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十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十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學院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關於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情況,以及其中所反應出來的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一、目的:

現在社會上普遍反應大學生兼職眼高手低,所以身為大二學生的我,對於社會充滿了好奇,但是又不能充分體驗找工作是如何的艱難,恰好大學生的空閒時間很多,老師要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而兼職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此,為了瞭解大學生對兼職的看法以及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等,特開展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調查結果:

數據統計38%的同學對做兼職持良好、贊成的態度,並且66%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這些同學做兼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22%的是為了賺點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這22%的同學中,月生活費在300-600元左右佔大多數。2、40%的同學認為兼職會影響學習,40%的同學認為合理安排就不會影響學習,而48%的同學會在寒暑假做兼職。3、92%的同學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是派發傳單、做促銷和禮儀。極少數同學則會選擇模特兒和家教等兼職工作,80%的同學獲得兼職信息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兼職中介推薦。隨着現在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50%的同學願意在網上做威客網絡兼職、付費調查兼職或者做網店代理兼職。

三、數據分析

1、絕大部分同學對兼職持贊成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而選擇做兼職的同學卻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學認為做兼職會影響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議同學們最好在寒暑假等長假時期做兼職。

3、既然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經驗,那就要選擇能鍛鍊自己能力的兼職類型,如果是經管系的,可更多地考慮促銷方面的工作,學習旅遊管理的,可選擇促銷、禮儀和餐飲等多種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小心兼職騙局。

四、總結:大學生可適當地、適時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工作,這樣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確看待和對待兼職,要有選擇性,不能把兼職看的比學業還重,更不要佔用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應該掌握好尺度。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有很大變化!對於大學生而言,大學期間是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他們希望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衞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眾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脱穎而出的發展機會。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衞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狀況 多方引導 健康發展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説,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

本調研報告針對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其看法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的實地調研,通過對學校各年級各層次同學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其他高校的調查報告,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在總體健康發展的大背景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不善於理財的赤字消費,

靠借貸維持而不計償還能力的超前消費,高於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因此,如何理性看待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在這過程中又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已是關係到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等多方面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 當前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數據及結果分析

1、消費狀況調查數據

(1)家庭平均月收入。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佔23%,1000元~5000元佔67%,5000元~10000元佔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4%,來自農村的佔96%。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來自於農村,我國的城鄉差別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城市。該數據與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絕大部分中國人家庭夫婦月收入為2千元~5千元,貧困家庭與特別富裕家庭都是少數。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每月消費支出較少,而特別富裕家庭大學生的生活可能較奢侈,比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購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這在我們學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費金額。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佔9.5%,500元~1000元佔72.5%,1000元~20xx元佔14%,20xx元以上

佔4%。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為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xx元的只佔4%,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為大學生代表着高消費,代表着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餘的學生佔6%,感覺剛好夠花的佔51.5%,感覺不夠花的佔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感覺月月有餘的學生中,大一學生佔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項目較少。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佔16%,6%,44%,34%,可見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費方式。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佔10%,有計劃消費的佔32%,想花就花的佔54%,選擇其他的佔4%。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每月飲食開支在300元以下的學生佔10%,200元~400元佔48%,400元~600元佔32%,600元以上佔10%。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着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而這些數據與其他地區(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這主要是因為綿陽地區物價水平相對較低。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

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一直存在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7)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本次調查遺漏了戀愛開支,但據我們調查過程中口頭瞭解到: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50元以下的佔12%,50元~100元佔4.5%,100元~200元佔15.5%,200元以上佔22%,另外46%的學生回答沒有戀愛。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電話費。平均每月電話費支出在20~30元以下的大學生佔20%,30元~50元佔38%,50元~80元佔36%,80元以上佔6%。大多數大學生的電話費支出在50元~100元之間。少數學生遠程戀愛,煲電話粥,導致每月話費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大學生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元以下的佔8%,10元~30元的佔21%,30元~50元的佔39%,50元以上的佔32%。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適當的上網,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學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多。

