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22K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分享。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1

20xx年5月9日——10日,有幸聽了“和美課堂”國小數學名師高效教學“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研討會。在這裏,可以接受到前沿的教育理念,領略真正的名師風采,讓我覺得自己的頭腦得到了洗禮,心靈受到了震撼。尤其是觀摩了北京市特級教師、小教專家吳正憲老師執教的《重疊問題》,深深地被吳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震撼和折服。她引導我們從老師的精彩轉向學生的精彩。

1、簡單的“材料”,多彩的課堂。

在課上,什麼是“重疊問題”,吳老師沒做過多的抽象概括和解釋。開始部分,她組織學生回到兒時,即上幼兒園的“排隊問題”作為熱身,“小壯從左數是第5個,從右數還是第5個,這隊一共有多少個同學?”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卻喚起了學生很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畫圓圈”,有的“寫算式”。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是課堂學習的最好動力。

2、生動的語言,開放的課堂。

在課堂上,吳老師引導學生傾注大量時間解決“語文組有5人,數學組有7人,語文組和數學組一共有多少人?”,老師請兩位學生上台貼學號卡片,結果出現了兩人對4號、5號卡片“你爭我搶”,這樣一個課堂活動,形成了對重疊問題的認知衝突。學生在解決時出現了多種算法。吳老師根據學生寫的算式,讓學生上台結合圖示,讓學生充分地説“我是怎麼想的”,從中穿插追問、

幫扶引導。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算理得到強化,錯誤的得以糾正,學生“算法多樣化”的課程理念得到了演繹。又如在讓學生討論2人重複時,吳老師提問:“除了2人重複,還可以幾人重複?”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請學生上台演示,再讓全體學生嘗試畫圖。吳老師在呈現三種圖後,總結:“不重複:你是你,我是我;重複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重複了:被吞掉了。”老師語言形象生動,促進了學生認知結構的優化完善。

3、靈動的交流,活躍的課堂。

課上吳老師把靜態的教材轉化成生動活潑的課堂。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演一演,説一説。從學生興趣出發,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引領着學生間深入地對話。她就像一名高明的“顧問”,當課堂上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時,不急於介入評價,而是及時抓住生成的矛盾,把雙方學生組織起來,進行交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們積極參與到了對話中,鍛鍊學生數學表達能力,在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整堂課教師讓學生充分去想去説,在教學過程中,吳老師尊重每一個學生,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選擇和判斷,也不強迫學生去認同。也體現了吳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和人格魅力。聽這樣輕鬆、活潑的課就連在座的老師們都是意猶味盡,更何況是親臨其境的學生們呢?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2

xxxx年12月10至11日,我有幸參加了“和美課堂”核心素養下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兩天內,我聽了羅鳴亮,徐長青,吳正憲,俞正強等七位名師的課。第一次聽這種名師的課堂,收穫頗多。現代教學提倡用核心素養的思想去教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在為期兩天的課堂當中,我感受到教師是如何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教學的。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提倡的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原來數學課堂可以上的這麼生動有趣,尤其是徐長青,吳正憲這兩位名師的課堂,讓我受益匪淺。

徐長青老師上的是《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堂課。徐老師先跟學生們聊關於魔術師的話題,成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並通過以魔術的小遊戲帶領學生理解“信息”。得出結論:不同的信息,會得到不同的答案。這一重要結論。先給學生在大腦裏建了初次認知形象。學生自然而然會帶着這種思想上完整一堂課。這種引導我特別喜歡,因為學生在愉快的氛圍當中開始了我們的課堂,這一堂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接着徐老師通過撕紙片的遊戲,詢問學生得到幾張紙片,讓學生自己猜,並把方法説給大家聽。讓學生自己模擬撕紙片的動作和聲音,和學生一起互動,加以引導學生表現都特別好,都能跟着老師的思路。並總結出:不同方法得到不同的答案。這時候徐老師加大問題難度,提出紙片如何變成xxxx,xxxx,xxxx片呢?通過交流,徐老師提出了知難而“退”的思想,並讓學生帶着化繁為簡,化大為小的思想去思考紙片是如何得出的。整堂課徐老師不僅教授數學知識,也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思想。“學習要回頭看,温故而知新。”“現象用眼,智慧要腦。”這些都是徐老師跟學生分享的學習觀。學生也樂於接受,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

學生的心理髮展階段屬於由具體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性思維。因此,在真正的課堂教學當中,要讓學生觸摸到具體的形象的事物,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慢慢過度到抽象性思維,並用抽象性思維去思考遇到的問題。那麼整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也基本達到了。

