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集合)教師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1.77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合)教師教學反思範文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困難。如課堂秩序、學生不配合。正是這些小小的挫折,讓我越戰越勇,更讓我懂得,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學生們的良師益友。

另外,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就是每週一的教師例會,我們每位實習老師都必須參加,雖然説我們都沒有分到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讓我學習到許多注意事項,很多都是我不會去注意到的,都是老師們提供的經驗,在會議中我們幾個實習生都沒有提出很多意見與問題,但是,在無形中我們都已經吸收到很多寶貴的經驗。

俗話説:“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對於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自學能力,但是還不能夠獨立思考的七年級學生,我的'體會是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將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起來,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我採用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啟發式教學,適當列出提綱,設置思考題,加以點撥。由此而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始發揮作用,由“要我學”的教學方式轉化為了“我要學”的學習方式。讓這羣面對會考壓力的國中學生學的輕鬆快樂。批改作業,糾正學生的錯誤,彌補其中的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作文的批改,更是認真嚴格。在批改之後,我都會指出其優點和不足,寫上激勵的評語,並且強調改正缺點的重要性,並根據各個學生的情況加以勉勵之、開導之。我的指導思想是不不斷給學生糾正錯誤,完善缺點的機會,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用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愛護每一個學生。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2

通過本文的教學,採用“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記敍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蕭伯納的感人形象。讓我們從蕭伯納的話中體會其謙遜自律的寬廣胸懷,學會做人。

課文設置了一個懸念,不是像普通的人見到大作家所有的畢恭畢敬,而是覺得大作家也是一常人,給人以啟示,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表現出小姑娘的.天真可愛和蕭伯納的嚴於律己。同時課文還設置了一個懸念,小姑娘怎麼會成為大作家的“老師”呢?以此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設疑——答疑——解疑,課文雖然篇幅不長,行文簡潔,但結構完整,內涵豐富,在本文的教學最後,知道學生複述,複述的意圖是幫助學生豐富語言文字的積累,增進對課文的理解,強化人物形象的感染作用,因此,不要強調用自己的話複述或者創造性複述,而是儘可能用上課文中的詞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復述,可輔以小組學習方式進行,讓更多的學生有複述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要邊讀邊想象兩人對話的有趣場景,又要在讀中感受蕭伯納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其謙遜自律的寬廣胸懷。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找對子,分角色朗讀對話,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豐富對課文內涵的感悟。總之,本文正是以小見大,要讓學生能夠從文章中體會出真諦,理解“她是我的老師”中所藴涵的深刻哲理。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3

一、課前反思:

明確教學目標,瞭解學生認知,左右相關教材,制定教學策略

1.研究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我們總感覺新教材內容不多,卻有説不完的話題,其一,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一節中關於“加速度的定義”,教材內容只有一段黑體字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我認為這一定義的內涵非常深刻,其中暗示了決定加速度大小的物理量是一個比值,不是速度也不是速度的變化量。其二,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係在課本中以圖1.5-2簡要説明而已。但本節課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加速度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所以應將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作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研究學生,制定發展目標

通過對學生學前學習的反思,在加速度第二個班教學中我以摩托車,賽車,飛機起步加速的實際視頻引入教學。學生從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不但自己發現了幾種車子起步的速度變化快慢不同引入了加速度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未學習重難點之前先奠定了主動,渴望,愉快的基調。

二、課中反思:

注重學生反饋,控制教學進程,優化師生行為

1.營造學習氛圍

加速度大小的教學,我把問題放了出來,沒有直接告訴結果而是讓學生組織辯論。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小組展開了如下討論

問題1:加速度的大小與那些物理量有關?

問題2:速度大加速度大?加速度大速度大?

問題3:速度增大加速度就增大?會不會出現加速度減小而速度在增大

問題4: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就大?反之也成立嗎?

問題5:如何理解比值定義?

