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3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71K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教育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13篇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1

一、前言

李家巷鎮中心國小位於長興縣城東南的李家巷鎮,先後被評為湖州市實驗學校、長興縣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建校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校以素質教育為抓手,大力推進和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學質量穩步上升,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受到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讚譽。

我校所處的李家巷鎮是浙北有名的石城、建材之鄉,傳統的建材業比較興旺,鎮域經濟比較發達。多數學生家長在石礦、石粉廠等建材企業工作或在家務農,文化層次相對較低,思想觀念陳舊。多數家長較重視家庭致富和享受,但忽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引導,多數家庭教育氛圍不濃,教育方式簡單粗暴,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不利於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可以看出,我鎮家庭教育狀況良莠不齊,教育質量不理想,令人堪憂。為了有針對性、有效地幫助廣大家長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質量,我校於20xx年12月,承擔了縣教育局關於《構建家庭教育指導網絡實踐研究》課題的子課題——《長興縣礦區國小學生家庭教育調查與策略》的研究,成立了以校級領導為核心的課題組。該課題旨在通過學校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通過對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與瞭解,不僅承擔對學生的教育還要承擔對學生家長家庭教育的指導,創建學習型家庭,以期提高礦區學生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讓素質教育走進學校、走進家庭和社區,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茁壯成長。課題研究立足於李家巷鎮(長興縣礦區)實際,在縣教育局課題的組織指導下,紮實做好礦區國小學生家庭的調查和研究工作,逐步實踐和探索,力爭研究有價值、理念有特色,真正達到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問卷方式

調查目的:初步瞭解我校學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為探索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的策略,推進課題研究工作做好準備。

調查對象:本校一至六年級,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的全部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分別是104班、201班、302班、401班、503班、601班,回收問卷368份,有效問卷368份。

調查時間:20xx年3月10日—6月10日。

調查內容:

A、家庭基本狀況調查:父母教育程度、職業特點、業餘愛好、家庭經濟狀況等。

B、家庭學習情況:家庭學習環境、對孩子學習的認識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瞭解學生家庭教育現狀。

地辦好家長學校,做好家校聯繫工作,全面指導家庭教育,使家長逐步轉變教育理念:

①指導家長信任孩子。

②指導家長與鄰為善,建立和睦的家庭。

③指導家長全面看孩子。

④指導家長多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家長做到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5、着力宣傳和弘揚平凡有為的家庭教育的事蹟,有效地克服部分家長教育子女的“極左或極右”的現象,使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弊端和誤區。引導家長認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只要努力和勤奮,也能成才,做出成績來。

6、針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家長,則要引起他們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切不可順其自然,引導家長在做好工作的同時要兼顧孩子的教育管理,抓住有利的教育時機,否則後悔無窮。儘量減少“代理家長”的出現,嚴格要求子女,言行一致,避免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貽害”終身。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2

一、教學教研工作現狀分析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小數學教師通過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實踐,教育觀念逐步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得到改進,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正在呈現出新的面貌。然而,就總體情況來看,國小數學課程改革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課程改革發展不平衡。

具體表現為城鎮與農村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咎其原因,一是地理條件及設備設施的差異,導致了大部分城鎮學校的發展優於農村學校;二是由於管理水平、改革意識和教師素質的差異,使客觀條件相同或相近的學校之間、教師之間存在較大反差。

2、課程改革的力度不大。

通過大量的聽課調研,我們發現傳統的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仍然存在。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灌輸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講得多、講得細,師生間的互動僅限於簡單的“對不對”、“是不是”之類的無價值問答,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少、空間小,而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學習這些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則很難見到。這一現象在農村國小相當普遍。

3、教研活動開展不力。

首先,教研活動形式單一。很多學校的教研活動多為聽課、評課、説課的"三課"活動,除此之外難以見到其他活動形式。

其次,活動實效性差。活動前目標不明確,方案不具體;活動中參與程度低,交流質量差;活動後缺少總結歸納,對改進教學的作用不明顯。

再次,活動的次數不足。少數學校在教研活動的次數上沒有達到基本要求。

對策與建議

加強學習,深化認識。

新的《義務教育法》中,已明確指出"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國家鼓勵教師採用啟發式教育等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由此可知,對於實施新課程、推行素質教育,如果以前只是一種教學研究層面的要求,現在則已成為一種法律的規定,必須在教學工作中貫徹執行。

2、繼續加強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操作層面的研究,將課程改革落到實處落實“三維目標”,促進全面發展。

(1)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

一是在備課階段加強對目標的研究。要能夠將數學學科的總目標和學期教學目標細化為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目標,並從目標的育人功能出發,去選擇實現目標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否則,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明確的教學將是一種盲目的教學。

(2)處理好“四維目標”之間的關係。

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四維目標中,前一個目標屬知識技能目標,後三個目標體現了新課程以發展為本的理念,屬於“過程性目標”。傳統教學只重前者,而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只重過程而不重雙基落實的現象。兩種作法都偏離了課堂教學的正常軌道,都不利於課程改革的正常推進和教學質量的`真正提高。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牢固樹立課程與結果並重的意識,並在教學活動中努力促成各個目標之間的協調統一與相互促進。

(3)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①創設有效的情境。一是趣味性和問題性的統一。通過趣味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是創設情境的本質所在,因此,教學中可用掛圖、語言、故事、比賽、遊戲、多媒體等手段創設出各類情境,但要注意避免只重趣味性、淡化問題性的作法。

②讓學生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習數學模仿學習、接受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育人功能。對此,我們應當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既要看到傳統教學中過於偏重前兩種方式對學生髮展的消極作用,也要看到其效率高和示範性強的積極作用;既要了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促進學習素質發展的積極作用,也要明確其適用條件和範圍。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再去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讓學生靈活選用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切實提高學習效果。

③處理好三個關係。

首先是處理好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的關係。一方面,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創設、提供了必要的學習情境和條件後,對於學生能夠通過獨立探索或合作交流去解決的問題,要敢於放手讓他們去自主探求發現,在這種發現的過程中去收穫知識、發展能力和體驗成功的;另一方面,對那些不容易由學生自己發現(較隱含的)或沒有必要讓學生自主發現(如規定性的)的知識,則可以採用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即教師在關鍵處進行突出重點和提示規律的講解,否則,將出現無價值的時間與精力的耗費,從而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和教學目標的達成。課改初期,很多教師反映他們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一段時期過去,學生的成績不升反降,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沒有處理好“導”與“學”的關係。

其次是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即在合作學習之前,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對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想法,為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要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對自己獨立思考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是處理好操作實踐與理性思維的關係。

④發揮評價功能,促進學生髮展。一是評價時要堅持過程與結果並重的原則;二是在評價中,尤其是過程評價中,既要體現主體多元化和方式多樣化,又不能使評價複雜化;三是要明確書面考試仍然是一種最客觀、最有效、其它任何方式都不能替代的的評價方式。

