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危機觀初探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1W

一、中國危機管理觀起源於傳統易文化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危機觀初探

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真正把危機管理理念理論化並有據可循的是我國的經典鉅著《周易》。《周易》一書的原功能就是用於防患於未然。比如《易經》上經第一卦乾卦九三爻辭説: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説君子白天小心謹慎,晚上反思警醒,就不會有什麼災難降臨到自己身上。這是從個人的角度來斷定吉凶徵兆。樑韋弦先生在其著作《易學考論》中説道:《周易》雖是卜筮之書,但它絕不是天書,而是人間的產物,不能不藴含着人們從社會生活中得來的關於吉凶禍害、利害得失的看法。而《易傳》的偉大貢獻就在於它揭示並弘揚了《周易》的思想內容,使之開始擺脱卜筮形式的束縛,成為一部反映中華名族祖先理性思維成果的寶典。

陳來先生在其著作《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中説道:春秋後期社會充斥的暴力、混亂、失範、篡逆、和不公正,激發了這一時代貴族有識之士的革新意識和憂患意識。這種危機意識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其後果是強化政治秩序的努力和政治改革的出現。春秋時代以前,古人對於卜筮活動與卜筮結果有一種幾乎迷信的信仰,但這種信仰在越來越理性思考的春秋時代漸漸衰落。而《周易》的卦爻辭也在春秋時代逐漸變成獨立於筮佔信給的文本體系,並在脱離占筮行為的意義上經歷了文本的經典化過程。

二、中國文化中危機管理觀的文化載體

(一)經典著作體現

早在殷、周時期,我國古代許多知名的著作就體現了危機管理的思想,《周易》和《孫子兵法》這兩部中國的經典著作最能夠體現中國古代的危機管理思想。

甚至有人認為,世界危機管理研究的源頭就是在中國,起源於我國現存最早的已有3000 多年曆史的文典《周易》。古人把卜筮當作是預測危機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法,在現代人看來固然是不科學的,但古人對危機預測的重視,又是值得後人學習的。縱覽《周易》,無論是《易經》十篇或是《易傳》十翼,處處飽含着危機管理的理念,表達了深重的危機意識。除此之外,《孫子兵法》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兵書,其中也充滿了憂患意識和危機理念,藴藏着博大精深的危機管理思想。

(二)歌辭賦表達

在整個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對民族命運的憂慮和對國家前途的擔當是文人志士們的優良傳統。而宋代是我國危機文化史上一個相當突出的時期。馮天瑜先生的《中華文化史》中説道:朔方衝擊的文化效應之一,是在兩宋文化系列中引發出一種極為深重的憂患意識。北宋人因被動挨打而生的憂患,南宋人因國破家亡而生的憂患交織在一起,滲透於宋文化的各個層面。

三、中國文化中危機管理觀的特點

(一)預防為主的危機管理觀

如前所述,從最廣泛意義上説,危機管理包含對危機事前、事中、事後所有方面的管理。既然危機管理是對危機事件全過程的管理,中國人認為危機的事前管理是危機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預先防範,有備無患。

(二)主動面對的危機管理觀

中國人在應對危機時不逃避、不退後,這取決於一個良好的心態主動面對。《周易》説:君子以作事始謀。意思是説君子做事情是始於謀的,也就是始於主動去面對。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説做事情最後成不成功要看上天,但一定要先儘自己的能力去做好這件事。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不畏懼,不退縮,相信人定勝天,這就是一種積極樂觀、主動面對的精神。所以,主動面對的危機管理觀就是敢於負起責任,積極主動應對危機。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危機管理觀的特點之一。

(三)全局至上的危機管理觀

一般情況下,一個危機可能是由某個局部的突發事件引發的,但是危機的危害影響會擴散到全局。因此,在處理危機時,不能只考慮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應該顧及長遠的、全局的利益。

諸葛亮在隆中決策時,既分析了敵、我、友,考慮了天時、地利、人和;又區分了優勢和劣勢因素,規劃了分階段的目標和整體的戰略目標。這裏有個如何認識和處理全局和局部關係的問題。全局是由一個個不同層次的局部組成。全局制約局部,而局部又影響全局。在局部和全局發生衝突時,要能果斷地捨棄局部,以抓住重點,保證全局;在局部可能導致全局失敗時,又要高度重視局部,步步落實。

Tags:初探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