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中學教師隨筆集錦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2.8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教師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教師隨筆集錦15篇

中學教師隨筆1

回答在《成長足跡》裏,這個題目,化用了《解憂雜貨店》裏第一個章節“回答在牛奶箱裏”。

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出版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東野圭吾一向以推理小説見長,而這部作品超越推理小説的範圍,卻比推理小説更加扣人心絃。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髮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小説的'情節固然引人入勝,更吸引我的,是那個神祕的信箱。我想,若真有這麼一家雜貨店,我也會偷偷地寫一封信,並且會在清晨的微光裏從牛奶箱取到回信。因為,我相信,浪矢爺爺會給我最好的回答。解憂雜貨店裏,浪矢爺爺和三個意外闖入的竊匪,都不是專業的諮詢人員,卻都認真地作答每一個人的問題。這不是一個好玩兒的遊戲,但是因為每個角色心底的祕密投進了共同的信箱,通過一條時光的隧道,把這些不同命運的人物聯繫在了一起。他們謹慎地回答捲簾門裏投遞進來的每一封信,即使是一個玩笑,即使是一封空白的信。正是因為這份認真和執着,解憂雜貨店收穫了大家的信任,為迷途中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走出奇幻的温情小説,回到現實的生活。作為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們通常都會給學生布置週記,寫一寫一週裏最有意義的事兒,藉此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班級的日常狀況。學校給週記本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

中學教師隨筆2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但是,教育者需要對懲戒有正確的認識。

我認為,首先,懲戒不是傷害,而是幫助。教育中的懲罰,是指對學生某種思想、行為給予否定性的評價,採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內化為自覺約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學生受到警示,控制不良的思想、行為。它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根本區別就在於——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一種傷害或者摧殘;而懲戒卻是一種幫助、一種教育,促進個體進行反思、反省,無傷於身體和精神。

美國總統里根小時候踢足球時,不小心弄破了鄰居家的窗户玻璃,主人家要他賠償12.5美分。里根的父親沒有打罵他,而是讓他自己掙錢償還這筆錢作為懲戒。小里根通過賣報、洗碗等方式,順利償還了賠償金,得到了教育:他認識到損害人家的財產必須賠償的'生活規則,明白犯了錯誤必須付出代價、必須負責的人生道理,培養了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其次,懲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立德樹人,在於發展人、成就人。懲戒和賞識一樣,都只是一種輔助的教育形式、一種達成目的的教育手段。懲戒和勞教、管制犯人有本質的區別。它不關乎泄私憤、報私仇的事兒,而是通過一種特殊的方法或手段,促進個體改變不良狀態,激發個體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實施懲戒,不存在懲惡揚善的性質,它只是對於偏離正常發展道路的孩子進行的一種善意的提醒和特殊的關懷,使之能夠知錯就改,重新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簡而言之,懲戒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達成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而已。

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翰·麥克勞德上國小時,因為好奇狗的內臟是什麼樣子,與小夥伴們偷偷地把校長的寵物狗殺了。校長氣得七竅生煙,卻沒有暴力懲罰“主謀”小約翰,而是罰他畫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張人體血液循環圖。約翰·麥克勞德被校長的寬容打動了,不得不認真查找資料,最終艱難地達到了校長的要求。生活中,我們常常罰闖禍的學生面壁思過十分鐘、毀壞桌椅者自己動手修理桌椅、亂扔垃圾者掃地做清潔等。這些做法都是以懲戒為手段來教育學生,使其認識到錯誤,積極改正,並激發學生內在的成長慾望和內心的榮譽感,推動他們自覺主動地向真、向善。

再次,懲戒既重過程,又看結果。懲戒意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過程是結果的有效保障。如果只關注過程或只注重結果,懲戒必然是不完整、不完善的。在實施教育懲戒時,我們不能只看過程,而對最終的結果不上心。懲戒學生之後,還應當及時追蹤、診斷,力求藥到病除。換而言之,既要關注學生接受懲戒過程中的態度、表現,還要看隨後學生的態度、表現。比如懲戒肇事者僅僅書寫出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使其反思自己為什麼錯誤,如何改正錯誤,並能在實際行動中表吸出來。這樣,懲戒教育才算落到實處,才會產生應有的效果。

教育懲戒不姓“罰”,而姓“育”。實施懲戒,重心始終是學生的健康發展、順利成長。如果以這種態度對待懲戒,有什麼可“畏懼”的?

中學教師隨筆3

懷着對教育的夢想,我捧着一顆火熱的心踏上了神聖的講台。時光荏苒,一學期很快即將過去,回首這半年可以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在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中成長,非常感謝學校各位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進步和提高。 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過去半年的工作做一簡要回顧與總結。

一、在教學工作方面,作為一名新教師,基本功不紮實,經驗缺乏是我的不足。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多學習,多請教。作為新教師,經驗的缺乏是最主要的,為了能使自己儘快溶入到教師的角色中,我虛心求教,學期開始,我抓緊機會多聽課,家長開放日,數學互助小組等,只要有空,就去聽,聽師傅的課使我深有啟發,學得了不少優秀的教學方法,例如,課堂的提問方式方法的多樣化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要用多種形式複習利於鞏固所學,減輕學生負擔等,這些經驗使我使受益匪淺,在具體的實施後,孩子輕鬆,我也欣喜。聽張老師的課,使我明白了教學流程順暢的重要性,使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做到目的明確,條理清晰。

