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8.97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是用於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幹部羣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的書面材料。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愛留守兒童事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1

在我們的周圍有這樣一個羣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務工,用勤勞和智慧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裏,成為兒童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農村留守兒童。天真燦爛的年齡,本該得到父母的呵護,享受家庭的温馨,卻過早地離開了温暖的懷抱,體驗着親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獨和貧困的煎熬。據統計,我市共有農村留守兒童21095人,其中有167名兒童父母雙親外出且常年無人管理。

為了讓他們健康成長,我們倡議:希望全市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幹部職工及社會各屆人士伸出温暖的雙手,積極參與農村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

一、請伸出您關愛的雙手,爭當“愛心媽媽”、“愛心爸爸”、“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傾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成長,讓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共享人間温情。

二、爭當“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按照“一幫一”、“一幫多”或“多幫一”的形式,各盡所能,踴躍參與到與留守兒童結對關愛活動中來,針對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心理上存在的'問題,正確、適時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主動履行代理家長義務。

三、努力為“留守兒童”做好事、辦實事。抽出一點時間,節約一點開支,奉獻一片愛心,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經常與幫扶的留守兒童聯繫交流,談心溝通,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他們參加學校集體活動,融入集體生活,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堅持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託管人、任課老師聯繫溝通,做留守兒童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長的保護人,讓所有遠離父母的孩子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四、倡導社會各單位和個人捐款、捐物,我們將會把你們對留守兒童的這份關懷存入愛心基金,載入愛心史冊。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留守兒童是兒童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關愛留守兒童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齊心協力,努力為留守兒童創造和諧的成長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2

隨着外出務工人員的逐年增加,在我鎮1059名在校學生中就有308名是留守兒童,佔學生總數的30%以上。這些留守兒童遠離了直接監護人的關愛照顧,遠離了父母的情感撫慰,成為了有父母的“孤兒”,造成了“留守兒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為了讓“留守兒童”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高阜中心國小針對這一情況採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形成了一種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兒童的管理氛圍,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

一、成立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

在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為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工

作領導小組,制定相關職責,把工作任務落實到人。校長為“關愛留守兒童工程”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本班“關愛留守兒童工程”的直接責任人,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和任課教師都是教育管理者。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關愛留守兒童工程”管理網絡體系。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各校充分發揮輿論工具和宣傳陣地的作用,大力宣傳實施“關愛留守兒童”的目的意義。同時加大了《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關愛工程”在全社會家喻户曉,深入人心,營造了“關愛工程”的氛圍。

三、落實措施,開展活動。

1、全面摸底,掌握三方面情況。

各校要求每個教師通過摸底,要清楚地掌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清楚地掌握“留守兒童”代管人的基本情況;清楚地掌握“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和聯繫辦法。在此基礎上,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檔案。

2、加強溝通,建立三項制度

一是建立談心的制度,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掌握他們學習、思想、生活狀況。讓“留守兒童”感受老師、同學對他們關心,從而增強師生的親切感受和責任感。

二是建立家校聯繫制度。學校領導和教師經常到“留守兒童”家裏家訪,建立家校聯繫卡,做到“三溝通”(定期與“留守兒童”外出父母溝通,定期與“留守兒童”的代管人溝通,定期與義務家長溝通。)及時瞭解“留守兒童”在校外的表現,指導代管人教育管理“留守兒童”,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代管人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三是建立幫扶結對制度。學校領導、教師與“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密切關注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積極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3、積極開展三項活動。

一是學校每週開展一次以親情關愛為主題的集體活動;二是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圍繞規範行為,塑造美好心靈的特色主題班會,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三是每月進行一次才藝展演,給“留守兒童”搭建展示自我,發揮才能藝術的平台。

四、力求創新,取得實效

各學校普遍開展了以親情關愛為主題的集體活動,為“留守兒童”過生日,如初居國小六年級全班同學為“留守兒童”邱進,贈送自制的生日賀卡。開展《給遠方親人的`一封信》書信活動。

學校教師用真摯的愛對待“留守兒童”,如高阜國小老師方正連老師經常為學有困難的“留守兒童”補習功課,在去年端午節時,為班上“留守兒童”送去粽子。鄧慧蓮老師在去年中秋節把班上三個“留守兒童”留在家過節;樟溪國小楊細芳老師在上課時發現“留守兒童”官小杰耳朵流膿,立即自掏錢帶他到衞生所就診……

通過實施“關愛留守兒童工程”以來,全鎮各國小營造了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使每個遠離父母的孩子都有“有人愛、有人護、有人幫”,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愛護,使廣大“留守兒童”走出了心靈的困惑和學習、生活的困境。使他們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全面發展。通過開展活動,為“留守兒童”搭建展示自我,發揮才能藝術的平台。高阜國小女學生張亞參加全市自然科學課堂操作競賽榮獲二等獎;在全市“我愛我的祖國”暨“校家共創”才藝賽中,方貝貝等6名留守學生獲得一等獎,在全縣中國小防災避險自救知識競賽中,留守學生黃波獲一等獎。

雖然我鎮各國小在實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實效,但是“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創新工程和系統工程。我們將不斷地總結經驗,創新方法,努力把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做到更好,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藍天,讓“留守兒童”在愛的藍天下,健康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3

望江縣鴉灘鎮麥元中心學校,有一位默默在鄉村小教講台堅守三十多年的女教師小袁。每當提起袁老師,不僅是本校師生,還有各屆家長無不對袁老師交口稱讚。

小袁老師於1986年畢業於望江師範學校,副高級教師。在三十餘年教學裏,她執教的數學課,寓教於樂,學生易學、樂學,所帶班級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以致家長們都以孩子能成為袁老師的學生而感到放心和驕傲。袁老師不僅書教得好,師德也好。她性情温和,整天總是樂呵呵的。她常説,做一名鄉村教師是很幸福的,呼吸着清鮮的空氣,欣賞着田園風光,陪伴着淳樸天真的孩子成長,她已經很知足了。她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把家長當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同行的好評、領導的褒獎。

及時雨,澆灌一朵朵弱小的花

由於農村經濟條件的有限,在鄉村學校,經常會有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每當遇到這樣的困難學生,袁老師總是及時伸出援手。袁老師班上有一位名叫袁麗的女同學家境貧寒,生活拮据。她的母親是一位盲人,父親是她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因此常年在外打工,因為父親掙錢既要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又要供兩個女兒上學,家中始終是負債累累。2015年秋天,袁同學的姐姐完成了學業,找到了工作,她的家庭經濟狀況終於日益見好。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16年春,袁同學的父親突然病倒,到醫院檢查,肺癌晚期,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袁同學的姐姐只得通過網絡籌措藥費。袁老師捐了600元,還發動親朋好友伸出援手,希望能給袁同學帶去一份温暖,一份安慰!

