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熱】教師教學反思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2.49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教師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反思1

《掌聲》一課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從此微笑着面對生活。 在處理這篇課文上,我把重點放在利用課文的文字來調動學生的情感。真心實意地激勵和讚美是連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紐帶,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充滿濃濃的“愛意”,課堂上有了這“愛意”,師生間就會尊重與理解,課堂就會變得輕鬆起來。在《掌聲》一課中,“掌聲”代表着鼓勵、尊重,代表着“愛”,這樣一個情感主題,在上課時,沒有進行情感灌輸,而是讓學生在老師充滿激情的語言中,在師生平等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薰陶,讓本組單元“愛的奉獻”這一情感專題,如涓涓細流,融入孩子幼小的心中。

在上課時沒有支離破碎地分析,沒有喋喋不休地串講,更沒有“獨具匠心”地指導,有的只是送給孩子一聲肯定,帶給孩子一片掌聲,獻給孩子一張笑臉。在課堂上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嗯,這真是個讀書的好方法!”“你真會學習,會從課文中找到詞語和有關句子來理解。”“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些會思考,會讀書的同學吧!” “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來,老師和你握握手,謝謝你的精彩發言。”“誇獎的掌聲送給我們自己吧!”

《掌聲》一課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敍述後面飽含着充沛的情感。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怎樣通過英子的外在動作、語言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整堂課,沒有提出什麼瑣碎的問題,有的只是引導學生自讀、感悟、交流、朗讀。在閲讀的對話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種對話形式就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沒有它,師與生,生與生的對話只能是空中樓閣,在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各自與文本對話,感悟文本。如“默讀-思考”。

閲讀教學就要像這樣給學生潛心會文的時間,創設潛心會文的課堂環境,才能使學生產生個性化的閲讀感悟。學生潛心會文後對文本都有各自的感悟,此時,給學生搭建了一個生生、師生平等對話的平台,讓學生在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大膽地交流。如“小組讀-討論。”學生在交流感悟中彼此接納,相互分享,在交流感悟中,學生也形成了自我的超越,形成了對“掌聲”的獨特理解。人人需要掌聲,懂得把掌聲獻給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掌聲,“掌聲”永遠地走進了孩子偽心中。

濃濃情感成為架起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橋,願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情感的魁力.

教師教學反思2

又是新的一週開始了,面對着這幫學生,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經歷和感慨,每一天都體會着不同的滋味,

有時候會因為他們很認真地聽講而興奮好久,有時候又會因為班裏那幾個調皮的學生而頭疼不已總之這些經歷都讓人印象深刻,並從中體味成長。晚上批改作業,看着學生們的作業情況,我就有種感覺:是不是自己對他們的作業強調的不夠,或是學生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濃厚?不管怎樣,從我本身來説,我認為首先對於作業的佈置要有一個規律性和明確的目的性;其次對於作業中出現問題比較普遍的重難點要及時給予糾正;最後,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測,不能僅僅是為了做題而做題,還應讓學生學會從題目中歸納總結出知識點,從而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這樣才叫做作業,否則就只是形式上的作業了。

(1)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首先,我以講故事美國航空飛機爆炸導入,抓住學生好奇心理,課一開始,發揮學生對新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主體意識。而後又加以課件來解決他們心中的某些疑問,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民主導學中滲透“退”也就是“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

我在教學中體現了華羅庚“退”的數學思想——善於“退”足夠“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也是學好數學的一個訣竅。把複雜的問題退回簡單化,再從解決簡單的問題中發現規律,用這個規律解決複雜的問題。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之中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魅力,數學的奇妙!從而激發了學生數學的學習慾望,

展示交流中體驗“猜想與驗證”的數學思想方法,猜測與驗證是學生開展數學活動的一種重要思想方法。正如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所説“真正的數學家——常常憑藉數學的直接思維做出各種猜想,然後加以證實。”因此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猜想驗證思想方法的滲透,以增強學生主動探索、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讓學生經歷了“實驗探究——猜想——驗證——歸納”的過程。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就必須再用一個例子去實驗,最後歸納得出結論。學生通過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獲得了數學結論,更重要的是逐步學會了獲得數學結論的思想方法——猜想驗證,提高了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這次教學優質活動給我了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找到自身的不足,方可對症下藥!我深信,只要我們想方設法摸清學生的學情,找到他們的現有知識起點,不斷改變教學方式,使他們樂學、愛學、好學,定會為學生和自身成長輔墊出一條堅實之路!

