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彙編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7.78K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彙編15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

吃完飯照例我帶着孩子們出來散步自由活動,我發現劉燁偉和郭駿鴻他們不知是什麼原因聚在一起,似乎還在爭論着什麼。我悄悄地走過去,他們似乎在挖什麼東西。"你們在做什麼呢?""老師,我發現了一個'寶石'!"劉燁偉大聲地回答我,並且讓開了一個小縫。我好奇的探過頭去,原來不知道是誰在地上埋藏了一個玻璃球只露出一個小小的反光點在閃閃發光。他們在用小手用力的扒着,不少小朋友的手指甲裏已經滿是泥土,我趕緊問他們:"你們這樣挖小手疼不疼呀?""老師我的手疼了。"劉燁偉接着説到。"我的有點疼""我的也是"……"那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給挖出來?""用鏟子"宋振豪説道,郭俊鴻馬上説到"這裏沒有"劉燁偉不知從哪裏撿來了一個小石塊,問道:"老師這個行嗎?"我沒有立即告訴他答案而是説:"你可以試一試"他用力的在地上划着,玻璃球在地上暴露的部分越來越大,他高興地説"行,這個行。"其他的小朋友也爭相效仿從地上撿了些小石塊在地上用力的划着,我趕緊提醒他們"小心一點,不要劃到其它小朋友的手"他們很聽話的放慢了速度,避開其它小朋友的小手。看着他們幹得這麼開心,我沒有過多的干預,也沒有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只是再次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後便去看着那邊的幾個小朋友去了。

沒過多久郭俊鴻就拿着那個"寶石"跑了過來,很高興地對我説:"老師,你看我挖出來了。"孩子們都興奮的圍着我。"老師這是什麼呀?""這是一個球嗎?"我很認真的告訴孩子們:"這是一個玻璃球。""老師我想玩玩""老師我也想玩""老師給我看看吧"……

"每個小朋友都想玩,但是卻只有一個玻璃球該怎麼辦呢?""老師我先玩"宇軒説到,"老師我想玩"張舒琦説到"可以小朋友一起玩"舒羽説道。我趕緊表揚了舒羽的想法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玻璃球。我們想出了許多得玩法可以扔着玩、可以藏着玩、可以踢着玩……孩子們玩得十分開心。

一個小小的玻璃球,一個意外的發現,卻給孩子們帶來了巨大快樂,我想對於孩子而言快樂也許就是這麼簡單!只要你肯發現快樂可以無處不在。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2

金茜是從小班直接升入大班的孩子,她是個漂亮而且文靜的女孩,記得剛來的時候,她不會主動和我們交流,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她能夠主動和我們交流了,還經常過來和我説説她身邊發生的事情。

可是最近在幼兒園不願意做操,有時排到隊伍中來也是有氣無力,想做就做,不想做了就蹲着,甚至找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説話。 我看到此景,就要求她跟着我做操,而且讓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做好。但效果並不大好,她依然是放任自由。

我考慮再三後決定,在離園前,把金茜抱到懷裏、親親她,然後跟他約定好,並告訴他約定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金茜很感興趣的跟我做了約定。第二天到了做操時間,我提醒金茜:“還記得昨天我們的約定嗎?金茜做起操來果然精神抖擻,我也趕緊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鼓勵了她,她看起來特別的開心!和孩子約定好一件事情,然後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而願意為之做出努力,這就是一種很良好的責任感。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3

為了加強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聯繫,幼兒園每學期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可以讓老師與家長之間有更多的瞭解與溝通。而每次的家長會之後,也都會留給我們一些思考與問題。