命運總是喜歡捉弄弱者。2016年暑假的一天傍晚,袁老師剛剛吃過晚飯,手機響了,是袁同學打來的'。孩子邊哭邊説,她的母親在縣醫院住院。袁老師放下手機,難過極了,失去父親不久的袁同學,現在母親又病了,這可怎麼辦?孩子這個時間段給她打電話是在向她求助。她心急如焚,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家人,並表示現在就想去醫院看看這孩子和她媽媽。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可縣醫院離她家有六十多裏地,天色已晚,家人不放心。最後,她在兒子的陪同下乘車趕往了縣醫院。他們在內科病房的走廊盡頭找到了袁同學和她媽媽。袁同學撲在她的懷裏抽泣不止,她也心疼得淚流滿面。袁老師安慰着母女倆,將帶來的1000元現金放入孩子的手中,並告訴孩子不要擔心,老師一定會做她的堅強後盾。袁老師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在袁媽媽住院期間,袁老師一直出錢出力,照顧好袁同學的飲食起居,直到袁媽媽康復出院。

像慈母,呵護特殊兒童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鄉村學校的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心智有障礙或身體有殘疾的學生。這些特殊學生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關愛。袁老師覺得愛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為人師”,更是“為人母”,無時無刻不在幫助這些殘障孩子。

他,身患殘疾,腿腳不便,而且口齒不清,每天蓬頭垢面的,衣服從來沒有乾淨的時候。他,無父無母,身世悲慘。他就是袁老師班上的蔡良才。聽他以前的老師説,因為一場大火,他的父親被燒成了殘疾,因此娶了個傻女人,那個傻女人就是他母親。父親靠打點魚,捉點泥鰍養家餬口,母親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他本來還有一個完整的家,可就在前年,父親身患絕症,撒手人寰。他的“傻媽媽”也不知蹤影,而他只能由年過七旬的爺爺撫養。爺爺年紀大了,還要種點莊稼,根本沒有多餘時間來管他。他自己又是這個樣子,所以同學們唯恐避之不及。

袁老師接手該班時,第一次與同學們見面,蔡良才情緒激動,用含糊不清的話語重複説着:“我不要你。”下課後,袁老師在辦公桌前沉思良久,怎樣讓這個孩子儘快地接受換老師的事實?怎樣讓他也喜歡自己呢?袁老師決定付出更多努力,用愛心來感化他,讓他接受新老師。

袁老師嘗試着走進他的內心,她經常找來蔡良才談心、交流,在生活的細微處關心他,時刻留意他的身體、情緒狀況,給予慈母般的關愛。她特地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讓我走近你”,讓同學們體會殘疾人的苦楚,聆聽他們心靈深處的呼喚。那次班會過後,同學們在生活中不再孤立蔡良才,而是給予他很多的幫助。天氣冷了,袁老師又和辦公室同事一起湊錢為蔡良才購買過冬的衣物。漸漸地,一顆冰冷的心被融化了。有一天,袁老師跟他聊天時,他突然對袁老師説:“我喜歡你。”

有一次,袁老師因身體不適去看醫生了,小良才沒看見袁老師的身影,四處尋找,下課就來辦公室問。袁老師回來後,老師們都笑着對她説:良才已經離不開你了。從“我不要你”到“我喜歡你”再到“離不開你”,師生之情逐漸在發生變化,袁老師對小良才一如既往地關愛,小良才對袁老師也越來越親近、依戀。袁老師用愛心為小良才撐起了一片藍天。

傾注愛,決不讓一個留守兒童掉隊

作為班主任,袁老師尊重、關愛學生。她經常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哪位同學稍有不適,她總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哪位學生有了負面情緒,她總是積極瞭解原因,幫助解除心結。在袁老師班上曾有一個男生是出了名的淘氣包和後進生。這個男生的背後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母親去了外地,幾年沒見一面;父親也去了外地打工,他自幼就跟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成了留守兒童。袁老師通過家訪瞭解這位男生的具體情況後,仔細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父母的離異給孩子的心靈上帶來了巨大創傷;父母都不在身邊,給孩子的陪伴與關心不夠;爺爺性格比較古板,説話語氣和表情都比較嚴肅,缺乏母性的温柔與細膩。他們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一旦聽到孩子的負面消息常以批評教育為主,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較強。這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愛,尤其是母愛。所以,袁老師決心用愛去感化他。平日裏,犯了錯,袁老師總是找他談心、耐心教導,時時關注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幫他樹立信心。“六一”兒童節,袁老師買了筆盒送給他做禮物;假期來臨,總要送上幾本書,鼓勵他多閲讀;她一方面積極與爺爺、奶奶溝通,提醒家長對孩子要多關愛少批評,平時要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另一方面,她決定依靠集體的力量來改變他。袁老師鼓勵學生們主動跟他交朋友,發動班幹部幫助他,用集體的温暖來影響他。幾年下來,這位男生有了不小的進步,成績也提高了。

在鄉村學校,像這樣的留守兒童不在少數。這些留守兒童不僅存在家庭情感的缺失,在學習上也無法獲得及時的指導與幫助,所以普遍存在缺乏學習興趣,成績不理想的現象。袁老師班上就有好幾個留守兒童,為了切實幫助到這些孩子,袁老師除了給予更多的關愛外,還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這些留守孩子輔導功課。袁老師還鼓勵孩子們在家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電話、手機向她請教,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孩子們答疑解難。就是這樣,袁老師想盡辦法,儘量不讓一個留守孩子掉隊。

嚴律己,做一個積極進取的人

工作中,袁老師誠信守紀、愛崗敬業,有着良好的職業操守。在教育學生時,袁老師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即使名聲在外,她也始終沒有忘記時刻充實自己的信條,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勇於創新。2012年7月,她撰寫的論文《淺談數學課堂中的樂教樂學》獲縣級二等獎;2013年6月,論文《數學作業設計初探》獲市級三等獎;2014年7月,論文《讓數學與生活聯姻》獲縣級三等獎;2015年7月,論文《自我檢查的好習慣讓學生終生受益》獲縣級一等獎;2016年6月,論文《讓愛滋潤他的心田~一個問題學生》獲市級二等獎;2017年7月,論文《鄉村教師的幸福》獲縣級二等獎。她多次獲得鎮、縣、市級“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她所帶班級也多次榮獲校、縣級“優秀班級”等榮譽稱號。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就是她——小袁,一名有着簡單幸福的鄉村女教師。堅守鄉村教師崗位三十餘年,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家鄉教育事業,用自己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不平凡”。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4

正值春寒之時,王家河中心國小卻暖意濃濃。2月27日,在以“學雷鋒”為主題的二年級班會課上,出現了平凡又暖心的一幕——一名孩子拿着嶄新的棉衣向老師深深地鞠了一躬,起身時眼裏已滿是淚水。這個孩子是王家河中心國小二年級的一名留守兒童,他叫黎詩彰,父母離異,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生活貧困。雖然家庭情況和生活環境特殊,但是孩子性格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班主任小燕老師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她常常關心詩彰的生活學習,及時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這次又為孩子買了一件棉衣。孩子説“我們燕老師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她很嚴厲但更温暖”。