吳正憲老師的'是《小數的意義》這一堂課。吳老師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5字。讓學生理解5個1組成5。理解1的重要性,並引入計數單位,給學生一個初步的認識和複習。吳老師以一個問題導入這堂課: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數,你們如何認識小數?你們的印象是什麼?認識是什麼,畫出來,寫出來,表達你心目中的小數。吳老師收集學生的作品,並展示出來:1、小數比整數小;2、小數不是整十數;3、我認為小數要有小數點,它是代表……吳老師根據學生所反映的對小數的認識從而進行教學。吳老師畫了一張平均分成10條豎格的紙。並詢問學生如何用小數表示,進而推導出0.1,並讓學生明白0.1是計數單位。並用同樣的方法,推導出0.01,0.001的計數單位。並在教學過程當中,教授學生相鄰兩個數之間的進率是10。整堂課通過吳老師的啟發,讓學生充分思考,得出結論。最後總結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小數,讓學生通過圖片觀察得出結論,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吳老師教學設計特別的棒,這一堂課是概念課,吳老師充分抓住了要教的概念是哪些,這是我需要好好學習的。概念教學是數學課的一大難點,因為屬於抽象性思維的講授,學生難於去理解,因此教師在這一方面要加強練習。在課前備課也要好好思考如何根據學生的情況去設計教學,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去認識新的知識。這一過度的設計特別的重要,教師也要學會用學生的語言去上課,用他們理解的話上課,這樣子事半功倍。概念教學很抽象,如何讓學生形成表象,進而再深入教學,這些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這兩天下來,我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真正的魅力所在。這些老師都是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去出發,去設計自己的教學。課堂上與學生互動,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老師只是一名引導者,帶領學生通向學習的彼岸,學生自己走,得到結果印象會更深刻。教師要終身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正確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去上好一堂課。一堂好課,老師要準備充分。教師要學會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生動有趣的上課。我很提倡學生從玩中學習數學,學生不會覺得課堂枯燥無味,相反會很有積極性去學習。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會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瞭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設計我的教學,用學生的話教學,寓教於樂。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3

20xx年3月19日在山東臨沂參加了20xx和美課堂國小數學教師培訓,有幸聆聽了賁友林和張齊華兩位大師精彩的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兩位大師都非常的幽默,與學生都非常的親近,而且課堂駕馭能力極強。最深的體驗更是感受到他們的教學魅力,真正做到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當然,聽課也好,聽講座也罷,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我聽到了什麼?而是我學到了什麼?

首先是著名特級教師賁友林為全體參會教師帶來一節精彩的《年月日》。在這節課上,賁老師以學生為中心,大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卡,説出自己知道的和想知道的,讓其他同學來幫助解疑解惑,這樣老師很自然地把學生推在前面,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風采也一次次展現在台下老師的面前。

在張齊華老師的課上我學到舉手的智慧:他告訴學生只要老師提出問題,大家都要舉手,舉手不動表示我還沒有準備好;輕輕招手錶示我可以試試;快速招手錶示我會,快喊我回答。這雖然看似花銷,但其實意義重大。且不論學生會不會回答,但至少他在思考。今天在課堂上我也和我的學生分享了舉手的智慧,並請他們也這樣做一做。沒想到今天的課堂氛圍出奇地好。連很多平時從不舉手的學生也向我招手。

聽和學只是我們前進的第一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我們雖做不成大師,但我們至少能以大師做榜樣,學習他們的成功之處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4

20xx年5月13至14日,我有幸參加了“和美課堂全國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聆聽了吳正憲、柏繼明、賁友林、孫貴合、強震球五位特級教師及唐師附小的一位優秀教師帶來的展示課和專題講座。一堂堂生動和諧的示範課讓我領略到數學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預設與生成,得當的點撥和啟發,啟迪着台下老師的無限思索,求變的決心瀰漫着整個會場。幾位名師的共同點在於總是在適當的時機質疑;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問題走出課堂;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等等。下面我就對其中兩位名師的課堂談談我的學習感受。

一、吳正憲老師的《平均數》

在吳老師的這節課中,我聽出了兩種與眾不同:

1、過去的課是一人講,大家聽,師演示,生觀察,孩子們是在被動地聽數學、看數學。而在吳老師的這節數學課中是讓孩子在活動中“做數學”,給孩子提供大量的討論合作、獨立探索、實踐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孩子們在“做中學”。

2、過去的課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縱向交流,總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處於絕對的權威地位,沒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而吳老師的這節課不只是師生互動,更有生生互動,吳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活動中去,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孩子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思維自由發展,不僅學會了知識,形成了能力,同時學會了與人合作,與人交流。

