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企業調查報告精選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企業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業調查報告精選15篇

企業調查報告1

為了更好的瞭解企業文化的本質及其作用,本人於X年X月至X月X日通過訪問法,資料蒐集法對XXXX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調查。總體來説企業文化,很廣泛從多方面對於企業的發展提出理念,對於人才的要求有獨到的見解。然而企業的文化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問題,就這些問題而展開分析,並提出改進的建議。

一、XX市XX科技有限公司概況

XX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xx年,位於XX市福田區益田路,法定代表人是劉某某,註冊資本(萬元)100,公司的經營範圍: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服裝設計,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不含專營、專賣、專控商品);計算機系統集成;弱電工程設計;計算機軟件、硬件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微波產品、電子產品的技術開發及銷售(不含限制項目)。

二、公司企業文化的簡要介紹

(一) 以品質為基礎

公司逐步健全推行質量保證體系,在管理上堅持:"優秀人才、優秀品質、優秀服務"。產品的質量是我們的誠信。推行:零缺陷服務,為用户提供滿意度。

(二) 以創意為發展

勇於創新,創新是高科技公司的靈魂,是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礎,是取得競爭優勢、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時刻虛心學習、永遠大膽創新,是每一個員工的責任。

(三)以成果分享為共同目標

一個成功的企業,只有不斷的分享,在此過程中也要不斷的接受批評,而管改進自我,以優秀的成果造福客户。服務客户、服務社會。

一個企業的文化體現在管理上。對於以上企業文化的分析,發現企業文化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問題:

三、XXxx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問題及其原因

(一)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企業文化中可以看出,對於企業利益與品質的保證較多的,相對而言對與員工利益的保證就十分欠缺。比例過分的失調,很顯然只有的體制實行起來,不能靈活應對,涉及範圍太校現在市場發展迅速,而企業不能夠與時俱進,對於制度給予相應的改善。陳舊的制度導致員工工作缺乏動力,也使得許多員工也抱着混口飯吃的態度工作。很多員工認為自己在公司的發展空間小,不能夠很好的體現自身的價值,在企業文化中也提到了“優秀人才”但是根據調查很多人都沒有受企業任何專業的培訓。這也暴露的體制不能夠很好實施的缺點。

(二) 公司員工對企業文化認識不足

很多公司員工認為企業文化,那是公司高層的事情,與自己沒有多大的利益關係。也不會想花時間在這上面。更多是考慮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公司在企業文化上的宣傳力度很欠缺,在調查過程中也有高層説到:現在工作繁忙,很難有時間去做文化建設的宣傳和配合工作,對於如何宣傳企業文化感到束手無策。還有些人認為企業子要效率好,那麼企業文化就會自然形成。這也是現在階段絕大多公司的想法。

(三)在建立企業文化上沒有良好的溝通平台

公司自身對於企業文化的瞭解十分的欠缺,以利益為第一,員工對企業目標缺乏具體的瞭解,沒有形成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危機而感缺乏,企業的歸屬感不強,時常表現出持才傲物、工作上由於分工不太合理,出現了互相推工作的情況,經常以“很忙”來拒絕參加院內的文娛活動,同事間往往只存在工作關係,缺乏潤滑。中層領導班子的管理能力問題突出,院中層領導班子成員大多是由專業技術拔尖的員工擔任,他們的普遍特點是工作壓力、工作責任越來越多,管理任務繁忙,對於管理上的知識沒有系統的學習和研究。所以導致了企業與員工矛盾重重。

四、完善XX市xx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管理的建議

(一)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要形式多樣,機制靈活,卻又不失威信。涉及企業本身的利益以及員工的利益。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同時要取得全體員工的一致認可,追蹤全球最新技術、經營管理理念。給予員工不斷的培訓、深造機會,激發工作熱情和創新活力。堅持以人為本,廣為接納和儲備具有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專長的科技人員,形成良好的人才知識結構,為企業創造更多財富。

(二) 加強對於企業文化的宣傳

首先明確企業的奮鬥目標,召集員工對於企業文化的共同學習,使其對於企業文化有深入的瞭解。不定期詢問員工意見,還可以同時創業企業文化特色如: 人本文化特、 色整體文化特色、創新文化特色色、求實文化特色、服務文化特色等,讓員工參與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使企業文化深入人心。

(三)建立雙向溝通的模式,讓員工與企業間形成良好溝通

企業對於自身的文化要有深入的瞭解。對於員工要給予人性化的管理,不定期瞭解員工對於企業的看法,認真的考慮或者採取接納。讓員工對於企業有較強的歸屬感,企業對於員工給予更多積極的關注,可以公開的鼓勵員工,挖掘他們的潛在的能力。在節假日給予適當的問候。開展各種活動,拉近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距離。良好的溝通與合作使企業內運作順暢,增加效益。

以上是我通過對於XXxx科技有限公司在企業文化方面調查之後的所感。通過這次的調查過程認識到企業文化實質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員工歸屬感、提高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以人為本、以價值觀塑造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對人的管理與對物的管理的有機結合。一個企業具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才能在現在商業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調查報告2

1.公司增加培訓費用以縮小技能差距

再經歷了20xx年和20xx年兩位數的消減預算之後,學習和發展部門終於在20xx年迎來了轉機。20xx年,學習和發展部門繼續彌補之前他們遭受的損失,將預算增長了9.5%,也就是説平均每個學習者大概有800美元的預算。另外,他們還在繼續增加着在經濟衰退中失去的員工數量,到20xx年共增長了百分之七的人手。考慮到這個增長數量,我們估計,美國的企業培訓團隊在20xx年總共花費了670億美元。

這些投資表明,企業兑現了對員工發展的承諾。大多數公司的員工都有着相當大的技術差距;隨着專業性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稀缺,公司意識到他們不能只靠外部解決他們的技能短缺問題。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就必須致力於內部發展,培養專業技能。

2.訓練小組提高效率

即使投入了大筆資金,學習和發展部門的領導還是在經濟方面承受了很大壓力,特別是在面對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正因為如此,學習和發展部門保持着對成本的嚴格控制,並嚴格審議他們的培訓計劃以減少沒有價值的投入。舉一個例子,美國最大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之一,BJC保健中心,創建了一個名為“測試”的課程,它幫助公司節省了高達30萬美元的培訓費用,降低了生產力損失。而且,該組織還把節省下的資源用於改善其臨牀培訓課程和其他相關舉措。

學習和發展部門的領導不斷尋找着使他們的更有效率的舉措,許多人正在進一步推廣以虛擬講師為主導的培訓(VILT),電子化學習(e-Learning)和社會化學習(Social Learning)。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培訓機構繼續得以削減掉需要的成本。在20xx年,每小時的培訓費用為52美金,這是過去6年來最低的。

3.擴大培訓機構的範圍

雖然訓練團隊在今年增加了,但是額外增加的總人數已超過學習者的增長速度。因此,在大多數企業,培訓人員相對僱員的整體比例在過去幾年有所下降。讓我們看一下數據:今天的組織機構中大約每1000名學員中有5.2個研發人員,而20xx年時的比例是6.7,比5年前下降了。部分原因是由於有了技術支持基礎的培訓,以及非正式和協作學習的出現。

員工數量的減少增加了培訓團體的壓力,因此應該拓展更有創造性的方式。例如,我們採訪了一個製造公司如何培訓其銷售人員,他們採用店內培訓的方式。另一個例子是,美國的黛安芬集團,總部設在美國的航空航天公司,創造了一個“附屬員工”的計劃,以證明中小企業也可以提供跨公司的培訓。這些努力的結果都是為了確保學習者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培訓,而不只是專業人員提供的培訓。

4.在學習和發展部門改變角色

不景氣的環境在經濟衰退時更加深了學習組織機構的壓力,因此要讓投入變得更有效率,更有技術含量和更符合企業的需要。這些壓力迫使所需的學習和發展部門人員能力結構產生了變化。舉例來説,對於現在最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發現自己花費了很多時間在課堂以外。提供在線培訓,並與學員一對一進行培訓。但不是每一個老師都可以這樣調整時間。

此外,更多的學習和發展部門組織增加了諮詢技能,以便更加有效的提供建議和解決給他們的生意合作伙伴。學習和發展部門團隊擴大了自己的戰略角色,以及他們正式和非正式的產品範圍,諮詢顧問的角色也變得更加重要。

最後,隨着對測量和分析的日益重視,導致訓練小組必須提高他們的報告和分析能力。追蹤和分析數據,可以凸現成本結構和利用率的問題,以及評估的價值和對於培訓的影響。這種分析是做出合理化投資決策的關鍵。

5.持續學習

員工在20xx年獲得了更多的培訓機會,培訓的平均時間從20xx年的12.75小時增加到20xx年的15.3小時。然而,大部分時間是用在非正式學習活動之外。學習和發展小組已經意識到,培訓必須能帶來持久的效益。知識和技能如果不能應用在工作上,那投入的金額只是一種浪費。

因此,學習和發展小組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確保員工通過不斷加強學習環境,施展應用到他們所學到的技能上。這些努力包括經理輔導,協作工具和體驗式練習。比如,黛安芬集團的“原動力”學習計劃和雅培製藥與學習者“保持通話”的培訓。通過這些培訓使公司意識到,只有不斷持續的學習才能真正對員工的工作產生實質性的作用。

6.把社會化學習變為主流

“社會化”這個詞正在逐漸改變着人們的實踐和培訓方式。學習和發展小組領導人正在重新考慮他們所採取的方法,通過社會需求和其他非正式學習方法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在20xx年,25%的美國公司投資了非正式學習的工具或者服務。很多大公司都支出了巨大的花費,平均花費達到了$ 40,000,這是他們在20xx年花費的兩倍之多。

許多公司都在嘗試使用社會化的學習方法,改善學習環境,推動技術創新。允許用户積極參與討論,並分享彼此的知識。這種方式不僅使企業機構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也有利於積極推動創造力和解決問題。

7.成功的外包

學習型組織如果不投入時間和資源很難取得成功。我們的研究發現,具有高影響力的學習型組織平均每年對每位員工投入$1,021進行培訓,這個數據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他們還提供更多的培訓,每年每位員工有2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與此同時,這些組織能夠提供相應服務,同時保持每1000名學員中有4.3個學習與發展小組成員,比美國平均5.2的比例顯著降低。

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這些組織有效地利用員工,更多的使用當地的資源和建立非正式的學習環境,為學習者提供開發和支持。此外,這些機構外包了更多的學習服務,把他們培訓預算的20%分配給了外部供應商,而在美國的平均水平只有14%。

具有高影響力的學習型組織尋找外包機會,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擺脱那些不必要的管理,高容量或非核心的活動,使企業內部人員可以專注於自我增值。這也是學習和發展型組織可以用更少的員工做更多事情的原因之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的學習組織是如此有效。 最近,我們深入有關市縣對全省宜林地資源的拍賣情況進行了調查,基本摸清了我省宜林地資源拍賣工作的現狀,發現了一些制約宜林地開發利用的癥結問題,並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我們的初步意見。

一、我省宜林地拍賣與治理的現狀

宜林地主要指適宜植樹造林的荒山、荒地、荒灘,宜林地拍賣是指宜林地所有者將自己所有的宜林地使用權以拍賣的形式轉讓給他人,取得一定出讓金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新的承包經營形式。通過宜林地拍賣把土地資源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可以充分調動農民羣眾和社會各界力量開發治理宜林地資源的積極性。

早在80年代,針對林業“三定”以來,羣眾承包的責任山長期得不到治理的問題,有些地方就將集體的宜林荒山、荒地和荒灘(當時稱“三荒”)承包或無償分配給農民羣眾開發治理。但由於羣眾存有怕政策變等心理,開發治理成效不大。90年代以來,全省各地借鑑以前的經驗教訓,把拍賣“三荒”作為擴大我省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1990年省政府《關於動員全省社會力量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定》規定:對林業“三定”後在荒山、荒灘、荒地上營造的中幼齡林,在明確權屬的基礎上,可以活立木為載體,實行營林勞動、管理、科技、資金投入的有償轉讓,或稱“買賣青山”。1994年省林業廳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拍賣宜林“三荒”工作的意見》,對我省宜林“三荒”範圍、拍賣的程序、拍賣價格的確定、拍賣年限及保持林業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等問題進行了規範。各地也相繼出台了一些拍賣“三荒”的優惠政策措施。全省出現了宜林地拍賣治理的高潮,到目前為止,全省共拍賣荒山、荒丘、荒灘、荒地520萬畝,共有78533户,366家企事業單位和團體購買了宜林地,其中已有60%得到了初步治理開發。

總結各地宜林地拍賣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單户公開競爭拍賣。對交通方便、立地條件較好,治理難度較小的宜林地,單户有能力治理的,採用單户公開競爭招標拍賣。

2、聯户購買,股份開發。對宜林地面積較大,分佈

相對集中,一家一户難以治理的,由農民羣眾通過聯户購買,股份開發,按股分紅。入股的方式包括:資金入股、技術入股、投勞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入股的股東包括農户、個體户、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