俗話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教師又何嘗不是太陽底下最無私的職業。面對王家河中心國小佔總人數近一半的留守兒童現狀,看着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眼睛,“老師媽媽”的'事蹟正在一幕幕的發生,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也開始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5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留守兒童”呈逐年上升趨勢,且他們又有異於其它兒童的心理,學校、家庭、社會都應廣泛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本,我班根據學校佈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留守兒童”採取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並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二、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大家都知道留守兒童由於第一監護人出現缺位,而孩子對家長依賴性都較強和較易接受家長的教育,可親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們的孩子養成了不少的.不良習慣,甚至出現了嚴重的違紀事件。例如作業不按時完成,成績很差,甚至在上學途中突然走失,和其他同學相邀一起玩耍。家人以為在校讀書,學校以為生病在家,影響非常惡劣。找到他爺爺和奶奶協調老師有何話可説呢……所有這些,我們只有默默地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到備受關愛,增強他們學習、生活的信心,從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三、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

作為代理家長的我,除了平時對留守兒童一點一滴的關愛,在他們的重大節日——兒童節,給他們送去文具、筆記本、學習資料等學習用品。在寒冬臘月送去我買的棉衣。對於這些,我們不講代價,不計得失,不圖回報,含親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將來過得比自己好,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貪圖將來他們對我們的報答,因為這些無私的付出會密切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希望能用這種慈母般的愛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總之,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好下一代,這是義不容遲的義務,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關心、愛護、教育、幫助這一弱勢羣體。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每當我們悠閒地漫步在風景如畫的校園,每當我們輕鬆地回到談笑風生的寢室,每當我們恬靜地欣賞雨後美麗的彩虹時。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着這樣一羣特殊的人——由於殘疾,他們無法正常地行走;由於殘疾,他們的世界萬籟俱寂;由於殘疾,他們的視野裏只有黑暗……他們和我們一樣是祖國的未來,同樣對未來充滿着希望,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未來人才,他們渴望社會的關注,熱心人的。扶助。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愛的暖流綿綿不斷,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素有積德行善、濟貧扶危的傳統美德。1990年12月28日,我國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將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國助殘日”。每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都是依據當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確立的。

幫助一個品學兼優的貧困殘疾人的子女,你就扶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幫助一個渴望成才的殘疾少年兒童,你就改變了他一輩子的命運;幫助一個有勞動技能的殘疾人就業,你就提供了他和他全家的生活保障……在“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謹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關愛殘疾孩子,發展特殊教育”,積極行動起來,尊重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節約我們的零花錢,為殘疾同伴獻愛心,使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健康地成長!讓你我的善心、善舉匯成愛的海洋,再次共同奏響愛滿江漢的樂章!

  倡議人: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7

在河埠中心國小旁邊,有一排居民房,11歲的鄭xx就租住在這裏。本來鄭xx是在鄭家村小讀書的,但是讀五年級的姐姐要到鄉中心國小讀書。為了更好地照顧姐弟兩人,70多歲的爺爺鄭仁義在河埠國小門口租了一間房子,把小xx帶到中心國小就讀。

租的房間面積不到十平方米,一張牀和一張小桌子是房裏僅有的擺設。每天一放學,鄭xx就和姐姐一道,在這個房間裏做作業。然後,收拾好桌子,鋪上桌布,開始吃飯。

今年8月,鄭xx特別開心。媽媽從廈門趕回來,接他和姐姐到廈門玩。坐在火車上,小xx總是笑個不停。這個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小男孩,看什麼都覺得新鮮。在廈門的日子,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小xx會感覺特別温馨。“從出生到現在,這是孩子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次。”爺爺告訴我們,小xx出生不到一個月,其媽媽就將兒子放在老家。

小xx的爸爸在廈門做保安,媽媽在工廠做工人,收入不算高。但是,為了兒子和女兒,他們還是盡其所能。休息日,他們帶着兒女,到鼓浪嶼衝浪,到公園裏遊玩,到大型超市購物,讓姐弟大開眼界。

暑假很快就過去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在廈門,小xx每天都要問同樣的問題。回來的那天,小xx躺在爸爸的懷裏又問。爸爸説,不要多久,等賺夠了錢就回去。火車開動的時候,小xx從窗口看到揮手的爸爸媽媽,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8

由於農村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親友幫看或隔代撫養,不少父母只滿足於寄錢回家給孩子交學費,並不注意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狀況,而在家照顧孩子的老人或親友一般只能照顧孩子的衣食,對孩子學習、思想品行方面則無暇顧及,也難以盡到監護責任。主要表現為“三個缺乏”:一是缺乏父母關愛。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經商或打工,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容易缺少親情和家庭温暖,影響了學習和生活。二是缺乏行為管教。留守兒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撫養監護,有的因為精力不濟而放任,有的因為方法不對而溺愛,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問題。三是缺乏親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對冷漠,人際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較脆弱,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慮、陌生,甚至不信任。為了讓留守兒童能健康成長,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我校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向上、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認真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

一、領導重視,建立健全關愛網絡

留守兒童工作關係到千家萬户,是一項民生工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作為學校責無旁貸,必須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項工作。為此,我校高度重視,統一思想,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學校成立“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為領導小組組長,成員包括教導主任、

總務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等。下設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小組,負責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的日常事務,主要負責留守兒童的文體活動安排、安全教育、學習生活、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的資料建設等事務,明確責任,工作落實到人。強化日常管理,保障機制運行、開展各項關愛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生活、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關愛隊伍等方面開展了細緻的工作。我校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落實每個留守兒童“愛心媽媽”、“代理家長”職責等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詳細記載每個留守兒童的家長姓名、務工地點、收入情況、聯繫電話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檔、一個不漏,並定期統計彙總變動情況,凡是建檔的兒童,都確保關心和幫扶措施落實到位;學校原則上每週對“留守兒童”家訪一次,做到學校、監護人、聯繫人互相溝通,及時掌握孩子各方面情況,並定期向其在外務工的父母通報。有效延伸了學校教育,促使家庭、學校、社會教育有機結合。

二、營造氛圍,形成強大關愛合力

我校發出“致留守兒童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長對留守孩子做到“四個一”,即每週打一個電話,每月寫一封信,每月與班主任聯繫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溝通理解和親情聯繫,強化外出人員家庭教育的責任意識。為留守兒童送温暖。充分利用雙休日和“五一”、“六一”節等時機,進家入户為留守兒童檢查指導作業,送課外書,梳理頭髮,修剪指甲,整理房間,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母親般的關愛。我校還把教學樓三樓原校長室確定為留

守兒童之家活動場所。其次購置了電腦、電視機、電話機、以及大量圖書和文件器材,把活動場所佈置得温馨舒適,真的像家一樣,並使留守兒童的才藝得到充分展示。同時通過開展“愛心一對一”義務家教、愛心心理諮詢和留守流動兒童心理導航等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使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感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愛和人間温暖。