(10)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29.5%的大學生選擇吃喝,24%選擇旅遊,17.5%選擇穿着打扮,16%選擇上網吧,7%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還有很多人選擇外出觀光旅行,可見大學生已經成為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迪廳,KTV等娛樂方式也正日漸受到大學生們的寵愛。

(11)採用哪種方式進行消費。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同學是選擇在學校周邊的商業區購物。

(12)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每月支出是否有預算有計劃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為42%,男同學則為37.1%。

(13)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家庭較貧困的學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

  篇三:關於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目錄

一、 摘要

二、 問卷方案概況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研究內容

三、問卷調查概況

四、研究方法

五、現狀分析

1、 圖像分析描述

2、 存在的問題

六、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原因分析

七、結論及建議

八、總結

附錄一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問卷

一、 摘要: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社會消費水平快速增長。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 由於大學生年紀較輕,羣體較特別,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 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 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 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行為和結構,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能很重要。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羣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二 、問卷方案概況

關鍵字:大學生、消費情況、消費傾向多樣化、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消費現狀及分析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

調查對象:城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項目:

1.明確城院大學生用於消費方式狀況

2.明確城院大學生用於消費地點的選擇狀況

3.明確城院大學生主要消費方向狀況

調查範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調查時間:20xx/11/12

三、問卷調查概況

1 問卷的發放

本次問卷共發放10份,有效問卷 10份,佔所有問卷的100%。 發放時,我們以城院經濟管理系、建工系、公共服務系、國際商務系、物流管理系,隨機發放。

2 問卷的內容

問卷內容包括消費結構和消費趨向兩大部分,問題大致包括:

四、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抽樣調查法

五、現狀分析

1 圖像分析與描述

從圖表上看,一個月購物次數1-3次佔比例最大,其次是3-5次。 結果表明:大學生在購物方面還是趨向於頻繁的.

結果表明: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還是用於娛樂和購買衣服方面.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前言:我們組經過調整之後組員共四人,在確定自己的所承擔的任務之後,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這個階段裏,別對建設職業學院,旅遊職業學院,還有我們同濟科技職業學院三所學院的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性問卷試的關於大學生運動損傷調查。那麼,在這次調查中,我們隨機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學(主要以男生為主)。

主體:這次掉調查為了全面瞭解學生運動損傷的現狀和特徵。我們儘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細節問題包括運動損傷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1〉 首先對截止今年的一年損傷次數進行了分類總結:1)損傷一次的佔總的27.8%,2)損傷兩次的佔12.1%。3)損傷3次的佔9.4%。4)損傷4次的佔4.3%。無扭傷的佔68.6%。同時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幾乎所有運動扭傷的學生在運動之前很少做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這就導致突發意外性事件發生,也是造成運動扭傷的關鍵原因。

〈2〉 他們在運動損傷後,對其運動能力或狀況,我們也進行了調查,總的來説呢,分別處於一下三種情況:1)重度:一週內不能運動需要治療的佔2.1%。2)中度:停止或減少患部運動7.3%。3)輕度:能夠運動且不使傷病加重13.8%。正處於身強力壯的我們,對於一些中輕度的損傷,恢復的可能比較快,但是這也取決於損傷的部位有和一些藥物治療有關,還有自身調節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 這幾次損傷性質我們也進行了總結:1)急性:運動中突然受傷,並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症狀,佔5.6%。2)慢性:有多次細微傷所致,並有局部痠痛麻脹痛等症狀,佔2.7%。3)陳舊傷急性復發,先前傷痛未愈,仍舊訓練比賽使原傷加重1.1%。那麼運動扭傷跟所發生的季節也有聯繫,對此我們對損傷發生的月份進行了歸納總結: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發生的概率比較高平均佔27.2%。其他月份平均下來保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比較穩定。因為在6、 7、8這幾個月份,學生的運動量比較大,同時運動比較多。所以這個損傷率也相對比較高。有些扭傷,碰傷,撞傷等一系列外傷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客觀條件是存在的,這個誰也避免不了的 。

