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8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1

趙雪本學期,我校教研室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採取了一項新的舉措“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比賽。也就是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講授同樣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設計來呈現不同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教學研究的目的。每一位授課的老師各顯其能,作出了不同的課堂展示,可以説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通過參與這次的教研活動,我感觸頗深,經數日反覆思索,在此談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通過聽課學習,我發現同課異構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它可以促進課堂優勢互補,教師之間互相啟發,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課題便於教師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過同課異構的對比研究開展實質性的討論與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同課異構活動也給我們教師“個人自備,分頭施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和學習範本。

“同課異構”本身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如王麗老師的課堂在樸實中見真情,靈活中促情感。整節課,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心靈交流,老師能和學生融為一體,讓孩子的思維得以擴散。能感受到她真的用心在講課,整個課堂很大氣,教態自然大方。田老師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抓住學生平時喜愛的動畫節目,把課堂中的每個環節與動畫中的人物相聯繫,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觀察和學習的興趣。張娟老師在導課部分與學生進行輕鬆的交流,交流之中給予適時的指導,她不僅以自身的熱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發現及發現的過程講給同學聽,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還有張韶燕老師課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慾望,教師和學生表演配合默契,使課堂有真實感。等等。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通過這樣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些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同課異構”讓我真正地認識到了只有在聽與評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在批判繼承先行者的基礎上再做教學設計,在對許多問題的研討中,取得比較一致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從異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才能達到激發內在潛能,張揚個性,從而追求異中有同、同中求異的境界。

感謝學校為我們這些教師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同時也為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一定不會辜負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期望,珍惜每一次學習的好機會,也爭取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紮實些,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2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期末了。作為幼兒園教研組的成員,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如何指導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提高保教質量,增強教師自身的素質是本學期我們教研的重點,為此,我們在教研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活動,下面,我們對本學期的教研工作作個回顧與總結。

一、充分認識教研活動的意義,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説起教研活動,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教研只是專家學者的事,教師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把讓教師充分認識教研活動的意義,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作為有效開展教研活動的首要問題。具體做法是:

首先,讓教師明確教研活動是幼兒園保教業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針對性很強,主要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或疑難。通過教研可以改進工作方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

其次,讓教師明確教研活動是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而教師的業務水平有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第三,讓教師明確教研的內容來源於教師的實踐經驗,而這種實踐經驗又來源於日常教學工作。

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工作時,不能忘記自己是研究者,教師提出的問題也許正是教研活動開展的主要內容,這樣教師的意見和想法被納入研究的行列中來,教師的意識上得到重視,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二、加強理論培訓,轉變教師觀念,統一教育思想。

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理念的更新直接關係到保教質量的水平。一年來,我們堅持外學習、內研究的方法,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加強研究,從轉變觀念入手,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在理論培訓方面,我們藉助外出學習、網絡、書刊的先進經驗對教師進行各方面的理論培訓。一年來,我們先後選派10多名教師到北京、濟南、濰坊、淄博參觀學習,將先進的知識帶回來,與大家共同學習分享。

根據教研組的工作安排,三四月份我們在全鎮開展“主題環境創設活動”,首先進行了教學環境的創設如何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在開展主題教學中如何優化主題環境、如何讓環境與幼兒對話,讓幼兒做環境的主人等理論知識培訓。中心幼兒園以突出鄉土特色為主,在各班級進行了石材、草編、花布、紙藝、瓶藝、果實不同特色的環境創設,在xx月xx日,我園成功為xx市農村幼兒園現場會提供現場,得到專家領導的高度評價。各村園的'環境創設也有了較大的變化,既貼近主題,處處以幼兒為中心,又體現出靈活性和趣味性。

在檔案管理工作方面,我們首先讓教師明確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內容,先後進行了如何科學的做好分類歸檔工作、歸檔的常用方法等理論培訓,並組織觀摩中心幼兒園的檔案管理。現在全鎮每處幼兒園的檔案管理都有了較大的進步,都能做到分類明確、目錄齊備、內容充實,並建起了賦有個性化的教師成長檔案。

另外,我們還通過不同的案例進行解剖分析,以問題的形式展開活動。這樣經過大家的共同討論,使整個案例分析的更直觀、更形象。通過培訓,使教師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積極提出各種問題,使教師在學習中以問題為線索,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使教師逐漸形成了一種邊學習、邊研究、邊反思、邊提升的教研方式,讓教研更加有效的服務教學。