三、制度先行,措施得力穩步推進

我校在建設“留守兒童之家”硬件的同時,着力制定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保證“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先後制定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辦法及考核辦法,制定責任追究制度,活動制度,心理諮詢制度,健康教育制度,代理家長制度等各項制度,有了這些制度的保證,我校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才能穩步推進。

四、重點幫助,細緻關懷見成效

家長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五、豐富活動,拓展關愛工作載體

一是建立家長親情電話。為了讓孩子能夠定期與父母電話聯繫,傾聽親人的聲音和囑咐,學校所有的電話號碼向學生家長公開。學校還要求各班級收集了學生家長的聯繫電話,並裝訂成冊,保持與家長聯繫,並經常主動安排家長和孩子通話交流。既讓家長隨時瞭解孩子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情況,也讓留守兒童經常能聽到家長的聲音,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呵護。

二是建立“代理家長”和“夥伴結對”制度。由學校發動,組織教師做留守兒童的“代管家長”,其他學生與留守兒童結成夥伴,從生活、學習、情感和經濟等多方面給予他們關心照顧和幫助教育。

三是豐富兒童的`學習生活。保證每個兒童每週至少參加一次班級組織的親情活動。親情活動的形式主要有:主題班隊會,親情聚會,對留守兒童進行生理與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教師走進學生心靈活動,組織參加各種興趣小組活動等。

四是經常開展主題教育等活動。在留守兒童中開展“自理、自立、自強——爭做合格小公民”主題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媽媽”徵文活動和“我成長、我快樂”演講比賽等,培養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增強他們獨立自主能力,促進了身心健康發展。

“用心靈築起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階梯”是我們工作的信條。我們深知關愛留守兒童是一項長期的教育民生工程,我們要把關愛行動

落實到每個留守學生身上,讓“留守兒童之家”真正成為留守兒童增長知識、提升素養、修身養性的學園,成為同伴交流、親情交融和娛樂健身的“樂園”。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9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隨着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農村兒童被留守,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如教育缺失、缺少關愛、缺乏安全感、易受侵害等。據統計,豐溪鎮有近200餘名留守兒童,他們與父母聚少離多,飽受孤獨寂寞。

毅然棄業鑄就暖心巢

每當聽到教師朋友談及留守娃們的現狀,小陸的心就被揪緊,創辦留守兒童託管中心的想法在他的心裏慢慢生根發芽。20xx年,他毅然放棄釀酒事業,決定建立一所留守兒童託管中心。

剛開始,沒有政策和資金支持,陸志貴不得不自籌資本開始自己的“新事業”。他先後投入了20萬元,在豐溪集鎮建立了600餘平米的留守兒童託管中心。這所新託管中心可容納100餘名學生,內設有活動室、多媒體教室、廚房餐廳、學生宿舍,並聘請了3名專業教師負責留守兒童的教學輔導,以及專職生活阿姨照料留守兒童的生活起居,讓留守兒童在託管中心享受家庭般的温暖。

真情真愛浸潤娃心田

兒童託管中心建好了,應該怎麼管理、怎麼運行,才能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快樂和温暖,這又一次牽動着小陸的心。於是他上網查看資料、就地觀察,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方法。小陸針對每個託管兒童建立了個人檔案和成長記錄袋,摸清了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並對兒童檔案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更新;同時將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成績、日常活動、行為表現、心理狀況記入成長記錄袋,以便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變化。小陸還讓中心專職教師負責留守兒童的.學習的同時,關注孩子們生理、心理的教育和引導,做到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全面掌握學生情況,真正當好留守兒童的成長領路人,讓留守兒童感受到親人般的温暖。並通過科學合理分配課外時間,積極組織開展課外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排解煩惱,建立自信,培育好心態、好品性。

精心呵護一解後顧憂

小陸為了不讓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出現家長角色缺位,還定期邀請家長參加不同形式參與親子活動,通過這些親情連線活動,讓得留守兒童與家長聯繫常態化,使家長能準確掌握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情況,讓孩子們也能體會到家人對自己的愛。豐溪鎮留守兒童託管中心通過課業輔導、親情連線、康體娛樂等方法,幫助孩子們開闊視野、感受關愛、健康成長,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良好結合,讓疏於照看孩子的家長們不再因為孩子而煩惱,免除了務工的後顧之憂,能更好地釋放勞動力,專心致志搞發展,一心一意謀脱貧。

目前,託管中心招納留守兒童80餘名,小陸説,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全鎮的所有留守兒童都能在自己這裏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而不是長期生活在教育、親情缺失的環境中。儘管目標看起來很遙遠,但是小陸相信,終有一天他會實現!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10

為切實解決困境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彌補親情缺失,關心關愛留守兒童,近日,卓尼縣婦聯組織全縣巾幗志願服務隊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授旗暨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

儀式結束後,巾幗志願服務隊的愛心媽媽赴柳林二小,與53名困境留守兒童牽手開展了“愛心媽媽關愛睏境留守兒童幫扶慰問”系列活動。

愛心媽媽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價值5300多元的禮物和學習用品,同時爭取到上海華齡涉老產業發展中心資助的價值9000餘元的棉鞋、羽絨馬甲、手工編織毛衣106件,贈送給53名困境留守兒童。

愛心媽媽與孩子們促膝交談,與他們一同觀看安全教育短片,瞭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收到滿載愛心禮物的五年級學生包淑珍説:“這些禮物承載着愛心媽媽們的濃情厚意,真得很開心,心裏倍感温暖,今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的關愛。”

隨後,愛心媽媽們帶領孩子們赴卓尼縣消防大隊和楊土司革命紀念館。在消防大隊,地震局工作人員現場講解了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知識,併發放防震減災知識讀本、宣傳年曆、環保袋、圍裙等300餘份。在楊土司紀念館,講解員結合展示的實物給孩子們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孩子們認真聆聽卓尼楊土司的英雄事蹟,感受歷史文物、閲讀歷史記錄,直觀生動地感受到了卓尼土司,尤其第十九代土司楊積慶風雲變幻的多彩人生。

活動結束後,愛心媽媽們紛紛表示,關愛留守兒童是全社會義不容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愛心行動給了大家投身公益,奉獻愛心的好機會,在付出愛心的同時收穫了幸福和喜悦,希望這樣的行動能去感染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巾幗志願服務隊”中來,共同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11

隨着外出務工人員的逐年增加,留守兒童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他們遠離了直接監護人的關愛照料,跟着爺爺、奶奶,他們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對於教育他們是力不從心,孩子遠離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兒”,造成了兒童教育的真空。我村以實施“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為抓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文件精神,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向上、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我村2015年為留守兒童作了如下工作:

