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65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寓言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1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一、導入

通過學生談自己對“什麼是寓言”的理解,導入新課。

二、教學過程

1、出示目標:

⑴ 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⑵ 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

⑶ 聯繫實際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2、檢查預習:

(生字注音解釋。)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裏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閒適:清閒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3、整體感知,概括寓意:

⑴ 朗讀。

⑵ 複述。

⑶ 精縮內容。

⑷ 概括寓意。

⑸ 請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出示學習方法總結出第二則寓言的寓意。

4、研讀與賞析:

⑴ 《白兔和月亮》在情節上有兩次轉折,你能找出來嗎?

⑵ 白兔得到月亮前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心態,你能用文中的兩個成語概括嗎?

⑶ 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

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

⑷ 這則寓言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⑸ 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⑹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⑺ 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5、體驗與反思:

⑴ 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⑵ 學過《落難的王子》後,如果你遭遇了厄運你會怎麼做?

6、拓展與延伸:

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慷慨決定時的情景及對話。

7、課堂小結:

《白兔和月亮》: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落難的王子》: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8、佈置作業:

寫一則寓言,題目自擬。

要求:

⑴ 符合寓言的文體特點。

⑵ 2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白兔和月亮

賞月 心曠神怡

得月 驚喜萬分

守月 得失之患

還月 心曠神怡

【教學反思】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完成了授課任務。要求學生按照四步法概括寓意的目標基本實現,並通過體驗與反思達到了德育目標的要求,實現了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學生掌握情況較好。

不足之處在於:教學過程雖體現新課改的要求,但只是在框架上的體現,也就是説有了新課改的“形”,還沒有上升到“神”。對於“如何將課堂教學與課件使用相結合?”這一問題沒有作深入思考,以至於教師不能離開操作枱進行課堂教學,限制了教師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同時,在“如何啟發、引導學生?”以及“如何評價、鼓勵學生?”等問題上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學習、探討。

寓言教學設計2

湖北省棗陽市第一中學 劉保清

一、知識目標

1、研讀課文,探討文章主旨。

2、深入領會作者對寓言新穎獨到的見解。

3、認真揣摩文中意藴深刻的語句。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質疑和釋疑的能力。

2、培養學生獨立閲讀和創新閲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清思路,探討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對九則寓言闡發的新觀點、新看法。

教學難點

1、課文開頭三段和結尾一段所含藴的意思。

2、一些疑難語句的理解。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讀後感。作者從一般讀者讀《伊索寓言》所慣常理解的另一面,讀出了新意,對原作做出了自己的“別解”。文章的主題較難把握。教學宜從剖解作者對寓言所作的引申入手,引導學生反覆研讀課文,對主題可作充分的討論,切實把握準確文章的寫作主旨。在此基礎上討論理解文章的疑難語句。第一課時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第二課時重點解決疑難語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大家以前讀過哪些《伊索寓言》故事?(狼和小羊、赫爾墨斯和它的雕像等)這些故事的寓意作者在篇末大多做出了揭示。那麼你讀了這些故事後,有什麼新的理解嗎?我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學貫中西的錢鍾書先生讀了《伊索寓言》後,就對原作有了新的看法。他有怎樣的看法呢?課文就給出了答案。

二、伊索和作者介紹 (略)

三、研讀課文,討論主題

1、聽課文錄音,讀準字音。

2、學生重點研讀課文4——12段,看看作者對九則寓言分別做出了哪些新的理解,在討論的基礎上填出下表。 (表中楷書字為要學生填寫的內容)

故事名稱故事寓意引申的寓意

蝙蝠的故事諷刺善變者諷刺那些善於用投機方式使用自己的某些資本的人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享樂者捱餓活該影射那些專靠給死人寫文章而抬高身價的文人

夠和它的影子的故事戒貪得諷刺無自知之明、聽不得別人批評、不能知錯改錯的人

天文家的故事眼睛總朝上必摔跤諷刺當時的上層政治

烏鴉的故事偽裝者終現本相諷刺那些品質卑下,嫉賢妒能的人

牛跟蛙的故事戒狂妄自大諷刺那些自以為是,嗜痂成癖的人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戒之在貪諷刺那些嗜財如命,極端吝嗇的富人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得不到的東西都是不好的影射貪心不足的人和害怕別人分搶應得利益的人

驢子跟狼的故事錯行仁義反受其害批評行醫者時或草菅人命

總 結:以《伊索寓言》為依託,批判黑暗、荒誕、不公正、無理性的社會現實。

四、討論作者闡發新義的方法

問: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對原寓意進行闡發新義的?(課後思考和練習一)

主要用三種方法:

引申 改頭換面 推演

五、研讀課文前三段

1、課文前三段之間是什麼關係?哪一段是中心段?

明確:第2 段是中心段。第一段是比喻,是引出第二段的,第三段是補充説明第二段感想的來歷。

2、這三段提出了什麼觀點?你怎樣評價這種觀點?

明確:古代好比是人類的小孩子時期,是幼稚的,現代的我們反而年齡長,閲歷深,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正因為如此,古代的觀點是淺薄的,幼稚的,是須要糾正的。《伊索寓言》就是一本古代的書,裏邊就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須要加以糾正。

作者打破人們慣常的心理習慣,新穎而看似不無道理。不過我們也只能把它看作是作者的突發奇想而已。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科學技術方面確實呈現出線性的、累積式的發展,而在文學藝術、文化思想方面就很難説了。世界上不少民族在文明的早期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令後人難以企及。這樣,把古代比作人類的小孩子時期就説不上是很嚴謹的、科學的説法了。據出推論出來的這一觀點也只能説是作者的一種諧謔了,目的是順理成章地生髮下文。

六、研讀課文最後一段,

討論:《伊索寓言》真的不宜作現代兒童的讀物嗎?