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使其成為教研工作的新起點,一個靈活的教研突破口。

在教研工作中,我們指導和帶動教師勤做筆記,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反思,學會在司空見慣中發現問題,並順着這些問題去探索、實踐,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各年級組青年教師人人做筆記,並積極地向外投稿,一篇的稿子在雜誌上刊登,本學期還選送兩篇教育筆記參加市的評比。作為教研組長,我們還配合園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隨機抽查,及時指出可供探討的地方,與教師進行個別交流。遊戲是幼兒園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當發現問題時,我們及時地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文章,如《自主性遊戲中教師的指導方式》等,為教師提供理論指導,同時開展各年級組間的遊戲觀摩,讓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四、注重教師實踐操作,加強反思學習。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選擇性,單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真正的理解和領會。因此,我們積極為教師提供實踐操作的平台,讓她們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比如在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自己預設在活動中幼兒會提出什麼問題、幼兒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什麼樣遊戲更適合幼兒、什麼樣的設計更利於幼兒接受、如何評價幼兒。這樣大家在一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思維得到了碰撞,體驗到不同的教學個性,所有教師都能資源共享,在教研的氛圍中體驗到快樂。通過實踐操作,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新理念,以遊戲為主,動靜交替,教學過程能首先考慮幼兒的需要,滿足幼兒的需求。

五、組織本組教師共同整理和製作各種教具、學具和蒐集各類教育資料,定期指導教師更換和增添遊戲材料,創設主題教育環境。

協助園長組織好幾個大的教育活動,如春遊、慶六一節日活動、舉辦兒童作品展覽、幼兒講故事比賽等,在每個活動中,我們儘量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如大班舉行家長半日活動的組織形式,就是大班教研組成員的共同智慧,教師在幼兒作品展這一環節中,巧用多種形式展示了幼兒的在園生活,學習成果,讓家長教師的工作,幼兒園的教育,如利用相機拍下孩子們的活動集錦,配上兒童的話語佈置生活欄,提供多種材料,指導幼兒人人制作作品,並把這些作品佈置成不同的圖案,獨具匠心的創意,也讓家長感到了教師的細心及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得到了好評。再如,六一遊園活動,我們與領導共同擬訂活動計劃,帶領本組教師製作材料,各盡所能,使活動準備充分,開展得豐富多彩。

在教研實踐中,我們幾個教研組長深知,教師是教研的主體,只有通過多種形式調動教師參加教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將教研內化為教師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才能提高教師教研活動的質量,促進保教質量的提高。我們教研組要配合領導,進一步落實工作計劃,深入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研組真正成為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保教質量的重要基地。

另外,在實踐操作中,我們還注重加強教師反思性學習。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切入口,使教師從點點滴滴中樹立正確的觀念,從研討中列出問題、總結經驗。我們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交流,讓教師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經驗,從而更加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學。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我校組織了四次數學教研活動,我有幸聽了四位教師上的四節數學課,從這些課中,我學到了許多上課的方法及技巧,下面就本學期參加教研活動的情況,談談我個人的一些體會:

1、注重集體教研的作用。

在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中,就突出顯示了集體教研的作用。課前所有數學教師和上課教師一起商量進行集體備課,然後上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情況編寫二度教案,再進行上課。課後,所有教師進行評課,指出本節課的得與失。由於是集體備課,每節課的教學效果非常好。

2、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教學環境。

課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普燕凌老師的《圓的面積》一課的複習,更具有代表性。每一次演示都能為學生理解、解決問題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指導。每一步設計的都是那麼入情入理,可見,教師在課前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來設計和製作這個多媒體課件。

隨着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應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教學手段更新穎,課堂氣氛更活躍。多媒體教學開展的直接效果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

質量也大大提高。更形象、直觀的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數學源於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更應該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並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在此次活動中的幾節數學課,都能做到與生活實際相聯繫,並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效果都很好,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如:低年級老師為了能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原有的教材進行了修改,選取了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進行教學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這些都是教師在有意識地在引導學生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努力培養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我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做好:

1、多與其他教師之間進行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

2、加強課後反思,記錄自己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記錄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後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鑑;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3、注重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教學。牢固樹立數學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的宗旨,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直觀生動的實際問題。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4

