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有關研究報告作文三篇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報告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研究報告作文三篇

研究報告作文 篇1

一、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我們的課題《國小作文教學難點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説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説假話空話把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寫下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工具性能力培養在於語文實踐,人文性在於薰陶,二者相輔相成。在作文教學中,應結合國小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相應於課程標準中闡述,國小生作文能力培養強調的是過程和方法維度,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大自然,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的課題就是基於作文教學中的實際,通過在學生作文諸環節中的交融與共性策略的具體研究,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全面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在作文教學領域中的有機統一,從而全面實現提高國小作文教學的質量。然而,很多學生寫的作文語言平淡,內容不豐富充斥其中,令人不忍卒讀。語文老師如果只懂得埋怨學生的知識水平差,生活閲歷單調,情感單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我們應該努力探索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指導學生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

1.據資料可查,20xx年重慶珊瑚國小開展了課題為《心與作文》的課題研究,他們研究的是國小生的真心真情作文,取得了優秀成果。20xx年,江都吳橋中心國小開展了《留守兒童習作》課題研究。20xx年江蘇省陶湖中心校開展了《留守兒童感恩教育作文》的課題研究。上述研究較好地探索出國小生習作教育的具體內容、方式和評價標準。

2.國外對作文教育非常重視,其中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中國小的作文教育很有特色,相關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美國的教育對作文的格式有一定的模式,內容卻沒有要求,反而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美國從國小階段起就非常重視寫作教學。他們認為,寫作包括複雜的多維度的認知能力,學生在掌握寫作這一重要的交際工具過程中,會遇到重重困難,必須從小開始進行訓練。而且,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綜

合的整體的發展,聽説讀寫各項能力之間是相互制約的、相輔相成的。某一項能力的發展過分滯後,都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為此,他們提出了整體語言教學觀,即在語言教學中強調聽説讀寫能力的互相促進,和諧發展。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與重點

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通過對現行國小作文教學中出現的“知識面窄、內容空洞,千人一面,層次不分,缺乏想象、有創意的表達,作文中盡是假話、空話、套話”這一瓶頸,進行深層的剖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農村特有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注意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水平,更新作文教學理念,革新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的形成,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的材料,還作文教學於生活的本位,激發學生內在習作動機,孕育寫作文的激情,讓學生學會構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學會評價,並在評價中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習作的寫作、鑑賞水平。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進行作文修改實踐,提高學生作文品位,同時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展示平台中,真正實現自我需要,讓學生樂於表達,實現作文水平質的飛躍。

研究重點

本課題將圍繞新課標精神,着重就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的瓶頸,學生的作文基礎,國小現有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繫,學生心理、生理、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等諸多作文因素,作一全面深層的調查研究,探尋國小作文有效教學的策略。讓老師知道“怎麼教”,學生真正明白“怎麼寫”,整體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水平,提高學生作文的綜合素養。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課題研究的思路

在國小語文新課標精神指引下,圍繞現實中“教師難教,學生寫不生動”這一現象,對照課程標準關於國小作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分別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對現行的蘇教國標版小語教材作文的編排體系,編排用意,各年級段作文教學特點及內在聯繫等作文教學的諸多因素,進行研究,加強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學習,更新觀念,走出傳統作文教學的誤區。突出重點,抓作文教學研討與實踐的過程管理,及時總結反思歸納,加大作文教學觀摩研討及理論培訓的力度,注重課堂教學的細節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形成自己的作文教學體系及特色。

課題研究的過程:

(1)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 12月

研究情報資料,開展論證調查,擬寫研究方案,填報《申報評審書》,組織研究力量。

(2)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2月

開題論證:20xx年 5月,舉行開題論證會,組織教師實施研究。 中期論證:20xx年5月,撰寫中期論證報告,課題景象中期論證,交流研究論文,進行作文教學課堂展示,接受專家組中期評估驗收,調整和改進下階段研究工作。

