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71W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改革。

1.校本培訓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

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並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説課活動。

十月

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

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 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

1、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徵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

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反思本學期工作。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國小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以深化課程為中心,以落實教學常規為基礎,以加強教學研究為重點,堅持充分調動廣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展開行之有效的教學研究,不斷提升“研究、指導、服務和管理”的品質,注重專業指導與學術性、羣眾性研討並行,面與點共進,提升全區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水平,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

1、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規劃,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

道德與法治學科認真學習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新教材的培訓與研究,研究學科核心素養、課程實施與評價、課程資源建設、教師學科能力建設的關係問題。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針對課程建設中的核心問題,組織開展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問題、困惑提供平台,促進教學素養的共同提高。

(二)加強課程管理,推動課程的健康發展。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校要組織任課教師認真學習常州市學科教學建議,引導教師嚴格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並通過加強課程管理,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要保證道德與法治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1-2名學科骨幹教師,同時穩定兼職教師隊伍,提高兼職教師業務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學科教研組要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努力提高學科組建設能力。要對照先進教研組條件,積極創建學科優秀教研組。

3、加強評價,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常態有效地發展。各校要健全道德與法治學科管理機制,建構與創新課程評價模式,以促進課程的常態、有效實施。

(三)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課程的實施水平。

1、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研究。

道德與法治學科主要加強新教材的教學研究,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探索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公民教育項目、心理輔導課程、學校德育活動等方面的統整,進一步體現本課程的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和養成性。

2、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3、學科基地學校繼續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並向全區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情況。

(四)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開展研訓活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各層面的培訓、研討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組織優質課評比活動、學科專題研討活動新教師課堂展示活動等。各教研協作片召集單位也要重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切實制定好學科教研活動的計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學研究。特別要重視提高每次活動的有效性、專題性。

2、加強團隊建設,促進骨幹教師成長。一是以青年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或名師工作室為平台,加對青年教師培養力度。二是有目的地開展傳、、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骨幹教師健康成長。

三、活動安排

二月份

品德、學科中心組成員會議。

三月份

1、武進區國小道德與法治評優課。

2、學習道德與法治微課堂。

3、武進區國小道德與法治專題教研暨新教材教學展示活動。

四月份

1、常州市國小道德與法治評優課。

2、常州市國小道德法治學科“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3、沿江七市區國小道德與法治教研活動。

五月份

武進區道德與法治評優課。

六月份

1、常州市公民教育評比活動。

2、常州市國小道德與法治專業員會年會論文評比活動。

七月份

1、本學期工作總結。

2、下學期工作計劃制訂。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1、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於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瞭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茅箭區工作佈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紮實落實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學科科研力度,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範學生。能聯繫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練隊伍

1、抓好骨幹力量

抓好骨幹力量,創造研究氛圍。在繼續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教師在課題研討中、在現場教學展示中,既能充分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又能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成為教育教學的帶頭人。通過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從而帶動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圍。

2、形成教研氛圍

(1)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向課外延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園網建設,主動提供思品、社會、品德與社會信息,並充分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網上學習、交流等。

(3)重視聽課學習,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能像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把新課程作為學科課程來上,教師要學習美術課上的色彩形象、數學課上的`統計方法、常識課上的試驗對照法、英語課上的任務驅動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備課

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每個年級可針對年級特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選定幾篇重點課文開展集體備課。備課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礁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思,向成為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後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思能力,形成思習慣。要求每位老師按學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學思(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思,歸納至少一種教學模式),並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並以組內互查,教學處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説課、備課、研究實錄、課件及案例資料,並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饋信息,以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於學生髮展。

(三)顯特色

1、做好課題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為思品課注入新的生機。

(1)現代媒體資源

充分利用了學校和家中的現代化設施,收集了思品課堂相關數據等資料,對教材進行了補充、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走入課堂。

