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2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通過反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濟南冬天的印 象填上去,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麼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讀 課文

要求用普 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 點是什麼?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 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1 、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a.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c.第1小節與第2、4、5小節之間有什麼關係?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温晴”; 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裏”。

e.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

2 、研讀第2—5小節: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 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後明確)

[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温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 體寫。

五、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温晴”的總特點;然後具體描繪濟南的 冬天特有的景緻,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六、佈置作業。掌握字詞。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總特點:無風,響晴,温晴——貫串全文

對濟南的總感受:“温暖安適”的“理想境 界”

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通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温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談話法進行導入:“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的呢?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説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裏有着無限的温暖,同學們想知道這是哪裏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

1.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2.學生了解文章大概內容。(明確: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學生再次讀課文,提問: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通過哪些景物呈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明確: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温晴”。作者通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寫來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

2.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寫的?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寫“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通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温暖等一系列的描寫,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寫。“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作者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並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寫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寫,冬天水不結冰,水裏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為這些水是不忍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作者通過描寫使水富有了靈氣,通過描寫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説明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3.作者通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何種情感?

明確:作者通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温晴”感受十分真切,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後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請談談你的感受並寫下來。

2.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並且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因而重心在讓學生學會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以及所表達的情感。本堂課的教學,學生準確找出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儘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

一、教學背景

課標要求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律。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

教材分析整個單元都是寫景抒情類的文章,要求學生重視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還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語言,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春》的基礎上已經對寫景抒情類的文章有所瞭解,本文重在鞏固和強化。同時繼續強化和提高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和欣賞寫景抒情類文章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讀準重音和停連,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美,描寫生活中的美。

2、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美的方法。

3、仔細欣賞品讀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詞語,學會對比手法的運用,理解情景交融的妙處。

教學重點朗讀、品讀課文,欣賞品味文中精彩的句段和詞語。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描寫生活中的美。

教法學法小組合作探究

二、教學過程(示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導入冬天萬物蕭條,風雪凜冽,沒有其他季節那種勃發的生命力。你喜歡冬天麼?你眼中的冬天是怎樣的?

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可愛的!下面,請隨着老舍一起去發現《濟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麗。自主思考聯繫生活,意會導入。

2、走近作者補充介紹作者老舍學生介紹瞭解作者、作品常識。

3、聽課文錄音或教師朗讀,學生在語言的薰陶中感悟。播放音頻或示範朗讀

聽範讀,並整體感知在聽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4、品語言之美引導學生賞析文本。

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

描寫順序

語言特點(煉字、疊詞等)

寫作手法(對比、情景交融等)

小組合作,多個角度賞析課文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感受文章寫景的妙處。

5、品味、質疑

引導學生品讀其他精彩語句,並提出疑問。

結合預習以、相關練習以及自己的思考,提出未解決的問題。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6、小結景物描寫技巧

1、佈局精心,層次井然

2、運用修辭妙筆生花,文采斐然。

如比喻、比擬等。

3、妙用動詞、形容詞,語言精美。

如“響晴”、“温晴”、“卧”等。

4、巧用對比,特點突出。

5、按照一定順序(從高到低)

6、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總結本文寫景技巧一課一得,在學習完《春》的基礎上,再鞏固寫景技巧,學以致用。

三、作業佈置:

選取四季中你次喜歡的景物進行描繪,字數300—500字左右,請運用課堂學到的描寫方法,至少要用上2種修辭手法。

四、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4

課標分析

1、能利用工具書識字詞;規範書寫。

2、能熟練使用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閲讀方法。

3、培養學生達成閲讀理解的五個層次:瞭解課文涉及的文學常識;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彙、語法知識和修辭(説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味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結合課文的內容和主旨,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

4、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學會複述、轉述、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交流的水平。

5、寫作要抒發真情實感,表達觀察生活的認識和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單元。第三單元選編的主要是描繪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賞這些作品是一種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學習這些課文,要全身心投入,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課文中多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注意體會他們的表達效果。

2、教學重點

學生反覆閲讀課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品味語言。

3、教學難點

體會並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學情分析

對於這篇文章,我們作為濟南的學生應該引以為豪,對於濟南的天氣我們也非常熟悉。關於老舍,學生們對他有了一個淺顯的瞭解,雖然説老舍對於孩子們來説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數學生並沒有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對於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過本課學習,讓孩子們對老舍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生字,牢記“着落、髻、看護、鑲、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正確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構建動場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自主學習

活動一: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濟南、奇蹟、倫敦、暖和、着落、髻、看護、鑲、寬敞、水藻、貯蓄、澄清。

3、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且畫出優美語句,進行背誦。

設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三、自主學習,交流探究。

活動二:初步誦讀課文。閲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的天氣有什麼特點?