(3)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2月

撰寫課題終端報告、工作報告,展示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模式,進行結題鑑定。

編寫論文集,有效作文教學案例集,形成學校作文有效教學實施提要。召開結題鑑定會:課題工作報告、研究報告,接受專家評審。

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在準備階段,主要採用調查法、實驗法、文獻法:在實施階段主要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個案研究法;在總結階段主要採用經驗總結法。我們的課題研究不是純理論研究,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用理論指導作文教學實踐的開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理論及科研水平。我們將在學校作文教研,教師個體作文教學實踐,單元習作訓練的諸多實踐中,踐行課改理念,探索國小作文有效教學的創新之路。

五、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

主要觀點:教育家陶行知曾説:“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能幹;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能説;解放學生的空間,讓他們能到大自然中去擴大事業,取得豐富的學問”。《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做到五點:

(一)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作文的首席自主性。立足學生,構建教學思路。

(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積澱情感。

(三)建構開放型作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認識,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創作空間。

(四)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增強習作自信。

(五)開發整合作文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創意作文的表達,提供廣闊的空間。 創新之處:

1、將作文教學的環節前置,讓學生真正融入生活,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素材,還學生作文教學於生活的本位,真正實現魯迅先生所説的“讀書就像蜜蜂採蜜一樣, 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讓學生採生活之蜜,孕育寫作的激情。

2、改變教學模式,還作文權利於學生,讓學生學會在共同探究、合作、討論中,學會審題、選材,構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學會評價,並在評價中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習作的鑑賞水平。

3、讓學生在實踐認知的基礎上,再次對評講後的作文,進行再次修改實踐,真正實現作文水平質的飛躍。

七、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課題組核心成員的學術或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課題將由參加主持市級科研課題,經驗豐富的本校校長高永忠加盟,並全程指導。參加課題研究的成員都是本校一線的教學骨幹。低、中、高,各個年級段都有。他們有優厚的全面的研究資源,又有多次實踐、研討、反思、總結的機會。其中,劉海蘭,王存明等同志一直致力於研究閲讀教學與作文的關係,並在這方面做了種種嘗試,充分挖掘閲讀教學中作文因素,運用文本資源,引導學生積累、練筆、賞析??拓展了文本的空間,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語文教學綜合素質較強,曾在高郵市參加中青年教師賽課,獲得了獎次。撰寫的有關閲讀的論文,在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潘維霞,朱正剛雖是年輕教師,在教學之餘,積極參與教研,特別是閲讀與寫作的研究,頗見成效。曾先後多次參加高郵市中青年教師賽課活動,並獲獎。潘維霞所帶班級的口語交際能力及寫話能力較強,深受家長的好評,在低、中年級段教學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課題主持人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①1988年中師畢業,在漢留國小教學27年,一直致力於作文教學的研究。先後獲得江蘇教育學院國小教育大專學歷。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學歷。

②從教以來,一直積極致力於作文教學改革的探索研究,並參加了高郵市“珠湖課改星光大舞台”賽課獲得一等獎。教學之餘,積極撰寫作文教學論文。其中,《有效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基石》在“全國論文教育教學大賽中”獲一等獎,《我的預習教學》獲市19次論文評比一等獎,《活用教材 指導寫作》獲市第17次論文評比三等獎,《學會合作》在高郵市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二等獎,《讓廉潔之花綻放在語文課堂》在高郵市課堂教學滲透廉潔文化建設比賽中獲二等獎。《媒體輔助,錦上添花》獲揚州市三等獎。在近幾年工作中,指導學生作文百餘篇在省市報刊發表或獲獎。其中沈月的《唉,都是讀書惹的禍》獲揚州市一等獎,沈珠月《給爸爸的一封信》獲揚州市廉潔徵文二等獎,馮茜《難忘精彩》獲揚州市七彩語文三等獎等。

