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關於清明節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導語: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關於清明節作文

關於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我的記憶裏,清明節充斥着擾人的鞭炮,紛飛的紙灰,天地間彷彿混混濁濁、充滿着不見天日的戾氣。今年的清明節也不例外。

一陣擾人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皺着眉頭,舉目遠眺窗外,才知道今天是清明節。我迅速洗漱完畢,帶着紙錢、香燭、鞭炮,領着妻小一起去祭祖。一路上,我看見人們或興高采烈,或嬉笑打鬧,或神色匆匆,就是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愁緒。我覺得他們更像是在過春節,如此的畫面我彷彿已感到有些異樣。不過,偶爾會有一兩個神色憂鬱的人路過,讓人多少有些欣慰:裊裊的青煙孤獨而又彷徨的在天地間飛翔,雨很給面子的下了起來,倉皇失措的路人忙着找避雨所。我們一行四人在雨住之後來到墓地也照例燒紙錢,放鞭炮,點香燭。

一路上,我睹物釋懷,不禁浮想聯翩。都已經是21世紀了,還用得着這樣嗎?現在不是提倡低碳生活嗎?我們的清明節非這樣過不可嗎?清明節不該是一個清清淨淨,懷戀先祖的日子嗎?我們可以過得不那麼喧鬧嗎?

其實,我們每次不用那麼大肆張揚,我們只要懷着感恩的心,踏着泥濘的小路走到祖墳前,輕輕的向他們傾訴自己心中的哀思。或採上一兩朵美麗又帶有芳香的鮮花放在墳前,讓芳香的鮮花陪伴長眠地下的3逝者,那不會費太多的金錢,也留給逝者一個乾淨清爽的環境。我們完全可以過得如此綠色。

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我知道:

一、噪音擾民。清明節放鞭炮,鞭炮聲不絕於耳。年紀大的老人,或心臟病患者或膽小的孩子,可能會被嚇着,那可真是罪過,罪過。

二、污染空氣。燃放的紙錢中帶有二氧化碳,點燃的鞭炮中有硫磺等這些都是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本來嘛,我們環境已經夠壞的了,如果再這樣,這不是促進環境的惡化嘛。

三、影響不好。在我們看來是祭祖,可更像是在搞迷信活動,你瞧嘛,給死人燒紙錢。死人能收到,能用嗎?這不是迷信的心理嗎?

四、浪費金錢。太浪費金錢了,不是嗎?雖然是小小的幾塊,幾十塊,更甚者是幾百塊。你加起來算算,一年三次(還有一次陰曆十月一和一次過年嘛)一次就算你五十嘛,一年就一百五;兩年就三百,五十年就將近一萬塊,一萬塊,可以買好多東西了,並且每個家庭的費用加起來,可以促成一個億萬富翁了。

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既緬懷先烈,又不污染環境。兩全其美呀!

關於清明節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爺爺奶奶去了一個叫“漢城湖公園”,這個公園裏我們的家非常非常遠。

我們開着車,到了漢城湖公園以後,我們先是看到了一個特別高的建築物,奶奶給我説:“淘淘,這個很高很高的建築物是“中興閣”,那個中興閣還沒有建完。

我們順着“中興閣”的左邊的一條小路一直往前走,我們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看見了一堵特別大有特別的高的牆,那一堵牆上刻着一幅幅漢朝時期的圖畫,上面有幾個人,第一個是:劉邦,第二個是:韓信,第三個是:蕭何。我們又往前走,看到地上有一塊石頭,那塊石頭上刻着跟牆上的圖畫表示的意思一樣的漢字(是繁體字),我們又開始往前走,又看到了一幅圖畫,奶奶給我講上面的意思:有一個皇帝,他和他的大將和大臣們都非常非常的冷,他們用一個爐子,給上面放滿了木炭,又點上了火,現在他們才覺得温暖一些了。

奶奶説:“咱們再順着樓梯一直往下左拐,再右拐就行了。”我們順着樓梯往右拐之後,我看見了一個湖,我想划船了!!

我們進到了一個洞裏面,上了樓梯,看見了一個通道,我們順着通道往前走,奶奶發現:這地上刻着,有很多的龍,第一種龍是很短的龍,第二種龍是長一點的……(一直一直的延長龍的身體,直到現在咱們畫的龍這麼長)

我們有一直的往前走,我們走啊,走啊,走啊,走啊,走啊(再走的過程中,我還和爸爸玩兒了一個遊戲(動作遊戲))走。我們走的時候看見湖裏面有很多很多的魚,有野魚(是很小的魚)、金魚。奶奶説:“我們再往前走就是一個叫“水車廣場”我很想看一看真的水車是一個什麼樣子的!

過了一會兒,我看到了一個小小的圓圈,我趕緊走近一看,原來是奶奶説的那個叫:“水車”什麼什麼來着?我問了一下奶奶,奶奶説是“水車廣場”,我看見有兩個大大的水車,第一個水車很大,第二個水車之比第一個水車小一點點。爸爸給我説:“淘淘,你看!水車上是不是有好多好多的小桶。”我説:“是。”我的話音剛落,爸爸就説:“好,你看咱們的杯子,就像水車上的那個桶一樣,這個桶下去的時候是開始舀水的,等水車到上面的時候,水桶就倒過來了,就倒在水槽裏了,然後一層一層的往下流…………

我給爸爸説我想坐船,爸爸同意了,爸爸買了三張票,爸爸説:“我去接你們,你們坐船。”(一開始我不同意,後來我才同意了。)

我們做上了船,穿上了救生衣,又等了半個小時,船才開動的,有一個阿姨在講解我們路過的景點,有很多很多橋的名字…………

最後爸爸來接我們了,爺爺還問我今天玩兒的愉快不愉快,我説:“愉快!”