明確:不是。①作者認為這部書太純正了,不能反映出現代社會的複雜與奸詐。②能不能讀,怎麼讀,全看成年人在造成一個什麼世界,一個什麼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

這段話是作者批評、嘲諷現代社會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伊索寓言》早已成了世界名著,無論是兒童抑或是成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教益。《伊索寓言》中許多故事,正如許多文學名著一樣,有着不可限定的豐富的意義指向,作者從中讀出如許新意,也正是源於它的這個特色。《伊索寓言》是觸發作者產生諸多思考與體驗的由頭,是作者藉以“澆自己之塊壘”的酒杯。

七、討論疑難語句的含義

1、如何理解“人比蝙蝠就聰明多了,他會把蝙蝠的方法反過來施用,在鳥類裏偏要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裏偏要充鳥,表示高超出世。”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這句話諷刺某些見風使舵,總想保持自己身份的投機分子。在上流社會裏他裝成又窮又硬的平民;可到了平民中間,他又搖身一變,成了屈尊下顧的文化分子,顯出自己的高雅以及“平易近人”的風格來。

2、“有些東西最好不要對鏡自照”這一句揭示了某些人怎樣的劣根性?

指有些人沒有自知之明,聽不得別人的批評,不能知錯改錯。這號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你批評他一下,他反而胡鬧,反咬你一口。

3、“真的,我們就是下去以後,眼睛還是向上看的。”這裏,“眼睛向上”是什麼意思?

這段話明顯是諷刺當時的上層政治。“下去”,指的是下野或者下台,“上”“下”指的是地位的上下,官職的高低。“眼睛還是向上看的”,就是不甘心真的下野或下台,還是一心向上爬。

4、“這個遮羞的方法至少人類是常用的。”這個方法指的是什麼方法?

指的是自己被戳到了痛處,就惱羞成怒,撕破臉皮,挖空心思地揭別人的短。

5、“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是什麼意思?

有錢人往往吝嗇,一毛不拔,不肯幫助別人。

6、“訴苦經可以免得旁人來分甜頭”,這説明什麼樣的心理?

一個人得了點好處,總容易引來別人的嫉妒,想要分點甜頭。要避免這一點,辦法是訴苦經,好讓別人心理平衡。

7、為什麼説“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這可能是從醫生並不能包治百病,有時候也會無能為力,最後只能眼看着病人死去的角度説的。

八、作業:課外找一兩則寓言(如《狐狸與烏鴉》《農夫與蛇》),仿照課文寫法重新闡釋它的寓意。

寓言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知道這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並能從中受到教益。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從中獲得啟示和教益。

教學準備:課外閲讀《伊索寓言》,瞭解《伊索寓言》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揭題

1、 板書“寓言”提問:同學們,還記得什麼叫寓言嗎?課外你們讀過或聽過《伊索寓言》哪些故事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伊索和他的寓言嗎?

2、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伊索寓言》裏的三個故事。

二、 初讀感知

1、 自由讀文,提出自讀要求:

(1)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課文的句子;

(2)邊讀邊思考:這三則寓言各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 檢查自讀效果:

(1) 出示詞語卡片:

狐狸 葡萄 饞得 酸的 驚慌失措 糞便 戒心

a、 指名讀、搶讀;

b、 指導“饞”、“慌”與“謊”的寫法;

(2) 指名讀文,注意指出“狐狸”、“葡萄”中的第二個字的讀音是輕聲,

(3) 聯繫讀文理解“驚慌失措”、“一貫”、“圈套”、“戒心”;

三、 再讀複述

1、 自由讀文,試着複述這三個故事;

2、 指名讀文,複述故事。

四、 作業佈置

1、 每字寫兩遍。

2、 課後繼續讀這三則故事,用“||”試着給每個故事分段。

3、 課外朗讀《伊索寓言》並寫下心得體會。

第二課時

一、複習

用簡潔的語言説一説其中一則寓言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感悟,理解寓意

(一)《狐狸和葡萄》

1.課文中哪些詞語是描寫這幅抓插圖上的內容的?

2.“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他”會想哪些辦法呢?。

3.用課文裏的一個詞來説明狐狸想盡辦法的結果。此時此刻,狐狸心裏會想些什麼呢?可他又是怎麼説的呢?為什麼這樣説?

4、齊讀最後一句話,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麼作用?

5.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後,你有什麼話想對大家説嗎?請把你要説的話寫在課文下面吧。

1、學生寫話

2、學生交流體會。

一、精讀感悟《牧童和狼》、《蟬和狐狸》

(一)學習《牧童和狼》

1、誰能給大家説一説《狼來了》的故事?(指名説)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牧童和狼》)。

3、默讀這則寓言,思考:牧童兩次喊“狼來了”村民們反應有什麼不同?牧童看到村民們的樣子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4、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5、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6、用自己的話説説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蟬和狐狸》

1、自由讀文,思考:這則寓言與《狐狸和烏鴉》一文中狐狸所用伎倆有何異同?蟬與烏鴉表現一樣嗎?為什麼它們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

2、生活中或是電視、其它媒體中聽過或看過這樣的例子嗎?