3、紮實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為了切實解決前面所述的若干理論和實踐中的問題,只有深入紮實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1)深入開展校本教研要突出“以校為本”的特徵。活動中要從本校本班的學情出發,對課程改革、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在形式上,除了常規的“三課”活動之外,還應增加專題研討、集體備課、經驗交流、總結反思與課題研究等形式;在研究方式上,提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與專家引領。

(2)積極開展各種交流活動。 ①師——師交流。一是開展校內的結對幫扶活動,尤其要加強已有新教材使用經驗的教師與本期才使用新教材的教師之間的交流;二是邀請優秀教師上示範課。 ②校——校交流。即通過開展校際之間的教研交流活動,達到交流經驗、切磋技藝、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③積極參加各級公開課、觀摩課聽課活動。通過參加校級、縣級、市級的各種優質課觀摩活動,吸取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提高自己對新課程的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課堂教學方法技能。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3

一、在走訪校長時,他講了:國小校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

1、在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領導、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2、建立合理有效的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體制,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管理;

3、提高學校教師的心理教育水平,營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4、提供必要的經費、場地與設施,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心理健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

5、督導心理輔導室擬定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6、主動與家長和社會人士溝通,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

就如何在國小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隨堂聽了陳忠祥老師的一節數學課,事後陳老師談了自己的做法:

二、發放調查問卷61份,設計的問題是:

1、學習疲勞2、學習困難3、厭學4、拒學5、多動傾向。回收調查問卷60份,感覺學習疲勞的有25人,佔總人數的41.6%,學習有困難的有10人,佔16.7%,厭學的佔10%,拒學的佔2%,多動傾向的佔1%,年齡在8-10歲,男孩多於女孩。

三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習疲勞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國小生的實際情況看,學業負擔重是導致一些學生疲勞的重要原因。其中學校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50%,家庭作業每天在2小時者佔12.69%,結果使得許多學生天天圍着課堂和書本作業轉,很少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和其他活動。臨近期中和期末考試,學生的課外作業量為平時的2倍。學校還頻頻要求家長代惠子抄寫已考過的試卷,要學生重做,理由是加深印象,減少錯誤,使得家長和孩子叫苦不迭。

2、造成兒童學習困難的原因較多,有兒童本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家庭學校方面的因素。

①國小生自身原因:大腦左右半球整合功能偏差。人類大腦左右兩半球各自掌管着不同的認知領域。大腦損傷,它影響兒童的感知、思維及情緒等方面,從而產生學習困難。疾病、虛弱身體障礙。有些兒童體質弱,還有的.長期患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②家庭原因: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管教嚴厲,常用粗暴的方法對付孩子,致使孩子對學業失敗感到無助,產生了厭學情緒,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懼怕家長的懲罰,造成心理障礙。缺乏指導。有些家長本身文化水平較低,孩子在課堂上學不好的課程在家得不到父母的指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上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③學校原因。教學方法不當,教師缺乏耐心。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缺乏耐心,往往還挖苦諷刺,使學生自尊心嚴重受挫,失去學習興趣。

3、厭學原因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學校方面,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填鴨式”教學,強迫學習,濫用懲罰,學生學習負擔重、作業多、壓力大、考試頻繁、學習過難、缺乏活動、遊戲,同學關係緊張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厭學情緒的因素。家庭教養方式不當,也往往使孩子在學習上感到挫折感,考試不好,學習不好,就遭父母的責罵與毒打,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和厭煩情緒。社會上不良風氣如“一切向錢看”,“讀書無用論”等也是造成兒童厭學的社會誘因。

4、拒學原因:個別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差,形成極端退縮的性格特點,產生拒學現象。個別兒童不適應學校生活,害怕學習,害怕老師,害怕考試,害怕同學,不去學校是潛意識裏的一種逃避方式。孩子出生後一直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分離就產生分離恐懼而影響上學。學校中功課太多、太難,使孩子感到焦慮,千方百計想逃避它,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就可能轉化為疾病症狀,以此為藉口,獲得暫時的解脱。

5、多動傾向的原因:兒童聽講容易受外界干擾分散注意力,頻繁地從一項活動轉向另一項活動,做事有頭無尾。個別兒童不分場合,特別好動。在課堂上經常扭動,做小動作。好動、衝動造成一系列違反紀律、打架鬥毆等行為,為逃避懲罰,經常表現出説謊、逃學或離家出走等行為問題。

四、解決以上原因的措施:

1、學習課程若安排不當,難度較大的學科相繼排列,易使學生陷入高度疲勞狀態。課程安排要科學,有難度的學科與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適當調和。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趣味性強,易被學生接受;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當採取多種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常教常新,多加指導,在教學環境上,為國小生安排一個舒適温馨的教室。課間休息雖然短暫,但對於學生恢復腦力十分重要,教師切忌拖堂。課外作業量要嚴格控制,儘量做到當堂講授,當堂練習,不留家庭作業,給學生留下適當的遊戲空間。保證兒童每天睡眠時間應為9到12小時。

2、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應給予方法指導和情感支持。學習困難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習不得法,雖然很努力,但學習效率不高。在學習方法上,教師和父母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訓練,使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情感上認可孩子,鼓勵他克服困難,不斷取得成功,注意及時表揚,使其樹立自信心,增加喜悦,增加生活的力量。另外,教師和家長要清楚他到底在哪個或哪些方面存在困難,並根據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訓練。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時一定要有耐心,具有誠意。讓孩子相信他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學習方法不當,讓他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增強信心。

3、解決厭學的措施與方法:首先,教師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事,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要儘量減輕孩子的學習、作業和考試負擔,多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讓孩子在做中學習,體驗積極的情感。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責任感,積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藝術性,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4、國小生拒學的措施:首先,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對教師來講,就是以真誠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他能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温暖,在學校裏有安全感和舒適感。就是還要準備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校更有吸引力,讓他們喜歡學校,願意學。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提出適當的要求,多鼓勵,多幫助,多表揚。

其次,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悦。在學習方面,要求要適當,難度要適宜,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活動本身的快樂,產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在活動和遊戲上,讓孩子們發揮各自的專長,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

5、訓練兒童採用較好的認知活動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通過一定程序的訓練,減少兒童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為,逐步消除不良現象。根據兒童的個性特點可以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唱歌、聽音樂,讓兒童在活動中陶冶性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並在活動中給予指導、矯正其行為偏異。開展兒童心理衞生保健及諮詢,及時發現,及早治療,必要時轉入專門的心理治療機構進行治療。

缺乏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把作業看成是老師制約學生的一種手段,同時完作業也是一種應付的心態。久之,就會伴隨出現馬虎,學習成績下降。要想防止學生這種心態的出現,就應避免單調乏味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運用遊戲、教學本身的趣味、美感、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等不同形式,來調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4