〈4〉 作為學生當然是在學校呆的時間比較長,在學校學生一般進行什麼活動,什麼項目對損傷所造成的機率比較高呢?1)在課外活動期間佔18.7%。2)運動會上佔2.8%。3)體育課和其他娛樂活動佔的比例很少。他們所從事的項目主要是以籃球為主佔32.5%。足球佔10.6%。跑類佔8.7%。其他佔 2.3%。就籃球而言是大學生熱愛的一項運動,但是很多同學在運動中缺少技巧性這放面東西,所以在運動中難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傷害。

〈6〉 在對自身的損傷後的處理,治療及康復方法,大部分都是選擇藥物治療。因為就長常理而言,有病當然去看醫生,對一些稍微輕一點的皮外傷的話某些人就可能不會去看醫生拉,也就是説靠我調節,但選擇率比較低。

〈7〉 最重要的,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們在損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這個問題上面身體上的損傷最容易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衝動。但這也可能取決於損傷的程度。對此我們也進行了調查:1)非常大0.12%。2)比較大0.35%。3)一般4.5%。4)有一點10.2%。

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和分析,進一步揭示損傷的規律、特點及其原因,並指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和康復方法。並指出通過調查將情況反映到學院,希望學院開設一些對運動保健和體育康復有關知識,充實大學生的體育保健知識,同時也對學生心理素質進行評估計,從而更好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隨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且使用者範圍也開始擴張,好像在前幾年,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不過這都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但是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大學裏,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大學生擁有自己的喜歡的一部手機不再是很遙遠的事。越來約年輕化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説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特此,我專門進行了這項調查活動。其調查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80%的學生擁有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10%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着高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手機在大學裏已不再是新鮮的玩意兒了,已經普及化了。大學生的消費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羣。

二、使用哪個牌子的手機

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最喜愛的品牌是諾基亞,40%的人使用的是這款手機。很顯然,諾基亞佔據了絕對領先的位置,與其他品牌拉開了不小的距離。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愛立,亮麗的外形與實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選擇的重點;第三位是三星,三星雖然擁有高技,接着是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品牌,波導是唯一進軍一線陣容的國內品牌,tcl緊隨其後。

三、質量、服務最好的品牌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知名品牌的企業產品質量普遍表示認可,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品牌形象較好,消費者認可度較高。國內外品牌在這方面差距較小,國外品牌只是個別產品的認可度高於國產品牌。國內品牌中波導成績斐然,但拉開其他品牌的差距也越來越小。排名中,tcl、夏新、聯想難分高低。

四、選擇手機考慮的主要因素

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另外,由於大學生都是年輕人,他們對手機的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其次是多鈴聲,大容量的電話本,彩屏,雙屏。娛樂方面有遊戲,gprs上網,播放mp3,可更換外殼,紅外線接口等。

五、目前使用手機的價格

調查發現,目前絕大多數讀者的手機價格在800--1500,大學生購買手機還是以實用為主。只有10%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800元以下的手機,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1500以上的高價位手機。

六、在什麼時候擁有自己的手機

隨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機的價格下調,使不少大學生擁有了自己的手機,50%人開始在上大學的時候擁有自己的手機。但是獲得手機的途徑中家人購買的佔45%;自己購買佔51%;朋友贈送佔3%。以上調查表明,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有所提高,能夠滿足他們的額外消費。

七、購機地點

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為集中,大體上分佈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他們認為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手機售後服務也不錯,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另外,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八、大學生對手機功能的評價

在現有功能中,來電/接聽電話時間和中文輸入功能分別位列消費者最看重功能前兩位,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短信飛遍校園內外,這也是大學生手機資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許多同學都定了包月短信。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説,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説,校園裏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説,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並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重視,而且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瞭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採用EXEL 20xx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具體見圖2)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具體差異見圖3)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xx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詳細可見表)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温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餘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裏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於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於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鋭觸角的羣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裏面一般都是同齡羣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羣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羣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羣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説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説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籲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國小生早晨要不要吃早餐是廣大家長關心的一個社會問題。為了進一步瞭解學生吃早餐情況,我對經二路國小一至六年級同學吃早餐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調查經過

記者:“甲同學,請問你吃早餐了嗎?”

