為方正,同時橫細豎粗,宋體的筆畫右端和字的收筆之處會出現鋭角,並且呈現出三角形的形狀,能夠給讀者一種肅穆和精緻的感覺,也能夠給人一種古典美的感受。在文字版式設計中也需要關注文字字體的搭配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將文字的主要字體的搭配控制在兩到三種的範圍內,字體對讀者的情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書籍設計的時候,也需要注重字體的設計排版等方面內容,防止其出現過分花哨的情況,字體過於累贅就會使得文章看起來存在拖泥帶水的特點,從而使讀者的閲讀興趣逐漸喪失。

書籍設計中的文字排版通常情況下是通過計算機進行的,而計算機文字本身存在固定格式的設定,而這一設定的存在,對於文字的正文是較為適用的,但是在進行標題的字體排版的時候,其中間會出現一定問題,這就需要設計者必須對書籍設計中的文字設計的相關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對這些文字排版可能構成的視覺上的缺陷加以彌補。在書籍設計的過程中,其字體行距也是需要關注的內容,行距主要是指文章中行與行之間的具體距離,其通常情況下對長篇文章加以處理的時候,需要堅持的主要處理原則是字緊行鬆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下,就會使得文章的閲讀起來更加具有條理性。

三、書籍設計中的文字體現書籍內涵

書籍設計中的文字對書籍的相關內容具有概括的作用,而具有一定個性化特點的圖書設計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具有個性化的圖書設計本身有特殊的含義,它能夠使書籍本身具有更高的表現力,書籍設計中的文字個性化設計使得書籍設計的質量以及其原創力等方面都得到必要提升,也是現代書籍的設計發展主要趨勢,更是新的時代發展下的主要審美需要。書籍設計專家多數都對文字的結構與含義等方面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能夠對文字的具體應用方式等加以充分掌握,同時這些設計專家在進行書籍設計的時候,也存在一定個性特徵,也具有較為濃厚的藝術氣息,圖書本身也屬於商品,具有一定的商業功能,圖書的商業功能和書籍設計的聯繫是較為密切的。書籍設計的時候,簡單明瞭的文字能夠增強文字的識別度,提升內容的可讀性,在書籍設計的時候,對文字的設計能夠促使書籍銷量有所增加,在當前新媒體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圖書市場的競爭也在增大,書籍設計對出版商的命運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在對文字進行巧妙設計處理的時候,需要重視對文字的編排處理,促使書籍的內容和屬性具有一致性,使得書籍的中心思想能夠更好的展現出來,促使讀者的購買慾望得到充分激發,讓書籍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四、書籍設計中的文字審美特徵

讀者在進行書籍閲讀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書籍設計中是使其視覺不斷得到傳遞的重要過程,書籍設計中文字的設計也是比較重要的視覺元素,在書籍設計處理的時候,文字是較為重要的部分。無論是書籍外在或是內在的文字,都需要對受眾的視覺提供必要的刺激和感染,促使受眾能夠充分感受到書籍中傳遞的知識內容。書籍設計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也需要良好的字形處理,同時根據文字的組合情況與排版技巧等相結合並統一,促使書籍美感以及書籍的可讀性等方面有所提升,這樣才能夠充分吸引讀者,使讀者能夠產生共鳴。書籍設計的過程中,文字審美的價值對其藝術特徵等方面存在着關鍵的影響,這就使得書籍設計的時候,需要將藝術設計的理念充分顯示出來,讓書籍設計具有更加個性化的特點,促使文字的審美有效提升,也賦予其更高的創造性價值。此外,文字設計也需要凸顯出書籍內容的中心思想,能夠促使文字在對書籍內容體現的時候做到疏密有致,這也需要書籍設計專家本身能夠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內涵,能夠熟練操作各種藝術表現方法,從而讓文字的審美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通常情況下,在進行書籍設計的審美價值提升的時候,主要是在圖形文字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中主要包含着圖形化描繪文字和精彩插圖以及書籍的整體外觀等內容,所以在進行書籍設計的時候,其中所具有的寓意是較為強烈的,通常情況下需要用間接手段對書籍內容有效展現,根據書籍的不同,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字在設計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一些文字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主要是對書籍的藝術氛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渲染,而一些文字主要是向讀者提供必要的美感意境,另外一些文字是為了促使書籍的商品價值有所提升。

五、文字在書籍設計中的藝術魅力

我國的文化傳承過程中需要依靠書籍的力量,也就需要在進行書籍設計的時候,關注於文化傳遞方面的內容,讓文字更具藝術魅力,將書籍的文化內涵進行更加充分的體現,在時代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受眾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其價值取向和傳統方式存在一定差別,而讀者的價值取向對書籍的營銷出版情況等方面也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書籍出版社就需要更好地掌握受眾的需要以及其需求動向,同時根據書籍的設計將書籍的個性特點和其中藴含的感情更加充分地表現出來,促使書籍更加地生動形象。巧妙的文字編排能夠促使書籍的文化性以及審美性等都加以提升,使得受眾的閲讀興趣也得到必要激發。形態豐富的漢字不僅具有信息傳達功能,同時也是對我國文化內涵的充分體現,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民族特色以及各個階段的社會形態都會在文字設計中有效體現出來。漢字也是形意結合的文字典範,書籍設計需要對漢字的藝術魅力充分展示出來,同時也需要對國外的文化加以吸收和借鑑,並且對書籍的欣賞層次能夠充分提升,使得中國優秀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也充分體現出文字在書籍設計中的藝術魅力,使得書籍設計中的文字合理應用之後,設計的審美價值能夠得到充分提升。

結束語

書籍是人類生活與發展過程中所必需的精神食糧,中華文化在長久的沉澱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眾多的優秀書籍,也通常傳承着多種多樣的書籍,書籍出版企業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實施更加優秀的書籍設計和出版,並且形成自身獨有的競爭力。這就使得各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更加重視書籍設計和其相關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文字的識別以及其審美性的體現都相對重要。圖書出版的時候,需要加強對文字元素的重視,也需要在進行合理的書籍設計之後,促使文字的作用能夠得到必要發揮,使得文字的設計更加符合讀者的需要和市場的發展規律,促使書籍設計風格的多元化發展,對文字的感染力及可塑性等方面都加以提升,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弘揚,根據漢字本身具有的優勢,使得書籍設計能夠得到創新發展。

參考文

[1]喬珮菊,張寧寧,谷雲霄.推廣設計中的版式設計[J].南方農機,20xx,48(07):103-104.