教師教學反思3

《“蘑菇”家園》一課是浙美版教材第二冊中的第七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這堂課從備課教具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能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感受利用各種材料來製作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學習製作方法,培養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不過這節課如果我能更好的更精準的設計好時間及學生的問題。還有如果能才用學生給教師提問等更新穎的教學形式那麼我相信能使這節課更加的出色。

教師教學反思4

進入21世紀,中華大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隨着改革步伐的逐漸深入,一些問題也相繼出現,異常是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尤為突出。新舊觀念發生劇烈碰撞,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現。在這種形勢下,不僅僅學生,甚至連許多教師都明顯感到不適應,課堂教學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教師沒有真正樹立起服務學生、服務學習的思想,對組織學生學習的本質理解不到位;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不能靈活變動;不能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異常是思維過程;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性學習時間安排偏少;對合作學習的本質——高度結構化的學習缺乏深刻的認識,只簡單停留在課堂分組討論上;教師收集、製作資源本事低下,導致地理課程資源相對缺乏;對地理課程標準把握不準確,等同於過去的教學大綱。為此,我認為在國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着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觀的關係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境,發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髮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把握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藴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主角轉換的關係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齊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主角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所以,在國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並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着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係——師生平等的民主關係。

三、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關係

新課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係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我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經過再發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僅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展。所以,在國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於趣味的活動中,真正實此刻“做”中學,在“樂”中學。

五、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理解性學習的關係

傳統的國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和在“看”中學。即學生聽教師講解,看教師供給的教具、圖片或音像,在聽或看後思考、記憶,這是理解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即教師暫不把現成的結論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經過合作、探討;進而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和以前相比,更加註重過程。

六、處理好創設寬鬆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係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鬆”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我的調控本事,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

七、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關係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本事,是國中地理教師備課時設計教學的主要出發點。

八、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係

從周圍地理環境和教材中優選整合教學策略,優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學生超越於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活力和創造性發面,來改善和優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體制發生重大變革的今日,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儘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教師教學反思5

這句話有出處,是知名教育專家葉瀾教授説的教師教學反思。原話是“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教師教學反思:有人説寫三年教學反思能成為名師,真的嗎?教師教學反思記錄表教師教學反思簡短

你看,人家葉教授只是説“寫三年教學反思”成為“名師”只是一種可能,並沒有給誰打包票“你一定能成為名師”教師教學反思。

我不是咬文嚼字,我還有話説教師教學反思。

關於寫教學反思教師教學反思,有一位被稱作“新教育實驗的領軍人物”的朱永新教授,倒是曾言之鑿鑿説過肯定的話。據説他曾公開承諾,一個教師堅持寫十年教學反思,如果不能成為一位名師的話,教師可以向他索賠鉅額保金。

我就此向讀者諸君討教,您可以在這個問答後面留言:看看究竟誰寫了三年以上的教學反思,已經成了名師;究竟有沒有老老實實認真寫了,卻沒有成名的教師教學反思。另外,您也可以説説有沒有聽到過向朱教授索賠的。

我是一名一線教師,曾經認真寫過“教學反思”。果然,我現在就挺有名了:我們這所國小174名學生,一大半都認識我。

如果不是故意抬槓,那得説反思“有用”。曾子每天“三省”,人家儘管天賦不高,甚至還被老師認為“愚魯”,但最終還是成了儒家學派的正宗傳人。如果大家心平氣和不故意找茬,那同樣也得承認,“反思”並不總能夠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它沒那麼神。

我猜測,題主有此一問,表面上是質疑寫反思的效果,而是事實上是對學校教學管理存有異議。據我所知,某些基層學校為了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即所謂“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特別迷信專家的説辭。把人家的一種建議,甚至是尚不成熟的研究,就欣然奉為圭臬,急於付諸實踐。比如有些學校就是把“逼”教師天天寫教學反思作為教學管理重點。在這種逼迫之下,老師們如果敷衍應對,其結果可想而知。

學校管理是個技術活兒,有制度還要有智慧有情懷,更不能盲目。

現在各行各業專家學者多如牛毛,你得先學習辨別真偽。這些專家學者肯定有真才實學的,説不定也有濫竽充數者。要知道,更有一些所謂專家,他們雖有能力,奈何身處名利場,為了爭取科研若干經費或者撈到一個什麼名頭,往往脱離教育實際閉門造車弄一個什麼新奇名詞,以炫人耳目;名目繁多的“某某課堂”即是此類。

舉個例子:我所在的中原某縣,前幾年推行“目標教學”,主要形式是學生在老師講課前“一齊大聲誦讀學習目標”,如果你不讓學生大聲齊讀,這節課就不合格。後來又組織教師學習“有效課堂觀察”,這個更復雜。基本步驟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後”,還有3個課堂文化維度,每個維度分為5個視角。比如每個學生學習維度還包括“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5個視角,教師教學維度包括“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5個視角——每個視角又有若干個觀察點!我的乖乖!作為專家學者,他們完全可以這樣研究;一般普通教師,有必要?

