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書籍

【熱門】書籍作文彙總十篇

欄目: 書籍 / 發佈於: / 人氣:7.21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書籍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書籍作文彙總十篇

書籍作文 篇1

杜甫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冰心説:“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在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近日“楊家坪圖書論斤賣”事件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議論紛紛,眾説紛紜,我卻認為這才體現了書籍對文化的傳承,是名人名言最好的佐證。

圖書論斤賣,是營造全民讀書氛圍的有力工具!想想看,當滿大街洋溢的是圖書降價大放送的吆喝聲,當昔日無人問津的書店突然人滿為患,向來空空如也的書架突然整齊的碼上一摞書,你是否嗅到了文化繁榮的熱烈氣息,是的,哪怕是為了獵奇,為了滿足人們佔小便宜的私慾,他們也會去讀,去買。而那些家境貧寒或摯愛讀書沒有零花錢的孩子,他們可以從這個平台獲得更大的實惠,那些對精裝書望洋興歎,轉而投入網絡閲讀的人,則可以在這裏觸碰到文字與紙張鮮活的觸感。圖書論斤賣,讓名著不再束之高閣,不再是“舊時王謝庭前燕”,而是”普通人家枕邊書”。圖書論斤賣,是對文化珍貴無價的彰顯。

書籍作為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人們的精神食糧,早已不是可以用金錢明碼標價的了。而一個人通過閲讀所產生的進步意義,也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那些把書論斤賣出去的人,更不是單純的想要獲利,而是把自己喜歡的書,通過這樣一種平等的方式分享出去。沒有獲得捐贈的感恩戴德,沒有免費贈送的惴惴不安,你喜歡,就拿去,象徵性的留下一點兒錢。書籍在這裏已經不是物物交換的商品,而是資源的共享,文化的傳承。

假如沒有圖書論斤賣,我不敢想象,是不是會有數以千計的書被扔掉或者燒掉。假如沒有圖書論斤賣,我不敢想象,是否有人一輩子也沒有踏入書店一輩子也沒有買過書。假如沒有圖書論斤賣,我不敢想象,是否還有千千萬萬的人侷限在方正的屏幕中的電子書,卻不曾真正地觸摸紙質的紋理和觸感。如今在這個物慾橫流,快節奏的時代,很少有靜下心來閲讀的慢時光,我們關注的不應該是書籍通過怎樣的方式到達我們手裏,而應該關心的是書籍怎樣走到我們心裏。

一盞燈,幾頁書,讓靈魂得以提升,讓文化得以傳承。對於書籍論斤賣的社會現象,我們看到的不應該再是對文化的貶低和侮辱,而更應該看到的是形勢急劇變化的今天,我們的心靈對傳統文化的呼喚。

書籍作文 篇2

讀書者,必先會愛上書,高爾基曾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得階梯。那麼,我們閲讀書籍,就使自己品味高一些,懂得的,也越多。

我的家裏全是書,不信你看,桌上有一排,媽媽的牀頭櫃有一堆,那三個書架也全放滿了,那些箱子裏也有一疊。那麼多的書,我每天都看,一點點地閲讀,我往往讀了前一頁,就如飢似渴地想要知道下一環節的內容。

每當中午,那一縷縷清風穿進我房間時,當那火辣辣的太陽照進房間時,我就坐在手工編織的草墊上,拿起書本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我彷彿自己已經融進書中了,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我什麼書都看: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傑琳寫的《哈利波特全集》,柏林特拉弗斯的《瑪麗阿姨》也不錯哦,還有《老人與海》、《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

從小到大,我從聽媽媽講故事到自己閲讀書籍,我無時無刻不浸泡在書海之中,尋找快樂,搜索世界。看到書海中的珍寶;體會到各種各樣的道理,得到深刻的教誨。

無知的我靠這些書籍,慢慢長成了成熟老練的少年。有了這些書,我才能懂得人生的真諦與美好,我會好好珍惜,好好利用,看到的每一個知識,每一個道理。

我在書籍中成長,將成為一個有用,有成就的人,因為我愛書籍,會懂得每個真諦。我在書籍中成長。

書籍作文 篇3

靜靜的雨夜,輕靈飄忽。一個人聽雨,一個人吹風,一個人捧起書,自由暢讀。在無所知,無所覺中,腦中有未知的空明與廣闊,似乎周圍的一切都已消失,只有我和書籍在守候這寂靜的夜晚。