(2)圖書資源

利用學校圖書資源,讓學生通過收集,來補充課堂的知識。

(3)家長資源

家長中藴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充分發揮家長員會的作用,使家長成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區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紮紮實實上好道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主要工作

本學期,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要求廣大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程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繼續圍繞教研主題“三位一體,國小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研究”,紮實開展校內教研,提高教研活動的成效,進一步提升合作、實踐、研討、反思的教研氛圍。

2.切實提高日常教學活動的質量,重點從備課、上課兩個環節入手,進一步提高“三維目標”到位度,關注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3.積極參加片級、區級層面組織的教學展示活動,虛心向兄弟學習的老師學習。

4.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適時開展校內推廣交流。

三、持續性工作

1.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品德與社會課,不隨意佔用,保證學生能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課上得到一定的發展。

2.重視教學研究課工作,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教學展示的機會,加強指導,以此作為提高教學研究質量的抓手,提高本教研組教師的教學水平。

3.參加好片級、區級層面的教研活動,每次外出聽課落實到個人,並且做好記錄,有機會適當反饋。

4.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科研主課題的研究與實踐。

四、主要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

2.參加區《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

3.規範課堂秩序,上好每一堂課。

4.青年教師xx老師開課。

十月份

1.積極參加主題研究階段性課例研討活動,進行常態化集體備課活動。

2.六認真工作檢查。

3.參加平望聯片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1.“三位一體,國小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課例研究。

2.六認真工作檢查。

老師開課。

十二月份

1.“三位一體,國小品德課程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老師開課。

3.參加平望聯片教研活動。

4.六認真工作檢查。

一月份

1.整理課程資源庫。

2.上交各類總結和論文。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5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管委會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新的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國小道德與法治的深化研究。為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紮紮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道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1.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範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並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1、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將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持續改進教學行為。

2、結合學校育人目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結合本學科特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二、主要工作

1、基於課程標準,規範教學管理。認真執行學校課程計劃,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範道法課程教學工作,努力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結合學科特點和課堂教學,開展德育教育和勞育教育,堅持“五育並舉”。深入課堂、潛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學科的根本,促進教學與評價的融合,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

3、20xx年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市教教研室領導下,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切入點,增強意識和局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學習道德與法治基本教學要求,備課規範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4、繼續推進開展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與學習方式變革試驗項目的研究,積極探索課程評價,以學科項目推進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擴骨幹教師隊伍。

三、具體措施

(一)基於課程標準,規範教學管理

道德與法治學科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課程的新天地。

根據區教研室和學校要求,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優化教研製度,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説課、研課、新課程知識競賽等活動,也可以採取主題研討等形式加強學習,在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聯繫生活,以評促教,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俘,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本學科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儀式教育、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效益化。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德智體美勞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統編教材為契機,轉變教學方式

隨着道德與法治新課程的實施,對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本學期,一至五年級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課堂。執教廣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學期,教研組將組織教師學習道德與法治教學基本要求,加強統編備課規範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四)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骨幹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便於穩定任課教師隊伍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多為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骨幹教師隊伍。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會精神及《上海教育綜合方案》等重要文件為指引。以市區教研室工作要求為準繩。以《普陀區教育局工作要點》、《普陀區教育學院工作要點》為工作方針,不斷增強意識、局意識、專業意識、服務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以學科項目推進為抓手,以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為重點,採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路徑,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全面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強化學科教師“立德樹人”意識和能力,切實提升學科教研品質,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價值。

二、情況分析

道法與法治教研組由五十位教師組成,並且都兼任班主任工作,平時能充分地利用道法課程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這樣的工作安排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將品社學科與德育教育很好地融合起來,不足的是老師都是兼職,對於專業的教學有一定的阻礙。教研組內的道法備課組長都是青年教師,都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能主動地承擔校區級的公開教學工作。

三、教研工作要點及措施

1、加強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習的方法,提高教師專業的水平。

(1)向教研組老師每月提供一份學習的書面資料,鼓勵教師自我學習,年輕班主任適當進行一些記錄、摘抄,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