反正幾年後那些“新教育理念”如今都銷聲匿跡了。當然,“新新教育理念”“新新新教育理念”還會前赴後繼,接踵而來。

所以,作為管理者,你也應該是一位“把關者”:不是僅僅一夫當關,不讓你學校的老師們輕易過關;而是為老師把關,不讓偽專家、壞專家的空頭理論、假理論矇混進學校來。因為你這個關把不好,必然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學生和教師都成了受害者。

《本草綱目》是本好書,但是你如果不“去糟粕留精華”,完全信服照搬其中的藥方,  管理者肯定都明白“引導勝過強迫”的道理,關鍵是許多學校落實得不好。就比如寫教學反思,學校可以鼓勵但並不要求人人必寫。你可以獎勵那些用心寫的、寫得好的,寫得差的,甚至不寫的也不必難為人家;只獎不罰。要求上進的,他肯定能成為受益者。再比如我們鄭州市教育局提倡教師寫教育博客。認真寫的,人家嚐到了甜頭:某個區直接從博客大賽的金銀獎的獲獎教師裏選拔後備幹部;有的教師通過參與博客寫作順利晉升了高一級職稱,有的藉此提高了知名度後調入了自己心儀的單位,有的甚至華麗變身成了專業作家……不願寫博客的,人家照樣“舞照跳馬照跑”,不會受到任何責難。

仍回到寫“教學反思”這個話題上。

如果為寫反思而反思,教師必然從傳統“重備課、講課,輕寫教學反思”這個極端走向“輕備課、講課,重寫教學反思”的另一個極端。這樣,反思就成了無源之水。再者,教師的反思隨機性很大,既孤立、零散不成系統,又沒有主題統領,反思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影響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或者,反思缺少深層思考、缺少理論支撐,始終處於是淺層次的重複狀態,意義也不大。

以上種種,慢説寫三年反思想成為名師,十年也不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你如果堅持寫三十年反思,你肯定能夠成為一名老教師。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若須臾之學也”,不斷學習或許才真正是成為名師的必由之路。

教師教學反思6

《長城贊》是一幅長聯,敍述了長城悠久的歷史,描繪了長城綿亙萬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讚美了“黎庶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這幅對聯語言精練,意藴深刻,句式整齊,意境開闊,內容博大。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長城資料,提升對長城的感性認識,然後引導學生就對聯的特點對課文進行分析,接着再把上聯、下聯逐句進行分析,邊分析的同時邊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進而對長城的現狀加以介紹,喚起學生保護長城的意識,並進行了背誦的練習,最後又讓學生蒐集古蹟上的對聯,以激發其誦讀、積累對聯的興趣。

從這個課例我得到幾點體會:本文不長,但由於是對聯,與詩詞不同,與其他體裁也不同,學生學習理解起來,看似簡單,但實則很難。

1、從對聯的特點分析本文的體裁特點,突破難點,恰到好處。本文很短,可以只簡單告訴同學這是對聯,然後單從字面理解入手,再深入探究內涵。可是,本文以對聯的形式描寫讚美長城正是作者的獨具匠心的所在。如果這樣簡單處理,對激發學生積累對聯的興趣就不會起太大的作用。而拿出一部分時間對本文進行對聯形式及特點的處理,效果會更好。實際上也是,課後同學們不但對蒐集對聯、積累對聯的興趣濃了,甚至有人愛做一些簡單對聯了。這也是語文教學彈性所致。

2、教無定法,教學設計關注預設,還要關注生成。我原本準備幾個背景資料,準備在各個時機出示,但是教學時,在第一環節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長城資料時,有的同學提到了長城建設的傳説,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也在其中,這時,我就決定調整出示順序,相機把我準備的影音資料出示了,學生很感興趣,後面的學習便沒有出示這個資料。

3、交流蒐集資料的時間把握不十分妥當,主要表現為耗時過長(10分鐘),以至於下面的學習的時裝間顯得緊迫了。這表明,我在課前應引導學生把資料進行篩選,多餘部分可在課下交流,這樣課堂的時間就更自如一些啦!

