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百善孝為先作文集錦【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71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善孝為先作文集錦【15篇】

百善孝為先作文1

有句古語説的好:“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説,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佔據首位。一個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那麼又有誰願意真心與之交往呢?在我們所學的《弟子規》中“首孝悌”就是要求我們做人必須要以孝敬父母為根本己任。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恭敬地聆聽父母的訓導等等。在古代,三國的時候,孟宗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孟宗一直很孝順他的母親,對母親侍奉有加。有一次,母親病得很厲害,很想吃用鮮筍做的湯,可這時已近冬至,天氣很冷,哪裏會有筍長出來。孟宗沒有辦法,心裏十分的焦急,可是沒有任何辦法,便跑到竹林裏,他雙手抱着毛竹,心裏想着卧牀的母親,不禁兩行淚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難過,竟大聲的哭了起來。或許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動了天地,突然間,眼淚滴落的地方裂開了,從地上露出了幾莖竹筍,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臉上的淚珠,興高采烈地把這些竹筍帶回家去。他做竹筍湯給母親吃,母親吃了新鮮味美的湯後,居然立刻好了起來。後來他官至司空。比起孟子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説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感恩是一種温暖的情感,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着,在心與心之間傳遞着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時刻提醒着我們: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現在,我們都還是剛剛步入國中的中學生,並不能為父母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孝敬父母,應從日常小事做起,從生活中點滴小事開始,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應理解父母的辛苦,從心底裏感激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時刻充滿一顆感恩心。

百善孝為先作文2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但我依舊記憶猶新:那高高慫的顴骨,那掛在她身上,破破爛爛,鬆鬆垮垮的“布袋”。

那天放學,我像往常一樣路上,遠遠地看到一個把頭埋進垃圾桶,背部盡顯滄桑的身影。走近一看,是一位老奶奶,一頭銀絲,滿臉皺紋,身上的衣服像麻布袋一樣垂下來,鬆鬆垮垮……

“奶奶!”我向這她身邊,“都這個點了,您不回家吃飯,在這兒幹什麼?”我指了指手上的表,問她。老奶奶細眯起眼睛使勁看,隨後笑了起來。嘿!這一笑,眼角的皺紋更深了:“這垃圾桶不是有幾個空水瓶嘛!我撿起來,拿去賣錢,還能買倆包子吃呢!”她的臉上浮現出了驕傲的神情,好像在為自己能想到這個“好主意”而沾沾自喜。我更加不解了:“那您為什麼不回家做飯呢?還要在這兒撿空水瓶?”“我天天在流浪,今天在東村,明天在西村,居無定所,哪來的家?”奶奶的回答讓我又心酸又心疼,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您的孩子呢?”一提到孩子,奶奶的眼神便充滿了喜色:“他們呀!他們老有出息了,都到外地去發展了!嘿嘿!他們可忙了!幾年也不回來一次……”奶奶這麼笑,倒讓我怪難受的.:再怎麼説也是生你養你的母親呀!難道就因為自己“有出息了”就不管自己的母親了嗎?他們有把這個母親放在心上嗎?

我把手伸進口袋裏,掏出了五元錢,那是今天買早餐剩下的錢,我本來打算用它買根冰棍吃。我輕輕拉起奶奶的手,把這五元錢塞入她手心,説:“奶奶,這錢你拿着,去買點東西吃吧!”當我抬起頭望着奶奶的眼睛時,她卻顯得有點呆滯,但好一會兒後,奶奶眼中,閃爍着光,我的眼睛也一片朦朧……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芳留百世,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的生活都變得富裕了,可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卻更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難道不值得引起我們的反思嗎?這空水瓶時刻告訴着我“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3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在《三字經》裏有這麼四句: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是漢代湖北安陸縣的一位孝敬長輩而留名千古的好兒童。他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百般孝順的他,在母親生病期間,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牀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夏天,他將蚊帳放好,用扇子扇涼後才讓他父親睡下。

冬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户家裏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備冷,捧着書卷的手一會兒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麼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

想到這裏,小黃香心裏很不安。為了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裏,給他鋪好被,然後脱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體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不僅以孝聞名,還以博學多才聞名,當時有人稱讚他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黃香的.這種行為可貴、無人能比,值得我們學習!

孝順父母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傳統美德,孝的事蹟令人震撼,孝可以讓家庭美滿。作為學生的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父母,還要聽從父母的教誨,更要會關心父母,就像父母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開水,衝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儘自己的一份孝心,讓孝在人們心田間迴盪,讓孝永不失傳!