通過以上問題學生開始了辯論,每組同學都舉出了生活中的實例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證明同時也對自己的錯誤觀點回歸概念進行了説明。展示了自我,剖析了自我從而最終發展了自己

2.優化學習過程

我們還是來看《加速度》從v-t圖象看加速度。學生在討論中説出了很多想法和“高招”,有取相等時間看速度的變化量,有求相等速度變化看時間的等等,雖然不一定有代表性,但是他們能理解的,在一定時候去用也是有效的';可能也説不出什麼道理,但經過教師的點撥他們會豁然開朗,你想這樣的教學比説教不更有用嗎?我在“從v-t圖象看加速度”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強調“實踐與討論”,使歸納和總結賦予了活力。

3.發展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並且在教學中我們可能還會遇到“傷心”:學生不合作、不理會,啟而不發是常有之事。但想想你的“説教”他又聽了多少?而嘗試着鼓勵他動起來,從學習習慣讓他變起來,終有一天會有突變。學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教學的着力點應放在實現學習主體各方面素質的主動、生動、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上,奠定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基礎。而創新力的開發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更應採用多樣活潑的方式,藉助多種媒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並對標新立異的想法給予分析性指導和支持,以養成學生全面進取、不斷創新的習慣。有時教師可有意識地提供假信息,從反面刺激學生的選擇和判斷能力,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論證的根據,在反覆磨鍊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程標準中的模塊教學,使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給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如在“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p27內容並參閲圖1.5-2歸納總結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係,並根據學生回答給了及時的肯定與表揚,可以説不深不淺的學習了知識,恰到好處的激勵了學生。

三、課後反思:

小結教學得失,關注過程效果,提高師生素養

在第一個班教學後我及時寫“教學後記”及時記錄教學後的體會,及時修改教學過程設計,不但有效提高自身素質,重要的是改進了第二節課。教學後反思是積累教學經驗,修正教學策略的必由之路。一節課下來想想有效果嗎?你使用的教學方法是講述還是探究,是將發展學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嗎?自我感覺好嗎?自主學習安排了多少時間,學生得到充分的參與嗎?我們有多少問題需要反思,有多少問題需要解決,從備課到上課,再到指導學生的學習,我們在觀念上轉變到新課程標準所需要的境界了嗎?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4

教師們!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 ,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忙,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僅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教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僅有24小時,每一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僅有8小時,並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潛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布

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此刻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就應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我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我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持續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就應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我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 》,我想對自我及教師們説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5

開展國小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語文主題學習教學,學生可以間接的學習,對他人的經驗教訓進行反覆體味,從中不斷髮現、豐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開展語文主題學習教學可以説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要途徑。

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所以,主題性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國小語文“主題性學習”就是從閲讀這個核心入手,進行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改革,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要想學好語文,絕不可能僅僅來自於幾本語文課本,更多的要來自於課外閲讀,來自對生活的閲讀。在國小語文主題學習教學中,朗讀是一種最重要的訓練。學生通過閲讀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才是真正有效的閲讀。因此,語文主題學習上教師一定要立足有效的閲讀訓練,去體味感悟文章的思想和豐富的內涵,這樣一堂課才是有效的。

現實是,朗讀將花去大量的時間,而課時卻只有40分鐘,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提高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效益,淺談幾點看法。

一、運用多種朗讀形式,提高朗讀的有效性

朗讀的形式除了齊讀、分讀、自由讀、分角色外,還有範讀、選讀、復讀、賞讀、仿讀、引讀等。選擇什麼樣的方式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到好處的運用,讓學生提高朗讀的樂趣,以提高朗讀的效果,對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二、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促進朗讀的有效性

以讀為本,要針對學生的認知起點,注重朗讀指導的層次性,循序漸進,達到理解-感情-積累的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眾所周知,朗讀的目標總體講有三個要素:正確、流利、有感情。學生只有在讀正確的基礎上,才能達到順利朗讀的目標,只有達到正確流利這兩步,有感情朗讀才有可能得到實現。

三、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提升朗讀的有效性

如果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朗讀的評價作用,進行細細品味,那麼學生就能在讀中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思想內容,記住妙詞佳句,習得語言文字,感受語音的意藴。

有效的朗讀訓練,能使學生從中感受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也必將提高。

除了注重主題性學習,還應該注重自主性教育。自主性教育是指學生在學校的教育條件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把自身作為教育對象,依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需要,弘揚自信、自主、自強、自律精神,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主動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此因把握以下幾點:第一,堅持以生為本,傳授語文基礎知識,培養語文基本能力。第二,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習參與率,均衡促進學生髮展。第三,精心編制導學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四,優化課堂流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效落實教學目標。