2.多鑽研: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在課堂上,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後,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及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多看書:在課餘,我堅持經常看書、看報,如《年輕班主任》《魏書生教學理念》、《全國中學名師最新課堂教學實錄與點評》、《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等,從中習得一些科學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同時訂閲了許多有關雜誌,方便了解教學方面的動態信息。還經常網上找一些優秀的教案課件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半年的堅持,使我收穫不少,無論是在和學生相處的技巧,還是課堂教學的合理安排上,我都很大的進步。

4.多寫隨筆和課後反思:每月的隨筆,我都認真對待。從學習中,從和孩子的相處,從生活中取材,既反映事實,也鍛鍊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我主動要求上公開課,本學期,我上了5次公開課,每次都有不少的收穫。

二、在班級管理方面,多向有經驗老師請教:

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剛從國小步入中學,身上還遺留着國小生頑皮的天性,身為他們的班主任確實比其他年級的班主任要操心更多,我一方面向有經驗教師請教,一方面自己摸索經驗。在困難生的幫扶和個別頑皮好動的學生的教導上,認真學習,形成自己的特色,遵循"激勵勝於頌揚,表揚勝於批評"的原則,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薰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證學生健康地成長。

三、為了更好適應教師的角色使自己更快成長,我為自己設立了以下幾個目標,以激勵自己。

1、在教育教學的思想上轉變理念,與時俱進,做教學改革的弄潮兒!

2、在業務技能上,繼續夯實基本功,力爭在兩年之內,使個人的教育教學的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3、在班級管理上,業精於勤,做學生的朋友,紮實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水平。

具體措施

1、加強學習,除了向書中學習外,還繼續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要積極參與課題探究

。2、認真工作,計劃的工作按時做,臨時的工作及時做,力爭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和不斷走向成熟;

3、及時撰寫好相關的文章和總結,為學校和自己的課題結題作好準備。

4、做好積累,使自己忙有所得。

回首這半學期,我與學生在一起,覺得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興,忙得開心,在今後的實踐中,我會繼續努力工作,以真摯的愛,真誠的心,以及有個性的課堂教學風格吸引學生,打動家長。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是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中學教師隨筆4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

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

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在於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着我,從師範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有句話説:“活在當下”。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雖然從出生到長大,基本是家長在為自己做主。但今後還有漫長的幾十年,仍然有自己選擇的機會,是選擇努力踏實地度過還是空虛而歸,全在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直到現在也拾不起來。工作上的雜事與生活中的事情攪得沒有時間,沒心情(其實我知道這些都是找藉口)。既然經常思考,我想這件事很快會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歎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工作幾年,能夠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肯定,心裏自然很高興,但又覺得自己做得實在是太少了,有點愧對家長的信任,領導的表揚。

“公平公正”“愛心”“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等等,新教育為教師提出了那麼多的努力方向。所謂堅持,所謂勤奮,所謂的所謂……教師自身的前進動力,外在的推動力。不論怎樣,都去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教師,努力的教師。

在《教師人文讀本》中,還收錄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種類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讓我有所獲益。《學習的革命》一文告訴我:“做教師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你才會認真地教每一個人。”我領悟到,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

教育的本體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一個人具備品德的高尚?我想: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他為金錢去奮鬥還是為理想奮鬥,只要是正常的奮鬥,正當的爭取。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時時去幫助別人,他都可以説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中學教師隨筆5

筆者從教十年來,主要從事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反思過去,有許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為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政治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 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隨着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政治老師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 的需要。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但是,面對知識爆炸時代,老師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記取和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曾聽學生説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我喜歡你上課,我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電視新聞,心理訪談等。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經歷豐富,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説給學生聽,才有如此效果。

2.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麼一兩句,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上課時學生的一句話我都很在意。記得那天,我上倮時學生悄悄地説了一句:“老師,不能再這樣了”原來我上課時,備課的內容在上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我聽了這句話後,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己。的確不能再這樣了。這是教學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學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儘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還是能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説話較為恢諧,學生不反感,有時就是一個眼神,學生都很在意。幾乎每上一節課,只要有不如意時,會多寫一點,如果覺得這節課有興奮點也記下。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1)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2)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記得有一次,社會實踐時,要求學生走路,我一直與學生在一起。學校要求師生説普通話,我一直堅持説,有學生當第一次聽我説地方話時都覺得彆扭.當我有錯別字時,學生能立即幫助我改正.當我説普通話發音不準時,學生能及時指出.這些都是我這幾年的收穫.我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生提建議,凡是學生提意見的我評作業時,寫一句“謝謝你給我提出這麼好的建議。”學生有什麼意見才會直接説。正因為我能正確對待我所範的錯,學生也深受影響。一次學生在課堂上違犯紀律了,當時我也不能準確知道是誰,但我説了一句,犯錯誤沒關係,只要承認錯誤並改正,我們大家都會原諒他的,説完,有同學站起來了。當時我真的很高興,不用我去一個個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尷尬。

4.老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學生的權利,認為自己為學生好,而學生的權利微不足道。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的副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厭倦、反感。有一次上課時,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覺得聽這課沒興趣,便抄寫英語筆記,當時我特生氣,將她的筆記本當着同學的面撕成兩半,頓時,教室很安靜,因為我一般情況是不會生氣的。繼續將內容上完,課後與學生談話瞭解她的`想法,我給她道歉,“我不應該撕筆記本,畢竟你花了那麼多心血”。學生也承認了她的錯,後來我上課時,當着全班的面給學生道歉,有學生不理解,我解釋教師也有犯錯誤時。就這樣我迎得了學生的信任,於是學生有什麼心理話都與我説。請我為她們出主意。我尊重了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課的學生,還是沒上課的學生對我都很親近。我在學校哪怕在累,只要與學生相處,煩惱就沒有了,學生只要看我臉色不好,都會説,教師別太累着了,多休息,保重身體。