3、均分到户,拍賣治理。有些地區,為了避免在治理見效後出現“紅眼病”,將宜林地按立地條件合理搭配,平均劃分到户,由各户向集體交納宜林地使用費或按收益分成。這種方式在遷西縣圍山轉治理中普遍存在,由於圍山轉多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木,效益較高,這種方式較受歡迎。

4、改包為賣。為了維持以前形成的承包關係,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進一步強化承包雙方的責任與義務,經雙方協商,修改承包合同,合理作價,一次性賣給原承包者。對承包後逾期未治理或治理效果較差的,集體收回,統一作價,公開招標拍賣。

5、面向社會跨地區跨行業拍賣。到目前為止,全省已有366家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購買了宜林地。目前,參與跨行業購買宜林地的主要有:城鎮下崗職工、城市個體工商户、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等。團體主要有:廠礦企業、政府機關、賓館飯店等,其購買的目的主要作為本單位的生產開發基地或休閒旅遊度假基地。投資達200萬元以上。

目前,農村宜林地的開發項目主要是發展林果業、養殖、旅遊業、建立工業原料基地。

二、我省宜林地拍賣的主要做法和存在問題

(一)主要做法

總結我省宜林地拍賣工作,主要做法是:

1、強化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

經過近幾年來的宣傳發動,各地對宜林地拍賣工作較為重視,多數地區把這項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在調查的縣(市)發現,多數縣的縣委、縣政府都成立了由縣主要領導掛帥,林業、水利、土地等有關部門參加的宜林地拍賣領導小組,有關鄉村建立了拍賣組織,精心組織拍賣工作。曲周縣成立了由主管副書記任組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農工部、土地局、林業局、開發辦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鄉(鎮)、村也成立了相應組織,具體負責林地使用權拍賣工作的組織。

2、規範拍賣程序保證公正公開

在宜林地使用權拍賣過程中,各地着重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制訂拍賣。在拍賣前對宜林地進行摸底調查,統一規劃。制訂拍賣,交羣眾代表討論,報鄉和縣有關部門審查。二是合理確定宜林地標底,公開競爭拍賣。由鄉村幹部和羣眾代表參加組成評估小組,根據宜林地的不同類型、立地條件合理確定標底,張榜公佈,公開競爭招標。三是簽訂合同,進行公證。一般作法包括:統一製作合同樣本,規範合同內容,包括四至界限、承包期、治理標準和時間,雙方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合同簽訂後,進行司法公證,並報有關部門備案。土地和林業部門要及時確權發證。四是搞好拍賣金管理。多數地區的宜林地拍賣金管理較為規範,主要作法是村有鄉管或村有村管,拍賣金主要用於宜林地治理和改善農村。

企業調查報告3

一、關於建設生產蒸汽供應專線的現實需求

按調研工作要求開發區應急局專程到廣宇木業、欣成木業等企業徵求有關企業生產用蒸汽需求量的問題,有關企業負責人建議由開發區管委會廣泛向各企業徵求意見,籌集建設資金,由海浪或廣龍供熱向各企業專線供應生產用蒸汽,以此做為招商引資的一個基礎建設亮點。隨後應急局又分別向北味等多家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徵求了意見。結合以上燃煤設施改造情況看,僅以目前開發區企業數量、生產佈局和需求量來講不具備支撐海浪和廣龍專線供應生產蒸汽的條件。

二、開發區現有需要蒸汽供應企業類型

1、木業企業。開發區現有欣成等木業11家,其中需要生產用汽企業10家。主要分佈在東昇路以西,興海路以東,北環街沿線和人民大街以北區域,佈局比較分散,離海浪供和廣龍供熱站來講管線位置最遠是金秋木業大約3004米,預計工程費用312萬元;東信木業最近點504米,工程費用預計43萬元;管線鋪設生產成本較高。且目前企業自用鍋爐燃燒加工剩餘物和粉塵即可滿足全年生產烘乾需求。同時,海浪供熱和廣龍供熱現有生產能力,也達不到全年供熱(蒸汽)。

2、製藥企業。開發區現有惠美佳、康寶製藥、基納端剋期製藥3個製藥企業,蒸汽主要用於中醫原料提取、滅菌、配製、加温、蒸煮等環節。根據燃煤設施淘汰政策,以上企業全部更換了燃汽鍋爐,完全可以滿足生產自用,不需要外部供應。

3、食品企業。開發區現有森寶源、營寶、森然、森展、北珍、北味、鑫禾園、天龍、益優康、禾豐、永聯盛、紅松果等正常生產企業12家,其中紅松果、鑫禾園、森展、營寶等企業處於半年停產狀態,以上企業主要是對冬季供熱需求量很大,生產過程很少用到蒸汽烘乾。一般都是在9月份開始利用松仁殼等加工剩餘物對豆角、玉米、五味子、松子或食用菌等食品進行蒸煮或烘乾,對專線供應蒸汽需求量不是很大。另外,在加工時間上與冬季供熱時間相差大約45天左右。

三、關於建設供熱管網(蒸汽)的工程預算和建議

開發區現有15家企業有意向併入供熱大網,經XX和XX供熱公司測算並報市住建局備案,管網建設長度約為2萬延長米,外部供熱管網工程費用約為20xx萬元。市燃煤設施淘汰領導小組(生態環境局)以將有關預算情況上報XXX副市長,目前等待市政府研究批覆中。

應急局建議在開發區大量進駐製藥或食品加工型企業,且佈局合理的前提下考慮實施生產蒸汽專線供應。由開發區經合局或發改等部門策劃包裝有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向上爭取扶持資金。

開發區應急局

  20xx年10月10日

企業調查報告4

隨着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物流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企業競爭力,也是促進我縣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措施。為此,縣委辦組織縣商務局等單位對我縣物流企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

一、我縣物流企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物流企業21家,多數是以進行貨運代辦、貨物聯託運、信息配載,業務以整車配送和零擔快運相結合。從事大型運輸、儲存、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物流企業為主,對我縣來説發展相對比較滯後,尤其是現代物流企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具有一定雛形的物流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

1、張莊木材。張莊鄉現有從事木材加工廠家760户,在經營過程中他們除利用本地資源外一般從河北、山東、新鄉等地進原木,加工成板皮後銷往外地。在進貨和銷售過程中,都是企業自己組織自己的人力、車輛,實行獨自經營。

2、XX縣稻米。我縣有稻米加工企業20餘家,各自都是分散經營,去年經過入股整合為6家,並且這6家又經過資金、設備入股的方式成立了一家榮合利稻米加工有限公司,實行統一價格收購,統一向外銷售,年產值達到8600多萬元。

3、高碼頭羽絨。高碼頭鄉從事羽絨加工的企業共13家,都是從外地如東北、天津、河北購進原毛,然後加工成半成品銷往浙江、上海等地,在購銷過程中信息都不能互聯,基本上獨自經營。

4、王樓鄉華祥物流有限公司。佔地220畝,受市場價格的影響已基本為半停產狀態。投資xx萬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共建成大型原油貯油罐兩座,可貯原油6000立方米,年運輸量達100萬噸以上。

5、白衣柳東貨運大市常xx年建成,佔地46畝,倉儲面積達3000平方米,倉儲量7千餘噸,主要外運貨物有大豆、玉米、小麥、麪粉、廢舊鋼材等,內運貨物有化肥、複合肥、煤炭、木材等,輻射台前、南樂、清豐等周邊8個縣區。該貨場年吞吐量3萬餘噸,營業額達6000萬元。

6、白衣祥雲複合肥物資配送中心。該中心投資1300萬元,佔地48。6畝,建成562米的火車專用線一條,高標準倉庫4400平方米,可容貨物1。2萬噸。每月運輸量達170個車皮、1萬餘噸,全年貨物吞吐量可達15萬噸。

7、濮城君恆集團——軍恆化工有限公司。去年開始建設,佔地200畝。止目前,已完成投資1000多元,貨運倉儲面積為1xx平方米,可容貨物3萬餘噸。

從調查的情況看,這些具有雛形的物流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物流企業數量少、規模校調查瞭解到,我縣這20餘家從事運輸、裝卸搬運、儲存等物流企業都沒有集裝箱式運輸。全縣營運性車輛85%的在個體運輸户中,組織化程度低,並且多數是以配貨站的形式存在,而多數配貨站又以短途運輸和簡單裝卸、倉儲為主要經營方式;其中年運輸或倉儲能力超3000噸的僅4家,無1家資產超5000萬元的企業和經營收入超億元企業。

二是物流效率低,社會化程度不高。目前,我縣共計擁有載貨車輛10182台,噸位5770噸,這些車輛真正用在物流企業的還不到15%,且隸屬不同的系統,有的是企業內部組成的運輸公司,有的是郵政、交通系統,有的是個體私營户。業務以整車配送和零擔快運相結合,佈局比較分散,資源相對不集中,形不成合力,車輛利用率較低。

三是運作層次低、成本高。我縣物流企業主要從事運輸、儲存等粗放式、單一的經營活動,多數為“車隊+貨場”,處於電話聯繫、手工操作、人工裝卸的運作階段,流動獨立、單向,不能做到信息共享,現有物流企業和物流設施規模都比較小,基本處於零散、量孝無序狀態,真正具備物流活動六大要素(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為一體的企業沒有,第三方物流幾近空白,層次較低,物流成本較高。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縣物流企業雖然得到了發展,但仍屬於傳統物流階段,無論是組織結構、運作方式,還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離現代物流的要求及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

1、對現代物流認識不足。從目前狀況上講,我縣物流企業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多數企業負責人對物流概念模糊,經營觀念淡薄,重視程度相對不夠,企業對物流的認識仍然侷限於運輸、倉儲和搬運,沒有意識到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作用。同時,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車隊、倉庫,不願把物流業務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來運營。如羽絨業、木材業都是自發的組織購銷活動,基本上都不符合現代物流企業的經營特點,只能算是具備現代物流企業的雛形。

2、物流基礎設施和硬件薄弱。我縣的物流企業運輸條件除了公路初具發展雛形外,還沒有高速公路,鐵路運輸設施還不配套,其基礎設施和裝備的內在質量差,缺乏具有現代物流企業經營等方面的條件,如華祥物流公司、軍恆化工有限公司在車輛、場地、

倉儲等配套設施方面,新技術、新設備應用相對較少,功能單一,運作效率低;物流的硬件技術,如包裝、裝卸、運輸、儲運、流通加工等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場站建設以及服務於物流所必需的網絡信息設施,制約了物流功能的發揮和效率的提高。

3、用於物流流通的貨源不足。由於基礎條件差,總量小,特別是我縣工業集中區戰略正在實施階段,沒有形成企業集羣效應和產品鏈式延伸,現有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產業優勢,市場貨源有限,大宗貨物少,制約了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

4、政策性支持欠缺。目前我縣基本上沒有物流企業發展的具體保障措施,現在亟待出台一些相應政策,支持和規範物流業的發展。

5、物流人才缺乏。專業的物流人才在我縣還是空白,目前,我縣從事物流企業的人員文化水平基本上為國中、高中畢業生,其從業人員素質偏低,中高級物流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我縣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瓶頸”。

三、幾點建議

我縣物流企業的發展要通過政策扶持、鼓勵、引導等措施整合、改造和提升現有的物流資源,轉變為現代物流企業;同時,要求企業有物流效益總成本觀念,加強物流成本核算,把物流業務交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來運作,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1、加大物流理念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採取多種宣傳形式,使企業認識到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能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和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的技術和效益。通過宣傳,爭取更多的企業將原材料、成品等的流通從貨物自運中剝離出來,交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使我縣物流企業依託工業企業進、出貨物量大中發展壯大,在行業範圍內樹立起大購大銷的現代物流理念。

2、完善和構建物流企業發展基礎設施平台。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運輸結構,積極引導縣內物流企業向工業集中區集聚,推進物流企業的重組、整合,共享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發揮濮台鐵路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路中小批量貨物中短途運輸優勢,加快貨物綜合流轉速度,提高貨物運輸和配載效率。二是引導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換標準體系,整合各企業物流信息資源,實行訂單處理一體化、倉儲管理職能化、貨物跟蹤全程化、客户諮詢自動化,提升物流企業管理水平。

3、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一是改變傳統運輸、倉儲、裝卸、配送各個環節分割運作的觀念,從整體上改造提升傳統物流企業,鼓勵企業引入現代物流理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管理手段,推動傳統物流企業轉型,尤其是推動有條件的運輸、倉儲和代理等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二是鼓勵擁有自己物流車隊的企業剝離業務和資產,借鑑現代物流模式,組建獨立運作、獨立核算、具有行業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時,通過整合物流資源,採取兼併、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發展一批大型化、社會化、專業化物流企業。

4、強化現代物流企業發展政策和措施。一是建立政府引導和宏觀調控為主的政策平台,制定扶持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規範產業發展的管理辦法。二是建立物流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使我縣的現代物流企業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企業調查報告5

一、工廠簡介

中山市力科電器有限公司成立於20xx年09月,位於中山火炬健基地健康路23號,主要從事廚衞電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吸油煙機、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和取暖器等。公司目前的設計生產能力可達到年產120萬台電器,是中國廚衞電器行業最重要的出口製造商之