改進設想:

課前、課後應進行對對聯的練習。課前練習對對聯,既會激發學生積累對聯的興趣,又會使學生對對聯形式特點有所把握,更深切體會對聯言簡意賅的語言風格,進而使學生課上對《長城贊》從形式到內容的理解便捷很多,會節省很多時間,體會會更深刻,同時,只一課時便會完成主體內容。

教師教學反思7

《草原》一文教學嘗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讀自悟,達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一、從整體入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的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草原的景美,營造審美化的課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

二、從學生的感悟入手,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朗讀體會,想象情景和聯繫生活,體會草原的美麗。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凸現了語文學習途徑的多樣化。

三、理解了作者的思路,走進課文中所描寫的情景,使學生真正受到感染,體會情感,培養審美情趣。

四、課內外閲讀相結合,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學生在體會了景美和人美之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對文章的理解得到昇華,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教師教學反思8

我教國中數學二十多年,國中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學習的樂趣在哪裏。以致於許多學生厭學。我認為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一線教師,有些問題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而教師本身素質和能力問題,是能夠改變的。下面我就從有效教學理念出發,結合數學教學的實際來談幾個問題。

一、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教學

所謂教學,是指由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一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展開的。二是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學生只有知道學了什麼以及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去主動參與;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為此,需要藉助一些技巧,所謂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一段時間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二、實現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

要實現有效教學,教師要對本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有準確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數學是做出來的,講得再多最後還是要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才能逐步的理解。總而言之,這些老生常談的教學常規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去摸索和感悟,才能在教學實際工作中做到遊刃有餘,才能最大可能地實現有效教學。因此,要做一名優秀教師光有熱情和奉獻精神是遠遠不夠的,要實現有效、高效的教學,還要有足夠的智慧,和需要教師的自覺學習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方法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教學活動之前,每位教師不僅要認真備好課堂教學的內容,更要充分備好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學習去掌握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備好如何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着教學內容的不同,環境不同,情景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情緒不同,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不同。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具有教育機智。只有當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我們的教學才可能實現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標。要讓學生學習有效,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確保有效,只有有效的教學方案,才能保證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合理佈置作業和及時批改作業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

完成作業是學生主要的課餘自修活動。老師佈置的作業學生是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認真去完成。我們知道,完成作業的目的不外乎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查漏補缺,深化提高。當然,教師可以通過學生作業來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當然,教師一定要做到認真地批改作業,從批改作業中貼近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批改作業中走進學生的思維,在作業中檢驗我們的教學效果,這對於我們實現有效教學大有益處。

五、有效教學的評估應該建立在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上

當我們把教學活動的重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以後,我認為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準就應該是:教師的教學能否使學習者在課堂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就是好課;能讓大多數甚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以往聽課我們只專注老師的表現,實際上聽課更多是看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在學生中所形成的廣度、深度、自覺度如何,學生學的成效如何。

六、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是全面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任務

要實現有效課堂教學,關注學困生是極其必要也是極其艱鉅的教育任務。在教學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無端的指責學生不努力是不合適的。只有及時瞭解他們的學習困難,做到持之以恆,並及時給予他們切實的幫助,考慮他們的需要,給予必要的小灶式指導,這些都是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熱情鼓勵他們不斷進取,使他們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努力方向,然後才會有他們的自覺行動。學困生是最需要老師幫助的羣體,在幫助學困生工作方面,教師一定要有計劃,要講策略,對於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問題,教師心目中要有足夠的認識,對於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應採取緊逼頂人的方法,通過與家長聯繫配合一定要讓他完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他們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及時給予個別輔導,掃除學習上的障礙,以便使他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有效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的基礎上。所以説,對學困生有效幫助是實現有效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面對有效學習這個話題,廣大教師也會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點肯定是一致的,即是每個教師面對自己的學生,一定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關鍵是看我們教師怎樣教,是不是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有沒有管用的教學的良策和方法。教師應該有追求卓越的美好願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時,卻不能丟下一個人,因為,這才是我們教師有效教學的終極追求。

總之,要達到有效數學教學,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但自己要深入鑽研,而且要與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教學反思9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許多教師常常錯誤地把教學反思等同於課後追記,其實,教學反思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一、 反思備課內容

