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家鄉的味道作文(優選14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味道作文(優選14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1

斑駁的木桌,泛黃的天花板,幾張低矮的小凳,灶台上是年代已久的灶鍋,這便是我家,是舌尖上的我家。

父親是河南人,最喜歡的便是那大名鼎鼎的胡辣湯了,這也造就了母親高超的廚技。每天早上起來,天還矇矇亮時,母親便開始準備早餐了,胡辣湯的精髓在幹“熬”,將洗好的海帶,豆腐皮、粉條倒入已經沸騰的澱粉糊糊裏,看着它們在鍋中旋轉跳躍,別提多有趣了,大火卯足了勁的熬。鍋裏的食材也慢慢平靜下來,最後一步便是潑辣椒油了,大火中的油滋滋的響,像極了澡堂對水温不滿的大叔,緊接着趁油不注意猛地倒入了辣椒麪兒,頓時香味襲來。從廚房傳到了卧室,驚醒了正在熟睡的父親,他急匆匆的跑進廚房,連鞋都沒穿,看到便當裏的胡辣湯,高興的胡蹦亂跳,嘴上還説着:“老婆我愛你,也愛胡辣湯。“母親不禁嘖嘖的笑:”肉麻死了,快吃吧!“胡辣湯的香氣中洋溢着一家人幸福的笑聲。

我不喜歡吃肉,因為肉裏總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為此母親特地給我發明了一到菜,叫做黃肉,這是母親取得奇怪的名字,簡單點來説就是陳皮燉肉,味道那叫一個絕啊。菜的樣子相當好看,金黃的陳皮上託着一塊塊鮮紅的肉,浸在鮮美的油裏,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夾一塊兒肥瘦均勻的肉塊兒,滴着誘人的湯汁,冒着熱氣,放在舌尖,陳皮的甘甜和肉的鮮香,四溢開來,真讓人慾罷不能。往往還未出鍋時,我就惦記着偷吃了,母親總是敲敲我的`頭,“你不怕燙啊?”我直勾勾的盯着鍋喃喃地説:“為了吃我可以上刀山下火海。”母親咯咯地笑了。

我跟父親總是喜歡給母親夾我們喜歡的,母親則總是看着我們笑。有次我跟父親因為給母親吃胡辣湯還是陳皮燉肉這種小事兒爭吵,誰也不肯服輸,爭搶着給母親夾菜,母親笑得更大聲了。

夕陽染着天空,呈現出五顏繽紛的顏色,歸遠的鳥兒更加有力地舞動着翅膀,屋內傳出飯菜的香氣,爭吵的聲音,筷子的碰撞聲以及爽朗的笑聲。

這邊是我家舌尖上的家,洋溢着幸福與快樂的家。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2

“到了,終於到了!”我激動地喊道。已經一年未見外公外婆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他們。就在此時心裏突然又糾結了起來。已經一年沒見了,要怎樣打招呼呢?就容不得我思考,外公在門口出現了。他一路小跑,臉上帶着欣慰的微笑,見到我了以後,更是拉着我的手。我瞬間變得不知如何是好了,竟委婉地推開了他的手。他絲毫不介意,只是説我不習慣鄉下的生活。為了緩和氣氛的我,提出要去田野上玩,外公驚喜地答應了。

在空氣清新,綠意盎然的田野上,我絲毫沒有了之前的顧慮,隨着外公在田野上飛奔起來。外公指着其中一塊地説:“瞧!這是我們家自己種的`地呢!”那一顆顆茁壯的大白菜,真像一張張娃娃的笑臉。他們一個個姿勢千奇百怪,調皮極了。我又隨着外公來到了紫薯地。放眼望去,哪有什麼紫薯啊!只是一塊空空蕩蕩的土地罷了。我一臉不解地看向外公。外公朝我笑笑説:“那些紫薯都藏在地下呢。”我的好奇心瞬間被激發,拿起鏟子就要垂直往下挖。外公急忙阻止了我,説:“你這樣子會把紫薯搗爛的,應當從旁邊挖而不是從上面啊。”真麻煩。我嘟着嘴心裏想道。不料,用外公的方法,真的挖到了一個紫薯。我激動的跳了起來,恨不得把這個紫薯拿給全世界的人看。就這樣,我拿着鏟子挖了一個有一個紫薯,拿着一個“果實累累”的籃子滿載而歸了。

