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有關傳統節日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91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傳統節日作文600字彙編六篇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1

在21世紀,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對西洋節日越來越關注。萬聖節時,小朋友扮成大花鬼,滿大街的要糖吃。在寒意增生的聖誕節,在掛滿鈴鐺和聖誕樹的房間裏,中國的孩子也把襪子掛在牀頭,耳畔迴響着聖誕和馴鹿的故事。愚人節時,大家也説着許多可笑的話……。但中國的傳統節日,多年沉積下的精華,卻像破舊的商品,擺在灰樸樸的櫥窗裏卻被人們漸漸地淡忘了。映入眼簾的似乎只有花裏胡哨的洋節。中國彷彿正在脱離自己的文明,自己的本質。

並不是西洋節有百害而無一利,它像甘甜的糖果一樣。適量可以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讓中國更加開放自由地接納他國的'文化。對我們的發展是有利的。然而過量服用,便會失去自我。被西方文化反噬。中國不能成為另一個木偶,接納他國的文化時也要的保留傳統的文明並取其精華。

在端午節上划龍舟,把詩魂追趕。望着江水,彷彿可以看見屈原悲壯地投江。在中秋吃月餅,借皎潔的月光遙寄相思之情,隨口呤育古人的詩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國慶時,讓五星紅旗飄在開空中,讓心底染上中國人的自豪的紅。在清明節時掃墓,瞻仰我們的祖先,讓“清明時節雨紛紛”涼徹我們的心田。在乞巧節的月光下,穿盡紅絲幾萬條。在春節時披紅掛綵,讓新的一年在“爆竹聲中”迎到。

這些都是民族的文化,都是國家的象徵,都是明光發光的珍寶,都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全世界的文化各有各的閃光點,需要互相交融,互相接納,它們一定會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2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同時也是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節一般指農曆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俗稱“過年”。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春節的'習俗有放煙花,拜年,吃年夜飯,守歲,貼春聯,窗花和倒貼“福”字等等。

清晨的陽光剛照亮大地,大家就忙活起來了。大家到底再幹些什麼呢?原來大家都忙着貼春聯呢!剛吃過早飯,大家就開始分起工來了:我和爸爸媽媽負責上集去買春聯;我的奶奶,大媽,二媽負責做漿糊;我的爹爹,大伯,二伯負責測量貼的位置。一切準備工作做完後,開始貼春聯了。首先,在春聯的背後刷上漿糊,接着,按照測量好的位置進行黏貼,最後,用乾毛巾在春聯上擼一下,就算完成了。

那天晚上,奶奶她們包了許多湯圓,媽媽在湯圓裏放了一元硬幣,説:“誰要是吃到了這枚硬幣,誰來年一定發大財!”媽媽剛下好湯圓,我就嚷嚷着説:“我要吃6個,六六大順!”表姐也來湊熱鬧:“我要吃8個,八面玲瓏!”表哥更是讒言欲滴:“我要吃10個,十全十美!”吃完飯,我,我的表哥和我的朋友們一起放煙花,可開心了!

正月七年級,到了拜年的日子了,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天,是因為我能拿壓歲錢了。第一個目標:爹爹奶奶。我邊想着台詞,邊走向爹爹奶奶的房間,到了門口,我還是有點緊張。我噎了一口口水,鼓足了勇氣,敲了敲房門。“誰啊?進來吧!”“是我,強強。”我推開門,走了進去。“爹爹奶奶,強強給您們拜年啦!祝你們壽比南山,福如東海!”我邊説,邊磕了個頭。“好好好!快起來吧!呢!壓歲錢,可收好了!”“謝謝!我知道了”我拿着紅包,高高興興地回屋了。整整一天,我就拿了1200塊壓歲錢,可把我樂壞了。

這是我度過的最開心的一個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3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和端午節

今天我要談談端午節。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死後跳入汨羅江的那一天。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身上的肉。人們用粽子葉裹着糯米放進汨羅江,人們還想吃粽子鹹鴨蛋掛在家門前的菖蒲和艾草。我們還需要喝些雄黃酒和舉行龍舟賽。去年,我們去江津中山古鎮看龍舟賽。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行龍舟賽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由於早上下雨,原來上午的龍舟比賽改為下午。父親看到我對龍舟運動很感興趣,就給我介紹説:“龍舟運動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華南地區很流行。他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經流行了20xx多年。他是一個有很多人蔘加的集體划船比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崛起。一般來説,在20米到30米之間的每艘船上大約有30名劃手,包括26名劃手、1名舵手、2名鼓手和1名喊號角的人。”