教學前反思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宏觀把握,包括教學定位、設計理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教師在這一環節應主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對新課標和教學內容的反思,如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系統梳理所教學段的全部內容,分析每冊、單元、節內容在全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的變化並結合課標思考為什麼教材會修改或增刪有關內容,在教學中應如何處理和把握。第二是反思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如(1)學生有什麼地理學習需要?這些需要與教學內容間有什麼聯繫?如何在教學中強化它們?(2)學生有哪些興趣、愛好亟待開發以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3)學生是否已具備了支撐新知識學習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還缺乏哪些知識和經驗需要補充?(4)所教各班學生特點有什麼不同?結合各班學生的特點設計哪些不同的教學方案等。

二、 反思教學過程

一般説來,教學設計都是每一位教師課前醖釀,精心準備的。但實際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過程,任何一堂課都不可能與事先設計完全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把握時機,通過快速的課堂教學反思,及時矯正教學行為,演繹出奇特而合理的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效果。在這方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反思教學是否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否引起學生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在講“氣候”一節時,我原本打算按預先的設計結合湛江本地區講解氣温,但我很快發現課堂上學生興致不高,課堂氣氛過於沉悶。於是我靈機一動,給學生出了一道題:假如我們去哈爾濱旅遊,你們最希望選擇哪個月份去?這個題目立刻引起學生的興趣,大家經過討論,紛紛想到了一月份放寒假的時候。為什麼?看冰燈去,很多學生立刻動起手來,但同學們很快發現,一月份我國的南北氣温相差可真大呀。我適時提問為什麼呀?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後,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總結並學會運用等温線、冬季風等相關教學知識,教學效果好。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的發展,才會使課堂充滿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反思成功之處,不斷積累經驗

在課堂教學中,總會有一些成功的東西體現出來,或是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目的的做法,或是教育學、心理學一些基本原理運用的感觸,或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或是師生雙邊活動開展得很成功,或是恰當生動的舉例等。將這些成功的東西及時記錄,日積月累,並把它們歸納處理,提升形成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對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大有好處。如在講世界地理國家部分時,我嘗試在每節課總結時,將整節課內容用順口溜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很感興趣而且使所學內容重點突出,易於掌握。如“中東”一節我總結的順口溜是:兩洋五海結三洲,淡水匱乏多石油。民族文化差異大,戰爭頻繁百姓憂。學生不僅對此興趣濃厚,樂於接受,在我的帶動下,他們也紛紛嘗試自己編寫。如一名學生學完“日本”一節後編寫以下順口溜 :地狹人稠多山國 ,海岸曲折富良港。資源貧乏靠進口,貿易發達經濟強。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使他們學習地理的能力大大增強。

2、反思失敗之處,及時彌補不足

任何成功的課都會留下遺憾,如對教材處理不當,對教學中偶發事件估計不足,對某個問題闡述得不夠深入,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不到位等。教師對這些問題及時進行反思回顧,使之成為引為借鑑的教訓,再上課時,將這部分內容做合理調整。只有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訓,才能不斷走向成功。如在講“地球的公轉與四季變化”一節時,我通過繪製板圖“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夾角”來講解地球公轉的特點。但從學生的反應和課堂反饋情況看,多數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效果不理想。課後,我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發現這節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導致概念模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是突破課程難點的關鍵。於是我從網上下載有關課件,再上課時,學生通過觀看形象的課件,逐漸形成空間概念,教學難題迎刃而解。由此可見,及時反思不足,既是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表現,也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需要。

3、反思學生創新,拓寬教學思路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賞識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的教學素材。如在學完“等高線地形圖”後,為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我佈置了一項作業:按照課本活動題的提示準備材料做一個等高線地形的模型。在接下來的一節課上,我和學生們一起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製作模型。結果,絕大多數學生和我的作品所選的材料都是書中提到的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但有一名學生的作品讓我眼前一亮:他選用海綿作材料,在做成的模型上標註出等高線,另外配有一塊厚玻璃板,當把玻璃板壓在海綿模型上時,立體的模型馬上變成一個平面,一條條等高線清晰地顯示出來。多有創意的做法啊!它很容易地把等高線地形圖的難點化解了。這件事使我感觸頗深: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在他們身上藴藏着無盡的能量,教師要相信學生,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教學中的反思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將反思得到的體會和對策轉化成後續教學的具體舉措,深化對教學的認識,提升自己的教學反思和實踐能力。做好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工作高度負責的表現,它既有利於學生髮展,又有利於教師成長,是整個教學鏈條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教師更應做教學中的有心人,一有所得,及時記錄,以記促思,以思促教,在新課程改革實踐道路上不斷成長。