引言:20xx年x月x日、四月間,我校承擔的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在課題負責人陸正啟、李苗老師的率領下,課題組全體成員分成5個小組,重點調查了我縣*所國小、*所國中、*所高中的藝術師資配備情況;藝術教室、教學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信息技術設備、資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開展的藝術類教學教研活動及取得的成果情況。

本調查報告研究,旨在對縣域內中國小美術、音樂教育和信息技術設備、資源狀況進行摸底,收集課題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資料。接下來,課題組將依據調查資料,結合相關文獻理論,提出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制定操作規程,並針對性地施以各項干預措施,進而論證課題研究的前期預設,實現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縣域內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協同並進。同時,本調查報告也為今後進一步研究區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問題提供借鑑,驗證其有效性、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1、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藝術教育:這裏專指美術、音樂教育;協同發展:協調多所學校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發展目標,它可以是以強帶弱,也可以是強強聯合;信息技術環境:指基於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用於中國小教育教學的獲取、加工、存儲、變換、顯示和傳輸文字、圖像、聲音信息的方法和設備環境;縣域:指xx縣轄區範圍。中國小:以研究國小、國中兩個學段為主,高中為輔。

2、問題的發現與提出

我工作三十餘年,經歷了從農村到城區、從國中到高中的美術教育生涯。三十餘年來,我的工作地始終不出生我養我的xx這片熱土,目睹了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全部過程。我既是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直接參與者。1990年10月,xx縣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會的成立,是我縣中國小藝術教育事業發展的分水嶺,具有里程牌意義。那時我參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會成員,在研究會負責人的帶領下,做了大量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會在轉型、在發展,城鄉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縣域中國小藝術教育也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做好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研究工作,是我們面臨的又一次新挑戰。經過周密計劃與部署,我們決定再出發、再研究、再提升。

二、目標與內容

1、研究目標

(1)培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思動腦,使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對美術、音樂的學習成為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的過程。以在線課堂、網絡教育模式為主實施遠程教育,在多媒體網絡課程為核心的教育環境下,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逐步建立起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模式與思維方式。

(2)培養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教師通過雲盤、局域網、公共賬户等方式建立共享資源庫,收集包括教學設計、課件、微課、課例以及來自網絡的音頻、視頻、微電影等信息資源,供大家整合利用,推進藝術教育信息化。並以報告、講座等培訓形式對組內、組外校內、校外縣內藝術師資進行相關培訓,促進藝術教師縣域流動與協同發展。

(3)中國小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通過培養提升學生和教師信息素養,師生均能很好地運用現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共享網絡教育資源,進而優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促進縣域內中國小藝術學科發展。改善縣域內中國小藝術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狀,促成城鄉之間、不同學校之間藝術教育協同發展,齊頭並進。

2、研究內容

(1)抽樣調查縣域內中國小校信息技術設備、資源擁有使用狀況;藝術教育師資配備情況(含人數、性別、年齡、學歷結構等);藝術教室及器材的擁有、使用情況;近三年各種美術、音樂類活動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教研成果等。

(2)採集樣本學校(新橋中心學校、泊湖中心學校、雷陽中心學校、華陽中心學校、沈衝中心學校、賽口中心學校、涼泉國中、高士國中、賽口國中、雷池國中)以上四項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形成本調查報告結論,供課題組進一步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參考使用。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5

20xx年,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最近又提出了要在20xx年之前把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大國的計劃。“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已廣泛地被大家所接受。任何教育都是要從小打好基礎的,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較多。據統計:我國有80%的學生是在農村接受義務教育的,這些學生的素質會影響到我國整體學生的素質,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大連市內的望海國小掛職3天,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選送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首先在於學校領導認識不到位,選送意識不強。同時,很多學校的教師是包班教學,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教師不能外出培訓,影響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與專業理論知識的完善,影響了現代教育信息的瞭解,不能高標準、高起點地實施教學工作,學校不能形成骨幹教師隊伍。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校本培訓停留在低水平的集中學習材料上,開展有效的研討式、互動式、參與式、反思式等多種校本培訓有很大難度。校本培訓缺乏實用性、針對性,不能滿足工作所需,不能解決教師教學中發生的問題。

4、教師自學自研落後。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教師傳統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加強自學自研,不斷“充電”,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加強自學自研作為職業發展的需要來對待。可是,農村學校由於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網絡,缺少圖書。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多數已經過時。教師自學苦於沒有資料可學,自研苦於沒有資料可查,蒐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受到影響,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少輔助資料。另外,由於學校學習資源的限制,教師外出培訓成果在校內得不到鞏固練習和及時消化理解,不能內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現培訓成果的流失。教師自學自研的落後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實際的教育效果。課程資源可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兩部分。就校外課程資源來講,農村學校極為有限。沒有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社區資源——圖書館;沒有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學科教學形象直觀理解的場所——科技館;沒有加強學生思

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文化寶庫——博物館;沒有改變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的優越條件——網絡資源。校外課程資源的不足,給農村學校教師對課程資源的挖掘、開發帶來了難度,限制了農村學校教師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使他們為課程資源不足而發愁,教師只教教材、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四平鎮四平村原來有兩所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最後兩所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件方面,即教學設備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件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户”,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級政府部門對教育重視不足,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鄧小平同志有兩段膾灸人口的名言,“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學生到了將來就是建設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不要“偏心”,抓好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刻不容緩!

注:①摘自《“重中之重”的農村義務教育必須警鐘長鳴》關鋭捷20xx年5月27日中國農村研究網 ②同①

③摘自《中國邁向終身學習時代》周滿生中國農村研究網 ④摘自中國農村研究網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6

01背景

為了營造和諧的校園集體氛圍,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和獨立活動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操,韓山師範學院行知教育志願服務隊以教育的方式向射光國小/橋東國小獻上一片愛心,點燃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希望;“民族運動的興亡,全靠教育;三尺講台,關乎未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愛的奉獻,希望的收穫,讓我們都伸出雙手,托起明天一個又一個的太陽。

目的

隨着我校在射光/橋東國小免費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寒山師範學院行知免費教育志願服務隊希望瞭解我校在射光/橋東國小免費教育的效果和成效,為我們改變免費教育的方式和策略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我們在國小免費教育中的技能。

本次活動採訪了佘光/橋東國小的志願者,讓我們更好地服務於寒山師範學院行知志願者服務團隊開展的活動。

02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對射光/橋東國小全體免費教師/國小生/教師進行了調查,樣本採用具體抽樣方法選取,調查採用人員訪談法進行。

03調查結果和分析:

我們對射光國小和橋東國小進行了雙向調查,結果如下。

(1)射光國小:

1.根據射光學校在職教師的反饋,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近年來有所提高。我們學校的免費教師年輕有活力,備課上課認真,能傳授新知識,有紀律地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能真正掌握和學習知識。然而,我們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如課堂紀律差,缺乏教學經驗,上課缺乏嚴肅性。比如在課堂上,我們的老師會問學生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但在教學中,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方法,會滋生學生的不良慾望,所以是教學中的誤區。

