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集合15篇)

欄目: 資訊科技 / 釋出於: / 人氣:1.05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集合15篇)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

國小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旨在培養國小生的操作技能、探索創新精神和資訊素養,使學生逐步具有獲取資訊、儲存資訊、處理資訊和傳遞資訊的能力,以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因此,國小資訊科技教育顯得非常重要,如何更好的貫徹新課標理念上好資訊科技課,是廣大資訊科技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下面我以自己從事國小資訊科技教學的一點體會,與同行一起探討:

1、 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於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就總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樣的名言。

我們學校的學生基本都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對資訊科技一無所知。那麼,怎樣才能引導他們開啟資訊科技的大門呢?那就要靠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學中我發現,資訊科技對農村孩子來說既新鮮又好玩,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剛開始都非常想學。但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需要去記憶或機械重複訓練,不僅枯燥無味且難度也增大了,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降溫了。長此下去,必然給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不良影響。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活用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由於農村經濟落後,學生家裡既沒電腦且接觸資訊科技的機會很少,學生上資訊科技課時難免有陌生感,對教學內容也就掌握不好。如何培養學生興趣呢?關鍵是要讓學生了解、熟悉、喜歡資訊科技。

①、蒐集、整理、提煉資料,主辦各種資訊科技知識講座。如我利用洪恩公司出品的“開天闢地”軟體對學生進行電腦知識講座,學生就非常感興趣。

②、利用學校宣傳櫥窗開辦資訊科技知識專欄,吸引學生瀏覽。

③、定期舉辦“資訊科技”知識競賽,在學生中營造學習氛圍。

3、以“玩”促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遊戲是孩子的共性。配合教材內容,我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一些既適合國小生又具有很強趣味性的遊戲軟體應用於教學中,如:滿堂彩、翻硬幣、紙牌、彈珠等遊戲。

例如在進行滑鼠和指法練習的教學中,我在簡單的演示後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玩,利用“紙牌”、“掃雷”、“金山打字通”等遊戲進行練習,充分動手實踐。通過實踐,學生在遊戲中不但熟悉了滑鼠和鍵盤的基本操作,使單一、乏味的指法練習得到極大改善,提高了學生擊鍵的速度及準確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但遊戲的取材和活動時間須嚴格控制,要選擇優秀並適合學生的遊戲,強調趣味、益智、學習的功能。

4、創設情境,保持學習情趣。

在教學中,可利用媒體創設、優化教學情境,藉助美好事物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慾望,產生探究學習的動機,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既明確了學習目標又指明瞭學習方向。使學生感到學習也是一種樂趣,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2

或許許多人都認為現在是資訊科技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與資訊科技息息相關,甚至是離不開資訊科技而生活。

在參加這次的xxxx國培農村教師語文資訊科技培訓後,收穫頗豐,也有些許感觸。農村國小,在許多的硬體軟體上比城市裡的國小差許多。雖然國家現在非常重視農村學校的教育建設,教學裝置也逐漸的完善。但是,我們老師的思想觀念是否跟得上?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教學的能力是否可以跟得上?農村家長的思想是否與時俱進,各個環境是否能配合?這些應該都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農村的教育也會跟上時代的發展。因為,許多農村學校都配備多媒體教室,每個班都配置白板教學。為了能夠得心應手的應用這些裝置,大家都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多多少少學會一些技能技術。

在這次的培訓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微課製作”和“思維導圖”,通過周老師的詳細講解和示範操作,讓“微課製作”和“思維導圖”這兩個原本神奇又遙遠的概念轉換成我們可以運用自如的技能,是多麼的不可思議。這就是我們培訓學習的目標也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感謝國培!感謝各位培訓老師!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3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很慶幸區教育部門為我們提供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得到名師傳授的教學經驗和技術指點。從教以來,我接觸教育技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利用這次培訓正好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學習很緊張只有六天的時間,但過得很充實,受益非淺,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資訊科技支援教學創新的魅力。這與以往的培訓相比,本次培訓具備很大的不同之處。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絡,實用性很強。比如建立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對我們的教學思路進行了梳理,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後能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在老師的有效點撥下,我們進一步理解了資訊科技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瞭解了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優化方法。

這一堂堂授課雖然還略顯生澀,但也雛形頗具,使我深受啟發,並理清了自己的收穫:

1、接受了教育技術這個新的專業術語。以前每每談到教育技術能力就想到資訊科技,其實教育是一半科學一半藝術,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2、深入領會了解了教