這次家長會結束之後,依然有一些家長留下來與老師進行單獨地交流,迪迪的母親也是其中的一個。迪迪是我班一個比較乖巧、聽話的女孩子,還經常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呢!母親説,原來孩子進入大班後,接觸的事物多了,瞭解的信息豐富了,他們開始有了自己很多的想法。迪迪的母親長得較胖,小迪迪覺得母親太胖而顯得不漂亮,常常在家中數落母親的身材,有時還要求母親不要到幼兒園來接自己,免得被同伴嘲笑。最後迪迪母親説道:“張老師,你幫我説説她。”我以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了二年半,我很瞭解他們了,而迪迪母親的一番話,讓我不得有又一次地重新“審視”他們。在開完家長會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該怎樣讓小迪迪以及其他的孩子轉變觀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呢?直接的説教肯定難以讓孩子信服,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某一天的用餐前,我和孩子們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你覺得什麼是最美的?”問題上,繼而又轉到“你覺得是胖美還是瘦美?”的話題上來,孩子們頓時像炸開了鍋,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我覺得是瘦美,模特兒都是很瘦的,明星也都是瘦瘦的。”“不對,不對,媽媽告訴我以前香港有個明星很胖的,叫肥肥,她胖可是也有很多人喜歡她。”“瘦的人穿衣服很好看,胖的人穿了就不那麼漂亮了。”“可是胖的人力氣大,日本的相撲運動員力氣大,舉重的運動員也都是很胖的,還可以拿金牌。”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勇於亮出自己的觀點,爭論得相當激烈。看孩子們爭得難分上下,我又問道:“那麼胖和瘦有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呢?”爭論得異常激烈的孩子們剎時安靜了下來,進入了新的沉思。傑傑説:“太胖了容易生病,我爺爺很胖,還得了高血壓,每天都要吃藥。”“可是太瘦的人會沒有力氣的。”在孩子們反覆地討論中,他們終於得出人胖和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關鍵是要身體健康就是最美的。孩子們一句句稚嫩的爭論,我用筆將它們記錄了下來,並通過班級網站呈現給班中的每一位家長,不知道家長們看了以後會有何感想?也不知道這次小小的討論是否對小迪迪以及她的母親會有所幫助呢?

隨着認知的豐富,進入大班後的幼兒在個性特徵方面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對自我的評價和對周圍人的評價,不再輕信成人的評價,面對這一時期的孩子,我們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幼兒形成更為正確的自我評價和對他人的評價,為以後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打下基礎。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4

我是“四環遊戲小組”的志願者,經常會去那裏帶孩子們活動,與他們一起遊戲。遊戲小組裏有個愛發脾氣的小男孩,叫小可。每當老師沒有選他當小組長或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時,他就會眉頭緊鎖,拳頭攥得緊緊的,然後生氣地往外跑。如果他與哪個小朋友有點小摩擦,他就會大發脾氣,還會拔出拳頭給對方一拳。因此孩子們常常形容小可的脾氣像空氣一樣大,大家都不願意與他交往。我也很為小可的壞脾氣而頭疼,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都會冷處理,讓他自己平靜下來,但我發現結果似乎陷入了惡性循環,大家對他越不理不睬,他的脾氣就越來越大。

一天早晨,我正在益智區和孩子們下五子棋,就聽見美工區傳來孩子們的聲音:“老師,小可又發脾氣了!”我趕忙過去,發現小可緊攥着拳頭打了旁邊的小程兩下。我立刻制止了小可,把他拉到一邊,想問問到底發生了什麼,可是小可一句話不説,只是氣呼呼地站在那裏,滿臉的氣憤和委屈。這次我決定改變以前的做法,先安撫一下小可的情緒。於是我輕撫他的後背,讓他靠在我的胸前,輕聲地問他:“為什麼要打別的小朋友?”他委屈地説:“小程不給我用剪刀。”我説:“向別人借東西,應該有禮貌。”然後我向小程遞了個眼色,接着説,“如果你現在有禮貌地向小程借剪刀,我想他一定會借給你的。”

在我的鼓勵下,小可小聲地對小程説:“你能讓我用一下剪刀嗎?”小程點點頭,把剪刀遞給了小可。

我趁機説:“小可你看,你禮貌地對別人説話,別人就會對你很友好。發脾氣是不管用的,打人更是不對。你要先向小程道歉。你打了他,他還願意把剪刀借給你。你應該謝謝他。”

小可借到剪刀後,心情愉悦多了,他對小程説:“對不起。謝謝你!”

其他孩子聽到小可的話都忍不住笑了。我趁熱打鐵:“小朋友們,你們誰想跟小可做朋友呢?”姍姍和軒軒都表示願意跟小可做朋友。小程也説:“只要你不發脾氣,我就會和你做朋友!”