2.對於我們的義教,射光國小的老師們提出了以下建議來提高我們的義教或組織示範技能:

(1)多進行校內培訓,提高自己的示範技能。

(2)上課儘量認真負責,豐富課堂內容。

(3)在課堂上實踐真理,與學生交流。

(4)儘量講備課內容。

3.通過對免費教育工作人員的調查,我們大多數人認為,免費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學生上課不認真,課堂不合作,沒有人回答課堂問題,導致免費教育工作人員上課思想分散。對此,他們的解決方案是:①。儘量增加上課的興趣,抓住學生的好奇心。②.上課儘量認真。③.認真備課,儘量讓課堂有趣。然而,這種免費教育使我們的免費教育人員體驗到了真實的課堂環境,增加了他們的教學體驗,學會了與學生交流的技巧,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素質。大多數人認為免費教育團隊具有活動組織性強的優勢,但他們仍然認為免費教育團隊需要增加學校對免費教育的培訓。對於接下來的義教育,他們有多重考慮。大多數人會看情況,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選擇進行義教;少數人選擇不再來焦毅,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4.對於學生來説,他們更喜歡交談和交流的雙向互動教學方法,希望課堂充滿樂趣,有更多的娛樂活動,課堂氣氛活躍,而我們的正義教育活動通過談論歷史知識和玩遊戲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課外知識。

5.比較學校在職教師和免費教師的班級。

(1)學校老師的教室:

(1)上課提問,上課聲音大。學生認真聽講。

(2)課堂上有交流,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3)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

(4)班紀好,互動性強。

(5)肯定和鼓勵學生。

(2)義師課堂:

課堂很安靜,學生們認真聽講。

(2)課堂上有交流,有氛圍,有學生合作。

(3)學生認真聽課時非常活躍。

(4)學生上課不聽,上課吵。

(2)橋東國小:

1.橋東國小的老師認為我校免費教師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課堂紀律管理有所改善,但認為我校免費教師流動性高,對免費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太瞭解。他們認為我們學校的志願教師責任心強,內容豐富,PPT精美,準備充分。然而,我們仍然需要改進。根據老師反饋,我們志願者上課聲音低,學生聽不到;志願教師管理課堂紀律的能力不足。

2.對於正直的老師,大多數人反映學生在課堂上過於活躍,難以控制領域;在講課過程中,會出現説話、小動作等行為。但是他們會通過一些小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讓老師坐在後面,玩視頻的時候説不要玩,用密碼玩遊戲。另一個問題是志願教師和學科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導致課時缺乏及時協調。但是,義師們普遍認為,這種義教使他們認識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很大的區別,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素質,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同時,這種免費教育讓他們與國小生成為好朋友,課後會有温暖親切的問候。對於接下來的免費教育,他們有多重考慮,大部分都會看情況。

3.對於學生來説,他們更喜歡有視頻和遊戲,不要一直講課;大多數學生普遍認為,通過我們志願者的課堂教學,學科可以獲得更多的課外知識,觀看更多的視頻,課堂內容更有趣,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4.橋東國小在職教師與免費教師對比:

(3)調查總結:

1.總的來説,我們學校的免費教育水平近年來有所提高。比如我們學校的免費教育人員,年輕有活力,備課認真,責任心強,上課內容豐富,PPT精湛,準備充分,上課能傳授新知識,有紀律的.組織,上課能真正掌握和學習知識,得到了免費教育學校老師的高度讚賞。對於這次活動,對志願者來説是很好的人生體驗,對學生來説是很好的學習體驗,雙方都有收穫。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學校的免費教育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免費教育人員流動性高、固定性差;上課志願者聲音小,學生聽不到;免費教師對課堂紀律的管理能力不夠;教學經驗不足;階級的嚴肅性不夠高,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2.通過調查發現,學校和學生開展這項免費教育活動意義重大,有以下兩點:

A.學校:

一、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獲得社會實踐鍛鍊機會的平台,體現社會關懷。

b、讓我們的學生領略大學生的風采,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們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有利於學校教育的發展。

c、促進學校發展,展現校園新風貌,為學校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教育。

B.學生:

一、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讓大學生認識社會,並從中學習,從而增強使命感。

b、弘揚中華民族無私奉獻的傳統美德,傳播青年志願者的奉獻互助精神。

c、讓大學生體驗當老師的歷程,鍛鍊自己的勇氣,體驗“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喜悦。

d、感受學生的熱情,體會學生天真真摯的感情,回憶曾經的讀書生涯的點點滴滴。

04總結和建議

(1)總結:這種義教對我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支持當地教育:

通過傳授科學和先進的理念,焦毅志願者使孩子們對學習有了更深的理解,從而更加熱愛學習,努力學習。必須指出,德育應以思想教育為主,知識教育為輔。

2.鍛鍊志願者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

在免費教育過程中,志願者從受教育到受教育的角色和地位的變化,無疑會對志願者的實踐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也會對志願者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活動也將極大地拓展志願者的知識面,讓志願者對下一代社會的基本現狀有更深的瞭解。

3.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志願者通過思想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科學的思想認識,這些思想的一些變化會影響和指導孩子未來的行動。志願者要時刻關注孩子的一些不科學行為。不正確的觀念和理解要及時糾正,教育孩子要寬容。樂觀。好勝心,這樣,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4.志願者實踐並回饋社會:

義教活動不僅展示了我們志願者的風采,也展示了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世界的高尚品質和為人民服務的高尚美德。也展示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和回饋社會的精神,為全社會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5.展現大學生風采;

免費教育的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傳播大學生的成功,讓學生在寒窗苦讀十年,讓學生在心中播下大學夢的種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這次活動,展示了寒山師範學院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了新時代學生的新形象。

(2)建議:基於橋東國小義師和在職教師的反思,主要提出以下建議和方法:

1.免費教師應與教師建立密切聯繫,以方便溝通和交流。

2.學校要對課程進行統籌規劃,及時安排並與相應班級人員溝通。

3.學校應多舉辦校內培訓,提高免費教師相應的課堂應對能力。

4.提升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耐心和自信。

5.學會掌握教育科學的理論,更接近專業。

6.志願者要學會獨立思考,即認真反思總結,提升自己的感知,增加反思的體驗。

7.免費教師應加強課堂管理和備課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聯繫。

8.探索各種課堂,瞭解學生實際,實施有效教學。

9.適當提高自己的課量,多與學生互動,開展互動教學。

10.參考優秀教師的教學,提高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

11.把握新理念和新要求,靈活運用和處理教材,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繫。

12.免費教師要努力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利用課件,設計精美的板書,創新教學活動。