[2]唐志芯.關於書籍裝幀設計中的色彩語言分析[J].藝術科技,20xx,30(04):249.

[3]楊奧.插畫在書籍版式中的原創性設計研究[D].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xx.

[4]張可.書籍封面中的中文字體應用[J].大眾文藝,20xx(03):143.

[5]彭麗莎.基於形態構造下的漢字典故類書籍設計研究[D].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xx.

[6]張可.傳統書籍設計視野下的現代數字書籍設計探討[D].長春:東北師範大學,20xx.

設計書籍8

摘要:互動設計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兒童書籍互動式體驗設計是為了探索出新的兒童書籍設計道路,通過書籍與兒童進行互動,達到良好的信息傳播效果。本文將展開基於互動體驗的兒童書籍設計研究,分析了感官互動體驗設計、行為互動體驗設計和其他互動體驗設計,使兒童書籍更具現代化特色,增加兒童書籍的吸引力。

關鍵詞:互動體驗;兒童書籍;設計

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兒童書籍設計相比較,我國兒童書籍的設計無論是在藝術手法表現上,還是在色彩的搭配上,亦或是在材料的使用上,都顯得過於單調和拘謹。因此,本文從書籍互動體驗的角度來探索兒童書籍設計的創新,從結構、材質等方面進行改造,使兒童書籍設計更具現代化發展特色。

一、兒童書籍設計互動式體驗

麥克盧漢認為,傳統的書籍並沒有立體地展示其內容與形狀,顯得十分呆板、不平衡,若是能夠將多張紙摺疊起來形成多個空間,形成三維度的物體,那麼就可以為書籍設計提供更多的創意空間,提高書籍內容的傳播效果。該理論基礎為互動式體驗在兒童書籍設計中的應用埋下了伏筆。交互式體驗最先起源於人機交互,在不斷地發展中逐漸滲透到書籍設計中,意在從交互體驗中達到預期的交互效果。我國書籍互動設計的理念起步相對較晚,呂敬人先生提出在書籍中注入時間概念,塑造書籍的三維模型,使讀者能夠參與到其中,與書籍產生互動,從而獲得更多的感受和體驗。該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國書籍設計向着互動體驗方向發展,擺脱了傳統書籍設計的束縛,讓書籍更具現代化特色。

二、基於互動體驗的兒童書籍設計

(一)感官互動體驗設計

感官設計是加強書籍與兒童之間互動的橋樑,在書籍中從視覺、觸覺等方面來設計,會為兒童帶來趣味十足的互動體驗。第一,視覺互動設計。視覺互動設計需要打破傳統意義上的紙張形式、色彩搭配、文字互動等,通過沖擊力十足的視覺體驗來加強兒童對書籍內容的認知。比如:傳統書籍紙張的大小基本上為8開、16開以及32開,為了改變這些千篇一律的開本為兒童帶來更多互動體驗,日本藝術大師赤羽末吉所設計的圖書《蘇赫的白馬》,該書採用了24×64cm的超長橫開本,且使用的色彩明豔,展現出遼闊的大草原,並配以悲壯的故事,通過視覺的震撼效果達到身臨其境的目的,加強了兒童與書籍內容之間的互動。第二,觸覺互動體驗設計。儘早觸摸不同材質的物體利於兒童大腦的發育。目前,我國兒童書籍材料仍以紙質材料為主,選擇性較為單一,就此方面來看西方發達國家所選用的材料則更為多樣化。我國一些書籍設計者也參照了西方國家的做法來進行適當的改善,出現了一些以絲織品、布料或是化纖材料為書籍材料的書籍設計作品。比如:《小唐詩》泡泡書的出版,該書針對兒童的喜好,採用軟性塑料泡沫作為材料,整本書質地柔軟,色彩鮮豔,兒童可以在其中體驗無窮樂趣,增強了互動體驗。

(二)行為互動體驗設計

行為互動體驗設計是書籍設計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增強書籍的行為互動體驗設計能夠為兒童讀書增添更多樂趣,吸引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書籍的閲讀和體驗中。行為互動的方式包括翻動、撕裂、洞開等方式。第一,翻動。翻動包括正反方向翻動、組合式翻動、基於視覺殘像的前後融合翻動、切口翻動等體驗模式。比如:布魯諾蒙納瑞的作品《一夜的黑》,該書選用了拷貝紙,紙張具有一定的透明程度,內容相互映透,隨着書頁的翻動,小飛蟲若隱若現,草也深深淺淺,兒童完全可以融入到書中所描繪的場景中親身感受,利用視覺殘像的前後翻動模式增強了兒童的體驗。第二,撕裂。多數人都不會主動去撕裂一本書,本文中所指的撕裂不能理解為破壞,而是一種互動體驗的方式。該方式是指設計者忽略掉書籍剪裁的部分,讓讀者親自去體驗。最具代表性的撕裂設計書是朱贏椿所設計的《不裁》,該書沒有進行裁剪,而是需要讀者自己動手裁剪才能繼續閲讀下去,在兒童書籍設計中融入這種方式能夠加強兒童參與書籍的體驗,並使其更具探索知識的精神。第三,洞開互動體驗設計。該方式是在書籍的適當位置打洞,增強兒童的體驗。比如:英國較為出名的手指布偶書《搖擺的蟲子》,造型獨特,兒童可以通過洞中探出的毛毛蟲來體驗樂趣,加強與書籍的互動。