“今天辛苦啦!看我給你做什麼好吃的了!我一進屋外婆就跑了過來。啊是我最吃的糯米圓子!糯米圓子是外婆親手做的。媽媽曾説過,外婆小時候最喜歡給她做糯米圓子,那個時候的他們,總喜歡把糯米圓子當成零食。糯米圓子是春節的時候家人團圓時必不可少的一款佳餚,外婆在這一天為我們做了這一款菜我想是希望家人們永遠團團圓圓,生活永遠美美滿滿吧。糯米圓子的做法有很多。包括了煮、煎、炸、炒等。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煎這着吃了。這裝了好幾個碗的糯米圓子,真夠讓人垂涎三尺的。用筷子夾一個圓子,輕輕地咬一口,一股糯米香味撲鼻而來,我至今終於明白了那是什麼味道,原來,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是最美的味道,最甜的味道,最難忘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3

午後,陽光,沙灘,海風。很多人喜歡這種意境,肆意慵懶,享受。

此刻,便是這樣的一個午後。我,慵懶地躺在沙灘椅上,感受陽光與我的肌膚親密接觸,呼吸清新的海風,回味着剛才那頓美味的海鮮大餐。

湛江,是我的家鄉,它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因美味的海鮮和獨特的風景而得名。我不得不承認,從小就生活在湛江的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每天都可以品味美味而又新鮮的海鮮,但這在內陸地區的人們看來,卻是夢寐以求的。

扇貝,是我最喜歡的.海鮮之一。它味道極其鮮美,營養也很豐富,與海蔘、鮑魚齊名,並列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它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的食譜中,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食物。在西方的食譜中,扇貝通常的處理方式是通過黃油煎制,或者裹上面包粉一起炸。在東方的食譜中,日本人喜歡將扇貝配上他們的壽司和生魚片一起食用,而中國主要有蒜蓉粉絲蒸扇貝、清蒸扇貝、清烤扇貝和扇貝煲湯的食用方法。

我最想推薦的是清烤扇貝,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吃法。不僅是因為它的製作簡單,還因為它的美味。製作清烤扇貝只要三個步驟便可完成:一用刷子清理扇貝的殼;二用蒜蓉製作醬料;三把醬料淋在扇貝肉上,放在爐子上烤。其實有時候,簡單的製作也同樣是那麼美味,沒有過多的調味料,反而保持了更多的原味。

乾貝因預熱後收縮,所釋放出來的湯汁更能讓人感到海鮮的“鮮”味,如果再在上面加入大蒜末,那就更好了,因為這樣會抑制住扇貝本身過分的腥味。做到了鮮而不腥,肉質不僅香嫩還吸附着湯汁,咬起來是既甘甜又富有嚼勁,讓人吃了有種飄在雲端,仙境般的感覺,幾乎人人吃了都讚不絕口。

而我每年也只有那麼一次機會能吃到清烤扇貝,就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那時候,家裏會聚集許多親朋好友,我們會一起到樓下燒烤,食物是應有盡有,但我卻惟獨鍾愛扇貝,所以,每次扇貝的配料和燒烤工作都是由我負責,更讓我感到自豪的是每當我端上一盤香噴噴的扇貝時,盤子都會一掃而空,連汁都不留。

雖然每年只能吃到一次清烤扇貝,但在我看來,那已經足夠了,因為每次吃到扇貝時,並不單單是隻有扇貝的美味,它還藴含着另一種獨特的味道,那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賞月,是一種親切,一種家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4

麪粉是人類最重要的食材之一,在西方,麪粉遇到火成了麪包,在我們中國,麪粉遇到水則成了麪條。我的湖北最具有特色的小吃,就正是一種美味的麪條——牛雜麪。

我吃到牛雜麪是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在廈門路邊的小吃店買了一份嚐嚐,我才吃了兩三口,就不想吃了:“這不是家鄉最具有特點的小吃嗎?怎麼還不如煮的麪條好吃呢?”嚐了一口,也皺起了眉頭:“這根本沒有牛雜麪應有的味道,看來要吃到那種家鄉的味道,還是要回到家鄉啊!”我好奇地問媽媽:“家鄉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味道?”媽媽笑着回答:“你還太小,長大後你自然就明白。”確實,我當時只有七八歲,當然不會懂。

四年過去了,我已長成一個青少年。又到了,我們全家收拾好行李,又一次回到了我的家鄉,湖北省棗陽市的一個小鎮上,穿過了一座小樹林,空氣中少了一份工廠的氣息,撲面而來的是清新的空氣,沒有污染的天空特別藍,家家户户都在喜歡種花,卻不栽種在家裏,而是放在家門口的小院裏,讓鄰居們、客人們、路人們都可以觀賞。這時我雖還未品嚐牛雜麪,卻已經有了一絲家鄉的味道,流入我的眼睛,流入我的心裏。