1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對不同的學生,尋求相應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4.免費教師應珍惜與學生密切接觸的機會,更多地利用這些機會學習和提高教師技能。

15.參加這樣的活動,增加自己的教學和實踐經驗。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7

農村國小勞動教育調查報告

主題詞:勞動意識、勞動技能

調查組:四川省西昌市川興國小農村國小勞動教育調查組

組長:高立祥

副組長:趙廷榮 劉文國

成員:六年級學生

分工:趙廷榮負總責,劉文國負責發放回收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高立祥負責彙總,整理成文。

執筆:四川省西昌市川興國小 高立祥

調查時間:20xx年9月5日--11月25日

調查地點:四川省西昌市川興國小

調查對象:川興國小學前班至六年級學生、學校部分教師、部分學生家長

調查方法: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文獻法相結合

調查結論:百分之八十的同學勞動意識淡漠,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學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一、 前言:為了瞭解現在農村國小勞動教育的的真實狀況,西昌市川興國小農村國小勞動教育調查組在學校從學前班到六年級隨機抽樣調查了120名同學,走訪了32名學生家長,和學校12名老師交換了意見。此次調查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勞動意識;二、勞動技能。結果讓調查組觸目驚心,百分之八十的同學勞動意識淡漠,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學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二、調查過程:

(一)、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

調查問卷分學生、家長兩種。

1、學生調查問卷

題目如下:

(1)、是否掌握洗衣服、掃地、做飯等家務勞動的技能?

(2)、是否掌握最基本的農業種植、養殖技能?

(3)、是否主動或在父母安排指導下進行家務勞動和簡單的農業生產勞動?

(4)、在學校是否自覺參加並完成自己的勞動任務?

2、家長調查問卷

題目如下:

(1)、是否安排子女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簡單的農業生產勞動?

(2)、是否教給子女必要的勞動技能?

調查結果: 此次發放學生調查問卷325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17份;發放家長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95份。結果,263名學生表示從未想到主動參加勞動,190名學生表示不會做家務勞動,沒有掌握農業生產的相關技能。90名學生家長表示從未安排子女做家務勞動,更不會安排子女參加農業生產,也沒有傳授相關的勞動技能給子女。

(二)、調查走訪

調查組從學前班到六年級隨機抽樣調查了120名同學,走訪了32名學生家長,和學校12名老師交換了意見,情況也不容樂觀,與調查問卷的結果驚人的相似。

(三)、網上查詢

調查組怕以偏概全,上網搜查,發現我國現階段勞動教育地位低下,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學校、學生、家長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勞動、輕視勞動,從而導致學生勞動意識淡漠,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三、成因分析

按理説,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勞動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眾所周知,人之所以成為“人”,正是勞動進化的結果。如果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人類。正是基於上述樸素的唯物史觀,古今中外的眾多有識之士都高度關注對下一代進行勞動教育,視培養下一代的勞動技能,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視為己任。高爾基説:“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盧梭語);“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馬卡連柯語)……由此不難看出,勞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點,是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不懈的教育方針。《中國教育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統化。

客觀公正地説,黨和政府對勞動教育是高度重視的。我國的勞動教育,理應不是目前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如此令人不容樂觀的現狀。追根溯源,筆者認為制約勞動教育的因素是應試教育、校園安全和家庭教育。我們現在的教育,主要就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只要考試分數高的學生,就是優生,就是人才;學校怕學生髮生安全事故,不敢也不願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更不敢組織學生進行勞動;還有不得不説的是,由於實行計劃生育,每個家庭只有一至二個孩子,家長極易產生溺愛情節,視子女為“小公主”、“小皇帝”。

正是由於學校、社會、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漠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才造成了下一代勞動意識的嚴重扭曲和勞動技能的嚴重匱乏。但是,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沒有正確的勞動意識,未能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勢必會被社會淘汰。推而廣之,如果我們的下一代都是如此無能,作為成人社會的我們必定會感到臉紅心跳,失去希望。

四、解決方法、對策

基於上述原因,調查組一致認為,家長、學校應該齊心協力,家校聯動,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

怎樣才能實現上述目的呢?

(一)、從學校層面來説,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1、讓學生從小樹立勞動意識

學校要利用班隊會、升旗儀式等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讓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

2 、建立合理的勞動技術課程體系

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在課程結構的安排上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情況和從學校實踐基地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好和興趣,形成合理的勞技課程體系,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

3、從實際出發建設實踐基地

勞動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要有一定時間從事勞動實踐活動,這就要求各學校要根據所開設的勞技課程,按標準建設配套的勞動技術專用實驗室和勞技教育實踐基地。

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支學科齊全,素質較高,一專多能,相對穩定的專兼職的勞技課師資隊伍,是提高勞技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師資隊伍的來源,一是讓一部分具有一定專長的文化課教師專教勞技課,二是選派部分老師參加課相關科目的培訓學習後,兼職擔任勞技課程。只有加強勞技課的師資隊伍建設,才能保證勞技課的教學質量。

5、加強勞技教學管理工作

要提高勞技課的教學質量,學校必須形成完善的管理體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業務上有人管,主要要提高勞技老師的思想認識水平。勞技老師必須杜絕沒有安排實踐課的“紙上談兵”的教學方法,在實踐課中要改變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和“老師做,學生看”的教學模式。為保證勞技課的教學效果,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勞技教育考核手段,考核的內容要包括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四個方面的考核,同時要注重平時表現、動手能力、掌握基礎內容作為考核的原則。

(二)從家長層面來説,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1、家長要重視勞動教育

家長要以身作則,重視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千萬不能溺愛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以社會生活實際、社會發展歷史、家庭社會實例等告訴孩子勞動的重要性,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的光榮,勞動的偉大,不愛勞動的人是沒有出息的。

2、教給孩子一些勞動技能

勞動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勞動的程序、操作要領、方法和技巧。家長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要給予指導,在孩子取得進步時,哪怕這個進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長也要給予鼓勵,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和幸福。

3、注重實踐鍛鍊

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通過勞動實踐來進行。如果家長平時沒有參加具體的勞動,那麼,孩子是不可能愛好勞動的。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參加勞動實踐,千萬不能心疼孩子。當然,勞動的內容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從簡單到複雜逐漸過渡,切不可一開始就讓孩子做難度比較大的勞動,挫傷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4、尊重孩子的勞動

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需要家長進行一定的強化。但是,家長必須注意不要單純地把孩子當作勞動力來使喚,不要把勞動當作懲罰孩子的手段,也不要過分用物質和金錢來強化孩子的勞動,而是應通過表揚、鼓勵等方法來強化;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多做具體的指導,多鼓勵,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從勞動中得到快樂,從而讓孩子牢固樹立勞動意識,強化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5、利用方法,“強迫”孩子勞動

當孩子不願意勞動時,家長決不能姑息遷就,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參加勞動。家長應該明白,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都必須勞動。一個不會勞動的人,會不斷萎縮,直到失去自 我,這樣的孩子註定是不會幸福的。