一。坐落於國家一級工業開發區——國家健康產業基地內,鄰近中山港,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佔地面積達6.5萬平方米。

目前出口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美洲、澳洲、東南亞、中東及非洲等,在我們全球客户羣體中享有盛譽。20xx年開始積極地投入到國內市場的產品開發和業務拓展活動中,有望在兩年內,在國內廚衞電器行業OEM領域被廣泛認知並有所發展。20xx年公司營業額超過3000萬美金。

二 庫存管理的概念及其目標。

(一)倉庫的收發貨是確保物料數據的真實性的重要依據

倉庫庫存管理系統是一個企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內容對於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説都至關重要,所以倉庫庫存管理系統應該能夠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手段。庫存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倉庫的收發貨是整個庫存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出入庫的數據準確,才能確保庫存數據的準確性。

(二)庫存管理的目標

庫存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對倉庫所有入出庫活動的管理和控制及對庫存數據有效的統計和分析,以保證企業生產中暢通的物流,使決策人員及早發現問題,採取相應措施,調整庫存結構,縮短儲備週期,加速資金週轉,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佔用,同時,通過週期性的倉庫盤點,及時補救管理中的漏洞,使庫存管理系統實時地反映企業中各個倉庫的現時情況,為各類管理人員從不同側面提供所需信息,以便協調企業經營收到更大效益,庫存管理系統是協調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其數據的準確性、方便的查詢、有效的分析是整個計算機管理系統順利運行的關鍵。

三、庫存管理的主要形式

庫存管理具有多種形式:

(一) 委託保管方式。接受用户的委託,由受託方代存代管所有權屬於用户的貨物。即把所有權屬於用户的貨物存放在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的倉庫中,由後者代理用户保管和發送貨物,用户則按照一定的標準向受託方支付服務費,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實現零庫存和無庫存式生產。

(二) 協作分包方式。主要用於製造企業,這種形式可以通過若干企業的柔性生產準時供應,使主企業的供應庫存為零,同時主企業的集中銷售庫存使若干分包勞務及銷售企業的銷售庫存為零。

(三) 輪動方式。也稱同步方式,是在對系統進行周密設計前提下,使各個環節速率完全協調的一種零庫存、零儲備形式。這種方式是在傳送帶式生產基礎上,進行更大規模延伸形成的一種使生產與材料供應同步進行,通過傳送系統供應從而實現零庫存的形式。

(四) 準時生產方式和看板方式。準時生產方式不是採用類似傳送帶的輪動系統,而是“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從而實現零庫存。這是在日本豐田公司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是一種旨在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模式。

(五) 按訂單生產方式。即企業的一切生產活動都是按訂單來進行的,倉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儲存物資的倉庫,而是物資流通過程中的一個“樞紐”,是物流作業中的一個站點。物是按訂單信息要求而流動的,因此從根本上消除了呆滯物資,從而也就消滅了“庫存”。由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採用。

(六) 無庫存儲備。國家戰略儲備的物資,是非常重要的物資,因為其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所以幾乎所有國家都要有各種名義的戰略儲備。由於戰略儲備的重要性,一般這種儲備都保存在條件良好的倉庫中,以防止其損失,延長其保存年限。無庫存的儲備,是仍然保持儲備,但不採取庫存形式,以此達到零庫存。

(七)配送方式。企業通過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及時地將按照訂單生產出來的物品配送到用户手中,在此過程中通過物品的在途運輸和流通加工,減少庫存。

四、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庫存管理方式過於經驗化

完全憑經驗和存貨使用功能為依據進行分類管理,對所有存貨採用統一的庫存控制方式,並沒有對重點存貨進行重點管理,是一種較為粗放的庫存管理;沒有科學規範的方法,只是以足夠多的安全庫存以應會企業經常面臨的預期外需求,而不是根據不同存貨的服務水平以及各自提前期來確定;庫存控制仍然停留在庫內各種存貨的量上,沒有意識到存貨的積壓能夠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的減少,對企業的影響很大。

對於庫存的成本計算,每年底才進行一資,這基本是事後統計,對於庫存的控制不能起到什麼作用。存貨管理是中,注重了存貨的收、發、存的管理和實物保全,但對存貨的介值管理重視不夠。

(二)技術手段落後

存貨管理的技術手段落後,造成存貨的信息不能及時傳遞到公司相關部門及其上、下游公司。公司內部僅僅建立了以統計核算為目的的小型數據庫系統,嚴重時甚至會誤導公司的採購與生產活動,造成存貨的脱銷或者積壓。

(三)不能態度反映實時庫存和消耗

管理效率低下。由於信息化程度不高,因庫存對於同一種材料的多次入庫和多次領用,是很難計算實時庫存的,即使材料入庫和材料領用是採用集中記賬方,但又為材料的採購查詢和消耗查詢帶來困難。

(四)交貨狀態混亂

因需要控制庫存的來料時間,減少倉庫堆放壓力及庫存所產生的費用壓力,所以物料的來料時間安排非常重要。但因為物料的製作工藝有簡易之分,生產週期不一致,所以會導致有的物料會先於或滯後於實際安排的到料時間。還有,跨月的物料因與付款給供應商的時間有關,所以到料時間也需要合理安排。

(五)庫存管理人員素質低。

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缺乏使得公司難以確定科學的庫存量。管理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致使其在對庫存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習慣於單純憑藉主觀經驗,而不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存貨進行定性與定量控制。

(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差

公司各職能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致使公司的庫存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公司供、產、銷各部門往往片面追求各自部門的利益,彼此之間缺少有效的信息溝通,導致要麼公司的存貨儲備量低於市場需求使之失去市場機會,要麼造成庫存積壓,增加其儲存成本。

五、加強庫存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內部制度,確保其行之有效。

1.建立庫存管理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相關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確保庫存管理人員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監督。

(二 )監督與檢查。

2.定期檢查庫存管理的相關崗位和人員的設置情況;定期檢查庫存管理授權批准制度的執行情況;定期檢查存貨收發、保管制度的執行情況;定期檢查存貨處置制度的執行情況;定期檢查存貨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

(三)加強信息化管理

3.一個完整的企業物資供應管理系統應包括採購計劃管理,合同收託管理、倉庫庫存管理、定額管理、統計管理、財務管理等模塊。其中倉庫的庫存管理是整個物資供應管理系統的核心。因此有必要開發一套獨立的庫存管理系統來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而所使用的這套庫存管理系統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核心,此係統必須可以用來控制合理的庫存費用、適時適量的庫存數量,使企業生產活動效率最大化。

(四)整合物料資源

4.物料編碼過多過細,通用性不強,導致庫存管理量增大,而且容易造成庫存,加大庫存管理的難度。建議整合物料編碼,儘可能的少出現特殊物料,已生產的物料建議由技術部主導優化方案,加強通用性。

(五)提高人員管理素質

5.提高庫存管理人員素質,是搞好庫存管理的關鍵。庫存管理人員要加強政治學習、業務學習。企業要加強對庫存管理人員的管理,建章立制,使大家有章可循。

(六)合理的庫存規劃

6.企業要進行庫存規劃,控制庫存水平,降低資金佔用,使庫存效益和成本達到最優。做好庫存規劃,首先應制定經濟訂貨規劃,確定好經濟訂貨批量和再訂貨點,及時補貨,避免缺貨。其次,要確定庫存資金的佔用額。

六、調查體會

通過調查學習瞭解了整個庫存管理的模式,對加強企業庫存管理,降低企業綜合成

本的目標,有效地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正常進行有了更深的認識,企業通過提高庫存管理以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確保企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企業調查報告6

為全面瞭解企業創新活動情況,根據省、市統計局的安排部署,XX縣統計局於20xx年12月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企業科技創新情況調查”。本次調查採用重點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規上工業企業實施全數調查,對其他企業實施抽樣調查。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把握全縣企業的科技創新現狀,瞭解企業在實施科技創新戰略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為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依據,進而為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提供更好的宏觀環境。調查結果顯示,全縣企業創新意識增強,創新投入穩步增長,研發創新成效顯著,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處於較低水平,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還任重道遠。

一、企業科技創新的現狀

在市場競爭中,科技含量高低已經成為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科技創新作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已經受到全縣企業經營者的普遍認同。調查顯示,全縣22家規上工業企業和10家規上服務業創新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同時逐漸呈現出了一些自身的特點。

(一)創新意識增強

在自主創新活動中,全縣工業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創新意識逐漸增強。被調查的工業企業中45.4%的企業在近三年開展了產品創新活動,40.9%的企業在近三年開展了工藝創新活動,40.9%的企業在近三年進行了組織管理創新,27.2%的 企業在近三年進行了營銷創新,有68.1%的被調查企業準備在今後幾年內開展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而抽樣調查的10家規上服務業中,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營銷創新不足20%。

(二)創新投入穩步增長

隨着企業創新意識的增強,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以及研發人員的數量都穩步增長。20xx年度,32家被調查企業中,有科技研發項目的企業佔37.5%,分別是(益能鐵合金有限公司、山丹水泥集團、宏定元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金山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騰達西鐵冶金有限責任公司、丹馬油脂有限責任公司、潤牧飼草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豐源節水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長山子煤礦、青龍管道有限責任公司、鐵騎水泥)。科技研發經費支出4292.7 萬元,同比增長188.4%,政府資金42萬元,企業資金4250.7萬元,參加科技項目人員120人,其中女性10人,擁有本科及以上的學歷人員佔 50%。擁有獨立的研發機構或實驗室的企業佔12.5%,分別是(山丹水泥集團、鐵騎水泥、騰達西鐵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金山啤酒),從業人員34人,其中博士學歷4人,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8人。可見,企業已經重視自己擁有研發機構的優勢,把注意力放到了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方面。

(三)創新成效顯著

科研投入的增加帶來了豐厚的研發成果,全縣企業創新成效顯著。20xx年度,32家被調查企業新產品研發支出2927.9萬元,新產品產值6785萬元,新產品銷售收入6120萬元。企業技術創新效果明顯,被調查企業在產品方面:28.1%的企業增加了新產品,31.2%的企業提高了產品性能或質量,25% 的企業取得了開拓新市場或增加市場份額;在工藝方面:25%的企業提高了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28%企業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31.2%的企業降低了單位產出的勞動成本。在知識產權獲取方面,被調查的企業中39.3%的企業形成了國家或同行業標準,1.25%的企業申請了註冊商標或申請了專利,如:鐵騎水泥”、“丹馬油脂”、“西部合金”。

(四)市場導向及自身發展需求推動企業實施創新戰略

企業創新戰略的推動實施不外乎受到外部需求及自身發展壓力的共同影響:(1)外因——市場需求變化。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對於市場需求的變化最為敏感,這就要求企業及時根據需求的變化自發地對產品性質和結構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有81.25%的被調查企業認為創新對企業生存發展起了一定作用或重要作用。另外,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激烈的市場競爭也給了企業更大的緊迫感,有52%的被調查企業承認,市場或同業競爭也是其開展科技創新的主要動力。(2)內因——自身的發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靠一成不變的產品很難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檔次,創好名牌產品,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調查數據顯示,有42%的被調查企業因為企業內部研究與發展要求,迫使企業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投入,實施創新戰略。企業逐漸意識到,要保持其在市場經濟中的永續競爭力,就必須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甚至是引領市場需求的新產品。調查顯示,有28.1%的被調查企業的創新產品對於本企業是新的。

(五)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已成為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由於全縣企企業技術研發基礎條件有限,高層次技術人才缺乏,所以新產品研發難以靠自身去獨立完成,只有通過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引進智力、引進成果,消化吸收再創新,才能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近幾年,我縣的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部分企業與省內外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係,正在組織實施多項科技合作項目。調查顯示有34.3%的企業準備或者已經在和各大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展開合作。如:丹馬與甘肅農業大學合作的油菜籽深加工油脂乾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統技術集成應用,長山子煤礦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的長山子井田砂礫巖含水層分佈特徵及防治水對策研究、豐源節水與科研機構合作的承插式懸輥管的研發、益能鐵合金的多元鐵合金新產品的開發等。

二、存在問題

(一)企業的科技創新意識整體淡薄、開展科技創新的主觀能動性明顯不夠。在調查的企業中,大部分的企業經營者雖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體會,但對本企業如何開展科技創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覺無所適從,對研發設備和技術人才投資缺乏積極性;也有少數的企業經營者科技創新意識不強,對科技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安於現狀,小富即安,滿足目前的產品和市場,缺乏危機意識、進取意識和擴張意識,固守小農經濟的思維定勢,不願進行技術研發和擴大再生產的思想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禁錮。

(二)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引進、轉化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創新工作的正常開展。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就應該首先成為創新投入的主體,這一點在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財力有限的地區尤其重要。但是,我們發現在調查的企業中有50%的企業技術研發經費投入為零。大部分企業經營者仍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模式,將技術研發經費全部寄託於政府投入,沒有政府科技投入,就不會自主投資開展創新。同時,企業中只注重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投入,忽視技術、人才等無形資產投入的思想普遍存在。(三)企業科技創新基礎條件薄弱,創新主體地位還沒有真正確立,有效的創新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建立。在32家企業中有4家成立了技術研發機構或實驗室,其他企業由於思想認識、自身條件和客觀因素的制約,目前均無內部的、依託的或聯合的技術研發機構,也不具備任何實驗研究、分析化驗設備和條件。企業缺乏創新技術服務機構、技術交易中介組織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所以,創新僅侷限於單個企業、單個行業的行為,全面發展、縱橫交錯、內外相聯、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的創新體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三、對策及建議

