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大學生調查報告(集合14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71W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調查報告(集合14篇)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調查背景:

筆者在暑假前曾信誓旦旦,打工回來後怎樣怎樣。可到蘇州後才發現情況不妙,心中疾呼被忽悠了。但那時已是離校的第七天。兜裏的錢也所剩無幾,精打細算也只夠一張回家的車票和一頓快餐。於是買了車票決然離開那個‘是非’之地。暑假臨了,有和同學溝通關於暑假打工的事,從他口中驚悉,今年大學生打工被騙已並非新聞,不知哪位同道哀呼:‘世道變矣’。為了解大學生暑假打工情況及其最終結果,有意對此進行了調查。

調查時間:

南職大秋季開學伊始

調查地點:

南通職業大學

調查對象:

職大在校學生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有過打工經歷的學生,其中男55名女45名.(依據學校男女比例)

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初步掌握大學生假期打工的基本情況,尋找其中普遍性規律性的結論,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

調查方法:

隨機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法

問卷描述:

問卷説明:本次問卷設計了22道題,且採用無記名方式,保證調查的真實可靠性。

調查結論:

(1)當下,大部分大學生贊同並且做到了暑假打工。作為九零後、祖國建設的新生代的當代大學生,曾被懷疑,是否能夠承受社會發展大潮的洗禮,成為祖國建設的合格接班人。我想,這份微小的調查應該能過説明問題。大部分大學生勇於入世,小的層次講,他們已經有自食其力的願望並嘗試去實現;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表現出祖國建設接班人的成長,這無疑是令人欣慰的。

(2)在調查的打工者中,有45%的同學分通過中介找到工作,可以看出還有很大部分同學沒有選擇中介,這也體現了當前中介不是一種很可靠的手段,即使通過中介,中介費用也在200元及其以下,如果超過了200甚至達到了500元,很有可能被騙了,因此一定小心。

(3)大學生對自己的打工經歷‘幸福指數’偏低。

首先,大學生,入世未深,對社會的適應性較弱,實踐經驗較少。

其次,由於大學生所處在的特殊“轉型”階段(從相關專業的懵懂到對行業精通的知識型人才的轉變過程),而這個階段也是最尷尬的`:期間(絕大多數)大學生未能勝任專業相關工作,而為了實現獨立、自給、實踐、鍛鍊自給的願望,只能從事基礎的、專業性低的工作。這在調查中以充分得到驗證:在能接觸的工作中,志願者、促銷、快餐鐘點工、家教、學校勤工助學等類型的工作成為他們的首選。而由於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長,但與工作崗位的增長比例卻不相協調,導致工作崗位的競爭激烈。不少商家僱主也趁機在其中殺價超額使用已僱的勞動力,比如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 30%名同學選擇9小時工作時間 40%名同學選擇了10-11小時 13%選擇了超過11小時工作時間。這些大學生,工作時間已超出正常標準,按照國家的相關法規,需額外支付薪酬。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多重壓力:原職工的熟練技能;其他同意接受不合理要求的大學生的低薪酬;對自己的入世期望等等,雖然有相關國家法規的保護,而成為僱員的大學生,為了獲得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對此也只好隱忍。然而‘自願’接受不合理要求與訴求勞動者權利兩者無疑是相互矛盾的。這體現了大學生的維權意識、整體訴求意識的缺乏。

再者,工作過程中,不少大學生認為自己難以面對的困難是個人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欠缺。

還有大學生的工作環境等與期望的不相符合,等等,都對大學生的打工經歷‘幸福指數’產生了負面影響。

(4)對於大學生整個羣體,權益受到侵害的程度較為嚴重。

在對本校大學生的調查裏,打工時他們認為面對的最大困難時權益無法得到保證。一些從事家教、翻譯等比較輕鬆的工作,廣告寫着只要交納押金就可以馬上上班。學生辛苦了一個假期,由於沒有正式的合同,工資被剋扣,然而在校期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四川大學法學院教師、法學博士莫小雨對此分析説,“〈〈勞動法〉〉沒有將大學生列在調整的範圍內,勞動監察部門無權受理投訴,在校大學生只能按照〈〈民法〉〉打官司來維護自己打工的權益,其成本之高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所要爭取的是幾百上千元錢,但訴訟成本可能高達好幾千元,並且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自認倒黴。本懷着滿腔激情,有些學生棄父母的‘社會很現實’等箴言不顧,投進了暑假打工者的行列。可結果卻令人寒心,這樣的‘打擊’可謂不小。筆者在暑假裏就曾經歷了這樣的一段心路歷程:你為了能獲得些許報酬不遺餘力地努力工作,最後老闆卻想方設法拖、扣工資,感到自己好無助······

也有在〈〈每日新報〉〉上讀過一篇題目為“大學生暑期打工小心陷阱”的報道,文章列出了常見的受騙表現:

1.騙取押金或培訓費,單位以工作服或培訓為由要求交納費用,不開收據,學生辭職時便以各種理由不予退還,或是培訓時壓根什麼也沒有學到。

2.是非法中介,先承諾找到滿意工作,收取中介費後,便遲遲不能兑現承諾。

3.發工資時候,單位不兑現當初的工資承諾,或者老闆乾脆直接失蹤。

調查總結及建議:

作為九零後、祖國建設的新生代的當代大學生,在假期打工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的情況下抉擇如何行走自己的路,已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打工還是不打?選擇打工,可自己又處在‘在校期間的兼職不能視為就業,不受《勞動法》的保護’這樣一個尷尬的位置,遭受侵權後難以獲得相應的權利訴求,不能不產生退卻的心裏······

而這,在民主、法制健全的國家是不可思議的。我想,作為大學生這樣一個特殊的羣體,國家應該尤為重視。一者因為他們是民族、國家的中堅力量;再者大學生也是個相對脆弱的羣體。它需要國家的關懷與呵護。

就本次調查所反映的相關社會現象、事實,作為在校大學生,我們有些驚心,也真心希望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為此,我們研究、討論,最後整理出可行性較強的建議如下:

1、大學生自身

不管怎樣,世界,是大學生自己闖的,需要鍛鍊的是他們。再好的環境,也只能算作鋪路。所以,只有我們大學生髮自內心的去豐富、學習、成長自己,才是硬道理。在校期間,學習、掌握專業課程是為以後工作打下堅定的基石;同時,立身於世,也不能忽視自我保護,相關的法律知識、常識,也有必要掌握一些。

2、學校方面

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專業知識,但真正接觸的東西不能僅限於此,他們需要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滿足這個需要,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大學教書育人的範疇。大學生暑假打工,是為涉世,學校應當建立專門的指導機構指導大學生兼職工作。我們設想,學校能不能與社會交流,給學生爭取、提供可能的兼職崗位?

