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集合【8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46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文化作文集合【8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其中,我最喜歡春節了。

關於春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我來給大家講講吧。古時候,人間出現了一個怪物,叫“年”,每到大年三十,“年”就會從地洞裏出來去吃人,人們都害怕得不敢睡覺,他們聚在一起説話,好像想將“年”要吃自己的事情忘掉。有一次,一個小孩在院子裏玩,突然,“年”來了,“年”張開血盆大口,要吃小孩。小孩一慌,把一個鞭炮扔到火堆裏,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來,“年”聽到,害怕極了,頓時渾身起了雞皮疙瘩,一溜煙跑了。從此,每到大年三十,人們就放鞭炮,“年”再也不敢來了。

到了春節的前幾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裏打扮得煥然一新;除夕這天,家家户户貼對聯,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春節這天,孩子們也穿上了很漂亮的衣服,大人、小孩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相互祝福道道賀。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由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組委會等單位主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繼承與弘揚高層專家座談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會議由許嘉璐主持。他説,研討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繼承與弘揚這個題目,是為了尋求中華文化的當代發展,為了理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脈絡。為此,我們擬了兩個分論題,一個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關係問題;一個是中國文化走出去與提升中國化國際話語權的關係。為什麼要設立第二個論題,這也是我們大膽的推斷,就是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文化外交,就是我們常常説的中華文化要走出去。現在世界上對於中華文化的瞭解應該説是相當片面的、缺乏的,甚至是誤解的、扭曲的。至21世紀的前十年,中國經濟實力在國際上地位顯而易見,而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經濟地位不相襯。所以,我們談當代文化的弘揚,就應該把中華文化走出去納入到思考的`範圍。儒學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切入點,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應重視發揮儒學易於為世界多元文化所接受的優勢。

與會專家就中國傳統文化的定位、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中國文化的關係等問題展開討論。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定位

張豈之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時間,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績,但是有一個不足,就是儒學研究的歷史基礎薄弱。老一代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要研究社會史,追求歷史和邏輯的一致性。儒家偉大之處就是它的社會性,儒家學説的出發點就是愛親,第一要愛我的親人,愛我的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沒有這樣的社會基礎,怎麼會把儒家的親情解釋的非常清楚呢?研究儒家,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要吸收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學者的經驗,要把歷史唯物論的方法繼續堅持下去。

邢賁思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繼承與弘揚,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就是儒家思想在當代的價值究竟是什麼?儒家思想最值得我們來研究、傳承、弘揚的,就是他強調人要自我反省。西方從古希臘哲學開始,強調要從外部世界來尋找知識的源泉,所以認識論在西方哲學裏面是比較發達的;儒家思想則強調從人自身來尋找一種價值,從人的自身來尋找安身立命、為人處事的一些基本原則,所以它強調道德教化,強調人自己要不斷的反省自己,只有人自己把自己的精神方面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你才能談到影響別人,去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是儒家思想很重要的東西。

關於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

陳來認為,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應該考慮三方面因素。首先應該考慮民族因素。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做事情,第一不能脱離中國作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框架;第二,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不能脱離民族文化傳統。其次,應該考慮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各個階段是不同的。我們今天的階段不是一般講馬克思的普遍原理跟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革命怎麼結合,是要跟我們建設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國家怎麼結合。中國化有不同的階段,今天就是要建設一個現代化的,但是仍然是一箇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再次,應該考慮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凝聚。

汝信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怎麼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問題。中國將來的新文化絕對不是新儒學,但是儒學的一切最精華的東西都會在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得到繼承,因此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最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是馬克思主義對儒學的批判繼承關係。

李君如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些問題不要回避,迴避了之後可能引出好多爭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時對孔孟之道的批判,這是客觀的歷史。講馬克思主義,要講馬克思主義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清算。新中國建立以後,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政黨指導思想,也是一個民族的行動指南,這期間,我們清理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文化,這個過程不能迴避。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從古至今,老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我們眾所周知的有:象棋、唐詩宋詞、皮影戲、剪紙花、戲曲......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象棋了。每當爺爺與棋友們殺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的時候的時候,我有一股好像真的在打仗的感覺。於是,我纏着爺爺讓他給我買象棋。爺爺抵擋不住我的感情攻擊,就只好帶着我去買了。我一從超市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擺好了陣勢。讓爺爺教我如何下象棋。爺爺先教我怎麼擺放象棋。再叫我走棋子的口訣:馬走日,象走田,走直線,炮翻山。我聽着這句話,就覺得非常押韻、朗朗上口。我學的也非常快,很快就掌握了象棋的基本要領。我與爺爺大戰了八百回合,始終還是沒贏過爺爺。薑還是老的'辣呀!看來我還是剛走進了象棋的門,以後要遇到的困難還多着呢。我要好好學習象棋,打敗爺爺(即使一次也好)。