育過程的各個環節。以前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術、輕思想等。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體會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課,課前的思考、準備及課後評價、反思與課堂上的組織、教學等環節同等重要。

3、學習領會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在這裡,我是作為一個學生的角色在課堂裡感受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對比自己的學生如插秧苗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邊的教育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致的思考。

4、矯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學校教師每當喊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時,都會以條件有限為藉口。現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術除了利用資訊科技外,只要合理、科學地使用教育技術,同樣通過傳統的媒體也能上出一堂高質量的課。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將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

我堅信,短暫的培訓將使我終身受益,併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拓寬道路,我一定會好好珍藏且不斷充實!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4

12月4日、5日兩天,我有幸參加了資訊科技培訓,兩天的培訓時間很短,但對我來說受益匪淺。這次培訓我積極接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觀念,開闊了教學研究的視野,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教學多媒體的特點和重要性,以及數字化教學的靈活性。

通過學習楊豐烈老師的講解、交流等環節,我感覺自己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只做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

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教學中,我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應該使學生在資訊化教學中,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合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使用通訊方式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提高了學生的認識程度,學生擴大了知識面,使他們增長見識。

楊教授的資源和V課課程的製作,是讓老師們萌發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走向世界的視窗,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路資訊領域,可利用網路資訊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互動式很強等特點,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

學習時間是短暫的,雖然已經結束,來自導師的親臨指導和諄諄教誨,匯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支援、激勵著我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在教育生本改革中,我努力學習,將在我今後的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現代化的教育教學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5

當今社會是一個資訊化的社會,人們無時無刻都處在一個資訊互動的狀態,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教學成為活躍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主要手段。因而,對於教師而言,資訊科技手段的掌握和應用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接到學校部署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網路學習任務,故而倍加珍惜這次研修學習的機會。

通過這次培訓,我收穫頗豐。在教學中必然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資訊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來。我深深體會到:

資訊科技對教師的重要作用。我清楚地認識到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路,開展教學。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裡學習知識,還能通過電視、網路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是最活躍的因素。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教師可以通過網路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流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多渠道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提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這次培訓的時間雖然短些,但我通過學習認識到計算機的重要性,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教育教學,創新資訊科技教學手段,提高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6

我有幸成為xxxx年海南省國小鄉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班的一員,這也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集中培訓、有專家進行講座、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這次聽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前沿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後,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王紅晨教授的《多媒體課件開發》。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當前以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著各學科的教學。在網路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不再以點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流的形式傳遞,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根本改變。“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並將其運用於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著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通過聆聽黃秀蘭教授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讓我認識到教師是一種社會職業,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熱愛的事業,也可以是謀生的手段。我們要提高教師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師德,在行為上,體現師德,在社會實踐中進行道德修養,真正認識善和惡,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師德標準去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學生,從而在教書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悅,一份成功。

短短的十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說是我近年來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特別是觀看了一些優秀學員的研修成果展示彙報,我記憶深刻,這些勤懇敬業的老師在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7

課題研究中期報告會後,我們課題組又開展了有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我認真學習了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論》一書,對資訊科技課程的認識又昇華了許多,體會也頗為深刻。

在《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論》一書中,關於教學方法的闡述非常精闢,可謂是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的一座燈塔。

教學方法,重在激發興趣,積極引導。學習興趣是人們力求認知世界,渴望獲得科學文化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是推動學習的強化因素。事實證明,有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可以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比如,對於國小生來說,計算機是熟悉而又新奇的,怎樣引導他們開啟計算機的大門呢?那就要靠學習興趣的激發。兒童的特點之一是喜歡自己動手,國小生剛上資訊科技課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十分興奮和好奇,加上老師對計算機神奇功能的介紹,更加深了一種神祕感,這樣使學生對計算機又多了一份興趣,促使學生奮發向上,勤奮好學,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情緒,並且從中享受到學習的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對於三至六年級的國小生來說,如果處理不好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也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教師當前進行資訊科技教學著力探索的課題。

《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論》一書指導性強,特別強調把握學生認知特點,實施“形象化”資訊科技教學。國小階段智力開發的主要做法是寓教育於遊戲之中。在國小生教育方面,計算機有其特殊優勢,用計算機在玩中游戲、娛樂、學習等,既可以滿足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國小生的認知特點,採取形象化、遊戲化等少年兒童易於接受的教學手段,實施“形象化”資訊科技教學。