3、政府方面

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建立制度保障機制,保證、保障大學生的合法權益,使大學生在權益受到侵犯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社會方面

社會應當為大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2

調查時間

xx年xx月xx日

調查對象

汽車工程學院學生

調查目的:

大學生從事兼職活動在各大高校中已經十分普遍,兼職觀念已經深入大學生的內心.大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在從事兼職工作的時候往往充當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角色.為了賺錢或者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對兼職工作基本上沒有什麼選擇,一般是有工作就去做,往往不計較勞動成本的,容易受到能力,同時也可以掙一部分錢.此次調查希望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初步瞭解和反映大學生兼職基本情況.

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大學生兼職活動的目的、從事職業、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兼職與學習的關係、家庭意見以及在兼職中遇見的障礙和困難等.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汽車工程學院共分發70份問卷,回收60份,回收率85%.其中男生佔75%,女生佔25%.調查結果分析:

(一)、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數比例以及性別差別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60名同學中,其中有50%的同學做過兼職活動,而男生各佔絕大對數,有50%的人沒有進行過兼職活動.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在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比例等同於沒有的人,而且男女比例失衡.分析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和襄陽市的基本社會狀況我們可以瞭解到,可能由於社會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做兼職所佔比例不是很明顯,但是在條件極不充分的情況下,人數過半,也可以從側面説明大學生做兼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二)、兼職活動的目的對進行兼職活動的主要目的調查中,有40%的人分別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為將來工作做準備;而有45%的人是為了賺錢的,只有15%人是隨大流或者滿足好奇心而從事兼職活動的通過數據顯示大部分人從事兼職活動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少部分人以掙錢為目的的,極少數人是沒有目的性的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從事兼職活動對自己是有幫助,持肯定態度的,無論是為了提高能力還是賺錢,只有極少部分人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進行兼職活動,隨機性比較大.這也從正面反映出從事兼職活動的觀念深入人心.

(三)、從事職業的調查

1、職業類型: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0%的選擇做家教,20%選擇餐飲服務工作,20%的選擇發放傳單,25%選擇做促銷工作,5%的選擇其他類型的工作.通過上述數據可以初步得出,家教和傳單是在校大學生主要選擇的兼職工作.家教工作比較固定,比較適合大學生這種知識羣體,同時工資也比較可觀,不浪費過多的學習時間,深受大學生喜歡.但是畢竟家教工作不是很容易找到,機會不多,所以更多的`學生選擇了從事促銷工作.促銷工作市面上比較多,而且工資相對較高,同時所在單位的信譽相對較好,所以更多學生選擇促銷工作.各有20%的人選擇餐飲服務和發放傳單的工作,這種工作隨即性比較大,工資相對較低,所以選擇的人相對較少,有5的人選擇其他一些類型的

2、職業與專業相關度:

在調查學生中,只有4%的同學選擇的兼職工作是與專業完全相關的,30%是完全不相關的,66%的是部分與專業相關的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在校的專業理論性比較強,在社會中實踐的機會不多,而且想要找到一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真的很困難,社會資源限制.同時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社會上的人也不會把機會給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學生來做的,沒有更好的機會能夠給同學們機會去實踐自己的理論知識.大部分的兼職選擇就是考慮到時間和工資的問題,很少考慮與專業的相關度.

(四)、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通過此次問卷調查,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這些數據充分説明了同學們對外出兼職還是存在很大顧慮的,往往是通過相對於比較可靠的途徑來獲取兼職信息的,很少通過一些廣告宣傳.大學生做兼職的隱患還是安全問題,通過朋友或者學校一些相對熟悉的機構,安全性比較好,可能有時也會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但是機率相對於小廣告小的多.

(五)、兼職與學習的關係在上課與兼職衝突時如何選擇的調查中,有40%同學選擇上課,放棄兼職,有40%的選擇是課程的重要程度而定,只有20%的同學選擇逃課去做兼職.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學習.大部分的同學還是能夠做到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少部分的同學為了兼職而放棄學習的其實我們做兼職很重要的成分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的,然後為自己的學習服務的,如果我們不能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們要合理安排我們的時間,儘量不要是自己處在兩難的境地,要敢於做出取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能力.

(六)、家長對兼職的看法在調查家長對學生做兼職的看法中,46%的家長比較支持子女在校從事兼職活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社會實踐的能力;有18%的學生家長反對學生做兼職,認為學生最主要的還是學習,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做兼職上;而有36%的家長對子女是否做兼職不加干涉,由學生自己決定.

(七)、兼職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

1、在兼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首先就是獲取兼職信息的的障礙,在調查中共有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通過調查顯示同學們獲取兼職的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而且大部分是私人性質且專業性不強,沒有任何公共機構為想做兼職的同學提供信息及其他幫助,在這種環境中同學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獲取信息,而且信息的準確和真實性也不能保證這位同學們的兼職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2、在兼職過程中還存在上當受騙的可能,而作為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更加容易受騙,同時在受騙的同時往往不能很好及時的解決問題,這也是大學生兼職的一大困難.在調查中,有26%的同學選擇與領導交涉,有7%的選擇忍氣吞聲,46%的選擇到相關部門投訴,18%的選擇直接報警,14%的會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在當前法制社會下,法律無處不在,為一個有秩序和諧的世界提供了保障。但究竟什麼是“法律”?這個問題估計大部分人難以給出一個正確的定義。而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最富有青春活力的人羣,大學生對法律又抱有怎樣的意識?本次的調查旨在關注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以便深入瞭解現狀,發現問題,修補法律意識的漏洞。

關鍵字:大學生法律意識

前言: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一種社會規則,通常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範。法律的存在保障了社會的秩序性,保證了我們安定的生活,同時,法律也賦予了我們一定的權利。但,法律到底限制了什麼?法律又給了我們什麼?這些問題,有幾人關注過?

