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1.9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音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1、聽:手風琴獨奏《馬刀舞》。

2、唱:《跳到我這裏來》。

3、動:跳到我這裏來。

4、認:2、4、6。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手風琴獨奏《馬刀舞》,感受熱烈、奔放的情緒;同時能用圖形和顏色區分樂曲三個部分的相同和不同。

2、能夠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正確地演唱歌曲《跳到我這裏來》,並能積極投入到歌詞的創編活動中去。

3、通過集體舞的表演,訓練學生的協調性,增強相互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馬刀舞》、《跳到我這裏來》均是國外的優秀音樂作品,前者曲風熱烈奔放,後者情緒歡快跳躍,兩者都具有鮮明的舞曲風格。因此,本節課力圖以“動”貫穿始終,以此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感受並體驗音樂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這是一節集聽、唱、動、創於一體的綜合課,學生通過聲音、動作、繪畫等方式參與表演、創造‘將自己在音樂中所獲得的審美體驗充分表達出來。同時,通過這樣的綜合表演,大大激發學生的羣體意識及合作精神,起到陶冶情操、昇華情感的教育作用。

教學重點:

在欣賞過程中,能夠區分樂曲三個部分的相同與不同,並將自己對三個部分的感受通過綜合性的音樂表演以及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

教學難點:

1、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歌詞的創編,投入到集體舞活動中去。

2、能正確演唱XXXXXX節奏型樂句。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水彩筆、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在二胡曲《賽馬》的音樂聲中走進教室。

師: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麼樣的?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場面?

(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這首樂曲名叫《賽馬》,是中國的一首二胡名曲,它表現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正在開展一場跑馬比賽的熱鬧場面。

(設計意圖:通過導入活動,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欣賞手風琴獨奏《馬刀舞》

師:其實,表現這種羣馬奔騰場面的音樂還有很多,我們接下來將欣賞一首外國的《馬刀舞》也是其中之一。請同學們仔細聽一聽,兩首樂曲有沒有相同的地方(播放《馬刀舞》)。

(學生聽後説説各自的感受。)

(如:樂曲的前後有相同的地方,中間的音樂不同)

師:這首《馬刀舞》是由前蘇聯作曲家哈恰圖良於1942年創作的芭蕾舞劇音樂的一段,是一首戰鬥性舞曲。它表現了居住在外高加索山上的庫爾特族人民騎着駿馬、英勇出征的情景。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蘇聯的小舞蹈家給咱們表演,(出示圖片),可遇到了點困難想請同學們幫忙。當你聽到了適合男生或女生舞蹈的音樂時,就貼上代表男生或女生的圖片。

(播放樂曲第二遍,同時請學生聽到合適的音樂後,把相應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請學生解釋這樣貼的理由。

(如:前後兩部分的情緒歡快熱烈,比較適合男孩子表演;而中間的部分旋律舒展,聲音比較輕柔,適合女生表演。)

師:想不想和小舞蹈家們一起表演呀?

啟發學生用律動的方式隨音樂表演,體會樂曲的變化。

(如:第一段男生模仿騎馬的動作;第二段女生隨三拍子韻律,身體自然搖擺;第三段可以男女生共同模仿騎馬、揚鞭、舉刀等動作,將表演推向高潮。)

師:這首《刀馬舞》原來為管絃樂曲,後多次被改編成多種器樂獨奏曲,除了我們欣賞的手風琴獨奏外,還有鋼琴獨奏、木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等。下面,老師就用鋼琴為大家演奏,請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拿出水彩筆將自己對樂曲的感受畫下來。樂曲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顏色和圖形表示,不同的部分要用不同的顏色和圖形來區別開來。(可以用顏色的深淺、線條的粗細來表現)

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

(設計意圖: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舞蹈的方式,感受樂曲熱烈、奔放的情緒,體驗樂曲的變化。使學生在掌握音樂技能的同時,又獲得了愉悦的享受。)

三、集體舞表演。

師:剛才同學們跳的那麼開心,老師也想跳一曲了。

1、放音樂(兩遍),第一遍單人舞,第二遍雙人舞。

老師範跳《跳到我這裏來》。

2、老師組織學生共同學習集體舞動作。

①集體動作(單人)

左腳向側踏一步,右腳跟,同時拍手;右腳向側踏一步,左腳跟,同時拍手;反覆循環。

②雙人動作:

動作一:兩人鈎左臂,右手叉腰,做跑跳步旋轉。

動作二:兩人左手相牽舉過頭頂,右手叉腰,做跑跳步旋轉。

動作三:兩人雙手相牽,做跑跳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

(前後同學自由練習)

③播放音樂,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集體舞的表演,讓學生熟悉歌曲《跳到我這裏來》,並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訓練學生手、腳的協調性,培養他們的羣體意識以及合作能力)

四、認識新朋友。

師:你們知道嗎?我們跳的舞曲藏着幾個我們的老朋友,看一看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出示:由1、3、5組成的節奏短句33 11 | 33 5 |

師:還有幾個新的朋友呢,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

出示卡通人物:2、4、6。

師:讓我們來唱一唱舞曲中出現2、4、6的樂句吧。

① 2 7 | 222 4 |

② 234 322 | 1 1 |

五、學唱《跳到我這裏來》

1、出示歌詞、歌譜。

學生跟琴模唱歌曲旋律(可以用Lu、lai模唱)。

2、學生跟鋼琴伴奏演唱第一段歌詞(速度要慢)。

3、師:感覺什麼地方不太好唱?

學生提出難點後,跟着老師單獨練唱。

4、解決難點後,演唱第二段歌詞。

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師:下面,老師用兩種速度來演唱,你們選擇一下,用哪種速度唱這首歌曲比較合適(先用慢速唱,再用中速唱)。

學生聽後進行選擇並説出理由。

師:好了,讓我們用自己選擇的方式演唱一遍。

學生用中速有表情地演唱,並請幾位同學進行舞蹈表演。

六、總評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用歌聲和舞蹈體驗了快樂,讓我們帶着愉快的心情快樂地離開教室。(在音樂聲中學生邊唱邊跳,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音樂與舞蹈活動,感受音樂與姊妹藝術的密切聯繫,認識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跳到我這裏來》和《馬刀舞》都具有歡快、活潑、熱情、富有動感的特點,因此,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應該成為本單元教學活動的重點。體驗音樂之“動”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增進拓寬對音樂一相關文化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養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以及在羣體中的協調意識。

課的開始我打破先教歌再學跳集體舞的慣例。決定先跳集體舞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學生自學及老師示範相結合的方式,再配以簡單的口令使學生能動起來,願意動起來,不會像以往那樣跳集體舞要麼很難控制場面,要麼就顯得拘謹。

經過集體舞的這一環節,學生對歌曲的旋律已有了初步的感知,這時我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了唱歌教學這一環節。這時我出示歌詞,出示三條節奏,讓學生聽旋律選擇相應的節奏,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辨旋律節奏的能力。這兩種節奏是這首歌曲的主要節奏型,貫穿於整首歌曲,具有歡快和跳躍的感覺。掌握節奏後歌曲就很容易學習了。歌曲的學習採用學生自學演唱和老師示範相結合,這裏我比較注重學生對歌曲情緒的把握的處理,如唱出歌曲強弱的感覺、兩段歌曲的情緒變化,有彈性地聲音演唱。這時老師的示範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另外採用對比演唱的方法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能正確表現了。三年級應該要學習簡單的歌譜了。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兩部分且有節奏不同音相同的特點,所以不是老師唱一句學一句,而是老師唱第一部分的第一句,學生唱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依次下去,讓學生自己發現這一特點,這一環節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鍛鍊了學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在欣賞部分我的目的是拓展學生了解外國舞曲的風格,不過由於時間較倉促,電腦的音響效果較差,所以這部分有點沒有盡興的感覺。欣賞時是先完整聽舞曲還是先分段聽選擇相應的情緒呢,哪種效果會更好,還有待在課堂上多研究。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雷、點的音樂形象