初次領略LDC的魅力是在去年的12月份,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國小教研室徐雲鴻科長和z市國小教研室z科長到z縣z中心國小舉辦的“我們一起做研究”的教研活動,活動結束後,一直對這種全新的教研方式念念不忘,很想在我校也舉行類似的活動。恰巧今年2月份於科長又給了我們一次這樣的機會:去z實驗國小參加“與實踐者對話”--“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LDC)”啟動活動,於是24、25日這兩天我和學校的王欣校長共同體驗了這次LDC的精神大餐,收穫頗豐。

這兩天的活動內容是數學學科三小課題研討和語文學科檔案袋學習研討,會上徐雲鴻老師、康長運博士也會作為實踐者,全程參與了指導。

在24日數學專場中,中午聽了4位老師的課,下午首先採用抽籤方法進行了分組,然後主持人宣佈每個籤的分工情況,例如:凡抽到1號籤的老師為發言員,2號為記錄員等。分好組後,組內成員共同制定出本隊的組名和口號,雖然大家來自天南海北不同的學校,彼此都不認識,但在這個共同體內就是一家人,因此小組裏的老師們各抒己見,確定出了最滿意的組名和口號。為活躍氣氛,增加各小組合作意識,開始之前還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心連心”活動,活動已結束,各小組就進入了緊張而又快樂的合作研討中:有的小組尋找課堂教學的亮點,有的小組尋找課堂教學的小策略,有的小組尋找課堂教學的小故事,還有的小組進行了班級文化和課堂觀察的研究。在活動中組內的每一位成員都是那麼投入,那麼積極踴躍,待梳理完髮言情況後後,各小組又投入到了緊張的製作海報的過程中。就這樣,不知不覺,合作時間到了,待主持人宣佈完彙報的要求後,各小組對研究成果逐一進行了展示和交流,每個人都在這快樂的過程中,相互借鑑,相互欣賞,相互學習----在幸福中成長,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在25日語文專場中,主要進行了檔案袋項目案例分享,其中包括魯三角組合案例分享、內蒙烏海組合案例分享、包頭組合案例分享,分享完他們的成功做法後,康長運博士對檔案袋評價的核心理念、價值追求、終極目標進行了精彩的闡述。一天下來,使我對檔案袋評價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就像有位老師説的:“此袋子非彼袋子。”是的,檔案袋的袋子是個形式,有沒有並不重要,它只是作為一種載體,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提供成長的空間,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其實,檔案袋評價並不遙遠,它就存在於我們平時教育教學的角角落落,只要把它提升出來,就會變成一個個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檔案袋評價案例。

兩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但它帶來的啟示卻是永恆的,就像尊敬的徐雲鴻老師説的一樣,教師發展離不開成長的環境、成長的動力、成長的途徑和成長的目標,學校要想辦出特色,就必須找出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個定位必須要理性,要俯下身子去關注教育,關注生命,把LDC的草根情懷與平時的工作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種包容的、欣賞的、合作的學校文化,這才是學校長久發展的動力。就自己而言,我的成長之路在哪兒---我想,它就在研究之路上學習着,思考着,實踐着。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5

上個學期,我園開展了教研活動,從中,我學到了許多上課,評課,組織活動的方法及技巧,今天我就本學期參加教研活動的情況,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幼的興趣,使他們樂學、善學,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幼兒的熱情。

教研活動中,突出顯示了集體教研的作用。課前所有教師做在一起商量進行集體備課,然後不斷修改,課上所有教師進行評課,指出本節課的'得與失。大家針對問題,給出自己的見解,共同探討進步,一學期下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每次活動更加生動有趣,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下學期即將到來,我們更要注重的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為了解幼兒在各年齡段應該掌握的生活技能,我進行了學習總結了一些方法策略。 讓我意識到,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我們做到:

1、幼兒必須要有自我服務的意識,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並體驗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成就感。

2、我們需要為幼兒準備一系列的適宜小班幼兒的活動,來指導幼兒照顧自己的方法。

3、家園合作。我們還需要樹立家長的意識,轉變他們認為孩子還小的觀念,指導家長怎樣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以後的教研活動中,我要多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共同分享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6

本教研是幼兒園教師學習、成長的重要陣地。近年來,我們南麻五小幼兒園立足本園發展,加強園本培訓。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園本教研工作。