(三)其他互動體驗設計

其他互動體驗設計對書籍整體質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加入書籍附屬物。書籍附屬物的設計與時俱進,更加具備人性化特點,在兒童書籍上增加附屬物能夠讓兒童感受到由書籍到玩具過渡的樂趣,將兒童帶入到多維世界中,增強書籍的體驗。“有色眼鏡”讀書是一種較為有趣的附屬物設計,其能夠通過不同顏色的透明卡片來幫助兒童解讀更多文字、圖畫等,使用起來十分有趣。第二,印刷油墨引發創意。該方式是通過印刷油墨改造的方式來使兒童獲得更多的圖書信息,通常在書籍的插畫中使用。比如:在圖書中使用光敏油墨材料繪製插圖,只有在黑夜中才能夠看清圖畫的內容,像黑夜舞動的精靈一樣,提升了書籍的表現力,增強了兒童與書籍的互動。總之,書籍是打開兒童對世界認知的重要工具,在書籍中使用互動體驗式設計能夠增強書籍對兒童的吸引力,通過感官體驗、行為互動體驗以及其他一些互動體驗的設計來加強兒童與圖書之間的互動,讓兒童置身於書籍場景中,親身去體會書籍所傳達的內容。

設計書籍9

目的:在於將儒家“和”思想運用到書籍設計中做到相得益彰,總結出基於儒家“和”思想指導下的設計理念從而提升書籍設計品質。瞭解閲讀對象與書籍設計的溝通橋樑做到意境融徹,以儒家“和”思想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運用從而提升讀者閲讀體驗。方法:通過將儒家“和”思想運用到書籍設計中,從而探索現代書籍設計的新出路。結論:研究儒家“和”思想的內涵,將其應用到書籍設計當中,能夠提升現代包裝設計的文化性,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文化認同,並且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對現代書籍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引言

“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在長期的應用實踐中體現了中國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智慧,在調整階級關係、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同時也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供了理論基礎。它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在中國長久的歷史文化看來,儒家“和”思想已經被衍生成一種兼容幷蓄的藝術形式,並且被廣泛運用到建築技藝、園林、書法、繪畫等藝術設計領域。本文通過對儒家“和”思想進行梳理,使其與書籍設計相結合,總結出基於儒家“和”思想指導下的設計理念,進而從視覺元素、材料選擇、書籍造型和裝幀結構上研究如何在現代書籍設計中體現出具有儒家“和”思想的設計理念。

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之美”談書籍設計中的適度理念

在儒家思想中,任何事物的審美和慾望應該有理性地、適度地抒發,去達到情感和思想的互融互通。正是因為有“中和”儒家思想的引導下,人們才會更加滿足自己當前的生活從而做到知足常樂、控制慾望,只有做到儒家思想中的適度原則,才能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睦共處。在書籍設計中,近年來隨着電子讀物的普及,加上有些設計人員為了迎合某些書商的要求,對書籍過分裝飾一味地追尋表面視覺上奢華高雅的書籍裝幀形式,出版商也越來越看重書籍外觀,而產生了很多過度包裝的書籍,因為在他們看來現代紙質書籍具有了擺設和收藏功能,這種看似提高書籍價值的行為對於書籍本身來説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表現。過度包裝不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對消費者的心靈進行了腐蝕。書籍自古以來就是傳播知識、教書育人的主要媒介工具,如果過度的最求外觀上的好看與銷售價值只會適得其反。儒家的“中和”思想要求書籍裝幀設計師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尋找最佳的平衡點,讓書籍設計的外在體現出對稱、平衡、協調和統一,並對稱美、秩序美來帶動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諧,讓人的身心、人與人、人與自然處於圓融的狀態,實現真正的“中和之美”。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談書籍設計中的生態理念

儒家思想常常強調“天人合一”,其中以人為核心,強調人與天地、自然的和睦共處。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引導人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不應當以佔有自然、破壞環境為目的,而應思考如何與自然融為一體,世間萬物本身就屬於自然界,人們不是要逃離自然的環境、改造自然的規律,而是要融於自然、親近自然,實現生命之美與自然之美的相互契合。因此,在書籍設計中應體現“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抑制無限制的慾望,避免向自然無限制地索取從而造成大量的破壞,儘量採用以自然、可回收的物質和材料作為書籍紙張製作材料,提倡綠色設計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

儒家思想中的“文質並重”談書籍設計中的整體理念

孔子明確了“文”與“質”的關係,提出“文質並重”的思想理念。“文質並重”是強調形式和功能的統一,避免出現“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極端現象,使“文”和“質”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在書籍設計的功能上,以服務於人為根本目的,在表現書籍內在內容的基礎上提升讀者的閲讀體驗。同時,文質兼備又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優秀的書籍設計應該實現裝飾和其承載內容的統一,用形式來表現其自身的精神。

結論

儒家“和”思想就是以人為本出發,書籍設計也應該以讀者為主體進行設計,設計呂敬人先生曾評價的:“今天的書籍設計師要塑造書籍的生命。設計師需要思考如何體現書的文化氣息,讓人在愉悦中享受到書籍傳遞的信息,説得直白一點,設計者要做的就是在書籍文本和讀者之間架起一道橋樑。”書籍裝幀設計無疑就是書籍的精粹所在,好的書籍設計可以讓讀者在未翻開書籍前得到某種預感,也可以讓讀者於第一印象時就失去翻開的慾望。這種能夠拉近讀者與書籍的心理距離,就是書籍裝幀設計中包含的儒家“和”思想。達到能夠吸引讀者閲讀興趣、激發讀者探索意識的目的和意義。

設計書籍10

教材説明:

魯迅----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是愛讀書的典範,也是愛護書籍的典範。本篇課文記敍的就是魯迅小時候愛護書籍的事。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愛護書籍的意識,養成勤奮讀書,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低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識字和閲讀為主,在解決生字障礙的前提下,讀中感悟。教師應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知識,明白愛書的重要。

教學目標:

1、通過魯迅小時候愛護書籍的故事,學習他愛書的精神和做事認真的態度。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認識11個生字,會寫10個字。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魯迅小時候,把書看得比什麼都寶貴。”這句話的意思。

2、認識11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愛書更是一種美德。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十課愛護書籍。(師生共同板書課題)“籍”是這節課要認的字,比較難寫,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生:略)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語氣、停頓等問題。

3、教師檢查認字情況。

(1)你在這篇課文中新認識了哪些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説給同桌聽。

【低年級的學生應以認字為主,在學生互相介紹認字情況時,不僅加深了彼此對這個字的印象及理解,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指名彙報,師貼出相應的詞卡。(魯迅、乾淨、紅漆、箱子、空、夾縫、樟腦球)

(3)集體認讀字詞。

(4)指名讀文,其它同學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生:寫了魯迅愛護書籍的故事)【以上環節注重了學生在認字的過程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以便學生不僅會認字而且會用詞】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介紹魯迅。

2、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一句話。(生:魯迅小時候把書籍看得比什麼都寶貴。)

3、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標記符號畫出課文中能説明魯迅小時候把書看得比什麼都寶貴的句子。

4、預設學生的彙報

a、這時候,他總要先看看手乾淨不乾淨,然後才小心地一頁一頁翻着看。這一句中那些詞説明他看書時的小心?(“小心地”“一頁一頁”“翻看着”)

那些詞説明他看書時已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總要”“先”“然後”)在讀這句話的時候,這些詞可以試着重讀。(學生練讀,指名讀 用”總要先……然後……”説一句話。

b、他看書的時候,弟弟可以在桌子旁邊一起看,但不許動手摸書。(説明他怕弟弟弄髒他的書。)

c、魯迅把自己的書精心的放在母親牀邊的紅漆箱子裏,箱子裏空大的地方放大書,空小的地方放小書,擺得整整齊齊。夾縫裏還放着樟腦球,是為了防止蠹蟲把書咬壞。(這些細緻的行動説明魯迅對書籍特別珍惜。)

d、第三自然段的兩個“總是”突出強調了魯迅愛書的行為,應重讀。

5、看看你自己的書,説一説你平時又是怎樣對待書籍的?

6、讀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哪些啟發?

四、總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能夠從書中獲取知識,抒發情感,希望同學們都能像魯迅那樣把書看得比什麼都寶貴。

設計書籍11

論文關鍵詞:繼承 和諧 發展

論文摘要:中國是個幾千年文明藝術古國,有着更多自己優良的文化藝術文明,所以在我們的書籍設計中更能對自己國家的藝術特,點觸手可及,同時也讓它更好的給我們指引設計之路,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展現自己的內在氣質!

中國的書籍發展有着悠久的歷史,書籍的裝幀形式,也是隨着文字和生產力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地演變着。中國當代的書籍裝幀設計在經歷了學習和借鑑西方現代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正在向傳統迴歸,正因為把握了這種時代特徵,才使得中國當代書籍裝幀設計更具迷人的魅力。發展自己獨有的特色就須有自己的東西,所以在中國發展書籍設計更需認真學習和融合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體現自己的個性與氣質。

1傳承具有民族特色的書籍設計

任何一種文化或學科都是在傳承歷史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書籍設計是一門藝術學科,它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歷程,同樣也是如此。但是,現在我們對書籍設計的繼承認識是非常不夠的,導致目前書籍設計方向混亂不清的狀況。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全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但很多從事書籍設計的人,已經理不清設計的路子該怎麼走了。一所謂新的東西充斥着我們的頭腦,在迷茫中,自覺不自覺地倒向了完全商品化的方向。對於書籍設計來講,這個趨勢是非常危險的。書籍設計丟掉了傳承的觀念,而去模仿一些流行的東西,看起來這很省力氣,能夠吃飽飯。但是,如果這種狀況一旦成為一種普遍,並在設計界紮根的話,終究會被讀者所拋棄。

設計師們必須經過圖形、色彩、文字等諸多設計元素的組合與編排來傳達設計的某種意念,全方位的瞭解、學習、發展傳統文化,注重對傳統藝術語言的繼承,同時又必須掌握現代的審美趨向以及對現代藝術的實驗性探索。書籍設計無疑需要帶着民族文化的自尊,但也應該尊重世界一切優秀文化的精神,汲取各國之長,使圖書版式設計保持創新的態勢,走向現代的書籍藝術世界。我國著名設計師呂敬人先生的《朱熹大字千字文》和《梅蘭芳全傳》;張守義先生的《春明外史》;王序先生的《意匠文字》;張志偉的《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等,像這些優秀的書籍設計經典之作,它們的創作根基就是來自傳統,又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是傳統的而不是古板的,是時代的而不是浮華的。這樣的作品是可以使讀者讀時悦目,品時賞心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導書籍設計的發展方向,成為中國現代書籍設計的脊樑,將優秀的中國文化藝術繼續傳承下去。

2把握書箱設計創新與傳統文化繼承間的和諧統一

藝術設計需要追求創新,特別是在全球化趨勢的背景下,創新離不開對國外先進設計思想的學習與借鑑。然而盲目的抄襲,只能是簡單粗放的模仿和放棄自我,只有擁有自主、民族特點的設計才能在國際設計領域獲得成功和認可。現代藝術家馬哈蒂爾曾在他的講演中指出,亞洲人如果盲目地學習和模仿西方,就會丟失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文化。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藝術設計的民族性才是一個國家設計文化的生存之本。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國古代藝術思想、美學原理博大精深,其中所藴涵的許多藝術理念、哲學思想對於現代藝術設計仍然具有時代意義和可貴的前瞻性影響。在設計中尋求傳統文化與創新借鑑的平衡是每一個設計者需要關注的間題。 與文化傳承有着最密切聯繫的裝幀藝術設計應當如何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呢?

