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農業產出穩定增長推動力分析論文

欄目: 農業經濟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1.31W

[摘要]美國農業部科研人員對1980-2008年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情況以及政府相關政策對國內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測算和評估。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情況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由於園藝產品和畜牧產品生產迅速發展,西南部地區的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快於其他地區。在政府刺激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各項政策中,公共農業科研和高等教育項目的效果最為明顯,其次為政府出資的灌溉基礎設施項目。其他促進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因素包括國際科研機構的努力以及國內不斷興起的私營領域。研究結果表明,只要國內公共和私營農業科研體系在特別是種子研發領域進行更多的創新,灌溉技術和高價值農產品生產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印度定能滿足其未來種類繁多的食物需求。

農業產出穩定增長推動力分析論文

[關鍵詞]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力;科研體系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連續發生嚴重乾旱後,印度政府發起綠色革命,旨在實現糧食自給。當時,政府改組了國內農業科研與推廣體系,以方便農民迅速改種由國際農業科研機構培育的高單產、半矮稈小麥和水稻品種;與此同時,為了促進特別是北部地區的糧食生產,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建設農業灌溉、運輸和交易市場基礎設施以及提供農產品價格支持。上述措施仍然包含在印度現行農業政策中,其形式包括高度區域化的特定農產品投入補貼、產出價格支持以及政府農產品收購計劃。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69-1971年的267美元增長至2011-2013年的1169美元,從而導致國民收入迅速增長。隨着收入增長,消費者對食物的需求範圍擴大至高價值產品(水果、蔬菜以及肉產品)。印度農民似乎正在迎合這些新型增長機遇。國內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從20世紀的1.5%,提高至2000-2012年的3.3%,反映出印度農業領域已經跨越初級糧食專業化生產階段。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初級食用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減少,而高價值農產品生產則不斷上升。1980-2008年,農民將更多土地轉向生產高價值產品,為印度農業產出增長總量做出30%的貢獻。近年來,隨着以綠色革命為象徵的穀物生產技術的影響力逐步下降,以及國內高價值食物需求不斷擴大,國際經濟學家紛紛質疑印度持續保障其12.4億人口食物需求的能力。印度最新制定的糧食安全計劃,預計要為其2/3的公民,每月按照補貼價格提供5公斤食用糧食。人們對於印度能否滿足其新型糧食需求的最基本擔心是該國水稻和小麥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出現長期性下滑。此外,保證不斷擴大的中產階層能夠獲取高價值食物,還需要投入巨資用於運輸與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收穫後處理技術開發。美國農業部科研人員對1980-2008年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情況以及政府相關政策對國內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測算和評估。評估結果表明: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程度以及國內主要資源影響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方式,決定着印度未來食物供應能力和農業收入增長水平。

1印度農業產出與投入變化

1.1農業產出增速快,產品結構變化大

1980-2008年,農業產值從2.6萬億盧比(420億美元)增長至7.3萬億盧比(116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3.1%。其中,西部地區農業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3.5%,南部和北部地區分別為3.2%。1980-2008年,農產品結構發生鉅變,糧食佔比大幅下降,而畜牧產品和園藝產品的佔比則大幅上升。1980-1984年,在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佔42%、畜牧產品佔26%、園藝產品佔13%、特色作物佔10%、油籽和豆類分別佔5%;相比之下,2004-2008年,畜牧產品佔比大幅上升至34%、糧食佔比大幅下降至26%、園藝產品佔比大幅上升至23%、特色作物佔比下降至9%、油籽佔比上升至6%、豆類佔比下降至2%。1980-2008年,印度作物生產年均增長率為2.8%,畜牧產品生產年均增長率則達到4%。在畜牧產品增長總量中,奶產量佔81%,肉類佔14%,蛋類佔5%。奶產量年均增長率為4.2%,肉類為2.9%。由於國內大多數人不吃牛肉,隨着畜牧業迅速發展,2014年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

1.2農業投入略有增加,增速明顯低於產出

1980-2008年,勞動力和土地投入增加有限,甚至還出現減少,而中間產品和資本投入明顯加大,農業總投入年均增長1.07%。1.2.1勞動力投入1980-2008年,農業勞動力數量增長極少,年均增長率僅為0.85%;農業勞動天數則出現下降,年均下降率為0.27%。婦女佔農業勞動力總量的37%。綜合計算上述情況,1980-2008年,印度農業勞動力投入年均增長率為0.7%。由於工資年均上漲10%,2004-2009年,農業勞動力數量逐年減少,年均下降率為2.4%。1.2.2土地投入1980-2008年,作物土地總面積基本保持為約1.8億公頃。其中,具備灌溉設施的土地面積從3900萬公頃增長至6200萬公頃,年均增長1.7%;沒有灌溉設施的土地面積從8400萬公頃減少至8100萬公頃;牧場面積基本保持在1000萬公頃;荒地面積也基本保持在2400萬公頃。1980-2008年,複種土地面積從3200萬公頃增長至5300萬公頃,即增長65.2%。但是在同期內,作物土地淨面積事實上年均減少0.02%。1.2.3中間產品投入中間產品投入包括農用電力、肥料等。1980-2008年,農用電力消費主要作物灌溉,年均增長率為7%。氮肥佔印度肥料消費總量的66%,磷肥佔24%,鉀肥佔10%。1.2.4資本投入畜牧資本是指農場牲畜存欄量,其中包括牛、羊、豬和家禽。1980-2008年,羊和豬存欄量年均增長率都僅為0.02%,牛存欄量年均增長率為0.8%,而家禽存欄量年均增長率則達到4%。1980-2008年,農業機械資本投入年均增長率比較高,達到8%。幾乎所有機械資本都是由農民自己投入。