甲同學:“沒有。”

記者:“是不想吃嗎?”

甲同學:“不是。是因為早晨時間太緊,家長來不及做。”

記者:“乙同學,請問你早餐吃什麼?”

乙同學:“牛奶和煎雞蛋。”

記者:“經常這樣嗎?”

乙同學:“不是。大多數時間是吃媽媽平時給我準備的好吃的(零食)。”

丙同學:“我經常在地攤買吃的。”

  二、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涉及經二路國小一至六年級共200名男女同學,其中:男同學110名,女同學90名;高年級100人,低年級100人。從調查的情況看,低年級吃早餐的人數佔到被調查人數的75%,這與他們年齡小,父母和長輩關心程度高有關;高年級吃早餐的人數佔到被調查人數的60%,佔比略低於低年級同學,這與家長不能堅持做早餐或者學生自己不想或不願吃早餐有關;男同學吃早餐的人數佔到被調查男同學總數的45%,女同學吃早餐的人數佔到被調查女同學總數的65%。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我是二組的隊員。我們組的課題為“中學生上網好不好?”。現在有許多中學生迷戀上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而有的同學利用上網,學到了很多知識。針對這個課題,我們對中學生上網課題進行研究。為了瞭解情況,我們曾幾次進行討論,制定了計劃,並進行了調查。我們覺得課題重點與難點是“中學生上網到底有利還是有弊?”,決定對這個難點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採訪我們發現,上網有利也有弊。其中: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⒈開闊視野

⒉加強對外交流

⒊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⒋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⒈網絡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⒉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⒊網絡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⒋網絡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症狀。

我們採訪了一位專家,他説:“網絡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髮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我們要引導和規範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絡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範,使其有防範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絡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絡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絡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的確,網絡,一個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信息時代的標誌。作為我們中學生,理所應當對其進行追求、探索。這儘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敖遊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坐在家中即可瀏覽眾多網上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收藏;幾秒種內,便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各地各種祥細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過各學校開辦的遠程教育網瞭解更多的知識等等。正由於網絡的這些優點,才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睞。我們還發現,如果將上網用於學習,則利大於弊;如果將上網用於聊天、遊戲,則弊大於利。我們應該在上網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上網有利的結論:在現在,是信息時代,光抱着書本死啃是沒出息的。網上有許多益智的資訊,對中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很有幫助;上網有弊的結論:中學生沉迷網中不能自拔,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還容易受網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

最後,我想説,只有更好地利用電腦,才能使電腦對我們有利而無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國小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情況的調查,探究了國小生在學習態度和習慣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學習態度 學習習慣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一、調查目的

學習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成效,直接影響學生個性與人格形成與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基本保證,是終身學習的需要。根據我們平時的觀察、瞭解,目前我市國小中的一些學生分還沒有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而缺乏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動力。為了改變現狀,尋找培養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我們深入本市城鄉國小對國小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問卷法:學生問卷。

觀察法:隨堂聽課,檢查學生作業本。

訪談法:師生座談會。

定量、定性分析。

(二)調查時間、對象與範圍。

1、時間:20xx年3月—5月。

2、對象與範圍:隨機確定6所國小作為課堂教學情況調查對象(八甲鎮長塘國小、實驗國小、松柏鎮新聯國小、陂面鎮中心國小、永寧鎮紅光國小和石望鎮建設國小);隨機確定6所國小作為作業情況調查的對象(石望鎮中心國小、新和國小,春城城北國小、昇平國小,八甲鎮徐屋國小,河口鎮龍門國小和圭崗鎮馬催國小);選取3所國小169名學生作為調查問卷的對象(春城一小三年級1個班64人,合水中心國小四年級1個班50人,春城崆峒國小五年級1個班55人)。

三、調查結果

(一)學習態度方面。

在調查問卷中有四道題目是關於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

1、上課時你會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嗎?