百善孝為先作文4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生活的真理。孝敬父母是作為人必不可少的善良之本。父母給予我們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面對這比天高,比海深的三大恩情,我們做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了嗎?

回眸日常生活,父母常常鼓勵我們,使我們永遠擁有一顆永不言敗的心。當我們懵懂的心在世事面前不知所措時,父母當了我們學海生涯中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使我們霧裏看花似的心頓時猶如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淵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孝與炎黃子孫是相輔相成的。鼎鼎有名的孝子黃香,在少年時為父親暖被子,想讓日夜操勞的父親能在夜晚睡個舒適、安逸的覺。黃香所做的事,雖然表面上是微不足道的,但實質上卻是我們孝敬父母最立竿見影的事例。

又如我們有口皆碑的大孝子沉香。他的母親從小就不在他身邊,但即使是這樣,他心中依然有一顆熾熱的孝心。長大後的沉香,劈開了華山救出了日思夜想的母親。與其説沉香劈開了華山,不如説是他的孝心劈開了華山,救出了他的母親。在《水滸傳》中李逵在沂嶺為母親找水時,不料母親卻被老虎吃了。他悲憤欲絕,殺死了老虎。這便是著名的李逵沂嶺殺四虎。

不論是李逵,還是沉香、黃香。他們不僅是家喻户曉的大孝子,更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我們從他們的故事中深深體會到:濃濃的`父子情,深深的母女愛。

怎樣做到“為人子女天下大孝”呢?顧名思義,我們也許只需要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努力刻苦腳踏實地的學習;也許我們只需要讓父母少替我們擔一點心;也許只要我們用心傾聽、感悟生活。這就是我們目前所盡的最大孝道了。

父母有時也會打我們,但總是“打在女兒身,痛在父母心”。正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所説的一樣,父母與我們有着割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無法用言語描述,也無法用文字形容,但總是在心與心之間流動着,直到永遠。

讓孝道成為心靈的主題歌,讓孝道成為生活的主題曲。

百善孝為先作文5

何為孝看這個字就能明白。子託着一個老。倉頡造字是多麼智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又是何等悲哀。兩者鮮明的比較,又能引發怎樣的深思這世上,總有這麼一種人:當我們呱呱墜地,他們喜極而泣;當我們蹣跚學步,不細心摔倒在地,他們急切心疼;當我們揹着書包憧憬未來,他們夙興夜寐;當我們在外打拼,他們獨守空巢,計算着歸期。就是這麼一種人,他們的心裏永遠僅有孩子。一句老話説得好:父母心在兒女上,兒女心在石頭上。多麼諷刺,多麼形象。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天頂着高壓工作得兒女們,有誰還會把孝敬掛在嘴邊有誰會推掉幾十萬的應酬回家陪伴父母一刻,哪怕是一刻也好啊!家中的父母那期盼的眼神又有誰能懂“母疼兒是長江水,兒孝母是扁擔長。”這句話是多麼心痛。投影是多麼悲涼,反應的是現代人的'悲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你功名成就,風塵歸來,見到的不是期盼的眼神和熟悉的身軀,而是荒草漫布的孤墳,你心怎想是心痛還是悲涼是悔恨還是無奈那為何不趁他們健在之時多滴孝敬他們如今,狐死首丘,烏鴉反哺已難得尋見,且二十四孝也不在為之流唱。孔夫子曾言:“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少年弟子回到家裏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這是為人之本。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可就是這麼一件天經地義之事,卻被多數人所忽視,成為空談。他們一味地將時間延遲,非要等到夢想實現,成家立業,事業成就之後才去回報。直到再也欺騙不下自我,時間將一切帶走,這才悔恨當初。

孝敬不經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義務。它像從地平線上升起的太陽,照亮了城市最黑暗、最骯髒的角落。它像從羅布泊吹來的涼風吹散了沙漠上的一切炎熱。它更像是從千萬座埋藏在國土之下的陵墓中傳出的一陣陣玄音,將以先輩的力量引導中華民族長風破浪,騰飛在世界得東方。孝,從今日做起!