我們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光是象棋,這冰山一角就能這麼吸引我。我一定要多多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把這些傳統文化繼續流傳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歷史上與中華文化若後若先之先古文化,或已夭折,或已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華能以其自創文化獨立於其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然獨存。

因此,作為炎黃子孫的大家,應該傳遞燦爛的中華文化,守衞大家的文化家園。

從這一刻起,大家不要沉醉於那些糜爛的情愛歌詞,不要依戀於亂竹絲耳,踏上文化的故土,讓餘秋雨告訴大家他的“千年一歎”是在歎誰的心坎。讓冰心告訴大家,她的“繁星”點綴了誰的世界;讓海子告訴大家,“那片海”在春暖花開時潤色了誰的眼。

在歷史的長河中,掏出一抔閃着光的沙土,細細掏盡。拾出經典,珍貴地收好大家的祖先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繼承與發展後再傳遞給下一代,讓中華文化在大家的守衞下閃爍其迷人的光芒。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自豪。中華節日文化則是一曲唱不盡的民樂,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節,寄寓於閤家團圓;清明節,着意緬懷故者,撫慰亡靈;/端午之晨,龍舟競發,唱盡胸中豪情。可以説,每一個佳節都承載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

歡度傳統佳節,是中華兒女在用最自豪的方式傳遞、守衞着瑰麗多彩的中華節日文化,皆因中華節日文化乃是聯繫血脈骨肉之情的紐帶。

來吧!讓大家浸足於清泉,沐臂於月光,聽古代聖賢佳人在耳邊低聲吟唱,享受民族風俗,浴心波濤,感受今朝人生美滿幸福無比。這就是歡度傳統佳節,傳遞、守衞中華文化過程中萌發的強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與神清氣爽啊!

與此同時,大家更應該注重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因為,保護文化遺產,才能向世人標識大家古老東方的命脈所在,讓絢爛的東方文化一代又一代地傳遞給大家的子孫。

傳遞、守衞中華文化,是讓經典文化的光芒在歷史長河亙古不息,是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萌發源泉,是向世人展示古老東方的命脈所在的標識。

因此,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應將中華文化的傳遞與保衞視為己任,守衞大家的文化家園。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要放爆竹、貼窗花、掙壓歲錢、吃餃子、聽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聽年的故事。關於年的故事有很多種,我最喜歡其中的兩種。

一種是説年是一羣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聚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寒冬,年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裏,哪裏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説,一羣年一次可吃上百隻虎豹熊和幾十個人。

一到冬天,人們都得集中起來和年作鬥爭。在與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年雖兇惡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羣來犯,就迅速點燃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全部趕走。

另外一種傳説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深居海底的.怪獸叫年,它的頭上長着一對尖尖的角,非常兇猛。到了除夕這隻叫年的怪獸就會爬上岸傷害人命,所以到了除夕,大家都逃到深山裏。

這一年,從村外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老人告訴大家,年有三怕,第一它怕紅色,第二它怕響聲,第三它怕火光。所以當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放爆竹、貼窗花、開燈過夜。

年的故事很吸引人,過年的習俗豐富多彩,我喜歡過年!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文化;從深層涵義來説就是:文化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總體表徵。但,隨着現在電子產品的出現。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早已忘記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其中還包含了名家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等。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戲劇(越劇、粵劇、京劇、崑曲、黃梅戲、湘劇、徽劇、漢劇、皮影戲、川劇、崑劇臉譜、川劇臉譜、京劇臉譜);剪紙;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中醫(中醫、中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歌、賦、《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四大名著);節日(元宵、寒食、清明、元旦、中秋、端午、臘八、重陽、除夕、春節);服飾;武術(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內家外家、太極八卦)……

隨着傳統文化的沒落,我們作為中華兒女要肩負起拯救傳統文化的責任:

(1)我們要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的優點;

(3)我們要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的優點,將它們與中華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取長補短;

(4)我們要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文化;

(5)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6)我們只有瞭解社會發展趨勢,才能真正得出全面、中肯、成熟的結論。

傳統文化,最主要的詞就是文化。我們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文化,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會想文化不就是知識嗎?但,在現代文化中的傳統可能只剩下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繡花鞋文化。