我建議每個人做一件美工作品送給他好朋友。於是,大家動起了手,小程折了紙飛機,軒軒畫了一幅畫,姍姍折了一條烏篷船,小可也剪貼了一隻小蝴蝶。小可收到小夥伴的禮物,高興極了!聽説後來孩子們經常會互送作品,姍姍還和媽媽一起用紙杯製作了美麗的菊花,上面畫着笑臉,還寫了“祝小可快樂”的字樣。聽小可媽媽説,小可把同伴送的禮物當寶貝,碰都不讓別人碰。

現在的小可再也不像從前那麼愛發脾氣了,遊戲小組的小朋友都已經成為了他的好朋友。大家相處得非常融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小夥伴之間的濃濃情誼是兒童快樂童年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孩子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多為孩子創造機會,營造氛圍,鼓勵孩子和夥伴交往,幫助他們建立親密、融洽的同伴關係。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5

尊重是現代文明社會中文明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尊重也是社會性發展重要的內容。作為教師,要做尊重他人的模範。一次畫蝸牛的美術活動中,繪畫水平仍處於塗鴉期的小寶興高采烈地交上她的作品。孩子們看到後紛紛説“這是團什麼呀”“亂七八糟的”小寶聽後低下了頭。我問大家:“你覺得小寶的小蝸牛正在幹什麼?”孩子們仔細看了一會兒,想了一會兒,有的説它把頭縮進去睡覺,有的説它心情不好,躲進了家,還有的説它沒有朋友,它不想出來,大家也覺得即使是一團圈圈也很有趣,我説:“每個人的畫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大家也這麼覺得,再也沒有人説誰畫得不好,因為聽到其他人的介紹後,他們也覺得每一幅都很有趣,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我從他們的眼裏看到了理解和尊重。可見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待別人的態度,如何引導,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產生影響。

作為教師,要促進幼兒親社會性情感的發展。有一次,小宇在走路時摔了一跤,小朋友看了笑了起來。之後,我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如果你是小宇,你喜歡大家笑你麼?你的心情怎麼樣?換位思考後,大家有了不能取笑別人,還要關心、幫助別人等親社會性的情感,小朋友們認識到嘲笑別人是不對的,進而學會幫助處於不幸的同伴。

無論是教師和幼兒間、教師和家長間、教師和教師間,都應該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的心理氛圍,使得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能發自內心地、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在這種尊重的文化氛圍生活的孩子,自然而然學會了尊重別人,也獲得他人的尊重。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6

慕辰是我們班長得比較高,身材微胖的孩子。才入學時總是由姥爺姥娘接送。一段時間後姥娘告訴我,孩子爸爸媽媽一直在外上班,所以孩子基本跟着他們。看得出來姥娘姥爺特別疼孩子,來學校是老孃親自把小椅子搬到她身旁,把積木端到她身邊。只要慕辰稍有不滿情緒,姥娘就會陪着她,詢問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她了。還囑咐她身邊的小朋友不要欺負慕辰,和她好好玩。由於姥孃的過分疼愛,甚至是溺愛,導致慕辰養成了不少壞習慣。如:

1、自理能力差,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大多能自己去接水,送小杯子回家。慕辰卻做不到,即使去廁所也需要老師幫着脱、提褲子。

2、脾氣暴躁,愛發小脾氣,愛哭。有一次我們進行音樂課,音樂課進行不到10分鐘,就聽到了慕辰的哭聲,老師只能中斷了課,並詢問原因。

3、有些蠻橫,和小朋友產生矛盾總是用暴力解決。倩倩不小心站了她的位置,她就用嘴去咬她。

發現問題後,老師及時與家長交流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總是説:孩子在家特別聽話,也很懂事;孩子不跟着爸爸媽媽,我們要照顧好她,也希望老師在學校多照顧照顧孩子。

為了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我們進行了家長開放日活動,把孩子平時的表現做成了小視頻,並蒐集了大量的幼兒一日生活活動圖片。讓家長通過觀看影像發現自家孩子身上的不足。家長開放日非常成功,家長看到了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實況,知道了孩子的優點和不足。開放日結束後慕辰的姥娘找到了我們,並主動説:“看到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我們慕辰確實有些缺欠”。慕辰的老孃很願意接受老師的意見,配合老師。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慕辰有了很大的變化:來園後會自己主動搬小椅子,還會給其他小朋友搬座位呢;在活動中學會了謙讓分享,變得更獨立了。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特別高興,老師也為之高興。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7

在常人眼裏,他可以説是一個十足的“小淘氣”。一次,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當老師要求大家仔細聽音樂,用肢體動作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時,他一直躺在地上……我問他為什麼要躺在地上,他的回答卻讓我體會了一回童真。他説,躺在地上,聽着音樂,就想到自己像躺在草地上一樣,小草軟綿綿的,還看到了蝴蝶在飛,聽到了小鳥在叫……

