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5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11月2日星期五,我們在唐xx主任的組織下,在濱湖國小進行了第三次數學新教師培訓活動。這次培訓不僅有孔xx和陳丹老師為我們展現他們的課堂風采,還聽取了吳xx老師與我們分享的寶貴經驗,唐主任更是給兩位老師的課堂進行了一個整體的評價。

先在孔xx老師的課堂中,學生反應快,教學過程很流暢,課堂效率高。在這節課教學新的內容前,孔xx老師先讓學生複習了有關八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之後的學習中,學生掌握了九的加法和減法,並且會做了相應的習題。接着我們又聽了陳丹老師的《用字母表示數》

這節課在開始之初,陳老師通過kFc的縮寫,車牌等生活中的用字母表示數,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字母表示數引出今天的課題。接着陳丹老師通過小棒擺三角形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個數,a×3表示擺a個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課堂活動不僅解決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數的問題,也解決了字母表示的數有什麼要求。同學們還掌握了簡便寫法,並且自己總結出來正方形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整節課行雲流水,重點突出。

接着吳xx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小型的經驗分享會,聽後也是受益匪淺。吳老師説,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以複習導入的較多,或者由數學活動經驗導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精講建模,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講清知識點,講清典型問題的模型,講清解題技巧,多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計算、畫圖、排除法等策略。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練習的習慣,拍養學生的作業習慣。吳老師特別強調估算是一種幫助學生驗算的好方法,好習慣,不要為了估算教學而教學,要將估算貫徹到教學中。

接着唐主任就兩位老師的課堂以及吳老師的發言進行了概括。唐主任提到要將數學教學結構化,將知識融通,關注深度,廣度,厚度。新教師在剛開始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經常思考怎麼教,如何教,教什麼。只有不停的思考反思才能有相應的進步。

總之這次培訓對我影響深刻,在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經常思考要教什麼,怎麼教,並且要將教材內容內化,融會貫通,希望有一天能將數學教學結構化。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2

聽了成玉麗老師“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主題報告深有感觸,成老師從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研究三方面闡述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我認為報告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做簡單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低年級學生對情境圖“熱情”過度,往往提一些與數學無關的信息;

2、學生提出的問題比較簡單,很難提出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3、年級越高能提出問題的學生越少。

二、問題原因分析

農村低年級學生入學前沒有進行思維訓練,數學對他們來説是陌生的,他們看到情境圖後,吸引他們的是那些直觀的圖畫信息,離我們老師心目中迫切需要提出的“有用”信息還有一段距離。就如我們成人看到一幅中國地圖讓我們提出問題,我們也很難把握要提出哪些類型的問題。也可以説學生低年級學生對提問題是熱情而迷茫的。

隨着年級的提高學生慢慢能提出一些簡單問題,但很難提出有價值的數學信息我想原因主要是當獲取信息後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思考,學生沒有領會信息的真正含義,造成人云亦云,學生提的問題都一樣。長期這樣學生思考習慣就受到影響,有些同學總是在等着別人的問題,造成年級越高能提問題的學生就越少。

三、解決策略

1、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一方面留給學生觀察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感知這些信息,二是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引導學生感知信息後不要急着提出問題,而是先要思考這些信息有什麼聯繫。只有學生充分能理解了信息才能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2、在學生提出問題前可以提一些具體的要求。如“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嗎”“你能提出一個和別人不同的問題嗎”這是專家給我們提供的科學的方法。

3、鍛鍊學生分析信息,有序思考的能力。青島版教材提供的情境圖信息呈現量很大,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單元一個情境圖呈現了8個信息,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你能把情境圖中的信息分分類嗎,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分?”

最後再讓學生提出問題。

4、問題意識的培養要關注到全體學生。每個班裏都有優秀的學生,我們為了很快的切入“主題”往往是這些優秀的學生提出問題,其他學生由於長期沒有發言的機會,也就懶得思考,造成年級越高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就越少。因此提出問題時儘可能讓多個學生回答,並適時給予恰當的評價。

總之,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理解,引導好每個學生。特別是低年級教師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正如韓國棟老師所講的低年級是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3

在這次全市數學教師專業發展集中培訓中,通過聆聽羅小偉教授深入的講座,我很有感觸,也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以往的數學教學工作,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尤其在方法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但通過這次學習,我堅信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數學理念的提升