大學生作為當代最有活力的一個羣體,是祖國未來的棟樑,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模糊,那麼,當大學生擔起祖國的大梁時,法律存在的意義是否會被削弱?不能善用法律維權,甚至無視法律的底線,傷害他人這些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法律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對每一個大學生素質修養的必備要求,是能夠懂法運用法律的前提;對實際案例的解決是法律意識高低的具體表現,具有直觀性。

所以,本次調查旨在瞭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現狀,以便發現並解決問題。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實證考察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實證考察情況綜述

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在很多法律概念都存在主觀臆斷的理解。大學生往往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侷限於生活層面,也就是説,沒有上升到一種以法律的觀念來思考問題。

大學生大部分都能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對法律多持“模糊”觀念,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員表示可以清晰闡述出日常所需要的法律知識。大部分人表示對法律的理解來自於電視節目諸如“法治天下”或者來自新聞以及新聞評論等,很少有人能夠主動去查詢某方面的法律知識。當被問及如果遇到糾紛等需要法律解決的事件時,你會如何做,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講道理”,很少有人會為此專門請教法律方面的專家或者自己查詢相關法律,而是如辯論一般,甚至爭吵。從統計中發現,對於法律相關術語的認識,各個類型的的選擇差別不太大,但其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差別。比如年級較高的學生法律術語的正確率明顯高於年級較低的學生的正確率,這也是法律意識隨年齡增長得到提升的表現,這是一個可喜的發現。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問題的分析

此次的調查結果説明,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普遍比較薄弱,沒有太過在意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況且,在目前功利化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寧可多花時間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以便為考研或者就業減輕阻力,也不願將時間花費在法律知識的學習上。更何況法律知識枯燥乏味,很難提起大學生的興趣,所以大學生都很“自覺”地放棄了法律知識的學習,很自然的,法律意識也不會有所增強。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問題

(一)學校相關教育匱乏:

大學前,因為法律不列入考綱,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學校自然會減輕法律知識的教授和法律意識的培養,使大學生自小不識法律,缺乏對法律基本的認識。進入大學後,很多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應用,而長時間後,知識便逐漸淡忘,每個非法學專業的專業都開設有法律知識的課程並詳細講述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學校並未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而最終流於形式。

(二)大學生本身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

進入大學,在功利化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寧可將時間分配在專業課的學習上,除了法律專業的同學,大學生基本不會自覺去學法律,一是因為法律課程本身難免的枯燥乏味,二是因為學習法律對大學生的考研或者工作並沒有很大助力,所以大學生自覺將其排除在學習範圍之外。

(三)社會因素

隨着社會競爭的愈發激烈,社會需要的人才水平越來越高,大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就業,她們關注的也是就業,所以,大學生學習努力的方向是和市場需要相結合的。但,社會對於大學生的法律知識並沒有特別的要求,這也造成了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忽視和法律意識的淡薄。

三、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建議

(一)政府加強法制宣傳

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主要為網絡和電視上諸如“法治天下”一類的節目。政府應以此為突破口,增強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比如建立專門的大學生普法網站,舉辦面向大學生的有關法律的活動等,讓大學生多途徑多方面學習法律,增強法律意識。

(二)學校加強法律知識的教授力度

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陣地是學校,最容易給大學生影響的也是學校。想要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也是極其有效的。學校在開設相關課程的同時,同時也應該重視法律教育,並組織相關活動,比如,學校可以督促學生組織進行“模擬法庭”一類的活動,以此彌補法律學習枯燥的缺點,讓大學生懂法用法,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大學生進行法律相關的志願活動。最重要的是,將法律運用於實踐之中。

(三)大學生自己改變觀念

外界的影響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自身。大學生自己要糾正對法律學習的錯誤意識,不要認為學習法律是無用的。大學生應自覺加強自身的法律素質,努力掌握法律知識,適當地參加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講座、模擬法庭、辯論會等活動,自覺地做到遵紀守法。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善於、勇於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大學生在自己學習、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向其他人宣傳法律知識,促使人們多一點了解、熟悉我國的法律法規,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遵紀守法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發展。

本次調查讓我感觸頗深,在科教興國的今天,大學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更加突顯,其法律素質是衡量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公民素質的硬指標,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質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在新時代下,提升大學生法律素質無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了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優缺點,分析了原因,提出瞭解決辦法,希望能夠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升有幫助,也希望我國法治能在無數個具有高法律素質的公民的努力下獲得更大發展!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為了創建“綠色校園”,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特此開展這項調查。

二、調查對象:

我校所有的學生。

三、調查的方法:

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我校學生進行調查,共525名學生。

四、調查地點和時間:

在我校的圖書館前、飯堂前、學生宿舍等等場地開展調查活動。xx年6月6號下午4點半至6點鐘。

為了瞭解我國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深度,從而提高我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調查小組研究發現我校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我們校的學生知道一些環保知識,但他們沒有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其我校還沒有開展過環保知識的講座、課程。從調查中,他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有38%的學生來源電視、廣播、電影;有 28%來源於報刊雜誌、不到8%的學生説來源於學校課程。在調查我們學校存在哪些環境問題中,有68%學生都知道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度,其次浪費水電資源、破壞花草樹木,各佔16%。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校的重大的環境問題。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的問題上,各有16%學生説在環境問題上也是很嚴重的'。隨着,我們國家的能源不斷地減小和樹木的亂砍伐,造成沙塵暴的惡化。我們還有一部分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從我們每月水電費超資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校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校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有過度,製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意識到塑料袋打包對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壞物質會隨着你吃飯時帶進胃裏,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現。我們學校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衞生,到處製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三個做起:一從自己身邊做起,二一點滴小事做起,三、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校存在的環境問題都是我們養成壞習慣造成的了。比如我們校學生打包、水電浪費的習慣。如果還是這樣下去,我們就成了環境破壞者,造成我國不能持續發展了。在調查中,有70%的學生都認同可以使有一次筷子、塑料袋打包,但減小使用。為了解決我們校的環境問題,不光是學校的事,還要我們學校每個人的事。

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校園;還有我們校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在今後我院會努力宣傳環保,搞好環保工作。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5

目的

為了解北京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學生的閲讀情況,我們對803名機電學院的本科生、研究生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並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探討。 關於調查