如果説,教師的素質是決定一切教育工作成敗的關鍵,那麼,我們認為,面對今天我園幼兒教師隊伍的現狀,園本培訓及開展園本教研應是我園保教工作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的辦園理念就是:“自主、協作、探究、創新”。通過園本教研,讓教師成長於學習之中,發展於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時,為自己不斷積累知識和才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從合格教師逐步成長為優秀教師、專家型教師,從而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加強園本培訓的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首先,園長親自抓幼兒園工作,由她牽頭成立了以園長為首的園本培訓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輔導員具體負責培訓工作,其他的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其次,我們把園本工作列入幼兒園每週活動設計中;每學期,我們還定時召開園本培訓園本培訓活動,及時解決培訓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園本培訓工作進行及時的調度,加強了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計劃,確保培訓落實到位。

為確保園本培訓落到實處,制定了園本培訓工作的計劃,列出培訓的內容和安排,教師再依據總的計劃制定出本班的園本活動計劃。這樣既指導了教師的學習,又明確了學習的內容,讓老師們知道了學什麼,什麼時間學,統一了步驟,保證了學習的系統性和針對性,督促教師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

四、採用靈活多樣的園本教研形式,激發教師主動參與的熱情,促進教師成長。

一是開展各種比賽活動,讓人人都有參與和施展才能的機會。教師通過學習與實踐,進一步理解了園本教學的重要性。

二是,為讓教師能很好的從經驗中去反思、積累、昇華,我們要求每人每月必須寫二篇教育敍事,內容可以是孩子的追蹤記錄、可以是對某一個問題的思考、想法與體會,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是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須是教師的真情實感。記得上海的特級教師應彩雲説過這樣一句話:“走進孩子的世界,你會變得越來越豐富,我們會從這裏收穫快樂與支持”,這也就是幼兒教育的內涵所在。

另外,我們從幼兒一日活動入手,引導孩子動口、動手、動腦,自己從操作中發現問題,學着解決問題,通過教師預設和幼兒生成的一個個主題,營造出一個與幼兒生活本身密切相關的高度整合的課程模式,逐漸完成由單一知識向跨學科知識、由學習知識向體驗知識的`轉變,真正符合了新大綱提出的讓孩子主動發展的要求。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強各層次教師培訓:

我們將以提高教師思想水平、理論水平、實際操作水平為目標,實現“培訓——探索——操作(靈活性、創造性)——總結”一體化的路子,並針對每一個教師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使教師儘快掌握園本課程的精華所在。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基本功培訓,爭取教師全部達標。

2、繼續積極有效開展園本教研活動,進一步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記錄,有總結。注重形式多樣,講究方法。

在今後的征程上,我們將繼續不斷到改進,不斷創新,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促進全園教師保教工作的提高。為使我園成為全區最優秀最具實力的鄉鎮幼兒園而努力。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中心校組織的在學校的英語教研活動。三位老師的精彩展示,對我來説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胡老師教態自然,輕鬆熟練。可見在備課方面用功之深。教學過程中環環相扣,深入淺出。上課前在黑板上板書的表格,在教學中起了重要作用。整個課堂顯得完整,首尾相應。我個人覺得稍微有所不足之處的是可以在精心處理一下PPT。胡老師這節課講了兩個部分Let's try,Let's talk。這兩個部分講的都很好。但是這兩個部分的.銜接不是特別完美。

二、李老師聲音清晰動聽。剛開始的教學有一點點冷場,但隨着李老師的精彩教學,學生激情慢慢被調動起來。這一節課李老師用了多種單詞,短語學習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記。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課堂上孩子們激情澎湃,聲音洪亮。相信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一定能完成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李老師的課,精準的抓住教學重難點,發音十分準確,非常值得我學習。

三、王老師教授的三年級,因為是低年級,特別重視學生的接受能力。有豐富的肢體動作。三位老師能夠全程英文進行授課,非常值得學習。學生良好的表現,也是邱莊學校的亮點,教出優秀的學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追求。

通過這次聽課,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對比反思我自己的不足之通過這次聽課,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對比反思我自己的不足之處。對自己的課要多下功夫,多向優秀老師學習。爭取讓自己有更大的提高。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8