六、作業佈置

1、同學或夥伴之間説説這三則寓言

2、修改讀《伊索寓言》心得體會,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繼續選讀《伊過寓言集》。

附:板書設計

12、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狐狸:虛榮,口是心非

《牧童和狼》牧童 :不誠實,罪有應得

《狐狸和蟬》蟬 :善於觀察、思考,能識破壞人説好話的欺騙手段,對小人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寓言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一則寓言的主題詞就是得失之患。首先必須把握的是這種得,並非一般的得,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這樣的擁有,看起來是好事,又何嘗不是壞事?物的主人,其實也是物的奴隸,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處於兩種不同的關係,決定了白兔呈現兩種不同的心態,擁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設計思路】

1、看導語默讀課文。

2、藉助註釋、詞典識字識詞。

3、朗讀。

4、內容研討。

5、語言運用。

6、反覆朗讀,在朗讀中增加理解。

7、作業。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3、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課時】

二課時。

【教具運用】

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得與失始終伴隨我們一生。有俗語説: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鏡子。

二、簡介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三、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2、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後,為什麼會有得失之患?

4、這則寓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四、體味感知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並談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討研究

1、本文有兩次轉折,請你找出來,並分析這樣的寫法有何好處?

2、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決定,説明了什麼?

3、這則寓言提到人類有怎樣的諷刺意義?

六、拓展延伸

1、擁有財產就一定會有得失之患嗎?

2、我們可以從白兔身上學到些什麼?

3、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會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麼?

4、我們應該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

第二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瞭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註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穫。

二、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思想上令人發省,而且在情節安排上也值得我們學習,具有普遍的意義。通讀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節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2、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到我的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反覆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四、問題探究

1、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便偏故事情節有何用意?王子落難你認為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難的見證人,然而,當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這説明了什麼?

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5、只有落難後才會變得堅強,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五、拓展延伸

與《白兔和月亮》進行比較閲讀:

1、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是事實。

3、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敍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後則重在敍事。

六、體驗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我們應怎樣對待?

2、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説説你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

3、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堅強的意志?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學習了兩則寓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很多人生啟示。我們知道了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願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八、鞏固訓練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作文訓練:《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逆境中成長》。

【備課卡片】

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寓是寄託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於簡單的故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慣於運用擬人的手法,語言簡潔鋒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來源於民間傳説。

歐洲文學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寓言盛行,《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鄭人買履》(《韓非子》)、《鷸蚌相爭》(《戰國策》)、《刻舟求劍》(《呂氏春秋》)。

寓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明確單元主題:故事長廊,讀故事,體會道理,從中受到教育。

2、學習29課寓言兩則

3、你學過哪些寓言?我們是怎麼學習寓言的?(讀懂寓言,明白道理)

4、今天學習29課第一則寓言 紀昌學射

看題目,解釋題目?你覺得文章的寫作重點應該在那個字上?(學)(紀昌向誰學習射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讀課文,讀正確,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預習情況:紀昌 妻子 刺傷 綁住 百發百中

讀詞語,提問:“中”還能組成什麼詞?板書

哪個字容易寫錯?指導,板書。(妻 拜 刺)

3、再讀讀課文,讀熟。

4、指名讀課文,正音,同時想想寓言講了什麼?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分段,理清結構:

(1)彙報,指導:為什麼分三段?(説不上來沒關係,學完後概括段意)

板書:一(1)學

二(2—4)練

三(5)結果

(2)課文第二段分幾層?為什麼?(2和34)

2、質疑:你有什麼問題?(預設:紀昌為什麼花那麼大的功夫練眼力?飛衞為什麼不直接教他開弓放箭,非要練習眼力?紀昌為什麼那麼聽飛衞的話?題目是“紀昌學射”,可是沒寫學射,卻寫他練眼力?)

3、精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習2段:

用“直線”畫出飛衞教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紀昌下功夫練眼力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就在句子的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彙報交流,指導:

A、飛衞教:抓詞語體會。

首先應該——名師指點,走捷徑。

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要求嚴格,經驗豐富。

B、紀昌學:抓重點詞體會。

睜大眼睛、注視、來回穿梭——盯住不動的目標,難度加大。

兩年——累,持之以恆。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斟仙》

相當到家了,不怕刺——很棒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3、4段:

彙報,指導:

A、飛衞教:抓詞語體會。

雖然、但是——提出更高要求。

極小、很大——對比,名師要求明確。

再來見我——要求嚴格。

B、紀昌學:抓重點詞體會。

每天——堅持不懈 (補充材料:據説練了三年)

聚精會神——朝目標努力,要求嚴格。

像車輪一樣——練得很棒。

C、理解“就要成功了”,體會“就要”——基本工已練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4、反饋質疑:

5、總結:飛衞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指板書説明:共三個,從練基本功入手、有毅力、有名師指點)僅僅是飛衞練習射箭麼?學習其他技藝也是。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6、歸納段意:第二段是“紀昌按照飛衞的指點,從練眼力開始,苦練基本功。”

7、概括主要內容:紀昌想學射箭,向飛衞請教。他按照飛衞的教導,從練眼力開始,先練牢牢盯着一個目標,再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後來,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四、課堂小結:

1、抓重點句重點詞,體會文章內容,交流自己感受,是學習的方法。

2、學寓言,知道理。預習下一篇《扁鵲治病》。

板書:

寓言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使用字詞,有表情朗讀;培養大膽創新的表演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表演中理解文章,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其主動性,綜合參與學習;在合作中探索並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了解並領悟如何正確面對財富和厄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教學設計:

1、由作者介紹導入(推薦《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書)

2.引出寓言,簡略介紹寓言的定義。

——寓言通常是一種有寓意的小故事。清人宣穎稱之“寄寓之言”,王先謙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點。“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它的使命在於揭示真理,總結教訓,諷刺醜惡;特別需要揭露人們接觸到卻未曾意識到的荒謬。寓言雖是小道,作者卻也須有干預現實的膽略和洞燭人生的識見。許多大家都是寫寓言的高手。如伊索、克雷洛夫、達芬奇、列夫托爾斯泰、馬克吐温等。

3、學生自讀《白兔和月亮》,提示學生注意作者運用文字的功力:

——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如“獨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舉世無雙”“無憂無慮”“各具風韻”“閒適”“牢牢盯着”“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險象迭生”“得失之患”等,

——文中的各種微妙關係:

兩個“慷慨”,兩個“慧心”,兩次出現的意思有什麼細微差別?

