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學教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7W

  一 、教學目的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學教案

1.通過活動進一步瞭解家鄉名勝古蹟及其文化藴含,瞭解西部自然風光;

2.通過活動感悟對聯的語言妙趣和文化韻味,學會創作楹聯

  二、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培養留心觀賞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及其楹聯的興趣和習慣,培養在觀賞過程中勤於記錄、樂於考證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學寫文情並茂的遊記。

  四、教法設計

第一,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發動學生蒐集、整理、編輯;

第二,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張貼展示,吟誦欣賞,觀摩評價;

第三,學生學寫對聯,將自己創作的對聯在班上交流,或將第三步與第二步合併進行。

  五.學法指導 收集整理

  六、教具使用 常規

  七.課時安排 課外準備2周,課堂展示一節課

  八、板書設計

  九、教學步驟

導入:“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看夕陽,落下去又回來,地不老天不荒,歲月長又長。”一曲《走四方》唱紅了大江南北,我曾經和着她的旋律,踏上了求學和工作之路。現在想來,歌詞給我的感觸還很深。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説,在你走“四方”之前,可曾細心考慮過,自己是否做好了準備,是否已經背起了走四方的行囊?走四方,可攬祖國名勝的風情;走四方,可飽民族風俗的眼福;走四方,可聆聽山水的足音;走四方,可感受人文情感的底藴。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閲歷豐厚;走四方,使你徜徉於山水而盪滌心胸;走四方,使你親近自然明確人之責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走四方,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馬觀花;走四方,不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無物。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飲露寫風姿;走四方,探幽尋勝增儲備;走四方,生花妙筆著華章。

1. “家鄉風景獨好”。都説自己的家鄉美,在自己的家鄉有很多自然人文風光。要求學生活動之後寫一篇遊記,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方面也是通過寫作來督促學生投入並深入到這一活動中去。這是一次自然風光、名勝古蹟的探訪、考察活動,探訪和考察的對象是家鄉。因此,可以將全班同學按家庭住址來劃分活動小組,對探訪、考察的目標討論確定後,擬定具體的活動計劃。

活動方案:在同學們的家鄉就有很多自然風光、名勝古蹟,今天就請同學介紹介紹家鄉的風景、風情、風俗。

2.關於“模擬旅遊趣味多”。祖國的西部以其美麗和神祕而令人神往,但身為學生不可能都去一一親歷旅遊,因此,“神遊西部”未嘗不是一次既能滿足求知慾、好奇心,又能獲得審美樂趣的活動,況且“神遊”便於將“旅遊”與“語文”結合起來。因為是“神遊”,所以要更多地藉助於文字圖片和聲像資料,或者説,開展這項活動,就是促使學生用“旅遊”的視角去搜尋有關西部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風物特產、民俗風情方面的資料,在較為全面地欣賞、瞭解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重點研究某一感興趣的“景觀”,使自己成為這一景觀的“小靈通”。

活動方案:用合適的方式(包括寫解説詞,做旅遊指南,做導遊解説等)把你所知道的西安名勝古蹟等介紹給同學和朋友。可以分三步進行:

第一,劃分活動小組。為激發興趣,引入情境,可以給各個小組命名,如“絲綢之路旅行社”“迴歸自然旅行社”等。

第二,按各“旅行社”的旅行路線、遊覽目標不同,分別查閲相關資料,這是活動的重點。在充分查閲資料的基礎上,寫解説詞,做旅遊指南。

第三,分發解説詞或旅遊指南(在同學之間交流),並兩組協作,相互配合,交替進行模擬旅遊,即一組做導遊,則另一組扮遊客。

3.關於“名勝古蹟對聯考”。鑲嵌在名勝古蹟上面的對聯,猶如畫龍點睛,我們可以從這雙“眼睛”裏讀出豐富多彩的人文內涵。開展這項活動是引導學生關注家鄉名勝古蹟上的詩詞楹聯,留心地蒐集和揣摩,並通過交流和學寫,擴大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

北京陶然亭—— 煙籠古寺無人到, 樹倚深堂有月來

北京潭柘寺題彌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河北山海關孟姜女廟——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羣鷗野老心

西安古寒窯——十八年古井無波,為從來烈婦貞媛,別開生面 。千餘載寒窯向日,看此處曲江流沙,想見冰心

陝西潼關——華嶽三峯憑檻立 。黃河九曲抱關來

這些都是很具代表性的名勝景點的對聯,個具文化特色,在這些對聯上既能看到當地的風情風俗又能體驗當地的文化背景,值得大家體驗、關注。在平時除外遊玩中就能感知濃烈的文化氣氛。