百善孝為先作文6

我今天看了一副漫畫,真的令我無比的氣憤,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圖畫中,一位年近半百的老爺爺在收拾桌子,一位老奶奶在辛苦的燒飯。可他們的兒女,卻悠閒的坐在一旁玩着電子產品。好像老人做的事都是理所當然的,絲毫沒有上前幫忙的意思。甚至頭也不回地對自己的父親説到“爸,我們在玩一會兒,飯好了叫一聲。”桌子上擺着兩位老人平常不捨得吃的大魚大肉,他們想着,兒女好不容易回來一次,終於可以和他們好好説説話,可他們就像被電子產品勾走了魂似的。那一副對父母愛答不理的樣子,真像去飯店吃霸王餐的沒有禮貌的客人。好嘛,他們把他們的父母當作店小二了!

這種人可真像“寄生蟲”在父母家蹭吃蹭喝,不僅為父母增加經濟負擔,還給他們的身體造成了負擔。每次他們來父母都要大張旗鼓地張羅好久,結果連一句您辛苦了,都聽不到。這些人,就是社會上的低頭族,他們低下頭,專注於手機中別人的.生活和虛假的遊戲。他們低下頭,彷彿把所有東西都隔絕了。本該刻在骨子裏的孝道因為沉迷電子產品而一點一點忘記。他們低下頭,彷彿就看不見辛苦的父母,看不見白髮蒼蒼的父母走路搖搖擺擺的背影。他們的孩子也在學習他們的惡習。不孝順老人。沉迷於虛擬的世界,對身邊的一切麻木,絲毫沒有同理心。孩子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棟樑,我們“國家的未來”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他究竟能不能成為未來國家的頂樑柱。一個連孝順都不懂的孩子,他還能懂得什麼?

電子產品出現,本來是方便人們的生活,豐富人們的娛樂時間。可現在的現象好像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初衷,就像那一幅漫畫中揭露的一樣,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真的超過了我們的想象。電子產品應該是幫助人們的工具,而不是讓人玩物喪志的利器。我們要合理的使用電子產品,讓它們幫助我們,而不是操控我們。更不是讓我們喪失道德和孝心!

百善孝為先作文7

家,每個人都是有。可是,要是沒有了好家風、好規定,那這一家就好似一個冰涼的洞穴。家是天空的圓月,那家風便是滿天星斗;家是美麗的公園,那家風便是數不勝數的花朵;家是綠意盎然的山林,那家風便是強健的`樹木。

想來大家都看了《鄭義門》吧。這講的便是“江南第一家”的優良家風。在其中有:孝順父母、真誠待人、愛惜鄰里、誠實守信有禮、克勤克儉等。這好家風是不計其數,可如今真實保證的年青人幾個呢?因此 ,大家就更應當去掌握去承傳去遵守。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反映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孝”是第一位的。“孝”其實不是很難。孝,是父母回家時大家端上的一杯茶水;孝,是父母累時大家一句關心的話語;孝,是父母泡腳時大家遞上的一盆洗臉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父母也每時每刻銘記“孝”這一家風。有一趟,祖父病了,爸爸媽媽二話不説就請了假,買來祖父喜愛吃的食物,跑到醫院門診去探望祖父。我的父母給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楷模,讓我懂得了“孝”是多麼的關鍵。

還有一件事,在我兒時,我都不明白什麼叫“孝”,常常讓長輩給我幹這幹那,分毫沒有孝道。母親瞭解後,火冒三丈,重重地斥責我一頓。到現在我還難以忘懷,之後我漸漸地真實地明白了“孝”的含意與關鍵。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是聊不完也道不絕的,並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伴隨着時間的變化,一個家的家風會被持續豐富與升級。而家中中的每一個組員都是會遵守,會去貫徹家風。僅有那樣,成千上萬條族規的承傳才會使大家我國中華傳統文化繼往開來,源遠流長!

孝順父母是大家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如同小創作者常説的:“孝”其實不是很難。孝,是父母回家時大家端上的一杯茶水;孝,是父母累時大家一句關心的話語;孝,是父母泡腳時大家遞上的一盆洗臉水。使我們承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保證“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8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説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着,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着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説話的兒子居然説:“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説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台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在這裏,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籲:“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着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百善孝為先作文9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家規就是家風,但若問“你的家風是什麼?”,大部分同學可能都懵圈了,但我們家的家風,是刻在我心裏抹不去的痕跡。

我們家的家風是“孝”。關愛老人,尊敬長者,陪伴父母,這些都是孝。“百善孝為先”我們家族世代相傳的守則。就在前不久,我在我外婆、媽媽、妹妹身上深深的體會到“孝”的傳承。