我自己雖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有二十餘年,但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羅教授為我們總結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這讓我在數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想:我們正是缺少了這樣的一些理論基礎,才使得在實際教學中缺乏高度和深度。羅老關於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論述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教學,這也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尤其是公開教學中面臨的最為頭疼的環節。除了教師自身要具備較高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外,更要汲取豐富理念,這樣才能真正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對於每位教師都要面臨的備課和上課任務,在這次講座中我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面對龐大的班級學生數,面對堆積如山的要批改的作業,再加上那些後進生,教師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如何去細心備課,又如何去認真鑽研教材,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缺乏經驗的教師,就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內心來説實在讓人堪憂。羅教授的講解為我們在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鑑的方法。空談理論不切實際,屏棄理論也不合邏輯。我們應理論結合實際,在日常工作中根據自身工作量在學期初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標,如細緻備多少節課,進行多少節課堂教學研究等。簡而言之,就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教學研究,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謂:量不在多,貴在精。我想這樣一種教學行為的轉變,才能真正意義上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才能讓學生獲得更為有效的教學。

三、讓數學融入生活

在數學活動中獲得生活經驗。《標準》中強調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改變教學方式,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生活經驗。寓數學知識於學生的活動之中,使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直觀形象,豐富多彩的的客觀事物為載體,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內在價值,感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豐富的數學問題。

總之,經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只有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真正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習,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鑽研,才能有不斷的提升。

  20xx年12月19日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4

聽了高春霞老師講《解決問題課教學模式解析》,我感覺到高老師確實從更高的角度去分析我們的“解決問題”教學,使我重新認識瞭解決問題與以往的應用題的區別,並瞭解瞭解決問題的優越性和策略的多樣性。新課程標準下的解決問題教學不再是對解題模式的簡單應用,而是真正讓數學與現實聯繫,引導學生學習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去認識世界,去主動解決所碰到的現實問題。許多數學知識都來源於生產、生活實際。教師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已身邊,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

案例

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每個學生都準備了課前要求準備的圓柱體實物——飲料罐、水杯、餅乾盒、月餅盒等。

師:我受飲料廠廠長的委託招聘一名設計師。招聘的方法是,對每位應聘者進行考試,擇優錄用。考試要求是,每個小組的桌子都有飲料罐,小組同學合作。測量出必要的數據,並計算出做這樣一個飲料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的材料。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方法好,計算準?

學生討論非常熱烈,求飲料罐的用料就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到底怎樣示圓柱體側面積呢?一位同學用一張白紙剪成長方形圍在飲料罐的側面,突然他興奮地喊起來。

生:我找到方法了。圓柱體的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以高。

同學們也豁然開朗。最後達到共識,不管是求圓柱的側面積還是表面積,只要測出物體的底面直徑或半徑和高就可以了。

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合作、探究發現了數學,學會了數學。通過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讓同學們漸漸明白: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生活中處處藴涵着數學,以養成良好的數學意識。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是為了解題而解題,而是嘗試用數學思維方式觀察生活、應用生活。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5

這個暑假,我們進行了幾天培訓,我也有不少收穫。

一、我學到了一種新的描述問題的方法。 劉老師給我們上了數學建模課,其中我覺得對我最有幫助的是“設置貯油點”這個問題,雖然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但我卻學到了一種新的思維。之前做題目的時候,都是直接“對着題目做”,油就是油,距離就是距離。這道題目的講解讓我得到了一種新的方法,把題目的意思抽象成一個個變量和常量組成的數學式,而目標就是求這個式子的最值,這實在讓我耳目一新,這樣的做法在許多時候的確更加簡潔、方便。

二、我又鞏固了之前學到的知識。比如線段樹的內容我在合肥就聽過,然而難度確實太高,當時勉勉強強好像弄懂的題目,之後想起來又不知怎麼做了。這次的課的難度比省隊培訓要簡單些,我才完全聽懂,講的題目也能夠寫出來,以後才能學習更多的應用。類似的還有二叉查找樹,時間太長,幾乎已經忘記,這次提起來才朦朦朧朧地想起一些來。

三、我在這次課學了新的知識,平衡樹的難度是比較大的。疊放箱子也是一道普通的線性動態規劃題目,卻使我領悟了動態規劃一個經典的技巧:一維不行就二維,二維不行就三維。做出這道題目,給我的益處是不淺的。

另外,我還發現了許多急需我努力解決的問題。

一、分析題目的方法很有問題,往往只是對着題面做,或者是想一想能不能用什麼思維或算法往上面套,卻沒有發現題目條件裏隱含的性質、條件等,也沒有想到怎樣轉化問題。常常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聽到老師一步步分析都覺得很對,到了最後,問題豁然變得簡單,回憶起來,知道自己想多長時間也是想不到這個方面的。這終究還是做的題不夠多,沒有培養起“感覺”來。