首先,我們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從中尋找屬於自身文化標記的設計特質,建立對傳統設計文化的自信。我國傳統書籍裝幀文化從書籍形態到印製工藝都有着極為豐富的表現形式,這些傳統設計思想和經驗是我國裝幀藝術文化的靈魂。僅以裝幀形態為例,在已發現的敦煌遺書中,古籍的裝幀形式就有卷軸裝、梵夾裝、繩裝冊葉等多種樣式,除此之外,我國古代裝幀形式還有龍鱗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袍套裝、線裝、毛裝等多種形制,每種裝幀形式都各有其特點,如明末清初的學者週二學在《賞延素心錄》中記錄:“卷冊用舊錦做囊或紫白檀做匣。匣內襯宣德小云鴦白績。以檀末摻新棉花為胎,不但展舒發香,且能避蟲”。由此可見這種紙板木胎的古代錦囊匣不僅工藝精緻而且極具藝術內涵與實用價值。這些凝結了古人設計智慧的藝術構造為現代書籍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借鑑的形態參考。

其次,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是侷限於簡單地使用幾個中國元素;而學習國外先進設計思想,也不是照搬幾個外國紋樣。在學習與繼承中,真正的核心是文化。我國著名設計師趙健對此曾有過一段精彩的表述:“對於當代的設計師來説,傳承不是簡單的加減法的問題,而是借鑑西方人對現代設計原理的理解,來挖掘我們中國人原來沒有從現代設計的角度完全整理好的中國的視覺遺產。”原“世界最美的書”評委、德國柏林出版社、布魯斯帕瑞出版社製作總監雷納特?斯蒂芬女士在評論中國書籍設計時曾説“我認為你們國家有很好的書籍設計師,並且我希望他們不要受太多的西方國家書籍影響,而要注意你們有自己的文化的書籍設計。”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和理解,提高傳統文化修養才是創作優秀設計作品的根本。

第三,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強大包容性的文化,應當學習運用國外設計領域內科學的理念、先進的技術來完善傳統設計思想、豐富技術工藝表現。設計者只有把自己的作品納人社會的文化系統中進行考慮,體現藝術設計的個性特徵,將會給設計作品帶來更高的附加值,這將有待於設計者從認識上不斷昇華、積澱。只有明確所擔負的文化責任,並站在歷史的基礎上來設計未來,才是新的時代賦予廣大設計者的光榮使命與職責。我國著名裝幀設計師呂敬人先生結合傳統裝幀形式和現代工藝創作出的函套裝《子夜》和夾板裝《朱熹千字文》,是完美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科學的設計作品代表,特別是《朱熹千字文》,將三分冊大型版本統一裝在由兩塊木板組成的夾板裝中,這種夾板裝是從古籍梵夾裝演變而來,運用現代理念加以創新變異,使傳統藝術形式得以再生,同時設計師還在封面封底兩塊木板上用激光雕刻了反相的1000個漢文字,這不僅是圖書主題“千字文”最直觀的體現,更是以現代設計工藝完成了對古代木板印刷形式的演繹和致敬。

每個國家的書籍設計都要有自己的與眾不同,否則就會被異國的設計而同化,從而失去自我。書籍本身的含義就是一種藝術,要把它作為一種精神文明進行傳承與發展。中國是個幾千年文明藝術古國,有着更多自己優良的文化藝術文明,所以在我們的書籍設計中更能對自己國家的藝術特點觸手可及,同時也讓她更好的給我們指引設計之路,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展現自己的內在氣質!

設計書籍12

【內容摘要】書籍色彩與內容、結構,功用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文章通過三個方面説明色彩在書籍設計中的作用,並認為書籍的美不在於表象,而在於對內容的詮釋和閲讀功能的實現。

【關鍵詞】書籍色彩;內容;結構;功用

書籍不同於其他的設計產品,它是六面體靜態呈現和連續多頁面的統一。同時,書籍又具有文化媒介載體的功用,其職能在於供讀者閲讀,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因此,如何促成舒適的閲讀,成為書籍設計最為基本的動因之一。下面通過三個方面闡述書籍色彩在書籍設計中發揮的作用。

一、書籍色彩圍繞功用展開

書籍色彩設計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設計概念問題,它時常要與一種媒介相結合,從而使色彩問題更加具體化。一旦媒介與主題明確,色彩的一切要素都將圍繞功用而展開。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功能實現是一切設計的首要議題。色彩設計對於書籍的價值,最終在“閲讀”這一動態過程中得以實現。色彩設計不在於美,抑或是美不在於表象,而在於對內容的詮釋和功能的實現。此外,設計者還需建立書籍色彩設計的整體觀念。書籍是一個有機整體,可以從結構上將書籍分解為封面與內頁(版式)設計兩部分,但很多設計者並不注意二者之間的聯繫,從而破壞了書籍設計的完整性。

二、書籍色彩由內容決定

在設計領域,色彩不僅僅是一個物理問題。除了對光的分析以及對物質本身的研究以外,我們更傾向於對作為色彩感知主體的“人”的研究,其中包含生理和心理對“人”的色彩感知的雙重作用,以及長期以來不同社會背景、區域文化所產生的“人”對於色彩的獨特認知。因此,書籍色彩設計首先要從書籍內容出發,在充分理解書籍內容的基礎上開展色彩規劃與設計。其次,色彩為內容設定基調,營造氣氛。色彩在書籍設計中可以抽象地表達情感基調,如同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一樣,它可以用於營造情境、詮釋情感,以實現對內容的抽象表達。同時,色彩作為視覺要素的組成部分,對追加設計意念起到的重要作用。色彩基調與設計要素相輔相成,各色彩要素由色彩基調所決定。