調查方式:網絡問卷調查

有效問卷數目:機電學院本科生、研究生803份

問題方向:調查主要針對機電學院學生的閲讀類型、閲讀目的、閲讀困惑、對傳統文學和流行文學的認知的等。 數據分析

1.問卷中,關於平時選擇的圖書類型,受訪者選擇科普類圖書的比例顯示,當前大學生選擇的圖書類型比較豐富,沒有某一類圖書的空缺。其中學習娛樂佔了很大比重,對革命政治書籍瞭解不多。

2、讀書主要以學習和興趣為主

結合問卷第一題與第二題,選擇喜愛閲讀並且日常接觸比較多的書籍類型中:

科普讀物(50.06%45.21%)

文學類書籍(41.59%49.69%)

專業用書(22.29%58.66%)

可見,由於學習需要,機電學院學生最主要接觸的是專業類書籍,而其餘感興趣類型的書籍與其平時接觸頻率基本不變,説明其讀書主要以學習和興趣為主。

3、閲讀方式多樣,電子閲讀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

對於讀書方式選擇的調研顯示,學生閲讀方式具有多樣性,而選擇電腦在線閲讀和下載至手機閲讀的共佔總數三分之一。可見進行電子閲讀的大學生也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可以説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體現。

4、對課外閲讀不夠重視

由機電學院學生每週用在課外閲讀上的時間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每週都會進行課外閲讀,但是閲讀時長較短,這與學生繁重的學習任務有關,但是也顯示出學生對於課外閲讀的重視程度不夠。

5、上網和學習對課外閲讀產生較大影響

在對影響學生課外閲讀因素的調查數據中可知,由於學習的繁忙以及網絡休閒娛樂的普及,大學生的'課外閲讀時間受到影響,十分有必要向學生強調課外時間的合理分配及課外閲讀的重要性。

6、在閲讀中傾向於傳統書籍

在對於機電學院學生關於傳統書籍與現代流行文學書籍的看法調查中,認為"傳統文化書籍或許枯燥乏味,不如現代文學通俗易懂貼近現實社會"的學生佔27.65%;認為“半數的人覺得傳統文化書籍中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揚傳統美德與革命道德而許多現代文學書籍則屬於快餐文化,不能給人回味無窮的感受”的學生佔60.02%;選擇“表示只看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書,這兩種都不看”的學生佔12.33%。

可見,在傳統書籍和現代流行文學書籍的選擇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傳統書籍更加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以及道德底藴,在閲讀中更傾向於傳統書籍。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背景

青年志願者行動是由共青團中央組織發起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以青年參與為主題,以志願服務為手段,通過青年志願者為他人、為社會提供服務和幫助,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社會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發展。大學生是我國青年志願者的主力軍,他們利用業餘時間,結合自己的知識技能、資源和善心為他人、社區、社會提供非盈利性、非職業化的援助。在自覺、自願基礎上,參與志願者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使大學生實現了自身價值,培養了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鍛鍊了大學生的奉獻精神、服務能力等整體素質,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可見,志願者服務活動是動員和組織青年大學生參加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載體,是新形勢下高校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開展好此項活動意義重大。

二、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的直接目的是瞭解大學生志願服務的現狀及其對青年志願者行動的認識、心態和存在的問題,以促進大學生志願服務建設,進一步加強青年大學生志願者工作,豐富動員方法和手段,提供決策參考,更好地調動青年大學生參與和服務社會的積極性,鼓勵青年到基層鍛鍊,不斷積累社會經驗,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三、調查範圍與內容

(一)調查總體

針對廣州的大學生,調查主要集中在大學生身上。在專業類別上,儘量涵蓋經濟管理、理工科、文史等幾大專業類別。年級差異方面,排除應屆畢業生,即正在找工作的學生,準備考研和出國的'基本不在本次調查範圍內。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主要關注志願服務的基本情況、類型、動機和存在的問題。

四、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採取調查問卷和個案訪談兩種方式。

(二)抽樣方法:

採取非概率抽樣方式中的滾雪球抽樣方法,首先通過我們聯繫熟悉的學生羣,對他們實施調查後,再請他們提供另外一些學生羣,讓他們幫忙對其進行調查或根據所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由於一定的客觀原因,主要通過網絡發佈調查問卷(包括QQ、email和BBS等),讓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由於填寫問卷的同學是中大、華師、廣商、廣藥、廣工、華農等學校在校大學生,對這個羣體進行研究仍然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其基本分佈狀態仍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代表性。

(三)技術手段

1、統計分析主要使用spss軟件,圖表製作主要使用excel軟件。

2、統計數據交叉分析(分類進行頻數統計分析和列聯表統計分析)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和心理整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⒈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説,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⒉大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髮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⒊大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

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對企業而言,中國移動做的較好,他們藉助流行時尚代言人周杰倫為“M-ZONE ”加油助威,同時利用學生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推出學生卡,從而贏得不菲的業績。

總之,大學生羣體消費市場在逐漸擴大,人們對其關注也逐漸提上日程。因此,大學生消費市場定將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各企業、商家應深度拓展其消費市場,搶得先機。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8

調查背景:吸煙有害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但高度文明的大學校園中,新一代智能型煙民的隊伍卻在日漸擴大,且年齡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低齡化的方向,特別是在大學生中吸煙人數已成為新增煙民的重要組成成份。在大學校園,大學生抽煙在一定範圍內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今,世界衞生組織認為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煙草,稱吸煙是20世紀的瘟疫。為了有效地控制大學生的吸煙行為,使不吸煙者免受被動吸煙的危害,以及阻止不吸煙的大學生加入吸煙者的行列,家庭、學校和社會應採取綜合干預,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力量,是先進文化的主要代表使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應重視大學生吸煙行為對健康的危害,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及對大學生吸煙行為進行干預。

一、丹東遼東學院吸煙現狀分析:

現狀一:目前大學生煙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在大學階段中開始吸煙及煙草依賴者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且年齡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低齡化的方向,特別是在大學生中吸煙人數已成為新增煙民的重要組成成份。近些年,大眾傳媒和社會公眾對“吸煙有害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卻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依賴煙草,面對這一羣體,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幫助他們擺脱對煙草的依賴,注重自己和周圍他人的身體健康,提高生活品質。