綜上所述,調查組認為:我們只有堅持家校聯動,切實踐行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才能最大化地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我們的社會才會有希望。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8

早飯其實很簡單:一杯牛奶、幾片面包、幾片水果??。這樣,就能讓你一上午不忍飢挨餓、疲憊不堪,可是,在我們班上,有許多同學的早餐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例如:有一些家長是由於工作太忙或其它的原因,不能為自我的孩子做早飯;有的家長則是天天給自我的孩子做早餐。對此,我對幾位同學的家長進行了詢問,家長對關於孩子的早餐問題的看法和觀點如下:

(一)、做的家長的看法:

1、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應當多補充一些營養,所以,早餐是必須要吃的。

2、如果不吃早餐,上午,孩子就會感到很疲憊。我有的時候早上起晚了,吃不飽,一上午都會感到很餓,感到很乏力。

(二)、不做的家長的看法:

1、大多數家長持漠不關心、滿不在乎的態度。覺得早餐是很微不足道的,吃不吃無所謂。

2、一小部分家長提出應當關心,可是,由於種種其它的原因而疏忽了這一環節。

3、還有的家長提出要立刻改善。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不吃早餐的人佔少數,那麼——你就錯了。

經過調查,在我們五年級(5)班上,一共有33名同學,有一部分的人的早餐不夠科學。其中,吃的一共有16人,在家或在小攤上吃的各有8人,吃的均以包子麪包、牛奶、雞蛋為主。不吃的有17人。具體情景如下:

由此可見,在眾多的同學當中,不吃早飯的竟然佔到了全班的多一半!這是家長偶然的一次忘了嗎?根本不是,那是家長壓根兒就沒有在意這件事情。而在吃早飯的同學中,在小攤上吃得又佔到了一半。大家要明白,小攤上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極其不衞生的,吃了對人體不但沒有好處,還會造成危害。日復一日地吃,一不留神恐怕就會染上疾病。

據資料顯示:按照我國學生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譜中的各種營養素含量應占全天供給量的30%左右。而我們(青少年)此刻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所以,早餐必須要吃一些有營養的食品。

按照“五穀搭配、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樣搭配”這樣的基本原則,我們應當做到儘可能使營養早餐到達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經日本專家研究發現:如果平均下來,一餐約佔三分之一的熱量。早餐是高熱量的,在吃完之後,燃燒脂肪的速度就會降低,再配合低熱量的午、晚餐,脂肪就不容易囤積。而早餐不吃或吃得太簡單的人,根本無法供給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精神也會比較差;等到午、晚餐的時光,脂肪消耗的本事變差,而又吃進高熱量的食物,結果是吃進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多。早飯是人們在午前進行活動、提高效率的重要能源。如果沒有吃好早飯,攝取的營養不夠充分,就會使人無精打采,注意力難以集中。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必須要都吃早餐。營養早餐中應當由粥面類、麪點類、冷菜類這三部分組成,在餐後加一、二份瓜果以補充一些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

最終,我祝全天下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能夠幸福、歡樂、健康地成長!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9

在蘭山區教體局的大力支持下,美術教師們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我區通過聘請本區省市級學科專家進行“新課程專題講座”、及“美術新課程教學研討會”、通過美術教師的“城鄉互動交流課”、“美術課堂比賽”、每學年組織進行的“美術教師新課程培訓”、以及每年利用暑期進行的“全區美術教師遠程研修培訓”等等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動,使我區美術教師從觀念意識上有了極大的提高、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名師,他們底藴豐厚,教學成績顯著,例如:臨沂四小於潔老師在山東省美術講課中榮獲一等獎的第二名,在山東省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二小聶秀梅老師在山東省組織的全省國小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老師李光磊老師也獲得省美術比賽資格,蘭山中小王效宗為省編書法教材,高志玲老師的國畫多次獲獎,等等還有好多好多,全區600多名學生的美術作品在省市獲獎,目前,蘭山區美術取得的各項成績在臨沂市各區中均前列。美術教師隊伍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是我區美術教育的一筆寶貴財富。

有了名師的帶動也就出現了名師團隊,如:臨沂三小美術組老師們,在組長劉延芬的帶領下,全組齊心協力搞教學教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為全區第一名免試單位;臨沂四小全體美術組老師,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他們每天上午利用有效的時間,大練基本功,他們還

自己報名參加一些美術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美術專業,很多老師在各項活動中獲獎,學校還開展了書法、繪畫、剪紙、等多個社團活動,本學期聘請了中國剪紙協會的理事長林化強老師先後五次給師生做剪紙培訓,很好的提高全校師生的美術素養,也成為全區免試單位;臨沂北城國小美術“新課堂”精彩呈現,課前三分鐘展示,三段式教學模式即課前參與—課中研討—課後延伸,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適時的進退,引導、點撥、總結;棗溝頭國小邵長磊老師為自己學校畫了那麼多壁畫,他的國畫造詣也較深,成立了國畫室、兒童畫室、書法室、瓶子畫室,帶動全校師生 的積極性,推動了美術教學的步伐。

可以説,我區部分學校對於落實好美術課程,上出美術特色來,都有了一定的探索,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為了瞭解各學校落實美育的情況,發現典型,找出問題,我們借這次全區新課堂調研活動,對全區70多所國小的美術教學進行了專題調研。現總結如下:

基本情況

一、課堂教學情況分析:

(一)關於課堂教學

從課堂教學反映出大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轉變較快,新課堂教學研討氛圍非常濃厚,能體現新的課程觀和新《課標》精神,具體表現在:

①能樹立目標意識:由重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重視情感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

②體現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體現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相互交流,並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③體現了以興趣為動力,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體現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觀等。

二、學校設施

這一學期,全區所有學校配備了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施,這一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有效運用,給美術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從視覺上得到美的薰陶,有效的提高了教學實效性。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全區所有老師已基本能運用這一先進的教學設備進生教學,讓我們的教學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

三、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美術教育發展不均衡,駐城學校校班額過大,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嚴重,還存在包班現象,有的教學理念落後,美術教師配備不齊,特別是村小,例如:閔寨國小、新橋大官莊國小、姚莊國小、屠蘇國小等他們學校幾乎就沒有美術教師。

(二)教師專業過於單一,缺少全能型美術教師,有的學校老師大都是設計專業或只攻國畫,或只有油畫,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加大力度培訓,讓其全面發展,部分學校參加培訓只派一二名教師參加,有很多教師就從沒有機會參加培訓,對老師培訓是否要面向全體美術教師。

(三)少數學校領導不夠重視美術教育,器材配備不足,美術教學參考數據較少或沒有,也阻礙也新課堂改革。

四、下步工作努力方向:

1、利用多渠道的`培訓與學習使美術教師能夠深刻理解美術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習能力與教研能力。