二、對算法和數據結構的運用不夠。聽課時雖然聽懂了,知道了它是怎麼一回事,但卻無法運用,無法根據實際問題對它進行修改,這是我對它的特性理解不深。

總之,這次暑假培訓讓我看到了許多問題,思維也得到了拓寬,雖然課程的速度慢了些,但也可謂是收穫頗豐。看到的問題,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夠更上一層樓。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6

伴隨着春的腳步,我們迎來了三年級的數學教材培訓。這股學習的暖流如春風般沐浴了我的數學教學。使我感受到了教材和教材的重要性。研讀教參,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一直是我的弱項。因為我從來只知道教教材例題。聽了紅旗國小張美菊老師對教材的解讀,頓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首先,張老師帶着我們縱向梳理了整個學段的知識網絡。從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量的計量、統計知識方面的內容,整體把握教材,形成知識網絡。

其次,通觀全冊、全單元。從每一單元在教學目標和教材説明及教學建議,使我們對每一單元有了清晰的瞭解,從而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重難點及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

最後,張老師帶着我們解讀每一課時的教法及學法。推薦我們閲讀相關的教學資料,對每一課練習的疑難問題,編寫意圖,教學建議,內容結構給我們進行了分析講解,及每一節課的練習題,都給我們做了合理的分析和建議。真是對這冊教材事事鉅細的給我們做了解讀,使我們在教學中找準了支點,把握準了方向,合理的使用教材進行數學教學。

總之,通過這次數學教材學習培訓,我們對教材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更高層次的理解。相信對今後的教學有更高意義上的幫助。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7

沒培訓時感覺自己的學識很淵博,培訓後才感覺到自己有多麼的無知。

不學習的時候,感覺自己擁有的專業知識已經“可以”了,當培訓學習後,感慨萬千:自己是真的很無知。

學習為的是自己,是充實自己靈魂的陽光雨露,而且還是花公家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水平,填充自己的精神食糧,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我在緊張的教材培訓完成之際,花費了昨天的晚上和今天的一天的時間,學習了培訓團隊其他老師的文章,寫的是有關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幾個問題的思考,寫的非常好。每句話都有一定的理論和科學依據,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只是我學習的速度實在是慢,理解也慢,對於別人來説只需要用很少的時間能完成的東西,我卻花了一天的時間。但感覺還不錯,沒有為了學習而學習,沒有忙三火四地學習,沒有囫圇吞棗地學習,感覺很好。

我認為:要想不被時代所拋棄,學習是最有利的武器。雖人各萬千,思想不一,但已從他的經歷或感悟中增長了自己的智慧,提升了人生的品味,實現一個又一個認知的飛躍。

一段報告,一句話,一個詞,撩動着心彈,撫慰着靈魂。每當此時此刻,幸福——已經來到。

國小數學暑期教師個人培訓心得體會6

很慶幸自己又能做坐到電腦旁敲擊着鍵盤,任思緒飛揚。

暑期培訓接近尾聲,細想一下雖然很累,但真的有一絲的捨不得,捨不得這樣形式的鎮校級培訓;捨不得這樣內涵深刻的教研活動,更捨不得自己數學組裏的老師們。

本次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到六年級精彩的教材分析,專家團隊進行了點評,還觀看了各種與教學有關的視頻,使本來枯燥的學習、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易懂,紮實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和討論交流反思的空間,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方式方法。十幾天的培訓學習,是對教育思想的洗禮和昇華,也是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升。通過與小組內老師們的討論、交流,思維的碰撞和個人反思,我們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培訓對自己思維的觸動,逐步更新教學行為。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對我來説,受益頗多。從教材分析和專題報告中,我感受到了老師們對教材梳理的嚴謹細密,教師積極創新的意識;從專家團隊的講座報告中,我領略了數學最前沿的理論,解開了心中的一些疑惑。通過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很大的啟示。

1、不斷更正自己的教學行為。

我校一直也在強調教師不要只顧走備課,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隨時的更正,但如何更正,一直無從下手,聽了韓老師的報告,我眼前一亮,韓老師講了如何備課,講了學生所不懂得的,放在備課之前,在反思中構建數學備課;課中反思,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傾聽;課後反思,不斷更正自己的教學行為,而不是完全按備課走下來的,因此,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效果就相當好。

