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植樹的男人教學實錄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4.58K

結合關鍵語句品析人物形象是本課靈魂。重點抓住對疊詞的品讀,表現人物的美好品行。讀出疊詞的音韻美和豐富悠遠的韻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植樹的男人教學實錄,歡迎閲讀參考。

植樹的男人教學實錄

  植樹的男人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靜心默讀及通過圈點勾畫關鍵句理清思路的能力。

2、通過品讀疊詞引導學生體會牧羊人慷慨無私、為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

【選點理據】

1、這篇文章2000多字,篇幅長,時間跨度大,但思路清晰。適合進行默讀訓練,也適合教學生抓關鍵句理清思路,契合單元教學目標。

2、文中疊詞較多,有20多個,是本文一大語言特色。再者,疊詞較好表現了牧羊人安靜、閒適、沉默、淡泊的生活和默默奉獻的美德。

【策略説明】

1、默讀訓練貫穿始終,即默讀有速度、默讀要動筆、默讀需過濾、默讀求深度。前兩者屬於複習鞏固,後兩者偏重深化提高,符合三、四單元目標層級側重。

2、結合關鍵語句品析人物形象是本課靈魂。重點抓住對疊詞的品讀,表現人物的美好品行。讀出疊詞的音韻美和豐富悠遠的韻味。

【教學重、難點】

1、默讀方法的指導。

2、抓住關鍵句中的“疊詞”,品析牧羊人形象。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在法國高高的阿爾卑斯山,有一片茫茫的不毛之地。這裏曾經有一些泉眼,可是早就乾涸了;這裏只留下了一些倒塌的房屋和幾乎沒有生命跡象的廢墟。然而有一位老人卻默默地在這裏創造了奇蹟。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植樹的牧羊人。

二、初次默讀,廢墟求生,發現奇蹟。

(師)這篇文章比較長,有2000多字,我們繼續用默讀的方法閲讀這篇文章。關於默讀,於漪説:“不出聲地讀書是閲讀的最高境界,寧靜方能致遠。”葉聖陶也説:“ 默讀才有時間咀嚼,才能辨出真滋味來。”前一個單元在速度上應該已經有所訓練,現在讓我們來鞏固一下。

(師)默讀有速度:

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顧,每分鐘進入視野的文字不少於400字,一氣呵成讀完全文。

(生)(默讀)。

(師)讀完了,大家能否用一句話告訴我,牧羊人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奇蹟?

(生)老人在一片廢墟上種樹,把這裏變成了一片沃土。

(師)種了多少年?

(生)35年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文章第(15)段中説“1910年種的橡樹,已經長得比我都高”,(19)段説“1945年6月,我最後一次見到植樹的老人。

(師)是啊!牧羊人35年如一日在這片廢墟上默默種樹,終於把那片荒漠變成了綠洲。35年的悠悠歲月,多麼漫長,文章卻只在2000餘字中就讓我們清楚地知道了這樣一個奇蹟。作者重點敍寫了幾次遇見牧羊人的經歷?

(師)默讀要動筆

動筆圈點勾畫,圈出關鍵詞語,畫出重點語句,弄清文章的來龍去脈。請同學們找到“我”三次見到牧羊人的時間、牧羊人的情況和高原的情況。

(生1)第一次見到牧羊人是在1913年,牧羊人孤獨、安靜地生活。周圍是光禿禿的廢墟。

(生2)第二次見到牧羊人是1919年,牧羊人還活着,而且身體還很硬朗。當年種的一萬顆橡樹已經長成一大片樹林了。

(生3)第三次見到牧羊人是1945年,牧羊人已經87歲。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機勃勃,成為一片沃土。

(師)“我”為什麼要多次去見牧羊人呢?牧羊人在這裏創造了什麼樣的生活吸引了我?請大家默讀文章(3)到(6)段。

(生1)“原來是一個牧羊人,他周圍有三十來只羊,懶懶地卧在滾燙的山地上。”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生2)“他從一口深井裏給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絲絲的。”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恬靜的。

(生3)“餐具洗得乾乾淨淨,他的衣服釦子縫得結結實實,補丁的針腳也很細,幾乎看不出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精緻的。

(生4)“他剛剛刮過鬍子。爐子上,還煮着一鍋熱騰騰的湯。”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閒適的。

(師)我發現有一類詞特別適合表現牧羊人的這樣幸福、舒適的生活方式。哪一類詞?