隨時讀書,隨時享受,生活也因此充滿了許多驚喜。

與書對話,讓我懂得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勞逸結合的學習方法;“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宏才遠志的重要內涵。與書對話,我感受到了“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的雄心壯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偉大親情;“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萬丈豪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時光荏苒。捧着書,在書海中暢遊,我彷彿穿越時空,與書中人物享受陽光,高談闊論。

獨坐夕陽湖邊,挽一縷天青色,讀一池盛開的陽光,聽一曲醉人的歌,做一場恬靜的夢,真是其樂融融。在歡樂的《呼蘭河傳》裏,和蕭紅一起在祖父的園子裏肆意奔跑,撒歡大喊;在温暖的《天藍色的彼岸》裏,和哈里共同體會生命和死亡的光輝意義;在神祕的《無字書圖書館》裏,和瑪嘉一同創作,拯救枯死的書,挽救沒有文化的小鎮;在驚悚的《神祕硬幣遊戲》裏,和“HL偵探社”陷在複雜的推理和聯想中,一起發現撕破偽裝,揭開面具,破解謎團,開啟暗箱的密碼……

讀雜文,誦詩歌,品散文,捧一本書,與作者談心。

一個人的週末,緊鎖門窗,與書對話,便擁有了童年最開心的時刻。盡情地閲讀各種報刊,在書海里暢遊。足不出户,就能體會到童話王國的'虛幻美好,科學領域的神奇莫測,動物世界的千奇百怪,新時代社會的日新月異……這些往往都讓我欣喜不已。看太多的未知變為已知,太多的文字變為智慧,一個個小小的驚悦不斷細緻了我的心靈。

書,夥伴,與我分享幸福,幫我分擔憂愁;書,港灣,阻擋煩惱的襲擊,只有歡樂的時光。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疑有悟,有香有色。既須動腦又長見識。這就是與書籍對話的樂趣。

書籍作文 篇4

書籍,對我來説,是愛,是夢,是追求。書籍是我的心之所屬。14年的輕風華雪中,我擁有着書籍徜徉在靈魂的芬芳中。

因為書籍,我愛上了餘秋雨的文字。他的滄桑,他的理性思想沉澱在紙上,散發出淡淡的油墨香,輕輕地訴説着華麗與純樸。他的文字很有韻味,讀他的書就像讀李杜的詩,字字珠璣,卻又是最真實的流露於他心間的原本。無雕琢之跡,實有雕琢之美。他的《文化苦旅》、他的《山居筆記》,無不留給我無限的遐想與痴痴的夢囈。那是一種敦厚雄勁的精神力量。

因為書籍,我愛上了魯迅的文字。他的筆似乎比刻刀還要鋒利,在那個黑暗的吃人的社會中,鮮明地刻出一個是非分明的魯迅形象。他對現實、對歷史作出無情的抨擊,從不手下留情,卻又合情合理。他的文字,正如他臉部的輪廓,線條分明,有稜、有角。他的文字是不苟言笑的。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鋭利的目光穿透層層迷障,精準無比的洞穿了社會現實,挖掘出社會腐化的根本,古人曾説“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但事實上,魯迅手中的筆比戰場上軍人的軍刀還要尖利,他的存在無異於一員虎將。他的《吶喊》,他的《彷徨》,令人剎那間從感性的藝術思想轉化為理性的現實理論,令人清醒,如當頭棒喝。

因為書籍,我愛上了冰心的文字。她儼然是一位和藹的老者,無時無刻不帶着微笑。她的文字是柔和的,是樸實的。似乎就在面前,有一位老奶奶以其豐富的閲歷為你講述着故事,扯着家常。她的生命穿越了一個世紀,他文字的影響力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寫文字就是寫心情,她在無意識中已悄然把她的思想移植到讀者的心中,她的《繁星.春水》,她的《小橘燈》就是在講述一個柔弱的靈魂。

因為書籍,我愛上了戴望舒,愛上了他的《雨巷》;因為書籍,我愛上了席慕容,愛上了塞萬提斯,愛上了他的《堂吉訶德》;因為書籍,我愛上了川瑞康成,愛上了他的《雪國》……

在與書籍的故事中,我完成了一個成長……

書籍作文 篇5

前不久我參加了蛟龍志願者服務隊組織的給鄉村同學送書的愛心活動。雖然捐書活動從簽到、合影、收集捐贈的書籍到最終郵寄,時間並不長,但是在這之前,坐在桌案前,為了一封小小的,給山村同學的一封信,卻讓我思考了很久。