(一)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意識,儘快確立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和動力,任何企業無論它現在的規模大小、效益如何,離開創新,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都將停滯發展乃至被淘汰。因此,企業要把科技創新擺到與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為企業的根本戰略和中心環節來抓。必須認清形勢,準確定位,毫不動搖地樹立科技創新的強烈意識,要把創新作為在市場上競爭制勝的法寶。企業要通過成立技術研發機構、培養技術研發隊伍、改進技術研發條件等措施,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打造和培育特色品牌,如重點發展“鐵騎水泥”、“丹馬油脂”、“西部合金”等已有品牌。要通過對現有產品的市場追蹤,掌握其在市場中所處的地位,瞄準同行業先進水平,不失時機地抓好新產品的研發,優化產品性能,提高產品品質,賦予產品新的內涵。

(二)要高度重視政府行政推動作用,充分發揮對經濟運行的宏觀引導職能。雖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享有高度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但是從我縣企業目前的技術發展和信息擁有水平來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放任企業盲目地開展創新,與發達地區競爭技術優勢,勢必會走許多彎路,不但增加不必要的創新成本,反而會挫傷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相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的創新事業,如果有了政府的強力推動,都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事實説明,不能簡單認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就是企業自己的事,而是要進一步加大各相關部門的引導和推動力度,政府有關部門要想方設法激發企業機制靈活的優勢,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導企業開展各類技術創新活動。要在創新決策、資源分配、責權利確定上,充分體現企業的主體地位。要通過加大項目支持、資金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引導通過創新來做大企業,做強企業。

(三)積極推動院企科技合作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企業要在鞏固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礎上,從企業自身發展需要、關鍵技術需求出發,主動去尋求技術支撐。要充分利用好院企業合作平台,繼續拓寬科技合作領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進先進技術成果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政府相關部門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積極牽線搭橋,吸引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與我縣企業聯合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幫助論證和引進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科技項目,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才團隊,形成引進科技資源與企業內部資源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新機制,儘快建立起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的創新服務體系。

(四)加強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在調查中企業談得最多也是人才,人才缺乏、人才機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企業創新發展的瓶頸。企業是吸引人才的主體,要樹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為,不求所有”的意識,研究建立引進使用好人才的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吸引人才來企業創業。通過科學評價,讓引進的科技人才以無形資產入股,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他們的創新積極性。企業還要有計劃地逐年安排好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考察交流和員工的技術培訓工作,持久不斷地提高企業員工的科技文化素質。針對我縣企業的實際,人才引進中要注重引進本地籍在外人才以及退休的科研人才,要注重用活用好企業現有人才,建立務實的用人機制,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要通過營造環境、搭建平台、選派科技特派員等措施,調動各種知識、技術、管理、資本與經濟相結合,讓一切為創造財富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在經濟上有實惠、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使企業成為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建功立業的舞台。

企業調查報告7

一、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實施效果不盡理想的原因:

1.對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認識不全面

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有三部曲:明確戰略規劃——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與具體的執行計劃。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目標決定了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又為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制定具體的人員補充計劃、人員使用計劃、人員接替與晉升計劃、教育培訓計劃、評估與激勵計劃、勞動關係計劃、退休解聘計劃等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依據。廣義上的人力資源規劃包含了所有這些具體內容,而決不僅僅“只是些招聘、薪酬之類的內容,有時再加點培訓方面的東西”。

2.公司戰略目標不明確

人力資源部門必須結合企業戰略的實施予以人力資源的支持和保證。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活動中,應以戰略目標出發,以戰略為指導,確保人力資源政策的'正確性與有效性。因此,人力資源規劃的前提是企業發展與企業戰略首先要明晰,而後才能分解到人力資源方面,隨後才會有人員需求計劃、招聘計劃、薪資福利計劃等與之相配套。而中小企業一般缺乏較明確的發展戰略,尤其在快速擴張階段,往往涉足於不同的業務領域,其中不乏許多新興產業。而這些新興產業在研發、營銷、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尤其是一些新開拓的項目,定崗定編工作不象傳統業務那麼成熟。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確的規劃,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3.中小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太快,不易進行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市場發展變化速度很快,而行業儘管隨市場變化而作規劃,到年終目標達成率也不過20% —30%。如某it公司是聯想在某區域的大代理商之一。在年初,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的年度發展戰略制定出了本年度公司的人力資源規劃。但是在新的一年開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聯想集團自身的戰略、組織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於是作為供應鏈上的一個環節,該it公司也必須隨之調整整個公司的人力資源規劃,根據要求重新進行公司的人員設置與編制,重新制定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培訓計劃等。事實上,企業外部的政治、經濟、法律、技術、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一直處於動態的變化中,相應地就會引起企業內部的戰略目標不斷地變化,從而又會導致人力資源規劃隨之變化。

4.缺乏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專門技術與人才

目前,雖然許多中小企業成立了人力資源部,但在行使部門職能的時候,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整體素質不高,專業人員很少,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專業技能不夠;第二、缺乏系統的職業培訓;第三、許多人力資源工作者土生土長,沒有受過良好的培訓,沒有經過正規大公司的薰陶,眼界不高。人力資源工作是一項非常獨特的工作,對個人素質、領悟能力和學習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在這些綜合因素中,有很多不是通過正規教育過程所能獲得的。一位優秀的人力資源工作者不是靠認證也不是靠理論培養的,需要的是其對工作深刻體驗和對社會的敏鋭洞察。否則,單純依靠原理、技術或數據處理的培訓造就的人力資源工作者無異於紙上談兵。鑑於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正在向中小企業滲透的現實,隨着各家企業對人力資源工作認識和實踐的不斷加深,人力資源規劃工作一定會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出強大的推動作用。

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是組織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對於尋求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尤為突出。而能否制定並有效實施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並不取決於公司規模的大小,最關鍵的是依據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特點制定出適合的政策。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研究,找出中小企業隨着企業的進一步經營發展在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方面的出路。

二、目前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兩大挑戰

(一)社會經濟變化

1、經濟全球化,

2、社會知識化,

3、信息網絡化,

4、人口城市化。

(二)企業管理變化

1、企業生存基礎的變化

2、企業發展源泉的變化

3、企業發展戰略的變化,

4、企業組織形態的變化,

5、企業活動內容的變化。

三、人力資源發展的三個新動向

1、中高級人才跳槽頻繁

在對150名首席執行官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調查問卷中,只有12%的人堅定認為不會離開公司,有54%的人聲稱自己在兩年內很可能或可能離開公司。本次調查的董事長和董事長兼ceo以及總裁分別佔31%、27%、23%,企業以國企和股份制企業為主,大約佔63%,行業以高科技和金融行業為主,大約佔71%。

2、七成人更看重“精神薪資”

七成人在選僱主時,首先考慮包括成就感在內的“精神薪資”。該調查涉及的幾十位企業經理表示首先在意公司是否有自身的企業文化並提供廣泛的網絡共享這種文化。

職業顧問認為,“精神薪資”説明人才希望被僱主認同,與後者一起成長、發展。除了提供物質外,企業的“精神薪資”能真正實現人才的增值,這種成就感不是單純的薪資福利就能滿足的。

3、員工的壓力管理和健康管理日趨重要

後sars時代,企業和個人重新審視健康觀,員工健康作為企業創富資本被日漸重視。企業若設置相應健康服務部門和機構將導致成本增加,機構腫大。上海春蕊健康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借鑑國外健康管理經驗,在原有企業員工健康體檢的基礎上,增設了為員工提供健康協助、疫苗注射、心理輔導的專業機構,無疑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簡便的解決之道。

四、人力資源發展十大趨勢

1、策略導向型的人力資源規劃成為企業戰略規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如果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或保持競爭優勢的話,唯有將長期性的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戰略規劃緊密結合。因為人具有人性,也擁有人權,不能象機器設備一樣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2、人力資源管理狀況將成為識別企業實力和優劣的重要指標。

在美國,有些機構對企業做各種各樣的排名,如《幸福》雜誌每年評選出美國適合人們工作的企業等等。評選這些企業的主要根據往往就是這些企業的人力資源活動,所選參數通常為:工作場所、員工待遇、企業所有權等。

3、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將是具備人力資源專業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的通才,人力資源經理職位將成為通向ceo的重要途徑。生產流程的重新設計、組織結構的重新調整、管理與評估系統的重新建立、企業價值觀的重新樹立等等,企業的這些活動不僅與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有關,和人力資源管理也息息相關,有的本身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因此,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瞭解企業的財務、經營原理、核心技術等基本知識。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高層人力資源主管將問鼎ceo職位。

4、“以人為本”的業績輔導流程管理方式成為主流。

該流程的首要要素是開創一種積極的協調關係,然後它要求人力資源經理人對員工進行培訓、職業輔導、直面業績,並培養員工的自尊,充分釋放員工的潛能,最後,該流程建立各種獎勵策略,以激勵員工增加其責任感並取得成果。

5、企業人力資源呈多元化與彈性化。

多元化:21世紀的企業人力資源服務即可以外包,也可以向外提供,而不再侷限於企業內部。例如,利用獵頭公司協助企業實施招募人力的功能,藉助社會上專門的培訓機構或管理顧問機構為企業進行培訓,並提供更廣泛的交流機會。彈性化:突破傳統的工時制度,針對技術研發人員工作的獨特性,採取彈性工作時間與工作分享等措施,允許他們自行調整工作時間,以此吸引人才和激發工作熱情。

6、人力資源管理新職能——營造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的組織氛圍,充分發揮團隊精神,規劃員工實現自我超越的職業生涯。

企業最能吸引員工的措施,除了薪資福利外,就是為員工提供升遷與發展機會。為了避免員工羽翼豐滿就跳槽離職現象的發生,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關注員工生涯管理工作,營造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的組織氛圍,充分發揮團隊精神,規劃企業的宏偉前景,讓員工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同企業共同發展,為有遠大志向的優秀人才提供其施展才華、實現自我超越的廣闊空間。

7、建立動態目標管理的績效評估體系,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功能。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21世紀,績效評估必須將側重點由以往對員工的態度與特質評估,轉向與動態目標管理相結合的評估體系,以員工的個人目標和企業的經營目標完美地統一起來,從而激發出更大的工作熱情。

8、激勵導向式的薪資策略與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相結合。

傳統上的薪資制度比較重視薪資的保健因素以及職務因素,而這兩者只能消除員工的不滿意,卻不能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因此,要徹底改變傳統的薪資設計理念。首先,薪資要與工作績效掛鈎,激勵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企業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得以生存。其次,薪資也應作為激勵員工學習動機的手段,鼓勵員工學習更多、更廣、更深入的知識和技能,以應付知識經濟時代變化無常的挑戰。

9、實行開放式管理,企業內部股份的持有者由高層經理人擴展到企業中層經理人乃至員工。

由員工持有企業內部股份

企業調查報告8

我國餐飲行業快速發展,導致行業內部競爭也越發激烈,餐飲企業內部逐漸出現各種問題,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企業資金週轉的問題嚴重影響到餐飲企業的競爭優勢,眾多餐飲企業為了擴大銷售紛紛採用賒銷的方式,雖然對於擴大銷售力度很大,但是也存在賒賬額度過高、收賬政策不合理和監管缺乏力度的問題。

一、餐飲行業應收賬款得不到解決的弊端

1、賒銷雖然會讓企業產生更多的利潤,但是並未使現金得到真正的增加,反而企業在資金的流轉中處於弱勢,各種企業税金的支出加速了現金的流出;

2、佔用大量流動資金,降低了資金的使用率,企業效益也隨之下降,進而影響企業經營狀況以及效益目標;

3、不合理的應收賬款易導致企業現金短缺,影響員工工資發放以及原材料的購買,嚴重的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二、改善餐飲行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1、餐飲企業應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做到賬目登入的完整、及時和詳細,熟悉掌握各個客户的賒賬情況,便於企業對於生產經營的管理,定期檢查壞賬核銷制度,防止舞弊現象,做好賒銷權限的監督工作,實施有效的人事安排;

2、為便於對顧客的信用度做出判斷,餐飲企業應設置專門的賒銷和徵信部門,建立顧客檔案,並市場調查客户的信用程度以及償還能力,對於客户的信用等級劃分相應的信用度,採取不同的結算方式和信用政策並隨時保持更新;

3、為了節省企業的資金佔用和擴大資金來源,應收賬款可以通過抵押融資的方式來實現,將應收賬款全權轉讓給銀行,可以減輕企業的負擔,提高效益成本;

4、對於合理經營所遇到的應收賬款問題,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餐飲企業可以在各部門協調下,制定出規範的銷售合同,特別是對於違約條款的規定,避免日後糾紛,對於已經發生債務危機的客户,餐飲企業可以合理的運用法律途徑申請債務重組或者破產等方法,將損失降至最低;