第二天,我們去古隆中的時候,我們特地去了一家牛雜麪老店,品嚐美味的牛雜麪。在這家店裏,碗是廈門這裏的兩倍大,牛雜是廈門的四倍多,麪條更是滿滿的,而價格卻僅僅只要10塊錢。他們分明可以賣得更貴,卻依舊爭取讓牛雜麪物美價廉。這就是家鄉人純樸的性格,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啊!我端起大碗,小心地吃了一口,極富彈性的.麪條入口即化,牛雜的香味在脣齒之間徜洋,再喝上一口湯,更是回味無窮,這不僅是嘴裏的幸福,更是心靈的享受,難以益於言表的美味。

我品味着,享受着,一碗麪漸漸化成一股熱流,鑽進我的肚子裏,全身頓時變得熱乎乎的,充滿了力量,更重要的是,我體悟到了家鄉的味道,心靈的盛宴。

家鄉的味道,不需要是山珍海味,只是家鄉的那純樸心靈所凝聚的一份食物。這份食物貴於金山銀山,它是心靈的一道佳餚。畢竟食物再美,也只能滿足一時;心靈之美,才會成就永恆。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5

暑假的最後一天,我隨父母回到了家鄉。雖説農村沒有城市的霓虹閃爍,高樓大廈,卻有着最淳樸的綠色,綠樹,綠水,綠色的田野,連空氣中也夾雜着綠色的味道。

當我們的車行駛在窄小的村間小道上,顯得那樣的不協調,彷彿打擾了這一片寧靜的綠色。我搖下車窗,向兩邊張望,不時的朝爸爸喊道:“慢一些,別壓壞了田埂邊的辣椒。”那辣椒,小小的,有的火紅火紅,有的嫩黃嫩黃,有的青白青白......一個個小巧玲瓏,可愛的讓人不忍去碰它。一回頭,又發現一池開滿白色小花的菱角塘,整池的`綠色挨挨擠擠,而那星星點點閃亮的白色小花,竟是陽光陶醉在這片綠色上的傑作,美輪美奐,美不勝收。家家户户的院子裏,柵欄上,牆角邊,全是滿滿的絲瓜藤,那一片片碧綠中,開盡了金燦燦的小花,那花兒散發着淡淡的暗香,沁人心脾。花與葉之間的絲瓜條,顯得更加新鮮﹑苗條﹑碧綠了。小道的盡頭,爺爺和奶奶早已等候在家的門口,我跳下車,迫不及待的朝他們飛奔過去,久別的重逢讓親情格外的珍貴。此時已近黃昏,每家每户都飄出了飯菜的香味。我也不閒着,幫爺爺壓井水,幫奶奶燒火做飯,幫爸爸把飯桌抬進院中,又搶着跟媽媽擺放碗筷,忙的不亦樂乎。香噴噴的飯菜在忙碌中擺滿了一桌,我們圍坐在一起,談論着,説笑着,那笑聲,竟引來了幾隻白色的鳥兒,停在院牆外的蘆葦梢上,朝我們張望,一點也沒有飛走的意思。院牆邊的棗樹,梨樹,銀杏樹,雖已被飽滿的果實壓彎了腰,但卻在微風中隨着我們的笑聲左搖右擺,好像能聽得懂我們的快樂。家鄉的味道不僅是一桌美味的飯菜,更是淳樸的美景,無限的快樂。

夜幕降臨,我漫步在微風徐徐的田埂上,傾聽着草叢中蟲兒的鳴叫,望着那月光下的稻田,竟是那樣的柔美與恬靜,仰望無垠的夜空,早已密密麻麻的灑滿了閃爍的星星,熠熠生輝。遠離城市的喧囂,如此美妙寧靜的夜晚,豁然與舒暢填滿了我的心靈。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6

年復一年,來來往往的黃風訴説着光陰的故事。記憶中,老家一片片建築,一條條街道,早已面目全非,但外婆的團圓子,清清香香的味道卻依舊清晰。

團圓子其實就是元宵。外婆從不把它叫做元宵,團圓這個有趣的名字我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起的,也許是表示“團團圓圓”之意吧!