一開始我對這件事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連一本沒怎麼看過的書也不忍心送出。就連給鄉村同學的信也只是隨隨便便寫了一句好好學習就沒有下文了。可是當媽媽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卻嚴厲的訓斥了我。她告訴我,寄出的書和信,不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紙,而是一條線,一條將我們城市裏的孩子和鄉村孩子心靈連接到一起的線。這條線很細,細的讓人們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但這條線很長,很堅固,才能讓它穿過千山萬水,將兩個從未謀面的人的心牢牢地連在一起。只要懷着美好的祝福書寫,寄出的信,哪怕只有短短几句話也能使別人感到温暖。

書也是一樣的,從小到大你一直可以看到自己喜歡的書,那是因為我們有這個條件達成你的願望,可是很多鄉村的孩子們卻無法讀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只有把最喜歡的書寄給需要它的孩子們,才是實現了書籍的真正價值。我聽從了媽媽的話。認真的重新書寫了一封信,並從書架上取下了珍藏許久的兩本書,因為我明白,比起自己,鄉村的孩子們可能更需要它們。

我很高興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很感謝在炎熱的天氣裏為大家服務的組織者們,這樣的活動教會我關愛別人,傳遞正能量,儘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社會做貢獻!

書籍作文 篇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是這句,常常誘導我,讓我被這一級級“階梯”所吸引,讓我在書的樓層中步步攀高,更上了一層層樓。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興高采烈地從書店中跑出,拿着一本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寫的《雙城記》。回到家中,母親便給了我一個託付:今天客人回來,讓我在下午三點時,她會從外面來,也許太忙了,時間會推遲,但是,客人來了,一定要開門。説完,母親便急匆匆地走了。

捧起這本心愛的書,母親的囑咐就像耳邊風一樣從我耳邊吹過,而我卻勤不自禁地傻笑起來:有書看嘍~坐在位置上,舒舒服服的。打開了這本書,書中的文字便像蜂蜜一樣吸引着大狗熊,我被這文字的魅力所誘惑了,讓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看着書。看着看着,我好像有點懂得了什麼:在法國革命的旋渦中,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隆重上演,善、惡、生、死在衝突中交融,在轉瞬間變換……我看完了一排又往下看了一排,翻完了一頁又翻一頁。我的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生怕遺漏了一個字。

“叮~咚~”不知何時,外面的門鈴聲響了,而我的心卻一門子沉浸於書中。這巴黎和倫敦兩個城市的故事不禁讓我身臨其境,成為書中的一個小角色,看着主人公卡爾登竟然為了代爾那而上了斷頭台,替他去死刑。看到其中,我眼睛有點濕潤。卡爾登為心愛的女子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真是太偉大了。“嘟~嘟~叮~咚”不一會兒,門鈴聲與電話機聲一齊響起,卻依然沒有把我從書中拉出來。

十分鐘過去了,外面門鈴聲還在響着,忽然又爆發出了母親震耳欲聾的吼聲,是我的靈魂從書的世界中回魂,如夢初醒的我只能乖乖地放下書,開啟了大門。只見客人站在外面,有一點生氣,而母親卻是大發雷霆,怒髮衝冠,兩隻眼睛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光”,令我膽戰心驚,小心臟砰砰直跳,我不由得連連後退五步。

“我不是跟你説過嗎,今天有客人要來,我要打掃房間,還要做一桌鮮香美味的飯菜嗎?你,唉……”母親滔滔不絕地説着,口水沫四濺,而我卻沉思於書中的情節,浮想連篇。

書籍深深地吸引着我,讓我獲得了無盡的知識,也讓我捕獲了快樂。書籍真是太好了,令我每每回憶起書中的情節,都陶醉其中。

書籍作文 篇7

身處在快節奏的工業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漠視書籍的作用。“吹滅讀書燈,滿身都是月。”的恬淡寧靜早已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去。現在的人們追逐功利,已於這浮華萬千的社會裏迷失自我,不知心靈歸向何方了。

只有在書籍的海洋裏遨遊,才能找到心靈的歸處。

書能啟迪我們人生的智慧,它能引領我們在他人的精神世界遨遊。讀書的人有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我們時常在仰望宇宙的時候感歎自己的渺小。的確,山川大河,瓊樓玉宇,無一不在提醒着我們自身的渺小。古時人們會因為相隔兩地而終身不得相見。由此造成了多少愛情悲劇,骨肉分離。雖然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大大加快了人們在兩地之間的往返速度,然而空間的廣袤還是令人類望而生畏。這種渺小不僅體現在空間上,還體現在時間上。“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一生,短短數年,不過彈指一揮間。而那江月卻一直在這兒,不因人和物的變遷而生半點波瀾。我們無法和偉大的前人共處在同一時空下,也無法與他們談笑風生。