温晴

(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明確:

(第一段對比第二段過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活動二為達成教學目標2。

活動三: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出你欣賞的理由,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段。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温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裏”。

b、陽光朗照下的山——温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c、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讚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e、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着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説説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按照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二題的形式來表達。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2、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設計意圖:活動一為達成教學目標2、3。

活動二:體驗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問:為什麼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緻觀察;b、抓住特徵;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閲讀,拓展延伸。

想一想,為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為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徵;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春》還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設計意圖:為達成教學目標4。

五、綜合建模

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作業設置

A、你眼中的濟南是什麼樣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筆寫下來吧。

B、選擇課文中一個片段,仿照其寫法,以《的秋天》為題寫一篇短文。

C、背誦文章的4、5、6段。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課文,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難點】

根據每一段的特點,快速背誦。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查閲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2.查閲有關濟南的資料,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風景名勝、風俗習慣等。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導入

1.請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濟南”為話題,簡介濟南。

2.播放教師從網上下載的有關濟南的風景圖片並作簡要介紹。

 二、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瞭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文中的情為什麼那麼濃。)

 三、 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1.檢查預習,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

鑲、響晴、温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2.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體味文章藴含的感情。

3.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濟南冬天氣候特點的詞語。

明確:温晴。

(2)作者用三個自然段寫濟南的山,各側重於哪個方面?

明確:①山“形”;②山“色”;③城外遠山。

(3)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點?

明確:暖、綠、清。

 四、仔細品讀

1.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請學生速讀第1、2段,自主解決後,討論明確:

(1)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温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温晴。

(2)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着點口兒。”

此處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查閲的有關濟南的資料進一步體會:

①為什麼稱“小山”?

明確:因為千佛山主峯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

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

明確: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並讓學生試着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

教師小結: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3.從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對濟南的深厚感情?

學生自由探究,然後討論、交流。答案不求統一,以下可供參考:

(1)開篇通過對比,襯托濟南是温晴的,是個寶地。足見作者對其珍愛。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小搖籃……”一句,把濟南比作小搖籃,温馨之感躍然紙上。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6

第 二 課 時

一、導入

⒈寫文章為什麼要學會分析抓住景物的什麼特徵,是怎樣描寫景物的,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對自己今後寫作也會有收益的。

⒉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課文中濟南美好景色語句,並質疑。

二、研討新課。

⒈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象,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⒉探究質疑:文章第一段寫濟南冬天温晴的天氣,第二段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這兩段是怎樣轉過來的?(分析過渡句或過渡段)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而寫到濟南冬天的山。

⒊探究質疑:濟南的山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寫出了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⒋探究質疑:作者怎樣寫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討論並歸納:

⑴擬人的句子更多,個性化更明顯,如把濟南老城説成是“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把濟南周圍的一圈小山寫得很有温情,“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用一連串的動詞,烘托出舒適温暖的環境。

⑵“這一圈小山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説:……”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體貼的安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⑶從人們有感受寫:“面上含笑”“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還寫了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了人們的笑容,更突出了人們舒適温馨的感受。

⒌探究質疑: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雪後的山景的?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間、至山坡、山腰,有層 次地寫出了秀美聯社的山景。

⒍探究質疑:“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討論並歸納:

⑴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⑵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 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7探究質疑: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辭手法來雪後的山景的?

討論並歸納:

⑴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來比喻雪色。

⑵比喻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寫出了雪動人的雪態。

⒏探究質疑:第四自然段怎樣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來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卧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來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第三課時

1探究質疑:第五自然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

⑴水的綠:作者通過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的綠。由水的綠聯想 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⑵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2探究質疑: 這段文字還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討論並歸納:可讓學生各抒已見。

⑴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現出濟南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

⑵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徵。

3 探究質疑: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又一個特點。

文 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大致有這樣幾種寫法:

一是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後邊還有“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結尾一句藴含着“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的情意。

二是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 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4探究質疑: 篇末用“這就是濟南的冬天”作結,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

最後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温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5、小結

文章佈局謀篇層次井然。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第2段開始,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

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又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大致有這樣幾種寫法:一是直接抒發感情。二是創造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