2、各校要在已建名師工作室的基礎上,充實工作室內容,充分發揮名師在教改和教研中的骨幹作用。要結合校園網絡平台和省教研平台,進行深度教研,不僅讓名師帶動區域教研,更要向外界推介名師經驗,擴大名師影響力。

通過 “教研員示範課” “送教下鄉”“全區美術課堂大比武”“新課堂——每人一節精品課”“常態課督導”等活動的開展,加強指導與督導,進一步提升全區每位教師的思想認識與教學水平。

3、為落實素質教育,加調“評估與教學行為”相關課題的實驗研究,改進評估方式,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

4、繼續將美術教學特色納入學校評估,鼓勵各個學校加強探索,形成自己獨特的理念與特色。在學期末,擇機組織一次現場經驗交流會。並將此作為評估的常態工作,以期打造出一批有特色的學校,讓我區的美育工作走在省市的前列。

總之,我區美術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會在新的學期裏,通過多種方式,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抓好課堂教學這一核心陣地,讓各個學校在落實好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爭取做出特色來,讓我區的美育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10

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案設計科學,大部分教師有一定的挖掘教材與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用語準確,發音標準,書寫規範,均能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注重聽説訓練。同時能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變化之三:教師課堂教學藝術與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採取了隨機聽課,此次調研活動。及時反饋指導的方式,深入到5個鄉(鎮)10多所學校,共計聽課30多節,召開座談研討會10場。教研員就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與授課教師做了面對面的評價與指導,大家就目前教學中存在困惑和疑難問題,和諧、融洽的交流、研討氣氛中,暢所欲言,最終達到共識,收到預期的效果。

雖歷時短暫,這次調研活動。但使我感受頗深:

一、感受了英語教學工作在基層鄉、校較前變化巨大。

所到之處,變經之一:領導、教師觀念的變化。首先。看到鄉(鎮)教育組及所在學校領導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等鄉(鎮)教育組的領導,自始至終陪同我參與聽課與調研;各學校的校長、主任等領導與我同聽課、同評課、共研討。同時也使我感受到一線教師對我來的熱烈歡迎,特別是一些學校的教師,爭着上課,搶着讓教研員評課的極大熱情,令我深為感動,用他話説:希望你常來指導,多提意見,這樣的活動我歡迎。這種對教學工作的真誠與坦蕩,與過去教師那種害怕聽課,害怕指出其課堂中的缺失等現象,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如上變化説明,基層教育教學工作者,渴望發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識有了鮮明的增強。

所有鄉、校都能開足開齊英語課程,二是調研期間我發現。師資配備到位,有的學校已配有專職英語教師,所配備教師的素質普遍較高。一改過去那種將英語科視為“副課”觀念,這足以説明領導的重視,帶來了國小英語教學工作的新變化。

大校好於小校,變化之二:城鄉英語教師素質差距在縮小。以前城鎮英語教師的素質普遍好於鄉村英語教師的素質。然而通過這次調研發現:大部分鄉村英語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教學水平,已不再低於城鎮教師的水平,有的甚至高於城鎮教師素質,這種令人欣慰的變化,説明全縣國小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已在逐漸提高。

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案設計科學,大部分教師有一定的`挖掘教材與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用語準確,發音標準,書寫規範,均能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注重聽説訓練。同時能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變化之三:教師課堂教學藝術與教學效果明顯提高。通過隨機聽課發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有的教師還能借助現代技術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注重知識的遷移與拓展,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通過學生那嫻熟的口語表達和會話能力的展示,使我看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感受成績的同時。

影響了教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連續性。

1、各年級英語教材版本的不統一。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建議各年級的教材版本儘量統一化,為教與學的系統性和連續性架起一座通暢的橋樑。英語科任教師中非專業教師居多,農村學校較為突出。

2、專業英語教師仍較匱乏。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質量快速提高的步伐。目前尚無一所國小有專業語音室以輔助英語教學。

3、英語科教學的配套設施設備不足。致使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難以經常開展。河北版英語教材起點高。

4、師生普遍反映。難度大,內容繁,不適合本地學生使用,致使學生學習難,教師的教學難。均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議教師在挖掘教材。

5、個別教師口語表達的準確性、書寫的規範性以及課堂教學的藝術性等方面。探索教法,研究學生諸方面要勤於鑽研,精益求精,要重視重組教學資源,努力突出英語科的教學特色,全力提高教學效果。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11

一、調查時間:

2月18日至2月23日

二、調查地點:

xx市xx縣xx鎮

三、調查內容:

關於農村國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存在這種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措施。

在當代,教育改革的春風已吹遍中華大地,黨和國家也高度重視和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尤其是在渝東南片區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農村教育還存在着嚴重的`問題。

一、種硬件、軟件設備極少,甚至沒有。

原因:

1、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當落後,政府沒有資金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或是隻有極小部分作為教育經費。

2、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在義務教育階段免收書本費,國家禁止學校亂收費等政策的實施,學校收入減少,活動資金減少。所以學校也沒有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中。

二、農村國小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整體水平不高。

原因:

1、由於政府對農村國小的重視程度遠遠低於城市國小,導致農村國小教師的福利待遇遠遠低於城市國小教師,所以許多人不願意留在農村工作。

2、農村國小地處偏遠山區,環境差,居住條件差,對外交通聯繫都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信息閉塞。

3、對於年輕教師來講,農村國小的發展空間小,對他們的發展制約性強,年輕人大多不願意留在農村工作。因此,在農村國小裏,許多教師都是年齡稍微長的他們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後,與現代社會的發展水平不協調。

三、庭教育欠缺,孩子在家不能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原因:

1、父母學歷不高,不能輔導孩子的功課,不能處理好孩子的學習問題。孩子在家庭作業中遇到的難題無處求解,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厭惡。

2、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人口開始大幅度的進城務工,許多孩子留守在家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甚至無人照顧,無人教育。

3、家長的家庭教育知識缺乏,有的家長因孩子的作業不會做,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大打出手,對孩子的教育是非打即罵。使孩子處於被動學習狀態,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4、家長與孩子缺少溝通,由於父母的嚴格,使孩子對家長產生敬畏心理,有什麼話不敢給父母説,有什麼事不敢對父母説。是孩子產生自閉、自卑心理,牴觸學習。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12

1、調查目的

音樂教育對於國小生智力的啟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在日益注重素質教育的21世紀,倡導新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教學領域,關注新的教學方法,構建音樂課程的體例框架等均在實驗教材中有着鮮明的體現。通過本次實習,我深有感觸。對於基礎教育的主題而言,這些改革是否真正適應學校以及師生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還不得而知。為此,我專門設計了一套問卷,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的需求,從而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瞭解當代國小生音樂教育的現狀。

2、調查結果分析

在這一年工作中,我擔任的是六年級的音樂教師。為了得到準確、客觀的答案,我對該校六年級6個班的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這四個班音樂基礎基本持平。問卷主要圍繞態度、情感、內容、能力四個方面,讓學生能夠自由大膽、積極地説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獲得了最真實、可靠的數據。問卷在這6個班中每個班隨機抽取了10人,共60份,經過統計,情況如下。

問題一:你對音樂學習持何種態度活情感?