國小語文主題性學習是語文學習觀點,國小語文自主性教育是教學方法。主題性學習為多讀、多背、多寫,提供了原始素材,豐富了廣闊的閲讀空間。他“迫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閲讀積累練筆,“迫使”教師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他為自主教育在語文學習領域提供了用武之地。自主性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習慣、態度、品質,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讀背寫,他為主題性學習任務的完成、目標的落實奠定了基礎。

總之,語文主題學習教學更多的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使他們產生主動閲讀的想法,逐步養成自主閲讀的習慣;更多的激勵思考,喚起學生的自主性;更多的引導學生關注自身以及他人,並通過與同學的相互交流汲取一些有利於自身發展的知識、信息,經過自我組織,不斷實現心靈的轉變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促進自我發展。持之以恆,自己的語文閲讀水平在不知不覺中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只有如此,才會結出語文主題學習教學的豐碩成果。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6

《夾竹桃》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季羨林先生的一篇散文,作為當代著名的語言學教育家,季羨林先生的作品,一向以文質兼美而著稱。而這篇夾竹桃可以説是季羨林先生的代表作。文章用美麗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在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裏,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第二課時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去欣賞夾竹桃可貴的韌性,走近作者,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伊始,我以作者的感情為主線,緊緊抓住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學生質疑為什麼夾竹桃既不美麗也不名貴,卻是作者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學生抓住最後一個自然段為突破口,直奔中心,展開教學。學生圍繞最後一段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夾竹桃的韌性體現在哪裏?二、月光下的夾竹桃給人帶來哪些幻想?我因勢利導,這節課中重點指導學生感悟“韌性的'內涵。“韌性”是夾竹桃的魅力之一,首先然學生理解韌性的意思,説出和它有關的成語,首次感受它的內涵,然後重點抓住第四自然段的語言文字,把韌性讀厚。

所以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學,我以讀為主,力求通過個性閲讀,引導學生讀中學文,讀中生悟,由悟生情。學生通過朗讀表達了自己對夾竹桃韌性的理解,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感悟,如從“然而,在一牆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裏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體會出了夾竹桃生命力的

頑強,從“然而”悟出了“與眾不同”,從“悄悄地一聲不響”讀出了“韌性”就是默默無聞的奉獻??從而感受到“韌性”就是堅強,就是默默地奉獻,就是堅持不懈。從“在和煦的春風裏,在盛夏的"暴雨裏,在深秋的清冷裏,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豔。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讀出了堅強,讀出了花期長。在其中,我又穿插了比較雙重否定句與肯定句的區別:(在和煦的春風裏,在盛夏的暴雨裏,在深秋的清冷裏,看不出有什麼吐豔。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在和煦的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春風裏,在盛夏的暴雨裏,在深秋的清冷裏,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每日都迎風吐豔。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全都奉陪。)學生通過朗讀理解了課文通過運用雙重否定句使表達的效果更為強烈。

第三自然段相對於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對比襯托作用。這一自然段的教學我沒作過多的講解,只是分別出示了春夏秋三季的花,春季的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夏季的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秋季的玉簪花、菊花。在出示每一季節的花時,我讓學生將百花盛開時的豔麗與凋謝時的無奈和夾竹桃一年三季的旺盛對照着讀,學生就不難體會到夾竹桃默默無聞、可貴的韌性,也就不難體會第三自然段所起的對比襯托作用。然後又抓住“這樣的韌性,同院子裏的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這句

話展開。並讓學生把這句話改成陳述句。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將三四自然段對比讀,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也使學生和作者在感情上產生了共鳴,使學生對夾竹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之後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應用課文中對比反襯的寫法寫一寫我們身邊具有夾竹桃韌性的人或物,將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起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進一步體會了作者的寫作方法。

反思這堂課,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以下不足:

1、課前鑽研教材不夠深入。只看到三、四小節的花期長短的對比,沒關注到迎春花的炫耀張揚和夾竹桃默默無聞的對比。

2、進行小練筆之前對“幻想”的質疑,沖淡了練筆的熱度。

3、在指導朗讀時有點太機械,放不開。

4、給予學生思考時間不太充足,激勵性評價還有點欠缺,導致學生的感情不是太濃厚。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這節課,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7