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一項流動資產,是企業正常運營的重要部分,餐飲企業想要保障銷售利潤和現金流量,就必須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規範賒賬程序,將風險降至最低。

企業調查報告9

一、當前中小企業發展及融資狀況

(一)中小企業發展狀況

近年來,x縣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克服影響發展的各種困難,堅持把各項工作往深裏抓、往實裏做,有效推進了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20xx年,全縣中小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61.6億元,同比增長22.2%;實現增加值154.5億元,同比增長21.6%;上繳税金20.7億元,同比增長42.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4.4億元,同比增長22.6%。截至目前中小企業已發展到2641户,從業人員達7.78萬人。

(二)中小企業融資狀況

自20xx年初以來,各金融機構繼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全縣中小企業融資佔比持續上升。據統計,截至20xx年3月末,全縣中小企業貸款餘額30.5億元,佔全縣貸款總量的70%,同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摸清全縣優質中小企業的底子,作為金融機構信貸工作支持的重點。縣人民銀行與經信等部門聯合,篩選了以山東利發煤業集團公司、x縣春蕾貿易有限公司、山東容商實業發展集團公司等55户中小民營企業作為金融部門信貸工作支持的重點。二是加強銀企對接合作。通過舉辦大型銀企對接會、項目推介會等形式,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為進一步提高銀企項目對接效率,實現企業信貸需求信息全覆蓋,推動政府以網站為載體,開闢了銀企網上對接平台,建立了銀企對接長效機制。截至目前,轄區全部8家銀行業機構相關信息、150箇中小企業重點項目的信貸需求情況已公佈在網站上。三是引導銀行創新服務手段。目前,全縣各金融機構均建立了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對授信、貸款、貿易融資、票據承兑、貼現、等融資業務實行“一站式”辦理,縮短受理時間。工行推出了“網貸通”業務,建行推出了助保金貸款業務,中行推出了“煤貸通寶”煤炭質押融資產品。一年來中行向中小企業累計辦理“煤貸通寶”質押融資1.8億元。農信社在轄內積極探索開展了信用聯盟貸款方式,先後組建了x縣龍騰船舶業商户信用聯盟、趙廟鄉中小企業信用聯盟和付村鎮中小企業信用聯明。目前對中小企業授信額達1.5億元,已用信1.3億元。四是充分利用保理、國內貿易融資、應收賬款託管及動產質押等多渠道融資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20xx年為新能源企業—山東潤峯集團有限公司發放股權收益權理財產品2億元,該筆理財產品為山東省第一單成功運作的股權收益權類理財產品。

二、中小企業融資特點

(一)銀行貸款仍是企業融通資金的主要渠道,但各項成本偏高。

被調查的20户企業中僅有6户未取得銀行貸款,70%的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獲得了資金。在出現融資需求的時候,80%的企業表示會首先考慮向銀行申請貸款以解決問題。但企業普遍認為當前銀行貸款成本偏高。據調查,多家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30%-40%,如農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40%,農村信用社利率一般較基準利率上浮100%。75%的企業認為偏高的貸款利率給企業帶來了一定財務負擔。此外,除了傳統的利息支出外,個別企業反映,部分銀行在發放貸款時,還會收取和貸款相關的各種服務費,如“財務顧問費”、“財務諮詢費”或“賬户管理費”等項目。而這些支出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貸款成本。

(二)流動資金貸款易滿足,項目貸款規模較小。

調查顯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中,流動資金貸款約佔貸款總額的80%,用於企業購買原材料等日常流動性資金需求。65%的企業表示,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流動資金類貸款比較容易,資金滿足度高,而想要獲得項目貸款的難度較大。能夠獲得中長期貸款的多為規模大、實力強、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如山東潤峯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由於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使得企業資金佔用量增加、流動性資金需求強烈,流動性貸款佔比大雖然較為符合這一現實情況,但難以獲得項目貸款制約了企業進行設備引進和廠房擴建,進而難以實現擴大再生產。

(三)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突出。

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有融資需求,但滿足度較低。據統計,全縣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有貸款關係的有530户,僅佔中小企業總户數的20%,這説明有80%的企業未得到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仍然存在。貸款難度大,導致一些中小企業因項目資金或流動資金缺少無法達產,影響了中小企業產出的增長。

(四)“私貸企用”現象普遍。

企業獲得銀行貸款難度的增加,使得目前“私貸企用”現象較為普遍。“私貸企用”就是將以企業負責人名義取得的銀行貸款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個人類貸款具有門檻較低、貸款手續簡便、銀行放貸風險較低的優勢,同時“私貸企用”亦可以避開銀行信貸政策對部分行業,如房地產、“兩高一低”等行業的信貸資金限制。據統計,僅農村信用社20xx年“私貸企用”貸款累計發生85筆,金額1.6億元,佔農村信用社貸款總量的的5.4%。

(五)民間借貸資金成為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來源。

在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難度加大的前提下,民間借貸成為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來源。由於民間借貸資具有融資速度快、信息費用低、利率富有彈性、渠道廣、回收快、資金利用率高等優點,較好地發揮了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拾遺補缺作用。20户被調查企業中,發生民間借貸業務的企業有15户,佔比高達75%。當前民間融資利率也隨着融資難度的加大和銀行的加息大幅提高,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民間借貸月利率多在一分五到二分之間。而在資金需求較為急迫的情況下,部分企業民間借貸利率甚至達到三分。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一)企業方面

1、中小企業生產規模較小,風險抵禦能力弱。我縣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資產規模、人員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經營過程中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無法有效規避市場風險,易受市場影響,開拓新的市場難度大。主要表現為管理制度不健全、生產技術設備落後,發展潛力不足,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產品升級和市場拓展、很難消化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等。

2、企業缺乏有效抵、質押物。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一般會要求企業提供抵押、質押等擔保,極少向企業發放信用貸款。我縣中小企業多從事煤炭加工、運銷和商貿業,絕大多數企業存在固定資產少、流動資產變化快、廠房設備不足以作為貸款抵押物的問題,一般很難達到銀行所要求的抵押或擔保條件,獲得貸款的機會因此大大降低。調查問卷顯示,60%的企業表示曾經因為無有效抵押、質押資產而被銀行拒絕貸款。

3、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及財會信息存在問題。中小企業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不但沒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其管理者也大多缺乏財務管理的意識和理念。金融機構普遍反映由於沒有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或者財會人員素質不高,導致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虛假的現象普遍存在。而沒有真實可信的財務報表和良好的經營業績,使得金融機構無法從企業的賬務處理上辨別出其經營活動的真實性,難以通過財務審核評價其資信水平、還款能力,自然不願放貸。

(二)銀行方面

1、銀行貸款規模緊張。一方面,20xx年為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對存款準備金率前六個月一直保持着“一月一上調”的提升節奏,存款準備率上調到21.5%,同時又進行了三次加息,使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至6.56%。另一方面,20xx年以來,轄區各家銀行存款增幅趨緩,存款外流情況嚴重,僅20xx年x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同比就少增2.58億元。在銀根收緊和存款增長乏力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轄區內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節奏明顯放緩,信貸增量鋭減。20xx年x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同比少增8.26億元,今年一季度貸款增量同比持平。貸款規模緊張使得部分銀行存在“惜貸”心理,更偏好於一些實力雄厚、資質良好的大企業客户。

2、銀行貸款審批繁瑣,附加條件多。縣域金融機構作為其上級行的分支機構,其信貸權限受到一定的制約,存在貸款審批時間長、審批效率低、手續繁瑣等服務效率相對不高的問題。被調查中個別企業反映,有的項目已經整理並遞交完所有材料,並與銀行磋商完畢,最後卻被告知沒有額度,造成企業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另外,部分企業反映,銀行放貸往往會要求企業預存保證金,如申請一筆50萬元的貸款,銀行為企業授信40萬元,要求留存10萬元,企業最後實際獲得的貸款只有30萬元。還有部分銀行還會向企業提出在貸款行開辦結算賬户、購買理財產品、或者為銀行拉存款等附加條件。這些附件條件的存在,不僅使企業獲得的實際貸款數額減少,也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3、銀行信貸政策制約。各金融機構出於風險管理的需要,會制定本行信貸管理和信貸投放政策,使得部分企業因政策原因難以取得信貸支持。如20xx年建行上級部門提高船舶製造產業的信貸投放要求,使得我縣發展較好的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難以獲得建行的信貸支持。再如由於農行對貸款實行收回責任追究並嚴格考核獎罰,使得信貸人員對營銷管理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也制約了貸款的投放。

(三)政府方面

1、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強。近年來,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級政府雖然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實行税收優惠等,但是這些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不足的問題,而且政府的很多政策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協調和鏈接,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配合。另外,目前下發的一些要求銀行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支持中小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的指導性文件,對銀行機構既缺乏束縛力,也沒有體現對銀行的優惠,不利於增強銀行的積極性。

2、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擔保體系,信貸支持輔助體系有待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就我縣而言,目前仍未構建以政府牽頭成立的擔保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缺乏適合中小企業信貸特點的融資擔保體制,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因無有效的擔保而無法取得銀行信貸支持,客觀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能力。

四、對策建議

(一)企業層面

1、要規範企業內部管理,加強財務核算和日常核算,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提升企業財務報表的質量和可信度。

2、企業要積極吸納專業人才,加強管理水平,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增強企業整體實力。

3、要強化信用意識,注重自身信用的積累和維護,樹立守信用、重履約的企業形象,為獲得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創造條件。

4、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所處的內外環境,利用不同的融資渠道,根據不同階段對資金的需求與獲得資金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方式,採用不同的融資組合,解決自身的資金需求。

(二)銀行層面

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金融監管部門切實加強對利率定價和服務收費行為的和規性管理,規範利率定價,提高收費透明度,降低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率和其他服務費用,為企業“減負”。

(三)政府層面

1、要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目前國家已經出台多項扶持小微企業的措施,涉及財政、金融等多方面,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政策落實的力度和效果。地方政府應切實落實各項政策,加強對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2、可通過召開中小企業座談會,瞭解中小企業在資金、用工、銷售等方面的問題,並認真梳理解決,清理各類針對中小企業的違規收費,加大對企業的扶持。

3、應積極推動擔保和融資體系的構建,出台相關的政策和優惠條件,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設立,充分發揮其作用,尋找合適的市場切入點,積極有效地開展業務,加快推動我縣信貸擔保機制的構建和發展。積極發展以銀行為主體的,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為補充的多層次融資體系,擴寬企業融資渠道。

企業調查報告10

一、調查背景

我的家鄉在淄博市張店區的一個小鎮中。鎮內資源較為豐富,林業、養殖業是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人民比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基於家鄉的支柱產業比較發達了吸引了三、四家外資企業來我鎮投資建廠:紡織廠、加工廠等這些企業都使我們家鄉的情況有很大的改變,同時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無論是人均收入還是村民的物質條件或者是精神生活。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對及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和要求,今年寒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查,由於時間較短且調查範圍較小,所以僅從我的角度談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的不成熟的見解。

二、我鎮包含23個自然鎮,其中的中埠鎮以及黃金村等都是重點的鎮,其主要特點是:

1是農業產業比重大。該鎮擁有耕地564萬畝。20xx年我村農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農業總產值達148億元,佔整個鎮經濟總值的732 %,同比增長153%

2是新興產業發展快。我村最近三至五年吸引了不少的外商的投資,不斷有新的廠子建立,這不僅解決了我們村的人民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改善了村民的整體的生活水平

3是工業發展相對弱。雖然我們村最近的廠子不斷的建立,但是都是一些輕工業的廠子,例如,紡織廠、針織廠、加工廠等。工業性質的廠子很少,工業相對來説還是比較的發達

三、近年來,我鎮乘借“三農”東風,整合當地資源,大力發展兩色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在穩定糧油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以果蔬、紡織、畜牧等為特色的區域主導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在已經是國家級的重點鎮。我從這短時間的調查中總結了幾條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是政府扶持,思路創新,加大投入。中埠鎮政府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突出科技支撐,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以財政投入為導向,及時把農村工作的着力點由以往抓生產、增總量轉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務放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社會產業化經營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為了更好的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科學規劃佈局,鎮政府出台了一些相關的政府文件和政策性優惠文件,對人們的行業進行補助,對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給予一定的獎勵等,充分調動了農民、企業的積極性。近年來,我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規劃現代化示範農業園區,建設標準農田38000多畝,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是做好“新三資”文章,廣泛吸納各方面的資金的多元化投入,積極引導外資及民間工商資本投資建立農業生產基地。幾年來,先後引進新三資800多萬元,興辦各類農業“新三資”企業,建立各種綠色產業基地近千畝。

3是鼓勵農户聯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農户以資金、土地、技術、市場等為紐帶聯合建基地。

4是積極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使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為發展效益農業的有效載體。

