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農業技術創新成就分析論文

欄目: 農業經濟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2.15W

  一、農業技術創新的內涵及作用

農業技術創新成就分析論文

農業技術創新是指不斷進行農業新技術的研發,不斷促進動植物品種改良的全過程;是應用先進物質設備和實現農業資源有效、合理配置的過程;是通過市場把農業新構想、新技術和舊的生產要素轉變成新的農產品並實現長期增值,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過程。目前我國農業正由生產主導型的傳統農業向技術主導型的現代農業轉變,以往單純依靠加大生產資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難以持續。因此,加快推進農業技術創新是建設新農村、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農業科技含量、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是農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明確指出,加強農業科技和服務體系建設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需要,必須推動農業技術創新取得新的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進一步指出,要推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要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新品種等。目前,發達國家在播種、收穫到加工的各個環節都已實現了機械化,一些國家的農業生產甚至進入了高科技時代,電腦、生物工程等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良種普及率幾乎達到了100%。而我國由於勞動生產效率低下,勞動力每年創造出的價值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這些差距最終表現在農業生產效益和農產品競爭力的差距上。未來我國能否不斷運用新的現代農業技術並使之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品質、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二、我國農業技術創新的主要成效

(一)農業技術創新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1.積極探索技術創新與產業緊密結合的機制。“十一五”期間,我國財政部與農業部共同實施了產業技術體系和行業科技體系,將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使農業科技成果馬上應用於生產,有效解決了科技與經濟、生產兩張皮的問題。積極探索農業科技與農產品多樣化結合的方式,如在產業技術體系工作上以品種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從產地到餐桌,從科研到市場,從生產到消費,有效地解決了整個產業鏈條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2.建立了符合農業技術創新發展規律的穩定支持機制。我國在整個農業科技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都執行了穩定、持續的政策。通過從上而下擇優的方法確定了研發單位和研發人員,使研發人員能夠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鍼對性的解決。

3.科技界的大聯合打破了部門、區域、行業的分割界限,有力地推進了農業技術進步與創新。“十一五”期間共組織了649個科技創新工作單位,其中屬於農業部直屬系統的有66個。這一舉措把科研機構、大學等優勢力量集中了起來,打破了過去部門間的封鎖和區域間的分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農業技術創新成果推廣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的農業技術創新、推廣工作和直接使用的農民這三方面結合較好,將科技創新的專家、科技推廣人員和科技示範户、農民連成了一條線,將創新工作、推廣工作、示範工作有機結合。例如,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與各縣、鄉技術推广部門有效地配合,素質較高的農民和示範户組織在一起,再通過他們把優秀的示範樣本供其他人學習借鑑,建立了快速的技術推廣通道。

(二)現代種業得到較快發展

我國始終把培育良種作為農業技術創新的重要一環,充分發揮了農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優勢,啟動了包括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選育推廣在內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項目,在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共培育了一萬多個農作物新品種和選育推廣了大批優良畜禽水產品種,進行了5~6次大規模的農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從1949年的0.06%提高到現在的'96%,糧食平均單產水平從1949年的69公斤/畝增至現在的335公斤/畝,糧食總產量從1978年的3000億公斤躍上了5000億公斤的台階。此外,我國還成功研製了一季單產1400公斤的玉米超高產技術和畝產800公斤的二期超級稻,畝產900公斤的三期超級稻育種技術也取得重要突破;雜交水稻累計推廣60多億畝,增產達6000多億公斤;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提高到95%以上。

(三)前沿和關鍵技術研究成效顯著

目前,我國農業前沿和關鍵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許多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基因和轉基因技術獲得突破。我國突破了雜交水稻、雜交油菜、雜交玉米、轉基因抗蟲棉、矮敗小麥、航天育種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術,開展了黃瓜基因組計劃、陸地棉基因組測序和馬鈴薯基因組測序,發現了數萬個基因。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已超過棉花總面積的90%。

(2)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成效明顯。我國研發了高效、低殘留、低毒農藥150多種,使作物重大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種農林害蟲取得了明顯成效,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水土保持穩步提高。

(3)農機智能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成果較多。我國完善並拓展了主要作物的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了多項農機智能化技術,使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8%,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四)農業科技轉化和推廣速度加快