2、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一節好的數學課的教學,並不僅僅是讓學生有效參地與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首先我們要研讀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通過讓學生猜測,探究的方法進行實踐,從而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增強數學思考的含量。這正是科學的探究態度,是數學的思想方法本質所在。

3、充分體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一直堅持的教學原則。但是如何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是長期以來教師們在一直探討的問題。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學習的學生都有較明確的學習目的,強烈的求知慾望,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自覺的學習態度,刻苦勤奮的學習精神。因此我們要學會巧妙地把學生的思維牽引到一個探究自悟的思維空間,不僅讓學生獲取了教學目標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而且讓學生掌握了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排除干擾,讓學生樂學、會學。

二、在讀書中反思。

本次培訓,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我想這與他們經常讀書是分不開的。讀書,可以讓自己從不同層面得到豐厚;讀書,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藴,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而再想一下自身,自歎不如。知之而改之,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讀書,只要堅持,哪怕讀一點點都是好的。在讀書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學會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三、培訓激勵我前進。

國小數學教師培訓,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豁然開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活動雖然即將結束了,但我還在思考着,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於孩子們長遠發展的路。讓孩子們和自己一樣“一路歡歌,一路收穫”!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8

新課程標準數學教材突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許多教學內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在教學實踐中,我也特別注意了這一點。我們既要肯定學生嚴謹的數學思想,更要認可學生源自於生活的見解。因為數學本身就不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一種純理論的東西,它來源於生活,最終也要還原應用於生活。重視學生源自生活的數學問題意識,不僅可以充分地發掘其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大程度地發揮其學習主動性,而且對於其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我通文山教育局許老師的培訓對國小數學畢業總複習有了一定的瞭解,首先是對國小階段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是對國小生數學知識、能力的一種綜合提升。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現階段的複習至關重要。如何才能搞好複習呢?我們國小教師就像許老師認為那樣必須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明確評價的目標要求

評價依據:是課程標準和教材

評價目的:檢查國小數學學科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能力發展情況

目標不僅僅是為了鞏固知識,還要着眼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準確把握《數學課程標準》

《數學課程標準》是考試命題的依據,是複習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着複習效果,首先,要認真研究它的基本理念,體會新課程理念是如何滲透在試題中的。其次,要認真研讀它的總體目標和內容目標,尊重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切忌隨意拓展範圍與盲目提高

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情

作為複習課,有它的特殊性,複習的知識都是過去學過的。就全班而言,有的學生學得好,有的學生學得不好,就知識而言,有的內容學得紮實,有的內容學得不紮實,教師應深入、具體地做好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學情,做到心中有數,方能有的放矢,實現每課必得。

準確把握命題動向

用發展的眼光試題,從中領悟哪些地方要加強,哪些地方要弱化。準確把握穩定的命題風格、命題動向,有利於學生適應考試情境,提高複習的有效性。

考查重點:課程標準和教材的

基本要求

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參看課標

視為不進行考查的內容: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問題和新教材調整後還末達成共識的問題

如:脱式計算和遞等式計算這些名詞在試卷中不出現;乘法算式的讀法;除法的“第一種分法”、“第二種分法” ;最小的自然數、偶數各是多少;教材中的選學內容、容易產生歧義不便於書面考查的內容等等。

六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的最後一個單元是總複習。在這個單元中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練習題,這些題基本上概括了學生在國小階段學過的全部數學內容。這些題要讓同學們認真去做,對複習好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這些題也可以作為一面鏡子,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試題的基本結構和題型

第一部分:過程性評價,分值20分。平時教學過程中完成。主要是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情況,重點是學習態度、情感,其次是學習方法、技能、技巧。

第二部分:紙筆測試。時間100分鐘,分值100分。

試題易、中、難比例約為3∶5∶2。

紙筆測試的題型主要有:填空、判斷、選擇、計算、列式計算、操作、應用等

填空題:這部分試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判斷題:這部分試題是要求學生對給出的命題判斷正、誤。這類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基本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同時也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的嚴密性。

選擇題:這部分試題也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現。一個題給出幾個答案,其中有一個或者幾個是正確的,要求學生選出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這類題除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考查學生的判斷能力。

計算題:這部分試題分值比較重,包括的內容也比較多。如解方程、解比例、文字式題、完成統計圖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等等。這部分試題考查的內容多,範圍廣,要高度重視。