二、柏繼明老師的《計量單位複習課》

柏老師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語言詼諧、幽默、風趣自然。對學生,不管是成功時的表揚,還是失誤後的鼓勵,她都能機智靈活、恰到好處地運用幽默的語言,創設出一個個峯迴路轉、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她能適當的把握教學語言的“度”,並貫穿於教學過程,使師生關係倍加融合,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柏老師的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從學生很熟悉的日記引入,故意錯用單位,激起學生的思維發現問題,還引導學生説出了生活中錯用單位引起更嚴重的後果,讓學生立刻感受到學習計量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使學生感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從而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每一個過程柏老師都能夠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觀察、操作、實踐及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數學,應用數學。教師真正成了教學過程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從而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感受。

3、評價激勵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評價、小組評價、同桌評價等等,讓學生經歷了對生活經驗的感悟過程和對數學知識的思考過程,在學生親身感受的過程中,較好地實現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這次外出聽課學習,我在賞閲別人精彩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以名師為榜樣,轉變教學思想做到課前解讀教材,落實課改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努力構建有價值的課堂。另外,還要多看教育專著,多做筆記,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爭當一名學習型、研究型教師。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5

一聽説“和美課堂”這個詞,就心動了。於是就有了鏘鏘四人行。

“和美課堂”是一種教學理念,是指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尊重個體自身的獨立性,讓學生個性得以優化,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審美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個性品質得到和美髮展的課堂。

一、又見“大明老師”

與虞大明老師初次相遇,是在塘沽一次全國國小語文研討會上。那一次,我的眼中全是王崧舟大師,所以對大明老師的現身,雖有印象,但只停留在他講的篇目是《刷子李》,還有他課件中自己一身藍色布衣,上面遍佈白色漆點的刷漆工人打扮,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想不起其他的。

今天又見到大明老師,多年不見,眼前竟是一個帥小夥的樣子,精幹不失沉穩,完全不像是四十多歲的樣子。哦,眼前一亮喲。讓我眼前更是一亮的,是他與孩子們聊天的感覺,句句平常,句句有心。在介紹自己的姓名時,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傾聽。

如——

師:同學們,我現在長大了,我的名字叫虞大明。那我小時候叫什麼名字呢?

生:老師小時候叫虞小明。

師:那我老了叫什麼呢?

生:虞老明

通過自己的一句話介紹,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思考。

如:師:同學們,我現在的名字叫虞大明。你會想些什麼?

生:以前的名字不叫虞大明,可能叫虞小明。

生:明天老師的名字可能會改變。

短短的課前對話,幫孩子們理清了思緒,明白上課需要的兩件寶貝:傾聽和思考。

大明老師執教的篇章是《貓與戰爭》,這是課外閲讀的一篇文章。上課之初,孩子們並沒有拿到需要學習的文章,神祕感也由此而生。老師先在白板上寫下了兩個字:“貓與?”。繼而啟發學生思考,貓與誰或者什麼有了聯繫,產生了故事。孩子們紛紛猜測,貓與老鼠?貓與狗?……呵呵,五花八門,無奇不有。這樣的開頭,帶入感相當強,讓孩子們一下子沉進去,全方位、大幅度地開啟了猜想之旅,哪裏還再有心思開小差呀。當揭示了題目之後孩子們更是興致大增,“嗯?貓這樣的家寵,還能與戰爭扯上邊兒?”不能不説,這種開篇,令人拍案叫絕。

指導閲讀的過程,更是設計巧妙,讓我耳目一新。在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懸疑逐個偵破,大有如夢方醒、醍醐灌頂之意。過癮!過癮!

在短短的一節閲讀課上,我領悟到了閲讀教學的三種價值取向:語文知識取向;閲讀能力取向;人文精神取向。閲讀教學應當以突出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為主要取向,大明老師的課堂,很明確地突出了這一特點。

二、小微課,大情懷

諸向陽老師,乍一看,個頭不高,年齡不小,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小老頭兒,腹有詩書,親切謙和。聽他的課,踏實而温暖。

首先,諸老師上的是一節微課《梅花三弄》,我覺得諸老師是演繹《梅花三弄》,而非執教,因為諸老師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微視頻有效結合,並通過自己極具感染力的朗誦,把梅的潔身自好,梅的傲然挺立,梅的與世無爭,梅那種在孤寂、備受欺凌中,就算零落成泥碾作塵,依然香如故的.美好品質,闡釋得淋漓盡致,而諸老師的教學更是行雲流水。