還是扎着羊角辮的我,天天蹦得像只開心的小白兔。元宵節終於來臨了,頭天晚上我像只小毛毛蟲似的跟在外婆身後,期待團圓子,期待外婆做的團圓子。外婆拿出法寶來了:一瓶瓶芝麻糊,一罐罐桂花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調味品,一一擺放在桌子上。開始了嘍!我高興地亂蹦亂跳。撒上一點桂花粉,拌上一點芝麻糊,再澆上濃郁的香甜蜜汁,團圓子餡兒就做好了。推開嘎吱作響的門,外婆把團圓子餡兒晾在桌子上,身後的我,口水一直流個不停,那不停的吞嚥聲,引得外婆直髮笑:“這個小饞貓,真是一刻也等不住了。”我仰着頭嘟着嘴問外婆:“我要吃嘛,為什麼把它晾在這兒呢?”外婆摸着我的頭説:“這是團圓子的餡兒,要晾一晚才有味呢!”我還是很好奇,但外婆已經給我下了“睡覺令”,我只得像只小羊羔一樣乖乖去睡覺了。

元宵節清晨的第一縷炊煙升起來了,屋頂上瀰漫的'香甜水汽和迷濛的淡淡薄霧被小院裏忙碌的外婆吵醒了。外婆起了個大早,把浸滿月色、星光的團圓子餡兒給捏成小球,然後拿來一口大鍋,裏面鋪上了一層層厚厚的糯米粉,把餡兒球沿着邊上放進去,再搖晃着鍋。我也趕來幫忙,提着水壺加清水,等它有核桃那麼大時,團圓子便做好了。外婆煮着團圓子,我迫不及待地拿着筷子敲打着桌子邊,大聲喊:“團圓子,團圓子……”外婆笑嘻嘻地把團圓子端出來,我激動地趕快塞一個到嘴裏,軟軟的皮,甜甜的汁,那香濃的氣息便像柔和的温泉把我整個人包裹起來了,似夢幻,似童話,似春陽。外婆慈祥地看着我笑,摸着我的頭説:“慢點吃……”

漸漸地,我長大了,再也吃不到外婆的團圓子了。今天想來,那如詩一般的味道依然縈繞在嘴邊。我為外婆超高的手藝讚歎不已的同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思念……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7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是那一杯自家釀製的深厚的濁酒,是那一抹飽含愁思的月色,是那一片如血殷紅的紅楓。這些味道或渾厚,或清冷,或熾烈,但都有相似之處都有着我們自身的情感,那就是對故鄉的思念。這種情感是國人一生都無法忘記的,無論居於何片,每逢月圓之夜總會引起的喟然長歎。

家鄉的味道在我心中留存最深的,便是奶奶做的`面了。大約是農村出身的緣故,奶奶的身上永遠帶着農民的樸實、勤勞與智慧。白白的一勺麪粉在她的手下經過與水的拌,總能顯現出各色情態。小時候看着奶奶將一個小小的麪糰靈活地在手中扭動幾下,再放到案板上時,就已然成為了一個花捲。那時的我不免驚奇,趴在案板上呆呆地看着奶奶為一個個的小麪糰整形,我便問奶奶:“奶奶,你怎麼弄的?怎麼這麼快呢?”奶奶笑眯眯地蹲下來,揪了揪我的臉,然後笑着用陝西方言對我説:“時間長了就會了,咋,你想學?”

我點了點頭。奶奶便交給我一小塊面,告訴我説:“你把這塊面先盤一下,再扭一下,兩半個一粘就對了。”可是不知是我理解有誤還是奶奶手太快,我至今都沒學會如何盤花捲,不過奶奶的心靈手巧倒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後,每次奶奶進廚房我總要跟着。看着好擺弄那些絲長的麪條時,我總是神色中帶着崇拜。因為每當我看到奶奶在廚房裏做飯時,那擀麪時擀麪杖發出的聲響,那下面條時麪條入水的一瞬時的響聲,都有一種韻律美和節奏感,讓我越來越對廚房中奶奶忙碌的聲音着迷。所以只要奶奶一進廚房,一個小小的身影也就會跟在她的後面,像個跟屁蟲似的寸步不離。

後來,我因為上學的原因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西安,車輛穿行,盡顯繁華。可是剛入這座城市的我卻睡不着覺,我早已習慣小縣城的安然與閒適,對於夜晚車輛穿行而過,還有些惶恐與不安,夜晚便整宿地睡不着覺,便更加想起身在故鄉的奶奶。那種感覺是一種孤獨、恐慌與無奈,加之在這種機械化、現代化的時代,城市裏的食品雖讓我感到眼花繚亂,卻總少了一種感覺,現在想來應是田野中的那份沉穩與成熟吧,總沒有奶奶的麪食好吃。

