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有關研究報告作文集合五篇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73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研究報告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研究報告作文集合五篇

研究報告作文 篇1

【摘要】:被譽為語文教學“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學,擔負着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使命。作文評改,作為作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它的優劣直接影響着作文教學的效果,從而影響到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個性的張揚。但是長期以來,作文評改的主客體定位不清,學生主體間交往活動缺失,作文評改模式單一,缺乏開放、民主的作文評改氛圍。廣大教師作文評得辛苦,而學生卻漠不關心。結果教師徒勞無功,苦不堪言;作文評改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本課題立足國中日常作文評改訓練現狀,試圖優化國中日常作文評改,為作文評改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為此,本研究針對長期以來作文評改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在對學生日常作文情況進行有效調查的基礎上,探索作文評改創新的途徑。最後,着重闡述了國中日常作文評改和網絡環境下國中作文評改的具體實施辦法,並通過具體的案例介紹,為現行的國中作文評改創新方法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關鍵詞】:作文評改 創新途徑 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互動

(一)課題的提出

1.問題的由來和背景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才能教好作文,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下足了功夫,可為什麼依然收效甚微。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現代作家趙樹理也説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可見寫好作文,離不開“修改”過程的嚴格錘鍊。對於作文創作有了一定基礎的中學生來説,下功夫於“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研究領域,一直側重於“寫前指導”的研究,忽略對作文的“批改與評價”。教師在作文評改中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卻收效甚微。早在1978年,葉聖陶先生在一次座談會上就談到:“我當過語文教師,改過學生作文不計其數,得到一個深切體會:徒勞無功。”事隔近40年,這種“徒勞無功”的現象依然在不斷上演。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評改多采用單一的“教師指導”的形式,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作文教學中,老師往往只重視了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未能從知識與技能獲得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未能從學生的內部發展需要激發學生對於作文評改的共鳴。導致學生對作文的評改視若無睹,評價的反饋作用難以實現。最終的結果是學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沒有了寫好作文的內在動力,作文水平提高緩慢,教師的教學效率低下。

那麼,作文怎麼評、怎麼改才能提高效率,真正促使學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呢?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必須從“指令性、接受式”向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立足發展的教學觀轉變,向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重視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創新評改方法,讓學生學會對自己與他人的習作進行評價、欣賞與修改,實際上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我們認為,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作文教學的一項固有的和極重要的任務,因為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寫作能力的一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會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學會寫文章。“國中作文評改方式創新研究”這一課題的提出,就是為了探索一條切實有效的作文評改之路,真正授之以漁,讓學生對自己與他人的作文學會並樂於評價、欣賞與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增強遣詞造句、語言感知的能力,使寫好作文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2.課題的界定和説明

評改新模式。評改是寫作的一個延伸。好的作文是評出來的,改出來的,評改更要捨得花時間。課題中提出的評改新模式與以往作文教學中的評改模式不一樣,首先評改主體不同,由舊模式中教師為主體向新模式中學生為主體轉變,由以往單一的教師的評、改到合作化、多元化的評、改,作文評改新模式的創建力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改、小組合作互評、全班多向互動式評改交流等途徑,逐步培養學生自改能力,讓學生由樂改到善改,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3.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

4.課題試圖解決的問題及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本課題以探究作文批改的新模式為研究方向,重新給作文評改的角色定位,“主角”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與能力。使作文評改臻於學生自主、自能操作的範式。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如何處理好教師評改與學生評改的關係,作文評改的有效模式的探索等都是本課題關注和試圖解決的問題。立足於實踐,發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這一研究過程本身就包容了理論知識與抽象知識的整合,包容了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本課題的研究必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獨立與合作研究過程中構建知識,也必定能將教師從繁雜無功的作文評改中解脱出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成長。

5.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新課程標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新課標對於發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視是對本課題研究的有力支撐。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真正獲得知識,主要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與其它人的協商、交流、合作以及本人進行意義建構而獲得。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本課題將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學生作文修改中的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改變以往單一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並形成新的學習方式。

(二)研究的目標

通過作文評改新模式的探究,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使學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鑑賞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寫作水平,使學生樂寫樂改,並以改促寫,進入到寫作的良性循環。提高習作講評課的效率,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習作評改模式,進而提高學生在會考中的作文成績。