操作題:這部分試題主要是考查幾何初步知識中的一些基本的測量、操作、作圖等方法,也是今後到中學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這部分試題,難度不大,只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勤於動手,就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解決問題:考查的目的主要有三個方面:

1、考查學生對加、減、乘、除法的基本應用和常見的一些數量關係的掌握情況。

2、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過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解題方法、解題思想等知識、基本方法分析解答整數和小數應用題、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比和比例應用題、幾何知識方面的應用題的能力,以及列方程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考查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應用題是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題量比較大,試題一般是由基礎題、一般題和較難的題組成的。也是拉開學生分數檔次的試題。

三、複習方法建議

教材上是按知識塊分類,有好的一面,但對於綜合應用不是十分有利。我們不妨將知識塊打散,重新組成新的系統,以便於知識的綜合應用。下面重點從幾個板塊來談一談: (沒有嚴格按“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綜合應用”四大領域來分析)

本學年是國小新課程畢業首次水評測讓我們的複習是束手無策,有了教育局的許老師指導我的複習正在有序地進行着。隨着新課程的運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把握好以上的題型,對症下藥。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複習學習目標,並確認達到複習的最佳效果;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時效的期末複習。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地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才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我通過培訓爭取把學生期末水平測試出優異的成績而努力奮鬥。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9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對生物的基因部分特別感興趣。還未畢業,基因的“螺旋結構”圖時常浮現在腦海。

在一次全員培訓會讓我有了新的思緒。也許比較膚淺,但是,凌亂的思緒畢竟有一個組織和思考的過程。

一、“螺旋結構”藴含着:在比較中拓展知識面

在本次培訓活動中,學習了數學教學論文的相關知識。教學中,一次次的論文實踐活動,在應用中才瞭解一二。認識事物總要有一個從整體到部分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從教材的改動中,先讓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然後才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這樣的編排,是適應了學生的發展特點的。

在自己還是個學生的時候,知道論文所應具有的基本的題目、署名、正文等。培訓活動對寫論文的相關知識又有所瞭解,如對於如何擬定題目,如何更好的撰寫正文,參考文獻的不同形式等等。也許,這個層次沒有達到質的變化,但事實上,就如“螺旋結構”圖所表現的,我們的學習又讓我們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每年的培訓活動,每一次培訓的目的都希望老師們有所收穫。在每次的培訓活動中,我所留下的文字記錄,都是自己成長的記錄。教師的成長,與先前的在校學習有關,與師生之間的磨合有關,與每一次的培訓活動有關……這一切,如同螺旋結構圖所體現的,循序漸進,不可逾越。

二、“螺旋結構”藴含着:在日常積累中尋找話題

張老師在培訓中提到“選題要創新,切忌陳舊雷同。”選題要創新,靠大腦迸發出突發奇想是不行的。關鍵的矛盾點在於,你需要迸發靈感的時候,靈感卻遲遲不來。生活需要積累,哪怕是在日常的教學中,把極小的與眾不同之處記錄下來,當一定的條件形成,就會將以往的話題不由自主地聯繫起來。

人是不可能突然間達到質的飛躍的,我們需要在別人的觀點中,汲取思想的精華,然後在經過再次思考,進行實踐,從而獲得經驗。譬如:一位老師“建立錯題本”的方法,讓我覺得有種志同道合的感覺。建立錯題本的作用在於:教師可以針對重難點出現的錯誤進行指導;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困惑點抓住;家長可以明確孩子需要幫助的所在。我建立“錯題本”的要求是這樣定的:將題目要求、原題抄寫下來後改錯,然後再在試卷上改錯。

凡是願意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改寫的,他們進步很快。經過幾次小測試,這些學生最先體會到成功地樂趣,於是一次比一次認真。循環往復,效果很明顯。“螺旋結構”理論的思想,也由此體現。

在培訓中,有一條“定期歸類整理”讓我思緒頗多。也許,我所建立的“錯題本”,思想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積累,過渡到“歸類整理”這個環節。我感受到了這個環節與我日常積累的聯繫,我相信,實踐“定期歸類整理”的過程將為期不遠。

三、“螺旋結構”藴含着:在量變到質變的思想中感悟實踐活動

馬克思主義理論所體現的事物由量變轉為質變的思想,是一個比較抽象的過程,起初,我難以理解。20世紀50年代初,英國科學家威爾金斯等對DNA結構潛心研究了3年,意識到DNA是一種螺旋結構,從科學的角度反映出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後來的DNA螺旋結構模型,又進一步使抽象的思想變得直觀。