2、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學會演唱《踩雨》,體會雨中嬉戲的樂趣。

3、能積極參加音樂遊戲,培養自身的旋律流暢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教學設想

本節課以“雨”的.音樂形象為線索,通過“聽雨——戲雨——看雨——踩雨”四個教學環節進行設計

“聽雨”這個環節讓學生感受樂曲《電閃雷鳴波爾卡》中雷、點的音樂形象,“戲雨”環節使學生在音樂遊戲中培養旋律流暢感,“看雨”環節讓學生感知歌曲描繪的形象,“踩雨”環節讓學生在玩中熟悉音樂的節奏、旋律,以便剛好的學唱歌曲《踩雨》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 聽雨——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

1、 唱《春雨濛濛》

導入: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春雨也似乎是禁不住綠色的呼喚,“沙-沙-沙”的飄了下來,小草們把雙手舉得老高,迎接他的洗禮。聽《春雨濛濛》

2、 聽《電閃雷鳴波爾卡》

(1)、導入: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樣的呢?你能聽到什麼聲音?

(2)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

(3)生仔細聽辯“雷聲隆隆,電光霍霍……”

(4)介紹作品

(5)欣賞錄象帶

3、説雨中趣事

你願意告訴大家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嗎?

二、 戲雨——音樂遊戲

1、導入

下雨了,一把小陽傘撐了起來,紅、黃、藍……哪一把和“小紅是好朋友呢,大家幫忙來找一找

2、音樂遊戲《找鄰居》

唱一唱,聽一聽傘上的旋律,你覺得“小紅傘“上的旋律與哪一句連起來唱最流暢

在遊戲中培養學生的旋律流暢感,同時熟悉歌曲《踩雨》的旋律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3

單元概述:

聽賞《尋找春天》和《杜鵑圓舞曲》,以聲尋春;學唱《請你唱個歌吧》、《春曉》與《藤兒長長牽着瓜》,以聲現春。律動“請你唱個歌吧”、“森林音樂會”和“歌詞創編”是綜合性創造活動,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讚美春天、打扮春天。其中“森林音樂會”是本單元創造活動的“重頭戲”,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聽覺積累,用音樂的方式進行表現,既活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採集與分享”則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單元主題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體驗在生活中尋找春天,在音樂活動中抒發自己對春天的喜愛。

2、聆聽本單元的歌曲,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和所表現的春天之美,並能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3、能根據歌曲表情和演唱形式的提示整齊地歌唱,感受不同節拍的韻律特點,並作出表情和體態反應。背唱《請你唱個歌吧》。

4、在“我的創造”中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嘗試進行多層次的聲音配合,感受豐富的音響效果,表現出較好的節奏感。在“採集與分享”中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表演。

課時安排:

3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2、欣賞樂曲《杜鵑圓舞曲》

3、律動《春天來了》

二、教材分析:

1、《請你唱個歌吧》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歌詞淺顯易懂,旋律輕快流暢。歌曲營造了一種人與小鳥親切對話的情境,表達孩子們對杜鵑鳥的喜愛,對春天到來充滿了喜悦之情。2、《杜鵑圓舞曲》是根據瑞典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配器的管絃樂曲。樂曲採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由於曲調優美,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深受人們喜愛。

三、學情分析:完整地感受歌曲旋律,讓學生設計符合三拍子強弱規律的聲勢動作,並在音樂情境中動起來。

四、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用歡快的情緒、輕鬆而富於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2、通過欣賞樂曲《杜鵑圓舞曲》讓學生感受3/4拍的節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點,引導學生聽辨出《杜鵑圓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緒和所表現的音樂形象,並能用不同的動作加以表現。

3、通過律動《春天來了》,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春天。

五、教學重點:

1、正確演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2、感受樂曲《杜鵑圓舞曲》三拍子的特點,引導學生聽辨樂曲、感受樂曲、表現樂曲。

3、感受樂曲《杜鵑圓舞曲》不同的情緒以及舞曲輕快活潑的特點。

六、教學難點:

1、認識並掌握頓音記號的作用與唱法。

七、教學準備:鋼琴、cd、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二、趣味律動

1、猜謎導入: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猜個謎語:“三人同日見,百花齊爭豔——打一字”(春), 春天來了,小草悄悄地從土地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到處都是,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哪些變化呀?(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的方式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從這麼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們的身邊,春天終於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讓我們在明媚的陽光下活動活動,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2、律動《春天來了》(教師帶學生跟音樂作律動)

【設計意圖】:旨在激發學生興趣,由此產生學習慾望。

三、欣賞《杜鵑圓舞曲》

師: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個非常美麗的季節,你們聽,連**鵑也跳起了舞來慶祝春天了,**鵑還想請大家聽聽它跳的舞曲是幾拍子的呢!請你根據舞曲的情緒,讓我們來分一分它有幾部分?

(一)初聽全曲

1、生交流討論:師生共同得出結論:樂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2、師總結:對!根據樂曲不同的情緒我們可以把它分成三個部分,下面讓我們分段來欣賞。

(二)分段欣賞樂曲

1、聽賞第一部分並提問:這段樂曲的情緒怎樣?請你們隨着音樂用相應的表情和動作來感受這一部分的情緒。

2、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第一部分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

3、聽賞第二部分並提問:情緒有什麼變化?請你隨着音樂用相應的動作來表現這一部分的情緒。

4、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第二部分情緒是優美抒情的。

5、聽賞第三部分並提問: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緒怎樣?請用動作來表現。

6、生討論後得出結論: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緒也是活潑歡快的。

(三)復聽樂曲

自己找好夥伴,一同隨着音樂不同的情緒用相應的動作來完整表現樂曲。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聽、分段聽來欣賞《杜鵑圓舞曲》,引導學生聽辨出樂曲各部分不同的音樂情緒,讓學生在聽賞中自己得出結論,教師起到啟發、引導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四、學唱歌曲《請你唱個歌吧》

師:春天到來了,杜鵑不光高興地跳起了舞,它還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呢!你們聽!杜鵑唱的歌好聽嗎?

1、播放歌曲範唱。

2、用聽唱法教學,學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難點。

a、隨琴聲輕聲唱詞

b、隨琴聲復唱歌詞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認識的音樂記號

(2)找出歌曲中難唱或唱不準的旋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找出歌曲中不懂的地方,讓他們善於勇敢地提出問題,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知識點。

3、解決難點:

(1)學生找出不認識的音樂記號:頓音記號“▼”作用:唱得輕快而富有彈性

解決方法:

①學生提出的音樂記號如果其他同學認識,就由會的同學説出此音樂記號的名稱和作用並鼓勵其利用歌中旋律演示其唱法。

②學生提出的音樂記號,如果大家都不認識,就老師説出其名稱和作用,並演示其唱法。

(2)學生找出難唱或唱不準的旋律

①學生提出難唱和唱不準的旋律,老師先鼓勵會唱、唱得準的同學示範演唱,然後集體訓練演唱。

②學生沒提出來,但唱不準的旋律,老師要進行範唱、教唱。

4、音樂表現:

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歌表演、繪畫、打擊樂伴奏、歌唱等形式)