上學期,班裏招收了十幾名幼兒園周邊農村的孩子(包括他),他們在剛入園時根本不聽召喚,同伴之間也常常用肢體衝突代替言語溝通,給教師的日常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擾。一天,他爺爺告訴我,説他在家常“耍死狗”(陝西方言,無理取鬧的意思),一鬧起來,就會在地上打滾,任憑爺爺怎麼做,也不肯起來,一直要鬧到精疲力盡才肯罷休。

知道了這一情況後,我想,與其對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還不如將此視為一個教育契機。一次户外活動時,我問他:“聽你爺爺説,你在家喜歡在地上翻滾,而且翻得挺好,是嗎?”他的眼睛一亮,很興奮地點點頭。我接着説:“那今天我們來一個翻跟頭比賽,比誰翻得好,怎麼樣?”我的這一提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於是,我趁熱打鐵,組織大家用地墊在地上鋪出了一條直直的“路”,同時提出了活動要求:(1)所有人必須按次序輪流翻跟頭;(2)必須在拼好的地墊上往前翻跟頭;(3)到了終點後再掉頭翻跟頭返回起點。大家對這項活動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我宣佈活動結束了,還有很多孩子説要繼續玩這個遊戲。我便抓住時機,向孩子們承諾:只要你們在活動時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以後老師天天組織你們玩這個遊戲。

説來也真神奇,隨着翻跟頭遊戲活動的持續進行,他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慢慢步入了正常軌道。他爺爺告訴我,在家他比原來聽話多了。後來,我把翻跟頭遊戲命名為“翻個跟頭十萬八千里”,還為這個遊戲配上了背景音樂《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於是,他更是樂此不疲。在本學期的春季運動會上,這個遊戲被指定為表演項目,孩子們的表演得到了家長和其他小朋友的讚賞。

他的變化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因勢利導,比強行制止要明智和有效得多。這件事也讓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冷靜,學會了寬容,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分享;這件事還讓我對他充滿了感激之情。感謝他讓我構思出這樣一個精彩的遊戲活動。

換個角度看他,其實他真的很可愛!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8

讓孩子多看一眼

大班孩子對於幼兒園裏的習慣很熟悉了,但就因為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適應,對同伴們的熱烙,孩子們之間的言語和行為都比小中班更為突顯,班級裏感覺是鬧哄哄的,甚至於上課孩子們的思維都不能夠跟着老師轉,想和同伴説説悄悄話,注意力很不集中“你走他在跑,你停他在走”。

那麼如何吸引住孩子們的眼球呢?

1.教具的選擇與運用要注意保持新穎性,因為新穎性能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以穩定和持續。

在音樂活動《阿細跳月》中,我將月亮的教具做成了用一根線將月亮系在黑板上,將線移動,月亮也就跟着動起來了,孩子們非常喜歡,並且對活動很感興趣。

一般在選擇教具時,僅侷限於平時生活中的原版、原物是不夠的,教師可對教具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做些效果處理,使教具表現出適當的誇張而與眾不同,這樣會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靜致動。

在嘈雜的環境中,孩子們會更加興奮,孩子們對活動的反應也會很激烈的。我就用音樂或者拍手的形式等先讓孩子們安靜下來以後,我再給予一定的任務,孩子們在安靜的情況下,效率是比較高的,同時我對孩子們也以輕聲説話為主,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會自然地集中起來。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9

有一次户外活動時,孩子們驚奇地發現草地上有許多枯樹枝,便紛紛停下腳步玩了起來。他們有的把樹枝插在泥土裏,有的把樹枝折成一根根小棒,有的乾脆把樹枝當成花束送給我……看着孩子們對樹枝這麼感興趣,我便帶他們去草地旁的小山坡撿更多的樹枝。