在169份調查問卷中,有40%的學生是積極參加的,有57%的學生表現一般,還有3%的學生不參加。

2、在課堂小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現怎樣?(A積極發表意見;B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C不參與)

3、課堂上你會認真傾聽同學回答問題或老師講解嗎?(A會;B有時會;C不會)

從以上的兩道(2、3題)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認真傾聽”,但在小組交流中積極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

以上的三個方面,問卷結果和我們的聽課觀察結果基本一致:學生聽課率還比較高,大部分學生聽課都比較認真,而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積極發言的學生不多;主動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和被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基本上是各佔一半。以上這些方面,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城區國小的學生比山區國小的學生表現會好一些。

在學習態度方面,通過和老師的交談還了解到:勤學好問的學生在一班中大約佔五分二,一些學生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刻苦精神。

調查問卷的第4道題目是:

你最喜歡哪一門學科?(A語文;B數學;C英語;D美術;E音樂;F體育;G其他)

本題目目的是想了解學生的興趣情況。從調查問卷和我們的訪談中瞭解到,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們最喜歡的老師任教的哪一個科。例如在調查的三個班中,其中有一個班的體育科、有一班的音樂科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其次才是語文、數學科。學生之所以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是因為這個老師的課上得好,生動、有趣。

(二)學習習慣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國小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有90%以上的學生在“課堂練習能獨立思考完成後等候展示思維過程”(“等

待同學或老師説了再做”的學生只佔10%);9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各科教師佈置的課後作業”;城區國小有80%的學生有看課外書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等。

但也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作業習慣普遍比較差。

我們檢查了6所國小學生的語文、數學作業,其中有3所學校學生的作業大部分做得比較好,還有3所國小的學生作業質量普遍比較差,表現在字跡不端正,隨意塗改,不整潔,正確率不高。聽課觀察:寫字的姿勢不正確,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學生不多。

2、預習、複習習慣尚未“定型”。

調查問卷顯示,做到“經常預習、複習”的學生佔27%,“有時預習、複習”的學生佔52%,“老師佈置就會預習和複習”的學生佔21%。通過我們與老師、學生的交談,瞭解到的情況也基本如此。這就充分地説明了學生能自覺對學科內容進行預習、複習的習慣尚未形成。

3、缺乏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

聽課觀察:例如語文課,教師要求讀完課文後提出問題或發表自已的意見,但能主動地提出問題、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大部分學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師提問便“沉默是金”。有的課堂上表面熱鬧,有問有答,實際情況是除了幾個優秀的學生能回答老師的問題外,不少學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答案,或是隨聲附和,自己根本動腦筋思考問題。

4、沒有形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

在調查問卷的3所國小中,其中有一所是城區國小,兩所是農村國小。城區國小的學生有看課外書習慣的佔了80%,而農村國小的學生僅佔35%。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摘要]愛情,人類永恆的話題。本文從大學生的戀愛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以大學生戀愛觀為主題,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的主要因素。本次調查的目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戀愛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觀;調查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歎。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為98.75%。

3. 調查時間為xxxx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 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説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説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説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説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説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説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説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並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20人蔘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 只有25%的人認為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為不是。

2. 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為婚姻,則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4. 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為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後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於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為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於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於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麼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現實的方式。大學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並不反對,採取了開明的態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對於婚前的性行為已經不再是那麼保守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排斥婚前性行為。雖然大四的學生對於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於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着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懂得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閲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餘,進入大三後,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後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三、大學生戀愛觀及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 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 急於求成的佔有心理。與高校聚集着才華、風度、美貌於一身的特殊人羣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 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 遊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羣體,今後的生活還會動盪,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後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於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衝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因為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為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裏,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為,進入大學以後,思想很消極,什麼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彷彿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鬥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於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説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採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係。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祕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後的後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後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着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着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為正常現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為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着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 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於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後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6.愛情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為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繫的概念,不可能相提並論,就算是有聯繫,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為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為戀愛與學習沒有關係,互不影響。

7.物質至上。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是建立在對方的家庭、社會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條件優越為背景作為雙方感情的基礎,傳統上認為女性依賴性強,大多數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將來託付給一個即可靠、又安穩的人身上。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託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係。

