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鄉鎮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W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鎮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鎮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鄉鎮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1

茶葉是鄉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為加快茶葉產業發展,全面提高茶葉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推進茶葉向良種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邁進。我們對茶葉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 茶葉產業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鄉境內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茶樹生長,茶樹品種資源豐富,鄉位於盈江縣西北部,屬地帶。鄉境內山巒重疊,溝谷縱橫,地勢起伏較大,主要以山地丘陵、小壩子為主,平均海拔1760米。 國土總面積2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004畝(水田7160畝,旱地18488畝),森林面積138235畝。鄉是盈江縣茶葉的重要產地,現全鄉已建立完善的茶葉種植、加工、營銷和技術推廣體系,已積累豐富的茶葉生產經驗,已實現傳統生產工藝向現代生產工藝轉變,已創制出“山”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授予州政府接待專用茶葉稱號。末,全鄉茶葉初制所7個,精製茶廠1個,茶葉精製生產線2條,精製生產能力3 萬公斤,茶葉科技隊伍 15人。茶葉面積 10776畝,產量107萬公斤,產值542萬元,農民茶葉收入235元。產量、產值、茶農收入比“十五”末分別增長33%、76.3%和58%。

二、茶葉是促進鄉山區、半山區、民族貧困地區廣大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幹產業。

鄉茶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茶葉遍及全鄉所有村組,茶葉生產、加工、流通從業人員6500人,佔全鄉總人口61%。茶葉發展村社中30%的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自茶葉。

三、鄉茶葉產業發展已出現良好態勢。

全鄉規模連片茶園 10776畝,規模經營面積 100畝以上的有1家。茶葉加工企業實力逐漸增強。有機茶無性系良種無公害茶生產基地步伐加快,全鄉已建立3652 畝無性系良種茶葉基地,新植茶園352畝,新植1400畝,新植2350畝,新植1426畝。

四、鄉茶葉產業發展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以來,鄉茶葉產業發展速度雖然較快,但發展中仍存在下列問題:一是茶葉作為產業發展的地位及作用認識不足,個別村社對茶葉作為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二是茶葉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三是部分茶園基礎設施差,管理粗放,單產低,效益差。四是產業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檔次、規模、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在全省叫得響的茶葉品牌。五是人才缺乏,技術落後,茶葉產量、質量提升緩慢。

五、“十一五”鄉茶葉產業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及工作重點。

針對當前鄉茶葉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十一五”鄉茶葉產業發展思路是:優化結構佈局,發展良種,增加投入,主攻單產,提高質量,改善加工,建立和完善茶園管理體制,培植龍頭,打造品牌,拓寬市場,擴大名優茶比例,增加無公害有機茶生產,加快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走優質、高產、高效的茶葉產業發展道路。目標任務是:“十一五”末全鄉茶園面積10000畝,投產9000畝,總產 90 萬公斤。茶葉平均單產100 公斤,工農業產值720 萬元以上,茶農收入500元以上。工作重點是:分兩步走。第一步實施“1234戰略”。即發展四大茶類;穩定茶園面積1萬畝;重點扶持2個茶葉龍頭企業;努力打造3個茶葉品牌。四大類茶是:鞏固提升綠茶,發展突破普洱茶,恢復發展紅茶,適當增加茉莉花茶。茶園通過改造、淘汰、新植,使面積保持在1.2萬畝,可採面積保持在1萬畝,其中良種面積0.9萬畝(新植0.35萬畝)。重點扶持“山”龍頭企業;更新、改造、整合10個茶葉初制加工所;建立機修機採示範樣板3個,輻射面積0.3萬畝。第二步是通過對龍頭企業逐漸培植和扶持,在全力打造茶葉品牌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自主的`形式,採取重組或合併,對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力爭在全鄉建成1個大的茶葉龍頭企業,1個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並依託國內外市場,以充分發揮茶葉市場競爭力和凸現較強經濟優勢的能力。

六、“十一五”茶葉產業發展的兩條關鍵措施。

1、抓好種植加工,全面提高茶葉產業化水平。一是穩定茶園面積,優化區域佈局。按照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新植一批的原則對茶葉繼續實行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良種化種植。二是切實加大中低產茶園改造力度。鄉茶園多數發展於六七十年代,現基礎差,產量低。要通過強化茶園水利基礎設施,改植換種等手段,全面對中低產茶園實施改造提升,提高單產水平。三是全力抓好優質茶園基地建設。“十一五”全鄉要力爭建成優質茶園基地1.2萬畝,發展綠色、有機茶園1萬畝。四是對現有茶葉初制加工所實施改造。鄉現有茶葉初制加工所7個,“十一五”力爭改造5個,使改造後的茶葉初制所能力達到每個2萬公斤以上。五是努力推進鄉精製茶葉加工企業技術改造。對其實施重點支持,促進其進行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提高生產加工水平。“十一五”全鄉重點扶持發展2條茶葉精深加工生產線,使每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達到20萬公斤以上。六是對茶葉企業實施改制改組。按照市場導向原則,在企業自願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引導及改制改組,全力培植起全鄉茶葉龍頭企業。七是調整產品結構,加快適銷對路產品研發。以市場為導向,合理調整產品結構,既要鞏固傳統產品生產,又要切實加快適銷對路產品研發。