(三)研究的內容

1.如何在作文評改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於作文及修改作文的興趣。

2.在作文評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實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鑑賞能力。

3.在對作文評改新模式的探究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樂寫樂改,並以改促寫,使寫作進入良性循環。

4.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習作講評課模式。

(四)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課題研究的對象:山陽縣元子街中學七至九年級學生。

(五)研究的方法

1.現狀調查法:課題組教師選定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分析學生現有作文水平、教師作文批改方式、教材內容、學生生活等,找出對策。

2.資料研究法:通過蒐集資料,總結實驗學校、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及時瞭解同行的研究動態和特色,充分吸取已有的寶貴經驗,從而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3.行動研究法: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課題研究實踐,根據研究目標與策略進行實踐,邊實踐邊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效果。

4.個案研究法:課題組成員在課堂實踐中要及時總結髮現切實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點帶面,達到整體推進的效果。

5.經驗總結法:研究者要能夠從大量的教學實踐中提煉、概括出與研究目標、內容相契合的信息,形成富有理性的經驗,並物化為經驗、理論文章。

(六)研究的步驟

(1)確定課題,成立課題組,加強理論學習,對相關的作文教學理論進行蒐集和整理,並組織教師認真分析當前作文批改和習作講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

(2)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實施問卷調查,落實課題組成員分工。

(1)課題組成員根據課題的操作方案與學校相關的作文教學常規進行實踐,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及時地反饋與總結,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並作詳細的記錄。積累課題實施中的各種典型案例、教學設計。

(2)在20xx年5月進行一次系統地階段性總結,為以後教學工作的改進做好準備。

3.總結階段(20xx.6)

整理所收集的材料,撰寫結題報告,進行結題鑑定。

(七)研究的組織、分工及保障

1.課題組分工

課題負責人:周軍紅

成 員:郭麗萍 馬朝春

2.課題研究保障

(1)經費保證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課題的研究工作,為研究經費提供了優越條件,並能夠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協助課題組進行有效的管理,便於課題的開展與實施。

(2)人員保證

課題組各成員都是語文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態度認真,勤奮刻苦,樂於奉獻,均為學校的中堅力量,具有豐富的語文教學和作文教學經驗、較高的教學科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課題組老師多次發表教科研論文,在各級各類的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論文評比中均有獲獎。

(八)預期研究成果

1.課題研究方案;

2.研究論文集:發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的教育教學論文彙編;

3.教學案例與設計集萃:發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研究中優秀教學片斷及教學設計集萃;

4.學生作文集:發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課題研究中學生優秀作文及精彩點評彙編;

5.課題研究報告:發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的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6.形成習作講評課的常規教學模式。

研究報告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幾個小夥伴在電腦上看到了一些有關於我國水資源的報告: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噸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100,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佈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時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

我們看了以後,深受影響,決定組織一個“水資源挽救小分隊”,我們將級別、工作都分好了,我們準備去街上進行採訪調查。我們一共三人,我和王健一組,負則採訪,朱柳締負則記錄。我和王健個拿了幾樣採訪工具,便在路頭採訪一些市名,大部份人説:“都怪那些把垃圾拋到河裏的人,不然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覺得也有道理,歸納一下,我們“水資源挽救小分隊”覺得應該恰當地使用水資源:沒用的廢水可以澆灌花草;淘米水可用以沖刷馬桶……我們也建議人們應該節約用水,並且我們也不能把垃圾、廢水等雜物拋入河中。

研究報告作文 篇3

我在去年的暑假去了南昌的植物園,令人念念不忘的是人心果、菩提樹、象腿樹,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人心果。

人心果是一種橢圓形的紅色果實。長不過2釐米,表面上看去沒有什麼神祕的地方。可聽講解員阿姨説:"人心果的神祕之處在於它能改變人的味覺。當人食用後,再食用酸味、苦味、辣味等各種味道的食物時,會立即變為甜味,時間可持續30-50分鐘。“那天,我回到家心想:為什麼人心果吃進嘴裏,一切都會變成甜的?

後來,我問了爸爸媽媽,他們説:”可能裏面有變味的東西,具體不太明瞭。“於是我上網查看資料,才知道原來它含有一種變味白酶(又稱神祕果素),它雖然不能真正改變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變人的味覺,使吃過的食物感覺都是甜的`。所以,人們吃過神祕果後,再吃任何食物都覺得是甜的。

看來,人心果的作用真大啊!我想下次在吃藥前吃一些人心果,那該不感覺到苦啦!植物是我們的朋友,請大家不要傷害它!