[寫作角度設計]

題目:請寫一篇遊記,介紹一處旅遊景點,或者自己的家鄉,文體不限。

一、徜徉山水、品味自然的。這類話題是我們比較常寫的,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就沒有多少難度。寫作時要體現出眼中景和心中情的結合,寫景是為了抒情,抒情要藉助於寫景,這才是寫這類的最高的境界。當然,寫景的過程不是單純對景描摹的過程,還要對景有所取捨,通過多角度細緻地觀察,在對景有了全面把握的基礎上,選我所用。在對景的描寫上,僅僅停留在實景的描寫上還不夠,最好要挖掘出它藴涵的人文內涵,這樣才會有深度。

二、人文、歷史古蹟類的。這類的,歷史沉澱很厚,寫起來要有一定的歷史人文知識。像餘秋雨的散文,大多是屬於這一類的。寫這類的,現實中的歷史古蹟是一個觸點,由這一個點,作者思維的觸角要向與之有關的各個方位延伸,橫可千古,縱可八方。在充分佔有資料的基礎上,用批判的眼光精心篩選,選準自己要表達的.角度,從一個小的方面去反映主題。這類的寫作,最容易犯的失誤是寫大了,看看這個材料很好,不捨得去,看看那個材料,自己第一次用,捨不得刪,如此,往往就成了有關歷史古蹟的展覽,又缺乏一個統一的主題,給人一種搬運歷史資料的感覺。譬如要寫“故宮”,可寫的點太多,去批評帝王奢侈,去謳歌人民的智慧,去讚美藝術等。再細分下去,還有好多可寫點,如對藝術的讚美,你可從繪畫、裝飾、用料、佈局、建築等角度去寫。範圍小了,寫作就可以深下去。寫這樣的,你不妨運用“補題定向法”來確定自己的寫作方向。

“補題定向法”就是“通過補充題目來達到確定寫作方向的方法。”還是寫“故宮”,你就可以把題目補充為以下幾個:“故宮的彩繪”、“故宮的楠木”、“故宮的雕刻”、“故宮的建築風格”、“帝王的故宮”、“不朽的故宮”等等。這種補充是思維的補充,不可寫在作文的題目中,還要和作文的原主題相一致。

三、有關民俗風情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所有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鑑、融合、創新,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成為祖國文化中顆顆璀璨的瑰寶。對於民俗風情的寫作,應以自己的所見為主,而不是去寫本民族(特別是本地方)的民俗風情,因為的寫作要扣住“走”。既為走,那麼看到的、聽到的都應該是路上的,而不要去寫家裏的。把握好了這點,寫作就不會跑題。寫作時,富有當地民族特色的人、情、事、飲食、服飾等都可以去涉獵,所有的材料要有一根線貫穿在一起,這根線最好是情感的線,有了情,才有興趣,有興趣,才能看得真,看得透,理解得徹;才能寫出自己眼中的和心中的風情,在吸引自己的同時吸引讀者。

當然,你還可以有自己的寫作的視角,最終要扣住“走”才行,在走中,去利用自己的行囊;在走中,去充實自己的行囊。

[文體選擇]

本話題寫作所要選用的文體,我們也來進行一下分類選用。對於寫山水類的,我們常把這類題材的寫成記敍文或散文或詩歌。通過敍述、描寫的有機結合,來抒發徜徉山水的美的愉悦,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對於歷史古蹟類的,通過具體的物象的刻畫,來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因此可選擇記敍文體、散文文體或議論文體,最好是議論文體,自己的內心世界能得到直接抒發。對民俗風情的描寫,説明文體是首要的選擇,在説明中,體現自己對民族文化的喜愛。

[出彩要點]

本話題的出彩點有以下五個:一是寫景要出新,這要藉助一定的想象,調動自己的所有感官,對所要描寫的景進行立體的綜合描寫,賦予眼中景靈動的生命,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二是修辭要巧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的恰當運用,會給添色。三是情感要真摯,特別是對山水的熱愛,對民俗的訴説,要體現出自己的情感。四要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這種獨到性,是個性的東西,會給人很深的印象。五是多種表達方式的恰當綜合運用。

  十.教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