本節課是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大膽地作了一些探索,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同時還得到一些教師的大力協助,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教學過程感受較深的幾點分析如下:

1、激發興趣,引起主動。

⑴、激趣導入,激發探究的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導入時,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豐富學生的學習的體,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我挖掘教材內容呈現形式,追求刺激的新異與變化。如:在本課導入時,我製造神密感,用黑塑料袋裝上水果,讓學生去猜,學生的探究的慾望一下子被激起來了,興趣盎然,以積極的情緒狀態進入學習活動中。

⑵、豐富的活動吸引學生的參與。

積極的情感體驗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年級學生是一個剛由幼兒轉變為國小生的特殊羣體,他們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事物的興趣,同時孩子的興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非常容易轉移。在教學中大膽採用猜謎語、編兒歌、模擬表演、開展競賽等這些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下樂於自願進入到學習場景中來。創設出一個寬鬆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動中玩,樂中學,達到自由交流,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2、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合作交流,體驗探究樂趣。”體驗是藉助感官活動,建構新知,發展學生的思維(猜想、類比、分析、驗證、歸納、推理等)。並且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互相啟發來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從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他人交流,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學會相互接納、讚賞、分享、互助等,從而獲得新知體驗。使學習個體在教學活動中的行為、認知與情感的整體參與。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深刻的、充實的、探究的經歷和體驗,體驗豐富而完整的學習過程。我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提供一個體驗成功和挫折的舞台,提供更多的'活動及表現發展的機會,激發其內在的發展潛力,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在本節課中採用直觀教具(水果),讓學生聞一聞,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猜一猜、想一想等活動。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感覺、去體驗、去發現、去想象,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質問乃至知識結構的構建和探索的過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獨到見解,滿足學生求愉悦、求發展、求自信、求交流、求自尊的心理需求,使學生的個性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師生共同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教學從過去的一個簡單的知識拷貝過程到,到通過深化學習過程,使學生從體驗中獲得知識,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學會獲得知識的方法與過程。

3、學科融合,和諧發展。

“追求學科融合,促使學生和諧發展是世界課程改革的整體走勢,又是我國課程改革的現實要求。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都推出了旨在適應新世紀挑戰的課程改革舉措,呈現出的共同趨勢是倡導課程向兒童經驗和生活迴歸,追求課程的綜合化。時代要求人與其生活於其中的世界和諧共生,時代要求學科文化向生活世界迴歸並與“大眾文化”融合,時代要求人格整體和諧發展。”(1)作為教師我明確了課程標準也只是參考和指導性的文件,教師不再是教教材的工具,如果麻木地從課本上照搬來上課的話,課堂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教師應該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用好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於是我大膽拓展教材,進行跨學科學習,淡化學科本位。在本節課中,我進行如下嘗試:⑴、以水果為主題,在觀察、感覺活動中,滲透自然學科知識。⑵、運用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學生“説”的興趣,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如:説觀察、體驗的結果,編謎語,説童謠,創編情境對話等。⑶、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演一演,既發展了表演能力,又進行了品德教育,如本課設置的環節:你請什麼人吃水果,為什麼要請他們呢?表演一下你是怎樣請的。⑷、造型能力的訓練體現在製作和繪畫階段,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美術學科知識並不是本節課唯一的目標,前半節課的學習與探索的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製作與繪畫作鋪墊。而繪製活動與前面的目標並重,同時又是前面的學習活動的深化和昇華,各學科的知識自然、和諧地融合。

4、自由求索,創新發展

創新是歷史與時代共同賦予素質教育的理念,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素質的培養與開發便成為其發展重點。創新素質是一種積極開拓的素質,是潛在能力的迸發,本課中的創編謎語、歌謠、故事情節,對未來水果的想象,繪製表現等活動發展創造思維。讓學生在適宜的教學環境下自主發展的結果,甚至在學生提出的問題的引導下,自然流暢地發展,如由學生提出:香蕉為什麼沒有籽?引出水果品種改良的問題,引出對未來水果的創造性想象,進而在繪製活動中進行創造性表現。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解放學生的頭腦及各種器官,解放他們的精神枷鎖,使他們擺脱被動甚至奴隸地位,讓他們高昂地揚起頭,真真正正地做課堂的主人,享受自由選擇、自由求索、自主發展的歡樂。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8