5.老師要保持快樂心態。只有老師的輕鬆快樂教學,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的煩惱和不如意,要保持快樂的心態好難。但只要本着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帶給學生。常到學生中間看看,關心學生的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課時,兩位學生在座位上因一點小事吵起來。當時我也很生氣,臉沉下來,流露出不高興的情緒。學生都説,老師請別生氣,生氣會老的。我一聽,立即調節好情緒繼續上課,課後單獨找學生談話。事後我還對學生説謝謝。就這樣我與學生的關係相處融洽。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根據<<中學德育大綱>>中規定:“思想政治課是學生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課程”。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老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老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效地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老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老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偏,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測”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測試,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將所學知識及時鞏固,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補缺。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知識樹。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總之,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期會考試後,讓學生結合學習實際總結經驗與教訓。學生在晚自習時我有意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環節。在後半期學生的進步很大。每學完一節內容,只要是與學生活學習有關的,作業是讓學生反省自己的得與失,例如,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國中學習,很多不適應,自從上“學習新天地後”,我時時問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她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為她們的良師益友。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

三、 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國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採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着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請進來,是根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做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作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辯論賽、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慾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 素質教育效果。我針對學生厭學,浪費現象嚴重問題。我帶學生去縣城較近的一所學校,與學生交流,聽課,讓她們感受農村學生不容易,學習條件不好,生活環境艱苦仍然努力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慾。學生回來後感受很深。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中學教師隨筆6

透過我的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地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的成長,真的很重要。記得一次交流會上,有個老師就講起了他對日常教育教學的反思,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專門準備了反思記錄本,只要有想到的資料,及時寫在上頭,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大概資料或是一點想法,然後他會利用空餘的時間,把這些資料中個性感興趣的話題寫一寫,也便就成了我們所謂的反思,我想這就是一種堅持吧。

我想,僅有堅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師,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所收穫的人。[由整理] 教師不僅僅僅是傳知解惑,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知識;教知識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從知識的發生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潛力是教學的關鍵。

一個擁有用心態度的人,總是能在各種逆境中尋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們平時教學中的反思也是一樣,僅有首先抱有用心反思的態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用心的態度吧。

自古以來,關於“堅持”的名言有許多許多,譬如比阿斯説:“要從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又譬如《論語》中那句“欲速則不達。”人們為什麼要一向重複着堅持,可見它是多麼的金貴。

從事教育工作三年來,我就始終秉持這樣的信念,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會堅持到底。此刻的'學生與我們存在着很大的觀念差異,並且個性都比較強,不能對他們採取壓制的手法,剛開始雖然取得一些成效可是效果卻會適得其反,我們並不是階級敵人,要真正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更要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應對本學科的特點,要認真思考怎樣讓他們更好的理解。

教師首先要吃透學情,要明白學生需要什麼、學生在什麼狀況下能發揮潛力!興趣、方法、習慣、性格、個性、心理品質、目標、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視。

教學要有效果,關鍵在課堂;課堂要有效果,關鍵在學生參與!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課堂教學是關鍵。

中學教師隨筆7

昨日才聞書響,今朝玉龍在望,清晨帝都碧空爽,午時大美麗江。

好友並肩陪伴,妻兒相隨身旁,一生得意不相忘,攜手人間天堂。

這是史家國小分校四年級數學教師李繼東在寒假第一天寫的一首詞。“我雖是數學教師,但酷愛詩詞。”李繼東説。

1月31日,放寒假的第一天,李繼東就和朋友兩家人一同前往美麗的雲南麗江,開始旅遊行程。“我們不安排遠行,只為放鬆。品當地美食,逛菜市場,坐公交……把自己完全融入當地人中間,體會的是一種輕鬆和愜意。”

5天的旅行,李繼東隨筆寫了14首詩詞。

麗江之行結束,回到北京,李繼東又開始準備這個寒假全家人的第二次旅行——十三朝古都西安。“主要是體會一下那裏千年底藴的文化積澱和純樸的民風。”

每個假期,李繼東都會提前進行規劃。“我和妻子都是教師,平時工作繁忙,沒時間一起帶孩子外出,只能依靠寒暑假時間,帶他們出去走走。今年寒假年前時間多,因此我安排了兩次旅行,一來緩解一個學期工作的壓力,二來享受一下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兩次旅行結束,就臨近過年了,李繼東打算開始走親訪友,同學朋友相聚,置辦年貨,準備回通州運河邊的老家陪父母過年。年後則開始準備新學期的工作。

除了陪伴家人,李繼東在整個假期中都安排了閲讀。“假期前我網購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每天堅持抽時間閲讀。一些學習資料的整理,論文的`撰寫,以及新學期教學的準備工作,也基本安排在旅行之後的每一天中。另外我還會堅持一天至少5000米的慢跑,強健身體。”

中學教師隨筆8

陳鶴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創立了“活教育”的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

活教育與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有着天然的密切聯繫。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應植根於中華文化和教育理論的土壤中,而活教育正是核心素養孕育和發展的搖籃,它的理論、思想與內容體系可以激活學生的潛能,培育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而這一切,並不影響核心素養的時代特徵和未來社會的要求,恰恰相反,活教育將歷史傳統和時代要求聯繫起來。