或許這便是家鄉的味道,是奶奶飯菜的味道,也是我回憶的味道,它就是這樣的淳樸簡單,熱忱而美好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8

家鄉的味道令人懷念,我坐在村口大榕樹下,看着這美麗的家鄉,不由自主的感歎。

一縷清涼的微風吹拂過我的臉龐,想起那段美好的童年,我和村裏的小夥伴們在大榕樹前玩,大家繞着大榕樹轉圈圈,抓人,捉迷藏。榕樹爺爺看着我們玩,一陣風颳過,榕樹的枝條隨風飄起,我當時想着那是榕樹爺爺在微笑

夏天的夜晚格外清涼,爺爺奶奶搬起他們的小板凳,手裏拿着大葵扇,笑呵呵地走向榕樹旁,這時一羣孩子突然竄了出來,爺爺奶奶開始給我們講他們的童年趣事,我們聽得可專注了,每個孩子都全神貫注地聽着,生怕錯過什麼情節一樣。深夜了,孩子們回家了,這時鄰家老人都在榕樹前與爺爺奶奶閒聊,他們聊得熱火朝天,而我則回到家裏組織小夥伴們一起去數星星,我看見了奇妙的星空。一閃一閃的星星佔據了整片星空,他們就是星空的霸主。雖然星星數不勝數這是常識,但我偏偏不相信,於是拉着小夥伴們一起數:一個,兩個。一百四十三個。不對!這個和那些數過,重來!。數不清星星就去抓星星,抓到的星星真是可愛又好看,發光的地方像個小燈籠。我們將它們放回森林裏。夏天的蟬就像個歌手,大自然是它們的聽眾,為這些默默無聞的歌手伴奏美妙的音樂,頓時傳來孩子們一陣陣童真的笑聲。

家鄉的味道甜美的,如蜜糖般美滋滋,誰也不願去打擾這份味道。榕樹的葉子開始變成金黃,輕輕地飄落在身披金黃大衣的地面上,不久地上便有成堆的落葉。這時大榕樹就像一個沒有頭髮的禿子。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地問爸爸:大榕樹怎麼成禿子了?爸爸笑着道:樹爺爺老了,開始剪個頭髮換個造型。小夥伴踩在落葉上,發出咔擦咔擦的.響聲,越踩越激烈,直到沒有響聲後,他們才心滿意足地離開,將童真留在破碎的落葉上。空氣裏飄來金桔的香味,我忍不住果園望去,只見一簇簇的葉子上長滿金黃的桔子,點綴着果樹。用手輕輕撫摸金桔,輕緩地摘下它,留下秋收的美味。

家鄉的味道是恆久的。冬姑娘來了,孩子們躲進温暖的被窩,做着甜美的夢。窗外寒風呼嘯,有時大家一起燒烤,歡聲笑語,彌補南方沒有潔白的雪花的遺憾。夜深了,大人們伴着孩子進入甜美的夢鄉。

家鄉的味道帶着我的快樂,帶着我童年的回憶。我在大榕樹下依靠着,不久便睡進家鄉的夢。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9

我算是個小吃貨,所以喜歡吃的東西真的有很多,有:咖喱飯、重慶小面、雞蛋仔、炒三絲、銅鑼燒等等,想讓我從中選出一種我最愛吃的東西的話,無非就是給我拋了一個大難題。但是有一種美味讓我念念不忘,那就是杭州小吃——貓耳朵。

説起我為什麼喜歡吃貓耳朵,就想起了那件事:那一年,小小的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杭州旅遊。因為媽媽是杭州人,爸爸也在那兒待過。所以他們在一路上聊了許多我聽不懂的事情,也講了許多當地的.小吃。當時我還小,記不住太多,但有一個名字令我很不解,那就是貓耳朵。那時我就想:“貓耳朵是什麼?是用什麼東西做的?難不成是用小貓的耳朵做的嗎?這真的能吃嗎?那也太血腥了吧!”想到這兒,我便嚇得不敢再想下去了。