而書籍給予我們的恰恰是由於人類自身的侷限性所不能達到和完成的。前人將自己的人生智慧和思想觀念著以成書,經過代代人的加工和完善,日臻成熟。書籍中記錄着人類自有歷史以來的事情,無論是名人軼事,還是國家歷史,都是那個時代獨有的寶藏。讀萬卷書就好比行萬里路。當你跟隨作者的筆觸漫遊與世界各地,你也會感受到紐約,洛杉磯的繁華,大阪櫻花的潔雅,冰島冰天雪地的素潔以及北極光的絢爛。那些你從未敢奢想抵達的地方,那些你心馳神往的神祕國度,你都有幸從書籍中一一品味感受。

然而身處現世,燈紅酒綠,車馬霓虹。

我們會驚訝於自己忘記得是如此的快,忘記了自己的來路和歸處。我們總是會因為一時之得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忘記了曾經想要抵達的遠方還依舊很遠;也會因為一時之失而垂頭喪氣,迷失在自我束縛的牢籠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書籍不僅僅是一句話,一段文字或一個故事。它其中藴含的是一個故事所反映出的人生態度和世故人情,是我們對這個故事的感想以及聯繫自身的做法。通過閲讀書籍,通過體驗他人的故事,我們會將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順利和輕鬆。

“吾心歸處,即吾鄉。”無論人類社會怎樣的大跨步發展,無論人工智能怎樣的穿越古今,書籍最終必將是心靈的歸處。

書籍作文 篇8

我喜愛書籍,彷彿我與書有着不解之緣;有着某種聯繫;就像親兄弟一樣,誰也不離開誰。我家裏的書那可是一個字——多!你看吧,我的書架上放滿了書,他們你擁我擠,最後終於擠到了書架;你看吧,那個大櫃子,也都裝滿了書,有繪本、名著、小説、童話??????

可謂是應有盡有;還有呢,你瞧瞧,我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泡在書堆裏,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裏??????

其實,我以前不愛讀書,看見那厚厚的,沒有圖片的書,我就像面對仇人似的,面對着它們。自從那一次,我就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讀書,在面對書時,我不像曾經那樣面對的是可憎的仇人,而面對的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人、我的親人、我的兄弟。

那次,我看哥哥看一本故事書,我便嘲笑道:“哈哈!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還看書啊?書有什麼好看的?我就不知道了,你和爸爸媽媽怎麼都愛看書?”哥哥一陣大笑,對我説:“哎,看書對你好。”説着,給我拿了本故事書。我認認真真地看着,不知不覺中,便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打動住了。

有一次,我在看一本名著時,哥哥叫我下去玩兒會,我沒有答應,便又埋進書堆裏。哥哥氣急敗壞,東想西想對付我的招術,只見他陰陰地一笑,我看見了他一肚子的壞水,哥哥一定想到了對付我的辦法。我一定不會讓他得逞。吃飯時,哥哥狼吞虎嚥,一下子就把飯吃光了。而我卻慢吞吞地吃着。當我聽到書房的翻書聲時,習以為常便不去想這些了,又繼續吃了。我怎麼也沒有想到,哥哥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報復我剛剛沒與他玩兒的惡作劇。

吃完後,我便進書房看書,當我一走進去,我一下子驚呆了:書被人翻得凌亂不堪!我把書整理後,發現少了那本名著!我一愣,心驚肉跳,忐忑不安地想:“好端端的書怎麼會不見了呢?”,我躡手躡腳走到哥哥的房間,只見哥哥拿著名著東躲西藏的。我十分生氣,大聲喊道:“哥哥,你好狠毒!不就是沒和你玩兒嗎,有必要藏我的書嗎?哥哥回頭一望,正好看見我那怒目圓睜的表情,他語無倫次,用着可伶的眼神望着我,結結巴巴對我説:“弟,對不起,我這只是惡作劇。我以後便不這樣了。”我一把搶過書,抱着書,彷彿抱着一個小寶寶。我還不解氣,帶着點要哭不哭的神情,惡狠狠地對哥哥説:“你給我記着,如果我沒發現,我的書會怎樣?這是我的第一次警告你,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哥哥埋着頭,好似做錯事後的那個等着大人們罰他,責罵他的那個可伶小孩。我心一軟,便獨自走了。從此,哥哥就再也沒有搞過類似的惡作劇。

