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熱門】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4.4K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心得【熱門】

教師讀書心得1

課堂教學沒有既定的程序、軌跡可循,有時是個性化的行為,有時是隨機產生的思維的撞擊,有時是始料不及的“特色”表現……。要想深入地推進新課改,使課堂也像生活一樣豐富多彩,那就要下功夫進行有效性自主學習的研究,創設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一、課堂上學生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

學生被動學習乃至厭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們眼裏知識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善於發掘藴含於知識本身的情感,善於藝術性的賦予知識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識就有了生命,學生就會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價值,對於自己感到有魅力和價值的東西,學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

在傳統的課程實施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師認為,只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就是盡了自己的責任。只要盡了這個責任,那麼教師的所作所為、教師的付出都是正確的。其實不然,新課程不僅要求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即使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沒有情感的教學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對學生而言,積極的情感比淵博的知識和高度的責任感都重要。帶着沉重的心理惶恐感,學生怎麼能自主學習呢?如果沉甸甸的責任和淵博的知識伴着的是漠然的神情,那麼,帶給學生的只能是被動消極乃至失望、沉淪和彷徨。學校裏的學習,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於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要給學生以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樣,學生才能帶着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的學習活動。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對待學生。教育是針對人的,而且是初為人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師只有懷着一顆童心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也只有這樣,師生才會成為朋友,學校才會成為樂園。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還要用微笑來贏得學生的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一次輕輕的撫摸,一份小小的禮物,都會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我們還要把富有激勵呼喚、鼓舞和關注性的語言當作傳遞情感的靈丹妙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把命令式的、居高臨下式的語言轉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語言,把生硬冰冷的語言變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 只有在上述富有情感的平等和諧的交流中,學生才能“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這種“求學”的境界,也正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重要標誌。

二、課堂上使學生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

“放得開”是指教師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藴含着創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收得攏”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種答案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推敲出儘可能完美的答案。學生能夠經常説:“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學生投入了自主性學習的又一標誌,要達到這樣的憤悱狀態,教師就不能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教師讀書心得2

本學期,學校召開了多次有效教學教研活動,通過這幾次活動,我認為校本教研的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教研活動質量。通過每一次有效教學教研活動,解決教研活動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在教研中如何把發現的問題提升為校本教研的問題,再把課題研究的成果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搞教研不是擺花架子,有效教研是每個老師都要積極參與,使每次的教研活動都有激烈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使每次教研活動更紮實,更有成效。下面講兩點自己的看法。

一、依據教研計劃,明確教研主題

在開學初,我們備課組通過集體備課討論設定本年度和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制定學習和提高的教研方向。通過每次的學習、討論、交流,教研組全體成員提高了思想認識,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立足教育。從而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對於有效教研,本人認為認真組織教研活動,加強備課環節的研究,開展備、教、批、復、考,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有效教研工作的前提。為此,嚴格紀律,使教研活動、備課活動正常化,做到定時間、定地點、有內容、有主講人、有記錄。對於有效的教研活動,應該注重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在教研活動的之研討課上,要力求在備課時做到統一思想想,統一進度,統一練習,使備課活動做到有序、有物。在每次的研討課活動中,從上課老師進行説課開始,從備課思路到教學方法、從最初的設想到具體的實施等等,以其他老師進行認真的評課為延伸,大家都能從幫、教、學的角度,誠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通過評課,要評出缺點、評出優點、評出亮點、評出創新點。評課活動,使不同層次的老師都有不同層面的提高,也使教研組工作的開展更為有效。

二、讓活動變身,讓教研精彩有效

本人認為教研活動不是冰冷枯燥純粹的教學研究,應該要有血有肉,要讓大家有進步讓大家歡喜。因此在語言上的暗示作用很總要,從任務佈置的温馨提示到活動後的及時反思,及時寫下心得,總結成功亮點,考慮失誤不足,思考創意閃光點。這樣形象的字眼讓我們的教研更有愛,更有指向性,同時在教研中能正確對待生成的問題,還將這些問題變成新的教研資源,從而提高教研資源,把原先可能的難點轉化成教學的亮點。這樣的教研更有效。只有有效的有愛的教研,我們教師才能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不斷用教學專業標準要求自己,並且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有愛、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有效教學的最佳境界。