(生)疊詞。

(師)疊詞:讀起來有音樂的韻律美,具有悠遠綿長的韻味。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對疊詞的品讀,確實能感受到牧羊人為自己經營了一個如此幸福、舒適的小天地,那麼這個小天地之外真實的環境是怎樣的呢?第二段中有沒有疊詞也能表現這一點。

(生)光禿禿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長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師)能否用第(2)段中的一個詞來概括他所處的環境?

(生)廢墟

(師)那麼什麼是廢墟呢?結合第(2)段內容來猜一下?

(生)曾經有人住過,但是現在卻被破壞了。

(師)老師看過這部原著影片,名字叫《植樹的男人》,這裏是因為常年遭受自然環境龍捲風的襲擊,氣候異常乾燥,寸草不生。人們經受不住,都帶着失落和怨恨紛紛離開了這個地方。但是牧羊人留下來了,而且還在這片廢墟上創造了幸福、舒適的生活。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那麼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三、再次默讀,廢墟探訪,見證奇蹟。

(師)請同學們默讀(7)到(18)段,這一部分文字很長,請同學們進行過濾性的默讀。

(師)默讀需過濾。

在研究特定的問題時,要心無旁騖,迅速跳過與閲讀目的無關的內容,找出與閲讀目的有關的內容。繼續用文中的疊詞來品讀牧羊人的形象。

(生)他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壞的橡子分開。

(師)他用虔誠的態度對待每一顆橡子,對待每一個生命。是一種很負責的態度。

(生)他輕輕地往坑裏放一顆橡子,再仔細蓋上泥土。他是在種橡樹!

(師)對生命的呵護,慎重,珍惜,滿懷希望。

(生)我問他,這塊地是你的嗎?他搖搖頭説:不是。那是誰的地,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他説:不知道。看來他並不在意。

(師)他對這塊地是誰的,這個問題根本不感興趣。正好和文中開頭的哪兩個詞照應?

(生)慷慨無私,不圖回報。

(師)在十萬顆橡子中,只有兩萬顆能發芽,而在這兩萬顆樹苗中,只有一萬顆能成活。老人在這裏種樹容易嗎?

(生)不容易。

(師)但是我從沒有見過他有任何動搖或懷疑。他堅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一做就是35年!這需要怎樣的毅力!怎樣的無私!

(生)這些白樺樹棵棵鮮嫩、挺拔,向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

(師)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一個曾經乾旱無比的地方充滿了綠色的生機和蓬勃的生命力。

(師)正是這樣一個認真、仔細、淡泊、執着的人,才在廢墟上創造了奇蹟。所以,作者在文中用一句話概括:他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還給這世界留下了許多。

四、三次默讀,廢墟重建,品悟奇蹟。

(師)他創造的一切究竟給這世界留下了什麼?同學們默讀(19)到(21)段。

(師)默讀求深度

默讀時,心要靜下來,沉下去,沉潛到文字的底部,理解文字潛在的韻味,才是高質量的閲讀。

(生)昔日的荒地生機勃勃,成為一片沃土。

(生)源源不斷的泉水:他三十多年一直默默地種樹,把這片荒漠變成了綠洲,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

(生)許多健康的男男女女 ,還有孩子們的笑聲。

(師)他給這世界留下了什麼?

(生)他創造了清新優美的'環境,讓人們在這裏安居樂業。

(師)僅僅是這些嗎?為什麼説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

(生1)他不是靠什麼先進的技術,而是靠一個人的體力和毅力,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生2)上帝是來拯救人類的。老人在這裏種樹,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希望,還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氣。

(師)是啊!牧羊人在這裏所做的貢獻,不僅是物質廢墟的重建,而且是心靈廢墟的重建。讓我懷着對老人無限的敬佩之情大聲朗讀文章最後一段。

(生)齊讀。

(師)當我們帶着對牧羊人深深的敬意走出這篇文章,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們將以怎樣的生活方式來經營自己的人生,才能創造人生的奇蹟呢?請同學們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寫一句話: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 地生活,橫線上用疊詞。

(生1)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穩穩地生活,活在當下,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生2)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靜靜地生活,安靜的人才有深遠的內心世界,才會創造高品質的生活。

(生3)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默默地生活,默默地為世界創造財富,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生4)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仔仔細細地生活,把簡單的事做到精緻,就可以創造奇蹟。

(生5)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勤勤懇懇地生活,天道酬勤,勤奮會感動上帝,會創造奇蹟。

(生6)我也要像牧羊人一樣堂堂正正地生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在乎旁人説什麼,大膽地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世界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快樂。

五、結束語:

(師)我們要美美地生活,好好地生活,自己有能力創造幸福,也要有能力給予他人幸福。讓我們的生命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