研究報告作文 篇4

一、提出問題的背景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作文教學將為學生進入社會時具備足以適應社會生活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國小作文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以後寫作能力的發展,但當前的國小作文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費勁、低效的問題,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

究其原因,主要表現為:作文教學隨意性大,序列性不強;脱離訓練空談作文知識寫作方法;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不夠多樣化;寫作量偏少;個別化學習和輔導難以開展;作文教學不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不少學生視寫作為畏途。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個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整個教育都是一個手工操作方式的、勞動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產業。

基於上述理論和實踐的多方面考慮,我校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開展了國小作文TV教學實驗,力求借鑑電視散文和MTV的特點,以其動態可視的優點,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直觀的視聽感受,以達到改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達到作文教學整體效率的最優效果。

二、研究理論依據

(一)理論假設

本研究以“國小作文TV教學”為主題,其基本假設是:通過設計製作系列“作文TV”課件,並根據“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課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寫作水平。設計製作一系列“作文TV”課件,並根據“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新型作文課是我們假定的原因變量,即自變量;實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明顯提高,能關心周圍事物,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基本瞭解各類文體的寫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寫作表達手法,能敍述、説明一般事物,發表簡短議論,會寫日常應用文,做到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暢,不寫錯別字,養成觀察──思考──寫作──修改──定型的習慣,是假定的結果變量,即因變量。假設這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需要經過實驗加以驗證。

(二)理論依據

1.語文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培養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 “語文這門學科,它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辯證統一。” 作為語文學科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認識事物、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其它(包括教師或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認識規律

(1)由內容到形式

堅持從構思內容入手,先解決“寫什麼”的問題, 再考慮形式,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2)由寫句、寫段到寫篇,實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指導學生寫句、寫段,再指導學生寫篇,放緩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興趣

國小生受心理、生理年齡特徵影響,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特別是直觀、具體的事物或形式新穎、色彩鮮豔的.對象,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由注意從而產生興趣。

(4)由模仿到創作

堅持讀寫結合,範文引路,通過模仿,過渡到學生獨立創作、自由想象。

4.教學規律

(1)提高學生認識水平與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緊密結合。

(2)口頭語言訓練與書面語言訓練緊密結合。

(3)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勤寫多練。

三、研究目標

研究的目標是:設計製作系列“作文TV”課件,探索一條大面積提高國小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培養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過程與管理

(一)研究方法

本實驗研究主要採用自然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並輔之以現場觀察法、問卷法等方法,整體實驗是教學常態下的單組實驗,不打亂原有的學校班級組織,校內不設對比班和實驗班。

(二)研究思路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開展“作文TV”課件攝製及製作,再進行課堂教學實驗運用。在保持實驗教師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先對各年級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及學生的作文現狀分段要求,分類指導,分層實施,制訂各年段各單元的拍攝計劃、作文寫作要求、寫作指導、範文、評點等書面資料,然後將製作的“作文TV”課件運用於教學實踐。分批完成實驗方案中的各項任務。

(三)研究步驟

研究的基本步驟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為研究的第一階段,主要工作是購置各種硬件設施,制訂完善實驗方案,申請立項開題;1998年4月──1999年8月為實驗的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製作“作文TV”系列課件,舉行全市國小同行的公開課,展示作文教學的各類課型,廣泛徵求意見;1999年9月──20xx年12月為實驗的第三階段, 主要工作是召開專家、學者、同行的討論會,作歸因分析,總結實驗的全過程,驗證實驗目標。

(四)研究過程管理

為保障實驗順利進行,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實驗的管理:

1.科研意識,形成“改革作文教學現狀”的共識。

一支科研意識濃厚,教改積極性高漲的教師隊伍,是教學改革的活水源頭。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國小語文教學大綱》、《國小生心理學》、《楊老師家教》等系列理論、經驗,使教師強烈地意識到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端,並願意為國小作文教學改革盡一份努力,作一份貢獻,解放“作文難寫”的苦惱的國小生。

2.培訓師資,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開展實驗的根本保證,承擔實驗任務,對教師來説,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師負擔,因而要求教師首先要有奉獻精神。為此,我們一方面強化教師職業道德,一方面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敬業愛崗。許多實驗教師利用節假日,加班加點工作,使實驗按進度如期完成。