在撿樹枝的時候,孩子們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樹枝為什麼會斷呢?”“我知道,冬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小樹枝捨不得小樹葉,就陪着他一起落了下來。”“快看,我撿了這麼多,待會兒插在泥土裏會變成一棵棵小樹。”……孩子們把撿到的樹枝帶回了活動室。這些樹枝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有的把樹枝折成小棒做起了排序遊戲;有的用綠色卡紙剪成樹葉裝飾樹枝;有的在樹枝上掛上自己做的賀卡,變成了許願樹;有的用縐紋紙把樹枝裝飾成漂亮的花枝……瞧!瑤瑤畫了許多蘋果貼在枝丫上,一根乾枯的樹枝馬上變成了一棵果樹。傑傑、佳佳、思思用長短不一的樹枝拼成了三角形、長方形、桌子、椅子、電視機等……於是,我進一步順應幼兒的興趣,充分利用他們喜歡的樹枝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然物的美。如在數學活動“5以內的口編應用題”中,我利用樹枝和孩子們一起創編應用題;在科學活動“四季的變化”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樹枝從春天到冬天的變化過程;在美術活動“冬天多麼美”中,我請孩子們把樹枝粘貼在畫紙上進行創作……

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我們深入研讀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時刻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支持、提升幼兒的遊戲,就能滿足幼兒的探究慾望,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0

玉章是一個好動的孩子,由於家長的管理不當,構成了孩子自以為是的性格,經常和小朋友找事,之後還要來個“惡人先告狀”。小朋友和老師都不喜歡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堅信如果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教育,必須會有起色。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次活動中,他過來告狀,我就先讓他説個夠,當時不表態,對他進行冷處理,等他激動的情緒平息了,注意力開始轉移了,這時再把他叫過來,明確地指出他的錯誤所在,並且事後與家長取得聯繫,要求他們配合老師指出他的過錯,這種方式切中要害,慢慢地,玉章變了,變得乖巧多了,也聽話了,講理了。

看到他的這些變化,我很欣慰。是的,孩子本質不壞,只是沒有引導好,今後他會從其他小朋友中得到友誼,會比以前更快樂,而我也有了成就感,也很快樂。

小獎品

這天張海苒的媽媽來送孩子時告訴我,張海苒昨日回家説:“這天方老師表揚我了,還獎給我一朵小紅花!”我明白表揚對於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麼,但真沒想到張海苒竟這麼在意我對她的表揚和鼓勵,因為在這以前我幾乎沒怎樣注意她,更談不上什麼表揚了。

張海苒在早幼兒園不太愛説話,上課也不太愛回答問題,從不給老師惹麻煩,平時我也不太注意她,幾乎沒批評過她,表揚更沒有幾次,所以,我也常認為這樣的孩子沒什麼問題。她那麼讓人省心,我真期望班上再多幾個這樣的孩子,因為做了好多年教師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為了維護羣眾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行為問題突出的孩子費勁心機,以求得他的轉變和進步,但卻忽視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

一、 區域開始前,設佈局

一個好的環境不僅能滿足幼兒的遊戲要求,還能讓幼兒在其中學到知識,如何來創設一個適合幼兒的區域環境,每次開學前,都是讓我們費盡心思的一個過程,在設計區角時,不僅要考慮角色區的大小位置還要考慮區域遊戲的位置,及兩者的融合,幼兒桌椅的擺放,區域動靜的區分等。在每次佈置區域時,我都會把要開設那些區角內容一一羅列出來,在腦海裏把規劃區域的所在之地,所用之材,每次都會想很多次,成型一次發現問題就打破一次,覺得滿意了才能安心睡去,第二天到班級裏搬弄櫃子、椅子,看效果。然後根據現場再做調整,基本成型後才能停下來,我這樣的做法,我覺得就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先設計一個區域格局圖,它是有規範的設計草圖的,而我只是腦海中的遐想,有時晚上想好的,可能到了早上的時候部分就會忘卻,看了書後,我想如果以後要再次進行區角的佈置時可以先設計個草圖,這樣隔天實施時就不會忘了,俗話説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二、 區域開展時,整佈局

區域位置想好後就是要進行搬動櫃子,椅子進行擺放的過程,其實有很多時候想的和現實是有區別的,如對教室尺寸、櫃子長度的估算,就如這次我帶小班的時候,換了新班級教室的格局不同,還有小班遊戲和大班遊戲的區別,小班要三個娃娃家,再加一些其他的店,區域活動也有生活區、益智區、美工區、語言區、建築區等區域,一開始我在腦海中想的是把三個娃娃家並排在教室的南面,其他區擺放在教室的西面,因為東面和北面是黑板和衞生間、午睡室的入口。 放了保温桶架和杯子架就佔據一個快地方,北面就沒有位置放區了。在擺放娃娃家的時候其中兩個娃娃家佔了四分之三的位置,一個娃娃家因為有進出活動場地門的原因,位置只能往長裏擺放,和我之前想的感覺小了很多,但是由於空間、位置的原因,就只能如此擺放了,因為孩子們沒有參與進去,所以也不能判斷是否合適。儘量的把孩子的家佈置的温馨一些,劃分了廚房、客廳、房間等區域。把原本靠牆放的鋼琴橫了過來作為了娃娃家和公共汽車的隔斷。在實際進行整理班級區域時只有利用好了班級中的每一件物品,考慮好它擺放在區中的用途、對幼兒的發展等因素,才能最大限度的把區域規劃的好一些。