前不久,外公的媽媽就是我的太奶來我家暫時居住,我外公外婆給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太奶今年92歲高齡,平時身體還算硬朗,只是手會不停哆嗦。每次吃飯時,外婆不僅會把飯端到她跟前,還會不停的給她夾菜,遇到吃魚肉和排骨時,還會把魚刺和骨頭剔除後夾給她。媽媽為她的到來準備好了牙刷、牙膏、毛巾等日用品,還為她購買了新衣服,可以説是事無鉅細。連我和年幼的妹妹都能感受的長輩對長輩的孝心,每次我和妹妹吃水果和喝牛奶時都會給太奶也拿一份。

最讓我心靈悸動的是,一次外婆在給太奶洗澡,年幼的妹妹卻打來一盆熱水,端到媽媽面前,要給媽媽洗腳。她的小手,時而搓搓媽媽腳面,時而搓搓媽媽腳底,連腳趾縫和指甲蓋都沒有放過,這言傳身教不正是孝心的傳承嗎?

這次太奶來我家給了我深深的觸動。平時在家裏,我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很多同學還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我們不會刷鍋洗碗,不會打掃衞生,更別説洗衣服做飯了。父母忙碌了一天後,下班回到家,我們甚至連一句問候,一杯熱水都沒有。這樣是不行的'。“百善孝為先”,連孝敬老人都沒有做到,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

要從小事做起,父母下班後,給他們倒一杯熱水,吃完飯後幫忙收拾桌子,清洗自己的襪子……,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做家裏的“小王子、小公主”,關愛父母,陪伴長者。我下定決心,要從小事做起,滴水匯成大海,將來我的肩膀將扛起父母、家庭,我的“家風”將由我傳承給我的孩子,孫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周文王從小就以孝順出名。每天日出之時向父親請安,日落之後向父親稟告一天裏發生的趣事。倘若父親身體健康,他就回喜形於色;倘若父親身體欠安,他就回憂心忡忡,晚上多次起牀探視,直至父親病好之後才回去睡個安穩覺。

逐個素來以禮儀稱着於世,相信大家聽説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其中就以“孝”為首。中國既為“禮儀之邦”,那“孝”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們身為華夏子孫,則更不能忘記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母親十月懷胎十分辛苦,其實父親這段時間裏是非常辛苦的。他得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和那寄存在母體內的小生命,連覺也睡得不安穩。到了分娩時,那就更急了,在產房外轉來轉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親的身影。人們説母親生兒女比得癌症還痛苦,想想就覺得可怕,可是母親還是生下我們來,那她就得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個生命的代價!這你我可曾想過?

當我們生下來的時候,父母為了滿足我們的物質要求,他們一天到晚為着工作忙碌着;為了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我們。倘若碰上我們身體不適,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徹夜難眠,守在我們的牀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又可曾感恩過?

做為一個有情有感的人,面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能熟視無睹嗎?難道那還不足以令我們做到孝嗎?父母不想我們為這個家做多大的貢獻,當是我們輕輕的`一聲問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個吻……卻都能令他們欣喜、安慰。如果連這一點都不願做到,那與衣冠禽獸又有何區別?甚至連禽獸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啊!

有人説兒女學習好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其餘都不用理會。你説這對嗎?錯,大錯特錯!“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現,一個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稱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學歷,又有誰敢把祖國這位偉大的母親交給他呢?――他連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都不願孝順。那更難以談得上振興中華,承擔建設社會主義新國家的重任。我們的先賢文王早已用行動表現給我們看了:“萬事孝為先”!

最後,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百善孝為先作文11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百善孝為先。”它是(清朝)王永彬説的。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敬老人的人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和父愛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很老的人,他眼花耳聾,手不停地打哆嗦,他兒子和他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碗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桌。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做事情前都要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另外還可以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敬。俗話説得好:屋檐水滴現窩窩。就是這個意思。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伊藤洋華堂”買鞋子、冰糕、水果、蔬菜……

不一會兒,我們的一個推車就裝得滿滿的,付了款,裝了袋,眼看這麼多的東西,又沒有車,真是惱火!我就和媽媽商量,打的、坐公交車……

我和媽媽最後決定,坐“11”路——步行(走路)回家!

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打打鬧鬧,我忽然看到媽媽滿頭大汗,我連忙搶過媽媽手裏的兩桶“金龍魚”油。哇!可真沉啊!媽媽風了,心痛地説:“兒子,讓我來提!”我假裝沒聽見。

過了一會兒,我們到家了,媽媽連忙幫我提油的`事告訴爸爸,爸爸表揚了我。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

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孝敬父母,當他們行動不方便的時候,我就要幫助他們。要是他們生了病,我會送他們上醫院去,我會守在病牀前,盡心的照顧他們。從小到大都是父母愛我,現在我長大了,孝敬父母不是應該的嗎?