教師教學反思10

《窮人》這篇文章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説,突出的人物形象是是桑娜和他的丈夫。雖然本身是窮人,但善良的桑娜還是毫不猶豫的將鄰居西蒙家的兩個嗷嗷待哺的嬰孩抱回家。由於課文的基調是傷懷亦是高昂,所以我在備課時首先想到的是講解課文的語調與語速。我覺得本文應該是帶着深深地敬意與同情之心去感知,讓桑娜和她丈夫的善意之舉震撼學生的內心深處,已引起學生的`共鳴。

課上,我讓學生多的總體感知課文中描寫桑娜家庭環境以及其它環境的語句,讓他們體會當時的窮人窘迫的生活狀態,讓他們去思索窮人的日子是多麼艱難。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學生對這樣的環境是有所觸動的,他們一改往日的活潑好動,一下子“深沉”了。我藉機用極富深情的語言和沉重無奈的語調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順勢思考回答。我把重點放在介紹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之上,尤其是桑娜的矛盾心理。我讓學生換位思考,這樣是為了更好的體會桑娜的善良品質,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昇華,從而在心底學會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在這一節課中,我花了很長時間讓學生體會桑娜和漁夫的善良,還有窮人的日子是多麼艱苦。我極力用一種低沉無力而富於感情的語調,激發學生的情感。我認為學習這一課最重要的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高層面是讓學生感受心靈的震撼,學習桑娜樂於幫助別人,善於幫助別人,做好事。本節課,我有以下反思:奠定基調很重要。學習不同的文章,作者有不同的感情在裏面,所以要用不同的語調去烘托。或富有深情,或稍帶傷感,或高昂或低沉。學生會不自覺跟上你的節奏,從而引起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讓學生有感情朗讀也可以增進自身的情感,加深印象。教師有感情的讀,同樣可以帶動學生們模仿老師有感情的讀書,從而不但在獲得知識的基礎上,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也能獲得體驗。課後,我問學生對這篇課文印象怎麼樣,他們都説印象很深刻。我想,或許“帶感情的語調”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使用。

教師教學反思11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兒童時代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表現了蔡老師温柔、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美好品德。文章以一個兒童的眼睛、兒童的心靈,去觀察老師,去感受老師,跳出一般讚頌老師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摯,極富感染力。

良好達到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非常關鍵。它有利用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使新舊知識自然銜接。設計導語如下:“平凡小事見真情”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恰恰是這句話在現代作家魏巍的回憶性散文《我的老師》中妙筆生花。本節課咱們師生共同體會“平凡小事”見“真情”。

這節課的重點是欣賞文章中的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細節描寫來深入體會文章中藴涵的深情,基本完成。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引導者、參與者,努力在作品與學生心靈之間架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但是老問題,一、很難調動全部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很多學生的惰性,是一種懶與思考的惰性!二、學生無法將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順利的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或者體會不深,表達不清。能基本達到要求只有20多個學生而已。還有一半的學生依舊是聽甚至無法參與到課堂中來。

課堂時間把握不好,由於前面的體會語言細節環節不好,後面時間也不夠了,如:讓學生找出蔡老師做的哪些事反映蔡老師的哪些性格特點耽誤時間過長。結果後面的一個給以前老師寫明信片的拓展遷移訓練環節感情調動不夠。看來還是要在課堂氣氛節奏的調控上多下些功夫。不過,和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相比,學生畢竟已經有了體會探究獨立思考習慣,無論是好還是壞。其實課堂中自己最興奮的時候是學生提出了許多好的句子和詞語,是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和學生共同臨時探討是最快樂。這個時候才有點教學相長的意思。

教師教學反思12

本月主要學習了幾篇第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課文,有《翠鳥》、《燕子專列》、《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樹》這幾篇課文,3月教學反思。

在《翠鳥》一文的教學中我帶着學生仔細品讀分析了文中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的段落,引導學生學習有順序抓特點地描寫事物的寫作方法以及抓住重點語句和關鍵詞品讀翠鳥動作的迅速敏捷。

在繼《荷花》一課小練筆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種花之後,我讓學生寫了第二次小練筆,寫寫自己喜歡的一種鳥。

我提醒他們仿照課文我順序地進行外形描寫,也寫寫這種鳥動作身體,再表達你的情感。

大部分同學完成得較好,能相對規範地寫成一篇三段式小作文。

這讓我又一次感受到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同時也使我意識到這樣的小練筆容易着手,學生沒有什麼為難情緒,也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習作水平。

小練筆在解放老師中讓學生輕鬆模仿學習寫作!