三、書籍色彩隨結構而變

書籍因閲讀需要,本身構成了一個獨具時間概念的結構體態。常規書籍一般由封面、扉頁、序言、目錄、章節頁、正文內頁、版權頁等部分組成。部分書籍還包括函套、腰封、護封、環襯、索引等部分。不同部分在書籍中有不同的功用。我們要從書籍結構來討論色彩關係,講求由外及內的視覺流暢、張弛適度、富有節奏與韻律。因而整個書籍的色彩也應隨之變化。

(一)色彩與封面

封面之於書籍猶如面孔之於人,它不但反映書籍的形制面貌,而且還能傳達出書籍的氣質。因為對於書籍封面色彩的關注,並不僅僅是封面本身,而是要對其形態、結構以及材質加以重視。首先,強調純粹色彩表現,突出抽象色彩所傳達的色彩印象。大量作品所使用的誇張或含蓄的色彩與書籍的內容並沒有過多聯繫,僅僅是出於對廣告效應的考慮,例如《紅寶書》的色彩設計。其次,強調色彩與圖形的配合。圖形與色彩的關係可歸納為兩類:第一,突出色彩的裝飾性,即色彩附屬於圖形或突出對圖形的修飾。第二,突出色彩的功能性,即通過色彩影響圖形所傳達的意思,例如作品《地下鄉愁藍調》。再次,消減宂餘與無彩色設計。書籍色彩設計的優劣不在於用色的多寡,而在於與主題的貼切程度以及與書籍整體審美的和諧。書籍不同於其他設計產品的顯著特徵在於其本身具有的文化性。它不僅是承載與傳播知識的載體,就書籍自身形態而言,也富有天然的書卷氣,如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今日文字設計》以及山東人民出版社的《設計中的設計》。

(二)色彩與內頁

書籍內頁是指除了封面、封底以外的其他頁面(又稱書芯),主要包括襯頁、扉頁、目次、章節、正文、索引、版權等,是與封面密切聯繫的書籍整體設計的一部分。首先,要構建色彩的整體佈局和色彩要素間的對比。尤其強調單一頁面色彩要素間靜態的“同時對比”和具有邏輯上前後關係的頁面色彩間動態的“繼時對比”。其次,在全局統籌下設計版面的色彩佈局,主要包括版面色彩基調、版心、上邊距、下邊距以及內外邊距等。再次,充分運用版面中各設計要素建立和諧的色彩關係,如標題、副標題、正文、圖像、圖注、書眉、頁碼等。版面中任何一個構成元素都是色彩構成中的色彩載體,因此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因素為整體的和諧服務。

(三)色彩與書籍外延設計

書籍的外延設計或稱附件設計,如函套、腰封、書籤等。書籍設計是要“書卷氣”還是要“廣告氣”的爭論,時至今日仍無定論,焦點就在於書籍是特殊的文化商品。例如,腰封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説,是營銷的產物。因此,在書籍色彩的外延設計中,不僅要有書籍整體色彩觀念,還要考慮到書籍的展示和銷售,要依據職能有所側重地施以色彩。

(四)色彩與印刷

書籍色彩設計總體分為印前設計與材料設計兩部分,印刷是二者結合的關鍵步驟,也是整個書籍設計的最終體現和成敗關鍵。印前的色彩設計以版面為格局,從闡釋書籍內容出發,聯繫對頁與上下頁,構建頁面各要素的色彩關係,從而實現書籍色彩的和諧統一。材料設計包括印刷油墨和承印材料。其中,印刷油墨指通過印刷設備轉印到紙張上的油墨,油墨種類直接影響印刷結果。從色彩構成原理上講,印刷色彩系統屬於減色模式,以三原色為基礎,再增加“1個黑”來彌補原色混合的黑色的不足,從而構成CMYK(即青色、洋紅色、黃色、黑色)四色印刷基礎。四色印刷基本可以滿足一般色彩關係的呈現。除此之外,為了增加印刷效果,而使用特殊的油墨,如熒光材料、白色、金和銀等,拓寬了書籍色彩的表現空間。另外,除了四色印刷,還可以通過調整色彩數量來影響色彩的效果,如三色、雙色及專色。其與四色印刷相比,更容易使色彩和諧統一,如果設計得當,還可以表現出較為獨特的藝術效果。結語綜上所述,書籍色彩設計與書籍體的六面結構密不可分,其藝術性體現在“六面體的靜態呈現”和“連續多頁面的動態瀏覽過程”的統一之中。書籍色彩設計不是孤立的色彩審美,而是相對於書籍形態與內容展開的書籍整體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意義在於實現順暢閲讀,進而反映書籍的精神內涵。

參考文獻:

[1]蔡立國.地下鄉愁藍調[M].桂林:廣西師範大出版社,20xx.

[2]赫爾穆特施密德.今日文字設計[M].王子源,楊蕾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

[3]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朱鍔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xx.

[4]安布羅斯UT版式設計[M].詹凱,張匡匡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

設計書籍13

調研時間:

20xx年03月31日

調研地點:

得一文化廣場

調研目的:

關於對書籍設計的實踐

隨着社會的高速發展,書籍的種類也不斷的增多,現在的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書籍:科普類的,教育類的,雜誌類的,教育類的等等這些書籍這些書籍在市場上的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我們這次的調研也是對各方面的書籍的各項設計和裝幀進行一些實踐性的瞭解!