2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與政府政策

1980-2008年,在園藝產品和畜牧產品生產迅速增長的帶動下,印度農業生產跨越了北部糧食主產帶,全國年均農業產出增長率為3.1%,而導致農業產出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而不是投入資源的增長。農業產出增長率的66%是由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所貢獻,其餘34%則由農業投入增長(年均1.07%)所貢獻,因此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印度農業產出保持穩定增長的第一推動力。1980-2008年,印度全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率為2.1%。其中,中部地區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率為1.7%,北部地區年均增長率為1.86%,東部地區年均增長率為1.9%,西部地區年均增長率為2.3%,南部地區年均增長率為2.66%。在印度各項促進農業生產率提高的政策之中,政府出資建立的農業科研與高等教育體系取得最為明顯的效果,其次為政府出資的灌溉基礎設施項目。1980-2008年,政府對農業科研的投資對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區農業生產率的促進效果最為明顯。其他促進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因素,包括國際農業科研機構的努力以及國內不斷興起的私營領域。

2.1不斷完善農業科研體系,加大農業科研資金投入

公共農業科研體系和私營農業科研公司的大量資金投入,再加上國際公共科研機構的協助,促進了諸多農產品生產的長期性技術變化,從而得以印度能夠滿足貧困消費者的糧食需求和富有消費者的高價值食物需求。

2.1.1公共農業科研體系

印度現有的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是建立在美國所探索的“大學土地出讓制度”基礎之上,由聯邦級的“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和邦級的“邦農業大學”兩級科研層次所組成,佔全國公共農業科研支出的比例2003年為93%,2009年為88%,在2009年包含私營公司科研支出在內的全國農業科研支出總量中則佔71%。“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始建於1929年,是一個半自治組織,聯邦政府農業部長擔任會長。理事會的職責是支持和協調全國性農業科研事宜,下屬單位包括5個國家級基礎性戰略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機構,42個特定農產品中心科研機構,4個國家級保護與種質交換和土壤調查機構,10個項目管理委員會,28個國家級應用型特定農產品多學科戰略科研中心(聚焦於具有全國指導意義的農業技術“任務模式”科研)以及82個旨在促進多學科多機構科研的全國科研項目協調機構。2003年,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總支出的50%用於作物科研(其中8%用於水果蔬菜類,14%用於水稻、豆類、小麥和甘蔗,27%用於其他作物),16%用於畜牧科研,15%用於園藝科研,10%用於收穫後處理科研。2009年,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所屬全職科學家的約40%從事作物科研,20%從事畜牧科研,5%從事園藝科研。“邦農業大學”負責從事當地適應型和應用型農業科研以及高等教育。2003年,這些大學的支出也主要用於作物科研:11%用於水果與蔬菜,26%用於水稻、豆類、小麥和甘蔗,36%用於其他作物,13%用於畜牧。邦農業大學數量增長迅速,2005年為31家,2012年為55家,2014年則上升至70家。然而,2000-2009年,邦農業大學所屬從事農業科研的全職科學家數量卻從7780減少至6158,下降20.8%。在邦級以下的地區,還有261家農業科研中心,其資金來源是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但由邦農業大學實施行政領導,主要負責一線農技推廣活動,如同田間農技展示和農技轉讓實驗站。總體來看,印度公共農業科研體系能夠通過高等教育和農業培訓提高人力資本素質,與當地適應型科研機構合作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應用型科研,在各個邦和農產品之間轉讓科研成果,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田間農技展示向農民推廣新型技術。此外,公共農業科研成果通常是私營農業科研的基礎,從而促進私營農業科研創新。政府對公共農業科研和高等教育的資金投入在20世紀60年代非常少,直至1973年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進行重組和第5個五年計劃(1974-1978年)大幅增加公共投入之後,才得到明顯改觀。1974-2008年,邦農業大學科研支出從45億盧比增長至260億盧比,年均增長率為4.7%;印度農業科研理事會支出則從65億盧比增長至470億盧比,年均增長率達到5.4%。政府對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投資產生了極大的效益。多項研究結果表明,印度農業科研投資平均回報率為71.8%,中位回報率為57.5%。由於回報率高,2008年印度農業科研體系在全球排名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中國。1980-2008年,印度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投資的內部回報率平均為85%,效益/成本比為18.34,即每投入1美元可產生18.34美元效益。