活教育的原點:激活核心素養髮展的主體——兒童

活教育的原點是兒童,即活教育是以兒童發展為核心展開的。

其一,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兒童。”陳鶴琴88歲時寫下一題詞:“一切為兒童”。1935年,他曾寫過《兒童年實施後的幾點宏願》,開篇就説:“願全國兒童從今日起,不論貧富,不論智愚,一律享受相當教育,達到身心兩方面最充分的可能發展。”這是他的第一宏願。他始終把兒童、兒童發展記在心裏,寫在行動中,而且不是面對少數兒童,而是面向所有兒童。兒童是活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活教育的歸宿點。兒童原點永遠是活教育的核心,恰似核心素養是所有同心圓的圓心。

其二,活教育的目標是三個信念。陳鶴琴確立的活教育的目標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首先,兒童是人,不是物,他有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兒童是目的,不是手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讓兒童成為人的發展。其次,做中國人,家國情懷、民族認同、國家的責任全在裏面了。再其次,做現代中國人,則是讓兒童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走向未來。陳鶴琴將這三大目標作為教育信念。這一目標、信念與當今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一脈相承的。

其三,活教育明確提出做現代中國人必須具備五個條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體”。他説:“一個健康的人,他有理想,他樂觀、積極、有毅力,他能擔當起大事”,“惟其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擔負起現代中國與世界給予我們的任務。”第二,“要有創造的能力”。他説:“兒童本來就有創造欲,並有創造能力。”第三,“要有服務的精神”。他説:“要為國家服務,為全世界的人類服務,為真理服務。”第四,“要有合作的態度”。他説:“中國人是有合作的態度的,抗戰時期不是證明我們的團結力量很偉大嗎?”但他又指出,中國人缺乏合作精神“確是一種嚴重缺陷”,亟待加強。第五,“要有世界的眼光”。他説:“所謂世界眼光就是對世界的看法”,“惟其認識世界,才能眼光遠大”,“以宇宙為學校……才能做一個世界人”。以上五個條件,與當下核心素養的元素、要求相比照,都是相呼應的、相嵌入的、相融通的,是具有前瞻性的。

其四,活教育確立了兒童教育的十七條原則。概括起來,其中有:兩個“凡是”——“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們自己想”;兩個“鼓勵”——“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兩個“化”——“教學遊戲化”“教學故事化”;最後一條:“兒童教兒童”,因為“兒童瞭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瞭解的更為深刻”,“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獲得的更為巨大”,而且,“兒童教兒童,教學相長”。這些原則用於今天不僅一點都不落後,而且仍有時代感、未來性。

通過對活教育原點——兒童有關論述的簡單梳理,我們可以作出一些基本判斷:在兒童這一原點上,活教育與核心素養是完全一致的、相契合的;活教育進一步啟發我們要堅持一個信念,一切從兒童出發,將兒童發展作為核心素養的主題與宗旨;活教育應當成為核心素養孕育的搖籃,首要的是激活兒童這一主體;核心素養一定要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中,應從中國教育的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找到自己的根與魂。

活教育的基點:豐富核心素養的情境和資源——生活

活教育有個重要的基點,那就是生活。活教育要引導兒童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勞作,在生活中學會合作、服務和創造。生活是活教育的源頭活水,只有在生活中,教育才是活的,否則是死的.。

核心素養的培育、發展離不開生活,離不開豐富的情境,真正的學習是在情境中發生的,核心素養是對真實複雜情境的認知、辨別、頓悟,以及知識、能力、態度的綜合體現。

活教育把宇宙當作學校。陳鶴琴提出,教育的場所不限於學校,生活是學校,宇宙是學校。他講述了“一個活的林間學校”誕生的過程,具體記錄了林間學校一天的生活,從早上七點開始,到傍晚結束。先是講冒險故事,九點半開始分班上課,有“披荊斬棘”課,他稱為“開闢世界的工作”;有草地上的唱歌課,有“動物乘火車”的遊戲,還有作文共同訂正課……可以想見,林間學校正是今天的野外學校、藍天下的學校。課程是情境課程、綜合課程,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是跨界的,小朋友是互助互學的。陳鶴琴告訴我們,教室不應該是封閉的小匣子,它應打開,應開放,應流動。核心素養當然可以在書本世界裏、在符號世界裏培育,但更為重要的是在情境中萌發、生長起來的。

活教育把大自然、大社會當作活課程、活教材。陳鶴琴説,“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的知識,要獲得直接的知識,應該向大自然、大社會去探討。”他還説:“環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初看和你所教的沒有關係,仔細研究,也可以變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呢。”這些論述,表明了活教育的課程和教材的理念是,鼓勵兒童積極研究,“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其理論支點是讓兒童建構活知識。陳鶴琴還以生動的語言作了如下講述:“把一本教科書攤開來,遮住兒童的兩隻眼睛,兒童所見的世界,不過是6寸高、8寸闊的書本世界而已”,“兒童的世界多麼大,有偉大的自然亟待他們去發現,有廣闊的大社會亟待他們去探討。否則,在渺小的書本世界裏去求知識,去求學問,去學做人,豈不是等於夢想嗎?”這些都在反覆闡釋同一個問題:新的課程觀、教材觀應是,努力把一個偌大的世界當作課程和教材,課程、教材的大視野帶來教育教學的大格局,大視野、大格局才會有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