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我們要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記錄,找出問題的所在,與同科老師共同探討,解決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雖然以前每節課後也都寫教學反思,但只是流於形式,沒有及時把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真正的記錄下來,通過本學期的教研活動,自己深有啟發,對於每節課後,一定寫出詳細的教學反思。針對教學的閃光點、失誤點、困惑點進行反思,使之具有針對性,把反思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注重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刻性,做到課課有反思,形成理論性問題,再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對於有效教學研究,我們還有很多的發展的空間和努力的方向。前進中的缺點和不足是在所難免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改正、不斷的完善。

教師讀書心得3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教師讀書心得4

教師的偉大,人們往往歸結為:奉獻和犧牲。我們都渴望自己變得“偉大”起來,都希望被肯定,被讚賞。但我們的內心卻非常牴觸一味地奉獻和犧牲,因為我們不是神仙,我們生活在真實的土地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精神領域,我們有尋找幸福的權利。

教育歸根結底是人和人之間發生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給學生的生命帶來不同。教師的生命價值、人生意義在於,我們不僅僅把教師當做謀生的職業,還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着別人的生命。在從教生活中,我們需要尋找一個了不起的好老師符號,賦予自己一個自由心靈的軀體,勇敢、大膽地帶着智慧去面對困難和挑戰。簡言之,教師的幸福感首先來自於信仰。

《曼德拉傳》塑造了一個人類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師説:“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受過27年的牢獄之災,歷盡磨難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説:“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然在獄中。”這樣強大的心靈的形成離不開苦難和痛苦中的掙扎,更離開不了對生命執着的愛。

愛,不論在何時總比恨來得更加自然。教師這個職業的底色依舊是她。有了愛,教師才能有能力欣賞這條道路上的沿途風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峯,才能擁有強有力的武器去改變世界。有了愛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猶豫,不後悔,才可能真正擁有夢想。

愛是一種信仰,把教師帶到幸福的身旁。

我們繼續探尋,以教師的現實生活為基。我們看到一部分教師:生活太平淡,沒有刺激;生活太機械,沒有情調;生活太繁雜,沒有成就感......昨天這個孩子逃學了,今天這個孩子打架了;昨天省廳領導來檢查,今天市區領導來檢查。我們在擔驚受怕、囉嗦累贅、手忙腳亂中漸漸地對教師工作失去了信心。我們繼續探尋,我們也看到另外一部分教師:生活美好,精彩紛呈,富有生命,樂此不疲,魅力無限,樂商十足。原來,他們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難和瓶頸當做獲取巨大快樂的墊石,他們努力地挖掘教師職業的內在美,把教師當做事業來做,全身心投入。他們一直相信:穿越艱辛,自然收穫美麗。

教師讀書心得5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 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

教師讀書心得6

今年署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教師讀書心得7

自從工作以來,很少靜下心來去讀一遍文章或一本好書。借這次寒假作業的機會,想着讓自己沉澱下來,找個時間安安靜靜的讀一本書。然而大抵是太久不讀書了,又要考慮到時間俗物各方面,一時之間對讀什麼書很是茫然。幸虧學校很有先見之明的考慮到了,推薦了很多好書,於是一早我就興沖沖挑着自己感興趣的買了。很可惜,事與願違,一個春節過下來,讀書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加上筆下生澀,竟是不知如何下筆。於是這個心得只能姍姍來遲,粗糙難看了。