“形象化”資訊科技教學形象比喻,能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想象。學生從小接觸計算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讓他們理解一些必要的抽象基礎理論知識?這就需要把計算機難懂的理論與現實中易理解的事物聯絡起來,使之變得形象化,如教學“儲存器”時,把“硬碟”比作一個“大倉庫”,裡面裝有很多很多的軟體。對於國小生的計算機教學。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他們感興趣、能輕而易舉的事物來做比喻,實踐證明效果是很好的。當然,有些比喻不一定確切,但重要的是讓國小生有了一個直觀的想象,讓學生在一種通俗易懂的氛圍中接受資訊科技知識。

在《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論》一書,多次提到寓教於樂。寓教於樂,是一種引導學生愉快地學習資訊科技知識及操作技能的適用於國小生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思維活躍,愛玩好動,學習容易從個人興趣出發,興趣難以持久。因此不宜採取長時間的說教方式進行資訊科技教學,而要採取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學生接受新知識。對於國小生來說,正確地引導他們,在玩中學習資訊科技知識,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不但使資訊科技作為教學內容走進我們的中國小教育教學中,並且成為愛國主義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集知識性、應用性、技能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資訊科技教學也要充分體現資訊科技的應用特點,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生活中的實際利用價值。將資訊科技融入生活實踐中,是資訊科技教學的另一特色,對資訊科技的掌握有利於提高學生在現代和未來社會的生存能力。

總之,《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論》是一本指導性很強的資訊科技教師研修書籍,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研修,我感覺我對資訊科技課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然還當努力學習,爭取在資訊科技教學領域再上一層樓。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8

關市鎮盤石完小綦恆柏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國小語文資訊科技提升工程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對我今後的語文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簡單製作上。使我們認識到做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深深的體會到:

1、通過本次的培訓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資訊科技這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資訊科技為基礎,但卻並不同於資訊科技。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託,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資訊科技是指一切能夠擴充套件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2、通過培訓對資訊科技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後思想,我們積極採用資訊科技與各學科的整合並初顯成效,可以說終於嚐到了資訊化教學的甜頭。聽了六堂課後,充分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4、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5、學會了先進的ppt製作方法,懂得了連結和超連結,懂得了如何插入控制元件,懂得了教語文,學會了欣賞語文,使我在今後以更飽滿的熱情去帶領學生探索漢語言文化的奧祕,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更高階的資訊科技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9

在20xx寒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江蘇省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學習過程中本人作了深入的思考,談一下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國小資訊科技課程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建立適合新一代兒童自主發展、自主成長的教育環境;其直接目的是建立既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又能體現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特點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一、資訊科技技能訓練中應維持學生的興趣。

對於技能性很強的資訊科技學科,需要對學生進行重複性的技能訓練。但是,在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對資訊科技掌握程度的差異性是必定存在的,簡單的重複訓練會引起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反對,學習自然沒有了興趣,而如果只考慮有操作基礎學生的學習進度,則更多的同學將跟不上,導致班級內的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程度差異進一步拉大。這就對資訊科技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資訊科技老師要更善於進行教學設計。通過獨特的教學設計,引入更多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任務,同時這些教學任務又包含著這一階段的操作技能的重複訓練。讓學生在完成自己感興趣的任務同時,不知不覺地進行著操作技能的重複訓練。而不能用以前那種類似於軟體應用說明快的操作方式來授課。

二、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課堂中教師為切實達成課時目標,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實踐活動。在給出任務之後,通過組織學生共同研討、分析任務,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對資訊科技發展變化的適應能力。教師應密切結合教學實際,收集、組織、開發必要的教學資源,建立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資源庫。在教學資源建設中,應面向學生的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支援,應遵循相關技術規範,便於交流與共享,應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避免低水平重複開發。特別強調從問題解決出發,在學生處理資訊、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的資訊科技積極應用到實踐中。

三、資訊科技教學中應實施多元評價。

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共同提高,不僅體現於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體現在學生參與的各種評價活動中。以教師為主導,充分利用學生的評價能力,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應用資訊科技的興趣,組織學生互評,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幫助學生學會未來社會的交流合作能力,以評價促學習,以評價促發展已成為資訊科技課程目標達成、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確重要手段。實施多元評價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總結性評價(師評——自評——互評——展評——家長評)、過程性評價(電子學檔——成長記錄袋)。實施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不僅可以保障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使評價結果真正起到對教學活動的診斷和促進作用,而且多方位、多層次的評價,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各層次學生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知識技能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實現“以評促學”。