活教育的原理是“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完成兒童的完整生活”。陳鶴琴提出“整個的教育”概念,因為生活是完整的,所以教育也要完整。這集中體現在他的“五指活動”中。“五指活動”是指兒童健康活動、兒童社會活動、兒童科學活動、兒童藝術活動、兒童文學活動。這五個領域的活動猶如人的五根手指,是一個整體,能分離,相對獨立,但不可分割,更不能分裂,其目的是從兒童發展需求出發,完成兒童的完整生活,完整的生活才能培養完整的人,進而促進兒童生命體的完整和活潑。這五大領域幾乎覆蓋了兒童的全部生活,與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基礎”“人文底藴”“科學精神”的基本要點及主要表現描述大體上是一致的。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發是:核心素養雖然分為三個方面六大素養,但一定是個整體,所有學科都要指向這一整體,決不能從核心素養中只找自己學科的要求,以求學科與核心素養的某幾條要求一一對應。一一對應的結果勢必造成核心素養的分裂、割裂,造成“學科本位”。

生活,這一活教育的基點,實質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環境、教育的資源、教育的情境。活教育之活,活在豐富的生活,活在真實的情境,活在課程、教學向生活打開,回到知識真正發生的情境中去。核心素養也是活的,學生核心素養要活在生活的源頭活水中,活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可以説,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當是活教育。

活教育的力點: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學習方式的變革

活教育有一個力點,既是着力點,又是一個支點。這個力點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首先,陳鶴琴確定了活教育的方法論。活教育的方法論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他對這一方法論作了説明——“脱胎於杜威博士當年在芝加哥所主張的‘寓學於做’,但比杜氏的主張更進了一步,不但是在‘做’中學,還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與學,還要不斷在‘做’中爭取進步”。活教育的教學“着重於室外的活動,着重於生活的體驗,以實物作研究對象,以書籍作輔佐參考。換一句話説,就是注重直接的經驗”。他明確指出:“這種直接的經驗是使人進步的最大動力。”“着重於”,並不是“唯一”,他並不否認教室裏的學習,而是更注重室外的體驗所獲得的經驗。培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不也正是這麼去改變去努力的嗎?課改以來,學習方式變革成為改革的重點,這與活教育的“做”的方法論是高度一致的,活教育的方法論給了核心素養髮展十分寶貴的啟示。

其次,以“做”為着力點,活教育確立了幾條原則。一是“使小孩子獲得均衡發展”。“並不是培養兒童某一技能,或使他們精習某一特殊學科,我們不能讓剛出芽的幼苗早熟結果”。二是開展“自動的研究”。他説“最寶貴的是兒童自動研究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小朋友們本已潛在的”,那種“耳提面命的教學方法”限制了潛能的開發。三是開展“分組的學習”。他早就指出:“一般的學校大多是採用分班制,分班制是教師與學生在注意力上交流,只適宜注入式學習。分組學習是小朋友以及小朋友教師雙軌線的交流,適宜於相互討論研究和工作。”還有其他一些原則。這些原則規定了“做”的方向、目的,直抵兒童的生命潛能,而且直指班級授課制、注入式學習的弊端,極具理論性,也極具操作性。可以説,當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現場學習、場景學習與活教育是相承的、相通的,也是“活”的。

再次,活教育規定了教學過程的四個步驟:實驗、參考、發表、檢討。陳鶴琴讓每一個小朋友擁有自己的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編自己的教材”。這四個步驟形成“做”的鏈,一環連一環,一步深一步。所謂實驗就是具體的設計、操作、研究;所謂的參考就是文獻參考、理性分析,形成研究假設;所謂檢討,就是反思、改進;所謂“發表”,就是表達、展示、與大家分享。陳鶴琴並未將之冠以“模式”,其實正是一個理論化的實踐、實踐化的理論——應稱之為模式,是科學的、有效的。

最近聽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作報告,他説,“做”就是學。他還認為,“做”應當有工具,但有工具還得有想法。他甚至提出,不妨讓學生從金字塔的塔尖學起、做起,才會有高階思維、高峯體驗,才會有高期待。這位院長講的與陳鶴琴所論述的所實驗的,不是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嗎?永遠的活教育,永遠的陳鶴琴。讓我們繼承和深化活教育,讓活教育成為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搖籃,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那裏孕育、生長、發展吧。

中學教師隨筆9

一年一度的期末質量分析測試在明天就要舉行了,今天的第一節課也算是孩子們最後一節課,看樣子孩子們也還挺高興的,畢竟考完試,就可以完事大吉了,他們哪裏有我們成年人的思想,我們還要總擔心孩子們的成績,考不好會不會怎麼樣?你看這些學生似乎沒有多少緊張的感覺,有些調皮的孩子也只有看到我這個班主任來了也才有所收斂,如果沒有見我的影子,個個也就是最無拘無束的時候了,其實也這就是孩子最天真的地方,

不是嗎?想當年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就是不喜歡考試,也不喜歡做作業,當然學習成績不好了,也只有恨班主任,因為他和我們接觸最多,又要開家長會,又要家訪,現在想想才覺得好笑,自己錯過了多少美好時光,現在的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有多少在那裏可以靜下心來學習,又有多少孩子不是家長的管教、教師的嚴厲而成才的呢?然而現在孩子們這樣快樂時光現在少多了,很多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變成了沒有多少關愛的孩子了,因為他們的父母多數還是不在身邊,這樣的孩子多少還是顯得孤單的,所以我也最想看到孩子那種天真的笑容。

現在自己是老師了,孩子想些什麼,自己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換句話説孩子們有些心理活動自己還是可以揣測到的,我有的時候只是不説,目的就是也不想把孩子逼的太緊,還是想給大家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的。

按照近兩年根據我的工作經驗,又到給孩子們拍照的時候了,這樣的成長檔案還可以見證孩子們的成長,孩了們當然顯得比平時還要高興多了,愛美也是孩子們的天性,哪有不喜歡美的人呢,我們成年人還喜歡來個留影呢?更何況我們的孩子?