學習英語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兩人之間的交際是活動的'重要形式,因此,語言訓練中應經常開展兩人活動。

兩人之間的對話活動是最常見的兩人活動。可以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某一張圖片、某一個人等進行一問一答形式的對話,也可要求學生開展一個發指令,另一個做的活動,還可以開展兩人之間的討論、辯論、商量等活動。

兩人活動很容易在課桌上開展,不需要學生離開課堂,有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或者提供更多與不同人進行訓練的機會,可以讓前排的學生轉身和後排的學生進行兩人活動。

教學反思四:今後教學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原則,改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

2、防止過分強調模仿、死記硬背、機械操練的教學傾向。

3、倡導語言知識教學和技能相結合的、開放的、互動的學習模式。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9

作為老師,大家都會面對上公開課這個問題,當要上課時,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千思百慮,教材分析,教案撰寫,課件教具製作,試教時間,甚至上公開課穿的衣服,學生的座位編排,還有上公開課前一定會事先到場地去作好各種準備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平常的每天都要上的課呢,我們又是怎樣做的呢?不可排除,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那麼重視的,公開課好比飯店的宴席,千方百計也要色香味俱全,而日常上課就好比家常菜了,甚至有可能是蘿蔔鹹菜對付一下就過去了。我個人不太喜歡很多公開課上花裏胡哨的東西,不過我認為公開課課前所做的種種準備功夫是最值得讚賞的,反覆推敲反覆思考,上公開課上多的人教學進步自然就很大,我很少上公開課,也不喜歡上,但我喜歡上平常的課,每一節課對我來説都是一次挑戰。我把每一節課都當作是公開課那樣來上,具體的説我儘量做到如下幾點:

一、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一節課的教法設計是由它的教學內容所決定的。概念課必須讓學生側重於理解,計算課側重計算能力培養,應用題側重於分析;複習課則培養綜合能力。無論教學內容如何變化,我在處理教材時都先了解該課的重點、難點及教學目的,作到心中有數。然後注意在備課過程中設法由淺入深,把難點解釋清楚。同時突出重點,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重點內容進行操練及運用。學生在掌握知識重點後,其它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而一節重點突出的課,在聽眾的心中也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選擇合適的學法

我總是先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這節課學生聽了會怎樣,那個地方可能會出現問題,如果我是學生我會怎樣解決等。然後再來決定是講授為主或是自學為主,那種不管一切一律都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作法,看似高明,其實有時在現實中未必行得通,試問,如果小組中的每一個人對問題都不明白時,繼續討論下去會有什麼結果?我想大多數學生就會轉向其它與課上無關的活題了吧。

儘量在課堂中善用啟發式,由淺入深,層層誘引,最後讓正確的答案或結論從學生的口中得出。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變成了人人蔘與的討論或交流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特別深刻,有更強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注重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間的交流,發現他們的疑難困惑,及時解釋清楚。同時也抓住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或事物,調動其積極性。師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課堂活動推向高潮。

在備課時應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興趣及愛好,儘量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走近他們的生活,經常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成績狀況及理解能力的差異,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在備課時便想好:這個稍易的問題要讓成績略差的XX同學回答;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到時讓XX同學總結一下……這樣讓每個同學都有份參與課堂中,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有極大的幫助。

三、備突發事件。

我們學校的教學設備很先進,我幾乎每一節課都要用到,但有時會有些偶發的小事故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備課過程中就要考慮得特別周詳,儘量把這些偶發事件的發生率控制為零,或事先作好思想準備:假如事故真的發生了,如何處理?如:上課前先去檢查要使用的電教設備是否已經安裝或調試好,以免到上課時出差錯;上課要用的圖片、練習題或其它的教具有否準備就緒,並統一放好;萬一時間充裕,完成了教學任務卻仍未到下課時間,應臨時增加哪些活動;又萬一時間緊,差不多下課了還未完成準備好的教學內容,該刪掉哪些環節等。有了多方面的準備就保證了你的課能如你所設計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收到預期的效果。