在教學論層面上,目前資訊科技教師的核心問題是要改變基礎教育中單純傳授知識的目標定位,把培養能自主生存、終身學習、和諧發展的人作為首要目標。而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真正予以落實,使課程改革的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0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和網路技術的日趨成熟,電教裝置一體機、多媒體課件等已廣泛應用於幼兒教育中,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影象、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特別是其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本文結合幼兒課堂教學的特點,對多媒體資訊科技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做了客觀闡述和說明,並分析論述瞭如何藉助多媒體資訊科技實現幼兒課堂教學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是我們教師探討的話題。特別是在幼兒教育中,學習興趣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從事幼兒教育的十多年裡,也在一直探討和研究這一課題,在教學實踐中我明顯感覺到,一旦幼兒對教授的內容感興趣,他們會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學重點上,思維表現得非常活躍,一節課上起來比較輕鬆、愉悅,容易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應用更易於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

一、借力多媒體資訊科技創設課堂環境,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教學效益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在幼兒課堂教學中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幼兒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幼兒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得好不好。為實現幼兒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教師在課程設計和教學環境創設中,必須以幼兒的直接經驗和實際生活為基礎,配合其能力、興趣和需要,儘量在課程和活動中促進幼兒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的發展。例如,在中班的美工活動《摺紙船》教學活動中,我充分借力多媒體資訊科技設計了這樣三個版塊,先是學習兒歌《小小的船》,再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展示各式各樣的船,最後讓幼兒動手摺紙船。

隨著教學環節的進行,幼兒潛移默化地掌握了語言、數學、美工等綜合性知識,還提高了語言表達和動手能力。在《摺紙船》教學過程中,對幼兒來說,最難得應該是認識摺紙的基本方法,對角折、對邊折、翻轉折,如果在活動中當著幼兒的面直接示範,幼兒肯定覺得很困難。於是,我把折小船的整個步驟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來,邊示範邊講解,使幼兒一目瞭然。那麼我們如何借力多媒體資訊科技創設環境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呢?我認為應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激勵功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二是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資訊科技的益智功能,通過多媒體資訊科技創設環境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提高他們智力活動的效率;三是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資訊科技的育美功能,即通過多媒體資訊科技創設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美感,進而培養幼兒正確的審美觀和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想象,提高他們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二、借力多媒體資訊科技轉變師生角色,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是課堂的主宰,上語言課就是背兒歌,上數學課就是學習簡單的加減法,教學內容陳舊單一,幼兒教育模式與傳統的國小教育模式沒有太大區別。幼兒就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甚至將幼兒的奇思妙想當成胡言亂語,扼殺了幼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的這種師生角色正在發生著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應用意義十分深遠。它不僅拓寬了教師的視野,更豐富了教學資源,讓教師在課堂上不再照本宣科,讓學生在課堂上也不用“洗耳恭聽”。

比如在讓幼兒瞭解小狗喜歡吃的食物時,我特意製作了一個課件,並讓幼兒自己操作,幼兒瞭解了原來小狗喜歡吃的食物有很多。這是通過操作達到的,當小狗來到喜歡吃的食物旁時,電腦上會出現小狗的笑臉,其他小狗不喜歡的食物,小狗會有一個不高興的表情。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很難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隨著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應用,師生角色已經發生了轉變。但這種轉變不是簡單的教師做課件、學生操作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學習的過程。教師不再是權威和知識的化身,而成了幼兒學習的促進者;幼兒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

三、借力多媒體資訊科技提升幼兒綜合素養,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是新時期立德樹人的實踐創新,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主要任務。在幼兒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資訊科技的應用對提升幼兒綜合素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利於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異想天開、勇於參與、不怕困難,培養幼兒探索能力、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是利於幼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促進其智力發展,獲得較全面的知識。三是利於消除幼兒依附心理、依賴心理、懶惰心理,在活動中享有選擇、創造的自由,體驗到獨立自我的快樂與欣慰。四是加強幼兒的自身修養,能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學會交往,懂得尊重他人,以信任、誠摯、謙讓的態度與人相處,具有客觀的評價自己和他人以及辨別真偽、善惡、美醜的能力。比如在中班《小動物找家》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小動物、各種障礙物圖片進行編輯、組合,再配以音響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教師引導提問、幼兒思考回答、結合遊戲等多種方式,從而啟發幼兒大膽想象。