5是傳統生產方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實施“科教興農”。近幾年隨着鎮政府指導各村因地制宜,利用黨員電教室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教培訓,努力培育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營銷的農業新業主,實現以培訓促成長,育人才促發展。今年上半年由廣陳鎮農技站組織,舉辦了水產養殖、家禽管理、栽培等七期培訓,受訓人員361人。通過為農民傳授農業、養殖等方面的知識,大大提高了廣大種養户科學種養的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特色農業的效益增長。 6是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力度,切實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長效管理。我鎮農技站協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規模的由分散農户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過示範種植、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良種良法推廣來規範基地的生產管理,並建立了完備的田間生產檔案。

四、雖然我鎮近幾年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對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

1、特色產業區域比較凌亂分散,給統一運作統一管理帶來一定難度,規模效益不凸現。

2、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產業鏈短缺,流通渠道相對單一。

3、現有的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品檔次低,帶動和輻射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難以形成合力支撐效益農業。

4、人們的綜合素質仍然是比較的低,例如現在仍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家庭不懂計算機技術。

五、針對這次的調查結果我總結了幾點我們鎮今後的發展思路:

1、在思想認識上要樹立大農業大提升的意識。

所謂大農業實際上就是傳統農業與加工業的產業融合。要發展大農業首先應從思想認識上確立大農業理念,樹立大提升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正確把握“兩個趨勢”,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村會議精神,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通過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增值,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流通領域的各項制度,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統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中心工作來抓。積極發展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經營,是發展市場農業的必由之路,是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希望之路。通過這個過程,既使產業化經營的農民從種養業生產中獲益,又使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得以反農業與農民。

2、在產業發展上要求形成生態化、規模化格局

在鞏固特色農業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農業發展內涵,走“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要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必須按照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的理論,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為主導,更加合理地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佈局,提升產業層次,努力實現農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在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同時進一步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在統籌規劃產業的同時,應根據各村的實際,突破過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縛,有重點地發展一至兩種優勢產業。這樣有利於經營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術的集中,容易做大規模,凸現經濟效益,推動特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3、在運行機制上向企業化合作化經營發展

發展規模經營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能力,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中心的區域產業另一條是圍繞某一主導產品,統一規劃,連片開發,分户經營,繼而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前者需要有規模大、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帶動,後者則需要農村合作社、供銷社等服務中介組織的引導與管理。所以不難看出,要發展規模經營,推進產業化進程,就必須要做強龍頭,提升合作組織。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多元化發展流通渠道。鼓勵各種經濟成分從事農產品加工,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產業摒棄傳統的農户、市場兩點一線的單一模式,積極推導“農户+基地+合作社+市場”或“農户+基地+企業+市場”的多渠道流通模式。從而使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羣體,這個產業羣體是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帶,在這個產業帶中,採用集約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生產,並通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規模化生產水平來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使之在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從而帶動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升級換代。

4、在政策扶持上要向農業和農業大鎮傾斜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積極招商引資,引導農民將特色化產業做大做強。二是繼續加強對農業龍頭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發展加工企業和培育購銷大户。在資金上給予補助,政策上給予優惠。在扶持龍頭企業的同時,注重尋求各個突破,實現每個產業都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特色效益農業的整體發展。三是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和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為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發揮合作社在協調、管理、規範行為等方面的作用,積極幫助農户瞭解市場,開拓市場。四是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協調,積極解決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種養業大户貸款難問題,保證生產資金暢通到位。

5、是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強化科技推廣站職能。

6、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風險管理和保障機制,緩解自然與市場兩大風險,以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確保農業生產穩定,增加農民從事效益農業的信心。

由於這次的調查時間比較短暫,我只是在對我鎮進行了簡單的調查後又結合我村的情況進行了些調查和訪問。從這次的調查我發現,現在的城鎮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高科技這方面,以及人們的精神素質。我認為今後我們更應該加大學習現代先進技術的力度,這也給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敲響了一個警鐘: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當代的文化科學技術,掌握好當代大學生的方向,擔當起現在四有青年的責任。

企業調查報告11

三季度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生產經營平穩運行,企業家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繼續看好。

企業景氣指數小幅上揚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23.2,在二季度創下新高的基礎上又提高1.5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5.5點,表明企業整體生產經營狀況繼續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1.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景氣指數為118.5,比二季度提高2.9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3.2點;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私營企業景氣指數小幅上揚,分別比二季度提高0.7、1.7和5.5點;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景氣指數則分別比二季度分別下調4.2、8.7、1.7和0.9點。

2.工業企業景氣指數連續四個季度居各行業之首景氣指數為127.5,比二季度略有提高,比上年同期提高17.6點;建築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景氣指數由二季度的102.0上升至111.5,上升9.5點;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景氣指數為118.3,比二季度提高5.4點,達到今年新高;房地產業繼續平穩增長,景氣指數為121.0,比二季度提高2.5點;社會服務業景氣指數則由二季度的112.3回調至105.8。

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揚的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運行情況良好,景氣指數高達186.3,與二季度持平;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能源和材料批發業企業景氣指數分別比二季度提高12.4和17.8點。

3.大型企業景氣繼續在高位攀升景氣指數為146.5,比二季度提高3.7點;中型企業在二季度首次進入景氣區間後,三季度小幅回調,仍在景氣區間,景氣指數為103.2;小型企業則繼續在景氣臨界值下方附近徘徊。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間的景氣差距有所擴大。

4.國家重點企業、上市公司、國家試點企業集團成員企業和鄉鎮企業等特定企業羣體的企業景氣指數仍明顯高於各類企業平均水平景氣指數分別為156.0、155.8、140.4和136.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33點。其中,國家重點企業和上市公司分別比二季度上升5.0和1.9點,國家試點企業集團成員和鄉鎮企業景氣指數則分別下調5.0和2.0點。

5.東部地區企業綜合生產經營水平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企業景氣指數為133.4,比二季度提高2.7點;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14.9和107.4,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差距有所加大。

6.企業總體運行質量狀況繼續改善三季度,企業生產和銷售平穩,產品庫存有所下降,税後利潤繼續提高。

(1)企業生產平穩企業生產景氣指數125.9,雖比二季度小幅下調1.8點,但仍比上年同期提高16.5點。其中,工業生產景氣指數127.6,比二季度下調4.2點,但比上年同期提高17.0點;建築業生產繼續強勁增長,生產景氣指數為132.9點,提高10.2點;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企業生產平穩上升,生產景氣指數為140.2,提高2.8點。

(2)產品訂貨基本持平工業產品訂貨景氣指數為108.6,比二季度回調0.7點,比上年同期提高7.3點;建築業承包工程合同景氣指數為106.2,比二季度下調2.8點,比上年同期提高23.6點。

(3)產品銷售適量調整工業產品銷售景氣指數為126.8,比二季度下調3.5點,但比上年同期提高17.9點;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商品銷售景氣指數為107.8,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13.8點。

(4)企業庫存繼續下降工業產成品庫存景氣指數為115.2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6點;房地產業空置商品房景氣指數為152.4,比上年同期提高19.3點;但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商品庫存有所上升,景氣指數比上年同期下降8.1點。

(5)税後利潤普遍增長繼二季度首次進入景氣區間後,三季度又有所提高,景氣指數達到105.0,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0和20.5點。與上年同期相比,各行業企業税後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二季度相比,除社會服務業下降9.4點外,其他行業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建築業企業,其税後利潤景氣指數由二季度的79.5上升至100.9,是近年來首次進入景氣區間。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國有企業的税後利潤景氣指數在二季度首次進入景氣區間後,三季度繼續穩定在景氣區間。

(6)企業用工狀況繼續改善三季度企業勞動力需求景氣指數為88.8,比二季度提高0.8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5.5點。其中建築業企業勞動力需求繼續增加,景氣指數為110.0,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6和20.7點。

展望四季度,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計企業景氣指數將為126.0,並將呈現出各行業全面增長的勢頭;企業總體運行質量將繼續得到改善,税後利潤景氣指數將達到近年最好水平,企業整體景氣狀況繼續朝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企業家信心繼續增強三季度,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發展信心繼續增強,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16.9,比二季度提高1.9點,比上年同期提高23.2點,連續三個季度創下近年最好水平;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攀升。

1.各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均小幅波動工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房地產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小幅上揚,分別為122.0、103.6和126.9,比二季度上升3.0、3.0和4.4點;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建築業和社會服務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18.3、98.7和112.2,比二季度下降1.3、1.7和4.1點,建築業企業家信心指數由景氣區間回落至不景氣區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各行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均呈明顯上揚之勢,升幅為9-27點。

2.國有企業的企業家對宏觀經濟信心持續走強國有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13.9,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4.4和23.8點,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的上升趨勢,也創下國有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的新高。

其他各種登記註冊類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有小幅調整。與二季度相比,股份合作制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上揚0.6和3.8點;集體企業、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私營企業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則分別比二季度下降2.9、2.1、2.0、0.5和0.8點。

3.大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繼續提升大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3.3,分別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4.7和34.2點;中、小型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04.9和102.7,繼續在景氣區間小幅調整。

4.國家重點企業等特定企業羣體的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發展信心充足國家重點企業、上市公司、鄉鎮企業和國家試點企業集團成員等特定企業羣體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46.1、142.7、134.9和131.6,繼續保持較高的景氣狀態。

企業家信心的持續上升,也增強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信心。三季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升至115.9,比二季度上升4.4點,比上年同期上升11.3點。並顯現出:一是國民經濟六大行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首次全部步入景氣區間,並且呈現出各行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普遍上揚的良好勢頭;二是非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上升幅度首次超過國有企業。

企業景氣調查資料顯示,企業家大都認為四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將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企業家信心指數繼續上升,預計四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將達118左右。

成本費用增加、流動資金不足仍是當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主要問題

1.企業成本費用繼續上升三季度,企業成本費用景氣指數進一步下滑為82.7,比近年最低水平的二季度又下降2.3點,比上年同期下降15.5點。其中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景氣指數為87.3,比上年同期下降16.0點;建築業企業工程結算成本景氣指數為71.4,比上年同期下降17.4點;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企業營業成本景氣指數為57.3,比上年同期下降20.4點;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企業經營費用景氣指數為88.0,比上年同期下降9.2點;社會服務業企業營業成本景氣指數為72.4,比上年同期下降6.2點。

2.企業流動資金依舊不足三季度,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69.2,與二季度相比略有小幅提高,但依然停滯在較低的水平上。其中,建築業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降到今年以來的最低點,三分之二的企業認為流動資金不足,景氣指數僅為41.3,比二季度下降1.3點;其他各行業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雖比二季度有所提高,但也只維持在67.0―73.0之間。

3.建築業企業貨款拖欠繼續惡化三季度,在各行業企業貨款拖欠普遍好轉的情況下,建築業企業則呈繼續惡化之勢,44.7%的企業認為應收未收貨款繼續增加,11.7%的企業認為應收未收貨款有所減少,建築企業企業貨款拖欠景氣指數僅為67.0,比二季度又下降1點。

從三季度企業景氣調查看,企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繼續小幅攀升,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景氣指數也都處於較為良好的發展狀態,企業整體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各行業企業税後利潤普遍上升,國民經濟呈現出較為平穩的增長勢頭,經濟景氣回升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強化;從預計指標上看,四季度國民經濟將繼續朝着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全年經濟狀況明顯好於上年,並將呈現出國民經濟各行業全面增長的態勢。這種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取決於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因此,政府應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加快促進非國有經濟的增長。同時採取多種手段壓縮過剩生產能力、淘汰落後產品,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加大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企業調查報告12

水,是生命之源,自來水更是一種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和特殊產品,在城市建設與人民生產、生活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供水企業與其它企業的最大不同之處是,要對人民羣眾的基本生存條件負責,要對整個城市的每分每秒負責。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沒有供水企業的正常運轉,整個城市就將陷入癱瘓。因此,供水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健康有序發展和社會的秩序穩定正常。

然而,由於供水事業是一項公益事業,有着基礎性、社會性、特殊性、壟斷性的諸多特點,供水企業的首要任務是保證供水,保證水質,不斷滿足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供水企業的經營管理不是單獨的企業行為,而是與整個社會活動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供水企業的效益也不能簡單等同於其它企業所追求的利潤最大化,加之供水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大、經營成本高、回報週期長的特性,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供水企業的效益都不容樂觀。據建設部20xx年對全國85家較大規模城市供水企業經營狀況的調查顯示,20xx年1—3季度,這85家供水企業經營虧損的為59家,佔到統計企業的近70%,虧損額達5億多元,而未參與調查的為數眾多的中小城市供水企業的經營狀況則更加令人擔憂。總的來説,我國供水企業呈全行業虧損局面,究其深層次原因,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因素,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更多的則屬政策層面因素影響,本文將結合我縣供水工作實際,試論幾點影響城市供水企業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企業性質介定模糊