百善孝為先作文12

“百善無孝先行,孝為根本性中天。”為人子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大國。在很久以前,無論是飽讀詩書的聖賢,或是截脛剖心的君王,都是以善待父母為天子第一號的目標。如果不善待父母,便會被世人所斥罵唾棄。

只有聽説因孝敬父母而流芳千古的,卻沒聽説有愧欠父母而遺臭萬年。可見,在那時,人們把孝字看得多麼重要。定要把父母安頓的妥妥當當,才能心安理得。日久見人心,是不是真的孝順,只假以時日,便能觀察真假。

漢文帝是個有名的大孝子,對她的母親很孝順,也從來不敢怠慢。母親一病三年,一直卧牀不起。漢文帝親自為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牀前。每次看見母親睡了之後,才趴在牀邊睡一會兒;每次煎完藥,自己必須先嚐嘗,看看藥湯燙不燙。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對待曾國藩的祖父曾天屏,也是典範之一。面對癱卧在牀的'父親,十年如一日,義無反顧的照顧他。

大海是波浪的母親,她時常張開温柔的懷抱,讓她的子女來回穿梭;大山是樹苗的父親,大山無言,只因深沉。但他用他寬厚的肩膀撐起了整片天空;天空是雲朵的母親,時而和藹,時而嚴肅。讓風帶着自己的子女遠行。

寒暑易節,父母的皺紋一天天的變深,耳旁悄然爬上幾縷銀絲。時間的年輪依舊不停的轉動,而他們的容顏卻隨着白髮老去。千帆萬艦在大海上飄蕩,波浪把他們推了遠方;山上的樹苗也長成了大樹,他們張開了巨大的枝冠,為大山灑下了一片片綠蔭;天空中的.雲朵緊緊依偎在一起。風一吹,化成雨滴,滋潤了大地,滋潤了農民們的心田。父母為我們白了頭髮,我們要給他們一片晚間雲霞。

母愛的針線編織出了温暖的世界,父愛的甘露滋養了成長的歲月。為人子女,心裏想的是如何令父母身體健康,生活怡然自得,這就是孝心。他們要的只是子女對自己的一個問候,一句祝福,一片心意,一段感恩,不一定要家財萬貫,位高權重,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百善孝為先作文13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古代,就把孝當做了第一位,由此可見,“孝”是有多麼的重要。但是,古往今來,又有誰能真真正正的做到這一點又有多少人為了“孝”而抱憾終身......

三國時期的名將“夏侯惇”在一次與梟雄曹操的對戰中,被曹操用弓箭射中了左眼,夏侯惇本想把箭支拔出來,卻連左眼也拔了出來,他大吼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説完便將左眼吃了下去。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決心需要多麼孝敬父母才可以做到這一點就連和他對戰的曹操都在一旁自歎不如!

“因為連年戰亂,使得董永的父親死在了戰亂中。而董永,卻因為戰亂,連給父親安葬的費用都沒有。最後沒有辦法,只得將自己賣到一富豪家為奴從而換取安葬費用。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個在樹下哭泣的女子。女子聲稱無家可歸,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兩人便結為夫婦,女子用一個月的時間就編織三百匹綢緞,將董永從富豪家贖了回來。之後便對董永説:“我本是天帝之女,因為被你的孝心而感動,所以特地下凡來與你結為夫婦,將你贖身,但現在我要走了。”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董永賣身葬父”。當今社會,科技文明雖然發展的愈來愈快,不説“賣身葬父”,就連父母都會不管不問,難道就沒有感到愧疚嗎難道就沒有一點兒痛心嗎?

當你在外地燈紅酒綠、花天酒地時,有沒有那麼一刻想過家中那蒼老的父母當你連過年都只是敷衍的時候,又何時想過父母的心情、看到過父母那擔憂、遺憾、渴望的眼神你永遠都只是冷冷淡淡。仔細想想,父母生你的時候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當看到生下的`是你時,又是多麼地高興和開心。一有什麼事情想到的必定最先是你,而你又何曾想過父母那為你默默的付出。只是一味的埋怨,嫌父母囉嗦、邋遢。慚愧嗎

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想起了父母為我們的付出,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父母的時候才驀然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麼的令父母寒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14

中國有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人們都是將“孝”放在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不孝,那麼他就對不起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