承擔實驗任務,既要有敬業奉獻精神,還要具備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較高的實驗能力,為此,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內容是一份優秀的教案,一節優質作文課,一篇優秀文章,會微機操作和軟件製作。訓練方法是請校外有專長的教師輔導與老師的鑽研相結合。

二是請進來,為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我們每期都要請專家教授來校作輔導報告,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國各地有影響的作文教研活動或培訓班,我校都克服經濟困難,盡力去參加。

四是堅持崗位培訓,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我們規定每週半天科研活動,每期每位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每週記不少於20xx字的讀書筆記,寫2篇實驗心得等,使教師在實驗中學會實驗, 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素質。

3.三位一體,加強聯繫,保證實驗教師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規範實驗過程管理。

研究報告作文 篇5

一、課題的提出及重要意義。

作為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佈置作文,學生很少有喜形於色的;而談到作文教學,教師則常憂心忡忡。前輩教師歎息説,沒想到現在的學生竟然不喜歡寫作;作家則説,沒想到現在的學生寫出的文章如此難看……

既然叫“作文教學”,學生作文寫不好,教師難辭其咎。事實是,很多寫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寫好,往往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通過多讀書,自己悟出來的,練出來的。教師只能適當地指導大概寫法,更多的是要靠學生體悟、實踐。但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我們必須瞭解作文教學的現狀,多方面尋找原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然而,在國小作文教學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閲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其次是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並趨於程式化;其三是課堂寫作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同時我們還發現,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水平往往優於作文的水平,原因在於習作就是一種創新,比起單純掌握語文知識難得多,而我們又往往忽略了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技巧和創新能力,因此如果不對作文教學進行創新的研究,理論上作一個整體的、序列的和系統性的探索並加以實踐,就難以進一步提高教師作文教學的創新水平和學生的習作水平。針對這些現象,我們確立了《國小作文教學研究》這一課題。

二、研究內容和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要探索和總結新課改的形式下國小作文教學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在新課標下,如何促進作文創作過程的優化及如何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努力創設學生作文創作的環境,從而形成一些國小作文教學的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結構。本課題要對如何促進課堂教學優化的國小作文教學的研究。要充分發揮學生生活經歷的優勢,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作用,提高教學效果進行研究,特別要對作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經歷以及學生的個性體驗等要素的整合方法進行研究。

三、界定關鍵詞。

新思路:是指打破傳統的“課程觀”“教材觀”和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用素質教育核心理念為指導,遵循新課程、新教材特點與規律,以新的觀念、新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進行作文教學的新思想、新辦法。

四、文獻綜述。

當今21世紀的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重要地位始終不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投入的研究精力日益增加。《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都將習作教學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隨着課改的深入發展,教師們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探索出了多種作文教學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五、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對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典型學習指導經驗和研究案例,進行分析、提煉,尋找內在規律。

2、調查研究法:直接深入到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觀察、訪談和調查等形式總結提煉相關材料。

3、文獻資料研究法:查閲有關研究性學習的資料,對各子課題研究性學習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根據課題的要求有所取捨,從而得出結論性的見解。

4、綜合研究法:即綜合運用上述各種方法。

六、課題研究的範圍及內容。

(一)從“傳統説教”到多元模式,改變作文課堂教學方法。

(二)從“單一訓練”到讀寫結合,明確閲讀教學重點。

(三)從關注素材積累,養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

(四)從單純描述到入情入境,提倡張揚個性文風。

(五)從重“批”輕改到重改輕“批”,揚自主創新的習作信心。

七、課題組成員及管理網絡。

為了保障本課題正常有效的開展研究工作,我制定了完善的課題領導管理網絡。

課題組組長:何存利

副組長:趙江田

組員:丁全民、程欣欣、田西航。

八、課題研究的對象。

周至縣終南鎮東大堅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

九、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10—20xx.11)

制訂課題實施計劃,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查閲同類課題的研究成果,着手開展研究。

2、實施階段:(20xx.12—20xx.8)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紮實開展實驗研究,通過文獻,調查、實驗等探索課題目標的實施、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積累過程性資料,並定期小結。

3、總結階段:(20xx.9—20xx.10)

通過文獻、實驗等研究,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結題報告。

Tags:五篇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