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行業

如何寫幼兒園教學反思

欄目: 行業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如何寫幼兒園教學反思一

如何寫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 (排隊反思)

每天户外活動前的排隊成了我最頭疼的一個環節。我發出“到教室外面排隊了。”就像是混亂的導火線。有的孩子連椅子也顧不上放好,就擁到我身邊來。你擠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擠我!”特別是星宇小朋友,每次的排隊總會擠在前面,總是對我説“我想排第一個。”我忍不住問:“站在第一個和站在後面有什麼不同嗎?”他發表自己的意見:“能拉着老師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説:“那總不能每次都是你排第一個,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他不高興的説:“不好。”於是,我換了個口吻説:“那請你當班長,幫老師管理後面的小朋友,別讓他們掉隊了,好嗎?”他馬上很樂意的接受了。 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排隊”裏還有這麼多的內涵,看來孩子的小腦袋中還真藏着不少祕密在等着我們來發現呢。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第一”。那麼用什麼方法讓他們主動放棄這樣誘人的位置而互相謙讓的排隊呢?我們怎麼讓大家不爭不搶呢?我試想幾點:

1、可以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站第一;

2、可以輪流站第一;

3、遇到不講理的孩子,教師可以用轉移的方法,鼓勵他幫老師一起管理小朋友。

  如何寫幼兒園教學反思二

幼教案例描述與分析:分享和謙讓(反思)

一、主題內涵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後剩兩個,一個大、一個小,大的留給張小弟,小的留給他自己。”這是一首充分體現了分享與謙讓的教育思想的兒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在實際生活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做不到將大蘋果留給他人,也許經過一定教育問幼兒選哪個時,幼兒嘴上會説選小的,但是實際去拿是一般都會拿大的(除非不喜歡)。幼兒能否理解分享與謙讓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動自發的與他人分享謙讓的行為呢?分享是幼兒將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歡樂、幸福、好處,機會等與別人一同使用,體驗的行為,如圖書、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從小培養幼兒的分享觀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要求。分享對於幼兒來説,僅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不經意間流露或者發生與同伴交往的一種形式。而謙讓,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工作中我們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然而在人們對知識、對學習、對教育重新進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卻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

幼兒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會説話,但也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比較被動,看見爭爭搶搶的場面總是後退一步。有一天剛從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興地玩着。突然幼兒B走過來説也要玩。成成不想給,兩人爭奪起來。老師看見了説:“我看誰是謙讓的好孩子!”幼兒A極不情願地把玩具推給了,幼兒B以勝利者的姿態玩去了。幼兒A則無可奈何去玩別的玩具。

分析:看這幼兒A無聊的玩着其他的玩具,我不僅思考剛才的做法:謙讓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行為,但是不是應當發自內心呢?幼兒年齡尚小,固然需要老師的教育,但像幼兒A這樣的謙讓究竟叫不叫謙讓?這種做法對其本身的成長髮展究竟有多大意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案例二:

飯後休息時,幼兒C拿了一包QQ糖開始向同伴炫耀。幼兒們紛紛圍在她身旁等待她分發。幼兒C開始高興的分給自己的親信好友。由於包裝並不 透明,當分到最後幾顆時,幼兒C在分發時沒看清楚,不小心把所有的糖都分完了。當她發現自己沒有了時,開始大哭起來跑到一旁的老師身邊説:最後一個拿到糖的小朋友把她的糖拿去了。

分析:剛開始分發時幼兒C是很開心的。當分到最後一顆時不小心也給了別人,這時才開始大哭,她的哭聲説明什麼?是委屈還是不甘心?一開始時分給其他小朋友時她還是表現出了很大方的樣子。為什麼給了這麼多都不難過?而對最後一顆這麼捨不得?是不是可以説要讓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謙讓則難呢?因為從物質上講,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雖然給你了,我也還有;而謙讓卻等於如果給你了,我就沒有了,因此很難讓幼兒接受。

案例三:

下午點心吃黃瓜,幼兒D不喜歡吃黃瓜,又不能扔掉,他看到幼兒E正吃的很快,便轉頭和他説了什麼便把手裏的黃瓜塞給了他。幼兒E吃第二根黃瓜吃不下了時就向老師求救。老師去了解情況時幼兒D説:我是謙讓給她吃。讓我哭笑不得。

分析:像這種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並稱之為“謙讓”的行為,並不少見,午飯時常有孩子把自己不愛吃的菜放到他人的碗中,他們為什麼會稱自己的行為是謙讓?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謙讓的含義,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的謙讓行為?