練習形式:a、小組討論用哪種形式來表現歌曲。

b、各小組展開活動,合作表現歌曲。(教師到各組指導、幫助、鼓勵)

c、各小組表演,展示成果。(教師鼓勵、肯定)

【設計意圖】:歌曲的學唱及表現,都把學生放在了第一位,成為學習的主角。並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探究,獲得學習上的成功,以此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

播放《杜鵑圓舞曲》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做着動作離開教室。

課時安排:3/7 二(3)

3/8 二(4)

教學後記: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大部分學生能熟練地用歡快的情緒,輕鬆地演唱《請你唱個歌吧》這首歌曲,對3/4拍的節奏把握較準確。對歌曲的內容及音準的把握都很好,達到了課前的教學要求。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對頓音記號的作用及唱法還把握不夠好,在今後的學習中,還需繼續鞏固。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春曉》

二、教材分析: 《春曉》是根據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歌《春曉》創作的一首優美、深情的歌曲。歌詞描繪了春天雨後清晨鳥語花飛的動人情景,表達了詩人賞春、惜春的複雜心情。

三、學情分析:學生對歌曲內容比較熟悉,引導孩子們用巧妙的聲音編織春天早晨的詩意情景。

四、教學目標:

1、能利用古詩意境來學唱《春曉》這首歌曲,並聲情並茂的演唱全曲

2、通過我的創造,能增強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造力,讓他們深刻的瞭解大自然的春天,並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3、由採集與分享,能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春天,在音樂中感受春天

五、教學重點: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確地演唱歌曲

2、通過創造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

六、教學難點:用聲音來再現春天的美景

七、教學準備:鋼琴、cd、節奏卡片(卡片上畫出相應的動物)、各種能表現春天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二、故事導入:小朋友們,春天是那麼的美,那麼的春意盎然,小草、**鵑、小動物們盡情地歡唱、盡情地跳舞,這時,有一位詩人見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詩(顯示古詩《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師:這首詩小朋友們讀過嗎?

生:讀過。

師:老師知道小朋友不止讀過,還很熟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吧!

1、生讀詩。(師在旁講解詩的大意:春天的……)

師:讀得真美,可惜就是少了點什麼?

生回答:音樂

師:是呀,如果我們加上一點音樂的話,一定會錦上添花,給詩增添春意。老師這兒就有一段音樂(放伴奏音樂)

現在,我們一起隨音樂再次朗誦

2、生隨音樂再次有感情地誦詩。

【設計意圖:詩歌結合,加深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新歌教授

師:有了音樂,這首詩就顯得更美了!可見這音樂的作用可真大啊!你們覺得剛才老師為《春曉》配的音樂好聽嗎?(好聽)其實呀,這段音樂就是作曲家們為《春曉》而寫的。你們想不想隨着音樂輕輕地來唱一唱呢?

1、播放《春曉》的範唱

(師生隨音樂輕聲哼唱旋律)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首詩表現了什麼樣的意境呀?

2、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那這麼美的意境,我們在歌唱時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呢?

生:優美、柔和、抒情

3、師:現在,我們就以這種輕柔的、優美的聲音一起來演唱《春曉》。

【設計意圖:學生對《春曉》這首詩非常地熟悉,所以先詩後曲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歌曲,從歌曲形象上也是如此,掌握了朗誦的語氣後,再來把握歌曲的情緒就輕而一舉了】

四、音樂創造表現

師:今天呀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參加春天裏舉行的音樂盛會, 喲!好多小動物也都來參加了,讓我們看看參加盛會的小動物有哪些呢?

(師邊説邊用各種素材表現春天的各種聲音)

師:聽——春姑娘來了, 一陣春風吹來(師用吹礦泉水瓶來表現春風並出示春風的節奏卡片×--),靈巧的布穀在枝頭向人們傳遞美好的祝福(師模仿布穀叫並出示布穀鳥的節奏卡片0 × ×),可愛的蜜蜂也揮動那輕盈的翅膀(師模仿蜜蜂叫並出示蜜蜂的節奏卡片×× ×× ×),哇,震撼的春雷打響了(用鑔來表現打雷的聲音),春雨也悄悄地下了起來(用自制的沙錘{即在各種瓶子裏裝入沙或米}來表現春雨的沙沙聲),落在樹葉上(師用筆輕輕敲打書本模仿雨滴落在樹葉上的聲音並出示樹葉的節奏×-×),雨停啦!春天的小溪也快樂地唱起了歌(師用兩隻杯子相互倒水錶現溪水潺潺流動的聲音)……多美妙!

【設計意圖:用形象的動作來創造意境,給以學生創造啟發與靈感,括號裏的師要用紙模擬聲響】

師:在這麼美麗的春天裏舉行音樂會,感覺真是太美妙了!小朋友,你們還希望誰來參加音樂會呢?這些小鳥、蜜蜂、樹葉、小溪還會唱什麼歌呢?

【設計意圖:逐步過渡使學生進入到創造階段】

1、分組討論練習進行創造。(師到各組指導,幫助。)

(可有多種創造形式:

a、在書本節奏的基礎上創編其他不同的節奏

b、可利用各種素材創編出書本上沒有的其他各種春天的聲音。)

2、將創造出來的各種春天的聲音進行合作表演。

如:小鳥 蜜蜂 樹葉 小鳥

小鳥 風 蜜蜂

樹葉……

(不侷限於以上兩種形式,可視各班學生的情況而定)

五、採集與分享

師:我們就是春天,每個人的美好一面都會打扮我們的`生活空間,使它春意盎然。那我們怎麼來打扮春天?(生各抒已見)

師:是的,比如剛才老師吹礦泉水瓶表現的春風;用筆敲打書本的聲音模仿雨點落在樹葉上的聲音……

【設計意圖:利用紙的音響探索、採集來表達春天的喜愛,培養學生的聽覺及音樂再創能力】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請小朋友們回去找一找春天的聲音,唱一唱春天的歌曲,下節課帶過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設計意圖:拓展這一活動的展開,有利於學生親身體驗尋找春天、蒐集春天聲響的喜悦感覺】

五、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3/9 二(3)

3/11 二(4)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唱《藤兒長長牽着瓜》

2、聽賞《尋找春天》

二、教材分析: 《藤兒長長牽着瓜》是首歡快、有趣的兒童歌曲,表現了少年兒童在種瓜過程中的喜悦心情。《尋找春天》是一首充滿活力的歌曲。

三、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藤兒長長牽着瓜》,讓學生了解領唱與齊唱兩種演唱形式。

2、通過聽賞歌曲《尋找春天》,瞭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使學生盡情享受春天帶來的喜悦並融入春天的氛圍中。

3、通過歌曲的各種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教學重點:用歡快的情緒正確演唱《藤兒長長牽着瓜》。

五、教學難點: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唱好歌曲。

六、教學準備:鋼琴、cd、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律動進教室(播放《春天來了》的音樂)

【設計意圖】: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到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感受階段

(一)説一説

師:美麗的春天來到我們的身邊,上節課老師讓小朋友回去採集有關春天的音響(聲音或歌曲),你找到了嗎?(生答:找到了)那請你把你的找到的春天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1、生回答自己找到關於春天的聲音及歌曲,並表演給大家看。

2、生相互評價,師給予鼓勵與肯定。

【設計意圖】:激發探索興趣,使更多的學生在音樂生活中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聽一聽)

師:小朋友找到的春天的音響可真豐富!找到的歌曲也很好聽!老師呀,也回去找了一首歌曲,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不過聽了之後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去哦: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麼?歌曲的情緒怎樣?

