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16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課後教學反思(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通用10篇)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1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説,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

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説:“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2

國小生對美術課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的認為美術課是副科,不影響升學,學得好不好沒有關係;有的認為畫畫要有天賦,自己將來不當畫家,學不學無所謂;比較普遍的認為繪畫比較難,因此部分學生對美術課興趣不濃……面對這些情況,如果美術教師只根據教材安排的內容,作些理論講解和示範,讓學生臨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興趣很重要。對於國小生尤其如此。根據國小生好動不好靜,好奇心強的特點,和從具象到抽象的教學規律,把繪畫課設計成一系列手工製作課,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繪畫教學的目的。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無論是三年級或是四年級,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二)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紮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後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後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教學之餘,我除認真參加學校及教研組組織的各種技能業務學習外,還經常去圖書館學習美術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並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3

第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性學習,如在課前讓學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瞭解其特徵,課堂上由學生自己主動參與,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依據自己所帶物品的形象特徵進行聯想,發表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很好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第二,注重了學生的差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按照學生客觀存在的技能水平、興趣愛好個體差異首先對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小組的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使整齊劃一的學習走向充滿個性化的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髮展開闢廣闊的空間。在作業要求方面,按照學生的差異設置梯度漸進發展。使整齊劃一的學習走向充滿個性化的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髮展開闢廣闊的空間。在作業要求方面,按照學生的差異設置梯度漸進不同層次的作業要求,採用星級制,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選擇,,的作業,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愉悦。

第三,體現了美術學科的創新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時刻把握住美術學科的三維目標,並着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給予學生髮揮個性的自由空間。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注意培養與創造性密切相關的發散思維,聯想思維、求異思維、批判性思維等能力。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4

本課教學目標是瞭解、學習紙偶的製作方法,學生能把想象中的紙偶製作出來並戴在手上表演。這堂課通過觀賞圖片、展示教師課前製作的紙偶樣品,激發學生對紙偶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我採用“講故事”形式導入新課。講故事的同時展示課前製作好的紙偶,讓學生對紙偶有初步的認識。故事講完後引導學生想出本課題目及主要內容。之後一系列的啟發引導式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基本瞭解紙偶的製作步驟。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製作方法,便帶領着大家一步一步地做個簡單的手指紙偶。隨後展示部分學生作品,以示鼓勵。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要求再做更多的紙偶,我便順着他們的思路佈置課後作業:以小組為單位編故事,同學合作將故事的主人公用紙偶的方式展現出來。

但是因為教學經驗不足,這又是第一次被校長及專業任課教師聽課,心裏非常緊張,臨場應變能力也尚不足夠。上課時有個別學生説:老師,我還是不會做。當時我採用了鼓勵、示範的方法,幫助他完成作品。課後我覺得當時應幫助他調整“我不會”的心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鼓勵讓其自己完成作品,或許會有很不錯的作品出來。

今後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適應國小教育教學的需要,爭取在以後的課堂上,有更大的進步,成為能獨立工作的合格教師。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5

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現代電子技術早已迅速融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在教育上也不例外,全國各教育主管部門不斷組織學校教師學習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鼓勵教師們使用現代化電子技術輔助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而美術學科的優勢是以大量的圖像信息的再現性,恰恰與現在教學手段不謀而合。所以在美術教學中融滲電腦知識,來幫助學生拓展藝術視野,提高其聯想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通過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短期培訓學習,使我再一次感受到現代教學手段的優越性,它比多媒體教學手段又更先進了一大步,它可以幫助教師超越時空、課堂的藩籬,把計算機技術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吸引,不斷激勵學生,使學生的興趣、個性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培養,最終達到更加理想的學習境界。

在世界上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的類型也很多。而“英特爾未來教育”的核心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設計“問題”。有人説“問題乃通往理解之門”,沒有問題的教學不能稱之謂真正的教學,學生只有對問題產生了深刻的興趣,才能在學生的思想意識中產生一種無形的動力。