實在出現停電、故障等原因造成電腦、投影等無法使用的現象,有時往往使精心製作的課件被棄之一旁。這時也絲毫不會影響我的正常教學,因為既然把每一節課當成公開課,我事先已考慮到這些問題,粉筆黑板照樣繼續上。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0

教師思考:什麼樣的美術活動能吸引託班的孩子,託班孩子喜歡"玩",僅有將活動和遊戲結合,才能有有效的收穫。

幼兒發展:託班寶寶的小手肌肉發展還不完善,握筆等技能比較欠缺,往往沒畫幾筆手就酸了,從而沒有耐心完成繪畫活動,針對這個現象,讓幼兒用整隻手來"玩畫",幼兒肯定喜歡。

理論借鑑:玩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們看到我將調製好的顏料端到桌上時,好奇的看着我:"教師這是什麼"。"這個是顏料,有很多顏色呢,我們來玩顏料好嗎""怎樣玩啊"孩子們的好奇心立即被吊起來了。

在課堂上當我示範印手印的時候,我告訴孩子們:"今日要來用小手變魔術,小手小手變、變、變,變成紅手小兔等!"孩子們開心的歡呼起來,有的寶寶在喊:"教師,我也要印畫!"當孩子們的手上蘸上顏料印好手印,我們一齊欣賞的時候,他們不要教師引導,孩子們自我在欣賞中,説出了"大某小某"、"紅某綠某"等,同時也體會到了玩顏料的樂趣。我還沒收拾完畢,孩子們就問:"教師,什麼時候再印手印啊"幼兒的興趣還很弄我們設計活動主要是圍繞孩子的。託班幼兒年齡小,如果我們單純地用小班方式來做,收穫甚小,但以魔術的形式來教,效果會更加明顯。遊戲是託班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料。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歡樂成長吧!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1

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我的新教師考核彙報課上的是室內課。從8點15分接到電話後,心裏很是糾結。孤陋寡聞的我對於室內課的影像那簡直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和概念,只是知道要在教室裏上課。立馬聯繫師父並聽取師父提出的幾個注意點後,就着手準備,因為10點30分就要上了。通過一番的搜尋,我確定了教學內容等,並在同事的幫助下做好了課件,那時,第二節的.下課鈴聲早已向起。帶着不安的心,有點凌亂的思緒走進了教室。課算是順利的下來了,期間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坐下來,靜靜想了很久很久,將課堂教學反思如下:

準備倉促,教學粗糙

不到兩個小時的準備讓我這個有點木納的新手感覺很緊張,吃不透教學內容和整個課堂節奏。對理論課的點把握不夠,一直沿襲着室外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重難點的把握不好,對教學重點沒有更好的細化、落實,整體感覺課堂很浮,很粗糙。對教學內容(田徑運動的由來)的把握上感覺很缺乏,有點好像是自己都不知道該告訴學生什麼好的感覺。由於學生平時沒有正統的上過體育室內陸論課,所以對整節課中,他們很興奮,課堂氛圍是不錯,但是感覺少了點思考的感覺。整體的設計感覺就是缺少內容,形式上還可以。

學生的懂事讓我內心很欣慰,真的很感動。在下課後,一個學生馬上跑去問老師説:“老師,我們老師的考核能過了嗎?”記的在上星期我告訴他們説學校要對我進行考核,所以我要上一節公開課,當時只是想讓他們心裏做好準備,沒想到他們還記着。呵呵當時,那老師吃驚的笑了。

人生路很遙遠,很漫長,遺憾肯定會伴隨的。雖然這次彙報課沒能把我精心準備的課展示出來,心裏多少會有點遺憾。但是,我想,這次經歷一定會給我成長的路途增添一份珍貴色彩。心裏很感謝那些幫助我的同事們,你們真的太好了,我很感激。還有我的師父和組長,那天要是沒有你們精心的指導,這節課恐怕都不能順利完成,謝謝你們。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2