老舍先生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如:“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況且”,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補充、追加新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有所增益或補充。這裏“況且……還”連詞和副詞配合,起關聯作用,恰當地組合了要説的意思。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作者首先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温情”的特點。接着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山景、水色。從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到城外遠山,對濟南冬天的山景進行了描寫。文章通過生動而真切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要求會認的3個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書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温情、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2、採用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內容。

3、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濟南暖陽下的山水、古城、村莊所寄託的濃濃愛意。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引導他們培養審美能力。

 重難點分析:

·體會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達成的。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文中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的妙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説明: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生能正確讀寫濟南、鑲上、寬敞、澄清等詞語,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濟南的熱愛和讚美之情,激發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教學難點: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激發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活動教學法、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導語:老舍在《濟南的秋天》裏説:“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畫面。(多媒體出示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賜給了濟南什麼樣絕美的景緻,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寫出這樣的評價。

課件展示圖片和板書標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讀書,並設計相關問題:

1.師生同讀: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多音字、形似字。

教師出示整理好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2.生生自讀討論:作者如何概括讚譽濟南的,濟南冬天的總特徵是什麼?

3.分組討論:圍繞着總特點是如何安排文章結構的?

教師引導學生:説清楚文章結構脈絡。

讚譽了“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温晴”。

第一部分(1段)總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2~6段)具體描繪濟南冬天的美景。

(三)深入研讀

1.第一環節 小組合作探究方式進行,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內、班級內討論。

(1)文章開頭,作者採用什麼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預習中查找到的資料。

(3)第二部分具體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各突出了什麼特點。

師生共同總結如下:

(1)把濟南和北平、倫敦、熱帶地方進行了對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濟南的暖;倫敦的暗,濟南的明;熱帶的熱,濟南的温;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2)教師點撥: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説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譽為人民藝術家。著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茶館》等,其中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蹟”。作者之所以用北平、倫敦、熱帶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老舍25歲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國,生活了6年,回國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在濟南温晴宜人的冬季裏,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僅發自肺腑的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從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後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幾個畫面: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濟南冬天的水。

2.第二環節 語言品讀

語言是情感思想的載體。細細地品味語言,才能更好領會文章的內容。要善於抓住關鍵句子,再細細體會句中詞語的意味。

(1)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2)我認為 是最精彩傳神的詞語或句子,它妙在 。

教師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總結。

(1)語言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生動貼切。

舉例: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温存、可愛、慈善,生動而巧妙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温晴的特點;“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重點分析:被風兒吹動;害了羞。

(四)拓展延伸

教師佈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進行仿寫。

2.説説自己家鄉冬天的特徵,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方法。

3.《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説出理由。

(五)小結作業

1.摘錄比喻、擬人句,體會表達效果。

2.小寫作《校園的冬天》,400字左右,恰當地使用修辭方法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通過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以話題“我眼中的冬天”為話題,聊聊冬天給學生的感受。找準機會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並順勢介紹有關老舍的文學常識。

二、初讀感知“美”

1.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是美的,同學們讀讀看你從哪裏發現了美?(學生會從文章各個地方找出“美”,拿來和同學交流)

2.你能用美麗的聲音,向我們傳達美嗎?

(教師啟發、引導,並積極表揚)

三、再讀聚焦“美”

3.同學們,你們覺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學生大部分會回答“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4.讓我們齊讀這一段。(讓學生熟悉這一段)

5.教師範讀這一段,配樂讀出美感。(教師引讀,將學生帶入情境)

四、三讀朗誦“美”

6.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做標記,具體指導。(要做到細緻而有效,如用﹏號表示聲音的延長等)

7.學生自由練讀。(根據標記提示,注意輕重緩急、語氣感情)

8.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評價,教師指導。在這一環節,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我從 讀出了 ,因為 。”(必要情況下,教師可以具體指導一兩句)

9.學生再次練讀,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五、朗讀擂台賽

10.教師公佈擂台賽具體規則。(找裁判,以學生掌聲高低為準,最後能站在講台上的同學獲勝)

11.參賽學生朗讀,教師配樂,其他學生評價。

六、板書設計(略)

七、沉思畫出美

課下再讀這段,將你心中的美畫出來吧。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抓住了一個“美”字,讓學生在美麗的世界裏走了一遭。這節課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感知語言的能力,達成了預設目標,學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穫。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樸素筆墨寫景抒情,並抓住景物特徵來寫

教學重點:抓住景物特徵寫景,選用恰當比喻,朗讀並背誦。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一、讓學生談談所見過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讚美之詞引入

二、簡介老舍

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見書、課件)

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濟南得着落

寬敞貯蓄澄清暖和髻水藻

響晴(很晴朗,晴朗無雲。)響亮(很明亮)。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氣(美麗而柔弱。)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分析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濟南冬天?