螺旋結構模型的直觀,不斷的衝擊着我的思想。如:我曾在測試的時候,將每個學生的錯誤點進行記錄,並將他們當作自己的“錯題檔案材料”積累下來。教一年級的時候,是對學生錯題現象的記錄。其實,當時我的反思能力有限,雖然記錄了,卻缺少分析和改進的方法,所以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沒有明顯提高。而且,我只關注學生的相關積累,如學生的團結合作思想,傾聽能力,參與意識……再次看到“事事洞察皆學問”,聯想起張老師第一次到我校給老師的課做點評時,自己也不會深入思考。二年級的時候,一面對一年級的錯題原因再次予以分析,一面對二年級的錯題現象繼續記錄和分析。從中找出一、二年級知識難點的相通點。在複習的時候,把錯誤的題出成試題,將錯題的學生分類進行小組輔導,終於,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成績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當我再次進行一年級的數學教學,積累的第一手資料,又派上了用場。自己慨歎勤快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節省了時間。兩年的時間,經歷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於是,就越發的喜歡“螺旋結構”,就越發的喜歡積累和思考,就越發的喜歡探究的感覺。

四、“螺旋結構”藴含在多種知識領域中

在培訓的當晚,看了一本國學大師季羨林的《談讀書治學》。書中談到了蘇軾的詩、詞、畫的造詣,這種在多種知識領域研究的深入,讓我有所思考:學習,不僅僅是教育領域的,積累的多了,很多看似陌生的知識,也會建立某種聯繫。積累的資料多了,總沒有什麼壞處的。

“教師要從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上醫醫未病。”這是教師角色和醫生角色的反映。“肝病傳及腎,心病傳及肝。”又與教育中遷移的作用有了絲絲聯繫。第一次教一年級,説話多,喝水少;第二次教一年級,課堂上賦予幾個特別的手勢,效果明顯。因為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視覺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學生數數的同時,配合着音樂的節拍,學生掌握的快,注意力更集中。因為這樣的實踐活動,我理解了贊科夫的一句話“高速度,要從減少重複中加快速度。”

當然,我只舉了教育和醫學之間的聯繫,相信讀書的領域越多,這樣的“螺旋結構”所體現的知識之間的聯繫就越明顯。

五、“螺旋結構”滲透在培訓中,從無知得到啟發

曾經不善於從別人的話語中傾聽,現在感覺是自己的視野太窄。從培訓活動中,同事們安靜的傾聽,我感受到了一種思想。“我知道咱們老師培訓也很累……”聽到這樣的話語,感受着這樣的認可,體會着這樣的關心,我們有哪個老師會不尊重自己呢?是啊,最好的辛苦是別人承認自己的付出。

培訓活動,讓我感受到了培訓的重要性,也進一步體會了“螺旋結構”所體現的思想。隨着教學經驗的積累,應該會不斷的得到補充和改進。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0

7月20日,全市國小骨幹教師在中原街中學參加為期一天的培訓,讓我們有幸近距離聆聽了北京海淀區上地國小劉千老師的精彩講座——數學核心素養及教學目標的確立。

針對數學核心素養劉千老師結合自己在美國的學習內容和他們教育團隊的研究成果從八個方面為我們進行深度解析,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藴、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國小數學老師要解讀數學核心素養,這直接關係到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一堂數學課的成功與否,無論教學中採取了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或模式,應更加關注教學是否真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學習中,不僅提升了我的教學理念,也拓寬了我的視野,我會讓學到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轉變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積極思考,精心設計教案,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考慮,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基於以上分析,下面就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以下想法。

1.創設“需要”的情境

我們説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創設有價值的情境,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與需求,從而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2.先備學生再備課

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距離所具備的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的體驗,都是用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心,輪帶幾屆學生,基本都是同樣的授課模式。教師備好課不容易,教好課更不容易。我們也許應該改變思路,在以人為本的課堂,備好學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個新班級,瞭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情況至關重要。在數學學習方面,可以從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瞭解學生的途徑中,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開展調查,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或者偏見需要正確的引導,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不排斥這門學科,慢慢地產生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為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國小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預習的習慣,課前準備的習慣,主動發言的習慣,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認真閲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審題和驗算的習慣,課後複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勤於動手、團結協作的習慣,歸納總結反思的習慣等。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生本人是主體,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是影響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關鍵,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共同協作,保持交流探討,才能助力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4.加強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計算也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也需要嚴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佈置課外練習時,應多提供讓學生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漏洞,進而給予準確的指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多安排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善於幫助別人,也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通過協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驗證事實、解決矛盾等方面不斷完善,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建構。下面列舉個教學實例:

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練習題。題目如下:我們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來幾人?