本學年本人擔任九年級(某)班的政治教學任務,這是我第四次擔任九年級畢業班的政治教學任務,因為具有了必須經驗,但不敢有任何懈怠,學習、生活、工作中仍以工作為重。下頭就分幾個方面來説一説我在這學年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和體會,現總結。

一、德育方面:

深知,教育育人,以德為先,熱愛祖國,愛人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認真學習黨的有關決議,政策法規,努力提高自我的政治思想水平。自我是一個黨員,所以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的`一言一行,在各方面做其他教師的表率。

十八大召開後,我認真學習,參加培訓,結合實際撰寫,經過區教育委員會的選拔,成為我區教育系統十八大宣講團的成員之一,宣講稿被區教育委員會副書記朱炎偉稱讚為最好,我記得再清楚可是的是:第一天(20xx年12月4日)出去,正是查出我母親身患肺癌晚期,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了,12月21日我母親就離我們而去,這是我做兒子萬萬沒有想到的,可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我調整好情緒,參加到宣講中,到中山學校、賈市國小、杜市國小、慈雲學校等作題為《做創新型教師,育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演講,所到之處,都受到廣大教師的好評,我深感欣慰。

異常是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組織全校師生安全、快速、有序地從教學樓撤退到外操場,一個都沒有受傷。事後,我進取捐款和交納特殊黨費,還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和上思想品德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職責教育、團結協作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方面: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又是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深知職責重大,堅持了其他教師所沒有的異常的職業敏感,不敢有絲毫鬆懈。

工作放在首位,主動的進行學習與研究。認真鑽研教材,研讀近幾年各地試題,緊跟試題節奏,把握脈搏。每週共三個教案,都認真撰寫,力求創新,不落俗套,不求應付了事。

明知任重而道遠,努力學習,多方查找資料(異常是相關的時事資料,如:循環經濟、團隊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新本事、十八大報告……),以充實教學資料;課上錘鍊語言,旁徵博引,注意相關知識的結合,在重點知識上多想辦法設置新情境,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本事。在講授知識的同時,結合當前的社會現狀,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做到以學生為鄰,以學生為伴,以學生為友。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3

回顧*年,我帶領星星三班的幼兒們一起學習拼音,培養他們在語言,看圖説話方面的能力,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下面我來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好動是幼兒的共性,學習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在學習中,他們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腦中積累的詞彙不斷豐富,表達的慾望也隨之加強。特別是拼音教學,與語言教學密切相連,更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作為識字工具的漢語拼音,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學前班孩子來説是單調乏味的。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結合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圖、形、音結合。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沒有詞句等豐富的內容,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這些讓學生學起來感到很枯燥。教學中,我將字母的形和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課堂上,從看圖説話導入,讓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圖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擬唱歌、打鳴的活動中讀準音,在發現形的過程中學會寫。學生在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在聽故事、講故事中學習拼音

三 、設比賽。

兒童的好勝心強,抓住這一心理,在課堂上巧妙地增設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例如採用奪紅旗比賽、拼音接龍比賽等形式進行拼音練習,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四、在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中學習

以多種形式的遊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猜一猜(看口形猜,根據音節猜圖畫等)、傳一傳(一個接一個把看到的音節傳下去)、變一變(用電線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分兩組,看哪組的卡片最先讀完)。通過趣味性強的遊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鬆,練得紮實。

五、順口溜輔助記

在教學中,根據幼兒喜愛誦讀的特點,儘量設計一些節奏簡單明快的拼音兒歌,或者鼓勵孩子們自己創編歌謠,以此來加強記憶,鞏固拼音學習。

六、利用肢體語言,讓動詞更加形象化,加深幼兒的理解

以上是我認為在教學常規中成功的地方,不足之處是課堂活躍了,幼兒的注意力卻收不回來了,還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後面傳授的新知識大部分幼兒都沒有關注。面對課堂,我總結了如下幾點:一是作為教師要記得面向全體幼兒,不能只顧一些聰明的,反應快的或是坐在前排的幼兒。二是作為教師要提高自己組織學生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怕亂,能處理突發問題。三是作為教師要明白在向幼兒講解問題時直觀的教具比嚴謹的言語更能使他們理解。四是作為教師在向幼兒提問時要注意問題本身和用詞方面都既要符合他們的智齡又要抓住他們的興趣,這樣一來,我才能組織好下一次,下下一次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成長的同時也能讓自己不斷成長。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4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主要通過有聲語言或肢體語言來完成,使學生能及時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悦。教師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即使學生的回答有誤,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從而激發其再次嘗試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信心。教師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為了把每個小組在每堂課中的表現都劃分出好與差的等級。教師的課堂評價是為了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已經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教師就沒有必要過分注重活動效果的統計,而不顧學生的實際需求。