2、打造“山”品牌,擴大茶葉市場影響力。一是整合茶葉品牌。對茶葉現有品牌進行認真篩選,繼續打造具有特色與代表性的茶葉品牌及系列產品。同時,規範茶葉市場,打擊不正當競爭,杜絕假冒偽劣產品生產,切實加大茶葉品牌的保護工作。二是強化茶葉市場營銷,建立茶葉市場營銷體系。通過發展專業化營銷企業、建立茶葉專賣市場、專賣店、專櫃,舉辦各類茶營銷活動,發展茶葉訂單、促進茶葉銷售。通過開展古茶樹資源保護、茶文化挖掘與發展旅遊業結合,宣傳茶葉,促進茶業發展。

鄉鎮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2

一、產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我鄉主動作為,順勢而上,緊緊抓住發展的大好機會,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有效解決羣眾增收困難這一難題,採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大抓農村產業。產業發展呈現出從弱到強、從無序到有序、從疲軟向蓬勃發展的態勢,產業經濟成為全鄉村經濟的“助推劑”。

(一)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畜牧業是我鄉的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工作來抓。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20xx年,全鄉畜禽存欄量近7萬頭(只),各類養殖大户70户,實現畜牧業年產值達2500餘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增收600餘元。

(二)果蔬種植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我鄉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有距離巴城較近的優勢,大力發展優質水果和蔬菜產業,打造有機、綠色蔬菜基地建設。

積極幫扶回鄉創業青年嶽林在家鄉組建了“金大寨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以寨子包村為核心,租賃土地20xx餘畝,打造以優質蔬菜、水果、水產等為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建成生態草莓園200畝,優質食用菌10萬袋。蔬菜大棚15個,30餘畝。完成核心園區耕作道8公里,硬化園區公路200米,園區蓄水池8個6000餘方,新建、整治園區渠系5000餘米。總投資820餘萬元。解決當地農民就業100餘人,20xx年已實現產值80餘萬元,20xx年擬建成草莓園300畝,食用菌40萬袋,種植蔬菜300畝,可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

回鄉創業青年趙維國發起、並組織成立萬綠種養植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150人。依託印山坪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萬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主要種植萵筍、韭菜、蘆筍、大葱、西紅柿等品種。目前全鄉蔬菜種植面積4600餘畝,產量1.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00餘萬元,農民人均增收860餘元。果蔬農產品採取傳統種植模式,走無公害種植路子,結合現代農業科技,產品質量過硬,暢銷城區,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農民種的綠色菜品”。金大寨專業合作社引進北京的葡萄品種,在寨子包村種植的優質葡萄,成為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高品質水果。

(三)工業項目實現從無到有

由於受地理條件和資源的限制,我鄉工業發展舉步維艱。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班子不斷髮掘本鄉資源優勢,結合市場需求,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外地客商,投資300餘萬元,在天橋村興建了純淨水生產基地。該水廠的建設,既把多餘的山泉水“變廢為寶”,解決全村近3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四)發展鄉村旅遊業大有可為

我鄉距離主城區較近,生態良好、民風淳樸、鄉風文明,古樓山已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休閒基地。近年來,我鄉以鼓樓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村為依託,打造觀光農業,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000餘元。我鄉的“生態農業產業示範基地與觀光園”項目,核心園區達2300餘畝,種植優質草莓和葡萄,打造農業產業觀光體,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閒觀光。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重視產業發展是根本

我鄉過去產業發展雖有起步,但未形成規模化、市場化發展的狀態,在增加農民收入、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動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我鄉把農村產業發展列入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堅持產業先行,搞好科學規劃,積極迴應人民羣眾建設美好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充分發揮鄉黨委的決策力量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釋放羣眾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全鄉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以特色產業為支撐,下大力氣走出以產業發展促進羣眾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迴應發展需要,解決了為何發展農村產業的問題。

(二)發展定位準確是關鍵

產業發展定位準確與否事關我鄉產業發展的成敗,經過不斷實踐和努力探索,結合實際和歷史傳統,因地制宜,充分論證,村民自願,逐漸形成了我鄉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強鄉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方向,以主城區為市場,圍繞有機、綠色、無公害,大力發展果蔬產業;圍繞“傳統養殖、市場競爭”的戰略,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產業;圍繞地理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產業;圍繞巴山新居和聚居點建設,結合農村發展的歷史趨勢,發展個體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務。發展定位準確,解決了如何發展農村產業的問題。