到了杭州,我們先登上了初陽台,再下山逛了蘇堤和白堤,然後便去遊玩了大名鼎鼎得西湖和黃龍洞。雖然景色很美,但是我們的肚子也餓了,熟悉這一帶的媽媽問我們要吃什麼,“隨便”兩個字剛想説出口,可我突然想我還沒搞明白“貓耳朵”是什麼呢!就立馬改口:“去吃貓耳朵吧!”到了餐館裏,當一碗熱騰騰的貓耳朵被端上來,我一直不解的心立馬被放了下來。哦,它原來長成這樣啊!一碗濃濃的、乳白色的高湯裏浮着好多好多白白的,酷似小貓耳朵的麪疙瘩,麪疙瘩已經被高湯燒得有點半透明瞭,被捏成了一個個小三角。半浮半沉,香氣四溢,讓我心癢癢的。哦,是誰想出的這個“貓耳朵”名字,真是名副其實啊。後來聽爸爸説,原來“貓耳朵”這個名字還是乾隆皇帝給取的呢!稍稍吹涼,我就用湯匙舀了一大勺吃。媽媽一邊在邊上提醒我不要被燙着,一邊舉着勺子來我碗裏舀了勺去吃。居然搶我的“貓耳朵”!還説:“你還小,吃不下那麼多”。不一會兒,一大碗貓耳朵就被我們瓜分掉了。雖然當時算是吃飽了,可我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還沒仔細吃過癮,貓耳朵就吃光了。

如今,我已經好久沒有去杭州了,但我心裏一直記着那一碗鮮美的貓耳朵。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10

記得小時候,奶奶從菜場上買菜回來總會給我帶來一塊蓬鬆,潔白如雪的米發糕,那味道,甜中帶酸,一口咬下去,黏黏軟軟的,像棉花糖,像一朵潔白的雲,還像冬天裏晶瑩的雪花,那酸甜的滋味,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裏。

沒想到我的媽媽會從網上給我買diy自制米發糕,準備大顯身手,我在一旁仔細的看着,生怕漏了哪一個環節。

第一步——取300g的米發糕預拌粉,加入320ml的水,把它們攪拌均勻。攪拌均勻後倒入有蓋子的容器中,放在30°——40°的温度下,發酵12——15個小時,因為現在的天氣比較冷,媽媽便用羊毛圍巾把預拌粉包起來,放進了微波爐裏面進行保温,第二天的時候,媽媽覺得温度不夠,又把它挪到了鍋邊。

第二步——漫長的15個小時終於過去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親手去體驗一下,我們拿出已經發酵好的.預拌粉,我驚奇地發現,這個預拌粉不像昨天攪拌的時候那麼光滑了,從上面看有很多的小泡泡,從側面看,有很多很多的小洞洞。只見媽媽又拿出了包裝裏已經配好的調料粉,再加了大概200g的綿白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攪拌大作戰”。我攪啊攪啊攪啊,直到沒有再聽到白糖的“沙沙”聲,表明了白糖已經完全融入到了粉裏面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準備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第三步——我們在鍋裏倒入水,鋪上蒸盤,將蛋撻的磨具一個個擺在蒸盤上,再將攪拌均勻之後的粉液倒入蛋撻磨具內,媽媽因為喜歡吃枸杞,在上面撒了些枸杞,我因為喜歡黑芝麻的香味,便在上面撒了一些黑芝麻,蓋上蓋子,開始了15分鐘的旺火“蒸”制,就這樣,米發糕的全部過程已經結束了。

我看着鍋裏的裊裊白煙升起,小小的房間裏充滿了暖暖的香甜味道,透過鍋蓋往下去,米發糕一點點的膨起,漸漸地咧開了小口,接着我彷彿能聽見他們開懷大笑的聲音,那米發糕像一朵朵潔白的棉花,點綴在上面的枸杞子就像幼兒園那時頭上的那朵小紅花一樣。

我急不可耐的打開鍋蓋,抓起一個,就往嘴裏塞,啊!真膨!真鬆!真美味啊!雖然我用了十幾個小時等待這美味的米發糕,但結果還是讓我驚喜不已,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奶奶牽着我的手,一口一口的餵我吃,是多麼的温馨啊!

我明白了——這就是讓我念念不忘的家鄉的味道啊!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11

無論離家多遠,總有一根線把你和家鄉牽在一起;無論離家多久,總有一縷思鄉之情在腦海中盪漾。家鄉的味道,永不能忘懷。

題記

在中國人眼中,家鄉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開始,是一個人記憶中最親切、最熟悉的地方。落葉歸根,家鄉總是充滿思念和眷戀。鄉情、鄉景、鄉音以及家鄉的味道是每一個人對家鄉難以忘懷的東西。

我的家鄉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不為人知中塵封了悠久的文化與歷史。民以食為天,單談鄉食,獨講那門手藝豆腐腦。