準備工作:課題組翻閲了許多文獻,思考課題研究方向。主持人設計問題調查,博覽書刊,上網搜尋資料,瞭解他人的研究動態,撰寫研究方案。研究資料的獲得來源於四點:一是從學校圖書館、閲覽室裏借閲課題研究資料,這為課題組提供了物質保證。二是課題組成員大多參加過課題研究,對教育理論書刊特別敏感,平時有購買收藏的習慣。三是利用網絡搜取相關信息,篩選下載,課題組內傳閲。四是主動向教育科研部門請教,同時利用好研討會的材料。

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我校對教育科研工作十分重視,積極支持老師搞教育科研,如科研業務費:課題開題論證、結題費、調查問卷等的材料費、專題研討會費用,還有教師參加會議、研討等活動的差旅費、會務費,學校都給予報銷。結題後,對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的老師給予適當的獎勵。

研究報告作文 篇2

一、課題開設目標回顧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認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面。《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反思我們過往的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思考、梳理一種更能體現新課程標準理念,順應我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作文教學方式便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研究的重要部分。

特級教師張化萬老師認為,由於傳統意義的作文教學,大多傾向於共性化的訓練,強調訓練目標的統一,對於學生作文的思想性的自由確立缺乏信心,因此常在學生的文章當中充塞着虛偽的情感,成人化的表達,我們在作文訓練當中,常常很想當然地要求學生去讚揚一種精神,品質,一種思想,而在實際當中,國小生是很感性的,一般不會去進行這樣的理性思考,再説,真實的生活中並不會凸現這麼多鮮明的教育性,至少,國小生不容易發現與表達生活裏藴涵的教育性。在對這段話理解中,我的觀點是:一個人在學習語文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種個性化人文氣質被塑造和被展現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由一點一滴的個人感悟組成的,而作文就是展示這種感悟過程的窗口,讓學生通過作文,用心記錄他們的生活,寫真實的,熟悉的,喜歡的,一切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在記錄當中同時深化語言文字的學習,才是作文教學應承擔的使命。

二、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一)、在開題報告中,我們提出了“情景作文”這個概念,一開始,我們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也展開過爭論,只是想通過這個詞語去説明我們的作文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我們希望學生能通過對“情景”的回憶,去學會記錄生活,因為當我們去回憶一件事的時候,大腦總是先浮現出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我們把這些畫面定義為“情景”。在經過一系列的作文教學著作研讀後,我們在張化萬老師的“生活作文”,賈志敏老師的“小品表演”作文,於永正老師的“言語交際”作文教學等理念當中尋找到了支撐點,尤其是張萬化老師的“生活作文”的概念,一是強調用各種手段讓學生通過特定的情境去回憶曾經經歷的生活,另一方面是把作文看作是生活,讓學生“開心地回憶,自由地談論,充分地交流,多向地思考,獨立地表達,輕鬆地展示”,而這個概念就能解釋與定位了我們的思考方向。

(二)、在確定研究方向後,我去用心研讀相關的`資料,研究各類的教學設計,然後通過實踐去進行探討。下面結合我的一節作文交流課進行談談我們的心得與體會。

1、要堅持作文是學生真實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觀念,並把這種觀念融入學生的習作指導當中。

作為語文老師,要在平時的作文教學當中,經常主動性地引領學生去回顧一些生活情景,並給某些生活情景賦予主題。在《難忘的籃球賽》作文指導課當中,便是想通過導入語,讓學生明白其實生活當中每一瞬間都有吸引人的情景,關鍵是留意與觀察,我們雖然今天寫的是“難忘的一場籃球賽,但又何嘗不是一節“難忘的作文課”呢。同時,很多一剎那的生活的場景都會引發我們的感受,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去表達我們的感受,就很難積累生活素材。

2、 要開發與善用現今國小語文豐富的,具有開放性的習作課程資源,給學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作文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難忘的籃球賽》一課中,通過多媒體視頻的協助,通過談話讓學生回顧生活情景,並讓學生明白,在自已所經歷的情景當中,主角只能是自已,打籃球的學生與作為啦啦隊員的同學的感受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而當我們想描述一件事情時,應當以細緻描寫記憶當中所截取的情景作為手段。