接下來的三篇課文都是以串講為主。

《燕子專列》首先讓學生質疑課題導入新課,引出第一段並順勢介紹瑞士,接着問“燕子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品讀體會燕子困境。

“那麼人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學習第三四段。

在學到小貝蒂的段落讓學生拓展説話,感受小貝蒂不怕困難、尋找燕子的愛心,教學反思《3月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圍繞“小村莊原來怎樣”“最後變得怎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幾個問題展開。

這篇文章有個難點就是體會意思深刻的句子,“日子過得還都算不錯”“大雨沒喘氣兒”這些比較容易理解。

比如“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在這個難點的突破上我們班沒有達到良好效果。

在我的課件中前面有出示各種人們靠斧頭創造的一切,也對什麼都沒有了做過解釋,我問“沒有了什麼”學生根據課件基本能説出。

當我講課後習題時就沒人吭聲了……看來大家還是沒深刻體會。

不過也有同學説出,什麼都沒有了包括村民的生命。

對於“鋒利的斧頭”看來還是引導不夠,讀得太少。

《路旁的橡樹》是自讀課文,以自學為主,主要圍繞橡樹的樣子,為什麼工人停下了,怎麼辦,最後體會築路人高尚的心來展開教學。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學生也都能體會人物的心理和品質。

不過我發現孩子們在表達上總是不能清楚、明白、相對準確的説出自己體會到的。

看來規範説話,引導説完整,表達清楚還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最近這段時間的教學,通過説或者寫下來,我也在有意識讓他們積累詞語以讓自己能更準確到位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個單元的綜合實踐活動(瞭解家鄉的環境)的開展我還是有些苦難。

我讓學生蒐集了相關環境(比如空氣和水污染,人們做了什麼,綠化怎麼樣,讓他們去查找一些現象、原因和措施等)的資料,也告訴他們可以小組合作(不過我沒給他們具體分工),可以去觀察、訪問、查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圖片、音像或表格等。

但我發現效果不好,學生比較迷茫,不知道怎麼做好,只是簡單蒐集了些相關資料。

該怎麼引導開展和具體佈置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呢?

教師教學反思13

美術活動《月光下》我把它設計成一個美工綜合活動,採用摺紙、剪貼、繪畫相結合的美工形式完成整幅作品。讓幼兒先在黃色紙上畫一個圓形月亮,剪貼到紙上,然後用正方形的紙折出房子,貼到紙上,再用廣告紙剪貼畫、動物,最後用蠟筆畫出星星。活動前我做好充分的準備:膠水、剪刀、油畫棒,黑色底版紙、摺紙材料、黃色小卡紙整整齊齊地放在桌上。老師講解以後小朋友開始動手,剎那間整齊的桌面亂了起來,這邊蠟筆撒了,那邊膠水倒翻了,有的小朋友還把剪下來的東西貼到旁邊小朋友的紙上了……,老師忙得暈頭轉向。

活動的設想是讓幼兒採用多種材料、運用多種方法表現月光下的情景,每個步驟分開來看挺簡單的,但是結合起來卻是意想不到的雜亂,特別是對剛進入中班的幼兒來説,缺乏操作的條理性,顧左不顧右,桌面上這麼多操作材料,影響了孩子的操作思維和空間,最後導致活動混亂。

看來,教師在活動設想會考慮欠周到,應該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操作常規建立情況逐步增加操作材料,而不能一下子提供這麼多材料和工具,弄得孩子們手忙腳亂。可以在繪畫的基礎上增加摺紙粘貼,房子用摺疊的方式,其餘的內容則採用繪畫的方式,這樣既利於幼兒操作,又把兩種美工技能結合起來,這樣的調整可以使活動更有秩序。

教師教學反思14

一、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習興趣。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某個知識點時,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儘量減少機械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採用色彩鮮豔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有趣的故事,迷人的遊戲。儘可能讓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

2、教學就是生活,生活中無處不包含數學。

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應密切聯繫,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學習的重要,激發和培養持久的學習動力。比如,我在教學連減時,我設計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姐姐有20元錢,第一天買學習用品用去5元錢,姐姐還剩多少錢?第二天姐姐用剩下的錢買了一個玩具小貓10元錢,姐姐還剩多少錢?學生很快説出:20-5-10=5(元),熟悉的活創設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和實用,對數學學習產生親切感和實用感。