一、加大宣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

留守兒童工作關係到千家萬户,是一項民生工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我們村也責無旁貸,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項工作。為此,我村高度重視,統一思想,加強學習,提高認識,關注留守兒童,共建温馨家園。首先召開村兩委會議,研究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方案,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工作小組,負責留守兒童之家日常事務管理,主要負責留守兒童的文體活動安排、安全教育、學習生活等事務,明確責任,工作落實到人。強化管理,保障機制運行、開展各項關愛活動,在豐富留守兒童生活、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關愛隊伍等方面開展了細緻的工作。

二、加大投入,硬件過關

結合我村實際情況,我們首先把村圖書室確定為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場所。其次購置了電腦、電視機、以及大量圖書,並在留守兒童之家內粘貼留守兒童的繪畫作品,把活動場所佈置得温馨舒適,真的像家一樣,並使留守兒童的才藝得到充分展示。

三、成立了一支高素質的志願代理家長隊伍

“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關鍵是“家”中的家長素質,為此,我們村廣泛宣傳,召集村兩委、村留守婦女、大學生村官等成立志願代理家長隊伍。定期召開代理家長會議,提高代理家長的工作水平。同時藉助網絡視頻借鑑其他地方關愛留守兒童的先進工作經驗。另外,我村還編制了“代理家長”工作記錄簿,對代理家長的日常工作給予規範,鼓勵代理家長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四、經常開展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

一方面在留守兒童中開展“我成長、我快樂”演講比賽,培養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增強他們獨立自主能力,促進了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編排了週末主題活動,先後舉辦了跳繩比賽、乒乓球比賽、書畫比賽。另外我村尤其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我村安塘組夏香香父母離異,一直很自卑,不善於與同學交往,我村郭主任定期到她家給予慰問,和她談心交流,做好心理疏導,現在夏香香明顯活潑起來了。

五、全方位幫扶留守兒童生活

生活上的細緻關懷。野貓組夏婷婷(父親去世,母親外逃),郭窪組郭雲飛(父親去世,母親外出),一個讀四年級,一個讀五年級,經濟來源主要靠家中老人,長期營養不良讓他們面黃肌瘦。村集體從婦聯為兩位學生爭取了兩個電風扇,並提供其他物質幫助。安全上的教育。當留守兒童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父母為了生計外出務工,經常見不到父母的面。留守兒童無法得到細緻的'照料與關懷。近些年,由於缺少監護、安全教育缺失等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事故不斷髮生,尤其是頻發的“溺水身亡事件”,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極大傷害,大學生村官杜騰騰定期給留守兒童上安全教育課(交通,防火,用電,防騙,防溺水等方面),並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用心靈築起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階梯是我們工作的信條。我們深知關愛留守兒童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但我們會無怨無悔的做下去,把關愛灑到每個留守兒童身上,為他們解決成長中的困難和問題,使它們能夠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12

龐xx家庭,河南浚縣善堂鎮,家庭成員6人。

龐xx,中共黨員,國小教師;妻子朱xx,代課教師。父親龐xx,母親劉xx,年過七旬。兒子龐xx,大學畢業後應徵入伍;女兒龐xx在高中就讀。

龐xx夫婦,現任教於鶴壁市浚縣善堂鎮迎陽鋪中心校。工作上,他們跟其他鄉村教師一樣愛崗敬業、團結同事、教書育人;生活上,他們跟其他村民一樣孝敬父母、撫養兒女、和睦鄰里……可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的是,既愛和睦的小家庭,又將留守兒童聚到身邊組成一個大家庭---善堂鎮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他們夫婦主動擔當留守兒童的代理父母,讓身邊的留守兒童共享父母般的呵護、共沐大家庭的温馨。

農閒時節,村裏許多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留下的孩子由其它親友代為撫養,農家孩子離開學校、回到家裏,孤獨、寂寞而又無聊,特別是雙休日、節假日,有的呆在家裏看電視,有的看兇殺鬼怪、色情等內容的影碟,有的聚在一起打電子遊戲、網聊,有的在街上打打鬧鬧、大喊大叫,更有甚者模仿成年人賭博、吸煙、喝酒……他們被動接受各種消極因素影響,精神空虛,道德失範,甚至誤入歧途,嚴重影響了學校對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效果。

面對留守兒童生活失助、心理失衡、親情失落、安全失保、校外生活的貧乏、無序等突出困難與問題,龐xx憂心如焚,他苦苦思索:怎麼改變農村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脱節的現象,怎麼才能讓留守兒童歡心、父母在外務工安心,又讓委託監護人爺爺奶奶放心?

當時,龐xx查看大量的素質教育讀物,從中瞭解到:青少年之家、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等校外教育機構,主要承擔着少年兒童接受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責任,是素質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鏈環"。他產生一個念頭:何不模仿都市少年宮的形式,創辦一座屬於農家孩子的少年宮?

1997年7月,他們夫婦模仿北京市少年宮的做法創辦了"留守兒童之家"。

他們夫婦創辦留守兒童之家,改變了農村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脱節的現象,填補了農村校外教育的空白,使農村孩子共享"同一片藍天,同一片陽光"。

二十年來,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他們夫婦義務輔導留守兒童倫理、心理、生理知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法制宣傳、道德實踐、社會實踐活動,引領農村留守兒童在直接參與、親身體驗中,知榮辱,辨美醜,開闊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愉悦身心。20xx年5月,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被鶴壁市文明委命名為"鶴壁市未成年人三理教育基地;20xx年12月,龐xx被河南省文明委評為"全省三理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二十年來,將近3000名留守兒童接受他們夫婦的校外教育,也湧現出許多優秀兒童。如:20xx年6月,陳文倩被共青團鶴壁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評為"鶴壁市優秀少先隊員";20xx年5月,王曉婷被鶴壁市組織部、鶴壁市婦聯評為"鶴壁市十佳留守兒童"。20xx年8月,龐xx調到迎陽鋪中心校工作,他發現班裏的申婷芳、申凌寒、申瑞妍、高慶元等女孩兒學習情緒低落、孤獨、苦悶。他就跟她們聊天,瞭解到她們的父母在外地打工,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因爺爺奶奶沒文化不能及時輔導,往往不能及時完成,課餘生活單調、枯燥。龐xx就指導申婷芳組織留守兒童成立"互助小組",申婷芳負責語文作業輔導,高慶元負責數學作業輔導;為了豐富她們的`課餘生活,龐xx將自己購買的《安徒生童話故事》、《格林童話》、《雷鋒的故事》等帶到學校,讓她們傳看,申婷芳負責領讀故事,高慶元負責唱歌、申凌寒負責繪畫比賽……在龐xx的耐心引導下,申婷芳、申凌寒等女孩兒不但自立自強,還將身邊的留守兒童組織起來,成立"留守兒童互助小組"。無論在學校,還是在校外,無論是學習、娛樂方面,還是生活方面,她們互幫互助。在申婷芳的帶動下,身邊的留守兒童們學習進步明顯,生活自理、自護,她們快樂生活、健康成長。20xx年5月,申婷芳被市委組織部、市文明辦、市婦聯評為"鶴壁市十佳留守兒童"。