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了,我以後要多多到這裏來玩兒!

關於清明節作文

自讀大學離開家,至今十幾年了,一直孤身在外。

剛上大學時,姥姥家還沒裝電話,聯繫方式只能是書信,不過只是在大一時期,後期寫的信越來越少,只有在假期到了的時候,才能和姥姥在一起,説説這段時間的情況。

01年參加工作了,姥姥家也裝了電話,我也買了手機。可以給姥姥打電話了。不過我並不擅長説電話,總覺得有事才打電話,沒事就不必打了,一直持續了幾年。這段時間,都是姥姥給我打電話,當姥姥想我了的時候,就會打給我電話,然後我會掛斷,回撥過去,和姥姥説上一陣。姥姥總説我怎麼總也不往家打電話,我總是説又沒事,打什麼電話啊。

姥姥在家裏把我和弟弟的電話號碼寫的大大的`,壓在桌上的玻璃下。我能想象,當她想我們了的時候,就會戴上老花鏡,趴在桌上努力的辨認着我們的電話號碼,然後認真的在電話鍵盤上一個一個的按下。

忘了從哪一年開始了,我開始往家打電話了,可能是我終於懂事了吧。我知道姥姥對我們的想念,於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姥姥打一個電話,有時一週一個,有時一週兩個,並不固定,也不在固定時間打,有時在晚上,有時在早上。我對姥姥説,我是故意不固定時間打電話的,我怕形成了習慣,到了這個時間,姥姥就會在電話旁守着等着接我的電話,如果我當時有事不能打電話,姥姥一定會很失望的,所以,我一直不固定的給姥姥打着電話。每次打完電話,最後的時候,姥姥總要説,以後不要經常的打電話了,省點錢,還可以領女朋友出去吃頓飯。我總笑説,我還沒女朋友,再説這點錢也不夠吃飯的啊。為了方便姥姥在炕上接電話,我給姥姥換了無繩電話,弟弟還用電話線接出一個電話在炕的裏邊,以後接電話也不用從炕上下地來了。

姥姥在電話裏總是噓寒問暖,天氣冷了就提醒我加衣服,到節日了,就提醒我,今天過什麼節了,要自己去弄點這個節日應該吃的食物。我過生日了,姥姥也會給我打電話,告訴我説,今天你生日了,晚上下班自己弄點好吃的慶祝下。

電話裏,姥姥總是叮囑我好好工作,早日找個女朋友。有時候晚上打電話,姥姥會問我在做什麼,然後就説,我總尋思晚上你一個人呆在宿舍裏,沒有一個伴,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快點找一個媳婦吧。我總是説,我不喜歡説話,我有電腦電視作伴就可以了。姥姥不但關心我吃飯穿衣,連怕我孤獨沒有人説話也想到了。

06年我開始炒股了,姥姥並不懂股票,我就對姥姥説,紅的就是漲了,綠了就是跌了,於是姥姥和姥爺在家也開始注意電視上的股票新聞了,每次通電話就説,我看最近紅的多,是不是股票又漲了?

06年底姥姥住院了,腰椎間盤突出,躺在牀上不能動,每次打電話,仍然是姥姥接,每次我説要回家去看看她,她總説,不用回去,她很好,不要來回跑,別耽誤工作。姥姥總是怕耽誤了我的工作。

今年以來,姥姥的病情日益嚴重,特別是11月份以來,姥姥逐漸逐漸的不再能説話了,每天都是閉着眼睛躺在那裏。再打電話回家,媽告訴她是誰的電話,然後叫她叫叫我們。她會對着話筒喊我的名字,很用力的喊:遠洋,遠洋……,我在這邊流着淚也叫姥姥姥姥,但是姥姥已經聽不到話筒裏的聲音了。12月份以來,姥姥已經不能説話了,每天只能閉着眼睛也不動也不説話,但每次電話鈴響,她都知道,媽告訴她是我和弟弟的電話,她的眼睛會微微的睜一睜,但姥姥已經連名字也喊不出來了。我不知道姥姥最後的時間裏,意識是否清醒,如果清醒,每次我和弟弟來電話了,她知道了,該多想和我們説説話啊,但卻一個字也説不出來,她又該多麼的難受啊。

而現在,我永遠也不能聽姥姥在話筒裏邊叮囑我了……

我也再不能給姥姥打電話了……

關於清明節作文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並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於此。在介山,還有“思煙台”遺址。傳説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築起一高台,紀念這些義禽。

第二年清明節,晉文公率眾臣到綿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綿山踏青,抒發思念之情。並令寒食前一是為“炊熟日”,人們要做許多蒸餅,稱作“子推蒸餅”;也有人家用麪粉和棗泥做成燕子狀餅(三角餡餅),然後用柳條串起掛在門據上晾曬,稱作“子推燕”。每年清明節不僅在房屋(村後)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並要頭戴上用柳條編織的柳冠或柳環。當時有民謠説:“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據説,此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Tags: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