我們中心國小每週三的語文教研活動每週都按時進行,不管是看視頻上的名師課堂展示,還是我們學校語文教師出的公開課,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位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我校語文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xx老師在教學《螞蟻和蟈蟈》時,她出示了一組詞,讓學生選個詞説一句話,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詞語,又使學生在詞語中感受到了詞語不同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紮實的基礎。郭春玲老師《學寫日記》一課中,採用吹泡泡的遊戲方式,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郭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寫日記。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王xx老師在上《黃河的主人》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課文的重點段落,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文章就是成功了一半;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文言文的奧祕之處。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黃河的主人—艄公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王xx老師在上《鳥島》一課時,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xx老師在上《水》一課時,她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9

轉眼間,攀登英語課堂已在我們文昌市開始了二年,一路走來,攀登英語給我帶來太多的感受,也帶給了我很多改變。剛開始我沒有受過攀登英語的培訓,對於攀登英語,可以説是一頭霧水。由於學校的工作需要,我就開始攀登英語一年級第二個學期的教學。剛開始接手攀登英語時,我對其理念的不瞭解,陌生,像只無頭蒼蠅到處亂竄。害怕無法勝任其教學工作,心中很是焦慮。之後我通過向前輩們學習,研究教材,觀看視頻,參加培訓,慢慢的瞭解了攀登英語的課堂教學,也投入中。在這其中我付出了許多,當然我也從中得到了許多,我們參加實驗的孩子更是受益匪淺。

以下我對攀登英語教學的一些感觸:作為一名實驗教師,我深知攀登英語的教學模式,深得國小生的喜愛。每當要上英語課時,孩子們總是迫不及待的跑到攀登英語教室門口等着老師的到來。孩子們在攀登英語課堂中是愉快輕鬆的,是大膽自信的,是合作互助的,是善於傾聽的,是愛表現的等等。

在攀登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激勵對孩子們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勵是攀登英語評價的重要原則和目標,貫穿整個攀登英語的各項學習活動中。激勵性評價的使用能夠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輕鬆的學習和成長,培養他們大膽自信的性格。在教學中採取多種方式來激勵學生,除了及時的給予獎勵物(例如小貼貼等),還可以用體勢語或激勵的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肯定,讓學生從老師的表情動作以及語氣中感受到對於他們的激勵。評價的時候,眼睛要注視着他們,面部表情要豐富,並儘量使自己的語言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口頭表揚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手勢語言(豎起大拇指,帶頭為孩子鼓鼓掌等),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的英語學習氣氛活躍起來,更能增強師生間的情感,還能讓孩子有被認可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勵他們努力學習,而且這種滿足與成功的感覺是其他評價方式所不能取代的。而激勵性評價也要注重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小組學習是攀登英語提倡合作學習的重要手段。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個人的評價往往能夠直接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同時也能激勵其他學生,促進其他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當老師表揚一位同學跟讀大聲認真時,其他同學也會學着這位同學做,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對小組集體的評價則可以引導學生形成組內互助合作,組間積極競爭的風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我榮組榮,組榮我榮”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在學習中,我們對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學習認真、合作愉快、學有所成的小組可得到一顆星星,小組得到五顆星時組長給每個組員的榮譽冊上加蓋一枚獎章。通過不同維度的評價,這樣就可以鼓勵小組裏的每個成員,尤其是那些不突出的孩子。

一個人的情感態度與學習語言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所説的“一個帶着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情感、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的學習更加輕鬆,更加迅速。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的優點或者良好表現沒有給與充分的肯定或者是讚揚,久而久之,就使得學生對自己或者是別的學生的良好的表現無所謂,甚至視而不見。因為學生認為無論做的怎樣,老師都不會給與關注和評價,從而在學生心中表現出學好學差一個樣。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做個有心人,注重對學生的肯定評價,這不但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把學生潛在的學習需要和要求,充分調動起來,同時加上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就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取得進步,獲得成就感,樹立信心,最終通過師生的共同合作,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兩個方面都取得很大的進步和成功。所以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在課堂中使用鼓勵語。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愉快地情緒,在英語學習中有不少學生不願意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懼怕出錯。為此,英語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但要巧用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對學生的相應的反應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學生有愉快地情緒。從而使學生在智力活動中表現的信心十足,表現欲很強,理解和記憶效果就很好。在課堂中,教師從容得體的手勢,會心的微笑,及一絲讚許的表情都是學生在學習中信心倍增,再加上教師不失時機地推波助瀾的讚許,更能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