從事歷史教學也有幾年了,自己其實一直知道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需要大幅度的改進,但是大概是有了職業倦怠,竟是不能下定決心,每每想到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勤奮好學便深感汗顏。其實自己才是更應該勤奮好學的那一個,不論是歷史專業知識還是教育教學技能都亟待提升。而讀書毫無疑問是提升的一個基礎前提。基於自身目前這種麻木的狀態,我深深的覺得首先要學習一下如何來讀書,於是陳四益先生的《站着讀還是跪着讀》、英國艾德勒的《怎樣讀一本書》讓我醍醐灌頂。

關於老師讀書的態度及怎樣讀書和讀什麼書的問題,我在網上曾經多次關注過,也見過很多人的觀點及推薦的數目,但是陳先生關於讀書態度的精闢見解和分析還是讓我深深折服,感觸頗深。“站着讀”和“跪着讀”實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讀書態度。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跪”意味着屈服和逆來順受,而“跪着讀”體現的則是一種迷信書本,想書本“下跪“的讀書態度。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吸收書中的精華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有所感悟。書本是一種知識的載體,書本的知識是抽象的,他傳遞着作者當時的所想所悟,建立起讀者與作者的心靈交流。讀書更重要的還是讀者自己對命運的感受,對事物的理解。如果一個人在讀完一本書後一無所獲,而只是不加自己理解地將書中的內容一切照搬且深信不疑。

抱着這樣讀書態度的人,我相信終其一生也不會有所收穫,有所進步。對於“站着讀”這種讀書態度,魯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早有體現,先生提倡對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我們都要用辨證的眼光去看待,在接受和傳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有所提煉。特別是對於文化的繼承,更需要我們以一種“取其精華,祛其糟粕”的方式來對待,萬不可一股腦兒全體接受。古往今來,書中的確藴涵很多經歷時間的冼禮而流傳下來千古名言,但其中也夾雜着不少謬誤或是不適合如今時代發展的經驗。

如果讀書之人再以謬傳謬,後果不堪設想。孟夫子也曾説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跪着讀書,禁錮了人的思想和創造,阻礙了人類進步的步伐。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以平等的姿態去看待所讀的書。在讀的過程中,讀者與作者進行着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在交流中思考,因思考而質疑,甚至因質疑而反駁在讀作者雙方靈魂的撞擊下達到讀書的最佳狀態,這樣才能使讀書發揮出其更大的效益,才是真正會讀書,讀懂書。

陳先生的《站着讀還是跪着讀》給人們如何正確讀書指明瞭方向,站着讀書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應該具備的品質。讀書着是美麗的,思想着是美麗的,堅持着更是美麗的。在這個不斷髮展進步的時代,我們不僅要提倡站着讀書,其背後藴涵的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提倡我們要在站着讀書的基礎上學會站着做人。特別是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自身的“挺直”才是教導學生的基礎,如果不是站着讀,而是跪着讀,那這書不如不讀。

我們的老師講課又何嘗不是跪着講呢?有時完全屈服於教參,屈服於專家,屈服於權威,而沒有自己的絲毫見解,豈不悲哉!我們的學生聽課難道不也是跪着聽嗎?大多數聽從老師的講解,聽從資料書的解釋,不敢質疑,不敢發問,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試想一下,這樣的教育能向前發展嗎?

艾德勒的《怎樣讀一本書》卻是用了大量的證據證明了英國中學生乃至大學生基本閲讀能力匱乏而導致的高分低能的現象。這裏的閲讀能力不是指讀小説一樣的識字能力而是指對一般文章的閲讀理解能力。讀這邊文章的時候,我總是會聯想到我們的學生,我的歷史課堂,學生在把握重點,梳理知識方面的欠缺,當然,他們還只是七年級,有很大的提升餘地。但是即使如此,考慮到當今國家應試教育的普遍存在,如果他們的理解還是“跪着讀”那樣的全盤接受,後果會如何呢?我們民族的創新將來源於哪裏呢?