而今天我首先要談的問題是讓英特爾未來教育核心課程中的框架問題——走進美術教學。

其目的是引導學生依託現代設備的技術手段,科學、合理的蒐集圖像信息,分析、處理、整合圖像信息,使學生學會利用現代設備來不斷武裝自己的能力。在問題求解的過程中,使學生置身於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真正成為問題的積極思考者、解答者、實踐者,培養其高雅情趣和高級思維的技能。

關於美術教學中的框架問題是有層次性的,主要分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和基本問題,這三者涉及的知識面逐漸拓寬,難度逐步增大,問題的答案由唯一變為不唯一。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不但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單元目標和課題目標設計問題,而且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及對知識的外延性更科學合理的設計問題。

在框架問題的設計中應注意選題是否恰當,是否具有信息化發展的空間;問題提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嵌入的情境是否有情趣,是否能使學生有機會解決所有框架問題。

既然問題已經產生了,這就免不了要談到教師的教法和學生如何學的方法。教師只要僅僅抓住“一切是為了學生”這一中心思想,在教學中以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的演示文稿、課件及其借鑑查找到的相關網絡信息資源作為依託,在教學中不斷探究、發現、解決新的問題;不斷討論、分析、總結經驗和教訓並形成發展性的科學的理論。只有教師的教法是抓住“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這種教學就是可行的。

如果教師的教法,缺少了學生的積極配合,那麼也只是空洞的論調。所以美術教學中的框架問題、方法是伴隨學生而確立的。學生只有在框架問題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與問題有機結合,積極開發並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建構有效的學習方式,促進問題解決得最優化。

如讓學生能在家或在學校訪問教育資源,訪問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提綱以及其他問題信息。如在網上的藝術網頁上發表學生美術作品及其留言或反饋途徑,並及時給學生提供解決的補充資源及共享渠道。再如學生可以利用電腦軟件技術設計問題模塊、演示模塊、評價模塊等。

所以,學生只有明白了學習美術與“英特爾”之間的真正意義和作用,才能在自己的思想意識形態中對學科產生一種科學的觀點;才能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才能在學習生活中主動探究問題,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

總而言之,讓美術走進“英特爾未來教育”是時代賦予現代美術專業教師的神聖使命!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6

橡皮泥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這種內容的美術課對我們老師來講應該也是最好上的內容了,因為孩子們對它的喜愛,讓我們比較好控制課堂,但怎麼樣才能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讓他們能出更多更好的橡皮泥作品呢?在這節課裏我開展了嘗試。

原來的教學內容設計我是遵循賞析——探究——製作——評價提高的傳統教學模式,但我經過考慮,還是修改了教學方式,先不急着欣賞作品,而是先和孩子們做幾個手部動作的“手指操”,“轉一轉,捏一捏。”“按一按,壓一壓,這樣能做出什麼形狀的橡皮泥?”“扁扁的象餅一樣。”“揉一揉呢?能做出什麼形狀?”“圓圓的,象小湯圓!”“好!真棒!咱們班裏的同學看來一個個的都是玩橡皮泥的高手啊。”及時的給他們“戴高帽”也很有效果哦。“那……搓一搓呢?”“是條形!象麪條一樣!!”同學們更得意的搶答起來。“答得好!同學們,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的手指靈巧的話,可以用剛才的幾種方法來製作各式各樣的橡皮泥物品,可是,如果今天我們只能用一種方法來做橡皮泥的話呢?比如……我只能給你們用搓的方法。”“啊?!!”全班同學立即動起了腦筋。“怎麼可能呢?都是麪條一樣的條形,怎麼把它們粘起來啊?”“哦!!我知道了!”有同學立即喊了起來“可以把它們盤起來啊!”“對哦”馬上有人同意。由此,我順利的進入到了本課的課題《用紙條和泥作畫》。