回顧這二年的攀登英語教學工作,適時、有效的評價使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使攀登英語的課堂生機勃勃,井然有序。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會更加努力,只要我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熱情和感染力,用我們的智慧創造精彩的課堂,定能保證學生持久的學習熱情,讓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一起攀登英語高峯!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10

20xx年11—13日,全國國小名師於永正老師再次來到濟北國小參加我校的教研活動,對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寒假培訓。能夠與於永正老師一起研討教學,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於老師與會場的老師們進行交流互動,共同探討教學,研討氣氛濃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導,讓我切身感受到於老師在語文教學上的深厚功底和對語言文字的獨特理解,特別是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於老師特別注意教師的教學態度,表現在對教材的挖掘和朗讀指導上。他説一個人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家長對孩子負責,老師對學生負責。走進文本,走進學生是語文老師的責任。他説練朗讀就是老師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於老師一句一句地教我們朗讀,指出了很多不足。他説老師要上好課,首先自己要明白,做個明白人,否則怎麼教學生。敏鋭的語感,加上高度的責任心,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的語言醫生。他特別指出了一些浮躁不實的現象,強調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於老師在教學上非常紮實細緻,從他對待板書上可見一斑。他一筆一畫、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寫字,指導到位,非常細,細到每一筆畫的高低、長短、寬窄。於老師説,老師就是學生的榜樣,所以老師的字一定寫好。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第二張臉是練出來的,今後要加大練字力度。於老師的教學功底是他對語文教學不懈追求、勤於積累的結果。他告訴我們要勤奮善思,要有思想,會思考。思考出主意,思考出華章,思考出好課。老師要多寫教學隨筆,不寫不成才。他隨身攜帶筆記本,每次參加我校的教研活動都認真聽取老師們的發言,隨時記錄下來。於老師以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大師是靠積累提高練出來的,要想在教學上有所作為,就必須付出辛苦和努力。

於老師對作文教學很有心得。他認為作文教學要做到關注細節,關注小事,把細節寫細,把小事寫大。選材要廣,善於觀察。可以由仿到創,通過範文引入、模仿起步。老師的指導很重要,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對話要分段,層次要清晰,字跡要工整,標點要過關。老師要寫下水文,教師練筆就是最好的備課。

關於如何教語文,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於老師提出了“三個積累”:

一、積累語言

1、教師要有遠大的目光,有遠見。學語文就是學語言,一定要讓孩子好好讀書,背下來。學會積累。積累語言要有課內到課外。擴大閲讀面,增大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整本的書是牛奶、牛肉,能健身;報紙、雜誌是清茶,清新、鮮活。所以讓孩子都讀讀。閲讀時要指導孩子關注作者的感受,比喻就是作者的感受。

2、要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養成習慣。壞習慣不學自會,好習慣的`養成卻並不容易,開始可能要帶有強制性。老師要給學生量化,比如每天讀書不少於20頁,做好摘抄,老師要檢查,或者讓小組長配合老師檢查等等。

二、積累生活

生活就在我們周圍。老師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生活的眼睛,才能引導孩子去發現,珍惜生活,慢慢地形成觀察的習慣。比如適當開展活動,和孩子一起爬山、釣魚、觀察山羊等,寫成作文,讓活動增值。每次活動就好比一粒珍珠,時間的長河就是絲線,時間長了串起來就是一串閃閃發光的項鍊。

三、積累感受

書讀得多了,熱愛生活了,感受也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語文老師要有遠見,放長線,多讀書,會讀書,善於積累,在讀中學會表達,學會感受,豐富學生生活,會引領,善於發現、熱愛生活。與於老師一起研討,每次都有新的收穫。於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教學功底和教學藝術,值得我們不斷學習,並對照自己的不足進行反思和提高。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教研室趙xx老師來校進行教學指導,新調入教師張xx上了一節對話課。作為包學科人員,我和所有英語老師一起學習着收穫着。

通過課堂觀摩、英語教師的評課交流和趙老師的培訓指導,使我對英語教學有如下思考:

1、國小英語教學的一級目標是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交流表達的工具,與其他學科有很大不同。英語課堂應該成為交流的課堂,表達的課堂,活動的課堂。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情境,多樣的方式,引領帶動學生走進英語王國,使他們參與其中,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2、英語教學要紮實,盯住每一個教學環節。低年級聽説讀,高年級的`聽説讀寫要落到實處,使學生會聽,會説,會讀,會寫。教師授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拓展教材,特別是對話課要和舊知有機整合形成一個整體,不能脱節,教師要創設現實的對話情境讓學生交流表達,自然將新舊知識有機融合。