我愛我的書籍,我和書籍,猶如血脈相通的親人,猶如形影不離的朋友,猶如助我進步的良師………。

書籍作文 篇9

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每當讀到清朝大詩人張潮的句子,心中總是有一種不可名狀的興奮。這種興奮,是詩詞賦予我的神奇力量。

如果説詩是山的話,那麼詞便是水。詩是沉穩的,句句對仗工整;詞是靈動的,字字意藴深厚。就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讓我沉醉其中。

我喜歡在落雪的黎明,泡一杯香茗,捧一本詩集,陶醉於滿屋書香的氛圍。撒些許茶葉於那鋥亮的茶杯中,熱水流入,那乾癟的茶葉就沸騰舒展,碧生生地還原出生命那濃縮之綠。濃香的茶,伴隨濃香的書,就這樣源源不斷地灌輸到我的生命與靈魂中去。似乎覺得,字裏行間皆為層疊之青山,瀲灩之綠波。

“自古逢秋悲寂寥”,這是千千萬萬的遊子共同的心聲。但是,你——劉禹錫,獨與他人不同。就憑你的“我言秋日勝春朝”,你內心深處的樂觀與堅強毫無曲折地展示給世人。自古以來,秋季總是被世人視為悲季,將那黃葉落入泥土中聯想到自己漂泊孤旅,甚至死後也不能歸入鄉土。但龔自珍認為:黃葉雖落,也要將自己最後一絲力量融入土地,肥沃土地。待到來年之春,“化作春泥更護花”。在這悲美相間的季節裏,劉夢得先生久久巡望天際:“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是何等的灑脱。

一縷幽香悄然逸出。循着香味尋覓,一座草舍逐漸清晰於眼前。屋後是一片花園,許多花園,許多花兒都已凋零於泥土中,唯有幾朵雛菊仍傲然挺立。一位老者的沉沉低吟,不絕入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擺脱了世俗的紛擾,你隱居於此,功名利祿絲毫撼動不了你清高自潔的心靈。“我獨愛菊花”。手捧一杯菊花茶,遙望遠方,對天遙想,參悟人生,這是種悠然、超脱、不懼一切的豪邁。

似乎所有的詩詞都能滋養我的心靈,給我無限的啟迪。我欣賞王維“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讀他的詩,意深情濃;我偏愛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緒,讀他的詩,激情飛躍。在風和日麗的春日,我看見烏雲受到陽光的淨化後變成天上的鮮花,便不再擁被於牀,起身體驗“燕草如碧絲”的美景,擁有“雨中春樹萬人家”的快樂;在蕭瑟的秋風中散步,忽見老杜招手,“舉杯邀明月”,太白瀟瀟灑灑地走來,讓我與他一起體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壯志豪情。

朋友,在如歌的青春歲月裏,讓書籍來點綴吧。“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小説會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散文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翱翔,但我對詞情有獨鍾。它洗盡我心靈的塵埃,提升我們的靈魂,如一盞不滅的明燈,照引我走向遠方的路!

書籍作文 篇10

莎士比亞曾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可是,我剛入國小時對這個“營養品”充滿了恐懼。

那件事情我現在想起來就想笑。我進入了國小階段,媽媽為了讓我認識更多的字給我買了本新華字典和《格林童話》,規定讓我一天讀一個童話。開始,我對一本印了很多圖和許多我不認識的字的書充滿了好奇,可後來……

“快點!做完了作業就把書拿出來看,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嗯”,嗚嗚,人家還是一個國小一年級的國小生嘛,哪裏有那麼快。終於做完了作業,我極不情願的拿出書,慢慢吞吞的打開書,翻倒第一頁開始看,看到第四個字,我就卡殼了,這個字念什麼呢?我跑過去問媽媽:"這個字念什麼呢?“媽媽皺了皺眉頭,回答了我。我繼續看,看了幾排後又卡殼了,再次去問媽媽,這次媽媽沒有回答我,只是用冷冰冰的甩給我四個字:“去查字典!”我生氣了,想:什麼嘛,買書都不買注音版,還讓我查字典,真是麻煩!我到了書房,嘴裏嘀嘀咕咕,順手把書甩在了書桌上,一把拿出字典,翻字典都是惡狠狠的。”嚓”字典被窩撕爛了一頁,我連忙站起來,望了望門外,沒人,我才鬆了一口氣,把字典合上,扔在了書桌上。我開始生氣:為什麼要看書呢?不看不行嗎?

後來媽媽教育我:看課外書,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積累好詞佳句,對自己十分有幫助。

現在我和書交上了朋友,每次做完作業,我都會自覺的閲讀,想起了這件事我都苦笑不得,當時我有多麼的恨課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