——先寫異地之冬與濟南的冬天對比(天氣),再寫冬天的濟南(濟南冬天的山和水),寫山分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

2、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無風聲、無霧響晴、温情)

3、分析對比作用(三種感受之對比)

——突出濟南冬天的温情,“寶地”表達愛濟南的感情。

4、朗讀分析第2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對山的感受。

——濟南冬天的山在陽光照耀下給人感覺特別舒適温暖,作者用“曬、睡、醒”、“小搖籃”為比喻寫出小山特別可愛,充滿温情。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這段是緊扣“響晴”和“温晴”來寫的,並分析形成這種特殊氣候的原因是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5、怎樣描寫人們的`感受。

——不僅描繪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動(含笑、冬天慈善)

6、朗讀分析第3段薄雪覆蓋的小山,妙在哪裏?

——作者按空間順序描繪,用了系列比喻、擬人,把各處細部雪的光、色、態一一展現出來,有層次地寫出秀美景色和嬌美情態。

7、用什麼修辭手法寫雪後山景?

——頂着“白花”的“看護婦”比喻雪光,“帶水紋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膚”“鑲銀邊”比喻雪態,“露出粉色”“害羞”擬人手法寫出雪態。從上到下,如工筆畫,描寫出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特別的嬌柔秀氣。“頂、鑲、穿、露”動詞準確生動。

8、朗讀,注意用較輕聲和喜愛欣賞的語調讀。

五小結、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濟南城山的特點

二、分析

1 朗讀分析第4段濟南城外遠山的特點

——寫出小山素淡雅緻的特點,有如一幅小水墨畫。“卧”寫出一種恬靜安逸的氣氛。

2 濟南冬天水的特點(“家家聽泉,户户插柳”,可講講濟南多地下熱泉的特點)

——第一是暖,不但不結冰,不還冒着熱氣;二是綠,用綠萍、經水藻、柳影的綠烘托出水的綠,寫出水的温暖多情,富於生機;三是活,十分清亮通透藍汪汪,如一塊空靈的藍水晶。

3 作者感情?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直接表達作者喜愛、讚美濟南的感情。

4 小結寫作特點

——1)善用比喻和擬人,寫出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準確而恰到好處,予人美感。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創設意境,流露深情,或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

3)注意色調對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描寫,既有簡筆寫意畫,又有細膩的工筆畫。

4)突出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喚起讀者體驗,仿如身臨其境

三、板書

濟南的冬天

老舍

一濟南的天氣

異地之冬 北平 倫敦 熱帶

(對比) 多風 多霧 日光毒,響亮

(奇蹟) (怪事) (害怕)

濟南的冬天 無風聲 無霧響晴 温情

引出 “寶地”(喜愛)

二冬天的濟南

濟南冬天的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適、可愛、充滿温情 (小搖籃)

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 (看護婦、鑲銀邊、穿花衣、害羞)

城外遠山—————素淡、雅緻 (小水墨畫)

濟南冬天的水:曖——不結冰

綠——温暖多情,富於生機 (不忍凍)

活——清亮通透 (空靈的藍水晶)

處處圍繞“温晴”來寫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温晴”天氣緊密聯繫在一起,構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温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品味語言的優美;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境交融的寫法。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並學習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提到冬天,你腦中會浮現出哪些詞句呢?

(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大雪紛飛……)

冬天,除了美麗的雪景也伴隨着刺骨的寒冷。但是,有個城市卻是個例外。它的冬天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走進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説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説《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裏。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國講學,1930年回國,本想作職業作家,但專職寫作難以維持生活,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經好友們的勸告,1930夏天到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篇文章就是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老舍在齊魯大學任教四年,其間他“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因而濟南成了老舍的“第二故鄉”。他對濟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許多美麗的文字留個了濟南。

三、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出示讀文要求:

①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讀文後結合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

③自學生字,要理解字義。

2、字詞通關

①認讀生字、詞

xiāng、zǎo、píng、zhù

鑲、邊、水、藻、綠、萍、貯、蓄

chéng、jì、báo、jǐ

澄、清、一、髻、兒、薄、雪、濟、南

②結合句子理解劃線詞語。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讀文要求:

①快速瀏覽課文內容,思考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

②思考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

2、課文內容概括

課文從濟南的________、(第一自然段)濟南的_________(第二-----四自然段)以及濟南的_________(第五自然段)三個方面,突出展現了濟南冬天_______的特點。

五、瞭解濟南的天氣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濟南的天氣是怎樣的?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濟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2、作者通過什麼手法寫出了濟南的天氣?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濟南冬天的温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温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掃清了課文的字詞障礙;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梳理了文章的脈絡結構,同學們課後熟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一起走進濟南的山景水色。

第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

老師課件出示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

“百年故居——猜一作家名字”

(老舍)

我們對這位作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老舍是他的筆名,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作家。(學生整合老舍資料)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齊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温習舊的知識從中獲得新的理解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

①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天氣、山景、水色)

②作者通過什麼手法寫出濟南冬天怎樣的天氣特點?

(對比手法濟南天氣的温晴)

三、濟南山景欣賞

出示自學提示:快速自讀課文2---4自然段,根據其內容給每段概括出一個小標題。

(陽光下的山、小雪後的山、城外遠山)

【陽光下山景圖】

1、讀文。找學生合作讀“陽光下的山”段落。同學點評,教師指導。

2、賞析。哪一處描寫最打動你,説説打動你的原因。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

“暖和安適”的特點。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時而比喻時而擬人穿插描寫,賦予小山感情色彩,像一位家長呵護着濟南這個城市。而濟南就只管“暖和安適地睡着”。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此處對濟南人神態、心理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濟南的“温晴”特點。

師過渡:這樣温暖的濟南,這樣温情的小山,要是下場雪呢?會變得寒冷起來嗎?我們一起讀讀吧。

【小雪後的山景圖】

出示自讀提示:齊讀本段。用“____”畫出本段中心句,圈出表示方位的詞,思考本段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1、中心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吧。(中心句作用: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及中心,話句話説就是本段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順序:自上而下的順序。

山上矮鬆(樹尖):——“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一個“頂”字寫出雪的位置與大小,形象地寫出小雪後松樹的形態。)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鑲銀邊”形象地寫出山與天相接處的美態,同時緊扣“小雪”)

山坡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把山上因下小雪而露出不同地色

比喻成一件花衣,花衣還能動,

把一幅靜止的畫面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化手法描寫成一位害羞而臉紅的少女,貼切又美好。)

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雪後的山景,遣詞造句精妙講究,字字傳神。句句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這麼美的景,如此美的文字,我們也定要美美地讀一讀。教師知道朗讀。

【城外遠山圖】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用“卧”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形狀、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水墨畫寫出了濟南的淡雅之態。

四、濟南水色欣賞

出示自讀提示:自讀本段,根據內容概括出小標題。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空靈水晶圖】

温暖——“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

澄清——“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個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五、深入全文,體味情感

師引導:欣賞了濟南的山景水色,感受了濟南的温晴舒適,文章最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美——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置疑?文章題目叫“濟南的冬天”,文章最後卻説“冬天的濟南”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嗎?試着讀一讀這兩句話。

濟南的冬天——重點在冬天上,因為作者的文章內容都是圍繞冬天的景色來寫的,所以題目叫濟南的冬天。

冬天的濟南——重點在濟南上,作者全文都表達出對濟南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放在文章最後用來抒發對濟南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六、方法借鑑,學會發現。

師引導:想要寫好一篇景色文章,老舍先生的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呢?

抓住景物某一特點,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

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

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幫助把景物寫得更生動。

寫景離不開抒情,要情景交融。

七、拓展閲讀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品析精彩語言,體味優美意境。

2、能力目標:學習抓住事物特點、有條理地描寫景物和移步換景的手法。

3、情感目標: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品味精彩語言,體味優美意境。

教學難點:移步換景的描寫景物的手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展示大明湖、千佛山等濟南特有風景,引用清代詩人劉鳳誥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導入課題。

二、檢查預習。

(一)夯實基礎,展示多媒體讓學生正確的讀加點字的音,然後口頭解釋詞語。

① 濟南( ) 倫敦( ) 鑲( ) 水藻( )貯蓄( ) 髮髻( ) 澄清( ) 着落( ) 看護( )

②解詞: 設若———

水墨畫———

貯蓄———

空靈———

響晴———

(二)學生展示自己所查閲的關於老舍的生平及代表作品的資料。①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②師生交流:教師做重點補充,學生把重點記錄。

三、整體感知。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思考:①本文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濟南的冬天?