2.1.2私營農業科研體系

私營公司農業研發投資逐年上升,主要投資領域是種子培育、殺蟲劑和農業機械。私營公司用於種子培育的投資,1984-1985年130萬美元,1994-1995年增加至490萬美元,2008-2009年則達到8860萬美元(其中包括跨國私營公司投資3900萬美元)。用於殺蟲劑研發的投資,1984-1985年為900萬美元,1994-1995年增加至1700萬美元,2008-2009年則達到3600萬美元。用於農業機械研發的投資,1984-1985年為370萬美元,1994-1995年增加至650萬美元,2008-2009年則達到4100萬美元。2008-2009年,印度私營農業科研投資為1.74億美元,公共農業科研投資為5.38億美元,私營農業科研投資佔全國農業科研投資總額的24%。據世界銀行統計,印度私營農業科研投資佔全國農業科研投資總額的比例,1985-1995年為17%,2008-2009年則上升至26%~30%。

2.1.3國際公共農業科研機構

(1)“國際公共農業科研機構”的前身為“國際農業科研諮詢集團”,成立於1971年,擁有多個隸屬分機構,對印度小麥、水稻、玉米和粗糧科研做出重要貢獻。

(2)“國際玉米和小麥改良中心”於1965年首次培育出大規模種植的小麥品種,其在1990-2010年間與印度分享的實驗型小麥採集數量增長了2倍,並且在2006-2010年間將683個小麥品種引入印度進行評估和試種。

(3)“國際水稻科研所”成立於1960年,首次培育出半矮化高單產IR-8水稻品種,並於1965-1970年間幫助印度推廣種植該水稻品種。隨着印度消費者喜好發生變化,國際水稻科研所培育出大量新型水稻品種,1971-1980年為127個,1981-1990年為223個,1991-2000年為257個。

(4)“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科研所”成立於1972年,主要從事粗糧品種培育,於20世紀80年代培育出第一個開放授粉雜交珍珠粟米,並且引入印度。國際農業科研機構對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也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74-2008年,面向亞洲地區的國際農業科研機構支出從10億盧比增長至50億盧比。1960-2011年,面向亞洲地區的國際農業科研機構支出年均增長率達到8.8%,但最近30年則不斷下降,1980-1990年為6.8%,1990-2000年為5.4%,2000-2010年則為-0.01%。總體而言,印度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更注重於研發適應性農業技術,而國際農業科研體系則更注重於研發基礎性農業技術。

2.2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不斷提高抗旱能力

政府不斷投資擴建農田灌溉基礎設施,並且對於農用電消費給予補貼。印度農業灌溉水源主要來自水井、運河、儲水池等。地下水抽取量20世紀80年代排名世界第三,目前排名第一,佔全球總量的13%,其中87%用於農業灌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地下水成為農業灌溉最為主要的水源。1980年,具備灌溉設施農田的46%採用地下水,40%採用運河水;到2008年,具備灌溉設施農田的61%採用地下水。相比之下,運河水灌溉則年均下降1.8%。

2.3改進道路基礎設施,提高農村公共教育水平

為降低運輸成本、減少農民投入、避免損壞、增加農產品上市量,政府每年出資改進農村道路。隨着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農民接受新型技術和方法的能力也逐步增強。根據印度全國普查數據,印度農村人口接受學校教育的年數,1980年平均為不足2年,2011年則上升至4.5年。

3印度政策措施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評估

根據美國農業部專家的測算和評估:就印度全國而言,公共農業科研體系和教育體系投資每增加1%,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0.16%。面向亞洲地區的國際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投資每增加1%,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0.11%。灌溉農田面積每擴大1%,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0.06%;其中,採用地下水灌溉農田每擴大1%,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0.03%;採用運河水灌溉農田每擴大1%,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0.02%。農村人口接受學校教育每增加1年,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0.09%。

4結論

1980-2008年,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2.1%。農業科研體系在促進本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長期穩定提高方面發揮了最為主要的作用。印度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投資的內部回報率平均為85%,效益/成本比為18.34,即科研領域每投入1美元可產生18.34美元的效益。印度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提高面臨的主要障礙:

一是自1980年以來,印度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投資的效益/成本比呈現不斷下降趨勢。

二是隨着公共農業科研體系所獲投資的佔比不斷下降,邦農業大學全職科研人員數量逐步減少。

三是印度農業科研強度比增長緩慢。2008年,印度農業科研強度比從2000年的0.36增長至0.4,低於新興國家裏的中國(0.5)和巴西(1.8),更低於發達國家裏的韓國(2.3)、澳大利亞(3.56)和日本(4.75)。

四是過度提取地下水用於灌溉可能會導致部分地區地下水枯竭。

五是面向亞洲地區的國際農業科研機構支出在2002-2010年一直較少,導致國際農業科研機構在同期內對印度農業科研體系和農業領域的貢獻逐步下降。

六是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程度持續較低,導致農業創新難以普及。總體而言,只要國內公共和私營農業科研體系在特別是種子研發領域進行更多的創新,灌溉技術和高價值農產品生產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印度定能滿足其未來種類繁多的食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