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20xx年10月,他們夫婦關愛留守兒童、創辦留守兒童之家的事蹟,被鶴壁市市委宣傳部評為"鶴壁市20xx年第三季度十件好事之一,20xx年度十佳好事之一";20xx年5月,被浚縣關愛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協調小組評為"浚縣關愛留守兒童十佳教育工作者";20xx年6月,被浚縣縣委評為"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5月,被評為"鶴壁市優秀代理家長"。20xx年5月,他們夫婦創辦的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被評為"鶴壁市示範留守兒童之家",20xx年5月,被評為"河南省示範留守兒童之家"。20xx年5月,龐xx被評為"鶴壁市優秀代理家長"。20xx年5月,朱素紅被鶴壁市組織部、鶴壁市婦聯評為"感動鶴壁十佳母親"、"鶴壁市優秀代理家長"。20xx年5月,龐xx一家人因關愛留守兒童事蹟感人被評為"鶴壁市最美家庭";20xx年1月,被評為"鶴壁市和睦家庭示範户"。

龐xx一家人關愛留守兒童的事蹟,曾經中國青年報、教育時報、大河報、鶴壁日報、淇河晨報、河南電視台、鶴壁電視台、浚縣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多次報道。如:20xx年11月7日中國青年報《全國首家農村民辦少年宮生存調查》,20xx年8月6日淇河晨報《龐xx和他的留守兒童之家》,20xx年4月30日鶴壁日報《浚縣善堂鎮:鄉村學校少年宮讓農村孩子放飛夢想》,20xx年5月30日鶴壁日報《年近半百的孩子王》等都做了詳細報道。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人幫。為了滿足更多的留守兒童開展文體娛樂活動,20xx年5月,浚縣婦聯、浚縣文明辦的領導協調善堂鎮政府、石佛鋪村村委會,將石佛鋪村國小東邊的荒坑劃出一部分,作為留守兒童活動場地。龐xx一家人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將兩米多深的荒坑填平。20xx年3月,他們拉圍牆、安大門、建乒乓球枱、鞦韆架、滑梯、跳牀、象棋台……總投資六萬多元,建成九百多平方米的新場地。20xx年7月,鶴壁市婦聯、鶴壁市文明辦、淇河晨報組織市民為石佛鋪村留守兒童捐贈圖書3000餘冊,更加滿足了孩子們的借閲需求。20xx年7月,浚縣關工委的領導,聽説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的乒乓球枱還是水泥製作的,並且缺少籃球架,馬上協調有關單位,幫助龐xx夫婦解決困難。可喜的是,20xx年3月10日,龐xx在浚縣體育股領取由國家體彩捐贈的一套籃球架和兩套乒乓球枱;20xx年3月11日上午,龐xx在浚縣婦聯領取一台由河南省婦聯捐贈的聯想商用台式電腦。有了籃球架,孩子們終於實現了打籃球的夢想;添了兩套乒乓球枱,更加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又添了一台電腦,孩子們跟父母聯繫更方便了。

龐xx一家人關愛留守兒童的事蹟,通過多家媒體多次報道,也感動了許多有愛心的大學生。自20xx年7月以來,河南工業大學將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確定為"河南工業大學社會實踐基地";自20xx年7月以來,安陽師範學院將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確定為"安陽師範學院社會實踐基地",20xx年7月1日,南開大學也選派優秀大學生來幫助龐xx夫婦關愛留守兒童。

自中國青年報20xx年11月7日專題報道《全國首家農村民辦少年宮生存調查》以來,石佛鋪村留守兒童之家被稱為"全國首家農村民辦少年宮";自20xx年5月以來,龐xx夫婦所在的善堂鎮迎陽鋪中心校,取得省、市文明辦的大力支持,利用體彩公益基金建成一座國家級鄉村學校少年宮。平時,他們夫婦奔忙在"民辦少年宮"與"鄉村學校少年宮"之間。

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二十年來,他們夫婦堅持做一件平凡的小事: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13

石灶鄉國小校是一所邊遠的農村國小,條件極其艱苦,全校有397名學生,其中298名學生是留守兒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內向、孤僻,行為習慣差等問題。20xx年,石灶國小七年級共有41學生,其中有35名學生是留守兒童。誰來擔任班主任?這個問題,讓石灶鄉國小校校長頭疼不已。這個時候,馮xx主動請纓,要求當這個班的班主任。

石灶鄉國小校校長回憶當時的情景:當時我也很猶豫,那年,馮xx老師剛剛調到石灶國小,教學經驗不怎麼豐實,她能承擔如此重任,照顧好留守兒童嗎?正當校長猶豫不決的時候,馮xx老師誠懇的找到了校長,表示她不敢保證能做到最優秀,但她會用她的全部精力,照顧好學生。正是馮xx老師懇切的話語感動了校長,校長抱着試一試的心理答應了她的要求。從此,馮xx便走上了關愛留守兒童之路。

摸清情況建立檔案

在馮xx老師的辦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兒童檔案,這本檔案放在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時,就會拿來翻一翻。馮xx告訴我們,留守兒童數量很多,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記得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有了這本檔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兒童的全部信息。在檔案上,除了羅列着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情況以外,還清晰的註明了每個留守兒童的不同情況,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單親在家的,平時表現好的,平時提問多的,家庭經濟狀況好的,家庭經濟條件差的,現在的監護人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本留守兒童檔案,馮xx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才能得心應手、面面俱到。為了讓留守兒童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馮xx對這一情況採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兒童的管理。她用平日點點滴滴的愛,聚沙成塔,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心理輔導愛心滋潤

為了孩子們能有一個更加穩定、和諧的學習環境,每個星期天馮xx都會去家訪,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幫助。現在,孩子們的心情開朗起來了,性格活潑起來,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他們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在温暖的陽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長。馮xx班上,有一個叫譚小豔的學生,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與家裏聯繫,更不用説在生活關心孩子了,孩子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極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難和同學相處。為了瞭解譚豔的情況,馮xx首先想到家訪,當看到譚小豔家破落不堪的土牆房子時,馮xx柔弱的心被觸動了,這哪裏是家啊!從此,她更加關愛這個經常飽一頓餓一頓的孩子。每當他們生病的時候馮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每當天氣不變化的`時候馮老師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囑他們要注意添加衣服。每當週末馮老師都把譚小豔留在自己家裏和馮老師生活在一起給予譚小豔充分的家的温暖。馮老師喜歡和他們談心,用這樣的方式幫助他們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正確認識自己的家庭,並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與同學友好相處,多為別人着想,寬容待人,經過數次的心靈溝通後,譚豔變了,能和同學一起聊天開玩笑了。馮xx説,其實對留守兒童心理的輔導,比學習上的輔導更為重要,要誠懇的對待學生,與她們進行心靈的溝通,讓老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她們的心聲,瞭解到她們真正需要什麼,這才最為重要。

