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哲學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精選4篇)

欄目: 哲學 / 發佈於: / 人氣:7.69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精選4篇)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1

看到《藝術哲學》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這一定是本偏理論化的哲學書,讀過以後,感覺它更像是一本介紹意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種族,風俗習慣與藝術的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枯燥乏味,反而更加吸引了我去了解這些城市的過去,去感受它們的文化,去品味它們的藝術生活。

《藝術哲學》是法國的伊波利特。丹納所著,我看的是張偉所譯的,據譯者介紹,丹納是深具傳奇性的天才人物,就連他也被丹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以及精闢的見解所折服,我就更不用説了。這本書一共有三篇,分別是意大利的藝術哲學、尼德蘭的藝術哲學和希臘的藝術哲學。大致都是圍繞時代,種族和風俗來寫,各有各的特點。作者開篇就提出這樣一條規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任何時期的藝術品都是按照這一規律產生的”,然後用意大利的繪畫史來證明和應用這條規律。作品與環境必然完全相等,不論什麼時代,藝術品都是按照這條規律產生的,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這條規律同樣適用。藝術確實源於生活,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甚至是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必須投身於它們當時所處的生活環境。就拿意大利和尼德蘭來説,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意大利的目光轉向了健康、有力、活潑的人體,所以意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美麗的人體;而尼德蘭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醜陋的人體。

在意大利,色調是固定的,在佛蘭德斯,景物的色調總是隨着日光和周圍水汽的變化而變。説到這,我又想到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環境下,使得文化具有了差異性,也正因為不同的環境,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藝術。“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在丹納的條件裏,‘種族’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為種族的不同,日耳曼族與拉丁族不僅在藝術上的本性對立在風格與趣味上也形成了類似的對比。“後者與前者相比,雖沒有那種塑像般的美妙形體,情趣粗俗一些,性情比較遲鈍,但精神的安穩,氣質的冷靜,使他們能更堅實地把握住理智”。《藝術哲學》從意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等因素談起,到其藝術形式的產生於發展,向我們論證了開篇所提出的規律——不同的環境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説明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發展的空間。所以,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不單單要有強烈的自發的,獨特的情感,更需要的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對風土民情的細微差別有着高度敏感的心。

在歐洲的諸多文明古國中,意大利算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在加上本人對這個城市的偏愛,我更喜歡談談我眼中的意大利。關於意大利畫派的特徵,其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意大利畫派輕視和忽視風景,卻把人物作為主題。書中也提到過“藝術從質樸走向完滿所前進的一大步,便是創造了完美的形體,這是理想的慧眼而非尋常肉眼所能發現的形體”。之所以特別提到這點,是因為想到了顧凱之提到過“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人物畫也是中國畫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畫佔據着重要地位,至於山水畫,直到隋唐才獨立出來。兩者相比,有共性,也有異性,相同的是都重視人物,不同的是對人物的偏重點卻大有不同,前者表達理想的人體,後者以形寫神,更注重人物的傳神。關於他們之間的不同又恰巧説明了之前所提到的規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

可想而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怎會與接受了文藝複習洗禮的意大利創造出同等風格的藝術作品呢?對於輕視風景,重人物的思想我也是能接受的,誰讓事物的發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呢?書裏也解釋了意大利藝術表現人體的原因,我認為那些例子太過於黑暗,免不了背叛,仇恨和殺害,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來説,儘管未曾身臨其境,卻仍不想多提。現在的時代背景也有着與之相對應的產物,要想同樣的`藝術在世界的舞台上再度出現,除非歲月的車輪退回到有那樣一種環境的年代。

此書着實令我受益頗深,只可惜我才疏學淺,無法用自己的拙筆體現丹納藝術的靈魂深處,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定刻苦鑽研,交上更令人滿意的答案。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2

藝術,哲學。這兩個詞會有什麼關聯呢?在讀了《藝術哲學》這本書之前,這還真不太好説。

平時我們都是如何研究藝術的呢?我們研究它們的結構、色彩、主題。這幅畫顏色鮮亮,這幅畫較為寫實,這尊雕塑雕刻精細。但若再追究下去,又有多少人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呢?丹納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先來分析種子,即分析種子及其基本的、抹殺不掉的、在一切環境、一切形式下都能夠保持的性格;然後再研究植株,即研究民族本身的、原始的性格在歷史和環境的變遷中是如何擴張和收縮的;最後研究花朵,也就是研究藝術,特別是繪畫,這是各種因素髮展得來的成果。”這一句話便能很好地説明這本書的研究思路。