最後,還是忍不住嘮叨一下自身的抱怨疑問。對於一個教歷史的老師來説,歷史是指過去了的事,也就是説,歷史是既定的史實,似乎沒有什麼可供你發揮的餘地。而歷史又與政治息息相關,很多地方更是不容置疑或發揮。或者你並不贊成某個觀點,但是在現在教科書的標準答案下,在分數的單一標準下你還能怎麼做呢?我只能説有時候上歷史課的時候心情很複雜。

教師讀書心得8

讀了《有效教師》一書,我發現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淨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實現了飛躍。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在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巴特爾。愛是教育的源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有了愛才能夠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只有全身心地去愛孩子,愛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才能讓孩子發現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鎮西,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古今中外的名師們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範的教育過程中站立起來的,都是在無私奉獻、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時刻警醒自我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他們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

“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有效教師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將放下老師的架子走進學生當中去,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融入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去,讓那顆未泯的童心生根發芽。

  三、在學習與反思中,不斷髮展自我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象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説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我們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

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總之,做一個“有效的” 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

教師讀書心得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通過讀書可以加深自身底藴,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很有感觸。

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己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教師讀書心得10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教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我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我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我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本事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研究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説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閲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可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學校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學校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教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學校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閲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國小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應當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歡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歡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11

這個寒假裏,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金鈴和她的爸爸、媽媽、同學、老師之間以及會考的故事。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好孩子身上的優點,我從金鈴身上知道了各種好行為。比如:助人為樂、愛護動物、關心同學……,這些金鈴都做到了。比如:《最後一個兒童節》裏金鈴關心同學、《我可以養蠶了》裏金鈴愛護動物、《獲獎專業户》裏為媽媽爭光、《老師病了》裏關心老師……。我覺得金鈴太值得我們學習了,與她比起來,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不過,我有信心做的和她一樣好。好事先從一點一滴開始做,比如:1。洗完手及時關閉水龍頭2。定期給樓下小樹小草澆澆水3。同學有困難積極幫忙4看到有人摔倒,幫忙扶起……,只要我持之以恆,肯定能趕上金鈴。

讀完這本書,更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充滿愛心,懂得每時每刻都為他人着想。比如:1、你高興時別人正在傷心,你要去安慰她。2、被人不小心弄壞了你的東西,你要去理解他。這些金鈴都做的非常好,我決心也要做的和她一樣棒。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愛裏面的主人公,是她讓我知道好孩子是多麼重要。最後,我祝金鈴考個好成績。

教師讀書心得12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是一本集國小英語教師綜合教學技能指導的教材,本書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五部分。旨在促進中國小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它從教授的對象,教學方法與語言技能,資源世界,教師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歸納,同時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有效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案例。不失為教師的好幫手。

第一部分介紹了國小外語學習的重要性及孩子們如何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就教學方法及語言技能進行了闡述。

這一部分簡要地介紹了語音教學、全面身體反應、交流、一任務為基礎、以故事為基礎、交叉課程等六種方法。教學的基本方法,能以教學原則和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英語學習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有了興趣就有了一個自主學習英語的動機,國小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一旦被激發,就會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對英語進行學習和探索,興趣也就越濃。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會更有意志力。教師不僅要有綜合的教學技能,還要有語言的示範能力。

第三部分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最新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選擇教學資源的原則。

對歌曲、韻律詩、遊戲、故事等教學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在英語教學中怎樣使用新技術。

第四部分闡明瞭課堂管理是一門藝術,課堂管理的技能是集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技能。

它是為達到共同目標而協調集體所做努力的過程,是課堂教學能否有效地順利地進行的保證。課堂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計劃”、“組織”和“調控”,課堂教學管理技能包括:開展各種活動的目的性:包括目標合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第五部分就教師個人與專業發展做了明確的要求。

國小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是,要兼具兒童教師和語言教師的雙重身份。文中從語言發展目標及技能和技巧發展目標兩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方向。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的達成,我們要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在教學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閲讀《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一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如何對國小英語興趣方面的培養。對於國小英語教師來説,國小英語教學是主要是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遊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學生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真正做到聽説先行,讀寫跟上。