整個教學過程是在靈活自如中輕鬆進行的,全體幼兒都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畫面上出現的各種小動物和障礙物,幼兒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都能通過遊戲方式幫小動物指出回家的路。當他們最終將小動物送回家時,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到興奮的神情。這樣獲得的知識具有牢固性和創新性。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辨別能力及創新能力,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還有利於塑造孩子的個性。凡事有利不有弊,多媒體資訊科技僅僅是用來輔助教學的工具,不能為了課堂的熱鬧或華麗而讓其“譁眾取寵”“喧賓奪主”,只有掌握好“度”,才能充分發揮其優越性,打造出當前幼兒課堂教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1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了。通過集中的理論學習,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教育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徹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作為教師,我們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在於教學。在教育資訊化的浪潮中,我們要改變教學模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在這裡,我們學習了微課、電子白板與翻轉課堂的相關知識,這些新技術深刻影響著基礎教育。

微課,主要是指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電子白板是一種國際上新近崛起的替代傳統黑板、粉筆的數字化教學演示裝置。它的出現,是對沿襲幾百年的黑板、粉筆、板擦“三位一體”的舊教學模式的一場革命性突破。電子白板技術為課堂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和方便,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技術基礎。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建立視訊,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訊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翻轉”讓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更深入。我深刻認識到,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教育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在這裡,我們通過學習,懂得了教學素材收集與加工的方法,學會了多媒體教學環境及課件製作,更加學會了如何製作微課。對於微課的應用來說,技術只是形式,內容才是核心。微課的路在於與學科結合,內容結合,作為微課的使用者,應該既要懂必要的資訊科技,又要有專業的學科知識。雖然我們是農村學校,存在不小的城鄉差距,微課、翻轉課堂的使用暫時還很難,但資訊時代的.變革是相當快的,所以我們要在理論上認識它,技能上掌握它的製作,適當的加以嘗試,當條件具備的時候,我們可以迅速的應用它,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方式,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

此次培訓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運用教育資訊科技,豐富自己的學習資源,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倡導和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以優化課堂教學,推進教師專業化、資訊化的協調發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而促進學校新的發展,緊跟形勢,與時俱進,在校園資訊化建設工作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2

教育要實現現代化,首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形態要現代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教學,改善教學環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將多媒體技術運用於語文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自動化、增強藝術教育的感染力與說服力,施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

做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學生滿意,要社會滿意,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去學習,探索新知識,尤其是資訊科技。此次培訓,使我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1、教育觀念的改變。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是使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直認為資訊科技就是教給學生計算機知識,通過這次培訓才知道計算機技術只是資訊科技的一部分,計算機只是我們獲取資訊最有效的工具。而資訊科技課主要內容是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也就是說,資訊科技教師在教給學生資訊科技技能的同時,更要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資訊科技是一門新的學科,所以沒有現成的教學規律可循,而本次培訓就我們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通過教師展示,指導,其他學員的探討,使我學會了如何寫資訊科技課的教學設計,學到了許多資訊科技課的教學方法。而且師生平等,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總之,我覺得這次培訓很有實效,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是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把時間都用到學習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為資訊科技教師的優勢,多利用網路的優勢,不荒廢時光,化榮譽為壓力,為今後教育教學多積累寶貴知識財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輕鬆工作,輕鬆生活。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3

當今教育主題的多元化,要求資訊科技教育必須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綜合實踐課,才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

一、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

(一)、與德育的整合

利用資訊科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園網路報道學校的新聞,學校師生參加各種活動獲得的榮譽。可以蒐集一些與國小生有關的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從中瞭解社會的新聞和各種社會現象,並引導學生讓其從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與知識學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由於它儲存容量大,媒體種類豐富,檢索容易、快捷,不失為學生學習的好載體。教育資源共享,對於人、財、物是種節約,同時也使知識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導學生將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學習相結合,例如,語文學習中需要查詢資料的時候,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網路知識在網上查閱資料,幫助瞭解語文知識。還可引導學生建立個人部落格,並在部落格上記錄個人學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達到練筆的目的,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實踐的資訊科技教學,更好地培養了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三)、與藝術學科的整合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中的“電腦繪畫”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內容,它本身就是與美術整合的,例如:老師進行美術欣賞,可事先蒐集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網址,讓學生在網上自由欣賞美術圖畫,然後講出自己的理解,這比教師講解效果要好。同時也可將資訊科技與音樂整合,主要表現在通過windows media player軟體來聽音樂,可用MIDI軟體來編輯音樂。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資訊互動方式、師生角色轉變以及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的轉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水平與資訊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達到全面發展。