1、初聽歌曲《尋找春天》,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學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情緒。

3、復聽歌曲《尋找春天》,生隨着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情緒。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春天的體驗,為下一階段學習作好鋪墊。

(三)唱一唱

師:春天又是播種的季節,你們聽!這裏種下了一顆什麼種子呀?

1、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藤兒長長牽着瓜》。

2、用聽唱法教唱歌曲。

3、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用領唱、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師領唱、生齊唱

(2)請唱得好的學生領唱。

【設計意圖】:通過對歌曲的演唱充分認識春天,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音樂表現階段:

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藤兒長長牽着瓜》(通過歌詞創編、歌表演、繪畫、打擊樂伴奏、歌唱等形式)

練習形式:

a、組討論用哪種形式來表現歌曲。

b、小組展開活動,合作表現歌曲。(教師到各組指導、幫助、鼓勵)

c、各小組表演,展示成果。(教師鼓勵、肯定)

【設計意圖】:整節課的主線離不開春,更離不開小組的團隊意識,充分體現了春天是由我們裝扮的。

四、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3/14 二(3)

3/15 二(4)

教學後記:本節課我儘可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獲得音樂審美體驗。音樂是情感藝術,審美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藤兒長長牽着瓜》是一首歡快、有趣的兒童歌曲,表達了少年兒童在種瓜過程種的喜悦心情。歌曲起伏旋律較大,學生不易掌握,所以採用聽唱法教學。聆聽是很重要的,通過反覆聆聽,感受作品中的音樂形象,情緒,體驗情感。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重要作用。不過聆聽也要有目的性,教師可以通過設問或其他要求,賦予每次的聆聽一個具體的方向性。第一次聆聽時,我設問:有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歌曲情緒如何?復聽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麼?反覆聆聽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曲調,為後面的學歌作準備,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歌曲節奏。

我十分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啟發與指導下,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沒有學生主體參與體驗,就難有真正的音樂教學。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自己親身主動地去體驗、領悟、探尋,與音樂融為一體時,才能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實行對音樂的欣賞與創造。

在創編動作和以“春”為主題的交流活動中,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提供展示舞台。音樂教育如果與其他藝術能相互連通,互相遷移,就能提高其綜合藝術之審美能力,給學生以深刻的審美體驗。此活動旨在加強音樂與文學、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聯繫,通過畫畫、唱唱、誦誦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其並將它表現出來,而且還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培養其綜合思維能力。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分析及設計理念:

《火車開啦》是音樂教材第二冊中的第五課。此課教材圍繞“遊戲”主題,。歌曲《火車開啦》是一首輕快的兒童歌曲,展現的內容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具有生活情趣,樂於被他們接受。歌曲當中X—,X,X這三種基本節奏,又是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創編的,通過這些節奏訓練,可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創設和學生生活貼近的,又是讓他們樂於接受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導感受X—,X,X這三種節奏,並進行創編節奏,動作和歌詞來表現火車的各種狀態。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使整節課呈現一種情境學習模式。

教學目標:

1、聆聽中學會並用自然的聲音背唱歌曲《火車開啦》,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

2、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學生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3、能結合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一起讀出三聲部節奏。

教學重點:

培養良好的歌唱、聽賞習慣。

教學難點:

三聲部節奏練習。

教學過程:

幻燈片出示謎語:長長一條龍,走路轟隆隆。跨河又鑽洞,嗚嗚向前衝。(板書:火車)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課件播放火車聲)

出示火車圖片(幻燈片)

師:火車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誰能來模仿一下

請你們想一想,火車要出站時的情景(鳴笛、啟動、奔跑、飛馳)

學生模仿火車開動的聲音和動作

如:拉汽笛的動作:嗚—

車輪轉動的動作:轟隆

咔嚓咔嚓

二、創編節奏

教師總結:老師把你們的設計總結一下(汽笛聲、大車輪、小車輪、幻燈片逐一出示練習)

x – x - │ x x x x │ xx xx xx xx

嗚轟隆咔嚓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讀節奏,模仿火車的聲音。

要求:

(1)三個聲部依次進入,學生邊做動作邊模仿火車開動的.聲音。

(2)學生做三聲部練習。

三、學習歌曲

節奏練習:xx xx │ xx xx │ xx x │ x -- │

1、導入:小朋友們表現得真不錯,老師獎勵你們出國旅遊好不好,我們一起去匈牙利看看,那裏的小朋友在歡迎我們哪。請聽。

2、聽範唱:感受歌曲的情緒與速度

3、讀歌詞:按節奏讀強調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區別。

4、學唱歌曲:

識譜(學生説出音符跟琴唱一唱)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我們已經很熟悉了,能隨着琴唱一唱嗎?

歌曲的速度是什麼樣的?(比較快)

情緒:你應用什麼樣的心情演唱?(活潑歡快)

假如你是一名火車司機,你是什麼樣的心情?(自豪)

請你自豪的唱起來。

四、音樂遊戲《開火車》

師:匈牙利的小朋友看到我們特別高興,他們希望和我們一起開着火車參觀匈牙利,你們説好不好?(好)

那你們會開火車嗎?(學生表現自己的遊戲動作)

你們表演的真不錯,老師也會開火車,你們跟我一起開好嗎?

學習開火車動作腳xx xx左右左右

手腳搭配練習(播放歌曲)

師:我們一個人能表現火車嗎?(不能)那怎麼辦?(很多小朋友搭上)

搭火車練習(播放歌曲)

師:好小朋友們真聰明,學的特別快,現在我們開始去匈牙利參觀了,在路上我們會遇到什麼?(橋、花草、房子)

請幾名小朋友搭橋,另一部分學生扮演花草、房子。

師:各位乘客你們好,現在由北京開往匈牙利的火車馬上就要出站了,請大家做好準備嗚——音樂

播放音樂,觀看火車圖片。

五、小結:

師: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火車也越來越先進了,現在的火車不冒大黑煙了,也越來越美觀,越來越輕巧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希望你們從現在起好好的學習,將來當一名火車設計師,設計出更先進的火車,最後讓我們開着小火車到校園裏遊玩吧。

反思評價: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説,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本課的設計將欣賞、唱歌、節奏、聲勢練習、創作表現等“知識與技能”均溶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聆聽、在遊戲中自由想象、在遊戲中積極表現、在遊戲中大膽創造。在遊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生生合作活動(如:合作模仿火車開啟的聲響、分角色扮演開火車等),在這些合作的遊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音樂,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鍊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力。在這一過程中,我從設置坐火車去旅遊這個情境入手,讓學生在情境中玩、學,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並進行了許多即興創作淡化原先音樂課的條塊模式,使課堂教學渾然一體。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用自然、真摯的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

2、 通過演唱歌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3、 讓學生認識到熱愛地球、熱愛大自然對於我沒人類的重要,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學生對社會、對人類、對地球的責任。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音樂。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老師面帶微笑,站在學生中間。)

師: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音樂樂園

二、教具激趣,解決難點。

師:同學們看大屏幕!(播放課件,出示歌曲中的難點節奏,讓學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問題,並一起開動腦筋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或打擊樂器來解決問題。)

X X X X X X X | X·X X -|

師:誰來讀讀,拍拍,或用你身邊的樂器敲擊出節奏?

生1:(很自信的)有節奏地讀。(其中符點處節奏不準確)

師:(給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個挑戰難點。(指出符點處的錯誤繼續提問)誰來幫幫他?

生2:有節奏地讀。

師:(肯定的)你太棒了,讀得完全正確。

(然後男生讀、女生讀、分小組讀等等)

師:同學們齊讀節奏。

(反覆讀,熟悉難點節奏)

師:誰能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這段節奏?

