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3.97K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29-3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會用“千克”表示物體的重量。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秤

1.多媒體課件演示:兩個小卡通人物,一個舉着一包紅棗,另一個舉着一包膨化食品。兩人爭論不休,都説自己的東西重。

提出問題:用什麼方法來比一比,哪個物品重些?

2.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辦法,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

3.師生共同小結:比較物體的輕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

4.認識秤。教師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秤,讓學生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充分感知。

[説明:用“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重,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學生根據“稱一稱”活動的需要,很自然想到“秤”,讓學生在需要中學。]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

1.活動體驗,初步感知。

掂一掂1千克紅棗的重量,體驗“1千克”。

掂一掂不夠1千克的膨化食品的重量。

比一比,掂兩種實物重量的感覺。

學生實踐後交流體驗的結果。

[説明:通過掂一掂、比一比,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深刻地感受1千克重量的大小,有利於1千克概念的形成。]

2.觀察秤面,認識秤面上的數字刻度。

根據秤面上的數字刻度,讓學生説説從這些數據中知道什麼?

小組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概括:如果稱某種物體重量時,秤面上的.指針指着1,就表示這個物體重1千克,如果指着2,就是重2千克……

3.教學“試一試”,進一步感受和體驗1千克。

小組活動:分工合作,輪流實踐,交流體驗。

活動一:稱出1千克大米,裝進袋裏,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體驗。

活動二:稱出1千克雞蛋。先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個重1千克,再稱一稱,然後數一數,拎一拎。

4.介紹千克的符號:kg,板書:千克(kg)

[説明: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時間和體驗空間,目的是讓每位學生都經歷稱一稱、拎一拎、估一估、數一數等活動,豐富學生的真實體驗和觸覺感知,深化對千克的認識,加快概念的建立。]

  三、鞏固概念、拓展應用

1.出示標有淨含量的袋裝食品,讓學生觀察外包裝,交流從包裝袋上獲得的數據信息,然後再掂一掂,稱一稱。

比較淨含量和秤得的重量,理解“淨含量”的意義。

2.藉助多媒體播放乘坐電梯的錄像實況,瞭解電梯和貨車的載重情況。

3.看秤面上的刻度説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題)

4.閲讀課本32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説明:練習讓學生經歷了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過程,鞏固概念的同時也瞭解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四、課內總結,課外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收穫嗎?

2.課後實踐活動:

(1)到超市裏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千克。

(2)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再幫助媽媽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幾千克的物品。

[説明:把課堂裏學到的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現實生活中,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和社會性,也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