在以前,難道人們只會喝茶、喝酒、繡繡花鞋嗎?在現在,難道人們只會喝茶、喝酒、繡繡花鞋嗎?我們應該往這個問題的深層去想;但我們首先弄懂“文化”這一詞的根本含義,才有可能知道文化是什麼?只有知道文化是什麼,才能知道中華的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但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弄懂的',需要我們長期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弄懂這個問題。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曾為它們的進步、繁榮昌盛而自豪;也曾為了它們的落後而感到傷心。

文化,它們有繁榮的時候,也有衰敗的時候。在我們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羣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文化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知識、技能、體驗、觀念、信仰和情操的過程。他強調,文化只有在社會結構發揮功能時才能顯現出來,如果離開社會結構體系就觀察不到文化。

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斯特勞斯從行為規範和模式的角度給文化下定義。他提出:“文化是一組行為模式,在一定時期流行於一羣人之中,……並易於與其他人羣之行為模式相區別,且顯示出清楚的不連續性”。

英國人類學家R。弗思認為,文化就是社會。社會是什麼,文化就是什麼。

這就是歐洲三位人類學家給文化下的定義。

我們要好好的守住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但我們在守住的同時,也不要閉關鎖國;我們要多吸收外來文化,取長補短。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裏,而陪伴我們的不只是美好的世界,還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中華歷史五千年,有人為它,寫出了名著。為什麼?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年,每一天,都有着特殊的意義;每一天都記載着中國的點點滴滴。

早在20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撫育後代。遠古人類的遺蹟佈滿大江南北。

經過多年的進化,遠古人類們學會了言語,製造工具,用火等,此外,他們還學會了——集體生活。

從三五成羣的狩獵小隊,到幾十人的洞居生活……最後,演變成了國家。在國家中更出現了首領,政權,官吏等機構

此後的.兩千年前,雖然政權有分有合,各族交替興衰,族羣時常遷移,但民族大融合還是歷史主流。

就是在民族的分裂,統一,戰爭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有首次統一中國的秦始皇,有雄偉大志的漢武帝,開創盛唐的唐高祖……無不都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過貢獻。

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我國獨創的藝術:詩文。當然最出名的是唐詩,宋詞,元曲。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王安石等。詩文更是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

除詩文之外,中國的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如戲曲,更是享譽全球。

為什麼中國的戲曲會這麼有名氣呢?主要有三點:

第一,歷史悠久。我國民間的講故事,笑話,宮廷中的歌舞,表演都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從唐代時開始,曲藝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

第二,藝術豐富。曲藝雖然種類繁多,但它們都有着類似的藝術特徵,各曲種主要採用的藝術手法有説,唱,演,評,噱,學。

第三,種類繁多。我國曲藝種類繁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曲藝藝術。據統計,至今活躍的曲藝還有400多種。

現如今,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各族人民互相聯繫,影響,形成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光輝歷史和文化。我們也要繼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堅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會滋養我們,讓我們受益終身。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陽光灑落在幽靜的花園裏,梧桐葉斑駁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席地而坐,膝上攤開一本厚厚的《論語》,不停地讀着、揹着,一股清新、淡雅、古樸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隻又一隻鳥兒飛來飛去,伴着婉轉動人、清脆動聽的歌聲,我的思緒開始隨風飄揚……

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號稱“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還有遠近聞名的四大發明……更有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傳承的許許多多傳統民俗。而到現在,那些曾讓人期盼的傳統節日卻變得如同白開水,平淡無味。

聽爸爸説,他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那一天,村裏便熱鬧了起來,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間的路上便擠滿了人:有舞獅子的,有扭秧歌的,還有一些小商販在街頭叫賣。老人們聚在一塊,紛紛坐在石凳上談論天南海北;小孩子們穿着嶄新的花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玩得不亦樂乎;媽媽們便圍着灶台,不亦樂乎地忙着準備年夜飯。不一會兒功夫,豐盛的`年夜飯擺上桌了,大家相互碰杯,相互祝福。吃過年夜飯,一家老小便圍坐在火爐前,磕着瓜子,其樂融融地盼着春節晚會的到來。此情此景,處處充滿着濃濃的年味。

難怪爸爸現在總是感歎:這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可年卻越過越沒味了!是呀,看看我們現在過年,大家沒有了那熱鬧勁。因為我們的傳統節日正一步一步地被西方的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所替代。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開開心心過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隨着潮流,開始熱衷於西方節日。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逐漸被人淡忘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難道就這樣袖手旁觀嗎?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仍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將傳統文化傳承到底!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