我故意點頭。下午,我們走出旅館來到河邊。河邊的高蹺懸掛在巖石上以阻擋強烈的陽光。每個陽台的頂上都掛着藍色的布。我們穿過石橋繼續走

龍舟的'顏色是不同的:鮮紅色、鮮黃色、深黑色和清新的藍色。龍舟的原色是由世界各地龍王所畫的顏料決定的。我們一到河邊,划船的人就出來了。他們一個個都很強壯。不同龍舟的人們穿着不同顏色的背心。

比賽開始時,鼓聲很響,觀眾和運動員的喊聲齊聲。比賽中的隊員們使出渾身解數把槳向後滑,然後船慢慢地移動。漸漸地,每艘船都越來越快,好像水面上沒有漣漪。

傳統節日充滿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美麗。它散發出濃濃的細節,伴隨着我快樂的成長。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4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説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夕月以夕,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月是故鄉明, 《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雪糕甜砌蔗糖霜,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雪糕甜砌蔗糖霜,低頭思故鄉。

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

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悦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中有酥和飴,中有酥和飴,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 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説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八月居中,中有酥和飴,。

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朝日以朝。

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又是十五居中,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杜甫的露從今夜白,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又因此夜浩月當空,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5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

今年第五年在家裏過元宵節。走上陽台,只見小區裏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着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遊戲行列中,因為我準備趁着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的盆在裏面放了半盆水,倒進麪粉,學者媽媽的樣子揉了起來。邊揉邊想:看了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水倒太多了,這一盆麪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麪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着媽媽的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麪糰。接着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託着小麪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為圓心,從它的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了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裏放餡料了。我挑了我最愛的豆沙餡兒,舀了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了。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的“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這才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了出來,本該雪白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條暗紅色的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麪粉補一補。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元宵掛滿了“補丁”誕生了,新着,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了,她一看見我的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了懷。我帶着滿肚子的疑問抬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了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了麪粉。等搓掉這些麪粉,我的臉也羞成了一個紅蘋果了。

雖然鬧出了個小笑話,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別提多高興了。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了。

傳統節日作文600字 篇6

我最喜愛元宵節,因為到了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各種活動更使春節的熱鬧氛圍達到高潮。這是一個平日含蓄的中華民族狂歡的節日。去年的元宵節令我難忘至今。

要做湯圓了,我十分興奮,忙在旁幫忙做湯圓。奶奶先將麪粉放進大籮筐裏,把已經準備好的熱粥倒進麪粉堆裏,然後用麪粉將熱粥抱起來,不停地用手揉捏,把麪粉聚起來。沒過多久,剛才還是粉末的麪粉,現在已成了個大面團。奶奶又將麪糰捏成一個個小麪糰,讓我用手把它們揉成圓形。奶奶先將小麪糰用手弄出一個小洞,其餘手指則不停地令小麪糰轉動,兩隻的拇指又逐漸吧洞擴大,變成一個小碗,在裏面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豆沙,然後揉捏成一個小團,一個甜湯圓就做好了。奶奶又做了些鹹湯圓,一共幾十來只。

該煮湯圓了,奶奶在湯圓下鍋前輕輕捏了一下,使其略有裂痕,對我説:“這樣煮出來的`湯圓裏外皆熟,軟滑可口。”奶奶待鍋中的水煮開後,放入湯圓,用勺背輕輕推開,讓湯圓輕輕旋轉幾圈,不致粘鍋底。旺火煮上一會,煮至湯圓浮起後,便立即改用文火。否則,湯圓不斷翻滾,受熱不均勻,煮出的元宵外熟內生不好吃。每煮開一次奶奶都要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水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奶奶就把湯圓一個個撈出來,放在碗裏,讓我去吃。我嚐了一口湯圓,湯圓質軟柔滑,香甜可口,味道好極了!

元宵節讓我學會了如何包湯圓,煮湯圓,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元宵節一個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