生2:有節奏地拍手。(生齊拍)

生3:有節奏地跺腳。(生齊跺)

生4:有節奏地用響板敲擊。(生用雙響筒、串鈴、三角鐵、碰鐘等樂器敲擊和齊奏。)

三、審美體驗,表現音樂。

師:剛才大家表現得太棒了,所以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叫《留給我》,同學們邊聽歌曲邊看大屏幕上的歌詞,聽聽這首歌曲唱了些什麼?(播放歌曲《留給我》的錄音範唱)

生1:歌曲告訴我們應該注意不要主空氣污染,這樣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的藍天,主樹木更好地生長。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匯成大海,留下大海給沙漠。

生3:老師,我知道了,這首歌告訴我們要保護環境。

師:(這是孩子們結合生活實際,發自內心地表述)同學們説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陽、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口氣來演唱,是命令還是祈求?為什麼?

生:應該用祈求的口氣演唱。因為環境保護迫在眉睫,我們應該馬上行動起來,保護環境!

師:(培養美讀,感受歌曲情緒)請同學們帶着你真實的感受,把歌詞當作一首詩,伴着歌曲伴奏來讀一讀。

生:按要求自由讀歌詞。

生:幾名學生讀歌詞。

生:然後齊讀。

師:(肯定的)同學們讀得真好,把自己真實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裏了。再次欣賞歌曲,聽完後説説歌曲情緒是怎樣的?(播放歌曲範唱)

生:優美、抒情。

師:你喜歡歌曲的哪一句?老師彈琴,你能加上歌詞唱一唱嗎?

生1:(很自信的)我來唱唱“留下太陽……給沙漠給沙漠”。

師:請你帶領大家一起唱。

生:齊唱本樂句。(熟悉樂句旋律)

生2:(特別自信的)老師我喜歡“留下星星……留下綠草”這句,我來唱唱。

師:唱得真棒,請我帶領大家一起唱。

生:齊唱。(熟悉樂句旋律)

師:再次聽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節奏相同的`樂句嗎?(找歌曲中的難點樂句)(播放歌曲《留給我》範唱)

生:“留下小鳥,留下鮮花”這句節奏與屏幕上的節奏相同。

師:老師彈琴誰能唱唱?

生:試唱難點樂句。

師:指導。

生:先讀節奏,再按節奏讀歌詞,最後彈琴加歌詞。(由易到難,一步一步增加難度,解決難點樂句)

師:同學們真棒,歌曲的最難點已經解決啦!下面大家跟着音樂一起唱唱。(播放歌曲範唱)

生:齊唱歌曲。

師:同學們真棒,帶着最真實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播放歌曲《留給我》伴奏)

四、合作探討 實現創新 。

師:《留給我》這首歌中運用了兩種演唱形式,領唱和齊唱。你能聽出哪部分是領唱,哪部分是齊唱嗎?

生:“留下太陽吧……給沙漠給沙漠”是領唱,“留下綠洲……留給我和媽媽”是齊唱。

師:再聽歌曲,判斷他回答得是否正確?(播放歌曲範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確。

師:小組合作討論、創編,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歌曲,然後隨着音樂即興演奏、表演。

(小組討論並展示)

生1組:一個領唱,四人齊唱,三人伴奏。

生2組:兩人齊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師:(肯定的)同學們表演的真棒,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而且能把最真實的感受融入到歌曲裏。全體同學一起表演,誰來領唱?

生:(大聲自信的)我來領唱。其他同學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師生共同演唱)

師:你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首歌曲的感受嗎?

生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生2:我要做保護環境的小衞士,時時宣傳環保,處處宣傳環保。

師:同學們説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趕快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麗。

生:伴着歌曲《留給我》優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猜猜、聽聽,唱唱,找找、感受音樂形象,激發對杜鵑的喜愛之情,並從學生的所感所悟中引導他們熱愛環境和小動物。

2、在遊戲情境中參與音樂,掌握歌唱技能,認識低音的5 6 7,並能輕鬆地學唱曲譜和特殊記號。

3、通過聆聽,比較,感受音樂要素在塑造音樂形象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音樂,感受音樂形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難點:

1、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現。

教具

課件

pci多媒體課件,Piano,學具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猜杜鵑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祕的動物朋友,歌聲很美,許多世界名曲裏都有它的歌聲。現在,就讓我們來聽一聽下面幾首根據他們而創作的世界名曲,裏面還有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樂曲呢。

播放:1亨德爾《杜鵑與夜鶯》片段,繼續聽斯特勞斯的《杜鵑圓舞曲》片段,和《森林深處的杜鵑》片段。

三、聽杜鵑:

通過聆聽的對比,引出本科欣賞內容《森林深處的杜鵑》,感受它的音樂形象和主要樂器.

(一)、欣賞《森林深處的杜鵑》

1、師:哪首樂曲中杜鵑的叫聲最容易聽出來?

生:《森林深處的杜鵑》

2、感受音樂形象:

師:杜鵑藏在哪裏?你為什麼這樣認為?

生:藏在森林裏,可怕的地方,幽靜的地方……

師:這是一隻怎麼樣的杜鵑?你為什麼這樣認為?

生:孤獨的,自由的,害怕的…

3、聽辨演奏樂器,得出答案:

森林是由鋼琴樂器演奏的

杜鵑的聲音是單簧管樂器演奏的

(二)、欣賞 《頑皮的杜鵑》

1、師:這隻杜鵑飛出了叢林。你們聽它是怎麼飛的?

師彈奏1 2 3 4 5 6 7 1。

學生感受出旋律的上行並跟着音樂飛一飛。

看老師的手勢唱一唱音階。

2、師:這回它又是怎麼飛的,你能感受出來嗎?師彈2 5 6 7 1

學生感受出旋律的走向,並跟着音樂飛一飛。

認識低音的5 6 7並看老師的手勢唱一唱。

3、這隻杜鵑來到了我們身邊,你聽它的心情怎麼樣?(聆聽《頑皮的'杜鵑》伴奏)

生:很快樂,輕鬆……

師:和森林中的杜鵑相比怎麼樣?

讓學生從情緒,速度等各個方面自由討論,感受到音樂要素不同,音樂形象就不同。

4、師:你聽到杜鵑的叫聲了嗎?它是怎麼樣叫的?叫了幾聲?

師生一起數一數。(一共6聲,最後一聲連着叫兩次。)

(設計意圖: 1、帶着要求聆聽,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為下面的遊戲做準備。)

5、給每句琴聲的句末填唱杜鵑的叫聲:“咕咕”。

6、要求:“咕咕”要唱出歡快之情。眉毛抬起來,眼帶微笑。(發聲練習)

(設計意圖:1、學生以參與的形式聽音樂,會更有趣,對旋律的記憶會深刻。2、在情境中玩玩,動動,唱唱,既解決了歌曲的難點,完成了發聲練習。)

四、唱杜鵑

(一)師範唱《頑皮的杜鵑》

問:杜鵑和我在幹什麼?這是一隻怎麼樣的杜鵑?