在“科教興農”戰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國政府實行了國家主導型的農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格局,實施了多項興農計劃。除此之外,我國還在亞、非、拉美一些國家建立了20多個農業示範中心,向發展中國家派遣了近千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業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三、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技術研究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1.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方面的差距。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估測,我國農業科技研發的總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10~15年,其中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則相差15~20年以上。“八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34%①,“九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了50%,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雖然達到55%左右,但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農業生產總值的81%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71%就是依靠農業技術創新實現的。目前發達國家農業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已達到75%以上,其中德國、法國、英國、以色列等國甚至高達90%。

2.栽培與灌溉技術方面的差距。目前我國的耕作栽培技術體系仍停留在常規耕作技術上,同國外開展的以計算機信息化為主的規範化、定量化栽培技術相去甚遠。我國在農田灌溉技術、先進農業設備等方面大約落後發達國家20~25年。

3.農作物品種培植方面的差距。隨着全球化進程加快、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種業發展也面臨着新的挑戰。商業化的種業科研體制機制有待健全,科研與生產脱節,育種方法、模式和技術落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有待解決;種子市場準入門檻較低,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較小,育種資源和人才不足,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國農業主要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落後發達國家10~15年,農業信息技術則相差約20年。在優異種質的貯存、篩選、創新和利用方面我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落後大約10年。在種子產業化方面,同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則達到25~30年。

4.畜牧業科技方面的差距。目前我國畜牧業科技水平僅相當於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畜、禽、草種質資源的創新水平僅相當於先進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的水平。此外,由於我國畜禽遺傳育種和產品加工研究起步較晚,因此我國在畜產品營養與衞生標準研究方面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5.防止農作物減產科技方面的差距。我國植病生物技術研究比先進發達國家相比至少相差15年以上,新型化學肥料、新型農藥的研製與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大約10~15年。有利於提高農作物單產水平的農業機械、農機具的研究開發與製造技術等僅相當於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先進水平。此外,在農產品產後運輸、保鮮、儲藏、加工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也存在較大差距。

(二)農業集約化程度和單產水平較低

目前我國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化肥當季利用率均不足40%,主要農畜產品的單產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遠遠低於發達農業國家。2007年我國每個農業勞動力經營的耕地面積僅為0.2公頃,而同期加拿大每個農業勞動力經營的耕地面積高達130.4公頃,澳大利亞也達到99.7公頃,美國則為62.5公頃。即便是和發展中大國相比較,我國每個農業勞動力經營的耕地面積也遠低於俄羅斯和巴西。由於我國農業技術創新水平較低,我國主要農產品如玉米、大豆、水果的單產水平與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2009年穀物、玉米、大豆、水果的平均單產水平僅為高產國家的75.4%、51.8%、55.7%和43.5%。

(三)農業勞動生產率偏低

由於農業技術創新水平較低,導致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和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2008年單位勞動力的農業增加值為504美元,而同期法國為53497美元,日本為52062美元,美國為46102美元,荷蘭為43572美元,單位勞動力的農業增加值不足法國的1/100。

(四)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比較落後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極低。相關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每年取得的農業科技成果有7000多個,但轉化率不足50%,其中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20%,而發達國家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已超過80%①。1990年美國利用穀物和大豆轉化成的肉類產品的出口價值佔這兩類糧食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4%和1.8%,到2007年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6.8%和7.1%,17年中增加了約三倍。目前我國飼養技術和飼料轉化水平仍不高,飼料消耗率依然偏高,生豬、肉雞、蛋雞的料肉比分別為3.5∶1,2.2∶1,3.0∶1,而發達國家則達到了2.6∶1、1.6∶1、2.3∶1。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國財政支農中用於農業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的資金依然不足。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經費一般佔其農業總產值0.6%~1.0%,發展中國家也在0.5%左右,而我國僅為0.17%~0.27%。二是我國農業研究過分偏重產中技術,對產前和產後環節重視不夠。有學者估計,我國農業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產中階段,其中55%集中在種植業領域,對產前和產後的重視程度偏低。而美國目前農業科研力量的70%集中在產後階段,我國農業科研力量在產中和種植業兩方面的過分集中最終導致農業科技的現有轉化率很低。

  四、政策建議

(一)正確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技術類型

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目前應該選擇以下幾種適合我國農業的技術類型:

(1)農業生物技術。根據農業誘導技術變革理論,選擇何種農業技術類型主要取決於農業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我國人口眾多但土地資源相對短缺,因此我國對於農業技術類型的理性選擇應是生物型技術。在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良種、種植和養殖等生物技術對提高我國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是農户需求程度最高的。