二、評價整合,檢查效果

當前,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課的教學評價受到重視。資訊科技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學科,重在培養學生的資訊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評價應在應用和實踐中進行評價的。例如,教學“畫圖”軟體後,可採用“開放式評價法”讓學生製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學生參與評價。例如,教學三年級的“寫字板” 軟體的使用後,採用“指定內容,具體考核”的方法,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按要求用“寫字板”軟體打一篇文章,然後由教師打分評價。同時,在每一個單元的單元小結裡都有一個“活動評價”,有兩棵知識樹,樹上是根據本單元的知識結滿了知識果,評價的方法是: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本單元的情況進行摘果子活動,在已掌握的知識果塗上紅色即是摘下了果子。這種有趣的評價方式,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資訊科技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大膽探索,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找出更佳、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總之,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讓我們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資訊科技課。

三、學以致用,學科整合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會議上指出:“在開好資訊科技課程的同時,要努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資訊科技手段,並把資訊科技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當今教育主題的多元化,要求資訊科技教育必須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綜合實踐課,“立體式”的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於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例如在教學word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作、修改等;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自然、語文、社會等學科,查詢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四、學科整合、全面發展

當今教育主題的多元化,要求資訊科技教育必須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綜合實踐課,才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中就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

(一)、與德育的整合

利用資訊科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園網路報道學校的新聞,學校師生參加各種活動獲得的榮譽。可以蒐集一些與國小生有關的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從中瞭解社會的新聞和各種社會現象,並引導學生讓其從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與知識學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由於它儲存容量大,媒體種類豐富,檢索容易、快捷,不失為學生學習的好載體。教育資源共享,對於人、財、物是種節約,同時也使知識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導學生將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學習相結合,例如,語文學習中需要查詢資料的時候,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網路知識在網上查閱資料,幫助瞭解語文知識。還可引導學生建立個人部落格,並在部落格上記錄個人學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達到練筆的目的,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實踐的資訊科技教學,更好地培養了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三)、與藝術學科的整合

國小資訊科技教學中的“電腦繪畫”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內容,它本身就是與美術整合的,例如:老師進行美術欣賞,可事先蒐集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網址,讓學生在網上自由欣賞美術圖畫,然後講出自己的理解,這比教師講解效果要好。同時也可將資訊科技與音樂整合,主要表現在通過windows media player軟體來聽音樂,可用MIDI軟體來編輯音樂。

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資訊互動方式、師生角色轉變以及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的轉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水平與資訊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達到全面發展。

五、評價整合,檢查效果

當前,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課的教學評價受到重視。資訊科技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學科,重在培養學生的資訊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評價應在應用和實踐中進行評價的。例如,教學“畫圖”軟體後,可採用“開放式評價法”讓學生製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學生參與評價。例如,教學三年級的“寫字板” 軟體的使用後,採用“指定內容,具體考核”的方法,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按要求用“寫字板”軟體打一篇文章,然後由教師打分評價。同時,在每一個單元的單元小結裡都有一個“活動評價”,有兩棵知識樹,樹上是根據本單元的知識結滿了知識果,評價的方法是: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本單元的情況進行摘果子活動,在已掌握的知識果塗上紅色即是摘下了果子。這種有趣的評價方式,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資訊科技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教學方法需要我們大膽探索,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找出更佳、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總之,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讓我們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資訊科技課。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4

在閱讀教師人文讀本的過程中,可以從中充分的學習到中華人文精神的形成、發展,傳統人文精神發展和中華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論述。同時,從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和在各個領域裡所起到的作用。如,中華傳統人文的基本特徵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徵間的區別與共同點。

從我國學校的課程安排來看,基礎教育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輕文的傾向,諸如歷史、地理之類的人文課程,與國外相比,不僅教學課時少,而且教學要求低。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不僅重視課外閱讀,而且對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有較高要求,國外很多國家的學校教育從國小低年級就開始訓練學生收集、查詢、分析資訊,並結合社會生活科學研究的程式寫論文,對比鮮明的。

教師要始終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標準,要把自己想象成學生,才能明白學生到底喜歡聽哪一型別的課程。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在不斷的創新中,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依靠大量的作業和考試增加學生負擔,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開發其求知的慾望,從而使其在創造、開發、想象的過程中更好地使其知難而進,而最終達到學生的求知慾,使教學以全新的面貌運用到學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