長期以來,我國對供水行業基本上是實行由政府壟斷經營的管理體制,企業由政府建,領導由政府派,資金由政府撥,價格由政府定,實行的是政企高度統一的管理模式,供水企業也被人們普遍看作是一種福利性質的公用事業組織。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建國後的一段時期內,這種高度統一的政府管理模式對集中大量資金投資城市供水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國民飲水衞生健康,促進城市供水事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市場化進程的推進,這種體制所引發的弊端成為影響供水企業發展的一大桎梏。由於供水行業的公益性、特殊性、壟斷性、單一性和區域性的特點,至今在體制上究竟屬企業型還是事業型尚無定論,全國各地水司有企業型的,有事業型的,也有隸屬行政部門的供水管理處,但不論如何定性,事實上都是“四不像”:説是企業,又承擔了相當的政府職能,其產品價格由政府嚴格控制,缺乏企業應有的經營自主權;説是事業吧,又享受不到國家應有的待遇,資金投入沒有保障,自收自支,自負盈虧,揹負着壟斷經營的枷鎖,卻在保本微利的夾縫中艱難求生存,供水企業的這種定性模糊導致了企業自身缺乏健康發展的動力源和主動性,僅僅是靠社會責任感和工作責任心在支撐。近幾年,在市場經濟的洗禮下,為謀求生存與發展,供水行業在體制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和嘗試,但由於供水行業所獨具的特殊性、複雜性和區域性,不可能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模式,時下,已改制或出讓的供水企業紛紛回購的例子比比皆是,供水企業如何在體制層面上擺脱困境將是一個長期探索、實踐的過程。

二、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

水價是影響供水企業水費收入的最直接因素,水價形成機制的合理與否也就成為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因素。受計劃經濟時代影響,我國水價普遍偏低,自來水價格調整機制極不靈活,供水企業無權按市場經濟規律確定水價,水價不能真實反映其製造成本,更無法體現自來水作為一種稀缺商品的使用價值,由於制水成本的不斷上漲所造成的成本倒掛現象十分突出,水費收入已無法滿足供水企業的正常運營和擴大再生產。受政府和社會的干預影響,水價的形成沒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水價的制定也偏離了完全成本的概念,政府為維護大局穩定,緩解社會壓力,往往是以犧牲供水企業效益為代價的。這種不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使老百姓吃“福利水”的觀念根深蒂固,與市場經濟下其它商品價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立方米的自來水甚至比不上一瓶礦泉水的價格,水價與價值背離和原水成本的日益提高,導致了供水企業陷入了供水越多,虧損越大的尷尬局面。20xx年初,沅陵水司在連續虧損6年,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向縣人民政府及市縣兩級物價部門提出水價調整申請,據懷化市價格成本調查隊核實,該司當年的單位制水成本為1.583元/M3,而當年的售水均價僅為1.27元/M3,該司每出售1噸自來水淨虧損0.313元,在按法定程序進行水價調整聽證會上,政府和物價部門在綜合各方意見,並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後,核准該司水價做出微調,調整後的水價並未達到實際成本,規定的五類水價比例調整也無法實施到位。從中不難看出,水價形成機制的欠完善,根本就無法體現“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供水企業從水費中獲取的資金僅能勉強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產,更遑論“效益”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價格是調節市場供求關係和資源配置的最重要手段,政府定價這種計劃經濟環境中的產物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政府和廣大羣眾應當從全社會的利益出發,從保護和關愛水資源的角度,充分認識水價偏低的歷史成因,切實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原則,促進水價形成機制儘快完善和合理。

三、供水成本增長迅速

供水成本增長也是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因素之一。除了在制水環節受原水、電費、藥劑等漲價因素而帶來成本增長外,隨着我縣縣城建設的高速發展以及環保和水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沅陵水司在城市供水基礎設施建設、管網更新和改造、維護以及確保水質達標方面都相應加大了投入,供水企業的經營成本進一步提高。

1、供水管網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適應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滿足日益擴大的供水需求,該司每年都要投入20萬元左右的資金用於新規劃區域的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新開發居民小區的供水管網鋪設,以及新建或改造城市無水、無壓、無量地帶的供水管道。

2、城市供水系統的更新、改造、維護。我縣供水管網多屬移民期所建,供水系統及管網設施大部分運行時間超過13年,已逐步陳年老化,機器設備故障率及管網漏損不斷上升,為確保安全、正常供水,每年必須投入近30萬元對供水設施及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和維護。

3、實施鄉鎮“飲水工程”。近年來,為解決我縣部分鄉鎮的人畜飲水難問題,該司相繼拉通了縣城至涼水井、苦藤鋪、鹿溪口、洲頭等鄉鎮(村)的供水主管,另在官莊集鎮投資建設水廠一座,除政府出資外,該司投入資金近200萬元。

4、源水惡化和出廠水質標準提高。隨着水源水質的不斷惡化,制水成本開始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國家對出廠水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建設部要求,從20xx年起,供水企業出廠水濁度不得超過1度,為此,該司投入資金50萬元用於水廠生產流程及技術工藝的改造,並建成高標準中心化驗室,檢驗能力由常規4項增至21項。20xx年3月,建設部頒佈新的《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檢測項目增至101項,無疑又將增加企業供水成本。

以上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企業自身資金十分有限,而我縣又屬國家級貧困縣,縣級財政十分薄弱,該司在申請到極其有限的國債項目資金外,大部分是採取銀行貸款和職工集資自籌的方式解決,而靠銀行貸款和職工集資的融資渠道又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債務和利息負擔。投資城市供水管網,效益回報期多在30-40年後,企業因借貸資金無力償還造成的負債經營進一步影響到企業效益提升。

四、售水量下滑和管道安裝市場萎縮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在經濟大環境和市場導向等多重壓力下,許多傳統行業,如機械、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等耗水量大的行業出現負增長甚至“關停並轉”,我縣的工業企業更是紛紛破產倒閉,從而導致供水企業售水量急劇下滑。據統計,20xx年我縣工業用水、基建用水不足5萬立方米,售水量的90%以上都是在水價構成中價位最低的居民生活用水及行政事業用水,工業用水幾乎為零。售水量的逐年減少導致了單位供水成本增長和收入鋭減。

20xx年8月,沅陵縣政府為治理經濟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台了16號文件,對我縣城市給排水管道安裝業務全面放開,從而結束了以前由沅陵水司一直統管管道安裝市場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該司每年減少安裝業務收入近50萬元,使得以往彌補供水主業虧損的主要途徑大打折扣,企業效益嚴重下滑。

五、產銷差的構成因素及影響

產銷差率也是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一項關鍵指標。目前,供水企業的產銷差率普遍偏高,以沅陵水司為例,其主要構成因素如下:

1、計量誤差。水廠出廠流量的計量與成千上萬個水錶的計量之間必然存在着計量誤差。該司歷來對計量工作非常重視,城市管網分片區裝表,並定人定期採用先進流量計檢測,計量誤差控制在允許範圍內,但隨着城市“一户一表”工程的推行,個人私户水錶迅猛增長,目前已接近2萬台,客觀上增加了計量誤差。

2、水費拖欠。長期以來,由於自來水這種商品的特殊性質,使得供水企業在面對惡意拖欠水費現象時,處於十分被動的不利地位,一些單位和個人長期拖欠水費,甚至變成呆帳、死帳。當供水企業依法採取停水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一些欠費“釘子户”就以“特殊情況”、“特困企業”為藉口,上訪政府,無理滋事,換回了上級部門“維護穩定,無條件恢復供水或先恢復供水,再談解決辦法”的結果,從而造成水費回收不及時,不到位,無法做到應收盡收。

3、偷、盜用自來水。由於人們對自來水這種特殊商品的認識不足,加上部分用户素質不高,法律意識淡薄,在實際用水過程中,利用機械式水錶始動流量值偏大的缺陷,普遍存在小流量滴用水現象,不少用户每月用量僅有1噸。除了小流量用水外,表外盜用自來水現象也十分嚴重。由於在私拉亂接自來水的過程中幾乎不存在危險性,手法簡單,隱蔽性強,而供水企業在查處時往往存在調查難、取證難、執法難的現象,且相關法律保護支持不夠,偷盜用自來水現象愈演愈烈。據保守測算,沅陵水司每年因用户盜用自來水造成的損失近30萬元,可謂觸目驚心。

4、管網漏損。漏失率一直是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重要指標。據建設部統計,我國供水企業管網平均漏失率為21.5%,不少供水企業甚至超過30%。沅陵水司於1998年購買國外先進探漏設備後,在主動控制管網漏失率方面成績不俗(漏失率控制在12%以下),但我縣城市供水管網年代久遠,老化嚴重,供水設施點多、線長、面廣,加之管網更新維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地下滲漏隱患多,漏失率易反彈,受資金瓶頸制約,企業每年只能擠出少量資金用於到期管網改建,即使探明地下暗漏,往往因為預算過大,競因“囊中羞澀”而作罷。按12﹪的漏失率計算,該司每年因地下管網“跑冒滴漏”損失水量就在50萬M3左右,並且隨着時間推移,呈逐年上升態勢。此外,來自外部施工造成的水損也不容忽視。

5、未計量用水。我縣自來水未計量用水分為兩類。一類是市政、環衞、綠化、消防等公益事業用水一直實行無償供水。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此類用水應實行計量計價,未實行計量計價的

,由政府從城市維護費中按用量劃撥,沅陵水司每年有近20萬M3的公益事業用水沒有得到任何補償;另一類則是供水企業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對城市特困户、低保户、殘障孤寡等弱勢羣體和光榮院、敬老院等福利機構長期實行的優惠減免用水。因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羣眾享受低保待遇涉及面寬、户數多,企業每年減免的水費都在20萬元左右。

六、政策性支持減少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調整的大背景下,對供水行業的政策性支持逐年減少。如何解讀國家政策調整不是本文探討的範圍,但相關扶持政策的取消,無疑是影響供水企業效益的客觀因素。自1998年以來,國家相繼取消了城市供水增容費、建水基金、底度水費、水費滯納金等輔助性收費,另一方面,水利部門開始向供水企業開徵水資源費,原水成本的增長,收費項目的取消,加劇了供水企業的效益滑坡。

綜上所述,可見影響城市供水企業效益的因素是在社會變革的歷史進程中長期積累形成的,牽涉面廣,紛繁複雜,毋庸諱言,供水企業自身在觀念、管理與服務水平上的相對滯後也是造成企業消耗大,效益低的因素,為擺脱困境,供水企業在探索實踐的過程中,也在積極尋找對策。近年來,沅陵水司針對國有供水企業固有的機制僵化、富餘人員多、管理效益低、產品結構單一等弊病,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引進競爭機制,轉換經營觀念,實施目標管理,創新科技能力,20xx年至20xx年,每年減虧都在40萬元以上,為解決因歷史原因(移民搬遷時期政策性安置)造成的企業人員過多,負擔重的難題,該司確立了“以水為本,多種經營”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龍泉桶裝飲用水廠安置富餘職工57人,佔在職職工總人數的25%,桶裝水銷售連年翻番,20xx年預計產值80萬元,增進了企業效益。但由於影響企業效益的因素複雜多樣,僅靠供水企業一家尚無力解決全部問題,加上供水行業因社會資源配置和降低社會成本的需要所形成的自然壟斷性,容易引起公眾的不理解甚至歪曲,城市供水發展環境堪憂。

總而言之,供水事業是一項關係到國計民生與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公益事業,是我們大家的共同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支持、配合,只有確保供水企業運轉正常,效益穩定,才能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障人民羣眾基本生存條件,促進城市經濟繁榮和快速發展。

企業調查報告13

近日,由新鄉市人力資源協會獨家撰寫的企業用工藍皮書——《XX年度新鄉市企業用工調查報告》正式發佈。調查的企業涉及化工、機械、醫藥、農業、食品、房地產、生物技術等行業。報告認為,影響我市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擇業觀念變化是主要因素,導致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明顯不足。

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不足。

從我市企業連續三年的用工情況調查發現,企業招聘的難點集中在專業技術人員上,用工需求均超過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內,量不大但缺口和難度都非常突出,説明專業技術人才供給不足。調查顯示,近年來操作工的招聘難度不斷增加,XX年操作工的需求逼近總需求的三成,從趨勢看,未來招聘銷售人員會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響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

調查發現,影響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呈多樣化趨勢。周邊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務工人員比例減低,企業薪酬福利偏低對外來務工人員吸引力下降以及80後、90後人員擇業觀念變化、不願到企業上班成為近三年來影響企業用工的三大主要因素。

大部分企業越來越感受到年輕人擇業觀念變化對用工帶來的影響。

招聘渠道變化不大,紙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業用工招聘渠道兩年來沒有發生大的變動,主要渠道仍然是網絡招聘、親朋好友介紹、校園招聘、現場招聘和工作實習,但傳統報紙媒體招聘大幅下降。

調查顯示,企業最為看重用工人員的素質是品德,其次是經驗,再次是技能,最後才是學歷。企業招聘時最為關注學生的社會實習、就業前準備及學校實踐活動,另外形象氣質、專業證書、學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試過程中加分。

企業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競爭力。

新鄉市XX年人均工資為2786元,在全省18個地市排名14位,處於中下水平。

從我市企業提供給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待遇看,轉正後技校生和大專生一樣,均在XX元至2500元。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業給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專生有一定的競爭力,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薪酬競爭力明顯不足。我市38%的企業能夠為員工提供免費食宿,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薪酬競爭力的不足。