兩種心境——同是賞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後心境為什麼完全不同?

兩處轉折——文中有兩處轉折,各起什麼作用?

兩種關係——主人與奴隸是否是絕對的?

兩個人物——白兔和諸神之王與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處?

兩種生活態度——白兔對待非分之財的態度和人類有什麼不同?

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

4、學生自讀,深入體會本文的寓意,説説領悟到的道理:

——參考:有時擁有是一種痛苦,放棄反而帶來樂趣;不配擁有而擁有,就會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等類似的看法……(可多角度去讀一則寓言)

5.朗讀表演《白兔和月亮》,提示朗讀者必須注意的表情:

——這隻獨具審美的慧心的白兔來到林中草地無憂無慮地嬉戲,心曠神怡地賞月時的表情應該是怎樣的?白兔在得到諸神之王的慷慨決定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活動?當她看着屬於自己的月亮時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目光與表情?等等

6、以同樣的步驟學習《落難的王子》,提倡同學間的合作。

——文章中只寫了一個場景來表現王子的多愁善感,你是否能設計出吻合其性格的其他場景?當時的王子的表情和動作、眼神應該如何表現?厄運落到他的頭上的時候,王子又會是什麼樣的表現,你將從哪些方面去注意?等等。

——領悟到作者構思的奇妙:作者把極端脆弱之人擬定為王子,又極寫他的脆弱,所遭厄運突如其來不説,又極寫其兇險,作者還借王子之口傳達出寓意,借“我”與王子類似的經歷告訴人們故事的普遍性,對人很有啟發。

——疑難問題:為什麼主人公定為王子?為什麼極寫他的脆弱?為什麼把厄運編造得如此兇險?為什麼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為什麼最後寫“我”也遭了厄運?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等。

——藴含的道理:厄運能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7、請學生自告奮勇地有表情地朗讀兩則寓言。

8、佈置作業:

(1)課外閲讀周國平著的其他寓言,並體會寓言的寓意。

(2)課外閲讀《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教學反思】

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是當前貫徹語文課程標準,落實最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思維上,涉及辯證思維、逆向思維和多角度思維,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獨特體驗與感受。

寓言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

教學準備:課前佈置學生閲讀《伊索寓言》,瞭解有關《伊索寓言》的資料。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瞭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寓言故事,那你們知道寓言故事有什麼特點嗎?

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説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往往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

2、簡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曾經是一個奴隸。他機智幽默,聰穎過人,在兒童心目中始終扮演一個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它的內容十分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題材相當廣泛,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臘的社會現實和風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層社會裏奴隸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裏的角色大都由動物擔任。這些動物和人一樣,會思考,能説話,從本質上説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當時社會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課題,初讀寓言。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伊索的寓言,課文共有三個故事。我們首先來學習《狐狸和葡萄》。(板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提出初讀要求: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讀通讀順句子。

3、彙報初讀情況。學生説説自己對寓言內容的理解。提醒學生注意“狐狸”在一起連讀時,“狸”讀輕聲,“讒”讀翹舌音,“酸”讀平舌音。

三、細讀課文,領會寓意。

1、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2、自讀每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饞得直流口水

想盡各種辦法自己先找出來讀一讀。師生交流。

3、小組合作討論: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夠葡萄?

4、“白費勁”説明了什麼?你能想象出此時狐狸的神情嗎?

5、自讀第二段。思考: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費勁”、“無望”的情況下,仍然對葡萄戀戀不捨?

6、同學們吃過成熟的葡萄嗎?是什麼滋味?狐狸為什麼説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讀第三自然段。從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無能為力”是什麼意思嗎?你怎麼理解這段話?

提示寓意對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讀懂的道理講給同學聽聽。

四、積累遷移,指導寫字。

狸、葡、萄、饞、酸

第二課時

一、故事引入,提示課題。

1、大家還記得我們熟悉的那個《狼來了》的故事嗎?誰來給同學們講一講。

2、這個故事也是選自《伊索寓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寓言,瞭解內容。

1、自讀寓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

2、指名讀,説説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寓言,領會寓意。

1、默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在“好幾次”和“後來”發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們各有什麼不同的表現?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一步讀懂課文。

狼沒來

牧童:幾次大叫

(説謊)

村民:聞聲趕來(上當)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驚慌失措(氣憤)

狼來了

牧童:嚇壞大叫

(真話)

村民:沒人幫忙(不相信)

2、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經歷過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4、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説説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四、遷移積累,指導寫字。

慌、貫、謊、糞、戒

第三課時

一、故事引入,提示課題。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狐狸和烏鴉》的故事嗎?誰來給大家講一講。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個故事也與狐狸有關,它也使出了同樣的手法又來欺騙別人了,不過,這回它的計策可是失敗了,是誰這麼聰明呢?(板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寓言。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一想這篇寓言説了一件什麼事?