上了一個學期的哲學課,我們知道哲學是一門追求事物本質的學問,這本書中,丹納就用哲學來研究藝術,主要分析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希臘的藝術形式。這三個民族的畫派各有不同。意大利的人民高雅而有品位的畫派把人體作為一切畫作的中心,他們的畫不會反應多麼深刻的思想與內涵,和精神與宗教無關,卻能很好地體現出人體的健康與活力,即使畫中的人毫無披掛,也不會讓人感到庸俗。尼德蘭則是一個冷靜温和,實實在在的民族,他們的畫則和他們一樣實在,這些作品無比真實,與現實嚴絲合縫,似乎連光線都一模一樣。希臘的藝術家能把色彩、造型與事件合為一體,他們喜歡清晰與準確,喜歡錶達健康與愉悦,他們的藝術和意大利的一樣,也愛讚美健全的人體,而比意大利的更富有力量。

每一件藝術品都絕不是完全的巧合,丹納用這本書告訴我們,藝術的誕生和演變,必定和人的思想與習慣有關,而人的思想與習慣,則必定與生活環境和民族特點有關。一個浪漫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一定不會刻板無味。而一個充滿禮節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也一定不會放肆無邊。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畫派的特色,這個特色易產生,難保留。社會在不斷演變,民族之間的變遷與融合也讓藝術有了諸多改變,變得複雜起來。但若從哲學的角度去考慮,拋開表面,深入中心,我們就會在感歎藝術品如何精美的同時發現,原來藝術不是平地產生的,事出必有因。其實不只是藝術,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可用哲學的方式,一層層地解析,最後露出它伊始的光芒。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3

原本以為《藝術哲學》是一本比較理論化的哲學書,看了之後才發現更像是一本介紹關於他們的意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風俗、種族與藝術的書,這本書包括的內容大體如下:第一篇意大利的藝術哲學第二篇尼德蘭的藝術哲學第三篇希臘的藝術哲學丹納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於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從這原則出發,闡揚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古的藝術流派。

因為種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藝術與拉丁民族的藝術不同,前者更渾樸,後者則更精緻;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優美的人體,而尼德蘭繪畫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醜陋的人體;因為時代不同,所以古希臘人能夠創造出簡單而靜穆的偉大作品,而現代人只能創作出孤獨、苦悶丹納提出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三個尺度。

“特徵重要的程度”即其價值取決於那個特徵的穩固程度與接近本質的程度;“特徵有益的程度”則是指藝術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藝術作品各個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現特徵的程度。書中對歐洲大陸各國的風土人情的描述讀起來是饒有興味的,從意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氣候、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談起,談到某種形式的藝術為何會形成發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氣候)的影響而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這種觀點本身就很有意思。而這些也證實了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土壤。要做一個藝術家,需要愛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並且對每一點人物風情的細微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4

暑假的時候,有幸認識了教育學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薦了一部好書——法國史學家與批評家丹納所著的《藝術哲學》。於是細細的讀了起來。本書輯錄了1865—1869年期間在巴黎美術學院的教學講稿,是按教學進程陸續印製發行的有着強烈講授特徵的教學事實。

丹納運用具體事例説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學術界公認,他講述條理明晰、充滿形象、富有熱情,把藝術(美術)中難纏的問題清楚、明確的講個通透,被稱為邏輯家兼詩人。本文特意將《藝術哲學》中闡述“藝術品的本質”這個論題作為典型案例,重點分析丹納講授方法的理性特徵,努力使講授建立在準科學的基礎之上而非感覺和興趣的基礎之上,借鑑有效之法於美術教學中。

丹納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影響極深,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哲學上同時受着德國的黑格爾的影響。丹納認為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演變、消滅都有規律可尋。藝術研究的過程就是“從事實出發,不從主義出發,不是提出教訓,而是提出規律,證明規律”。“我唯一的責任是羅列事實,説明在這些事實面前藝術是如何產生”。科學而嚴謹的治學方式奠定了丹納在藝術史學研究領域的地位。

丹納常常用到一個富有特色的詞組“精神氣候”。氣候作用於籠罩期間的所有事物,強調這個大因數的影響,藝術研究就處在了一個複雜而立體的多維空間中,一切貫穿於藝術、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徵和因果邏輯都有了一個必然的聯繫,這樣就建構了一個和諧共生論、進化論的研究平台。他説:“我的方法的出發點是在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在於找出藝術品所從屬的,並且能解釋藝術品的總體”,“由此我們可以定下一條規矩,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納講授的進程通篇都是由各個主要特徵之間的網絡關係與因果關係構建的。他強調:發現和控制主要特徵是人類的高級形態,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學與藝術這對人類進程的雙翼表現的也是主要特徵,科學以定義和公式表現,藝術以審美與情感表現。

通過細讀該書,當真是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