此類型題是有多餘條件的減法問題,讓一年級學生去甄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排除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習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情景安排,如安排20個學生為一組,本組學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動玩捉迷藏遊戲,在室外活動的學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學生藏起來。通過遊戲體驗,每個學生有固定的角色,遊戲結束再回到課堂來解答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很多了。學生在遊戲過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餘條件,是“我們班一共有20人”。這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初步培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全面思考能力。對低段學生來説,通過遊戲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也是效果顯著的。

5.幫助學生製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學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學會學習能力的必備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會整理錯題,同時高度重視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每學期安排幾次全體學生的錯題集展覽。在數學學習中,通過錯題集來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題集的具體選題範圍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習題;特別易錯的習題;難記題;教師指定的典型例題,由於國小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應在其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補充對於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正確的心理素質很有作用的習題。總之,選題量不一定要多,選題要儘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抄題目,留下足夠的空間解題和註釋。註釋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題關鍵、原則、方法等。學生在整理錯題集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紕漏和困難,教師應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後,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思維縝密、不畏困難、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精神,在文化基礎的積累下,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會學習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習慣,樹立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意識到:做好、用好錯題集是自主學習的迫切需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要人文底藴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嚴謹、縝密的文化基礎上,要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健康生活,學會學習。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終身事業。讓我們的課堂少一點:擔心、講解、整齊劃一。多一點:信任、鼓勵、合作、交流、體驗。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1

在今年的7月15日,我有幸參加了由縣教育局組織,由實驗中學主辦。這次分為鎮、縣交替培訓:

對於為期15天的暑假集中培訓階段,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充實”。是的,的確是太充實了,每天在縣由名師和骨幹教師進行分析,下午分組討論提出困惑共同解決,也可以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讓我的思維豁然開朗。

雖然教國小已經快30年,自己也覺得對於教材還是蠻熟悉的,但是聽了名師老師和骨幹教師對教材的分析,讓我看到了更多教材的內涵。以前,每次上研究課的時候,總是挖空心思,想改變原來教材的內容,想更加與眾不同,更加吸引人。其實,專家在編寫教材時有着一套承上啟下的脈絡。

以前,在教學的時候,總是抱怨教材中,單元太多,有的單元只有一、兩個課時。有個專家在講座時候,把國小階段的每冊書的每個單元都整齊地排列出來,有個專家甚至把國小階段的每冊書每個單元分別屬於哪個認知領域也列成表格,非常的清楚。這些都讓我不禁反思,自己為什麼沒有想到要這樣做。心中不由地發出感慨,專家就是普通教師想得更多一些,想得更深一些。

我今年任教的是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根據低年級小的年齡特徵和經驗,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實踐活動聯繫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次培訓確實使我受益匪淺,收穫多多。

20xx年X月X日至X日我參加了長春市教育局在東北師大實驗校舉辦的國小數學師資培訓,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專家、名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

當然有的講座很貼近我們的教學(趙豔輝、王豔玲),有的理論性太強(省教育學院孫興華),但也讓我們對數學領域有了一點更深的瞭解,最難得的是我聽到了專家對新課標的解讀,與此同時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的教學方法陳舊和教學活動的單一,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不足,但是經過這三天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穫的。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數學理念的提升

雖然從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老師為我們解讀了20xx版課標的內容,傳授了新的教學理念,總結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這讓我在數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集合思想、對應思想、符號化思想、化歸思想、類比思想、分類思想、統計思想、極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這麼多數學教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複雜和實效的。我正是缺

少了這樣的一些理論基礎,使得在實際教學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師關於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論述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教學,這也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尤其是公開教學中面臨的最為頭疼的環節。除了教師自身要具備較高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外,更要汲取豐富理念,這樣才能真正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在專家的講座中我體會到對於每位教師都要面臨的備課和上課任務,在這次培訓中我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面對龐大的班級學生數,面對堆積如山的要批改的作業,再加上那麼些個後進生,教師已經忙得不可開交,談何每天細心備課,認真鑽研教材,老師的講解為我們在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鑑的方法。