(2)每月一次教研組研討活動,例會活動有主題,有中心發言年級組,通過相互的交流,提高認識。

(3)提供多的機會讓老師參加外校的聽課、研究活動,通過對外的交流來提高認識。

(4)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網絡教研,與校本培訓學分相結合,保證網上學習、交流、推動校本教研的深度。

2、關注課堂日常實踐,保證教學流程的有效落實。

(1)認真備課。本學期開始,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開始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備課時,教師要把握年級和學生年齡的特點和目標,都要認真鑽研教材,搞清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研究教材的前後聯繫,結合學校及本班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備課,重視預設和生成的關係,沒有充分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2)認真上課。本學期,進一步加教研組的教研力度,使教研氛圍更濃郁。有計劃地上好研究課,體現研究課的研究性、合作性,使年級組內的老教師、青年教師共同提高。

(3)認真佈置、批改作業。靜心設計活動作業,倡導人文化作業、互動式作業、自主性作業、彈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過程性作業,體現作業的創新性和對學生能力的發展性。本學期。三到五年級有配套的道法練習冊,老師要根據要求,組織學生完成相應的活動練習。

(4)根據各年級制定的學習習慣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個人表現,利用成長紀錄冊,開展道法學科的全面評價:具體以“評價內容科學化——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評價形式多元化——口頭、書面、解決實際問題。評價時間分散化——日常評價、綜合評價、考查評價。評價結果激勵化——等級”為主要標準。

3、踐行核心價值觀,以教研活動為抓手,聚焦學科德育,提升教師專業的技能。

(1)確立主題——本學期教研組研討的主題是“信息環境下聚焦中年級活動化學習,基於標準的課堂教學實踐與評價”。

(2)年級實踐——分年級圍繞主題進行實踐研究。

(3)課堂呈現——各年級在級組研討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當場思,年級組並進行中心發言。

4、進一步開展《現代公民讀本》(國小版)的推進工作。

開設相應教研課程。啟動《現代公民讀本》(國小版)的資源庫的建設,完成區資源庫任務《在學習中成長》資料積累。在上學期課堂實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二次解讀,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資源建設,形成學校特色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8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管會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新的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國小道德與法治的深化研究。為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和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紮紮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道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1、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俘,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並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9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着新課程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

1、校本培訓課程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

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並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説課活動。

十月

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

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

1、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徵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

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思本學期工作。

國小道德與法治第一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教研工作繼續以新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紮實開展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操作行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

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隨着品德與生活新課程的實施,對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我校一、二年級將全面使用品德與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級將使用品德與社會教材,要求廣教師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把握和落實課程目標,探索綜合課程新天地

促進課程綜合化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亮點之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綜合課程的新天地。

1、教學內容的綜合性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俘,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方式的開放性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應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教學評價的靈活性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發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可以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目的,既要有學生的調查記錄、自我評價,又有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評價寄語,可以説是建立學生個人的小小資料檔案冊。五至六年級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會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思品、社會課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課堂教學的新路子。

(二)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骨幹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新一輪課程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應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一、二年級都是年青教師負責執教,便於青年教師的培養。學校要給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我校國小思品、社會骨幹教師隊伍。

(三)規範和優化教研製度,提高教研活動實效

根據市局要求,今後應進一步規範教研組活動,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説課、研課、教課競賽等活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學習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主要活動安排

二月份:

各任課教師按備課組制定各年級的教學計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年級組互相聽評課。

三月份:

上好優質課,進行教學評析,寫好教學思。

四月份:

1、觀看優質錄象課,進行評析。

2、三、四、五、六年級任課老師教學經驗交流。

五月份:

1、觀看優質錄象課,進行評析寫好思。

2、做好期末複習工作。

六月份:

1、學期工作總結。

2、寫好教學回顧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