人文關懷讓留守兒童以校為家

清明節前夕馮xx組織留守兒童學生代表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獻花圈,向學生講解紅軍烈士的英雄事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有今年上半學期,石灶鄉國小校參加縣教育科技局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小生藝術節活動,帶隊老師就是馮xx。在參加活動的幾天時間裏,馮xx和孩子們廝守在一起寸步不離,參會的領導感歎道:有這樣的班媽媽,我們的留守兒童就不會寂寞了,學校就是家啊1學校的其他教師説,馮xx每天從早到晚都關心着孩子們的生活起居,留守兒童的家庭條件普遍不好,馮xx對住校學生的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條,指導學生打掃清潔,摺疊被子、擺放物品等,甚至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穿。冬天,衣服不易幹,馮xx就把學生的衣服拿回自己家裏脱水;夏天,天氣熱,馮xx就自己掏錢買空氣清新劑,淨化學生寢室空氣

經過幾年的辛勤付出,馮xx在對留守兒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曾多次被評為石小優秀教師,連續八次片區考核排名第一。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14

為切實維護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推進我旗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國發〔20xx〕13號)以及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牧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內政發〔20xx〕75號)和《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牧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烏政辦字〔20xx〕149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旗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總體目標

農村留守兒童主要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並長期存在的社會羣體,是最需要全社會關注的特殊弱勢羣體,紮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關係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係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對我旗未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精準扶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上級有關部門在未成年人社會保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困境家庭兒童救助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一些農村留守兒童因缺乏精神關愛而造成心理障礙,輟學、厭學,甚至成為問題兒童,因缺乏監護而遭受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嚴重威脅人身安全的極端事件時有發生。目前全旗外出流動人口達到總人口的36%。農村留守兒童逐年增加將是我旗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因此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站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把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項長期的、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擺在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密切配合,抓出實效。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兒童優先,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監護照料和更好的關愛保護。要堅持構建“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形成家庭、政府、學校盡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確保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等農村留守兒童救助保護機制有效運行,切實防範侵害農村留守兒童權益事件的發生。20xx年全旗要全面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和機制,在重點鄉鎮和服務內容上要有創新和突破。到20xx年,各鄉鎮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基本實現全覆蓋,未成年人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安全、更有保障,留守兒童現象明顯減少,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在祖國同一片藍天下茁壯成長。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

(一)家庭監護,父母盡責。家庭監護是保障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關愛保護留守兒童的主體責任是家庭。農村留守兒童父母要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指導和督促家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在家庭發展中,要優先考慮兒童利益,更加註重以文明方式進行教育,防止家庭暴力,虐待等侵害事件的發生,確保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監護照料、親情關愛和家庭温暖。

(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實行以地方為主、分級負責、各部門協同推進的管理體制,各鄉鎮、各部門要在旗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下,主動參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將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內容,與各相關部門積極協作、相互支持,促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和救助保護工作機制,切實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民政、教育、團委、婦聯等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共同構建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格局。

(三)社會參與、全民關愛。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事業,加強對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宣傳、報告和監督,發揮羣團組織、社會組織、民營企業、愛心人士、專業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着力解決留守兒童在生活、監護、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拓展關愛服務形式的內容,規範關愛行為,加大關愛力度,形成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

三、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格局

(一)強化家庭文明監護意識

督促家庭依法履行對留守兒童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增強家長作為第一監護人的責任意識。重視對兒童家長和其他監護人的培訓指導,在政府實施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等項目中,增強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外出務工、創業人員應儘量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暫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或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不得讓不滿十六週歲的兒童脱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鼓勵父母外出務工、創業期間通過微信等新媒體與留守未成年子女建立經常性聯繫,及時瞭解和掌握子女學習、生活和心理等狀態,給予更多親情關愛。培育監護人依法監護意識,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時以文明方式進行,依法履行監護和教育職責,杜絕家庭暴力發生。加強對監護人的監督,各鄉(鎮)、村委會以鄉約村規、鄰里互助等方式加大對家庭監護的宣傳和監督。父母或接受委託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村委會、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勸誡、制止;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後果的,公安等有關機關要依法追究其責任。

(二)建立覆蓋城鄉三級(旗、鄉、村)救助保護體系

旗人民政府負責協調指導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推動部門間溝通與協作,加強政策銜接和工作對接,切實將國家、自治區和市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結合我旗實際制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方案,細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政策措施,認真組織指導所屬鄉(鎮)人民政府開展關愛保護行動;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和救助保護機制,分管領導專門負責協調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做到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確保各項具體政策的落實和工作任務的完成。創新管理方式,實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台賬式管理,健全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責任制和監督問責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對鄉(鎮)、村委會開展的摸底排查和監護監督等工作要提供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好上級部門對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各項措施,細化工作任務,打牢工作基礎,形成關愛保護工作機制。要建立翔實完備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一季度檢查更新一次,精準施策。同時要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和其他監護人員的法制宣傳和指導,組織開展法律知識培訓,督促其履行監護職責,提高監護能力。通過黨員幹部上門家訪、駐村幹部走訪、專業社工隨訪等方式,對重點對象進行核查,確保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照料。各村委會要細化責任,指定專人負責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建立留守兒童信息台賬,一人一檔,要熟悉和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和其家長外出務工情況信息,定期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全面排查、及時掌握留守兒童家庭狀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並向鄉(鎮)人民政府報告。

(三)加大教育部門和學校關愛保護力度

教育部門要認真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兩免一補”教育資助政策,確保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要督促指導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普遍向農民工未成年子女開放,實現國小、國中階段就近入學,完善和落實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子女在輸入地參加會考、大學聯考政策;要支持和指導中國小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及早發現並糾正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加強對學校教職工的專題培訓,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員關愛照料留守兒童的能力,會同公安部門、共青團組織指導協助中國小校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傳和安全教育,幫助兒童增強防範校園欺凌等不法侵害的意識,掌握預防意外傷害的安全常識;中國小校要對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實施全程管理,利用多種方式加強與受託監護人的溝通交流,幫助監護人掌握留守兒童學習情況,提升監護人責任意識和教育能力;及時瞭解無故曠課留守兒童情況,落實輟學學生登記、勸返復學和書面報告制度,勸返無效的應書面報旗教育局和鄉(鎮)人民政府,依法採取措施勸返復學;寄宿制學校要完善教職工值班制度,落實學生宿舍管理責任,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藝術、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校教育吸引力;幫助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加強與外出務工家長間的聯繫溝通,形成學校、家長、委託監護人共同關愛培育的合力。