現狀二:大學生中煙民數量不在少數,並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按照性別,年齡等客觀因素,吸煙率的差異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低年級的吸煙率低於高年級學生的吸煙率,而男生吸煙率也遠高於女生吸煙率,大學生經常吸煙者比例低於偶爾吸煙者;

現狀三:大多數學生認為吸煙弊大於利,但吸煙行為並不受對吸煙行為認知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吸煙弊大於利,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消閒解悶等;

吸煙原因從社會、家庭等因素,到好奇,社交應酬等也都不盡相同;大學生煙民成為煙民中的“新生力量”,且年齡有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低齡化的方向;

二、簡要總結與建議:

1、 建議一:普及煙害常識,強化健康意識。“吸煙有害健康”盡人皆知,但大多僅侷限在這幾個字。由於吸煙對人體的危害並非立竿見影,而具有一個相對漫長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潛伏過程,所以不少吸煙者也就不以為然,甚至把吸煙看成是與旁人無關的生活嗜好,是無關緊要的生活小節。因此,學校應通過多種途徑將煙草包含的有害物質,吸煙可能導致的疾病等相關知識告訴學生,讓學生明白吸煙對健康危害的嚴重程度,自覺地加入禁煙行列,強化戒煙意識,提高戒煙信念,達到控煙目的;

2、 建議二:加強輿論監督,營造無煙氛圍。學校可以通過公益宣傳,把吸煙危害用一些簡明扼要,言簡意駭,朗朗上口的語言表述出來,使之深入人心,可以對吸煙者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健康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充實學生的課餘生活,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校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大力開展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減少因課餘時間過多而尋求無聊消遣的機會

3、 建議三:進一步作好戒煙信念及意志力,吸煙與心理因素,吸煙與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研究,為進一步控煙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強化家長以身作則的意識,並積極配合學校幫助孩子戒煙或不吸煙,降低全民吸煙率,讓每個學生都能認識到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任何不利健康的行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加以制止,維護一個良好的健康環境。

簡要總結:

吸煙不僅僅是個人行為,不但嚴重影響個人健康,也危及公共衞生,還影響了他人的'生活質量。校園裏的吸煙已成為嚴重的學校和社會問題,分析大學生吸煙行為的影響因素,以提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預對策。通過本次的論文調查,、分析研究,我們證明了關於都可以論證本次《大學生吸煙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應對措施》論文中關於對“大學生吸煙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中, 家長、老師和朋友的吸煙行為及態度是影響大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原因”這一假設。對於大學生吸煙羣體,周圍環境和人們應該在其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幫助他們戒煙。雖然周圍人的吸煙行為及態度是影響大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條件,但並不能以偏概全,其他的影響因素也不能忽視。客觀條件得到改善並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大學生戒煙,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己要在主觀上拒煙,只有自己清楚的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才能做到“無煙校園”,主觀和客觀上的統一是對大學生拒煙最好的幫助,將控煙教育始終貫穿在學生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引導校園煙民摒棄不良生活方式,營造乾淨清新的校園環境。

大學生是即將上任的社會建設者,擔負着民族復興的重任,但是吸煙這一行為不僅對無數的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埋下地雷,還會間接讓身邊的人吸到“二手煙”,害人害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為了能有一個好的“硬件”去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希望所有大學生規範自身行為,樹立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不僅僅是對大學生煙民這一羣體,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拒煙的行列,希望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倡導健康的價值理念,珍惜健康,遠離香煙。讓我們攜手共同創建真正的無煙校園、無煙社會。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9

一 、活動背景

如今校園訂外賣現象日益嚴重,各種外賣軟件也應運而生;美團,餓了麼,飛飯,比比皆是。每到午飯時間,各公寓樓下人員混雜,外賣小車來往不息,場面甚是壯觀。更多的大學生喜歡宅在宿舍,訂購外賣;於此同時外賣飯菜的質量衞生情況問題,校園送外賣車輛的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更好的維護學生權益,服務校園和諧建設,為此我們將對校園外賣進行一次調研。

二、調研目的

1.目的.是研究后街外賣的營銷和衞生,瞭解外賣對大學生飲食習慣和健康的影響。

2.考察外賣現象的流行程度和廣度,從中思考,發現外賣現象反映了大學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3.全面調查思考外賣出現和流行的原因,大學生如何看待外賣現象,選擇外賣並提出建設性建議。

三、調研內容

(一)外賣市場環境調查

1、外賣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2、學院不同年級對外賣的消費狀況;

3、學校教學、生活環境對該行業發展的影響。

(二)消費者調查

1、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偏愛、經濟、便利等)

2、對外賣產品的瞭解程度(品種、口味、價格等)

四、調研時間

xx年3月27號----xx年4月2號

五、調研對象

陝西科技大學在校大學生,學校周邊外買商家,學校餐飲行業從事人員

六、調研具體安排

調研總的分為兩組,一組主要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對象為在校大學生;一組為走訪調查,對象為周邊的外賣商家,學校餐飲行業人員。具體分工如下: 問卷調查組

3月25號,準備好網絡調查問卷和紙質調查問卷

3月27號--3月30號,及時在網上發佈調查問卷並積極回收。藉助學生會宣傳平台,在,qq,微博上發佈調查問卷。 3月27日、30日,調查組成員進入宿舍進行問卷調查。進入宿舍時,要説明自己的目的,以保證被調查者積極參與,得到正確有效的調查結果。在調查過程中,調查人員要耐心等待,千萬不要催促。調查人員應及時收回調查問卷。

3月31號,整理彙總問卷調查信息,並及時上交。 走訪調查組

3月27號,準備相關的調查資料,問題。

3月28號3月30號。對周邊外賣商家進行走訪調查,在宿舍樓下對送外賣人員進行隨機詢問調查,對學校餐飲行業的人員進行採訪。

3月31日,對訪問的調查情況進行總結,並以書面形式提交。

其他工作安排

4月1號-4月2號,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彙總分析,生成相關的調研報告。

聯繫宣傳部,走訪調查,拍照,留下視頻資料。

七、經費預算

紙質調查問卷500份,共計50元。 附錄。

具體人員安排

調查組:

走訪組: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以前總以為調查研究是一件簡單的事,只需要分工明確然後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就行了。但是當我們真正的去進行調查,去進行研究的時候才明白,一項調查研究的進行是不容易的,一個研究成果的展示背後藴含了多少勞動與辛酸。當然,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掌握了很多技能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們小組研究的內容是大學生網絡購物現象,這是我們第一次做調查研究,既沒有足夠的技能也缺乏必要的經驗。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一份熱情和興趣。還好有老師的熱心指導,我們的調查得以維持下去。 調查的過程是艱辛的,充滿了各種困難和意想不到的事情。首先就是問卷的設計與問題的.選擇,先前看別人做的問卷,總感覺出的題非常乏味,缺少技術含量,所以就很隨意的給別人填答問卷。而當我們自己出題的時候才知道,問題的提出與篩選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一份好的問卷承載了很多人的期望。我們團隊的六個人,經過了無數次的討論,一直在問題的選擇上有分歧,不能確定如何選擇。因為問題太多、太零碎,不易去系統的考慮,而且問題還必須與我們的研究主題相關聯,與我們的調查相協調。而問卷設計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層次。其問題的擺放於設計都有其規律性與嚴謹性 ,有其層次與側重,這對於第一次設計問卷的我們都不是小的挑戰。最終我們六個人每人出一份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全都羅列出來,將所有的問題彙總,然後再逐個甄別。經過兩個星期的篩選,終於將問卷的初樣整理出來了。

問卷的發放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研究的對象是龍子湖高校大學生,不只是我們一個學校,對其他學校的調查就是一個難題了。我們印製了四百份問卷,分別發送到航院、教育學院、財專等五個學校,這使得我們不停地奔勞,並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去幫忙調查,請了許多朋友協助分發問卷。由於其他院校並不熟悉,因而只能從自己的同學跟朋友着手分發問卷。

最後對於問卷的統計分析,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本來有軟件spss可以幫助,但是我們不會用,只能採用傳統的手寫方法統計。一份份問卷進行,一個個選項記錄下來,這樣不停地寫不斷地記,期間還要求不能走神,因為很容易出錯,這為研究的結果做好了鋪墊。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個人能力再強,終有窮盡之時,而集體力量是無窮的。對於調查研究,尤其體現出集體力量的重要。調查的進行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如果離開了團隊,我們哪一個人都難使調查進行下去。正是因為我們的密切合作,才使枯燥乏味的調查變得充滿樂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如何團結協調工作。

在調查的過程中,細心與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調查過程的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去完成,否則調查就會被中斷。在數據分析這一塊,更是要求要細心的對龐大繁雜的數據進行定量的研究。

當然,貫穿整個調查過程的是我們的激情與熱心,而且,因為有一個好的團隊、好的隊員,我們的每一步都完成得很順利,並且在艱辛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感。所以,我們這次調查研究的收穫不僅僅是

一份報告,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養了技巧,增強了團隊意識。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1

隨着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增長,現在在大學談戀愛已經是普遍的現象而不是稀奇古怪的事了,戀愛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戀愛心理和不正確的戀愛觀也會給戀愛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各大校園每年都會因失戀或別人的感情原因而跳樓或其它輕生的現象。因此,就這個問題我們組成員就xx學院部分學生戀愛情況進行調查與研究,希望能發現問題、尋找原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戀愛觀。

調查結果

根據xx學院的部分學生關於戀愛觀的調查抽樣中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調查針對xx學院的學生,由於我們人數的限制,就只能採用隨機發放的分層抽樣,50卷,並會對50卷做出分析總結,以供參考。調查範圍xx的學生。其中,認為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是正常的有89%,在調查戀愛狀況時,認為曾經談過戀愛或者已經在談戀愛的有74%,至今沒有談過,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的有53.%。對70年代的大學生來説,無形的壓力和思想方面的約束,絕大多數人不敢去談戀愛,也不敢公開去談戀愛,更多的是為未來而拼搏着,為未來的發展與就業儘可能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對今天的大學生來説,社會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寬鬆、自由、平和的環境,當代大學生敢於追求愛情,大膽公開戀愛,戀愛已是當代大學的普遍現象,同時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思想的開放。

一個人戀愛,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異性,那他們選擇異性的標準是什麼呢?根據調查,71.1%以上的人看重人品和和自己志趣相投,選擇好一個人非常重要,因為當你選擇一個人時就意味這你的選擇是一種生活、一種目標。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1.1%的大學生所選擇戀人採取的依據。這是一種比較高尚的擇偶標準,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條件,如相貌、家庭背景、物質等。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還很難預測。

對於戀愛的動機:調查發現有21.8%的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認為自己空虛寂寞冷才開始談戀愛的,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是一種被動的狀態,與從眾心理有關。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為了這個所謂的目的自己也要談戀愛,而趕潮流與周圍的文化環境的誘導有關。

上大學生後,對於很多人來説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停自己傾訴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學會認為異性交往起來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當兩個人交往加深時,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發展成為戀愛關係。7.6%的同學是因為對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絕(67.9%是女生)。其中79.1%的同學是由於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對自己喜歡的異性類型和對戀愛的未來希望:女生中選擇對方更多的是穩重成熟和關懷體貼,男生中選擇對方更多的是温柔體貼;大學生是最具有活力和朝氣蓬勃的一代,對未來有着無限的遐想和憧憬。在對戀愛的未來希望中11.4%選擇的是“兩人一起升本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64.6%選擇的是“儘量朝同一個目標奮鬥”,3.8%的同學是隻看到了眼前的認為管不了那麼多,現在快樂第一,也有37.2%的同學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在此項調查中有一半以上大學生對戀愛的未來是儘量朝同一個目標奮鬥,這説明現代大學生談戀愛的心理趨向成熟。

大學生戀愛猶如空中樓閣一樣,缺乏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並且在大三時期面臨就業的分歧,所以導致成功率不高,最後走到一起的並不是很多,這就表明要經歷失戀的人羣還是很廣的'。而事實也是如此: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同眷屬”者少,這樣就產生了一批失戀大軍。“如果當戀愛失敗時,你認為對你以後的學習生活意味着什麼?”