在平時的作文訓練當中,我們不斷地開發能點燃學生熱情的習作資源,除了以上述的視頻開展,我也嘗試以表演的形式開展,我讓學生四人一組,表演在公交車上的一幕,通過動態表演,生活當中精采的一面便過濾了出來。我也曾帶領學生到學校的大操場上,以《我聽到了…》作為主題讓學生來想象與思考某種生活的情景。

3、讓習作技巧的的指導與學生的情感需求融為一體。

當學生愛寫作文,想寫作文,作文便成為學生心靈的一種需要。因此要解決由於過分追求寫作技巧的指導而使學生懼怕作文的矛盾。我們在情景作文指導課當中便關注了先説後寫,先從情感體驗到寫作技巧的指導原則。在《一場難忘的籃球賽》,首先讓學生通過談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再讓學生暢所欲言,説説為什麼印象深刻。讓學生以自已的方式進行寫作,自已去反思與品評,然後再進行寫作技巧的適可而止的指導。

4、在情景作文的指導當中,生活是情景作文素材的來源,而情景作文是生活的記錄冊,又成為作文題材的再重生。一個生活的情景,經歷了生活經驗的積累,往往感受會不一樣。我在作文指導課當中融入了這樣的環節,把學生記錄下來的生活片段進行一個賞析,例如,我把馮健明的一篇寫得不是太認真的日記的其中一段話結合了我的賞析,展示給學生,努力使學生明白,其實自已曾記錄下來的很多不經意的片段也有讓人回味的地方。同時在每次的考試前,我都會佈置他們看自已的作文,日記,等曾寫下來的文字,讓他們想想自已為什麼要寫這篇作文,使學生的作文題材能得以重生。

三、研究的一些困惑與方向

在一年多的學習與研究當中,我們得到了許多的啟發,但是仍然有着許多困惑,如:我們應當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能力,努力培養學生收集與處理生活信息的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考試當中,即能寫出自已的生活,又不偏離目標。日記是情景作文的主要源泉,我們對於日記的訓練應把握怎樣的方法。

我們將會沿着我們思考的方向,繼續去研究與學習。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研究報告作文 篇3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一直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難題,長期以來困擾着國小語文教師,並制約了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影響了國小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縱觀國小作文教學的現狀,出現了一些總是不得不令人憂慮的現象,諸如“假”,説假話,寫假事;“大”小孩子説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裏走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與學生生活、學習嚴重脱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逐漸失去對作文的興趣。“豐富的作文內容”成了制約作文教學改革的瓶頸。應當從什麼地方切入,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幫助學生擺脱困境,愛上作文呢?基於課程理念的更新,我們想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來看待作文教學。根據國小生喜歡活動,喜歡玩的天性,我們想到了活動,提出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突破口,嘗試改進國小作文教學。

二、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和實踐,開拓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內容的整合,探索活動與作文訓練的有機結合,構建活動作文指導的多元模式。

2、通過研究和實踐,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願意用自己的筆抒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實驗措施和步驟

  (一)樹立正確的作文教學觀

素質觀:作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習作興趣。

練習觀:國小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習。

生活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為生活服務。

民主觀:自由表達思想,平等參與訓練,減少束縛,寬鬆習作氛圍。

發展觀:以學生為主體自主訓練,主動發展。

(二)分階段開展課題研究

第一階段 學習有關作文教學文章,學習課題研究的目標,創造機會外出學習,並召開心得彙報會,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和理論修養。

第二階段 全面參與實踐活動作文的探索,定期上教學研討課,探索實踐活動作文內容的選擇、教學流程的設計和實施。組織實踐活動作文教學體會交流活動。收集實踐活動作文指導優秀案例。

第三階段 重點研究探討實踐活動作文的優化指導策略。在大家嘗試的基礎上,每個教研組圍繞課題,集中集體智慧,設計活動作文方案,組織課題研討周活動,讓設計的活動的內容不斷拓展,方案不斷更新,習作指導效率不斷提高。