三、區域開展後,調佈局

區域的擺放是要在實踐中進行千錘百煉,適合的保留,不適合的要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是區域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適合幼兒遊戲,就像之前我擺放的三個娃娃家中的那個長條形的娃娃家,在遊戲中發現不僅空間感覺小,還有就是長長的缺少了家的感覺,在實踐中發現這裏並不適合開設娃娃家後我就把娃娃家搬到了美工區,把桌椅靠的緊湊了一些,小班幼兒遊戲的時間多,集體的時間少,所以只要保留夠坐的位置就可以了,把多餘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充分的進行遊戲。多出來的這個空間新開始符合孩子的寵物店,坐在墊子上抱抱小動物對於剛入園的孩子來説比較的温馨,可以減少他們的入園的焦慮。同時把語言區和它進行了結合看看書和動物説説話都能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還有用鋼琴隔出的前後兩個區域,前面的區域擺放着汽車頭和後來開設的早餐店,走進來讓人會覺得比較的凌亂,一開始我沒有覺得,又來經過陳老師的指點後又進行了調整,把鋼琴前移,早餐店放到鋼琴後面,這樣早餐店擺開後就不用收起來,看着比較的整齊,同時把一些放在其他區的小櫃子搬來當成了操作枱,動物之家的盒子也進了調整,開闢了一塊孩子可以靠着看書的閲讀區,使得孩子更加靜心的閲讀了。

一個好的區域的佈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現實的.需要進行調整的,在每次的調整過後它才能更顯得完美。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1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裏説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令的口氣,很多孩子把這樣的不良習慣也帶到了幼兒園。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區域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氣對小朋友講話。如:奎瑤給我拿鉛筆來,潤琪給我拿着樹葉和剪刀等等,針對班級的這種情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1、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替別的幼兒着想,幼兒的行為動機初始一般都是“為我”而不是“為他”。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之後,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佔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來進行選擇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考慮別人。2、幼兒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間進行語言交流,往往認為自己不必客氣,常常有意無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氣説話,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3、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説話的口氣,幼兒行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為了改掉幼兒用命令式的口氣説話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互相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級更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創造處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並且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懷、愛護,其次要耐心細緻地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請別人幫助應該有禮貌別人才樂意幫助你,説話像下命令、別人會討厭你,不願幫助你。我們還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後,要在一日活動中我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隨時糾正幼兒命令式的講話。如果發現幼兒是在情緒不好時命令別人,老師就告訴他:“心裏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就告訴老師,用命式的口氣講話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把情緒帶給別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氣講話的不良習慣,還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非常高興。教育隨筆教育隨筆範文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2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當我看到那些體罰學生的案例後,感受頗深。孩子的小小心靈是如此的脆弱,那些被體罰了的孩子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暴力的行為影響他們的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將解決問題的方法變成以暴制暴。這樣教育出來的花朵怎能健康成長。

都説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園丁要給小樹剪枝修葉,修葉要講究方法技術部是隨隨便便的亂砍亂剪這種毫無技術的粗俗的行為只會讓小樹苗遍體鱗傷,無法變成參天大樹,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做到以正確的方法來給孩子剪枝修葉,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社會標準時我們要給兒童一個厭惡刺激,使之在這種厭惡的刺激下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機率,但這種厭惡刺激絕對不是體罰,打罵。

如果孩子有不良行為,可以暫時的“剝奪”他的一些權力和要求。但是對於那些6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這種處罰方式僅限於1天,而不是1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1天的處罰是讓孩子每天都約束自己,知道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和同伴打架呢,還是選擇和睦相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並且瞭解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那麼有好的方法為什麼還要用那種粗俗的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的方式呢?因此拒絕體罰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應有的素質,和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對於幼兒園裏的小孩子,孩子的某些行為只是是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發生了某些不良行為,只要不影響到別人,我們就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鬧騰沒有效果,他自然會選擇放棄。