3、英語老師要動腦筋採取措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校英語教師專業素質較高,但大容量教學給質量的提升增加了難度。面對現實,趙老師給了很好的建議,例如給學生分組,分大組,分小組,老師考大組長,大組長考小組長,小組長考組員,這樣層層把關,各負其責,形成考評激勵機制。再如採取組長輪換制,讓不同學生都得到均衡發展。總之要提升教學質量,關鍵要激勵調動學生,以生為本,自主學習,光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4、加強教師間的交流協作。同組教師日常要加強集體備課,常態研究,年輕教師主動向老教師請教,老教師熱情引領青年教師,實現共同提高,和諧發展的目標。把每節課都當成研究課去上,向備課要質量,向課堂要質量。

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紮實上好每一堂課,及時做好每一次輔導,英語教學質量才能穩步提高。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12

什麼是一堂真正的好課,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並在反思中提高,這才是解決好以上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前提

一、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解釋某些數學知識的產生及發展過程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其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才是我們真正要做的。而“歸納”是數學思想和數學能力很重要的一塊;操作猜想這一形式對培養學生的歸納思想與能力所起的作用更是妙不言。

二、引用生活中的數學實例,創設情境

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能滿足學生對外界新穎事物的心理需求,使學生感到好奇和興奮,同時,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的思考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慾望。

三、在教學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釋人類及自然界的一些常見現象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數學學習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教材的編寫中列舉了一些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例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更進一步地觀察生活、收集素材,給學生提供一些更有趣、更有價值的實例。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社會生活及自然界的許多現象,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到數學的價值,從而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在教學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更明白了知識的獲得不僅僅在課堂,更在豐富多彩的生活、社會實踐中,從而打破沒有感情的數學定理,冷冰冰的數學公式,沒有靈魂的數學符號。學生從中也能真正意識到:人人都應該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應該獲得必需的數學。

參加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篇13

本學期的金名課堂形態研討觀摩課結束了,我們的教研組長代娣老師執教的《植樹問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學校組織的數學大教研中,我們再次重温了這精彩的一課,分享了各位同行的收穫及個人的觀點。《植樹問題》一節課圍繞金名課堂形態設計的教學流程讓我耳目一新、收穫頗豐。

1、學生在饒有興趣的猜謎語活動中認識了“手指”中的學問。“間隔”一詞的引入,讓我彷彿是第一次感受到數學語言也可以描述得如此專業。

2、學生在認識“間隔”、尋找生活中常見的間隔時,老師適時地引入課題《植樹問題》、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凸顯了金名課堂形態中“問題帶動”、“目標引領”教學流程的完美和諧。

3、在“師生共學”環節,教師引導學生藉助手中的材料,動手擺一擺、畫一畫、分一分,小組內説一説畫線段圖的想法、完成探究卡,從而發現兩端都栽樹時間隔數和植樹棵樹的`關係。學生在上台擺一擺時,老師的趁勢引導使學生明確了棵數與間隔數的一一對應關係,為學生髮現兩端都栽樹時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我覺得遺憾的是,老師的不放手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孩子們像是被留着繩子找草吃的小羊很難遲到周圍的一片片嫩草。

4、把兩端都栽樹作為植樹問題的第一課時學習,學生在懵懵懂懂中初步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又在“鞏固提升”中引入世界數學難題“20棵數的植樹問題”就會顯得有些生不逢時。在課下,不知還能否勾起孩子們對這一世界數學難題的一丁點興趣。也許,能夠挑戰這一數學難題的孩子就這樣與之擦肩而過了吧。

都説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而金名課堂形態又何嘗不是教學領導為指導我們有序教學所精心研討出的基本教學模式呢?就像在研討中大家説的那樣,“問題帶動、目標引領、師生共學、反饋矯正、鞏固提升”這些教學流程與形態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學習目標也不是為了展示給領導和學生看而展示的。學習目標的出示旨在督促老師自己要把學生帶到那裏去,學習目標的出示意在歸還學生明確老師要把自己帶到哪裏去的知情權。

金名課堂形態研討,“討”什麼?討來了學習目標實現了沒的反思,討來了教學流程並不是要把課堂模式化的新思考,討來了只有深讀教材、關注學情才有敢於放手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