案例四

晨間活動時玩橡皮泥,幼兒自己去選擇工具。幼兒F的奶奶陪同下去拿橡皮泥。幼兒F拿了一盒較舊的橡皮泥,她奶奶在一旁馬上就説:“你這小孩真笨。這盒好拿這盒去玩。”説着就快速拿起一盒比較新的橡皮泥給孩子。而旁邊一個來不及伸手的孩子只能拿了幼兒F原來的那盒。

分析:這可能算是家長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問題,在幼兒園裏我們教育孩子分享合作、團結友愛,可是有的家長教育卻是與幼兒園背道而馳,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家長的觀念、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上述案例中,幼兒F有了謙讓的表現,家長不但沒有表揚孩子的行為,反而説孩子笨。所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分享與謙讓的觀念也得不到培養。

三、案例反思和體會:

1、幼兒園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分享與謙讓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為謙讓的基礎去對幼兒實施教育?

讓幼兒在懂得並願意分享的基礎上去進一步理解並學會謙讓?

分享行為包括自發分享,誘發分享,被動分享。案例一即屬於被動分享。被動分享行為產生最初,在老師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兒強迫下進行的“分享行為”幼兒不懂得同伴間玩玩具得規則:大家一起玩。在老師得被迫下,被動地與其他幼兒產生分享行為。有的幼兒過於膽小,如:幼兒A,被別人拿去玩具後,只是稍微作出反應,卻也只能被迫地產生“分享”。這樣“分享”使一方愉快,一方愁。

而誘發分享行為使在幼兒初步理解“分享”,卻又在道德認識水平低的情況下,產生利他行為。在平時的遊戲中,幼兒往往會為爭搶玩具而大大出手,在建立了“不許隨便拿別人的玩具”這一規則下,幼兒的爭搶行為得已制止,教師進一步主導幼兒向其他幼兒“借玩具”產生另一種規則:在別人同意下,拿走玩具。因此,這樣誘發,使得幼兒都願意與別人來分享他的積木,這時也抓住時機進行禮貌教育。

教師在發揮幼兒的主導性。積極性,能動性,注意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為的過程中,幼兒的分享慷慨程度會不斷提高。這時自發分享就會產生其中、當幼兒發現某一幼兒正在為一玩具而苦苦另一幼兒借時,他會主動拿出來説:我給你玩,在嘗試分享圖書時,幼兒會主動的提出;我要和xx一起看;或者幼兒間相互商量説:我們一起看這本書吧!此時的自發的分享就以成為幼兒間社會交往的手段。

2、 其次,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幼兒分享是比較容易的,而謙讓對於幼兒就不太容易接受。案例二説明要使幼兒達到能夠自覺謙讓,實非易事,因為不但要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還要有這種品德形成的情感態度,即要樂意去做。所以這是一個涉及到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往往籠而統之地把分享、謙讓混作一團去處理,使本來易於解決且對幼兒十分有利的教育機會就失去了。如兩個幼兒爭奪一本圖書,我認為,如果以兩人一起看的解決方式處理,就更利於幼兒的健康心理與品質的培養,因為既解決了矛盾衝突,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共享的情感。在對幼兒進行謙讓教育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去實施,對於較小的幼兒可儘量滿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為主;隨着年齡的增長,可在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逐漸教育其學會輪流玩、輪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圖書,幼兒都想玩、看,教師可引導幼兒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況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採取先輪流玩的辦法,再由此過渡到謙讓。

3、再次教師在教育幼兒謙讓的同時,也應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考慮。 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不僅僅是謙讓,誠實、勇敢、自信、熱情、友愛、好問以及活潑開朗的個性品質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一中幼兒A行為就説明過分的謙讓有時反而會成為一種懦弱,甚至對自己喪失信心。而象案例三中的幼兒D,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分析一下其對謙讓的認識與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幫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麼要讓其明白,自己不喜歡的,別人可能也不喜歡,對別人施“恩”也要徵得別人的同意,不要使謙讓過了“界”。把自己不喜歡的強加給別人,還美名其曰“謙讓”,豈不是扭曲謙讓?要讓其懂得,真正的謙讓是雙方都高興、都情願、都為這件事而感到高興,而不是強加於別人。

4、最後我們經常談教育的一致性問題,從案例四中幼兒F和她的奶奶身上便表現出家園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長關心幼兒,擔心幼兒在幼兒園會吃虧,希望幫助幼兒得到最大的利益,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卻與幼兒園裏的教育產生一定牴觸,成人是幼兒的鏡子,成人對事物的處理方法會直接對幼兒產生影響。或許羅傑斯的無條件積極關注能給我們一點啟示,以分果果為例:

我們把大的蘋果與小的蘋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時候選大的,什麼時候選小的,我們還可以把我們大人的選擇告訴孩子,並告訴他原因,我們也可以告訴我們希望孩子選擇哪個,但是,最後的選擇是由孩子來做的,那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關注孩子的選擇。

四、相關問題思考

我們還要把分享和謙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因為分享和謙讓不僅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物質的分享謙讓可以親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謙讓雖然看不到,卻可體會到,兩者是一種巧妙的融合。幼兒在不斷地成長,分享謙讓行為的表現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需要藉助教育,藉助日常生活逐步滲透,採用行為鼓勵法、榜樣示範法等各種教育方法,避免單一的説教,在潛移默化中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產生自發分享、自發謙讓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