中華民族有著獨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諸如儒家的仁愛、節儉、謙讓,墨家的重實踐、任人唯賢等,得以綿延至今。我們如今所說的人文素養,即是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它是悠久歷史的深厚積澱的結果。現如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與人文素養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動、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它主張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人的求知慾、興趣等各個方面的優勢,來填補教學過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為本。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更基礎,因為人文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總體支撐,這種支撐作用具體表現為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人文素養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深度與廣度,以及對問題的洞察力和對事物發展的前瞻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內涵。

資訊科技學習心得體會15

新一年級實驗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乘著課程改革的東風,全體教師都積極投身於課改實驗中,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各種教學模式。

資訊科技作為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為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我校從一年級開始便開設了資訊科技課,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資訊科技知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當我看到學生們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學習時,當我看到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的一張張獎狀時,初為人師的我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在此,我想和我的同仁們一起分享這歡樂的一刻,一起分享我在新課程理念下國小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一、創設新穎的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初為人師的我不斷的追求。新穎的匯入如同一部電視劇的片頭,以其精彩性先聲奪人,一開始便將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誘發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螢幕保護》一課時,我事先在每一臺計算機上都設定了五彩繽紛、形式各異的螢幕保護,當學生一走進電腦教室便看到了黑色螢幕上各式各樣的螢幕保護,他們馬上就被這些可愛的動畫螢幕保護吸引了。“老師,這是什麼呀?真好玩。”“老師,它們是怎麼出現的?”“老師,您是怎麼製作的?”這時,我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本課課題----神奇的螢幕保護。我對學生們說:“孩子們,你願意和老師一起去尋找設定神奇的螢幕保護的方法嗎?”“願意”孩子們手舞足蹈地對我說。在本節課中,新穎的匯入有效地激起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我利用了每一個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創設了一個能夠刺激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針對學情,化繁為簡

在低年級段,學生尚處於知識的萌芽狀態,整個大腦的發育處於啟蒙階段,學生對於自己平時生活中多接觸且簡單、有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學生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徵,我們應有一套與之相配套的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不僅要符合兒童階段的認知結構,還要使學生處於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之中,便於接受老師賦予的新事物。為此,在學習《初識計算機》一課時,我先向學生介紹了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各行各業使用計算機工作的例子,然後再講計算機的神奇功能,學生們完全被我的講解吸引住了,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急於探索計算機奧祕的求知慾。接下來該講計算機的組成了。我轉身迅速地在黑板上邊讀邊寫下一個式子“3+2=?”學生齊聲回答:“5”。“你能告訴老師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嗎?”一雙雙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老師,我一看式子便知道了”“老師,我只要稍稍一思考就知道了”“老師,我只動了一點點腦筋就知道了”。“老師也知道你是怎麼算出來的,你想聽聽老師說的對不對嗎?”“想”。這時可以看出,學生的求知慾望已經達到了高潮。我告訴學生,第一步:你通過你的耳朵、眼睛將“3+2=?”這個資訊輸入給大腦;第二步:通過自己記憶的知識,經過大腦運算;第三步:通過手寫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剛才,我們是通過耳朵、眼睛、大腦、手和口的分工,最後讓老師知道答案的。同樣,計算機也是靠耳朵、眼睛、大腦、手和口的工作,最後讓人們知道資訊的。話音剛落,馬上有學生問我“計算機的耳朵、眼睛、大腦、手和口是什麼呢?”我順水推舟,告訴學生們計算機是由五個部分組成的,鍵盤和滑鼠是用來把資訊輸入到計算機裡的,這兩個部件就是我們說的耳朵和眼睛。我們看見的那個形狀象箱子一樣的東西,它叫主機,裡面裝著許多計算機必不可少的零件和裝置,它是用來記憶運算的,這個部件就是我們說的大腦。最後的運算結果要通過顯示器(形狀象電視機)或者印表機顯示出來,這就是電腦的手和口。經過這麼一講,學生明白了,計算機是由:鍵盤、滑鼠器、主機、顯示器和印表機五個部分組成的。接著講:主機內部有運算器,還有一個“倉庫”,又叫儲存器;一個“心臟”,中文名字叫中央處理器,英文縮寫是CPU。形象的類比,把複雜、抽象的機械原理說得通俗易懂、簡單明瞭,學生一聽就懂,很快都學會了。