第四階段 課題總結,撰寫課題研究報告,收集有關研究資料,彙編實驗教師的論文、案例集,學生實踐活動作文習作選。

四、課題實施取得的成效

實踐活動中作文的實踐和研究進行近一年來,在反覆的學習、實踐、研究、探索、總結中,在實踐活動作文內容的拓展,指導方法的創新,課堂模式的構建等領域,獲得了不少的經驗和體會,老師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整合教學的無窮魅力。

(一) 拓寬了實踐活動中作文的內容空間

設計出符合實踐活動作文特點的,既讓學生喜歡又能給學生真切體驗的活動方案,是做好綜合實踐活動作文指導的前提。一年來,隨着實踐活動作文研究的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也開展起來,積累了很多的實踐活動作文方案。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競賽活動

學生爭強好勝,喜歡鬥志鬥勇,在競賽活動中,不僅有學生的團隊合作,還有勝利後的興奮,失敗後的沮喪,體驗是豐富的,情感是真切的。這種競賽有班隊活動中開展的,如:一次辯論會、課本劇表演、爭創校園迪尼斯記錄……有體育小型競賽活動,如:一場足球賽、扳手腕、拔河、踢毽子、爬竿、百米決賽……

 2、趣味遊戲類

遊戲是國小生的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生動有趣的遊戲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玩的積極性,進而調動學生極大的説的積極性和寫的積極性。在遊戲過程中,學生是快樂的,自由的,體驗是真切的,語言是流暢的。遊戲往往簡單易玩、參與面廣,它是活動作文指導課的載體,如:吹氣球(羽毛)、逗笑、畫鼻子、傳話、組詞成句、當模特……

 3、生活體驗類

寄宿制學校學生很多的時間生活在學校,我就在他們的小記者中開展活動,他們有每天必須的內務整理,折被、洗衣等,教室、寢室就是一個小集體,小家庭、小社會,利用特有的優勢,我們開展了家庭生活體驗活動:例如:當小小設計師,飼養小動物,包餃子……利用節假日,結合少先隊活動,開展“小鬼當家”一日體驗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

4、情感體驗類

在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的整合研究過程中,我還設計出一系列以情感體驗為主要目標的活動,體驗“累”,體驗“難”,體驗“小心”……如:保護雞蛋寶寶、走“七橋”……

5、學科聯繫類

大語文的教學觀倡導學科間的融合,習作也不例外,勞動、美術課上的有趣又有審美意味的製作,溶製作和玩耍於一體,集智慧和創新於一身,正是習作的好材料。如:有趣的降落傘、樹葉貼畫、做張賀歲卡送給你……

 (二)總結了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整合的基本操作要領

1、 人人蔘與活動

教師要設計學生樂於參加的各類活動。把所有學生引入活動,讓所有學生投身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觀察,汲取寫作的素材和靈感,獲得真切的體驗,接受活動的饋贈。

2、 人人獲得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作文以情感體驗為中介,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愉悦,享受到快慰和滿足,獲得充分的情感渲泄。同時也經歷緊張、沮喪,嘗試失敗和苦惱,磨練學生的意志和毅力。使諸多情感體驗成為學生樂於活動樂於習作的內驅力。

3、人人表達自己

作文以發展運用語言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描述活動的語言訓練,使語言和形象結合起來,把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豐富學生的語言聯繫起來,與發展學生語言表現能力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觀察,學習表達自己獨特的內心體驗。抒發情感體驗的作文真正是學生心底流淌的旋律。

3、 人人獲得讚賞

同學們的一篇篇習作,因為有了具體的活動內容為基本素材,有了真切的體驗為情感基調,所以學生的習作或多或少有生花妙筆,有各圈可點之處,或者是語言逗人,或者是描寫生動傳神,都能得到教師和同伴的肯定和讚賞,在這個互相讚賞的活動中,讓學生獲得自我滿足和陶醉。