2、自讀反饋。

三、細讀寓言,體會寓意。

1、想想《狐狸和烏鴉》和《蟬和狐狸》這兩個故事有什麼相似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2、相似的是狐狸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説奉承話。“故意”點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讚歎”是為吃蟬而設下的“圈套”。不同之處是烏鴉上當了,而蟬沒有上當。

3、讀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蟬為什麼沒有上當?

蟬:“察覺……有詐”“摘下……扔下來”

(頭腦很清醒,保持警覺,進行試探。)

理解“有詐”。

狐狸:“以為是蟬”“猛撲過去”

(露出了真面目)

4、讀第五自然段,説説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引導學生體會蟬不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從同伴的災難中吸取教訓。(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四、積累遷移。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五、書面作業:

完成《練習冊》、《語文補充習題》作業。

寓言教學設計8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3.瞭解伊索寓言的特點,學會閲讀寓言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瞭解伊索寓言,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閲讀《伊索寓言》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理解寓言

1.什麼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説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2.揭示課題。

二、認識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點

1.簡要地介紹伊索。

2.簡要地介紹《伊索寓言》。

三、初學《伊索寓言》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讀準文中的生字,從文中找出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2.交流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四、精讀《伊索寓言》

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這三則寓言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麼?

2.交流。

(1)《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

A.什麼是無能為力?

B.哪些語句能説明它無能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辦法?

C.齊讀寓意。

(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

A.“一貫”是什麼意思?從什麼地方能看出他一貫説謊?

B.兩次大叫有什麼不同?指名朗讀。

C.為什麼喊破喉嚨,也沒有人前來幫忙?是不是這些人見死不救?

D.齊讀寓意。

(3)《蟬和狐狸》中的蟬:

A.蟬聰明、機智、善於觀察,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B.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關句子。

C.我們學過《狐狸和烏鴉》,故事裏的烏鴉會受騙,而《蟬和狐狸》裏的蟬卻沒有受騙呢?

3.説説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五、拓展閲讀,瞭解《伊索寓言》的特點

1.結合本課和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點。

2.在你讀過得伊索寓言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道理?

3.讀故事,補充寓意。(《賊和他的母親》《大力士神和車伕》《池邊的鹿》)

4.再讀寓言,體會寫法

伊索寓言裏有幾則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説説你的發現。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着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説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蒼蠅與蜜

房裏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捨不得走。然而,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後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

對於許多人來説,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叼着肉的狗

狗叼着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着一塊更大的肉。想到這裏,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於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

這故事適用於貪婪的人。

讀了這幾則故事,你有什麼發現?

六、總結

七、佈置作業

閲讀整本書——《伊索寓言》

板書設計

伊索寓言

狐狸 時機不成熟

牧童 一貫説謊 無人相信

蟬 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寓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2、總結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閲讀的興趣。

4、學習一定的寓言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交流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閲讀的興趣。

2、掌握一定的寓言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仔細閲讀《伊索寓言》

2、認真做好讀書筆記。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我們讀了《伊索寓言》並做了筆記,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都對這本書瞭解了多少。

看下列圖片,你能回憶出是哪個故事嗎?

我們所説的這些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1。通過閲讀和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請學生簡要介紹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臘寓言作家。傳説是奴隸,後憑藉聰明才智獲得自由。善講寓言諷刺權貴,終遭殺害。所編寓言經後人加工,以詩和散文的形式發表,成為現在流傳的《伊索寓言》。其中《農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種文字譯本,對歐洲文學中的寓言創作影響很大。

2、説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説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板書提示:寓言:故事——道理。]

今天我們就再來讀讀《伊索寓言》。

二、一睹為快、自我發現

1、説説你發現了《伊索寓言》有什麼特點。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動物或與動物打交道,出現頻率最多的如:狼,獅子,狗……牧人、漁夫……)

[板書:人物形象——動物、與動物打交道的人、神]

2、結構特點——先講故事,再點明寓意。

3、語言生動幽默,善於諷喻。

總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經驗非常豐富多彩。這些經驗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指導生活,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伊索寓言中每則故事後面都附有“教訓”,這些“教訓”顯然是後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較切題,有的並不切題,甚至牽強附會,閲讀時不必受這些“教訓”的束縛,這樣更可以體會寓言所藴含的智慧的豐富性。

三、邊讀邊聊,汲取營養

1、多角度交流,明白寓意:寓言最大的寫作手法是比喻、擬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蚊子和獅子》為例,談談你從文章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啟示(可以從不同的形象,故事結局等方面去探討)

蚊子:可以以弱勝強,但不能驕傲,否則就會失敗;

只有憑智慧才能戰勝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要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

獅子:強者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小視弱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2、我來找寓意

讀《兩隻口袋》《 驢和狼》《馬和驢》《狐狸和狗》《銜肉的狗》幾篇寓言,同位交流理解,概括其寓意。

3、欣賞同學作文,比較寓意的深刻性與新穎性。

①水滴與大海

……大海對水滴説:“我非常強大,比你們任何一滴

水都強大,我是不可戰勝的!”小水滴不服:“成功在

于堅持,而不在於強弱。”大海大笑起來:“不可能,

不如我們來比賽吧。看誰先將石頭打碎。”

……

大海認為這件事自己一瞬間就可以完成,所以…

這一天,水滴終於滴穿了石頭。大海慌了,猛力向石頭

撲去,可是,除了陣陣浪花,石頭一點變化也沒有。

②水滴和石頭

一座廢棄的工廠裏,水池裏一塊粗糙的石頭對水管滴

下的水滴説:“你這些水滴,對我的作用就是沖沖涼而已,構

不成傷害。”水滴沒有做聲,不過加快了滴水的速度。

……

比較內容: 從“水滴石穿”這一成語中得到啟發,改編而成。

出示寓意:

①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做一件事,必須經日久積累。

②這個故事説明歧視那些弱小的力量,最終你會被這力量打敗。

4、小結:概括文章寓意需注意

寓意要正確;寓意要有新意;寓意要切合時代;……

四、推理情節,辨析寓意

1、 比較閲讀原文與改後文章的區別有哪些。

①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裏。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説:“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説:“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又問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錢,知道可以做贈品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② 蚊子向獅子挑戰。比賽開始,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轉身飛走了。一不小心,卻被蜘蛛網粘住了。

①中缺少心理和神態描寫;②中缺少語言和動作描寫。

2、思考: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有變化,缺少諷刺意味。

寓言要用簡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突出人物或動物的特徵,從而達到諷喻性的目的。

3、比較學生習作,缺少什麼:

毛毛蟲與小白鴿

一天,一隻小白鴿和夥伴們出去玩,他們在空中打鬧嬉笑着。忽然,小白鴿似乎聽到有人在叫。於是,他獨自離開了隊伍,飛下來看個究竟。小白鴿越飛越低,叫聲似乎從河邊傳來的。小白鴿立刻加快速度,到了河邊看到一隻溺水的毛毛蟲,原來就是他在叫。小白鴿立刻把毛毛蟲從水中救了出來。毛毛蟲非常感激,想着一定要報答小白鴿。終於機會來了,有一天毛毛蟲走在路上,發現一個人在捕鳥,而捕的鳥正是他的恩人——小白鴿。毛毛蟲爬到捕鳥人的腳邊,咬了他一口,放走了小白鴿。 最後,小白鴿和毛毛蟲成為了好朋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知恩圖報。

獅子與報恩的老鼠

獅子睡着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準備吃掉。老鼠請求饒命,並説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説:“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這故事説明,時運交替變更,強者也會有需要弱者的時候。

比較後,討論習作與原文有什麼差別?(生交流回答。)

4、讀習作,提意見。

鼻子和眼睛

有一天,鼻子問眼睛我們誰最美麗。眼睛説應該是我,我能看見世界的美麗,所以説起來我是最美麗的,如果人們沒有我,就會什麼都看不到。我是最有用的,也是最美麗的。眼睛一直在強調。鼻子説我是最美的,我高高在上,如果人們沒了我就聞不到東西了,就不完整了,所以我最重要,我最美。眼睛和鼻子一直在爭説自己最重要,最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幹什麼事情都要比,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作用,不要和任何人作比較,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同學討論交流,明確修改意見。(加神態描寫)

5、總結:

讀寓言還要了解故事是通過哪些寫作手法刻畫形象的,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能鮮明生動的刻畫形象。

五、意猶未盡,特別推薦

有人説,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也有人説,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通過它,可以從簡單走向複雜,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

阿里斯托芬:“你連伊索寓言都沒讀熟,可見你是多麼無知和懶惰。”

寓言教學設計10

一、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無論學習什麼技藝,都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教學重難點

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的經過。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課前準備:

1、查閲有關扁鵲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出示相應的句子)。

第一課時《紀昌學射》

一、談話引入,讀題質疑

1、同學們,還記得《驚弓之鳥》故事中的更贏是怎樣一個人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鋭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2、板書課題《紀昌學射》,學生齊讀。(“昌”:讀成 chāng,注意翹舌後鼻韻;“昌”與“帽”的右邊區別。)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紀昌跟誰學射箭?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二、討論交流,朗讀課文

1、請你帶着要了解的問題自讀課文,勾畫出有關句子。

2、小組討論。

3、彙報交流:

⑴ 紀昌跟誰學射箭?

飛衞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衞請教(請教:請求指教)。

⑵ 紀昌怎樣學射箭?完成填空:紀昌( )學射或者紀昌學射( )。

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恆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紀昌學射不怕辛苦,很有毅力和恆心?(引導學生抓第二、三自然段中的重點句理解。)

飛衞讓他練眼力(眼力:視力),先練眼睛盯着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後,飛衞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着梭子來回穿梭(穿梭:像織布的梭子一樣來回活動,形容來往頻繁)。

師:現在把你手中的筆拿起來當梭子,在眼前來回晃動,請你睜大眼睛注視着它。你有什麼感受?

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眼花繚亂。

師:看來,紀昌真的是很辛苦。

紀昌記住了飛衞的話。回到家裏,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髮,綁(綁:讀 bǎng,注意後鼻韻)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聚精會神: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地盯着它。

師:飛衞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

(萬丈高樓從地起,飛衞先讓紀昌練眼力,其實是在練習基本功)

師:這些句子(第二、三自然段)該怎麼讀好呢?

一是讀好老師飛衞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裏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刺:讀 cì,注意平舌;“刺”左中不封口)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裏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

⑶ 結果學得怎樣?

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師:紀昌為什麼能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因為紀昌勤學苦練,很有恆心和毅力;練好了基本功。)

三、總結課文,揭示寓意

1、此時,你想説點什麼嗎?