豆腐腦是高唐名吃之一。豆腐腦的`製作過程十分精密。豆腐腦使用精選的上等的黃豆製作。先將黃豆去皮碾碎,放入經陽光長時間照曬的儲存水中浸泡。如果用淨化的黃河水浸泡黃豆,口感更加醇厚。待碾碎的黃豆漲足後,再用石磨磨成漿。其次,漿經過過濾之後入鍋,熬成豆汁,邊煮邊撇去上面的浮沫。最後,豆汁退温後裝入桶內進行點滷使其凝固,將其封口。豆腐腦的湯料、滷和油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的製法獨特,頗具功力。

豆腐攤上的老闆和藹可親、熱情好客。他們用平勺嫻熟地從桶裏撇幾勺豆腐,加入滷和油等配料。經過精心加工的高唐豆腐腦滑嫩爽口、潔白明亮、似雪如玉、嫩而不鬆。滷清而不淡,像玳瑁琥珀,紅中透白。油香而不膩。食之豆香、料香、滷香、油香、辣香五味俱全,口味極佳,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百吃不厭,回味悠長,廣受好評,深受人們喜愛。

老闆們時常與顧客聊家常,給人一種親切感,就像在家中吃飯一樣。才下鼻頭,又上心頭,是心底淳樸的童年。

高唐豆腐腦在以前只是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聽父親説,在他小時候能吃上一碗香噴噴的豆腐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現在,隨着家鄉的發展,家鄉味道享譽省內外。外地人來高唐不喝豆腐腦是一種遺憾。高唐人外出歸來,坐在攤前喝一碗豆腐腦實為一種享受。

魂牽夢縈的家鄉,伴着兒時熟悉的味蕾記憶,經久不絕。家鄉味道獨一無二,它沒有山珍海味,沒有華美無比的外衣,卻充滿温暖的人。樸實平淡的小吃沉澱着每一個遊子的赤子之心。家鄉味道讓我感到温暖、親近,令我陶醉。

這家鄉的味道是在心底的鄉思與鄉愁。落葉歸根,無論漂泊何處,雖歷經歲月磨損,卻永不會變。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12

在一次晚飯的桌上,出現了一道不常見的菜:酒醃小河蟹。這道菜是爸爸的最愛,同時也讓我回想起了小時候的故鄉生活。

我的故鄉是安徽,那裏有着大山大水,空氣特別新鮮,到處遍佈着樹林、小溪。

小時候在家鄉最令我興奮的莫過於和小夥伴去小溪中抓小河蟹了。大家三五結伴來到小溪邊,正直盛夏,大家都脱了鞋,站到沒過一半小腿的小溪裏。水不涼,也不猛,温和地衝擊着皮膚。

大中午的,烈日當頭,小河蟹也都躲在石縫中,偶爾有一兩隻悄悄地出來找些吃的。我和小夥伴逆流而上,往高處邊走邊找。一旦誰發現了小河蟹,大家就會一擁而上團團圍住,然後派一個人去抓。

記得當時有個叫靈靈的男孩子,對這兒的小溪特別熟,每次都是他帶頭領着我們走,也總是他找到那些躲在陰暗角落、石頭縫裏的小河蟹。

大家邊走邊找,我也彎下腰很仔細地搜尋,像個急着立軍功的士兵。可我越急,蟹就越跟我作對,把自己隱藏得嚴嚴實實。但靈靈的眼睛就像是能看穿石頭似的`,不一會兒就能找到一個。對付那些躲在角落裏的小河蟹,大家就蹲下來,七手八腳的把手伸進石縫裏摸索或者乾脆用手掏。有的時候當小河蟹快要鑽進洞裏看不見時,我們就會故意去惹惱它,讓它夾住手,再忍着疼痛把手抽出來,這樣就把小河蟹帶出來了,每次這麼做的時候都有種當了英雄的感覺。

抓了十幾二十只,我們就要回到家中享受勝利的果實啦!小孩子不能拿酒,我們就把小河蟹燒湯喝。那時候與也沒怎麼好好跟大人學過做菜,就馬馬虎虎按印象中的放水,再弄些鹽和調料……

正式開做了,大家都各自分配好了崗位:燒水的燒水,洗蟹的洗蟹……而我一般都負責切些花椒啊,蔬菜什麼的。別小看這活,可也是需要很大的技術的:切多厚、切多少,切均勻,都是有講究的。

一切都準備好了,大家就把蟹放到湯裏煮,再加些調料,一會兒功夫蟹就熟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把蟹撈上來,再倒些湯,沾些醋,那味道,肯定是你從未體驗過的。河蟹小小的,兩三下便能吃掉一個,蟹肉也很嫩,彷彿還帶着些清香,讓人慾罷不能。