對於“孝”這個字,我是一直拿爸爸作為榜樣的。爸爸不管有多忙,每個月都會抽出那麼幾天時間回家看望爺爺奶奶,每次回家還會帶回去一些生活用品。就在前幾天,爺爺在工作時拿電鋸不小心把食指上的血管割斷了,就只留下了一根血管完好無損。當天下午急忙去了醫院,做了手術。爸爸聽到這個消息後,也不管是在上班,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醫院。

爸爸白天守在醫院裏,晚上也是爸爸自己在那裏守夜。奶奶本來想説由她來照顧爺爺幾天,讓爸爸休息一下。可是爸爸卻跟奶奶説:她年紀大了,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還是讓他守着。奶奶拗不過他,只能讓爸爸繼續守夜。沒過幾天,爸爸回來了。要不是奶奶強逼着爸爸回來,恐怕爸爸還是不會回來的。爸爸這一回來,我看見他消瘦了不少。爸爸這次回來跟媽媽説了一些事,我聽見爸爸跟媽媽説,爺爺手指的存活率和壞死率各佔百分之五十。爸爸本來是想幫爺爺辦理轉院手續的,然後去好一點的醫院治。可是媽媽一再勸説他:“不是還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嗎?別再轉了院,那的醫生也不瞭解情況,到時候手指沒救活,轉院賺的連百分之五十的'機率也沒了。能先治就先治着吧。”爸爸聽了媽媽的,以後再也沒提轉院這事。

到觀察期第五天時,醫生告訴我們説情況十分樂觀,到了第七天如果沒事的話,就可以出院了。當天晚上,爸爸回來了,我看見他那張疲憊的臉上多出了一絲笑顏。第七天,爺爺如願以償出院了,爸爸也終於可以休息了。生活一切回到了正軌。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裏的弘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回家看一下父母,幫他們做些事情,這些都是小事,卻能更好的體現出每個人的孝心,這些事都是非常簡單的。毛主席曾説過:“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用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位老人做好事做善事。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百善孝為先作文15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孝道就一直為人們所傳揚。關於孝道的故事我從小便耳熟能詳,例如“卧冰求鯉”“聞雷泣墓”“親嘗湯藥”等,但我總覺得“孝”離我很遠,直到……

那年冬天,寒風凜冽,甚至還下了幾場雪,祖母又操勞過度,腿上的老毛病一下子復發,只得卧倒在牀。祖父身體一向也不大好,還有正在上學的我需要照顧,一下有些力不從心。母親收到消息,儘管祖父母一致反對,她仍匆匆忙忙從外地趕回。

那幾個星期,母親每天都忙前忙後的。甚至到家當天也未稍作休息,幾乎一放下行李就開始忙活。燒水、洗衣、做飯、打掃……不僅如此,一有時間母親就幫祖母按摩雙腿。看祖母每日坐在牀上長吁短歎,她便跟祖母拉拉家常,逗祖母開心。到處尋醫問藥,為祖母治病。

某個夜晚,屋外一片冷寂,房間內淡黃色的`燈光顯得有些昏暗,母親端着一碗湯藥,耐心地將它吹涼,又自己試了試温度,才一勺一勺、小心翼翼地餵給祖母喝,似乎還有些不放心,叮囑道:“媽,當心燙。”祖母笑着應一聲,喝下了藥。

待到服侍祖母睡下,母親終於得了會兒空,她坐在椅子上,略顯疲憊地闔眼。她眉頭微蹙,滿臉倦容,一頭披肩的長髮只隨意紮在腦後,幾縷銀絲在燈光下顯得格外刺眼,雙眼下有濃重的烏青。似是感覺到我的靠近,母親緩緩睜開了眼睛,眼中佈滿了血絲,顯而易見,定是幾天未睡好了。“媽,您為什麼一定要趕回來啊?家裏不還有爺爺和我嗎?”母親看出了我的疑惑,笑道:“長輩生病了,我理應回來盡一份孝心,再累又何妨呢?”母親摸摸我的頭,又道:“你以後也要孝順長輩哦。”我點點頭,似乎明白了什麼。

母親忙碌了一天,只一會兒就又閉上了眼睛,呼吸平穩,似乎睡着了。我從浴室端來一盆熱水,褪去母親的鞋襪,幫她泡腳。不覺中,似有幾滴液體滴落,激起點點漣漪。

窗外,一輪彎月悄無聲息地攀上枝頭,潑墨般的夜空中幾顆星星閃閃爍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