②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

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討論解決,教師指導總結。

四、美文細品。

速讀課文,利用圈點標註法畫出你認為生動的句子,仔細體會,並説説你的理由。(從修辭手法、遣詞造句、色彩、手法的虛實等方面着手)

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教師引導、總結。

五、移步換景的手法。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概括本文的寫作手法,如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抓住事物的特點寫景,虛實結合等,然後,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第三段,思考:本段描寫了哪些景物?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矮鬆、山尖、山色、薄雪。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然後告訴學生隨着觀察者觀察點的不同,所寫的景物也隨着變化這就叫做“移步換景”。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着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遊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後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容豐富的生動畫面。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圍繞一箇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其次要進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性的描寫,避免記流水帳。

六、反饋練習。

假設你要給一個從沒有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從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些精彩的片段,選取一個簡略講講。

通過這個問題的設計可以檢驗學生對文中重點段落的掌握情況。學生先在組內展示,然後每組推舉出一名學生回答。

七、佈置作業。

以《……秋天》為題寫一篇500字的作文。要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的特點,利用各種所學手法,用生動形象的筆墨進行描寫。注意將景物寫活,做到情景交融。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掌握“澄清”、“貯蓄”、“空靈”等詞語的音、形、義;

2、通過精讀賞析訓練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審美鑑賞力,並初步瞭解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熱愛濟南、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用一個4字短語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預設: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北風呼呼、風刀霜劍

2、引言設疑:(多媒體出示圖片)濟南被譽為“泉城”,有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兒的冬天又有着怎樣的特點呢?這堂課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濟南冬日的別樣風情。

3、讀準字音,瞭解詞義。(見大屏幕)

二、理清思路,把握特點

1、聽讀課文,體悟情感。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勾畫出你認為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詞語及能明確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讚美)

2、自由朗讀,把握特點。

(屏顯)思考:“寶地”、“温晴”“奇蹟”、“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短語,哪一個最適合於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3、理清思路,明確重點。

假設要給一個從未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的冬天,根據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個方面?

(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冬水這幾部分,着重講“薄雪覆蓋下的山”。)

三、精段細讀,賞析美點(研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後的小山”)

1、通過分組朗讀給第五自然段分層次。

生讀後用單豎線把三個層次標出來,教師指出:第一層概括;第二層細膩描寫;第三層議論抒情。

2、課堂訓練:自由朗讀本段,思考問題:(屏幕顯示)

①對這段文字進行的詩意畫面命名(“雪後斜陽”,“小山雪霽”)

②圈出像線索一樣能貫穿全段的一個字

(“妙”,“雪”寫的是內容,而“妙”字是畫面的'特點。請把“妙”字圈下來)

③説説這段中“頂”、“鑲”字為什麼用得好?能從文中再舉幾個字説説嗎?

(“頂”字寫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態美,寫出了鬆上小雪的輕盈,它不是壓着、扣着、蓋在上面。“鑲”字用得好,是因為線條很美,寫出了天與山相連處逶迤的線條與亮麗的輪廓,同時這個“鑲”字也有擬人手法的味道)

比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的表達之妙。

(第一,這句話用了比擬的手法;第二,寫出了雪後山色的斑斕;第三,給我們以畫面之美;第四,有靜有動,靜中有動,山是不動的,但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詩意盎然。)

追問:你能從文中再列舉幾句你認為很美的句子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確歸納(見括號內容)

4、想象畫面,用減字法讀課文。(屏顯)

①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山上的矮鬆,樹尖上,好像。山尖全了,給天鑲上一道邊。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這樣一道兒,一道兒,給山們;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見一點。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微微露出點。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點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談談你的理解並與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五、小結本課,歸納要點

1、掩卷沉思: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學習到如何描寫景物?(屏顯)

抓住景物特點;有層次,有條理;情景交融;善用修辭(比喻、擬人)