空談理論不切實際,屏棄理論也不合邏輯。我們應理論結合實際,在日常工作中根據自身工作量在學期初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標,如細緻備多少節課,進行多少節課堂教學研究等。簡而言之,就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教學研究,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謂:量不在多,貴在精。我想這樣一種教學行為的轉變,才能真正意義上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才能讓學生獲得更為有效的教學。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來,校公開課的開展一直是我們進行教學教研的重要方法。通過趙美紅(東師實驗校),張辛欣(天津路國小)兩位名師的示範課以及後一位老師的説課,不僅讓我對如何説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也讓我認識到在日常教學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轉變需求。我們應與時俱進,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為我們展開更有效的教學打好基礎。

經過這次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深刻的解讀課標,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

四、感受壓力,增強信心

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改進、調控,才能有不斷的提升,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2

自主探索是指學習個體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從自身的已有的數學知識與經驗出發,藉助系列外部行為(觀察操作、猜測驗證)予以自我內化,經過自身思維碰撞、認知衝突、直至豁然開朗的頓悟等心理活動,從而獲得對新知識的理解。探索的過程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歷程,在親身體驗與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認識數學,形成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在合作交流與人分享氛圍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包括認知的活躍程度、情感的興奮水平和意志的努力強度,是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展示過程,是學生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在自主探索中,教師定位於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定位的宗旨是對學生適時有效地提供必要的幫助與引導。當學生面臨困難時,引導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並在解決問題中邊探索邊總結已獲得的經驗,而不是直接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當學生對自己或同伴所獲得者的“數學猜想”沒把握時,要求並幫助他們為驗證尋求證據、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們的猜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性,讓所有的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毅力。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3

在這一年來的數學骨幹教師培訓中,我聆聽了多位輔導教師的課,他們講得十分精彩,且通俗易懂,我想這和他們高深的文化修養是分不開的,讓我真的是受益匪淺。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各種知識及素養,為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牛頓曾經説過:“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些成功的經驗會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一、通過培訓使自己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

這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在培訓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師的敬業精神的內涵,它不僅表現在對教學工作的職守,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態度關懷學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孜孜追求和不斷完善上。通過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

二、通過學習使我的數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着人情味,作為數學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藴藏在數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數學課都成為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大餐”!

三、此外,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數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數學:抓住數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數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樂學、愛學數學。一節好的數學課要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數學方法,體現數學課的靈魂,使數學課上出“數學味”!

這次培訓之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4

這次培訓活動, 培訓學習了《備課實務與新技能》、《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在培訓期間,我積極地學習,學習教學相關策略,並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吸取精華,能積極參加班級研討活動,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真心探討。這次培訓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我以往教學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1、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鑽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分散難點、突破疑點,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2、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例如《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我就採用了先猜想~論證~歸納教學過程。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精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3、預設、生成和諧統一。

在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有預設而沒有生成,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被重視,是一種灌輸學習;如果有了預設,並在預設中有所生成,就説明師生間有了較好的互動,學生的主體性被重視;如果在預設、預設生成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非預設的生成,説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在主動思考,這樣的學習是有生命活力的學習。生成與預設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一體。生成是相對於預設而言的,課堂因為有了生成,才擁有了充滿生命的氣息,才擁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動;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教案的準備,我們的追求必然變成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

這次教師培訓,讓我感受着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着新課程改革的陽光,自覺鑽研的路很難,要學習的路還很長,但我對教育教學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雖然培訓的時間短暫,但終生的學習還在繼續,這次培訓就像一抹濃濃的綠意,帶給我無限希望!

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5

20xx年3月19日上午,我和同事們在府西街國小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國小數學教材教法培訓暨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這次活動分了三部分:首先由王玉鳳老師做課三年級下冊內容《隊列表演》,課後郝老師點評,最後由王玉鳳老師的精彩講座《我們該關注什麼》。 通過活動,我的收穫匪淺,它使我真正認識到:作為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教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會學習,才能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習方法多種多樣,指導學生自學和引導學生探索是常用的方法。

從王老師的整堂課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個教師的教師素養相當重要。整堂課,王老師注重的是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結合具體,藉助直觀圖形理解轉化的過程,數形對應中歸納基本方法。讓孩子們動手操作、實踐感悟中來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並且注重培養了孩子們的數學思想,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王老師的課給我最大的一個感觸就是“能放手”給學生存足的時間去學習,從而激起思維的碰撞,學習由淺入深將孩子們帶到學習的熱潮中,練習題的設計層層遞進。

王老師的課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她課前設計時所下的苦功,對教材靈活應用,對目標的準確把握,以及她的專研精神都是我未能達到還要為止努力奮鬥的。

總之,這次的培訓活動讓我收穫了很多,更讓我堅定了以後努力的決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