中學教師隨筆10

有這麼一句玩笑話,叫做“説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説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今年暑期在看完《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發展》這本書後,我突然想到這句玩笑話不正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真實寫照嗎?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人物,他因傾慕自己創作的美女雕像,感動了愛神,結果美女復活,二人結為夫妻。皮格馬利翁效應其實體現的就是暗示的力量。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為現實的心理,在心理學上稱為“期待效應”,亦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等。

皮格馬利翁效應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有許多真實的案例。比如在經濟領域就有一個著名案例,有一家銀行資金雄厚,是完全具有償付能力的,但儲户們相信它即將倒閉,於是紛紛前往排隊取出存款。於是,這家銀行最後果真倒閉了。在醫學領域也有這樣的案例,醫生告訴一個患晚期癌症的病人有一種治療癌症的特效藥,並讓他使用這種藥,結果療效顯著,病人很快就出院了,而實際上他接受注射的只是生理鹽水。在教育領域,這樣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有一個男同學因為故意絆倒女同學而被送到校長室懲戒,班主任將其領回教室。當其他同學去上體育課後,班主任並沒有批評這個小孩,而是出乎意料地給他出了一道非常初級的數學題。當他給出正確答案後,班主任又出了幾道簡單的數學運算,小傢伙都答對了。班主任欣喜地拍拍這個學生的肩膀説:“你做對了這麼多數學題,證明我的觀察是很準的。我早就認為你很聰明並有出眾的數學天分,你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並且還寫了一封信給這個學生的父母,隻字未提小孩在學校裏的不良表現,反而述説了自己對小孩的期盼。從未被人讚賞過的這個學生被老師的表揚所感動,從此,竟然像換了個人似的,總是表現出一副紳士相,再也沒有在學校裏調皮搗蛋,學習成績也奇蹟般地趕了上來。

老師的較高期盼往往能換來學生在學業上的較好表現,因為老師的高期盼可以轉化為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而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是他們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的前提。教師其實就是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學生的智力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學生智力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教師相信他們的學生是聰明的,那麼這些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因為老師的信念而真的變得越來越聰明。如果教師隨意地、不負責任地認為某個學生不聰明、無可救藥,那這個學生可能會“破罐子破摔”而真的無可救藥。我國對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表明,少年犯的成因之一就在於不良期望的影響。他們因為在小時候偶爾犯過的錯誤而被貼上了“不良少年”的標籤,這種消極的期望引導着這些孩子,使他們越來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裏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而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天才則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地愛他、期望他、教育他。回想自己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種種失誤,其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對學生寄予足夠的希望,少了一些讚賞和肯定。每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在潛意識中我總認為這是學生的學習不夠努力,學習能力不夠強造成的,把責任都推到學生的身上。現在想來,這是一種多麼愚蠢的想法。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發現: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讚美。教師對學生的讚美與期待,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乃至成長產生巨大的作用。其實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一樣,沒有一個學生不想得到老師的讚美和期待。人際交往中,有這樣的不等式:讚賞別人所付出的要遠遠小於被讚賞者所得到的。馬卡連柯説:“人類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來的歡樂”,所以老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應該就事論事,如果老帳新帳一起算,學生的心裏就會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師也不會忘記我以前犯的錯,也不會相信我的。”這樣很不利於學生改正錯誤。

期待是一種特別的關注。被期待者會從對方的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特別的關心與愛意,他會全身心地感到愉悦、感動,充滿了一種回報期待的慾望和勇氣,最終這種慾望和勇氣將會創造奇蹟。

中學教師隨筆11

我擔任七年級的歷史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虛心向同事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學年度第一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歷史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虛心向同事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在這個年級中,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剛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能踴躍回答教師的體温,但學生剛剛從國小升入國中,即使基礎較好,也不能很快進入狀態。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作為年輕教師,我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並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還要備出國留學,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但也容易引發他們的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把課堂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讓他們瞭解歷史,喜歡歷史。

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在期末考時我任教的班級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無論成績的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中學教師隨筆12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很感謝提出這一口號的人,每一名教育者都應該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着。

我是一名中學音樂老師,現在的學生學習負擔很重,他們渴望在音樂課中放鬆自己,那麼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來説,就應該把學生的要求放在首位。當有的學生想説幾句話,想動一動身體,這時候老師就應該充分的體諒學生,找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去做。比如講一個小笑話,小典故,師生互動一下。要本着愛學生,一切去為學生着想來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還要了解他們的一些想法,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

這個學期,學校安排我教七年級年級的音樂課,在第一節課,我面對着我的學生,我是這麼和孩子們説的:我最高興的事就是讓你們快樂;我最擔心的事就是你們不開心。我的教學任務就是讓你們輕鬆、愉快的渡過每週這唯一的一節音樂課。