對於在市場上的瞭解,在市場上流通最廣的還是一些那些簡裝書籍,因為他們大多數是傳達知識的,他們價格便宜知識種類多,是一般平民能看得起的書類。

對於那些書籍的封面也是極為重要,因為這是羣眾認識一本書的第一步,只一點極為重要!因為如果把一本書的封面設計好了能夠引起羣眾的注意,是他能很快的拿起這本書去看內容。

在這次的調研過程中,對於各種書的封面都相對的瞭解了一下,對於那些小説類的名人散文類的書籍的封面都設計簡單大方,一般是以字體來裝飾封面,封面顏色主要以暖色調為主一般發灰色,這就是這種書的特點。科普類的書是以色塊和一些圖片還有字體的設計來裝飾封面的,封面顏色大對數都是冷色調,不過也有暖色調。還有教育類的,一般是通過一些關於教育類的圖片來封面的,設計的比較規整,在市場上種類最多的還是雜誌類的書,他們的方面都放置多個圖片進行一些排版,有的是整個封面就是一張圖片,設計的比較時尚!

這次我主要看的是一些畫冊,相冊之類的書,封面冷暖分工明確,這類書即使除了封面,就連裏面的內容都是吸引人注意的!因為它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圖片,文字性的東西很少。這種書的封面都是一些作品來進行封面裝飾的,一些是名人專輯,或許還放置名人的照片,這種書的扉頁除了對這本書的介紹,其他的還是張作品圖片,它裏面還對一些作品進行分類,都很細緻!還有一些關於名人專輯的書,他們在扉葉就對書專輯的主人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封面和封底是他的經典作品。因為我是一個酷愛繪畫的學生。我想以深入瞭解這些內容,將來為自己出一本專輯。

最後總之這次調研的結果使我非常滿意,為設計好一本書當然也需要經常的這樣的調研,要多次的實踐,才能把一本書設計的更好。

設計書籍14

《簡約至上》

科爾伯恩

內容簡介| 追求簡單易用是人類的本性,無論是互聯網產品,還是其他。作者用20多年交互式設計的探索與實踐,提出了合理刪除、分層組織、適時隱藏和巧妙轉移這四個達成簡約至上的終極策略,講述了為什麼應該站在主流用户一邊,以及如何從他們的真實需求和期望出發,簡化設計,提升易用性。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簡單意味着控制,最重要的是讓用户感到自己在掌控一切。

2.任何事情都能簡單説清楚,關鍵是有沒有下足功夫。

3.簡約四策略:刪除、組織、隱藏和轉移。

《設計中的設計》

原研哉

內容簡介| 設計到底是什麼?作為一名從業二十餘年並且具有世界影響的設計師,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對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此書中,作者解釋並闡述關於設計的思想和原理,併為我們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無限可能性。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

2.所謂設計,就是通過創造與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3.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設計師,因為你可以設計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設計”,還有你的生活。

《設計的覺醒》

田中一光

內容簡介| 作為日本卓有成就的設計師,真正日本設計風格與哲學的開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們更好地呈現了日本設計的發展、沿革、嬗變。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所謂設計覺醒就是對生活認知的不斷覺醒,觀察生活,感受生活。

2.不會體驗生活的設計師就像不會游泳的魚。

3.節制,不光是評判設計師水準高下的標尺,為人如是。

《為什麼設計》

原研哉、阿部雅世

內容簡介| 原研哉與阿部雅世,東京與柏林,居住在兩個不同城市的設計者,進行了一場以“設計”為題的討論。本書是兩位作者的精彩對談錄,他們結合自身對於設計的想法與實踐,融合彼此對於東西方文化的觀察,在“如何理解設計”、“設計的語言與溝通”、“設計的潮流”、“設計與生活”四個大主軸之下,深入探討設計的根本。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生活是最終極真理。

2.幸福並不是科技帶來的,而是由修養和哲學產生的。而真正的設計,不應該為慾望煽風點火,應該努力去觸摸人類生存環境中儲藏着的人類睿智。

3.設計創造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質。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

威廉姆斯

內容簡介| 本書中,作者將優秀設計的祕訣歸納為對比、重複、對齊和親密性四條基本原則,並用簡潔通俗、幽默生動的文筆,直觀清晰地傳授給讀者。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設計的四個原則:親密性,對齊,重複,對比。

2.對比要足夠明顯,明顯到不會有人以為這是失誤。

3.當你能明確地指出規則,才能打破規則。

《設計心理學》

唐納德·A·諾曼

內容簡介| 諾曼博士本書中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哲學,提醒消費者在挑選的物品,必須要方便好用,易於理解,希望設計師在注重設計美感的同時,不要忽略設計的一些必要因素。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1.易用性至上。

2.是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不是滿足自己的幻想。

3.用户是對的,永遠都是。

《點石成金》

史蒂夫·克魯格

內容簡介| 作者根據自己多年從業的經驗,剖析用户的心理,在用户使用的模式、導航設計、主頁佈局、可用性測試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觀點,並給出了大量簡單、易行的可用性設計的建議。

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

設計的目的在於,重點突出,並且不要讓用户有多餘的思考。

2.把所有文字去掉一半,再把剩下的再砍一半。

3.同上。

設計書籍15

摘要:近些年隨着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也有着更高的需求,價值觀和審美觀也在不斷地發生着轉變。隨着社會不斷髮展進步,人們對於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也越來越關注。通過對我國書籍裝幀進行深入調查發現,以往在裝幀的過程中沒有或缺少情感化設計元素,對於書籍裝幀領域的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相關從業人員迫切需要以此為切入點,研究如何在書籍裝幀中利用情感化設計元素呈現出更具情感化的設計,為書籍裝幀增添新的生命力,增強書籍的吸引力,使書籍也可以更加容易得到讀者的認可。

關鍵詞:書籍裝幀;情感化設計;設計元素

縱觀我國書籍裝幀的發展歷程,即便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對於書籍裝幀工作非常喜愛,並且為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在不斷地思考如何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書籍裝幀過程中體現情感化設計元素,是書籍裝幀領域的又一場新的革命,這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書籍設計水平,還能使得眾多設計人員的才華得以展現,使得書籍裝幀更加具有藝術性和審美性。所以對於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體現進行深入的思考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一、書籍整體裝幀中情感化設計的內涵