這是一隻頑皮的,可愛的,貪玩的,機靈的……杜鵑。

(二)接唱旋律

1、注意旋律之間有沒有聯繫。老師唱1 3 5句,學生唱2 4 6句。

2、男女生接唱。

3、兩大組交換學習和互評

(三)帶入歌詞

1、師帶入歌詞唱,生當杜鵑填唱“咕咕”。

2、學生輕聲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歡快還要機靈,頑皮,加上跳音記號。

(四)歌曲處理

1、處理歌曲的結尾

引導學生説出:應該漸慢,漸弱。並用歌聲來表現。

2、處理歌聲,並簡單瞭解奧地利。

3、設計一個小的遊戲活動,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五、總結、互評

充分運用學生的所學進行互評、他評、自評

板書設計

頑皮的杜鵑

(1)5 6 7 1 2 3 4 5

(2)頓音記號

(3)課本練習題

教後反思

使用本教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感覺:a、好的地方。 b、碰到的問題。 C、今後再教本節課的設想。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花喜鵲和小烏鴉》,同時初步認識下滑音和波音記號。

2,這是一首兒童寓言歌曲,通過歌曲的學習,引導學生對花喜鵲和小烏鴉的品格進行深思,並且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實實做人。

二、教材分析:

《花喜鵲和小烏鴉》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6冊第二課的一節歌唱課,這是一首輕快而詼諧的兒童寓言歌曲。歌詞是一個寓言,用擬人化的對比手段評價花喜鵲與小烏鴉的“品格”,前者不講真話“報喜不報憂”卻“還真有人誇”,後者説真話“不摻半點假可也有人討厭他”。這是作者對現實生活中不正常現象的寫照,發人深思。歌曲詞曲結合貼切,平穩的敍述性音調,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動地表達了兩隻鳥的形象,兩處的“呀哈哈”是發自內心的笑聲,耐人尋味。

三、教學重點:

1、讓學生體會這首兒童寓言歌曲的情緒。

2、處理歌曲中的修飾符號,並有感情的表演唱。

四、教學難點:

1、讓學生初步瞭解裝飾音的唱法,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2、歌曲中音程跳躍大,要求同學用聽唱法完成歌曲。

五、教學準備:

1、電教平台。

六、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聽音樂進課室

2、師生問候。

3、發聲練習,用花喜鵲和烏鴉的叫聲唱下旋律。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教材第四冊欣賞曲《出發》

教材分析:

《出發》是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所作的交響組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曲。樂曲描繪了孩子們郊遊出發的情景,為標題音樂作品。

學情分析:

本年段學生活潑可愛,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授課班級學生家庭條件較好,很多有過藝術培訓的經歷,認識常用音符,認識字母譜,對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由於年齡小,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表演,體驗《出發》的音樂內容,感受表現其活潑、有趣、快樂的音樂情緒。

2.認識圓號、小提琴、小軍鼓等樂器,並瞭解其音色的`表現特點。

3.能夠創編與音樂相符的情景,並用動作表示自己聽到的音樂。

教學重點:體驗、感受樂曲《出發》活潑、歡快的音樂情緒。

教學難點:聽辨圓號、小軍鼓等樂器的音色。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鋁片琴電子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師生交流,導入新課並介紹作者。

師:談談出發時的心情……

三、欣賞教學

1.初聽樂曲。提問:聽聽,作者出發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他乘坐的是什麼交通工具?

2.認識小軍鼓、定音鼓。

3.復聽樂曲。提問:還有哪些樂器參與了演奏?

4.認識圓號、小提琴、單簧管等樂器。

5.瞭解管絃樂隊、管絃樂。

6.細聽樂曲。

(1)聆聽引子。提問:這段旋律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這段由圓號奏出的號角性音調,充滿朝氣和力量,象徵整裝待發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精神面貌。

(2)聆聽第一部分。提問:這段旋律讓你想到了什麼?A、邊聽音樂邊模仿開火車。(要求合着音樂的節拍)B、師生合作用聲音模仿火車聲。

(3)聆聽第二部分。提問:這段音樂使你想到了乘坐火車時的哪些快樂情景?A、邊聽音樂邊用動作表演。B、介紹鋁片琴。C、跟着老師唱旋律。

(4)聆聽結束部分。提問:這段音樂與前面的哪段音樂相似?給你怎樣的感受?(瞭解力度、速度)

7.完整復聽樂曲。

讓學生跟着音樂模仿演奏樂器、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五、總結下課。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9

課題:白樺林好地方

課型方式:平台互動式

備課方式:板塊結構-I

目標

1、感受音樂特點,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記號)的唱法,並編創讚美自己家鄉的歌詞唱一唱。

一、創設情境、善於發現。

學生通過音樂律動、拍擊節奏,感受音樂特點。

二、掌握關健項、完整演唱歌曲

聽歌曲找出難點,完整演唱歌曲。

三、創編歌詞、表演歌曲。

構建標準性平台一:

1-1、聽《白樺林好地方》音樂跟老師律動,初步感受歌曲。

1-2、聲音的強弱:以掌聲為例,不同力度的掌聲可以表達不同的心情。

1-3、從身邊發現,還有沒有有趣的聲音:引導學生用身體和凳子拍出節奏。

1-4、單元組交互創編節奏,用凳子演奏為歌曲伴奏,感受音樂特點。

2-1、教師拍出難點節奏“XXXXX|XXXXX……”,學生聽歌曲找出難點樂句,教師講述襯詞的'作用。

2-2、學生通過學唱難點樂句體驗重音記號的唱法與作用。

2-3、教師範唱整首歌曲,學生再次感受。

2-4、看歌譜跟琴視唱,強調帶f、p記號樂句的唱法

2-5、師生接唱歌曲。

2-6、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構建標準性平台二:

3-1、教師示範作詞方法,激發學生創作慾望。

3-2、單元組合作為歌曲創編歌詞並寫在大卡上。

3-3、分單元組展示。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小蜜蜂》,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來歌唱,以歡快的情緒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勞動,並啟發培養學生從小愛勞動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歌曲的讀譜視唱與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優美的並具有感染力的歌聲來表現歌曲意境。

 教學進度:第三教時。

 教具準備:頭飾、磁帶、口琴、圖畫、打擊樂器等。

 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流程:

情境激發情境體驗情境創造

情境導入激發思維初步感知想象理解-->體驗歌曲吸收表現激發創編能力

準a、入場-->創設情境欣賞、哼唱、律動、熟悉歌曲a、自學歌曲創編情境性歌表演備:b:模仿練習b、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拍手歌》進教室並做簡

單律動。

2、問好:一半學生吹奏口琴,一半學生唱。

3、模仿練習與重點樂句解決:

a、模仿練習:

聽、唱幾組模仿進行的音。

b、重點樂句:

(2)板書出示

提問:這條旋律除了模仿外還有什麼手法嗎?(重複)

(3)學生再唱一遍,然後教師用g大調的音高唱一遍。

提問:老師唱的和你們一樣嗎?

學生回答:略

引出教師唱的是g大調。

方式:抽一個學生到前面改,其餘同學小組進行。

(5)糾正答案,並讓學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佈置的導入:

(1)學生吹奏剛才的.旋律,教師配唱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

(2)設問:是誰要飛到大樹林中來?

5、情境佈置:

師生在《小蜜蜂》音樂的伴奏下共同佈置美麗的樹林。

流程説明

情境導入可以景激情,使學生儘快進入一種美的氛圍之中,設置疑問可激發學生的好奇與

學習慾望,情境佈置時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樂可使學生熟悉音樂,為歌曲的學唱作鋪墊。

二、情境體驗:

1、導入:同學們佈置時,教師已躲到花叢後,佈置完後,突然從花叢後伸出手(手中拿着小蜜蜂的圖畫)説:“咦!是誰飛來了!”