這就是我的家鄉,散發着淳樸、清新的氣息,這就是我度過快樂童年的地方。家鄉的味道讓我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褪去。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13

小時候,校園裏植滿了迎春花,每逢三月,春姑娘的氣息喚醒了它們的種子,於是它們抽出嫩綠的莖,開出淡黃色的小花,像夜空中點點的繁星一般點綴在綠叢間,而那細長的青莖則無聲地往遠處延伸,垂在教學樓的長廊外,形成一排長長的綠簾,盛夏時留出一片濃郁的綠蔭。

望向窗外,總能看見迎春花舉着笑臉在微風中搖曳,心生愛憐之情,於是昂起銀鈴般的小腦袋問老師問道:“老師,這是什麼花啊?”老師笑了,俯下身子輕聲説:“這叫迎春花,有迎春花的地方就有家鄉的味道。”我點點頭,凝視着老師被迎春花映得金燦燦的眸,心中留下了那株迎春花,也留下了一個對家鄉模糊的印象。

午後,我總愛折一枝迎春花放在牀頭,靜靜沉醉在迎春花的花香中墜入夢鄉,讓那暗香穿行在我的夢中。夢裏,是我和小夥們在東荊河大堤上放風箏的情景,那裏有青葱的樹木,濕潤的泥土,明媚的陽光,順着悠悠的風箏線望去,還有一座座建築物如春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閒暇之時,我也愛巴望在窗口欣賞校園裏的迎春花,看它們一朵朵擁擠在一起爭相開放,正如我們一樣高揚着青春的旗幟拔節生長。一天天,一年年,聽得見它們努力上躥的窸窣聲,也聽得見我們琅琅的讀書聲,在迎春花的陪伴下,一張張稚嫩的臉變成一張張成熟的面孔,一個個天真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個懂事的少年。

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我也曾發現過這種淡黃色的'迎春花,彎下腰拾起它,卻沒有親切的感覺,亦沒有那熟悉的家鄉的味道,心裏因此變得十分空落,彷彿是缺失了一件心愛的寶貝,直至回到家鄉,那缺失的部分才被兒時的記憶所填補,帶給我一種深深的慰藉,和我情緒失落時母親給予我的一句安慰同樣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心。

我明白了,迎春花生長在我的家鄉,生長在我童年時的樂土上,在那裏,不只是迎春花,勤勞的人們、忙碌的大街小巷、微潤的空氣,甚至是一草一木也同樣帶有家鄉的味道,因為那兒,是我成長的地方。

家鄉的味道作文 篇14

中國人的年夜飯是一個特別值得深挖的話題,其中凝聚的家庭情感、記憶和關係不必細説。對我家而言,年夜飯也體現家人的家庭地位,甚至是家庭權力的象徵。

我媽媽非常強勢,基本不讓我進廚房的.。直到現在,每次回家過年,年夜飯我最多隻能打打下手,掌勺是絕對不可能的。甚至,如果我趁她不在家在廚房做些打掃,她不僅不會誇獎我,反倒會把我訓斥一通。當然,好處是,我媽媽特別會做菜,到現在還統治着我們一家人的味蕾。不僅我和妹妹,還有孫輩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她做的滷味。這道滷味,應該是我媽媽自創的一道菜。至今,她都堅決不告訴我祕訣,説要到自己做不動那一天才肯傳給我。

這道滷味,有點像大雜燴,是把牛肉、豬肉、豬肝、雞肉等各種原料,加以佐料,放在一鍋裏煮,差不多要煮上三個多小時。每次做這道菜的時候,媽媽會一直守在旁邊,每種配料是要分時段加的,甚至生抽和老抽也要一點點加。她做這道菜的時候,甚至不讓我靠近,我至今也沒有偷學成功。

每次做年夜飯,我媽媽至少會提前三天準備,炸圓子、藕夾、珍珠丸、糖醋魚、蒸肘子、扣肉……,每次一定至少8個菜,甚至是16個菜(我媽媽特別喜歡8的倍數)。

以前曾經覺得,中國人的年夜飯,做得累,吃得更累。一家人忙忙活活的,根本沒有時間好好聊一聊。一年難得一聚,反倒因為忙於這頓飯,疏於更重要的情感交流。但是現在,對於年夜飯也有了返璞歸真的認識,覺得這才是特別符合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媽媽每次忙完,都會説:“我腰都累斷了。”以前會心疼而且不理解,覺得既然這樣,何必要這麼辛苦呢?現在卻覺得,這頓飯對於她,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正是通過這頓飯,她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也維繫着家庭的感情。

想念家鄉的味道,想念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