其實孩子就是老師的影子,教師的語言、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是非常喜歡模仿的,老師的語言、行為很得體,孩子也一定是個懂禮貌的孩子;老師的語言、行為很粗魯,孩子也一定很快學會,以同樣的語言、行為對待家長和小夥伴。都説幼兒時期幼兒的心裏如果受傷,那勢必影響孩子的一生。以後的生活中也會一直產生逆反、自卑的心裏。所以,教師對待孩子們一定要充滿愛心,語言、行為一定要慎重,哪怕隨口一個粗俗的口頭禪,教師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幼兒影響是很大的。

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向體罰孩子説不!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3

開學一個多月了,寶貝們都很熟悉了,見到老師也知道問好了。可是我發現我們班的樂樂小朋友,不愛説話也不愛問老師好。

上午來園時,小朋友都知道問老師好,只有樂樂從我身邊走過去,頭也不抬。我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是我哪裏做的不夠好嗎?

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在玩玩具。我悄悄的來到樂樂身旁,他正在專心的玩,我看他玩的正起勁,不忍心打擾他,就在一旁看,看了一會兒,他好像覺得有些不對勁,一抬頭看見了我,他衝我嘿嘿一笑,我樂了,他笑了,笑的那樣真誠、無邪。我問:“樂樂,你為什麼那麼高興?”樂樂説:“因為老師在啊!”我懵了,原來孩子的要求那麼簡單。我又問:“樂樂,你為什麼從不問老師好啊?”樂樂吱吱唔唔説:“因為老師説我了。”我又懵了,心想: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剛開學,孩子們哭的哭,鬧的鬧,我無意間把樂樂説了一頓,他還記得。(孩子的記憶力真棒)我説:“樂樂,那次老師不是有意的,老師跟你道歉,好不好?”樂樂點點頭。

我的心結解開了,心情真好!從那以後,樂樂只要見到我都會主動問“老師好”,好親切的一句“老師好”!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4

一次數學活動中,和孩子們一起來學習數數,在操作活動中,我先和孩子一起在投影儀下操作了一遍,緊接着便請孩子們自己來操作,請孩子們把實物和點數連接起來,本以為孩子們有能力完成,可沒有想到,孩子們操作的時候,我到下面去巡視了一遍,發現有一半左右的孩子都不會,有的在本子上亂畫,有的甚至空在那裏。當時我很驚訝,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人不會呢?我剛才示範講解和孩子們一起操作的時候,不是都很會説的嗎?怎麼一到他們自己手裏就不會了呢?後來,我乾脆請孩子們都停下來,我再示範講解了一遍,再請他們自己做,這次自己做,仍然有十來個小朋友不會,其他孩子都完成了,我便請先完成的孩子玩區角遊戲,沒有完成的孩子便只能做在座位上聽我説教。於是我又給他們示範講解一遍,可他們還是無從下手,我便又無可奈何地給他們示範講解,但心中早已不耐煩,便衝着他們喊:“講了這麼多遍還不會,為什麼別的小朋友一下就學會了呢?怎麼這麼笨的,做不好,今天沒有玩遊戲。”孩子們則一個一個坐在座位上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就這樣我看着他們,他們看着我,大約過了五分鐘,我的心軟了。我便發話道:“你們都坐好,老師一個一個教你們,好不好。”這時他們便異口同聲地説:“好。”聽到這一聲好,我便笑了出來,孩子們也跟着笑出了聲。接着我就一個一個地教,一道一道地講,直到這些孩子都理解為止。

活動後我一直在想:當孩子不會做的時候,老師就不耐煩了,我這樣做不是在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慾嗎?想想剛才自己的行為實在不應該。畢竟孩子還小,接受能力有差異,如果每個孩子都一學就會的話,要我們老師幹什麼呢?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是讓他們跟着我們老師學點兒知識、本領和技能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5

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工作以來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能,每個孩子的優勢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説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勢智能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能突出,有的運動智能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記得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子——不敢看着老師的眼睛説話;當老師一靠近她時她就會緊張,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因此,語言表達、音樂表現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很心疼、糾結。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她,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她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她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她鼓勵,給她讚美,給她機會和希望。當我們發現她在繪畫和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她,並讓她做示範。當她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讚許的微笑;當她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她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她漸漸大方起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