閲讀了此書,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既要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斷加強教學反思,及時記下課堂中精彩的插曲或悠忽而至的靈感,促進今後的教學。

教師讀書心得13

如果你能夠真正地把愛給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看待自己的每一次講課、每一次與學生的溝通,你一定會感受到老師的樂趣、體驗到做教育的幸福。——朱永新《致教師》

夏丐尊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對大多的教師而言,認為能教出好成績就是好老師;而我們各級優秀教師評選條件中也很少出現“愛學生”這樣的字眼。當然,要將“愛學生”作為一條評價標準,確實操作起來不太容易,但事實是這一標準基本是被忽視的。這樣一來,大多的教師在愛學生方面明顯就有了缺失。

李鎮西老師教育的愛心教育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也正是愛心,譜寫了李老師的教育傳奇。每每讀到李老師的教育故事,總感到熱血沸騰。是啊!我們的教育中因為缺少了這份愛心,使得很多“問題學生”失去了矯正的機會;青春路上“失足”的學生,沒能得到心理輔導而越走越遠;學困生喪失了進步提高的機會;尖子生僅僅成績優秀,人格、道德淪喪……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的愛心不夠造成的。

有人説:“沒有愛,教育就是一場苦役”。可現實中的教育,愛是匱乏的。站在講台上的老師,整天板着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於學困生,甭説愛心,就是耐心,也不夠;對於問題學生,動輒批評,很少與學生溝通交流,更不會走進學生心靈,又怎能用心靈贏得心靈?

談起教師這個職業,很多人會嗤之以鼻,就連我們自己,也很少正視,其實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教育歷程中,“以愛心喚醒童心”,愛教師這個職業,愛每一個學生,用心看待每一個學生,用情上好每一節課,在我們的職業旅程中用心發現和挖掘教師這個職業的魅力,感悟幸福,收穫幸福。正如朱老師所言,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師職業的內在美,從而堅信自己所從事的是一個影響人的一生的、值得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

這樣,你會更加熱愛教師這個職業,而且不僅作為職業,視為事業。

教師讀書心得14

在數學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數學教師憑着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從教育科研的高度,積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探索了一條適合教學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有效途徑,總結了大量的經驗和案例,國中數學 。本書深刻地反映 了我們中學課堂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我從中受益匪淺,先將摘錄和體會展示如下:

本書開篇羅列了在進行有理數混合運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概念不清:運算符號錯誤;錯用運算律;對負分數的概念理解不清;違背運算律;違背去括號法則。“這六大點也是我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以後的授課中應提前糾錯,讓學生少走彎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教師的寬容與愛、尊重和理解。在學生出錯時,教師要尊重、理解並寬容地對待他們,這不僅可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也體現了教師的素養及學生的熱愛。“的確,在平時的授課中,我門太嚴了,不苟言笑,造成學生的緊張,這些做法不可取,應該嚴就嚴,多給學生勇氣敢於説話,私下也應多關心關注學生。同時還指出教師如何幫學生糾錯,1。通過一個典型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誤、師生共同分析錯誤原因,學生從反面吸取教訓,迅速從錯誤中走出來,從而增強辨別錯誤的能力。2。教師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錯誤和失敗,備課時適當從學生易錯的思路去構思,課堂上加強對典型思路的分析,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3。讓學生通過自我 評價,找出解題過程中的問題,自行糾錯,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應結合實例助其理解。

如:”有些數學概念從客觀事物的定向形式和數量關係中反映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注意從實際事例或從學生已有知識中,退步引入並加以抽象,尤其要從學生接觸過的具體內容入手,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中學生具有的上進心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進而減少運算的錯誤。” 即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法的指導,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體現了新課程理論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題作用的理念。