最早提出情感化設計這一概念的是唐納德諾曼。他認為情感化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上,第一個層面是感官層面,第二個層面是行為層面,第三個層面是反思層面。這三個層面代表着人們對於事物認知的三種層次,就閲讀書籍而言首先人們看到的就是書籍的外表,也就是視覺對於物質的第一感官。然後人們在閲讀書籍的過程中,具體的感受就代表着行為層面,是書籍使用功能和易用性的具體呈現。人們在閲讀書籍後,思想上會對於書籍產生一定的情感,人會因為書籍的內容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又或者對自身進行深刻反思。對於書籍的整體裝幀而言,要立足於我國書籍裝幀發展現狀。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體現,就是以書籍整體裝幀的物質性作為重要基礎,再將其具有的精神功能充分展現出來,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情感,從中也可以體會到和感知到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所具有的整體性和持續性的特點,這種書籍裝幀中的情感化設計元素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散。書籍整體裝幀設計與書籍中的內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書籍裝幀中的情感化設計需要具備引導性,能夠使得讀者在閲讀過程中將情感世界與書籍產生共鳴,從而起到一定的積極效果。如果書籍裝幀設計只是一味想要吸引讀者的關注,而將眾多色情、暴力的因素都放入到書籍裝幀中,不僅會使得讀者忽略或誤讀書籍中的內容,甚至還會對讀者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誤導。

二、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的重要性

對於我國的圖書市場進行深入調查發現,現階段我國圖書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書籍裝幀的形式也呈多元化趨勢。圖書裝幀想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對於圖書裝幀設計必須要給予更多的情感關注,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書籍更加具有感染力,才能更加吸引讀者。書籍裝幀中融入情感化的設計理念,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隨着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人們從對於書籍的本體認識已經逐漸上升到行為水平或更高的層次,可以説情感化設計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想要在激烈的圖書市場的競爭中脱穎而出,就必須要找尋有效的措施,加強情感化元素與書籍裝幀的良好融合,這是一條必經之路。書籍整體裝幀設計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體現,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的情感、認知心理等眾多角度出發,如果不能堅守這一原則,那麼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也終究是徒勞的。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體現,是裝幀技術不斷髮展的必然要求。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也隨之應用在書籍裝幀中去,對於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要求能夠熟練地掌握,使得技術體系越來越成熟,同時還需要尊重新技術提出的要求。如果新技術的融入並沒有使得書籍裝幀領域發生任何的變化,那麼新技術的應用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所以隨着裝幀工藝的不斷髮展,書籍裝幀也必定會融入情感化設計理念。

三、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思考

(一)材料的情感化設計

1.傳統紙張具有的情感魅力

紙張是書籍表現的重要媒介,傳統紙張具有屬於自身的獨特魅力,紙張材料具有的質感使得書籍的美感得到了強化。厚度、紋理都是紙張所具有的特性,能夠對人的多種感官發起衝擊,使得人們對書籍產生了情感,是紙張架起了人與書籍之間溝通的橋樑。紙張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對於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先人的偉大智慧,紙張也成了書籍裝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紙張也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中國傳統的紙張,這種紙張是利用傳統的造紙術,通過手工加工製作的。另一部分就是歐洲紙,這種紙張是利用機械設備生產製作的。在我國紙張與學術領域和藝術領域發生着非常密切的聯繫,紙張不僅僅只能被應用,同時還能被觸摸和感覺到,因為手工紙張在製作生產的過程中,應用的原料和製作工藝都會存在巨大的差異性,紙張也是以鹼性存在的,是非常適合承載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一些紙張能夠散發出清香的氣息,能夠激發人們對於書籍的喜愛,更能幫助人們良好地融入到書籍所構建的情感世界中去,這也正是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重要體現。

2.新型工業材料中的情感創意

紙張的機械加工技術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材質上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工業發展迅速的今天,人們在紙張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選用工業材料代替傳統的紙漿,生產的紙張更加適用於現代印刷技術。除了這些經常會應用到的紙張外,一些特殊性的紙張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能夠體現出情感化設計元素,例如:現在的一些兒童書籍,為了能夠滿足兒童的心理認知特點,將一些仿毛皮的材質融入到兒童書籍的畫面中去,增強畫面的立體感,提升兒童書籍具有的吸引力。

(二)印刷的情感化設計

在科學技術不斷髮展的今天,紙張的材質也呈現着多元化的特點,能夠支持不同的印刷工藝,使得在書籍印刷中也能體現出情感化的設計。首先,需要講述的就是凹凸印刷工藝,凹凸印刷能夠使得圖形的立體感覺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能夠支持二次印刷,這對於紙張的材質有着較高的要求,只有印刷技術和紙張材質的良好契合,才能將凹凸印刷所具備的優勢最好地呈現出來。這種凹凸印刷方式在書籍的封面設計中經常可以看到,可以使讀者的觸感更加強烈;其次,需要講述的就是3D印刷技術,這種印刷技術在我國的印刷領域屬於先進技術,該種印刷技術將立體成像與印刷技術進行良好結合,使得平面印刷能夠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加強烈和奇特,打破了以往傳統印刷技術所呈現的平面和靜止的形式,使得平面形象更具生動效果,為平面賦予了生命力。

四、結語

書籍是承載文化、智慧的重要媒介,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於書籍裝幀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將書籍裝幀與情感化設計理念進行完美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地提升書籍在圖書行業的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脱穎而出。還能有效地增強圖書具有的吸引力,使得書籍與讀者的情感世界產生更美好的共鳴。

參考文獻:

[1]蘆揚.淺談中國發展中的書籍裝幀設計[J].藝術科技,20xx(12).

[2]甘芳芳.交互體驗在立體出版物中的應用與探究[J].藝術品鑑,20xx(3).

[3]李永霞.書籍裝幀中的封面設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xx(1).

Tags: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