四、樹立合理戀愛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徵和存在的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裏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為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後的婚姻法增加了關於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範婚姻關係。對於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着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裏、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髮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着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着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裏,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後,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着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裏,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着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當代大學生隨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識期的到來,在沒有了各方面壓力下,在充滿美麗幻想的大學校園裏,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序曲。但由於人生的經歷、生活閲歷的缺少,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愛的同時,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想法。影響着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甚至引發痛楚事件。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範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於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係;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於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閲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慾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內的書本閲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閲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閲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閲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但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並不容樂觀,存在許多不足或誤區,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課題研究的意義

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我們都發現了,平日裏我們中學生是否有時間去讀一些課外圖書,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據我觀察,身邊的同學中讀課外書的的確是多的,關於他們所讀的書的內容是比較讓人的擔心的,我並不認為看一些言情小説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鑽在這種書堆裏,我想:從大體上看,是弊大於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讀書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都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盅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奇妙。最近幾年的“國民閲讀調查”也顯示,還沒有人敢説“讀書不重要”,大概是怕別人説自己不思長進、沒理想和追求。那麼為什麼大家不去幹重要的事情,而去幹不重要的事情呢?讀了半天,人也讀呆了,工作還成問題,還奢談什麼“黃金屋”、“千盅粟”、“顏如玉”哦!乾脆不讀了,,打psp去,k歌去。專家們及時提醒,不要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讀書,讀書能夠讓你增加智慧,保持尊嚴;更多的人説,智慧和尊嚴先免談,我需要增加財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專家們並不認同這種庸俗的觀點,還在不斷地追問:你們為什麼不讀書呢?為什麼?當被追問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説:沒有時間讀書 (盯着電視發傻的時間挺多),沒有讀書的習慣(上網的習慣有了,還上癮),書的價格太貴了(比一個漢堡包還貴)。這些當然都是藉口。當所有的人都在為不幹一件事情而找藉口的時候,這件事情就不是用簡單的理由可以解釋的了。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

通過調查分析了中學生閲讀的幾點情況:

1、讀書時間不足

2、缺乏閲讀興趣

3、閲讀空間越來越少

4、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

5、閲讀的選擇類型

調查中引發的思考:

課外閲讀無疑是重要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説的:“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他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課外閲讀是開拓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的一條重要途徑。從閲讀熱情和重視課外閲讀,語文成績也相對較好的學生的個例中,我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對課外閲讀的重要性的認識。只是苦於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上面,因此雖有對重要性的認識,卻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我們應該學會閲讀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閲讀時間,也要懂得挑選好合理的閲讀材料,培養自己良好的閲讀習慣。我們還應該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走出來,有意識地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健康的課外讀物的閲讀益於身心發展和思想、審美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而作為一箇中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仍然是其主要任務,課外閲讀只是一種課堂學習的有力補充。所以,中學生必須擺正主從位置,以便於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數據分析後,我小組成員認為當今中學生閲讀量是十分大的。同學們都認為閲讀對於自身的消遣娛樂和素質培養是很重要的。數據顯示,中學生十分喜愛雜誌,因為它時效性強、內容更新頻繁且迎合了中學生對於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説、中外名著雖然內容充實、文化底藴頗深,對中學生素質培養有良好的效果,但因為書中所講內容通常陳舊,離同學們生活甚遠,難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但這種忽略經典文學、優秀作品的現象是不容小覷的,中學生是處在一個生理、心理髮育成長的階段,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還不成熟,在文化多樣性的現今社會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的。在調查過程中,中學生中男生更側重於科幻、武俠、軍事、體育等書刊。而女生則側重於言情、少女漫畫、時尚雜誌、文學雜誌等。

通過調查,我們對中學生閲讀情況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1、閲讀目的多趨向自娛

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為讀名著或其他小説是為了“消遣和娛樂”,且大多在課外時間閲讀。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讀名著是為了“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且帶有極大的閲讀嚮往和興趣。從文學名著中可以認識我們生活的社會、認識他人、瞭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義,探索生命的價值,培養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