三、善於創設問題情景

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知識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活動的影響。比如他情願學的知識,就會引起他們強烈參與的慾望,教師不用多強調、多解釋,他們也會很快地掌握知識,融於課堂之中。反之,在學生不情願的情況下,他們即使當時學會了,也會很快忘掉。所以,在資訊科技課中,我們不如把知識點設定成一個個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正是掌握新知識的過程。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複製》一課時,我將知識點和訓練點都創設成一個個有趣的問題情境,將學生不知不覺地帶入到探索知識的領域中。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演示情景。在蔚藍的天空中,孩子們喜愛的孫悟空正在天空中遨遊,孫悟空說:“一個人真沒意思,我要再變幾個孫悟空和我做伴。”於是,我讓同學們閉住眼睛從1數到10,數完後睜開眼睛。在他們數數的過程中,我利用複製貼上命令在畫面中複製孫悟空。等同學們睜開眼睛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好多的孫悟空。學生們滿臉的驚奇。“哇!比變魔術還快呢!”我的問題隨之出現,“你發現這些孫悟空有什麼特點?”生:一模一樣。師:你知道老師剛才是怎樣變出這些孫悟空的嗎?老師是不是一個一個地畫出來的?老師變魔術變的快嗎?有什麼辦法能用最短的時間變出這些一模一樣的孫悟空呢?學生紛紛舉手出謀劃策,但都有漏洞,正當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時,我出示了本課的課題----圖形的複製。“老師,什麼是圖形的複製?怎麼操作?”“老師,圖形的複製是不是和配鑰匙是一個道理?”學生們個個都非常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而我並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而是讓他們帶著疑問自己去發現解決問題的答案。就這樣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探究的慾望越來越高,在我又一次做複製操作時,每個人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生怕漏看老師的操作步驟。整堂課都是學生自己發現新知識,然後通過練習形成規律,最後掌握了複製的操作步驟。所以,創設問題情景將問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主動的投入到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從而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精講多練加深印象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光靠老師一遍遍的講解而不去操作練習是不行的。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間,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文字的輸入》一課時,學生對於漢語拼音已經很熟悉了,作為教師,只要告訴學生輸入拼音後,按空格鍵怎樣選擇所需文字即可。對於怎樣快速地輸入文字,光靠老師的講解是提高不了學生的打字速度的。能提高打字速度的唯一途徑就是多練習,然後在練習中總結規律。如,在練習中學生會自己總結出漢字重複率降低的方法,如“前全拼後聲母”輸入法、“前聲母后全拼”輸入法、固定片語“全聲母”輸入法等。這些方法既減少了擊鍵次數又降低了重複率,可以大大提高輸入速度。如此逐步練習,使學生感到輸入速度越來越快,學習越來越輕鬆,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當然,這個練習應避免枯燥無味的練習,每節課應適時給學生玩打字遊戲的時間,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也可以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組織一次漢字錄入競賽,利用計算機本身的漢字輸入考試軟體進行競賽,人人上機,看誰的速度快,這樣一來,你追我趕,讓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不斷練習了這一枯燥的知識點,促進了鍵盤操作及漢字錄入的熟練程度。

五、營造創新、開放的學習環境

21世紀是一個資訊萬變的時代,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沒辦法教好學生的。新的資訊科技知識正以驚人的速度層出不窮地發展。資訊科技課不同於其它學科,它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學校領導的支援下,我校師生共同擁有了一個創新、開放的學習環境,共同擁有了一個知識交流的平臺。教師已經不再是從前無所不知的聖人。現在的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我們已不再將學生的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我們能夠做到的只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通過網際網路瞭解更多的知識來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交流,給予學生髮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充分利用好網路這一人機交流的平臺,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如在學習《計算機的軟體系統》一課時,教材上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很想了解計算機發展的一些最新動態,瞭解一些最新的軟體系統。為此,我和學生們一起上網在百度搜索中搜索關於計算機資訊方面的新知識、新動態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們感慨地說:“老師,網路真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是的,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其教學從課內擴充套件到課外,從校內擴充套件到校外,並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滲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整體提高。

從資訊科技課堂中,我欣喜地看到課改活動已在全校範圍內鋪開,並可以看到課改在國小資訊科技課堂中未來的希望。

以上只是我平時在國小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心得體會。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國小資訊科技課堂的教學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相信在新課程改革的春風潤雨中,相信在以後國小資訊科技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總結出來,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必將能在良性的軌道上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