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即能力,掌握了方法就等於擁有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而這把金鑰匙不是靠授予,而是靠習得。教學中我還善於讓學生總結出學習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又激活了學生創新的思維火花,邊做邊想,百倍勝於只做不想。

二、教學中必須加強訓練。

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要想成為游泳健將就要到大海里去錘鍊,以計算教學為例,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教學中,每堂課基本上都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口算。形式多種多樣,有搶答、個人答、開火車等等。每天讓學生練習一頁心算口算,從一天來看,每堂課五分鐘的口算練習時間不算多,但持之以恆,聚沙成塔,就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三、教學中必須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慾望。

在組織教學時,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創設各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要弄懂和學會數學的慾望,引發認知衝突,使學生產生新的學習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懸念,創造一種特殊的情境,能激起思維的火花,促使思維的列車風馳電掣地向前駛去,進而把注意力和智慧集中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

四、開展適當競賽,提高學習熱情

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為了表現自己而信心十足,熱情飽滿,一心一意地投入學習中,適當開展競賽,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組織了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看誰的解法多”、“比比誰的方法更巧妙”。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激情亢奮,妙想倍出。再如在筆算加法練習課中,組織看誰最細心的比賽,大張旗鼓地表揚細心做題的同學,評比細心標兵,獎給他們小禮物,培養了他們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比賽形式有多種多樣,經常用的是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增大,學生參與的熱情就會更高。競賽活動活躍了學習氣氛,減輕了學習壓力,多數學生在急於表現自我時不知不覺掌握了知識技能,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拳不離手,戲不離口,練習是掌握和鞏固知識的必要途徑。

要掌握和鞏固知識,必須靠練習,怎樣練習才更能有效呢?要做到了以下五點:

1、練習要有目的性,明確這個題為什麼要練,不要盲目練,以免加大學生課業負擔,練後,教師一定要批改,老師才能發現問題。

2、要保證練習時間,讓學生儘量在課內練習發現問題,老師一對一地進行及時更正,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所學內容。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保障了做作業的質量,更主要的是能當面批改作業。使個性化的問題都得以糾正,就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得到了足夠的單獨輔導時間。

3、合理安排練習內容,精心設計練習題。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練習對他來説恰到好處的題型題量,使他們取得自己能力範圍的最大進步。

4、基本內容經常練,關鍵內容和重難點要集中攻關,如每個星期週末,設置了練習卡,練習卡的內容是二星期以來所學的基本內容、重點、難點歸納在練習卡上,讓學生回家獨立完成。星期一交上來批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這樣,就達到了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及深化。

5、注意安排新舊知識點的聯繫的題目,設計的練習題要能啟發學生的思考,不片面地追求練習的數量而忽視質量。

總而言之,數學課,課堂上要注意問題的生成,這樣,堂內出現的問題多了,課堂外出現的問題就會少些。還有,就是要落到實處,學生每次的練習都要有針對性,認真批改,不能只求數量不要質量。

數學教學是辛苦的,也是有趣的,讓我們苦中取樂,以甜淡苦,讓我們津津有味地品嚐跋涉探索中的快樂吧!

教師教學反思15

反思一、教師要敢於創新

作為一個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自己在教學行為中更應大膽創新,比如在對待教材上、課堂結構上都可以突破常規來進行教學。

在上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已有了一定理解能力的實際情況,直接講述頻率和振幅這兩個概念,同時注重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一來打破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神祕感,同時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使學生增加了對科學的感悟和體驗,教學效果很好。這個創新讓我自己也有成就感,以後的教學還要不斷嘗試各種新方式。

反思二、生活用品也可以是教學資源

物理教學中有好多實驗可以用生活中的用品來代替或補充實驗器材,下面就是我用一次性茶杯做物理實驗的情況。

由於一次性茶杯質量小,質地柔軟,便於加工,不易破碎,我在課堂上也多次使用。

1.測量液體温度

用一次性茶杯代替燒杯,給各個學習小組分別發三個茶杯,並分別裝熱水、温水、冷水,先讓學生用手感知並估計水温,再用温度計測量和比較。

2.講解流體壓強時

將兩個一次性茶杯倒下放置,相距5~8釐米。用吸管向中間吹氣,兩個茶杯聽話地向中間靠攏,即可有效地説明流速大壓強小,也可形象地讓學生理解船隻在同向航行時不可靠得太近的原因。

3.講氣體壓強

用一次性茶杯罩住嘴,並用力吸氣,杯子發生變形(變癟了)且不會掉下來,這可演示説明大氣壓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