2、學生彙報,教師小結:

《紀昌學射》告訴我們: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決心、毅力和恆心。

3、用“要想掌握……,就要……”的句式寫幾句話。(學生練筆)

4、學生交流:

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四、作業設計

1、將下面的技能與基本功搭配練線:

射箭: 練腕力。

唱歌: 練基本招式。

書法: 練眼力。

武術: 練丹田之氣。

2、我認為紀昌能成為百發百中的神射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扁鵲治病》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導語: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黃帝時代的名醫扁鵲。

2、關於扁鵲,你知道些什麼?(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教師補充或者課件播放扁鵲的故事:原是傳説中黃帝時代的名醫,古代統稱名醫為扁鵲。本文所指的扁鵲,真名秦越人,戰國時著名醫學家的醫學家,不僅精於內科,而且精通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等。相傳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瞭望、聞、問、切四大診法,被中醫沿用至今;尤其擅自望診和切診。扁鵲每到一地,都注意瞭解當地的習俗和多發病、常見病情況,為百姓解除病痛。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着,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晚年時,在秦國為秦武王治病,受太醫令李醯忌妒,被李派人殺害。兩千多年來,扁鵲一直受到人們的懷念和敬仰。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4、引入:

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學課文 學習字詞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學習生字:

⑴ 字音重點的是:

“腸”讀成 cháng,注意是翹舌後鼻韻。

“燙”和“湯”都是後鼻韻。

⑵ 分析對比記憶字形:

“腸、燙、湯”的字形;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寫成“米”;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⑶ 學生質疑,全班討論理解字(詞)義:

一聲不響:一點聲音也沒有。

理睬:理會。

縛:搽上,塗上。

無能為力:沒有辦法,無可奈何。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説了什麼?結果怎麼樣?

2、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體會。

四、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情況。

2、回答思考題,同時指導朗讀:

⑴ 扁鵲四次見蔡桓公,結果蔡桓公病死了。

⑵ 每次見蔡桓公,都説了什麼?蔡桓公怎麼回答?當時雙方分別會想些什麼?分角色讀讀他們的對話。(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蔡桓公的態度要有變化)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裏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裏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麼想,怎麼説?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呢?

3、抽學生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4、交流學生的疑問:

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説?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教師小結:

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五、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1、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

(尊重醫生,有病及早醫治。諱疾忌醫才讓蔡桓公喪失了生命)

2、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教師可適時點撥,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等道理。

六、作業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閲讀寓言故事,領會故事藴含的道理。

2.在閲讀中學會閲讀方法,潛移默化地接受閲讀方法的訓練

3.在橫向比較閲讀中,發現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4.感受寓言故事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教學重點:

在閲讀中學會閲讀方法,領會故事藴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在橫向比較閲讀中發現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進寓言,寓言通常以簡潔有趣的故事呈現,隱含着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現在就開啟我們今天的寓言之旅。

二、 在閲讀中探究寓意 (一)《狼和小羊》

1.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時思考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 眼腦直映訓練檢查自學情況。

小組開火車作答。通過眼腦直映閃視訓練提高訓孩子的眼球運用能力,閲讀流暢性和靈活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3.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根據提示填空:___想吃____,故意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_。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找碴兒”等難等生僻的詞語,使其領會羊和兇惡的狼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4. 提問: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借用伊索的話總結:存心要幹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藉口的。

(二)《誰的本領大》

1. 帶領學生用線式閲讀的方法閲讀故事。邊讀邊思考:《誰的本領大》講了什麼故事?

2. 創設情境“挑戰智慧之王”——根據提示填空:故事講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領的事,他們共比了______次,第一次比___________,____的本領大。第二次比__________,______的本領大。幫助理解故事內容。 3. 小組分角色朗讀故事,討論讀了這則故事的想法。 4. 指名角色朗讀。 5. 交流反饋討論結果。

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和看待他人。

(三)《馱鹽的驢子》

1.自由朗讀故事,思考故事內容以及讀後對故事的想法。 2.指明反饋

總結: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害了自己。

三、 感受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師:小朋友,通過這節課對以上三個寓言的閲讀學習,你們有什麼感受?

總結:寓言大都通過簡短的故事呈現出來,有一定的趣味性並且能使我們領悟深刻的道理。(板書總結)

四、 推薦閲讀

孩子們寓言不僅有以上三種特點,還有許多特點你們可以通過閲讀自己發掘,寓言有許許多多豐富有趣的故事,老師向大家推薦三本寓言著作:《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邀爸爸媽媽跟你們一起閲讀。閲讀可以使我們的同學變得聰明,有智慧,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養成勤於閲讀的好習慣!

五、 板書設計:

貴陽市師範學校附屬實驗國小 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

羣文閲讀(走進寓言)

組別: 語文組

姓名: 張 月

寓言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無論學習什麼技藝,都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的經過。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課時劃分】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查閲有關扁鵲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出示相應的句子)。

第一課時《紀昌學射》

一、談話引入,讀題質疑

1、同學們,還記得《驚弓之鳥》故事中的更贏是怎樣一個人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鋭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2、板書課題《紀昌學射》,學生齊讀。(“昌”:讀成 chāng,注意翹舌後鼻韻;“昌”與“帽”的右邊區別。)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紀昌跟誰學射箭?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二、討論交流,朗讀課文

1、請你帶着要了解的問題自讀課文,勾畫出有關句子。

2、小組討論。

3、彙報交流:

⑴ 紀昌跟誰學射箭?

飛衞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衞請教(請教:請求指教)。

⑵ 紀昌怎樣學射箭?完成填空:

紀昌( )學射或者紀昌學射( ) 。

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恆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紀昌學射不怕辛苦,很有毅力和恆心?(引導學生抓第二、三自然段中的重點句理解。)

飛衞讓他練眼力(眼力:視力),先練眼睛盯着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後,飛衞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着梭子來回穿梭(穿梭:像織布的梭子一樣來回活動,形容來往頻繁)。

師:現在把你手中的筆拿起來當梭子,在眼前來回晃動,請你睜大眼睛注視着它。你有什麼感受?