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時要自然和得體,切忌使用過分誇張的動作和語氣;表揚要恰如其分,絕不能隨意使用鼓勵與表揚的話語。如果表揚得來的太容易,學生就會對此習以為常,也可能導致學生對問題淺嘗輒止或隨意應付。

濫用鼓勵與誇獎是國小英語課堂評價的誤區。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尊重和賞識並不意味着對學生一味地表揚。過多和過分的誇獎往往會導致鼓勵的貶值。用集體拍手的方式表示讚揚的評價方式,其必要性與可行性也值得深思。這種評價方式實際上是把教師的`評價強制性地變成學生之間的評價。拍手説的學生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參與對發言學生的評價。評價語也是教師規定的,而不是學生的真實感受。這種形式主義色彩極濃的評價方式不僅會干擾學生的積極思維,而且顯得機械、呆板,還忽略了評價的內容。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15

案例描述:

午飯後,蔡寶寶急匆匆地跑過來對我説:“沁沁在走廊上哭,幼兒園教學反思:善待孩子的發現。”聞訊後,我馬上來到沁沁身邊,一邊幫她擦去眼角的淚水一邊問;“沁沁,你怎麼了?”“我種的豆苗死了。”沁沁哭得更傷心了,我安慰她説:“你眼睛真亮,快別哭了,我會幫你把它救活的。”一聽説能救活,沁沁破涕為笑,又天真地問:“泥土媽媽都幹了,是不是眼淚哭幹了?”我對沁沁的發現煞是奇怪,豆苗的土每天都是小朋友自己澆的水,濕濕的。前段時間老是下雨,我讓孩子少澆點水,可是這幾天又太乾了,我忘了提醒孩子及時澆水,難怪土有些裂了。沁沁對她的豆苗關愛倍加,這麼細微的變化她居然發現了。更讓我感到內疚的是我清楚地記得:昨天早晨,沁沁拿杯子澆水時,我因忙於接待家長而阻止了她的行為。沁沁深邃的雙眸裏透露着一線失望………

分析和反思:

多麼好的發現,多麼富有愛心,多少細微關注,而我卻沒有讀懂孩子的語言,如果我不以孩子的行為關注孩子,我怎麼能真正地瞭解孩子的探究意圖和重要發現呢?所以,作為老師不能按常理來阻止幼兒某些看來不好的行為,而應該走進孩子,傾聽孩子,這才是瞭解孩子的重要方式,才能真正體驗到孩子的真實感受,真正讀懂孩子。

這件事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加德納教授的一句話:“一個成熟的自然觀察者不僅應該具有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類和辨別的能力,而且還應該在對大自然的探索中感到輕鬆愉快,同時還能擁有照料、飼養各種生物體的天賦。” 加德納教授的這一觀點對我們在自然角活動中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好奇心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幼兒園自然角的目標應該把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心、現象感興趣、好奇心”作為首要任務,把讓幼兒“愛護動植物、觀察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環保意識”作為落腳點。幼兒的心靈是純潔美好的,他們熱愛現實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甚至無生命的物體,在他們眼裏,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像他們自己一樣具有感覺和感情,值得他們付出情感去愛,他們樂於探索世界中各種事物,對自然界的一切奧祕充滿着好奇,正是這種好奇,推動着幼兒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去發現。在幼兒園的自然角活動中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關注自然界的變化,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也是我們創設自然角的主要目標。教師在組織幼兒園的自然角活動中,要注意保護幼兒的愛心,尊重幼兒的情感,善待幼兒的發現。引導並支持他們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幼兒對自然的熱愛和好奇可能會影響幼兒的一生,使幼兒終生投入到對大自然奧祕的探索中去,也可能使幼兒一輩子具有環保意識,更可能會使幼兒終生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