在調查報告中89%的同學能正確對待失戀;28%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去找一個;還有37%的同學認為很正常可以為以後的戀愛增加經驗;11%的同學認為可以從中解放自己把這些時間拿去做其他的事情。更有些失戀後就感覺什麼都是沒有動力了,心情從此都很消沉。

沒有了愛情,友情和親情依然還會陪伴你的啊!失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正視失戀。在處理失戀的問題上,正確的態度是做到失戀不失德,失戀不失態,失戀不失志。如果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善於利用各種宣泄、轉移的方法進行處理,尚能安然度過精神危機,更有者會獲得不菲的收穫,如不能及時排除對愛的絕望,則會出現一系列消極情緒,對生活和工作學習都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此項調查也可以反映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結果表明:有80.2%的同學都認為在大學裏談戀愛與婚姻關係應該順其自然。他們或多或少認識到了自己當前所處的環境――沒有穩定的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大學生的思想也還沒有完全定型,可塑造性是非常強的,同時對自己的信心也不夠足,所以在對未來婚姻的把握上不敢肯定,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同學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甚至懷有一種玩弄愛情的心態。

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對於男女同學來説都是一樣的。但是,一般來説,男子和女子對愛情的理解和態度是有些差異的。通過這次的調查,我們學院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有順其自然、健康向上的愛情,並且會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戀愛

我們有以下建議:

1、愛情都是人之嚮往的,要美好純真的對待,在戀愛的過程中要做到去相信彼此,不要互相猜忌,大家都要把這個當作通往美好幸福未來的目標,付諸行動一起努力奮鬥朝着這個目標前行。畢竟相信有情人,終成家屬。

2、戀愛對象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政治、文化、個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係的戀愛的成功與否。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橋樑,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事業和愛的有機結合。

3、要正確對待戀愛。正確處理好戀愛、學業、事業三者之間的關係。戀愛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因為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目的,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愛情、婚姻觀,認準目標,集中精力,投入學習中去,積極投身到社會和集體活動中去,在實踐中鍛鍊和提高各種能力,而不要因把過多的精力、時間用於談情説愛浪費寶貴的青春年華。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2

據瞭解,在前幾年高校研究生大擴招的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僅放寬了專科生考研的條件,還放寬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對體檢的放寬及自主招生的相關規定也無疑刺激了擴招規模的增長。在今年金融危機的前提下,國家同樣採取了擴招考研生,但是今年報考的考研生沒有前幾年那麼好,呈現出一種下降的趨勢。對於明年畢業的大學學子來講,考研還是就業,成為一個現實的兩難問題。如今,大多數選擇考研的學生早已不是單純做學問的心態,而是各種性格、價值觀、人生態度交織在一起產生的綜合反映。當今社會在不斷髮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了。

一、調查目的及對象

為了深入瞭解大學生考研的情況,以及瞭解大學生對考研的態度,也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學提供一些信息,我們對濰坊科技學院本科院校進行了一個關於大學生考研傾向的調查。調查時間是20xx年3月,經過幾周時間,我們完成了對本科在校大學生的調查,調查方式為問卷式訪問調查。本次調查選取的樣本總數是150份,回收149份,回收率99%,有效數146份,有效率98%。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後,我們將調查內容予以了總結。在隨機進行的150份調查中,涵蓋了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同學,其中,男生人數81人,佔總數比例55%,女生人數65人,佔總數比例45%。調查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代表性,但因為樣本容量較少,造成數據準確性不強,所以僅供參考。

二、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不同的年級調查顯示,大三學生選擇考研的比例明顯比其它年級的要高,這説明大三同學考研的意識比較強,比較突出。根據調查顯示:68%的同學不打算考研,佔了被調查人數的大多數。“是否考研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入學門檻、讀研成本及就業前景。”有關專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學門檻及讀研成本增加,但有一個好的就業前景,那麼考研報名還可能穩定,甚至增長。“但現在,讀研難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麼考研的人數當然就要下降。”其中,81.8%的同學選擇畢業後就工作;17.1%的同學認為考研費用太高,而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學選擇其它途徑深造;11.1%的同學則不想再讀書,因此對考研不作考慮。另外,也有3.7%的同學持保留意見,認為自己離考研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現在對它沒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學選擇考研,從側面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趨向於繼續深造的意向。在這部分同學中,30%的同學的考研動力是為了將來找工作更具有競爭力,通過考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這説明我校大學生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憂患意識,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已有準備。

21.3%的同學認為目前的就業壓力大,不想就業,而選擇考研也是一種途徑。63.8%的同學是為了繼續深造,一種觀點是為了以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考研女生人數增加的比例大大超過了男生,因為女生就業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女大學生不得不通過繼續讀書,求得一個高學歷,為以後的就業尋找更好的機會,女大學生報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業壓力大是一個原因。另一種觀點是基於對某所大學的嚮往;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自己的能力還不夠,現在不想參加工作。由此可見,現代大學生的思想觀點多元化,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道路。

調查的最後一項是“你對考研的看法”。大多數同學認為考研是個人的原因,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考研是為了繼續深造,是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將來。上研究生是大學生不錯的結局,有理想的情節、找工作的情節去考研。同時,他們認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經歷,努力過,奮鬥過,即使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那考研過程中豐富而充實的記憶也足以讓自己好好珍惜。

三、調查結果

在這次的.調研當中,絕大部分的同學表示不會選擇考研,其中個人原因是促使他們不考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學表示讀研還要讀三年,只是為了把就業往後推遲三年而已,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況且等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就業情況誰也無從知曉。還有一小部分的同學認為早點到社會工作會比繼續呆在校學到的知識還要多,最起碼動手能力會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學表示,不是隻有通過讀研究生才可以學到知識,進入社會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深造,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總的來説,考不考研是因個人條件而定。從本次調研我們瞭解到,在金融危機加劇的今天,很多學生還是選擇勇敢地面對這強大的就業壓力,還是比較理性和慎重的。而選擇考研的大部分同學目標也比較明確,不盲目不隨大流。藉此篇論文,預祝我們考研的同學能夠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選擇直接就業的同學也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堅定信念,抓實專業知識,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就業之旅中佔有一席之地。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3

一、調查的背景

本次社會調查是圍繞着我校大一新生的軍訓而展開的。軍訓不僅能使青年大學生增強國防意識,學習、掌握必要的軍事基礎知識與軍事技能,而且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是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必修課。軍訓從指導思想內容的安排上,從形式上,尤其是從收到的效果上,突出反映了學生軍訓符合黨和國家關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可以説,高校學生軍訓是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必修課。

二、調查的目的與意義

本次實踐調查活動的目的與意義:

1、瞭解我校新生的身體、心理素質:通過本次實踐調查,對大一新生的身體、心理素質盔行調查,以小鈞大,瞭解現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並對近年來在軍訓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目的在於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通過調查軍訓體制問題,初步探索出素質教育的發展、落實問題,目的在於探索軍訓體制是否需要改革或進一步完善以及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的落差。

3、從軍訓的教官中,發現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品質,吃苦耐勞、意志堅定、服從力強,這些優良傳統,是需要大家學習和傳承的。目的在於學習和發揚解放軍精神,培養大家的意志品質。

三、調查研究方法

調查問卷法:對大一新生的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問卷裏包括了新生在軍訓中各方面的`問答實地觀察法:深入新生軍訓一線,對軍訓情況進行觀察發現書籍和網絡調查:書籍和網絡調查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專業書籍和網絡資料對軍訓體制等問題進行研究,一些專業的資料可以給我們提供重要線索。

四、調查研究的問題

從我校學生的軍訓中,發現了不少問題,本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如下:

1、大學生身體,心裏素質問題當代高校學生的身體、心裏素質問題,一直是社會輿論的焦點之一。學校軍訓開幕式舉行沒多久,就有學生不耐煩了,直喊腳痠。在軍訓中,請假逃避偷懶的現象也屢有發生。這次調查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在學校軍訓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身體素質的的調查。

2、軍訓體制問題毋庸置疑,對學生而言,軍訓不僅能夠磨鍊意志,還能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但是,軍訓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現在通行的軍訓模式是新生進校後進行一段時間的集中強化訓練,而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個體差異,“一刀切”的高強度訓練方式讓有的學生吃不消。短暫的集中軍訓結束以後,學生再也不用進行軍訓,不少學生把軍訓精神拋到九霄雲外。造成軍訓就像“一陣風”,刮過之後一切風平浪靜。為此,不少人提出異議:現在的軍訓模式是否可以嘗試改革。

3、給學生軍訓的教官學生軍訓苦,教官給學生軍訓更苦,細心點的同學都會發現一些細節問題,軍訓過程中教官的嗓子一般喊啞了。作為預備役的官兵,這些軍人的素質如何呢?這也是我們本次調查的一個方面內容。

五、調查研究後的總結與幾點建議

1、調查總結

這次我們隊大一新生軍訓的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對軍訓有一個較明確的、積極的認識與態度。並通過軍訓對個人與班級體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與理解。

有近80、6%的同學認為軍訓的強度在可以承受與接受的範圍內,並且認為軍訓中在高温下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是有必要的!可見,雖然同學們在口頭上對軍訓充滿了怨言與不滿意,但大家在思想認識上還是對軍訓有較為清醒的認識的。在軍訓的最大目的這個調查中,大部分同學選擇了增強紀律性,幾乎沒有同學選擇增強愛國心,而且,大部分同學對我國的兵役制度不太瞭解,可見,在這個方面,我們的軍訓還有待改進的地方,還要讓同學們瞭解我國的兵役制度,軍訓只是同學們服兵役的另一種表現。加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教育非常重要,在增強同學們的愛國心的方面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對於培養個人、意志品質、鍛鍊身體、提高能力、促進班級的凝聚力都有積極的意義與作用。通過實地詢問,大多數的同學認為軍訓中缺少實際的拉練與打靶是軍訓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軍訓生活雖然很苦,軍訓時間雖然安排的很緊,但軍訓生活中的亮點卻很少,有些單調。刻官與同學們的交流與溝通也很不夠。但同學們在短短的幾天裏與教官們結下的深厚的輕易也不容小窺。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對教官最後的離去表示傷心與難過!不少連隊還送上了自己的禮物表達了對教官的深深敬意。

2、建議

⑴軍訓成果的鞏固涉及學生的切身利益,注重的是長效性,而學生的行為意識、自主意識,比如把軍訓與體育課結合起來,保證學生能夠得到持之以恆的身體鍛鍊與行為習慣磨鍊,這樣才能體現軍訓的作用。

⑵鞏固和延伸軍訓成果,不只是學校個別部門的事,學校各部門應該齊心協力,齊抓共管,踞持做好學生文明禮儀、良好學習習慣、生活態度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⑶軍訓過後,還要加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瞭解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瞭解我國的社會現狀,把個人的目標融入到整個國家的目標中去,為我國家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4)同學們要把軍訓中的紀律保持下去,增強律己意識,磨練自己的意志,發揚軍訓中學到的精神,並運用到今後的大學生活中。

六、附調查問卷

同學你好,我們在做一次關於大學生軍訓情況的調查,希望您填寫一下。謝謝!

1:你的性別?

A、男B、女

2:你以前參加過軍訓嗎

A、參加過B、沒有

3、你覺得大學的軍訓有必要嗎

A、有B、沒有C、不知道

4、你對教官的軍人素養滿意嗎?

A、非常滿意B、一般C、不太滿意,不符合軍人的標準

5、你認為大學軍訓的表現對以後的校園生活以及學習有沒幫助?

A、有B、沒有

6、你覺得軍訓最大的目的是什麼?

A、增強紀律性B、增強愛國心C、強身健體D、增強集體意識

7、你對我院的軍訓安排是否滿意?

A、是B、不滿意

8、您覺得本次軍訓的強度?

A、很大,自己在體力上吃不消B、適中,覺得那樣很好C、很小,輕鬆就可以完成了

9、你覺得大學軍訓的時間多長為宜?

A、一個月B、半個月C、10天D、一個星期

10、你瞭解我國的兵役制度嗎?

A、非常瞭解B、基本瞭解C、不瞭解

11、你認為軍訓中訓練的內容是否合理?

A、非常合理B、一般C、不合理

非常感謝您的配合!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4

隨着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構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先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羣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説,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狀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取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思考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一樣,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我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潛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思考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我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必須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十分重要的資料。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證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我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思考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以前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潛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狀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我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2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250―3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23.7%的同學在350―45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6.7%的同學在500元左右“能夠瀟灑走一回”;有6.9%的同學在600元左右“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800元以上能夠説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一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持續苗條身材控制自我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取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我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我的慾望等,都能夠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構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到達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這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構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能夠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狀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我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推薦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潛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潛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資料: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潛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潛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構成不可避免。我們就應如何應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我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透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狀況的不一樣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潛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構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構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就應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構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