接下來的捏泥巴課堂基本就在孩子們的探究——比賽創新制作——互相賞析——交流經驗的過程中順利開展下來。最後,在3年4班班裏得到的教學效果最好,學生優秀作品最多,也最出彩。我立即收藏,利用課間十分鐘的時間用數碼相機把優秀學生作品拍下來,然後把作品歸還給學生。知道自己的心血作品可以拍照上傳到學校的網站裏,爸爸媽媽可以在網上看到,同學們高興極了,紛紛問我“於老師,下次美術課上什麼內容?要帶什麼工具,你寫出來啊。”看到同學們這麼喜歡上美術課,而且主動要求帶工具,我心裏也很高興。

對於一個美術教師來説,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喜歡上美術課,進而喜歡美術,當然,最終的目標是讓他們喜歡藝術。對此,我覺得這節課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對美術的那份喜愛,而這正是我所追求的。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7

通常,講述、談話在幼兒園是作為語言教育活動來組織的,與美術活動似乎沒有關係。但是,在嘗試幾次充分的和孩子談話後,我發現談話是美術開始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繪畫活動前的談話是教師瞭解幼兒內心活動、引導幼兒思維進程的有效途徑。通過談話中教師引導、啟發性的提問、幼兒回答及聽取他人的講述,使幼兒在頭腦中已有信息的基礎上,產生大量的、變化的、獨特的新信息,以利於進行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同時,也形成了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思維的互動作用。

幼兒繪畫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同樣要符合創造活動過程的結構,即提出問題或任務,尋找方法、得出結果。在此次活動中,教師由幼兒的關注點引發問題、提出任務,通過談話活動中的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以及相互問的討論拓展幼兒的思路,尋求個性化的、充滿幻想的解決辦法,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兒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詞彙量少,對事物的形容表達不夠準確、具體,無法將內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達出來,家長和老師也就不能準確地瞭解幼兒的思維過程。在繪畫活動前,如果沒有經過談話、討論,把幼兒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在創作想像畫時幼兒很難進入最佳狀態。而將幼兒語言活動與繪畫活動相結合,在活動前圍繞話題討論,在活動最後展示、欣賞、講述繪畫作品,既為創造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思維預熱時間,也可以使幼兒更多地瞭解他人的想法,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創作想像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同時會吸收大量的新信息,為下一次靈感的爆發做好準備。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8

各評委:

早上好!

今天我執教的是廣東嶺南版美術課本第七冊中的《秋天的落葉》。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秋天“落葉”的自然現象,並讓學生掌握書籤的基本特徵,進行書籤的設計與裝飾變化。綜觀整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反思:

  一、重視探究性學習的培養。

《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要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這節課我主要是通過探究學習來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創設了問題情境,秋天的落葉為什麼會飄落下來?為什麼會變黃和紅呢?以此問題來調動學生對秋天的認識,同時也滲透了自然常識,讓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聯繫起來;在書籤製作中,我通過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讓學生掌握書籤製作的方法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團結協助精神。從課堂的效果來看,我預設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二、重視課堂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從多個維度來進行評價以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在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下,我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使學生在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互評中,明確自己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方向。

  三、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我覺得還是欠缺的。

這課是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秋天,其實課前,我可以讓學生到大自然去拾一些落葉回課堂,讓自然環境資源進入美術教學。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9

媽媽在寶貝們眼裏永遠是最美麗的。結合母親節的到來,毛老師設計了小班美術活動《媽媽的頭髮》。由於小班孩子年齡小,他們的繪畫能力有一定的侷限,手部小肌肉發展還不夠,所以毛老師設計運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媽媽的頭髮,練習直線和曲線的組合,符合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

活動前,毛老師做了充分的活動準備。孩子們在準備好的媽媽頭像上進行添畫,毛老師還針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給予了互動式指導,鼓勵孩子勇敢的表現媽媽的頭髮。