2、想象畫面,教師提示,試背課文第五段。

②最妙的是。山上的矮鬆。山尖。山坡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業設計

1、根據課後練習二的示例,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一點欣賞文字。

2、片斷仿寫練習: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園”為題寫一段文字,要求必須運用上述景物描寫的方法。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4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下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之第五節,是現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動形象的描寫了濟南的冬天氣候温和、冬日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文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當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好的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全文脈絡清晰,行文有序。先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然後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在景物描繪中,不但運用了大量恰當的比喻和擬人句,更在詞語選用方面十分講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極富生機和活力。因此,教學中,在鍛鍊、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同時,着重通過分析文中優美的語句,進而感悟文中描繪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語的精當,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但面面俱到的講析卻不利於學生閲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應該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之下充分的感知課文,探究作者寫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寫作方法,並能運用所學去閲讀理解同類的文章。在教學上安排2節課的時間,其中第一課時在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的基礎上重點研讀第3語段,欣賞景物描寫方法。第二課時體會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如揣摩喻體選用的精妙。與《春》在寫法上的對比閲讀。

當然,在開課之前,不忘告知學生,一切的答案你們那裏,即由學生之口道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及答案,不失為明智之舉,因為學生在解讀文本之前,就已經獲得了自信。這樣,他們已不僅僅在感悟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了。惟其如此,才能讓學生們敢於積極主動,敢於去自由發揮想像的翅膀,展開合作探究課文,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欣賞文章的能力。

作家介紹,課下注釋已有,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解讀,不必再去贅述,瞎耽誤學生的時間。生詞教學也可在學生朗讀過程中解決,不必過於追究,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知、能目標:

1、能有感情的熟練朗讀課文

2、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3、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4、明白作者採用對比寫法的作用。

5、培養欣賞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朗讀—討論—賞析

情、價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把握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景物描寫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首先,引導學生説説本地冬天的氣候、景象。接着,引導學生説出學過或知道的描寫冬天景色的古詩詞句(柳宗元的《江雪》、《風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讓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氣,與課文中的冬景形成鮮明對照。大家知道嗎?在咱們北中國的一個地方,它的冬天卻是另一番風味,到底是怎樣的別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們帶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

二、範讀課文。

1、學生聽讀,作勾畫。

2、點評。

三、自讀、朗讀,整體把握。

1、邊朗讀(學生模仿範讀,大聲朗讀),邊勾畫生詞,查工具書,準備朗讀比賽。

2、幫助老師將課文科學合理的分成四個任務塊,並説明你這樣分組的理由(為下節課分組研習、討論做好準備)。

(第一自然段為一組,第二自然段為一組,第三四自然段為一組,第五自然段為一組。按照:冬天的特點—山景—雪景—水景層次。)進一步歸納出課文的主要脈絡:

小山搖籃圖

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雪霽初晴圖

空靈水晶圖

3、學生推薦重點生詞。着落、髻兒、鑲上、水藻、貯蓄、澄清

4、小組內交流。

5、集體交流。

四、朗讀、感悟:

1、師生展開朗讀比賽。

2、自選段落,讀完後説説自己為何選讀該段。自己是用何種情感朗讀的?如何把握的,你認為自己讀到了什麼。

3、學生點評。

4、大家公認的優美段落齊聲朗讀。

五、佈置作業:

課下按組分工,蒐集資料,準備下節課討論。

熟練朗讀課文。

積累優美文句。

第二課時

一、學生分組展開討論。

1、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小組內交流。

2、互動、研習該句的妙處(修辭、選詞)。

3、小組內形成共識,並推薦出發言的代表。

4、如果任務提前完成,可以幫助其他組解決問題。

5、教師巡視、指導。

二、集體討論,教師點撥。

第一組:預設

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接着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再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最後把濟南與整個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這主要運用了_____手法。

(北平,沒有風聲;倫敦,響晴;熱帶(指新加坡),毒曬;北中國,温晴。對比)

2、“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能否把“聲”字刪去,為什麼?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是説濟南冬天的風並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聲”字去掉,説成“沒有風”不切合實際。

3、文中的“毒”“響亮”又是什麼意思?

這裏“毒”是厲害的意思,“響亮”一詞,一般用來形容聲音的宏大,根據上下文判斷,在此處是指“晴朗得刺眼”。

4、想想看,作者有沒有告訴我們濟南冬天的特別之處呢,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呢?