當我把我的想法告訴我的學生們之後,學生們都歡呼跳躍,當他們還沒有完全安靜下來時,我和我的學生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當我需要他們安靜時,我擊六次掌,意思是説:同學們,安靜了,孩子們和我互動也是六次掌,意思是:李老師,知道了。這樣一來就拉近了我們師生之間的情感。同時我又給他們獻上一首最新流行的歌曲《我和你》並且和學生説,用這首歌來表達我此時的心情,伸出你的手,我們永遠一家人,唱完之後,學生們給予我的是雷鳴般的`掌聲。

最後我讓他們在紙條上寫出他們對音樂課的期望,對國小音樂課的評價,好在什麼地方?中學的音樂課應該怎麼上?最近流行的歌曲和學生喜歡的音樂,各自有什麼特長……。一節課我始終在微笑着,我時刻在想着我的學生,時刻在用我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學生。不用説,我的第一節課是成功的。

的教師認為,新課程提倡師生關係平等,這根本就行不通,現在的學生太頑皮,你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上臉,紀律控制不住,這個班肯定會亂。我不這麼認為,現在的學生雖然頑皮,但他們非常聰明、懂事,如果你把道理講給他聽,加上老師精彩的授課以及本身的人格魅力,我相信這個班是不會亂起來的。

老師和學生的“零距離”也是可以實現的,師生的情感越近越助於深入瞭解學生深層次的思想狀況,有利於因材施教;還可以使教師將自己的學識,品行和人格魅力展現在學生面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使教師成為學生可以信賴的人,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幫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習興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完善他們的人格,陶冶他們的情操。我堅信這樣長期堅持下去的話,她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是成功的、完美的、優秀的好學生。

中學教師隨筆13

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了全面實施階段。新的課程標準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改變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改變課程過於注重傳授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教師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觀念是思想,觀念是生命,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催生新觀念的過程,而不是傳遞現成知識的過程,任何學生都會帶着自己的觀念進入教學過程,而教師觀念是課堂生命力的源泉。因此更新觀念就是更新課堂教學。

一、創設寬鬆的環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凸現學生的個性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關係,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互、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環境,營造一個寬鬆的創新環境。給學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不同意見,對學生解題有創新的,即使在萌芽狀態,都要積極扶持,千萬不能有意無意的否定學生大腦中冒出的各種神奇的創新性火花;考試鼓勵創新,凡是新穎的解法和獨特的見解即使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也要給予及時的讚揚;鼓勵學生科學探究的冒險精神,樹立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強化進取精神,以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慾望;糾正“唯分數至上”的評價觀念,尤其是肩負大學聯考壓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我們對學生應實行多元、發展性的積極,給予不同發展機會。

這樣,我們不僅拓寬、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求異,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例如,學習用焓變説明化學反應的方向時,讓學生們自由組合在實驗室探究温度對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課前,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動腦思考,得出實驗的設計方案;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相互之間交流經驗,而老師根據具體情景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學習。這樣,學生的個性不僅得到張揚,而且教學氣氛活潑、民主、平等,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二、更新教學設計觀念。

1、更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的整體構思,新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為宗旨的,立足於學生適應現代生活的未來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為根本依據,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更新教學目標是適應新教材教學改革的靈魂。教學目標設計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重結果、重書本教材和重現成結論的不良傾向,重視直接體驗和探究過程。在傳授知識技能教育的同時,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也就是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把“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擺到“技能與知識”同等重要的位置。

2、更新對教材的處理。

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無論在形式、內容、觀念上都給我們全新的感覺,如:增設很多插圖、圖文並茂等。教材中安排大量的閲讀內容和選學資料。如:資料在線、拓展視野等。並融入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有些知識是老師和學生同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因此,作為教師必須以一個全新的觀念去審視新教材,要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把握好深度和廣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結合教材內容與自己所處地區的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材,樹立起面向全體學生和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觀念。改變傳統的重視“教教科書”的觀念,提倡“用教科書”的新的教學觀念。

三、更新實施課堂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改變過於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運用地圖獲取知識

國中地理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各種地理事物、現象的空間形象,如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輪廓、界限,某地的地形區、氣温的高低變化等,它們是難以用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的。藉助於地圖,便能一目瞭然,要求學生身邊時常備有地圖,對各地理事物、現象能形成準確、牢固的印象,避免了諸如世界各國名稱、氣候類型等的`混淆現象,嚐到運用地圖好處的同學是對地圖常看常新,新知越積越多。在七年級新生第一節地理課時,我就要告訴學生運用好地圖是學好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要養成經常讀圖的習慣。地理學科的另一重要特徵是它的綜合性,我們可以從一張地圖中採集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一個地區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湖泊、資源等自然知識,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該地區人口、工農業、交通、商業等人文狀況,從整體上把握該區域的綜合特徵。因此,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就應該多運用地圖來指導學生獲取知識。

2、聯繫實際內化知識

把日常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引入課堂,如在學習《中國的行政區劃》一節時,記住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非常困難的,新授課時,教師要求學生辨認車輛牌碼上的字,由此説明學習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實際用途。然後讓全班同學各説出自己知道的車牌上的字,教師寫到黑板上(不重複),問:“在全國範圍內,還可能有哪些字出現在車輛牌上呢?”學生此時急切地想知道,翻開書細細地找,並且已經體驗到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找到後積極主動地結合省級輪廓、簡稱由來去記憶,誰也不甘落後,學習氣氛非常濃厚。這樣不僅順利地解決了教學難點,同時使學生學會了自己獲取知識的途徑。這種方法就是聯繫生活實際學習地理法。