(三)豐富了教師習作指導的內涵

多年來的習作指導,教師們比較關注作文的技巧、章法的研究,也比較重視從教師的角度去指導遣詞造句。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作文研究中的指導,不僅僅有從學生實際出發的語言表達的指導,更有對學生的情感、興趣、態度作文素養的指導和薰陶。活動作文習作指導的立足點是: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促進學生的個性表達。

(四)建立了“動態生成”的綜合實踐活動作文指導課堂新模式

由於我們開始就站得高,用新課程的理念作先導,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用變化、動態的、生成的觀點來看待作文教學。所以我們的課堂,不再是純作文技術操練,不再簡單地傳授作文知識。也不再是機械的“活動——指導——作文——講評”這樣一成不變的模式,而是呈現出多種多樣的作文指導新形式。

1、 欣賞交流式

這種綜合實踐活動跨越時間比較長,活動體驗有長時間的經歷,很複雜,不是幾分鐘就能完成。所以這樣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完成活動體驗後,課外完成習作,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交流,交流活動過程,交流活動趣聞,交流活動體驗,在點評學生的習作中,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體驗。例:

我在班裏開展了“照顧蛋寶寶”的活動。要求學生每人照顧一個生雞蛋,這雞蛋必須每天24小時不離身,看誰能照顧好它,使蛋寶寶完好無損。學生想了很多辦法去小心翼翼地呵護着,有的給它穿上厚實的餐巾紙外套,有的讓它住在一小盒子裏……結果有的在睡覺時壓碎了,有的和同伴玩時疏忽擠碎了……有的歡喜`有的傷心`有的後悔……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教師在點評學生的習作中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欣賞學生的習作中肯定學生的成果,讓學生獲得喜悦.有的是活動失敗後的喜悦,因為他遞交了一篇好作文。

2、 活動指導交融式

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作文指導課,不再是單一的先讓學生盡情活動,然後教師提出習作要求,讓學生寫下活動情景。這樣的課,學生往往是開心盡興地玩耍,勉強無奈地撅着嘴巴作文。迫於老師的壓力才提筆習作。實驗開始階段,我也曾為此困惑。隨着實驗的深入,研究的加深,我們逐漸地找到了活動和習作的結合點,課堂的習作指導開始自然、自在地融入到活動之中。教師必須隨着活動的進展,隨機地進行生成性的習作指導。活動是為習作服務的,它是讓學生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是讓學生練習有意的觀察,是讓學生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的。這樣教師就能快速敏鋭地捕捉到活動過程中習作指導的生髮點,或者提問,或者抓住猛敲,成為在學生活動中的習作指導點。

記得一堂活動習作指導課《跟着沈晨走進昆蟲世界》。沈晨是班裏的一位昆蟲愛好者,筆下畫的昆蟲惟妙惟肖.愛捉昆蟲,收集昆蟲標本,是人人皆知的昆蟲迷。教師利用學生身邊的典型人物,上了一堂成功的活動作文課。

其中課堂上有兩個活動板塊:第一個板塊是,請沈晨上來擺個螳螂的姿勢。他擺得酷似螳螂。同學們都笑起來。老師漫不經心地説,擺得像極了,誰來説説他怎麼做的?學生立刻注意力集中到沈晨的手的動作,腳的姿勢,面部的神情。

第二板塊是:展示完沈晨製作的昆蟲標本,讓同學開眼界後,又介紹了沈晨曦畫的一副昆蟲畫,上面畫了很多的小昆蟲。教師提問:你覺得他畫得怎樣?學生用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作答。教師追問:哪一隻特栩栩如生?為什麼?學生立即注意起某隻昆蟲的眼睛、觸角和薄如蟬羽的翅膀來。

3、 任務驅動式

任務驅動式的活動作文就是讓學生在完成某一任務的動力驅動下完成的習作指導訓練形式。這種習作指導形式,學生的體驗並非是在作文,而是為完成某種任務,作文已經演化為一種實際需要,所以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學生的寫作過程是認真的,富有使命感的。所以這種習作指導,教師是以某種特定的身份出現,用需要的方式提出作文要求的。