(三)突破發展方法是核心

把“紙上談兵”演變成產業發展的成果和農民增收的現實,是該項工作的核心。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引進資金、技術,僅20xx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開展小分隊招商3次,對接企業20餘家,洽談現代農業、旅遊文化、商貿服務等項目8個,成功引進現代農業項目1個,合同協議投資20xx萬元。二是積極實施“回引工程”。大力宣傳近幾年來我區的發展變化,吸引在外人士返鄉創業,成功回引了趙衞國、樑李等在外人士19人,總共投資0.8億元,着重發展果蔬、中藥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多措並舉,有效解決了怎樣發展產業的問題。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產業發展成績的基礎上,我鄉將再接再厲,鼓足幹勁,力爭上游,抓好抓實今後的產業發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動方面下功夫

開弓沒有回頭箭,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倒逼全鄉幹部主動作為,推到產業工作一線。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樹立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想更多的辦法、用更多的措施推動工作。發展決心不減,形成發展的更大合力,紮實推動產業發展,形成常態化和長效化工作機制。

(二)在做大做強方面下功夫

我鄉的畜牧產業、果蔬產業、鄉村旅遊等產業,已初具規模,下一步,充分調動積極性,研究和對接市場,做大做強現有產業,打造產業升級版,使之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務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是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認真樹立投資興業、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高度重視投資軟環境建設,大力宣傳發展環境,貫徹落實開放合作工作部署,做好產業發展的服務保障工作,營造產業發展的氛圍。

鄉鎮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3

按照縣委關於開展農村特色產業情況調查的要求,我鄉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多次深入到各村調查瞭解當期我鄉農村特色產業的基本情況、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鄉在深入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為推動全鄉農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農村穩定、農業發展、農民富裕的的發展目標,提出“立足定興、面向京津、主動對接、實現共贏”的總體發展思路。

一、特色產業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1、以大任、東落堡等村為主的紅薯窖藏業,現已達到3800多畝,年窖藏量達到1XX萬斤。大任村紅薯種植面積達2200畝(共有耕地2400畝);東落堡村種植面積達1600餘畝;輻射小任、五里窯等八個村,所輻射各村零散種植面積預計在1000畝左右。

2、以南大位、田候等村為主的地膜花生―白蘿蔔、冬儲大白菜現已達到1600多畝,複種達到4400畝,年產量達到XX萬斤以上。

3、以東西相蓋、吳村等村為主的秋菜冬儲,現已達到3000多畝。

4、以東引、南引等村為主的豌豆種植,現已達到1000多畝。

5、田候綠園蛋雞養殖,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固定資產達XX萬元,佔地面積35畝,蛋雞存欄6萬餘隻,日產鮮雞蛋2500公斤,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的知名企業。

6、彩印印刷業:我鄉彩印印刷業以西相蓋村為主,擁有東洋印業等知名企業。

二、制約發展的現實問題

1、我鄉在以往的發展中,雖大力推廣特色種植、養殖業,但仍不能形成種植養殖規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約:

一農副產品銷路問題。所產出的農副產品銷售以“馬路市場”、“路邊市場”收購和農户自己趕集等形式為主,截止到目前我鄉沒有大型綜合批發市場(或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現已成為制約我鄉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二思想觀念問題。傳統的耕作方式和栽培品種,在部分農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們不願意改變現有耕作模式,不願冒一點點風險,即便周圍有很多成功經驗,也不願去學習、去嘗試。

三管理方面問題。由於受傳統思想意識影響,造成各種專業協會、農業合作社等組織發展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規模化生產進程,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2、我鄉彩印業發展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仍不能形成大型企業,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約:

一涉及企業管理的機構多,各類檢查繁雜。各種非税性收費約企業税收的兩倍,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企業發展面臨融資渠道困難問題。金融業對企業信貸支持力度不夠,造成了貸款難、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資金不足;企業融資渠道單一,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由於融資渠道單一,企業資金的XX%來自銀行,從而導致企業長期高成本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很弱。

三企業擴大再生產受土地因素制約嚴重。企業用地資源主要傾向於大型企業,而對於中小企業幾乎沒有什麼指標,極度制約了企業的擴大再生產。

四企業領導管理意識落後,產品合格率低,競爭力差。技術裝備落後,管理水平低,職工素質不高,產品質量較差,在如今的買房市場,市場競爭成為品牌和質量競爭的現狀下要發展難以為繼的。

三、幾點建議

1、希望縣委協調電力、工商、土地等相關部門,充分發揮我鄉特殊地理位置優勢和交通優勢,籌建一個大型綜合批發市場(或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解決全鄉農副產品的銷路問題。

2、希望縣委協調科協、農林等相關部門繼續加大科技知識培訓力度,進一步轉變傳統思想意識,提高科學種植、養殖技術。

3、希望縣委協調科協等相關部門積極引導農民自發成立農業技術協會或農業合作社等羣眾性組織,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使農民自主管理、自主經營意識的得到進一步加強。

4、希望縣委協調相關部門堅決取締一切不合理的收費,切實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

5、希望縣委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信息、培訓等服務,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

6、希望縣委協調金融等相關部門制定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政策,建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