整節課,諸老師帶着孩子們不斷進行時空穿梭,或回到毛爺爺的時代,亦或回到陸游的年代,品味兩首詞都是寫梅,卻映射出詩人不同的心境,讓我們不斷升騰起對古典文學,對文字的喜歡,正如諸老師所説:“文字,它激烈地展示了美與醜、善於惡、偉大與卑鄙,或者將生活豐富的層次,用文字一點點地勾勒出來,幫你不斷地進入前人的世界,並經由別人不斷地認識自己,某種意義上,它是使世界及自我清晰化的另一種詩性的地方。”

諸老師在講座中,向我們展示了不同題材的微課:關於節氣的,關於畢業的,關於梅花的等等,每一個主題,都揭示來歷,都與古典文化相連,都滿含濃濃深情,活動結束時,都要有一個告別儀式,把傳統文化的魅力,深深印在孩子們的心田。

三、關於繪本

關於繪本,我瞭解不多,只知道是有圖有文字,迷惑的是,它跟我們小時候看的小畫本有什麼區別?後來,曾經看到幾個繪本,但因無心,也就作罷。

這次和美課堂的六位老師,有三位涉及到了繪本,我也就跟着老師的課程,認真學習了繪本《紙馬》,這是一個找爸爸媽媽的故事,在老師的引導下,二年級的小朋友們看繪本,猜故事、想故事、講故事、悟故事;想念爸爸媽媽,愛爸爸媽媽,不捨得離開爸爸媽媽的情感包圍着這個課堂,最最純真的情感,感動了孩子們,感動了我。

我突然明白了,繪本以畫為主,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比一般純文本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也更符合兒童早期閲讀的特點和習慣,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閲讀的樂趣。藉助豐富的圖畫使孩子們在閲讀文字時覺得更為簡單,通過直觀化的繪本內容,孩子吸收、轉化着各種觀點,無形中便培養出精湛的語文閲讀能力,並促使他們積極地向純文字閲讀過渡。看着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我的思維被調動了起來,被畫面所表現的情感渲染,一種温暖的東西流入內心,直抵最深處。我想這應該是繪本的最大魅力吧。

雖然窗外天空陰霾,但在名師的課堂,卻是心情晴朗;雖然窗外隆冬季節,名師的課堂,卻讓人暖意融融。

回家的路上,細細回味、細細品味,我突然感覺,自己有點會講課了。

和美課堂心得體會 6

20xx年3月27、28日,我有幸參加了“和美課堂”第十六屆全國國小語文觀摩研討會,在這兩天的時間裏,觀摩了趙志祥老師、孫雙金老師、蔣軍晶老師、張學偉老師、戴建榮老師、羅才軍老師、何捷老師、魏星老師、孫慶博八位老師的觀摩課,並聽了幾位教師的課後分享和精彩專題講座。一系列教學活動,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一位好老師一定是善於引導的老師,老師們精彩的預設與生成,適當的點撥與啟發,無不讓人稱奇,感歎語文教學的文學化和藝術化。下面我就幾位教師的課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的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與學生輕鬆的交流,使學生的心情得到了放鬆,簡單的幾分鐘交流,讓學生忘卻了嘈雜的環境和緊張的情緒,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及亢奮的鬥志投入到了新內容的學習。如戴建榮老師就和學生問好這件事展開交流,趙志祥老師用幽默風趣的“反話”與學生交流。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自然就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也為自由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奠定了基礎。

二、更新觀念,內化理論。

教學並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理念問題。教師講什麼並不重要,學生想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新課改下,我們應當做的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堂上心中要有一個一個的學生,我們的課堂既要強強相爭,又要弱弱相持。如此次聽課,幾位講課教師都是很注重學生想什麼並鼓勵他們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覺中,學生就經歷了一個思考再思考,從不敢説到嘗試説再到喜歡説的過程,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了新知識,並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思想。

三、培養習慣,掌握學法。

每一位老師在上課中都將習慣的培養貫穿課堂始終,如春風化雨般使學生的好習慣一點一滴形成。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閲讀方法。方法是工具,能夠幫助孩子去探索豐富、精彩的世界。

通過此次課堂觀摩與講座學習活動,我認識到在教學的整個過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順應學生的學習天性,讓同學成為同學,做一位善於引導的教師。教學方法上要儘可能地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自主學習來達到學習的內化。

四、語文素養最重要。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也無需精緻的課件,他一出口就是文章,一説話就是哲理,談吐優雅,儒雅別緻,語言富有魔力,能讓學生跟着哭跟着笑,這與老師深厚的語文素養是分不開的。所有語文老師一定要多讀書!

總之,這次南昌之行,我收穫很大,感謝學校的領導給予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我一定會在語文的教學方面不斷地努力,將學習到的東西與自己的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用心教書,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成就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