(2)改善民生的農業技術。堅持立足當前和麪向長遠相結合,重點解決農民最迫切、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科技問題。加強“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技術的集成和應用,以確保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低成本醫療器械和藥物、飲水安全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以保障農民健康;加強農村住宅、生產生活廢棄物處理和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積極推廣沼氣、秸稈利用、太陽能、小水電、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加快城鎮發展技術在農村社區發展中的應用,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條件;加強農村科學技術普及,積極推進科技下鄉,以引導農民創業,擴大農民就業,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

(3)農產品高產、高效技術。主要包括良種、育種技術,推廣應用高產、高效的農產品新品種。例如,能增產25%~30%、抗多種病蟲害的雜交水稻新品種;畝產600~700公斤的高產矮稈小麥;畝產850~950公斤的雜交和畝產1100公斤的超高雜交玉米品種;能增產15%~20%以上的抗棉鈴蟲和黃矮病的棉花品種等。

(4)產後技術。切實抓好農產品的保鮮、貯藏、流通和精深加工環節,延伸產業鏈條,真正形成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現代農業體系。

(二)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

(1)高度重視現代種業的重要性。保障我國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把發展現代種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戰略舉措,把良種培育作為農業技術創新的首要任務;把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作為首要大事,努力實現傳統種業到現代種業的飛躍。

(2)加快制定發展規劃,推進自主創新,強化政策支持。一要加強統籌協調,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農作物種業投入,強化市場監管,快速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供種保障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託、“育繁推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農作物種業的發展水平。二要把握關鍵環節。一是堅持自主創新。二是堅持企業主體地位。三是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四是堅持扶優扶強。三要突出重點任務。一是強化農作物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二是加強農作物種業人才的培養,三是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四是推動種子企業的兼併重組,五是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六是完善種子儲備調控制度,七是嚴格品種審定和保護機制,八是強化市場監督管理,九是加強農作物種業的國際合作交流。

(三)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

(1)推動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的長效機制。搭建政策和技術平台,建立健全城鄉科技要素優化配置的長效機制,引導城市科技要素和資源更多地向農業和農村轉移,將技術、人才和管理等現代生產要素植入農村。要加強對基層科技進步工作的指導和評價,切實增強農村基層科技的發展活力,推進科技富民強縣。

(2)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營造支持農業技術進步的良好政策環境。在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方面要切實保障政府投入,力爭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在農村科技應用服務環節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驅動兩個機制的作用;要開闢多種渠道,擴大投入規模,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投入佔農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要根據農業科技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優化農業科技投入結構;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以科技要素帶動金融要素向現代農業集聚,以金融資金支持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基金,切實加強農業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

(3)創新農業科技的體制和機制。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加強對公益性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院校的支持,促進產學研、農科教結合,繼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户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不斷增強農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公益服務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4)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和創新基地建設。制定、完善激勵科技人員深入農業農村一線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要加強鄉土科技人才的培養,形成一支總量足、用得上、留得住、結構合理的農業農村技術人才隊伍。

(四)建立健全可持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1)建立健全可持續農業知識創新體系。重點建設一批類似陝西楊陵的國家農業知識創新基地,形成網絡和體系,將農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集結起來,對一些具有全局性、重大的、基礎性和創新性的前沿領域集中進行研究。

(2)建立健全可持續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可持續農業生產技術體系應實現降耗型技術與增效型技術的結合,傳統技術、常規技術與高新技術的結合,生物化學技術與機械工程技術的結合,組裝配套與引進、研究、開發、改造的結合,以現有技術的組裝配套和標準化為重點,徹底改變速度、資源、數量型的傳統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特徵,建立起質量、技術、效益型的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可持續農業生產技術體系。

(3)建立健全可持續農業技術擴散和推廣體系,繼續補充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要繼續推進農業科技傳播站建設,鼓勵龍頭企業、科研院所、農業院校採用市場的辦法進行合作,建設服務於產業的農業科技傳播站、農業科技專家工作站、星火科技專家大院等農業科技綜合服務載體;要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加速建立與完善現代農民科技培訓體系;要按照“強化公益性職能,放活經營性服務”要求,建立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科技人員直接到户、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長效機制;要加速農業信息化進程,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業數據庫,重點建設多媒體遠程診斷系統,積極推廣“三電合一”服務模式,切實提高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推行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選派形式,不斷壯大農業技術服務隊伍,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加強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服務人才培養,要依託重大農業科研項目、科研基地和重點學科,不斷加強農業技術創新團隊建設,培育農業高層次人才;要繼續穩定和壯大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加強農業技術推廣與普及,積極開展農民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