通過對調查結果整理分析,基礎音樂教育是具有廣泛的學生基礎的,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妙。當然,在音樂教育課程當中也存在一些必要的問題。60.3%的同學表示非常熱愛音樂,33.5%表示一般喜歡,6.2%表示不喜歡。那麼,學生眼中的音樂課有何意義?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還是比較注重音樂課的學習的。80.5%的同學認為音樂課可以提高自身素質,陶冶情操,也是緩解學習壓力,放鬆心情的機會。因為音樂課不需要進行考試,也就沒有壓力,讓學生學起來感覺很輕鬆。這也讓我看到了極少數學生不好的一面,學習音樂就是應付式的學習,甚至認為音樂課是一門雜課,可學可不學。但面臨巨大大升學壓力,音樂作為一門特長,與升學率密切相關。如果僅憑師生的一股熱情和一廂情願,而教育體質不改革的話,素質教育也難以落到實處。

問題二:你對音樂學習中什麼樣的內容較感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34.4%的學生認為他們最感興趣的是唱歌。他們認為通過唱歌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特別是活潑、歡快的歌曲。還有大多數同學都喜歡流行音樂,隨着科技的發展,音樂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隨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唱片、cd、收音機到電視、mp3隨身聽、dvd、網絡等媒體的傳播,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學生擁有音樂和熟悉音樂的程度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超過教師,教師對教材的佔有權被瓦解。學生偏好的音樂,往往不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大部分是與學校音樂教育的宗旨相悖。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會唱的歌曲中63.6%的是課外的通俗歌曲。流行音樂普遍、通俗易懂,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所以深受廣泛學生的.喜愛。同時,流行音樂也具備了青少年喜愛的特點,內容和形式都符合當代青少年的思想讓他們身臨其境,因此他們更能理解其中的寓意。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有些流行音樂的內容也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但任何事情都應一分為二的看待。流行音樂中也有許多優秀的作品,音樂教材就可以適當的選材,經過精心的製作讓學生演唱和欣賞。教師從正面引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形成對藝術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鑑別力。泰戈爾在《我的學校》寫到:“教育的目標是心靈的自由,這隻能通過自由的途徑才能得到—儘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樣是有危險和責任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能夠真正懂得審美與鑑賞,積極的面對生活,熱愛音樂的時候,音樂教育的目的便達到了。

另外,有42.3%的學生選擇了“欣賞音樂”從前的音樂過於系統化,專業化,強調的是技能技巧的訓練,而對於現在的大部分學生而言,不需要對音樂有太深的領悟,只要能夠欣賞音樂的美,把這種美融入生活中就夠了。欣賞什麼?如何欣賞?這也是新課改在音樂教學內容改革中必須面臨的問題。

問題三:你希望通過音樂學習獲得何種能力的發展?

表示希望提高“演唱”能力培養“樂感”的佔45.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佔28.8%。希望提高鑑賞能力、音樂素養”的能力的佔25.7。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學生真正渴望的是什麼能力的提升。這實際上為新的課程結構提供了來自學生的選擇。我們的基礎教育一直在探討,音樂課程應該讓學生掌握系統完整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知識和能力兩者之間存在的是因果關係,而不是對立的關係。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得越多,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就越高,為學生參與音樂欣賞和表現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架起了通向音樂藝術的橋樑。

音樂教育在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它越來越多地被學校、音樂教師和學生所重視。我們不能僅侷限於學生只會唱幾首歌曲、聽幾段樂曲,而是在優美的歌聲中,悠揚的樂曲聲中陶冶情操,歷練性格,推動各個方面的綜合發展。結合目前教育現狀以及我校的實際,學校不僅是要培養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能力的人,重要的是培養一批具有綜合實力、有素質、有文化、有修養的一代新人。

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篇13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於是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次調查採用採訪法。通過採訪,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我們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71%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6.4%。由此看來,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普遍重視。孩子們是渴望擁有知識的,知識可以讓他們開拓視野,知識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高升,知識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當然,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沒有技術,人才也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沒有人才,技術只能等待有人來駕駑。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以至於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發現很多學生願意留在家鄉建設家鄉,為家鄉人們過上幸福生活而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學內容有些脱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在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師很不滿;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尤其是國小從三年級開英語課,但很多國小校裏英語老師數量太少,導致老師工作量太大,出現了“一人多課”的現象。一些老師竟教全校學生的英語,可見工作量之大!由此導致教師不能安心工作

農村現有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無心從教的現象,其表現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徹底調離教育系統或由村級學校向縣、鄉級學校轉移。跳槽教師多為農村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員的`離去無疑會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

2)厭教:部分學校常規工作管理落實不利,教師敬業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責任心淡化,不願鑽研教材,對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絲毫不感興趣。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鬆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於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另外,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説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很多骨幹教師不願意呆在農村,調至鄉鎮或縣一級教育機構,這是因為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鬆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於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3、學生問題

通過和學生們的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國小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髮展的因素,國小生的學習是無意識的,缺乏主動性,需要家長及其老師的監督指導才行。據調查,76%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這就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就學生資源而言,學生基本上出了課本教材沒有課外書可供閲讀,學校裏也因自身經濟、書目價格太高等原因無法大量購進閲讀書目供學生閲讀,這就導致閲讀視野很窄,

4、家庭問題

在西部農村,父母為了維持家庭這種開支,相當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由於隔代的關係,爺爺奶奶們大都很寵孫子孫女,對他們溺愛有加,這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形成都極為不利。在採訪過程中發現,較為普遍的現象是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調皮,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們,任他們由着性子來,一位有一個6歲小孫子的老人説:“沒辦法,爸爸媽媽沒在家,我們根本管不住他。”

還有大多數家長沒有家教意識,他們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裏刨食吃。

三、解決農村國小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由於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鄉村國小、中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問題,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人投資辦學,來補充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建立一個機制對農村教育投資監督。

第二,教育管理權限下放學校,增加學校的決策權,並向學校提供良好的辦學環境;對農村教師問題要切實做好改變教師的素質,加大師資力量並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建立良好的師資隊伍,對不合格的民辦教師給予辭退,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農村教育資源分配,當地政府應該把農村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分配資源時着重加大農村教育的經費,為農村教育提供土地資源和其它的設備。

靖遠農村國小教育的發展前景:充實義務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提高質量,在保持兩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形成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和制度,普及義務教育的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發展學前教育。重視兒童早期教育,重點發展學前教育,使絕大部分鄉村兒童都能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為國小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