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眼花繚亂。

師:看來,紀昌真的是很辛苦。

紀昌記住了飛衞的話。回到家裏,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髮,綁(綁:讀 bǎng,注意後鼻韻)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聚精會神: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地盯着它。

師:飛衞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

(萬丈高樓從地起,飛衞先讓紀昌練眼力,其實是在練習基本功)

師:這些句子(第二、三自然段)該怎麼讀好呢?

一是讀好老師飛衞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裏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刺:讀 cì,注意平舌;“刺”左中不封口)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裏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

寓言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學會課文中的18個生字,並會組詞和應用。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藴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結合實際生活體會故事藴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複述故事導入新課。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聽寫12個生字。

2、朗讀課文。

三、新授

1、揭示題目《亡羊補牢》,解釋“亡、牢”含義。

2、解釋:

寓言:“寓”,寄託“言”講道理。寓言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文學作品。

詞語:

羊圈 街訪 窟窿 後悔 授受

多音字:

四、學習生字

橫向記。如:我們學過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學習“窟窿”。

五、討論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要抓住“後悔”“接受”這兩個詞,引導學生討論。想想從“後悔”一詞你瞭解到什麼?從“接受”一詞你明白了什麼?從而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人們的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業

1、朗讀課文,把文中的幾層意思讀出來。

2、生字、組詞。

寓言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如履、及、遂、度、寧、以等。

2.能借助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3.明確本文寓意(諷刺那些不顧實際,迷信教條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中寓言所藴含的道理,能説出自己的理解。

難點:文言實詞與虛詞的掌握。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講解法

  教學步驟:

一、檢查導入

1、我國寓言故事很多,請同學選擇一兩個講給同學們聽聽。(課前蒐集我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

2、作家、作品(學生先介紹,老師補充。)

(1)韓非:戰國後期哲學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出身於韓國貴族。曾與李斯一起師從於荀子。因見韓國日益削弱,上書韓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國強兵,韓王不聽,退而著書十萬餘言。書傳至秦國,秦王大為賞識,於是發兵攻韓,迫使韓國送韓非入秦,入秦後,因李斯等人陷害,韓非被拘入獄,後被李斯毒死於獄中。

(2)《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説左上》。《韓非子》是戰國韓國貴族韓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之集大成者。

3、正音辨形

履lǚ 遂suì 寧nìng

度:(1)duó量長短(2)dù 量好的尺碼

二、誦讀課文

1、老師範讀(注意字音、朗讀節奏、語調)。

2、學生自由讀(兩遍,體會朗讀節奏,瞭解大意)

停頓: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遂不得履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其它同學糾正其不正確的停頓。有爭議時,教師予以點撥。

三、小組討論,師生共同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

1、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及工具書瞭解全文大意。

2、疑難的文言詞語,小組討論解決。教師點撥。

(1)重點文言實詞與虛詞

履:鞋子;操:拿,帶;及:到,等到;遂:終於

寧:寧可;無:不;以:用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

(3)一詞多義:

A、度自度(duó)其足:量長短。

吾忘持度(dù ):量好的尺碼。

B、之而忘操之:代詞,譯為“他”“他們”“它”“這”

或自稱等。(這裏指量好的尺碼)

至之市:到,往,去。

(4)古今異義:

A、及古義:等到。如:及反(等到他返回)

今義:達到。如:及格,達到合格。

B、度古義:忖度;計算;測量。如:先自度(duó)其足。

今義:度過。

寓言教學設計15

一、課題:

人生寓言

二、教學目的: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瞭解寓言的特點;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三、教學重點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瞭解寓言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1.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五、課時:

2課時。

六、課型:

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白兔和月亮》

(一)看導語默讀課文

(二)藉助註釋、詞典,識字識詞。

審美 風韻 閒適 窖 得失之患 泯 厄運 慧心

皎潔 心曠神怡 歸屬 稟告 身世 正色

(三)朗讀課文。

1.老師範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四)老師講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五)內容研討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2.第三段中“從前的閒適心情”與第一段的哪些詞語相照應?

3.第一、三段對白兔的心情用了對比的方法進行描寫,請從這兩段中,找出四個構成鮮明對比的四字詞語。

4.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擬人: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白兔和月亮》,設問為什麼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7.《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引導學生學習。

8.這一則寓言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六)老師點撥

1.每天夜裏,她都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2.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3.無憂無慮,心曠神怡;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4.略 5.擁有財富並過分地看重財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 6.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忽視這一點,就不能準確理解寓意,就可能誤解、誤導。 7.“慧心”“風韻”“閒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雲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彷彿遭了搶劫”。 8.意思是説:人類的慧心已泯。

第二課時

學習《落難的王子》

(一)朗讀課文。

1.老師範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二)內容探討

1.請在文中空白寫出漢字。

他自己也被敵人( )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

2.文中“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兩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別出自 之口,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3.文中“至於此,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句是什麼意思?你能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嗎?

4. 請在文中劃出本文的主旨句。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三)老師點撥:

1.擄 2.王子、我、其他人;對比寫出人世間沒有不能承受的苦難。3.(略)4.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5.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後歷盡苦難的磨鍊,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四)總結:

兩則寓言的寓意分別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遇到的,怎樣對好事,怎樣對待壞事,兩則寓言很有啟發性。

十、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

周國平

心曠神怡地賞月

白兔和月亮 轉 諸神之王賞賜

主題詞:得失之患 折 轉折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請求撤消

落難的王子: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十一、課後小結:

Tags:寓言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