例如:結合學校春季為每位學生訂做校服之際設計的習作指導《設計校服》就是這種課型。課堂上通過和學生交談,讓學生説説每天穿的校服的優點和缺點,説説自己平時生活中穿校服的體驗,然後教師以受後勤部陳主任委託的身份,向學生徵求改進新校服的設計意圖,目的想讓即將訂做的新校服能更受同學們的喜歡。在這樣的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密切關係的任務驅動下,學生躍躍欲試,勁頭很足。紛紛用文字,用繪畫,文字繪畫並用等豐富的形式,向陳老師提起建議。很好地完成了習作任務。

4、 系列習作式

習作作為一種練習表達的形式,它可以不拘一格,我們不再只把完成一篇完整的記敍文當作一種作文訓練,一個片斷也是,低年級的寫一兩句話也是。活動系列式,以活動為載體,更側重應用文的訓練。

例如:在開展秋遊生態公園之前。讓學生先擬定一份喜訊,告訴同學們這個好消息。再讓學生寫一個通知,告訴大家有關的時間,地點,內容,當時正值第一次寒潮來臨,所以還要提醒大家的注意點。參觀活動結束後,完成一篇參觀記。

(五)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

活動作文課成了學生的期待。學生對活動有一種期待,也是對作文有一種期待。活動作文的實踐研究,為我校的作文教學引入了一泓活水,豐富的活動情景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給作文教學課堂帶來了無窮的生機和活力。

(六)學生作文充滿了鮮活的靈性

綜合實踐活動中作文不僅讓學生有“米”可以“炊”,而且能把“米”巧“炊”。因為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是鮮活的,是獨具個性的,是極富變化的,寫作是傾注真情的,所以學生的作文更是充滿靈性的,這是讓所有參與實驗的老師最感欣喜的。教師在活動設計、活動進程、指導習作、習作評改等諸多過程中着力點都圍繞這次活動作文的切入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習作評改中,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凡是能表達學生獨特體驗的段落、句子、詞語都是肯定的文章的亮點,教師加以大大誇獎和渲染。因為這正是文章具有“靈”之氣的妙點。因此,學生在這兒獲得了成功,他會在下一次的習作中關注自己獨特體驗的表達,這就是我們同一次活動,而習作結果卻是那樣的各具特點,百花齊放。這一切可從我們選編的學生活動作文習作選中可窺一斑。

(七)教師的業務能力得到提高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整合的研究》課題的提出和實施,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教師傳統的作文教學觀念,課題的研究開展,以及我為此撰寫的論文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而帶動了教學的全面改觀和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老師們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的作文教學觀。老師們更關注學生作為發展的主體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關注學生作文興趣、意識和潛能的喚醒,關注學生終身需要的作文能力的獲得。改變了作文教學日趨僵化的局面,使我們的作文課堂呈現出勃勃生機,使老師們嚐到了作文教學改革的甜頭,嚐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整合的無窮魅力。

五、分析和討論

目前教材上安排的作文教學沿襲了傳統作文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師命題,講解文體和寫作要求,分析寫作技巧。)當學生欣喜於活動作文帶來的愉悦後,在我們完成教材上的奉命而作時,怨聲不絕於耳,都説這個不好寫,沒意思。如何能結合綜合實踐活動中作文更好地完成教材上習作訓練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作文對教師的勞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有時也真有無“米”可下的感覺,更要教師有一雙慧眼,有一個創新的腦袋,才能真正拓展活動作文的空間,開創為學生喜歡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素養,以適應活動作文對教師的要求?

最初,我們制訂實驗方案時,曾經想形成一個綜合實踐活動與作文教學整合的序列。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形成各個年段活動作文訓練系列,成為我們雙語學校的校本習作訓練教材?如何讓大批量的孩子走進社會 走進活動現場 感受活動的樂趣 從而愛上寫作呢?

以上問題有待我們在今後的作文教學實踐中繼續研究。

Tags:三篇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