特點有“沒有風聲,響晴,温晴。”明確:總特點是“温晴”

第二小組:預設

1、想想,文章怎樣由寫總特點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3、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温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温情。躺在搖籃裏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着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適的特點。)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陽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適的小搖籃

第三小組:預設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2、“看護婦”是對雪後矮鬆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鬆寫出雪的形態。

3、“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

4、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寫出雪色嬌美的情態;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悦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點撥:

1、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

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2、畫面色彩的鮮明悦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鬆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全段的朗讀要求: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都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4、“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智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5、用“卧”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相呼應。

6、總結:薄雪覆蓋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遠山;是張小水墨

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發顯露了出來。

檢查: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發顯露了出來,進行答題。

①全段的層次劃分是: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②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矮鬆、山尖、草色、陽光。

③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④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⑤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

第四小組:預設

研讀第5自然段: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綠和清亮,充滿着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温暖。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3、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4、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即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讚美之情。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寫水色:

提問]

三、總結:

1、為什麼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緻觀察b.抓住特徵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2、表情朗讀,品味濟南暖冬慈善若孃親,可愛似少女,清亮賽水晶的藝術形象。

3、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範圍,接着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着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四、比較閲讀:《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説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徵。《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五、作業設計:

1、寫一段文字描寫你家鄉的冬天,並能恰當的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2、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3、課後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

六、附件材料: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户户插柳”。大致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羣。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湧出,噴湧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台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附板書:

沒有風聲

總特點:温晴的冬天響晴

毒曬

陽光下的山:暖和安適的“小搖籃”

山小雪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遠山:是張小水墨畫

碧綠

清亮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教學難點:

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立冬將至,寒意便邁着步子來到了我們身邊,天氣一下子冷了許多。北中國的冬天即將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想起這些,不禁也令人心生寒意。身處寒冬的人們總是渴望春天早日來臨。然而,生活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確是面上含笑的,他們好像並不渴望春天早日來臨,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啦,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的著名寫景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也許從中我們能找到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走進作者

學習老舍先生的文章,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舍先生,請看大屏幕,掌聲請出老舍先生。(投影作者簡介,學生齊讀)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

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1930年,作者回國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教授。從此在山東工作生活了七年之久。作者稱山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為1931年在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

2、聽錄音,説感知,解字詞。

就是這個對濟南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聽配音朗讀課文。(投影要求:注視畫面、用心傾聽、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濟南的意境美。)

聽了錄音,你心中濟南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呢?請用一句話説出來。(學生活動,老師評價。)

好的文章三分賞析七分讀,只聽了一遍,同學們就發現了這麼多濟南冬天的好處,下面請同學們仔細的讀一下課文,在閲讀的時候,我希望同學們能注意下面這幾個生字詞:

濟(jǐ)南倫敦(dūn)鑲(xiāng)

貯(zhù)蓄水藻(zǎo)髻(jì)

3、感知簡析,展示才華

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正如同學們説的那樣,意境是相當的美,下面老師準備了一些思考題,請看投影,請同學們迅速瀏覽文章,回答問題:(投影展示)

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特點?作者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學生合作討論思考解決,教師板書:濟南的冬天)

請同學們把思考所得告訴大家,展示你的才華。

教師逐步疏導,簡析文意並簡明板書。

特點:温晴。景物:山、水具體又寫:陽光下的`山,小雪後的山,城外遠山

三、美文品讀,展現風采

過渡語:課文整體內容我們已經把握住了,那文章的意境美我們又如何才能感知呢?請分組思考第二個問題:(投影展示)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一段,你認為用得最準確的詞語和最生動的句子有哪些,説出來,和大家分享。

學生展開討論

教師啟示: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隻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就有兩個或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要求:小聲讀,並動筆圈點批註。

抽生回答,教師以圖畫為引導,分別展示2、3、4、5、自然段景緻,引出其中精美詞句,從修辭、寫法、情趣等方面品讀妙處。(安排一段配音朗誦表演)

學生可能找出的句子: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卧”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四、悟景、激情、寫美

過渡: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的的確確很美,你想,為什麼他筆下的景就這樣的美,這樣的惹人喜愛呢?如果文章單為寫景而寫景,會不會打動人,會不會感動我們?這景裏面還有什麼呀?(抽生回答)正因為這景裏面融進了情,融進了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喜愛之情,所以他的文章才這樣的動人。這種寫法叫做“情景交融”,真好個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呀。

激情、寫美:老舍筆下的景如此的美,如此的惹人喜愛,我們三穗,我們家鄉四季的景也不錯呀。請你寫一寫或説一處我們三穗,我們家鄉你認為最美的景緻。

五、小結課堂。

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説是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學習到處都藴含着美,讓我們用我們善於發現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讓我們用我們的生花妙筆去描繪生活中的美,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七年級(7)班的同學會有像老舍這樣的大家馳騁在文壇的圈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