學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樂)

a、教師邊用lu哼唱,邊將手中的蜜蜂隨樂飛舞。

b、師生共同用lu哼唱。

教師評價學生想象的畫面,並用優美的語言再一次將學生帶入美的意境中去。d、邊唱邊做簡單遊戲。

3、學唱歌曲

a、導入:

師:好聽嗎?想不想學:就讓我們在口琴的幫助下自學。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1

教學年級:國小二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學生能夠用輕快而甜美的聲音表達快樂和高興的心情,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感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合作的愉快。

二、能力目標:學生在輕鬆愉悦的學習氣氛中能積極、主動地聆聽、體驗、想像、創造、表現音樂形象。

三、認知目標:學生能準確地拍節奏,並通過音樂遊戲《對對碰》感受音樂的`音高。

教學重點:

學生能有感情得演唱歌曲,並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感受、想像及表現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邀請卡、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律動表演 整體感受

師:小動物們,起牀啦!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活動活動吧!

師扮老爺爺,生扮小動物們,播放《健康歌》音樂,小動物們在老爺爺的帶領下進行自由律動。

[設計意圖:用富有動感的音樂讓學生自由律動表演,,旨在放鬆學生心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輕鬆、愉快的音樂課堂氛圍,並把孩子們拉進了音樂的世界。]

二、借卡創境 巧導新課

1、導入

師:小動物們,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你們想看看是什麼嗎?(出示包裝精美的“邀請卡”)

請生打開包裝紙,取出一張邀請卡。

師:哦,是一張邀請卡,我受一位神祕的朋友的委託,邀請你們去他的音樂小屋玩,路上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你們齊心協力,戰勝了它,進了音樂小屋,神祕的朋友就會出現,你們想去嗎?

生:想……

2、師:那我們出發吧!(播放音樂課件《郊遊》,出示畫面)

教師帶領學生隨《郊遊》音樂跳成兩個圈,快樂得邊跳邊唱。

3、(音樂停)師:小動物們,你們看!(出示課件“美麗的大森林”)這是什麼地方啊?

生:一片美麗的大森林

師:(點擊課件,畫面出現一幅圖),呀,小動物們,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這可怎麼辦呢?

師:(點擊課件,出示兩組節奏圖)

A.× × │×× ○│×× ××│× ○‖

B.×× ××│× ××│× ×·×│× ○‖

(課件畫外音:只要打對這兩條節奏圖,就會出現一隻船幫你們過河的,小動物們,加油啊!)

師生相互交流。

①師: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節奏接龍遊戲,老師説第一條,你們説第二條,要接的連貫。請聽老師示範:

師:A.你 好│你好 ○│歡迎 歡迎│你 ○‖

生:B.音樂 小屋│在 歡迎│你 歡·迎│我 ○‖

② 師生節奏接龍練習,提醒學生一定要隨節奏讀拍,速度一致。

③ 組與組、生與生之間相互接龍。

[設計意圖;借用邀請卡創設情境,通過節奏接龍的趣味練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在遊戲中進行節奏訓練,感受“○”休止符與“×·×”附點節奏的實際效果,輕鬆解決了歌曲節奏難點]

4、(點擊課件,一條船出現在河岸邊)

師:小動物們,小船來接我們了,讓我們繼續前進吧!

( 放《郊遊》音樂,教師和學生一起邊走邊跳)

5、師:小動物們,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情況,一棵大樹檔住了去路,怎麼辦呢?

(課件畫外音:呀,小動物們,你們又遇到困難了吧!彆着急,完成下面的音樂遊戲就能繼續前進。努力啊!)

⑦ ②

⑥ ⑤ ④ ③

注:遊戲方法:

將任意兩個球相碰撞,學生把這兩個音唱出來,並用柯爾文手勢表示音高,然後大家一齊連唱這兩個音。

如:(師)我的1球碰3球 (生)1(do) 3(mi)

(生齊)1 3 1 3│1 3 1‖

師點擊課件,全體生唱,指名唱。

[設計意圖:通過“對對碰”音樂遊戲,讓學生對七個音符娃娃更加熟悉,在玩中唱,樂中唱,體現了本單元的主題“小音樂家”,同時增強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合作意識]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較長的氣息演唱合唱歌曲《靜夜思》,從中感受歌曲中思念故鄉的情感。

2.能正確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揮圖示,並能用四四拍的指揮圖示指揮大家演唱歌曲。

教學重、難點

1.歌曲第二樂句中的八分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連。

2.正確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揮圖示。

教材分析

《靜夜思》這首歌曲為兩段體,宮調式,四四拍,以級進為主的旋律,舒緩的節奏,稍慢的速度,表現了思念家鄉的情感。第一樂段有三個樂句,前兩個樂句情緒比較平穩,第三樂句雖然在節奏上是第二樂句的重複,但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重複,而是歌曲的高潮點,第一小節的八度大跳,把思鄉的情緒推向了高潮。第二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合唱形式,主要突出了第三樂句,使音樂顯得更加豐滿。

教學過程

一、進行三度和聲練習

學生在練習大跳音程時,先請學生注意聽琴,老師彈奏音程後學生再開口演唱。

教學要求:通過三度和聲練習,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合唱能力。

二、導入新課

現在,我們來欣賞音樂家馬思聰創作的樂曲《思鄉曲》,聽一聽有什麼感受?(學生談聽後感受。)

這首樂曲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當我們離開家鄉時,總免不了要思念家鄉的親人,有許多藝術家都留下了思念家鄉的藝術作品。像我國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靜夜思》,就是表達了這種情感。同學們一定都非常熟悉,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這首詩。

師生一起朗誦唐代詩人李白的詩《靜夜思》。

師:同學們朗誦得非常好,我國作曲家黎英海把這首詩譜寫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學習歌曲

1.欣賞《靜夜思》動畫,學生整體感受音樂。

教師提出聆聽要求:注意聆聽歌曲的情緒,聽完以後説説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學生回答: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歌曲。

2.聆聽《靜夜思》範唱。

教學要求:在聽範唱之前,老師提出問題:

(1)聽一聽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

(2)這首歌曲的力度、節奏、速度是怎麼樣的?

帶着問題,學生聽錄音範唱。(老師隨着旋律單手劃四四拍指揮手勢。)

聽完範唱以後,學生回答以上問題: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為合唱,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力度較弱、節奏比較舒展、速度較慢。

師:同學們對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我們繼續學習這首歌曲。

3.《靜夜思》歌曲學習。

(1)這是一首合唱歌曲,我們先來學唱第一聲部。

要注意用連貫、較長的氣息唱滿全音符的時值;第二樂句的八分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連;唱準第三樂句的八度音程;前倚音要唱得巧而連。

(2)學唱第二聲部。

注意聽第二聲部是在什麼時候進入的?指導學生用連貫、較長的氣息唱滿全音符的時值。

(3)練習合唱。

①學生在演唱第二聲部時,要注意聆聽這個聲部的準確進入。

②在合唱教學時,要求學生不僅唱好自己的'聲部,還要聆聽另一聲部的旋律,做到聲部和諧統一。

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聲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產生對抗的效果。

4.學習歌詞。

(1)學生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學生分小組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教師加以指導。

(3)全班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教學要求:教師先範讀,然後,指導學生帶着感情朗讀歌詞。誦讀歌詞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用聲音來表現情緒。

5.學唱歌曲。

(1)聆聽《靜夜思》範唱,小聲哼唱歌曲。

(2)老師演唱歌曲,學生模仿老師的口形,隨《靜夜思》伴奏張口無聲地學唱歌詞。

(3)學生運用較長而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靜夜思》。

(4)教師在學生學唱過程中,要注意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學要求:在學生學唱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運用較長而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並隨時糾正學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處理。

演唱歌曲時,力度要隨旋律線的起伏而變化。指導學生用聲斷氣連的方法唱好第二樂句的八分休止符,更好地表達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演唱倚音時,要用弱的聲音演唱,不要太突出倚音。第三樂句的開始同第二樂句結束音是八度關係,演唱時力度要稍強,突出思鄉的情感。歌曲的結尾要漸慢漸弱,表達了人們對自己的家鄉久久難以忘懷。

7.聆聽《靜夜思》伴奏演唱歌曲。

教學要求:學生用柔和的聲音、較弱的力度,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歌曲。

8.欣賞視頻《靜夜思》。

9.學習四四拍指揮圖示。

(1)教師在黑板上先畫出已學過的四二拍指揮圖示,讓學生進行復習。

(2)教師畫上四四拍的指揮圖示,讓學生觀察四四拍同四二拍在指揮圖示上有什麼不同?