企業調查報告14

據調查表明,現在美國平均每年要倒閉幾萬家企業,在美國的高新科技產業中,只有10%能活過5年, 90%不到5年就倒閉了。在我國1T業內這種情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組織變革中,中小IT企業要想生存與發展,要想通過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自己細分的目標市場中之與大企業的競爭中贏得自身的相對競爭優勢,就必須根據自身規模小、靈活。反應敏捷的特點,打造與其相適應的高績效、柔性化的團隊。高績效的團隊不僅對於中小IT企業的健康運行和發展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它還有利於組織更好地發揮僱員的才能,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和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有利於中小IT企業的快速成長和長遠發展。

一、團隊的工作原理及發展模式

所謂團隊就是一羣人以項目或任務為導向,成員之間同心協力,用羣體(10人左右為宜)的智慧結合成巨大的創造力,高效地實現團隊共同的目標。現今的典型的團隊工作方式更多地呈現出項目型的特徵,根據特定工作任務要求,挑選合適的人員形成團隊人員配備,同時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包括_定程度內自由調撥資源和自主決定工作流程的權力,在達成以共同目標為導向的共識下創建團隊。團隊一般是臨時性的,當團隊任務或﹁個項目完成之後,團隊成員即宣告解散,回到各自的原部門或進入新的工作團體。而以團隊的方式協同工作時,更重視成員間的信息交流、技能互補以及角色分擔等。其具體工作流程圖如下:

團隊的發展有兩種典型的模式:一是蜕變模式,是以形成,風暴、整合。執行和解散5個階段來描述團隊的發展過程。二是影響模式,主要由包含,約束和影響3個階段構成。在包含階段成員經由實際的參與來試探與瞭解不同的意見;約束階段團隊開始對決策方式、解決問題的模式、個人的姿態、基本立場、對立意見等的處理進行協調;而在影響階段成員之間注重相互的支持與整合行動,彼此意見一致,尋找工作的搭檔與成功的可能性。

可見,團隊的工作方式是團隊成員之間緊密結合。相互作用而協同的過程,在這種協同的過程中,可以滿足團隊成員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二、什麼是高績效團隊

提到團隊,我們一般指的是高績效的團隊,而非一般意義上普通的團隊。根據以往的調查和研究資料,我們認為高績效的團隊應該具備以下的特徵:

1、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既是解決團隊中矛盾、爭論和;中突的關鍵,又是把個人目標整合到組織目標,增強團隊凝聚力,最大程度上發揮個人效能的有效方式。缺乏共同價值觀的團隊就如同一盤散沙,失去了作為一個整體運作的基礎,很難發揮1+1>2的整合效應。

2、支持性和開放性的持續溝通能力

開放的和支持性的團隊溝通能力是高績效團隊的一個基本特徵。在高績效的團隊裏,領導者只相當於協調人的角色,並不主導一切,所有的團隊成員都是平等地工作。他們不僅具備對個人績效的承諾,同時也具備對團體績效的承諾。支持的和開放的持續溝通可以增強團隊內部的人際效能,團隊成員可以更有效地共享知識、經驗,並採取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使團隊更有效地增長知識,提高團隊潛能。

3、團隊成員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較強的協作意識

在高績效的團隊裏,每一個團隊成員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因此必然要求團隊成員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確保能夠獨立承擔團隊任務中的某一部分具體工作,從而確保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保證團隊整體工作順利完成。從另一方面來看,團隊成員在獨立完成自己承擔的那部分工作的同時,還應該相互協作,通過在工作過程中的交流與溝通,發現問題,彼此相互促進,不斷改善團隊整體的工作質量。同時也確保每個團隊成員的努力方向與團隊整體工作目標相一致。

4、團隊成員的高水平參與和相互學習

團隊成員的高水平參與是決定團隊績效的重要變量。因此,高績效的團隊在團隊決策、問題解決過程中應儘量讓所有團隊成員參與,而不是由一個或一些較強的成員或管理者操控。此外,在一些團隊中如果有一個唱反調的成員,對子高績效團隊的建立、維持、發展都是有裨益的。同時,在高績效的團隊裏,團隊成員應具有很強的相互學習能力,善於從他人身上發現對提升自身能力有利的因素,不斷提高自己長期的工作能力。而這種相互的學習活動在客觀上也提高了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本存量,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可以帶來積極的回報。

5、高的工作效益

高的工作效益是高績效團隊最終結果的體現和典型特徵。

三、如何創建高績效團隊

1、選擇合適的團隊成員和有效的團隊領導者

合適的團隊成員對於高績效團隊的建立、維持、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團隊成員選擇的適當,團隊才能夠產生積極的協同作用,使團隊的績效水平遠大於個體成員績效的總和。合適團隊成員的選擇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一是選擇團隊成員除了專業技能的考核外,要特別注重個人在團隊中的合羣表現和人格傾向。要考核其是否能在剛組建的團隊中,發揮利他、合作、誠信、專注與開放的團隊協作精神。二是要注重選擇敢於創新、善於學習的人員,以發揮團隊成員的應有潛能,提升團隊的競爭力。三是重視人員的合理配置。團隊成員在共同的目標、興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其專業、技能、性格、資歷的構成暈好是異質的,這樣會兼顧多種專業領域、多方面技能和具有相互關注、尊重的互補基礎。而有效的團隊領導者是那些能在關鍵時刻為團隊指明前途所在,讓團隊跟隨自己共同度過最艱難時期的領導者。世界第三大軟件公司CA的總裁王嘉廉説過這樣一段話:“身處信息技術行業,很容易陷入一個圈套:技術通常會引誘其創造者,使他們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後完全忘掉了市場的需求。有許多的企業不乏技術和人才,但是由於經營者糟糕透頂的管理,結果只能以失敗告終”.可見,技術雖然是推動中小IT企業前進的主動力,但當他們發展到一定階段,面對的更大的將是管理和領導的挑戰。

2、建立有效團隊激勵機制的獎酬系統

有效的激勵是企業長久保持團隊士氣的關鍵。有效激勵要求正確地判斷團隊成員的利益需求,給予團隊成員合理的利益補償。這就要求團隊採取的獎酬系統不但要公平、合理,有效激勵團隊成員,而且要以提高團隊凝聚力為目的。首先,團隊採取的獎酬方式要把團隊的績效和個人的績效結合起來,以團隊績效為前提基礎,當整個團隊完成指定任務後,團隊成員的報酬將依個人績效而同比增加。其次,要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以物質激勵為基礎,但要慎用、少用,更加強調精神層面的激勵,而最有效的精神激勵就是對人真誠的尊重和信任,對成績及時有效的肯定,增強團隊成員的成就感,這一點對於IT業中自我尊重、自我實現需求強烈的員工來講尤其重要。第三,要把內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結合起來,以工資、福利,獎金等這些從生產勞動和工作之外所獲得的報酬為基礎,更強調團隊成員從企業生產勞動和工作過程本身所獲得的收益,如: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工作、個人成長和發展機會、能夠參與決策和管理、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等。顯然, IT業員工對後者會更加重視,其激勵力也會更大。

3、加強授權和自主管理

對於IT企業所處的不斷動盪變化的市場環境來講,團隊工作方式靈活、快捷的特點能適應市場迅速的變化,因此,企業授予團隊適當的資源和權力是非常必要的,是確保團隊高效運作的前提條件。此外,由於團隊內務成員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他們工作的獨立性很強,這也要求團隊的領導者根據項目的要求,風險程度和性質授予團隊成員相應的權力,以提高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並開發自身的潛能。還要推動自主管理,是團隊成員邊幹邊學,使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的好方法。

4、對團隊成員進行體驗式培訓

體驗(Experience)是使人能夠將身心融入其中,並能留下個性化的、難以忘懷的回憶的經歷。體驗式培訓是高績效團隊的組建、維持、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極其有效的工具。大多數體驗式培訓是為幫助組建和維持團隊而設計的。培訓的目的就是將團隊建設中的疑難問題提到桌面上來,加強團隊成員間的溝通、培養個體和羣體反省的習慣以發展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在體驗式培訓中,往往讓團隊成員參加敏感性訓練、拓展訓練或一些工作活動之外的集體活動。體驗式培訓在團隊發展人際關係和社會水平的能力上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在IT業內,由於員工從事工作的高技能性和高獨立性,員工一般都不太善於溝通,通過體驗式培訓正好彌補團隊成員這方面的弱點,從而更有利於工作績效的高績效完成。

5、加強團隊學習

所謂團隊學習是指團隊為了促進整體合作與實現共同目標所經歷的學習過程。團隊學習首先要求所有團隊成員必須開誠佈公,攤出心中的假設,將個人的觀點明確地表達出來,以便接受別人的詢問,而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過程。其次是參與者必須視彼此為夥伴,以消除溝通的障礙,能更深入地瞭解別人的意見並減少不安的感覺。第三是要有一位輔導者作為團隊學習過程的顧問,幫助成員進行順暢而無拘束但又不偏離主題的討論或會談,並在必要時介入以加深成員對討論內容的認識。團隊學習的過程也即彼得·聖吉所謂“深度匯談”(dialogue)的過程。對於IT企業來講,知識的更新速度相對異常迅速,所以對於IT企業的員工來講,團隊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

6、提高團隊情商

情商,亦即情緒能力(EQ),是在智商(1Q)的基礎上延伸和發展起來的理論概念。情商包括五種能力:瞭解自己情緒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瞭解他人情緒的能力,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可見,情商對人的一生事業發展決不亞於智商,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超過智商。世界微軟締造者蓋茨和可口可樂董事長巴菲特曾在回答中國大學生聽眾的提問時,直言不諱地説:成功與智商無關,關鍵在於理智,理智即情商。團隊情商是指一個團隊的綜合情緒控制能力,它是團隊創建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個公司如果不僅僅是為了生存,而想進一步發展壯大,使團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努力提高團隊情商。中小IT企業自身實力有限,很難在人才市場中與一擲千金的跨國公司或外資企業相比,招聘到一流的優秀人才,但他們可以通過提高團隊情商來彌補個人能力某方面的不足,從而有機會與大企業一爭高下,得到快速的發展。

企業調查報告15

一、綜述

(一)調研背景及目的

小微企業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在促進經濟增長、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以及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進穩定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國經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小微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9%,提供了85%的城鄉就業崗位,最終產品和服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0%,上繳税收佔全國企業的54.3%。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對於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我國小微企業的發展。

為了響應國家政策,重慶市政府也出台了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小微企業低成本創業和發展。重慶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大力發展小微企業若干意見》,在此基礎上,工商、財政、人力社保、質監、環保、民政、宣傳等相關部門,單獨或聯合下發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文件23個,涵蓋了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扶持的諸多方面。據悉,20xx年重慶市政府共發放財政補助金14.92億元扶持小微企業,截至20xx年底,重慶累計發展小微企業50955户,共帶動40.62萬人就業。按照計劃,今年我市將新增微企3萬户,20xx年,我市將累計發展微企15萬户。僅20xx年,全市便建立微企孵化園、創業基地65個。

但是,小微企業由於其本身的“微小”特性,導致在發展過程中

遇到很多難題,成活率偏低。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小微企業缺乏人力資源、企業管理經驗、財務税收、營銷策劃等方面的經驗。因此,小微企業急需要專業的諮詢和服務來幫助他們可持續發展。然而,目前市場上專門服務於小微企業的諮詢服務機構還很少。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諮詢機構都是服務於大中型企業,小型小微企業由於規模小難於支付高額的諮詢費用一直得不到較好的諮詢服務,導致市場在小微企業諮詢服務行業供求失衡。因此,為了彌補市場空缺,進一步配合國家出台的相關政策,也為了提供大學生一個鍛鍊實踐的平台。進入20xx年,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如何?20xx年上半年,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讓人們感受到國家解決小微企業企業融資難的決心,而如今小微企業融資的實際狀況如何?20xx年,國務院曾密集出台一系列幫扶小微企業的措施,其中,減免税費是重點,現在小微企業的税費負擔究竟如何?

帶着對小微企業生存境遇的關注,本團隊於20xx年5月在重慶多個省市開展了小微企業經營和融資現狀調研,並形成《重慶小微企業經營與融資現狀調研報告》。

(二)調研方法

重慶小微企業經營與融資現狀調研採用網絡調研與實地走訪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調研方法。

報告中,所有的數據按照四捨五入規則顯示為無小數位數值,因此導致部分數據的加總值與字面相加值有微小的偏差,屬正常現象。

樣本分佈情況。調研樣本為1407份,江北、南岸、沙坪壩、萬州、的樣本數居多,分別為21.04%、8.88%、9.81%、12.22%、13.93。內貿企業樣本數超過66.95%,現行業經營年限3年以上的樣本數為72.07%。按照《中小微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xx]300號),調研樣本中微型企業佔比達到72%,中型企業佔比僅6.68%。行業分佈以原材料、工業品、加工定製行業為主(見表1.1),原材料行業包括冶金礦產、橡膠、精細化學品、化工、紡織、農業、建材、能源、醫藥保養等;工業品行業包括通用機械、行業設備、五金工具、電工電器、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汽摩、安防、照明等;加工定製行業包括機加工、電子加工、印刷、模具、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