(四)發揮羣團組織特點參與關愛服務

強化各羣團組織之間橫向協作機制。工會、共青團、關工委、婦聯、殘聯等羣團組織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依託婦女兒童之家、職業培訓和介紹機構等為留守兒童及其父母創造條件,提供心理疏導、日間照料、課後輔導、就業指導等服務。工會、共青團、婦聯要廣泛動員廣大職工、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和互助活動;加快推進“婦女之家”“兒童之家”“青少年維權崗”等關愛留守兒童服務平台創建工作,有效發揮各羣團組織在維護留守兒童權益中的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觀護制度,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和測評服務;婦聯要依託婦女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提供關愛服務。共青團要重點建設青年志願者數據庫,為留守兒童選擇專業青年志願者提供服務。殘聯要組織開展殘疾留守兒童康復等工作。關工委要組織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離退休老同志,協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與服務工作。

(五)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保護

堅持全民關愛,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專業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寒暑假組織留守兒童開展讀書學習、心理疏導、城市體驗等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加快孵化培育社會工作專門服務機構、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民政部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其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監護指導、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和家庭關係調適等專業服務。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愛心家長”關愛幫扶機制,支持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幫助援建愛心家園和村委會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等關愛服務設施、舉辦村委會留守兒童託管服務機構,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假日照料、課後輔導、心理疏導等關愛服務,促進全社會共同來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

四、構建夯實農村留守兒童救助保護機制

(一)建立強制報告機制

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村委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等及其工作人員要切實履行報告責任,在工作中發現留守兒童脱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負有強制報告責任的單位和個人未履行報告義務的,其上級機關和有關部門要嚴肅追責,其他公民、社會組織積極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及時給予表彰獎勵。

(二)完善應急處置機制

公安機關要及時受理有關報告,第一時間出警調查,有針對性地採取應急處置措施,救助保護強制報告責任人和有關單位要協助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和應急處置工作。發現留守兒童單獨居住生活的,要責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確定受委託監護人,並對父母進行訓誡;屬於受委託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的,要聯繫留守兒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託其他親屬監護照料;上述兩種情形聯繫不上留守兒童父母的,要就近護送至其他近親屬、村委會或市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臨時監護照料,並協助通知留守兒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確定受委託監護人。屬於失蹤的,要按照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及時開展調查。屬於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時通知並協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臨時庇護場所、市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實施保護;屬於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傷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為、實施保護;對於上述情形,要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其就醫、鑑定傷情,為進一步採取干預措施、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打下基礎。公安機關要將相關情況及時通報鄉(鎮)。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法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兒童提供法律援助。留守兒童因遭受侵害等原因需要轉學、異地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教育部門應給予保障。

(三)健全評估幫扶機制

對受到家庭暴力、虐待、侵害的留守兒童,各鄉(鎮)人民政府在接到公安機關相關情況通報後,要及時會同民政部門、公安機關在村委會、中國小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及親屬、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的協助下,對留守兒童的安全處境、監護情況、身心健康狀況等進行調查評估,有針對性地安排監護指導、醫療救治、心理疏導、行為矯治、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專業服務。對監護人家庭經濟困難且符合有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會救助部門要及時將其納入保障範圍。

(四)強化監護干預機制

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留守兒童的父母或受委託監護人,公安機關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必要時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立案偵查,並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於監護人將留守兒童置於無人監管和照看狀態導致其面臨危險且經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監護職責六個月以上導致留守兒童生活無着落的,或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留守兒童導致其身心健康嚴重受損的,其近親屬、村委會、鄉(鎮)民政管理所等有關人員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另行指定監護人。同時,要發揮好村委會作用,協助做好入户查訪。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兒童等行為情節較輕,依法可不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出具告誡書。告誡書應在送交加害人、受害人的同時,通知村委會做好入户跟蹤查訪工作;對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留守兒童,在人身安全保護令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公安機關及村委會後,公安機關及村委會應當協助執行;對協查中發現告誡書、人身安全保護令不能很好落實與執行的,村委會應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及時、有效救助保護。

五、加強關愛服務陣地建設和能力建設

(一)加強關愛服務陣地建設。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經濟社會整體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提高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陣地建設水平。加強農村學前和義務教育投入,結合國家以及自治區關於農村中國小建設相關項目,在有條件且符合整體佈局要求的鄉(鎮)改擴建一批農村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在留守兒童集中的鄉(鎮)建立寄宿制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容納能力,突出兒童特色和積極向上的時代特徵,積極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愛心家園及“陽光庭院”“有福‘童’享”“快樂學校”等標牌的關愛服務陣地,配備結構合理的專兼職管理人員。對留守兒童數量較少、居住分散的邊遠村莊,要將留守兒童送至條件較好的寄宿制學校就讀。在農村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學校、村委會、社區建設留守流動兒童之家、愛心家園,力爭3年內基本實現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陣地全覆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愛心家園等關愛服務設施建設,要按照有統一標牌、有固定場所、有完善設備、有人員管理、有兒童檔案、有活動計劃、有活動台賬、有經費保障的標準,強化建設和使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陣地建設要與基層文化中心建設結合起來,發揮基層文化中心的多重服務保障作用。

(二)加強關愛服務能力建設。着力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旗、鄉、村要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機構,加強關愛服務隊伍建設,配備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建立旗、鄉、村專兼職工作人員微信羣,互動交流,促進工作。做到有組織機構、有工作經費、有專職人員、有制度措施。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適當提高寄宿制學校年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農村中國小校師生比例,完善農村學校教師工種結構。擇優選拔優秀教職工擔任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管理員,對於兼職管護人員給予適當補助。創新關愛方式,綜合採取學校寄宿、社會託管、家庭代管、父母迴歸等管護形式,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六、強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保障措施

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主動作為,抓好落實。

(一)調查摸排,實現精準幫扶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開展農村牧區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實施方案》和《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牧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鄉鎮要結合當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實際,認真組織開展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摸底調查,建立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一人一檔動態統計台賬。與學校合作,依託全市“三留守”人員(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困境未成年人摸排工作,每季度最後月15日之前更新數據庫報旗民政局,持續開展調查分析研究,為實施精準幫扶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立考核問責和激勵機制。旗政府將把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責任制,完善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獎優罰劣,對認真履責、工作落實到位、成效明顯的,要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揚和獎勵;對工作不力、措施不實、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後果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責任。對貢獻突出的社會組織和個人,要適當給予獎勵。旗未成年人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將定期採取明察暗訪、跟蹤問效等方式對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進行嚴格督查,及時發現措施不落實、執行不到位等問題,督促限期整改解決,確保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紮實推進。

(三)加強法治保障。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內蒙古自治區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開展立法調研,加強執法檢查,進一步明確家長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監護義務,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法規規章和制度體系,增強全社會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法治意識。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律維權服務,維護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

(四)營造關愛保護氛圍。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QQ羣等網絡新媒體的優勢,利用公益廣告、微電影、愛心捐贈等形式,積極宣傳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營造濃厚社會氛圍,吸引更多的企業、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等參與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中來。鼓勵城市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手拉手”自由結對,互幫互學,共同成長。建立健全輿情監測預警和應對機制,理性引導社會輿論,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加強網絡管理,避免對農村留守兒童產生不良影響。認真總結交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經驗,宣傳推廣先進典型,全面提高我旗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