(3)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

(4)最後,用四四拍的指揮圖示演唱歌曲。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本課,同學們掌握了四四拍的指揮圖示,感受到《靜夜思》這首歌曲的意境,體會到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鞏固四四拍指揮圖示。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課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在五種課型中,學生比較愛好歌舞唱遊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執教的一個班級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總的來説,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通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遊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的學習力度,注重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通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大大提高。

三、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並通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為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並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通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並瞭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為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並落實於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4

一、課程題目:

國小音樂課:《多快樂呀多幸福》教學設計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藏族童謠《多快樂呀多幸福》,體驗藏族民歌高亢嘹亮的特點,並能用愉快的心情、連貫的聲音演唱。

2、初步學習藏族舞的基本動作:踢踏基本步和三步一體踢。

3、瞭解藏族的風俗,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民族大團結。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學跳藏族舞的基本動作並在學唱歌曲和體驗藏族文化的同時,感受藏族民族的熱情奔放。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歌曲中附點節奏,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卡片、掛圖、電子琴、

五、教學方法:

教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入語: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神祕而又美麗的地方做客,請大家來看一看、猜一猜,我們要去哪裏呢?

2、播放課件圖片,引出藏族並介紹美麗的.西藏風俗文化。

(二)初步感知拍打2/4節奏

1、師:請同學們説一説自己對藏族的瞭解。

2、師:出示卡片:“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巴扎嘿” ——你真棒(讓學生學習這兩句藏語)

3、學跳藏族舞:讓生跟老師一起學跳幾個藏族舞動作,並配上《多快樂呀多幸福》樂曲伴舞,為後面的學唱歌曲和表演做好準備,並使學生初步感知《多快樂呀多幸福》這首歌曲。

4、節奏遊戲:請大家做一個節奏遊戲,要求用手腳配合。

邊拍節奏,邊配上音樂《多快樂呀,多幸福》來伴奏,為後面學會歌曲後配伴奏做好準備。

(三)用心感知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學生輕聲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

2、再次聽賞歌曲《多快樂呀多幸福》,讓學生對歌曲旋律更加熟悉。

3、教師範唱,讓學生大聲跟唱。

4、跟琴聲逐句練唱歌詞,並強調重難點樂句唱法:附點節奏、一字多音處

5、採取師生接唱、男女生對唱等方式。鞏固學生對歌曲的掌握,並讓學生學會完整連唱歌曲。

(四)創編表演培養能力

熱情好客的藏族人民來請我們參加他們的篝火舞會了,同學們你們願意來參加嗎?願意和藏族小朋友一起來唱歌跳舞嗎?

讓生現學現用把所學的藏族舞動作自己組合創編並配上音樂跳起來。師生共同參與把學習推向高潮。

(五)總結深化疑難解答

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喜愛我們的民歌,繼承和發揚我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並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

(六)課後作業

讓生課後再蒐集藏族歌曲來唱一唱,進一步感受藏族歌曲的特點。

國小音樂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牧羊女》是蘇教版第五第六單元《牧笛聲聲》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潑、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的旋律描繪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樂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樂句很相似,第三樂句以歡快跳躍的節奏與其他樂句形成對比,描繪出羊兒叫聲、歌聲、流水聲,使全曲更生動活潑,感人而又簡練。

二、教學思路:

本課我以“聽、唱、感”為主,以“律動、欣賞、想象”為輔的手段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點,使學生以音樂的情感為紐帶,學會關注大自然、關注身邊的美好事物。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勞動的人文情感。在演唱與欣賞中外不同節奏不同情緒的牧歌中,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體驗、感悟音樂文化的多樣與溝通。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自主參與到各項音樂活動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點,使學生以音樂的情感為紐帶,學會關注大自然、關注身邊的美好事物。 (2)能用柔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樂特點,並從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勞動的.快樂。

(3)欣賞、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獨唱與齊唱。能自主地處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聲、肢體動作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2、知識與技能:

(1)學習音樂力度記號F與p,瞭解它們在音樂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運用,增強歌曲的感染力。

(2)比較相似樂句的異同,學習分析AABA曲式結構。

四、教學重點:

1)用連貫的氣息、強弱的對比,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的氣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及創編出歌曲意境

2)通過觀察與比較,能利用已有的認知,發現歌曲結構的特點

五、教學難點:

1)能對歌曲進行力度表現的處理2)能用柔美連貫的聲音表達歌曲意境。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語:

今天這節音樂課,我們又要乘着音樂的翅膀去旅行了,歌聲會帶我們去哪裏呢?視頻《牧童之歌》第一遍生聽、第二遍生唱、第三遍邊唱邊律動

設計意圖:

賞、唱、演《牧童之歌》引導學生進入音樂課堂氛圍。愛動是孩子的天性,簡單的律動不需要什麼技巧訓練即可讓每個孩子參與其中,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節奏感,又為後面的學習做了鋪墊。同時鍛鍊了學生聆聽音樂,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活動二導語:

1、看美麗的大草原就在我們的眼前,聽草原深處傳來了歌聲(律動聽歌)。

2、我們都知道好聽的歌兒是有一個個小音樂組成的,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3、生唱曲譜拍三拍子節奏。

4、看看老師拍的和你有什麼不同?有變化的三個樂句是一個怎樣的關係呢?

5、唱第三樂句感受節奏的緊湊帶來的活潑跳躍的感覺。

7、在唱曲譜過程中化解難點。

8、在第三樂句再做一個強弱的對比,增強歌曲的感染力。

9、即興表演唱

設計意圖:

感——以草原遠景圖為背景聆聽歌曲旋律,並通過身體律動感受歌曲韻律特色;唱——視唱旋律瞭解歌曲結構特點。在演唱歌曲體會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及力度對比對歌曲意境的渲染。

活動三導語:

草原牛羊多,草原歌兒也多。熱情的小主人又唱起來了。聽《欣賞《草原讚歌》《牧場上的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體驗、感悟音樂文化的多樣與溝通。《草原讚歌》以歌詞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牧場上的家》先景後詞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用變化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積極聆聽、主動感受。

設計意圖:

欣賞《草原讚歌》《牧場上的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體驗、感悟音樂文化的多樣與溝通。《草原讚歌》以歌詞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牧場上的家》先景後詞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用變化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積極聆聽、主動感受。

活動四導語:

我們唱了《牧童之歌》《牧羊女》聽了《草原讚歌》《牧場上的家》有活潑歡快的也有優美流暢的,你感受到了嗎?能把相同情緒的歌曲找出來嗎?

設計意圖:

《找朋友》活動是對本單元教學內容的一次梳理。讓學生學會運用音樂要素找到歌曲的共性。草原之旅我們一起唱了《牧童之歌》,又學會《牧羊女》還欣賞了《草原讚歌》《牧場上的家》根據節奏情緒等給它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結束語:今天我們欣賞了草原美景,唱了聽了草原歌曲,我們的草原之旅也要結束,讓我們唱着《牧羊女》這首歌和牧羊女和大草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