在導入環節,孩子們能通過語言準確的描述出自己媽媽的髮型。在活動中用線條表現媽媽們的頭髮是個難點,孩子用組合的方式畫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當然,孩子初次接觸直線和曲線組合的畫法覺得很新奇,也畫的很有耐心。不時會問:老師我畫的對嗎?教師也能積極的肯定的給予肯定和鼓勵。新奇的事物對孩子永遠有吸引力,他們有的説我媽媽的頭髮是長長的,有的説我媽媽的頭髮是卷卷的,有的説我媽媽的頭髮是直的……在孩子繪畫的過程中毛老師注意指導,及時協助能力較弱的孩子。小班孩子的繪畫水平不強,畫出來的畫相對來説並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兒作品時,教師只請孩子説一説哪個作品好,為什麼好,其實孩子畫出來的畫不好看也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我們可以鼓勵他們下次畫得更好。孩子們能很好地添畫直線和曲線,但是孩子的作品呈現不夠豐富,想象力沒有打開,作品中缺乏孩子添畫波浪線、電話線等不同形式的曲線頭髮,我認為教師在示範和指導作畫時教師沒有充分預設到。教師在示範畫時可以只示範不同的曲線畫法,不要示範直線畫法,在個別指導時可以提醒孩子用更多的線條來進行添畫頭髮,這樣作品會更加的豐富多彩。

本次活動中,毛老師活動前準備充分,活動目標明確,目標達成度也較高,活動流程清楚明瞭,活動內容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階段與發展水平,整個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也願意參與到活動中去。從作畫方式上講,孩子在原有經驗基礎上,嘗試本次添畫媽媽的頭髮,在之前的繪畫上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孩子們的作品整潔度有了一定的進步。整個活動,教師營造了母親節氛圍,對缺乏經驗與自信的孩子積極通過語言激勵、親情指導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讓孩子都能邁出勇敢自信的第一步。

  美術課後教學反思篇10

本課內容屬於九年義務教育國中階段美術課程“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新課標指出:“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應“以形成學生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為目的”,“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繫社會生活,關注環境和生態”。遵循這一原則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材料,巧用這些材料創作令人耳目一新的美術作品,變廢為寶,或應用於生活,或美化環境,體驗其中的新奇,享受其中的樂趣。

本課原是九年級第17冊的課程內容,現今放在七年級上冊進行教學,不宜設置得太多理論知識或專業術語,我認為應以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基礎製作技能作為出發點。

本課是一節融入了尋找材料、設計構思、巧手製作三部分內容的課程。首先培養學生有意圖地去發掘生活中的材料,根據材料自身特點去思考和構思。然後在選擇恰當的表現形式,探索不同的製作方法,完成一件作品。整節課主要是通過欣賞和了解環保創意作品,使學生感受環保設計理念,領悟美術與生活的關係,體驗製作中的材質美與創意美。

對於課堂效果,總的來説,自認為按計劃完成了課程內容的教學,基本達到了教學預定目標。按教參上的設計,本課該設置2課時,我為了在公開課上方便操作,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改設為一個課時,最終驗證,順利讓學生接受,這樣的課時安排還是可行的。而在教學程序裏的時間安排上,我覺得自己還是疏忽了合理設計,將學生製作、教師巡視輔導的時間僅設置十分鐘時間,且還包括了展示評價所需的時間,這就顯得太倉促,也讓整節課顯得教師講過多。

這節課出現了突發狀況,影響最大的是多媒體音響設備無法播放,以及材質材料的遺漏。而這些情況的出現很大部分是由於我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去預先準備,準備好課室,準備好教具。以那樣匆忙的腳步趕到多媒體第二室後發現有班級在上課,課間時間引導七一班學生進入課室後已是逼近上課,而鈴聲響後才發現音響設備有故障,而這時候我又沒有靈活處理,只裝作若無其事的上課,卻想不到可以找空隙求助信息老師,疏忽之下,造成課後聽聞後面的老師和部分學生有時聽不見我的聲音,課件設置的音響效果也完全無效。雖然説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嚴格來説不需要在聲音方面要求太多,但從藝術審美的追求上來説,聲光色彩的全面配合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個人對此挺在意的,也對上課時這方面的欠缺很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