20xx年4月,通過同事的推薦,我購買了華應龍老師的《我就是數學》。翻閲《我就是數學》這本書,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深深的打動了。這本書是華應龍老師教育隨筆的總彙。這本書裏彙集了他的教育思想及教育靈魂。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大吃了一驚。華老師那堅定地話語"我就是數學",重重的撞擊了我。我教學十幾年來,從未這樣想過。而華老師敢於説出這樣的話語,到底他的底氣在哪?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書,開始了品讀。從而更深入的瞭解華老師的教育思想。

從張梅玲老師寫給這本書的序言中,我知道了華老師出身於農民家庭。因此他對農民有着一種天然的情結。當了老師,他仍然保持着農民的心態和氣質,他用農民對田裏莊稼的那份濃厚、深沉的感受來愛他所選擇的教師這個職業。愛他的學生,像農民精心選種那樣鑽研文本,選擇教學內容;像農民深耕細翻土地那樣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像農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地細心呵護每一棵莊稼那樣,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像農民確定時機那樣,尋找課堂上大膽的退,適宜的進的時機;像農民對長的不好的莊稼從不責怪莊稼,而是責怪自己那樣,反思課堂中的遺憾與自己的關係。像這樣的農民對莊稼的精心呵護,在華老師的引領下,演變成了課堂上的教育理念及思想。這也就成了他能引領教育前沿,説出這樣豪邁的語言的堅強砥柱。

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 細細品味葉老的話,"農業"與"工業"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裏?或許是農業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的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工業所需要的是一名技術熟練的操作工,而農業所需要的卻是能真正關注生命的農民!

是啊!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孩子,我們更要像對待農業一樣的對待自己的孩子(莊稼)。特別是在新課改後,我們的課堂上,有了我們對教材、對教學的理解,有了我們自己的思考,有了我們自己的聲音。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營造了寬容的氛圍,學生不僅可以暢所欲言,而且可以不必擔心被"證偽",可以毫無思想負擔的,樂此不疲地感受着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教師讀書心得15

隨着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每一位教師都在尋找、積累和建構自己的有效教學的經驗,力求低投入,高產出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最大長進、發展。筆者認為當前的閲讀教學要着眼於幾個點來優化教學。

一、把握本文的基點

各篇課文的基點各異,教師在解讀文本的時候要能準確地把握課文的基點,準確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雖説一千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畢竟還是哈姆雷特,而不會變成孫悟空。因此準確解讀文本是課堂教學的前提。

二、找準課堂切入點

就教學來説,找到個性化教學的視角,這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因為這樣可以使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相對集中,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篇優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點關鍵的詞語、文眼、警句、過渡段、文題,等等。在正確把握文本的基礎上,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中掏出極寶貴的可教因素,通過二度創作,精心設計,突破一點,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的思維的觸角深入到文本的內核,從而讓課堂成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比如有位老師上的《天鵝的故事》,緊緊抓住感動一詞,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感動老天鵝,感動天鵝羣,感動老人,最後感動讀者,感動所有的人,讓人們懂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體會到天鵝的頑強和團結精神。

三、捕捉情感興奮點

有效的教學在於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需要和差異往往並不限於知識水平,而在於求知熱情。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講什麼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對這些知識有熱情,善於培植學生的興奮點,不斷地激發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教師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就表現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點擊到學生願意興奮、能夠興奮的關鍵點和關節點上,從而不斷推動學生智力和思維水平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四、創設思維生成點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尋求知識生成、知識擴展的發散點,善於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學生沉睡的潛能。尋求發散點,並有效進行思維的發散,要求教師具有開放的思維方式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開展創造性閲讀活動;可以利用課文主題的相似點,開展拓展性閲讀活動;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領域,抓住知識盲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熱情,指導他們進行研究性閲讀活動;可以找到與其他學科、與社會生活的交叉點,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等。如在教學《特殊的葬禮》一課時,聯繫課文內容,讓學生試試寫寫菲格雷總統飽含深情,動人心絃的演講稿。一是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情感,同時也對學生的語言進行了訓練,實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統一。

Tags: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