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分析論文

欄目: 農業經濟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1.44W

摘要:農業產業化是增加農民收入與發展農村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為此,本文闡述了我國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種類、選用農業產業營組織形式的策略,以及健全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保障。

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分析論文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組織新式;種類;保障

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一項重大改革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其在保留農户生產經營自主權的基礎上,由核心主體(龍頭企業)藉助利益關係聯結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當中的不同經營主體與環節,以使新型的產、供、銷組織形式形成。在新時期,農業組織形式怎樣更加穩定、健康地發展,固有的一系列組織結構是不是可以實現發展的需要,這是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

1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種類

1.1合作經濟組織形式

合作經濟組織形式指的是農民自願組織的合作社、供銷社、專業協會等,這種合作經濟組織形式能夠將一系列的服務提供給農業一體化經營,其圍繞市場嚮導與科技服務,通過服務推動聯合、供銷、效益。合作經濟組織因為在農村社區有效地整合分散的農户,可以對技術和信息以及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形成的外部利益和經濟效應進行共享,這是當今一種重要的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如此的經營組織形式的特點是自治性、專業性、互利性、羣眾性,能夠使農户的根本利益得到提升。然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只是在一部分環節的農業產業化鏈條上體現功能,不可以完成產、銷的整個過程。固有的大部分合作經濟組織形式在加工與銷售農產品上的功能較少,其重點是生產農產品。

1.2龍頭企業牽動的組織形式

龍頭企業牽動的組織形式指的是通過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龍頭,主要是針對一種或者是幾種農產品的產銷,有效地結合生產原料基地的農户,實現經營組織形式的一體化。農户跟龍頭企業間通過某種機制或者是合同互相影響、推動,共享利益。如此的形式以合同確定農户與企業間的經濟利益聯繫,農户不但能夠獲得農產品的後續利潤,而且還能夠通過企業的'市場信息與經驗的方式得到市場供求信息,進而對生產經營結構進行實時地調整,以使農户的市場經驗風險降低。其缺陷是倘若市場發生波動,市場風險會向農户身上轉移,並且在遭遇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農户難以擔負的損失,企業也會由於自身利益受到制約而不再補償給農户。

2選用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策略

2.1經濟欠發達區域選用農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户的組織形式

儘管我國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然而,西部的農業發展能力比較低,佔據很大比例的是傳統農業,存在農民素質低、生產鏈條短、農地規模小,以及農户缺少經濟力量的現狀。在這些區域,倘若應用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户的組織形式,那麼會因為合作組織對外盈利與對內服務的特點,確保合作組織與農户處於市場交易的相同方。由合作社負擔的農業生產經營風險使農業的抗風險性能提升,並且合作社使農民的組織性提升,以及實現了農户市場談判水平與社會地位的提升。

2.2經濟發達區域選用企業——農户的組織形式

我國東部沿海區域的經濟條件好,農業生產有着比較高的專業化程度,較好地發育了專業市場,一部分區域專業的、高密集型的商品市場也已經形成。並且,農户的生經營狀況、生產規模、市場觀念、文化水平、生產能力等比較理想。持續發展的規律生產與集體農場導致一些農户向大户轉變,他們具備的談判能力、市場觀念、經濟水平比較強,能夠跟企業較量。為此,在這些區域,企業——農户的組織形式轉變成為企業——協會——農户或者是企業——大户——農户的組織形式,如此的組織形式較為理想。

3健全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保障

3.1政府的大力扶持

由家庭制走向企業制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要求各方的積極支持,要求政府部門結合農村與農業工作的要求轉變職能,以及結合農村税費改革的需要使農民的負擔減輕。在積極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和調整農業科技服務的過程中,有關的部門應當進一步地分析法規政策,應當具備合理的操作方法與制度設計,且使廣大的農民與農業投資人員可以有效地把握,確保農民的利益得到有效地保障,也不會損害農民入股企業的利益,推動如此新生產關係發展的持續、穩定、健康,大大地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

3.2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市場的創建以及完善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土地的經營承包權未曾資本化,農户難以把它當作資本開展產權交易以及當作抵押物獲取貸款。為此,中央1號文件明確了在不損害農民權益、在不改變土地用途、在不改變集體所有的前提條件之下,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具體的措施是:逐漸地將村級行政建制取消,轉化現行村組行政為承包者經濟利益為紐帶和土地自然稟賦的股份合作企業。這樣,相連的土地不會由於土地的權屬問題而分割,通過一致的目標與一致的利益來決定分合的形式。

3.3農業產業化融資方式的拓展

激勵富有膽識的城市工商業者、國有工商企業職工、行政事業單位幹部進入農業領域,實現農業產業化組織融資方式的拓展。應當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精減分流,買斷一批想要開展農業產業化事業的幹部,以使業產業化組織前期投入與人才的缺陷問題解決,憑藉具備相應資金投入能力、瞭解經濟事項、具備農業科學文化知識和農村工作經驗的幹部實現農業的產業化。應當實現農業的招商引資,在農業產業化組織中積極地吸引外資,加速農業綜合實力的增強。並且,應當激勵農村當中的優秀人才擺脱傳統農業的束縛,實現城鄉資源的大貫通和大對流,以及實現傳統小農觀念與農業生產的改變,通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與商品經濟開啟現代化的農業之門。

結語

總而言之,農業產業化具備各種各樣的組織形式,各個地方需要結合市場的發育情況與生產力發展能力,選用適宜當地的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結合我國當今的經濟發展現狀,針對經濟欠發達的區域選用農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户的組織形式,而針對經濟發達的區域選用企業——農户的組織形式。只有如此,才能夠因地制宜,切實促進農業發展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王習賢.發達國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經驗與啟示[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06)

[2]孫藝冰,張玉坤.國外的都市農業發展歷程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

[3]尉國富,趙曉偉.國外農業組織化模式對黑龍江省的啟示[J].黑龍江金融.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