3、分析-歸納-綜合昇華知識

學生的思維過程中少不了分析、歸納與綜合,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緊密結合的,為此,地理教學中應遵循“分析-歸納-綜合”的規律,使所學知識得以活用。分析應從各類地理事物本身內容的系統性入手,從個別到一般,把個別分散的地理事物聯繫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共性,總結出規律,再從部分到整體把具有相關信息歸納綜合起來,這樣能加深理解各地區域的特徵,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新授完國中地理教材後進入複習階段,師生先一起研討,將國中地理知識歸納為自然和人文兩大類,自然地理再劃分為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湖、資源等,人文地理可劃分為人口、民族、工農業生產、交通、商業等;有的專題還可分為若干項,如地理位置可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分項,氣候可以從氣候名稱、分佈地區、氣候特徵以及對當地植被、農業的影響分項,工農業可分別從各自發展的條件、分佈地區、生產的產品(工業部門、農作物)分項;工業發展的條件又可從資源、交通、人力、科技等分項,農業發展的條件可以從地形、氣候、勞動力等分項。再運用整體指導局部的學習方法,大到國家,小到鄉鎮、村莊都要從上面這一知識結構中進行系統地回顧、整理、探討。在地理會考複習時,我常運用這種方法,學生複習積極性高,複習效果不錯。

中學教師隨筆14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 “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俄國文學泰斗托兒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此可見,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很多資料表明,在現在的國中體育教學中,如果上課類容枯燥、呆板,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實存在着為數不少的學生,有消極怠工的行為傾向。

其主要表現在:上課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難情緒較多,所以經常請假,完成任務勉強,對考核結果不在乎等。國中學生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思想日漸成熟的他們,在學習中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因此,作為國中的體育教師我在教學中也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入手。

案例:一節體育課剛剛要上課,好幾個學生圍着我問:“老師今天體育課上什麼?”“老師讓我們活動吧”又有學生説道。“打籃球!我們要打籃球!”……我一聽他們七嘴八舌的就來火,大聲吼道:“嚷什麼?體育課也是課,你們想上什麼就能上什麼呀?這節課繼續練習跳繩和素質練習!”學生一聽,看情況不妙,紛紛離去。我通過學生離去時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個個帶着失落和不快。看着學生離去的背影,心想:“如果學生把這事時的情緒帶到課堂上,能認真上好課嗎?……”隨着上課鈴聲的響起,我帶着沉思走向操場。

上課做完準備活動過後,我下達任務:按以前的教學分組,進行分組練習跳繩。然後就是我巡迴,當我巡視到第三小組時,看他們個個懶懶散散的,有幾個就是剛剛下課在我那裏詢問的學生。

我就問道:“怎麼不認真練習?都達標了嗎?”一陣沉默過後。“老師,我要和你比跳繩!”一個學生用挑釁的語氣説道。我先是一愣,然後爽快的'答應下來,心想:“這難不倒我,他平時練習跳繩時,跳的也不好,我肯定不會輸,藉此機會教育教育他……”“我們比雙搖跳繩!”那個學生又説。“啊!”我驚訝: “比雙搖!……”由於長期應試教學的影響,我的雙搖技術多半荒廢了。“這下慘了!”我尋思,轉念一想:“有了…… ”比試結果我輸了。不過我沒生氣,笑着表揚了那位同學:“你的雙搖技術真好!我們要好好向你學習,我以後練習好後再和你比試,一定能超過你!”那學生愣愣的看着我,不知所措……“不過你的單搖跳繩技術要加油哦!我們上課的教學內容是單搖,你要努力認真練習單搖,我要認真練習雙搖,看誰進步快。

另外會考體育考試要求的內容可是單搖跳繩哦!等大家都達標後教你們打籃球。” “好!我一定也不會輸!”學生好象明白了什麼,大聲的回答。後來,經過觀察,那組的學生練習的很認真。再技能展示時,他們多達到了標準要求。以後的素質練習也很努力、刻苦。

中學教師隨筆15

當前,影響體育教師發展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外部因素,如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學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體育教師自身因素,如自我發展需要、教學反思能力等。

其中,教師自身因素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從專業發展角度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反思才能完成。教育學者杜威這樣説過:“教師應當對實踐進行反思,將教學看作是一種反思性的學術實踐,通過反思實踐來改進教學,做‘反思型實踐者’”。

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形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的行為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發展。反思是個體成熟之標誌。反思型教師不僅要具有課堂教學知識、技巧和技能,還要具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的能力,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使自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

要想成為反思型體育教師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簡單的過程,它需要體育教師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學習與提升,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信念、行為和各種視之為當然的觀點,轉變那些不正確的假設、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為,把反思的方法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解決,才能逐步邁向批判反思之門。

首先,要將反思滲透教學的全過程。即教師要進行全面具體的課前準備,並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對象、過程進行計劃、安排、反饋、評價與調控,最後在課後對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採取補救措施等。教師只有通過這些措施,形成對體育教學的系統反思,養成反思習慣,並使反思伴隨着體育教學活動的常規化而逐漸自動化。

其次,要講究科學的反思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三是,經常記錄並剖析“關鍵事件”,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突變事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自身的發展。第四,要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因為系統的理論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審視那些教學中的直覺判斷,幫助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而且還可以為自己的實踐提供多種可能,增強陳述自己行為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