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大全10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37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大全10篇】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敍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當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定位在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沒讀過《山中訪友》這篇課文,請展開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漢榮先生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學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德高望重,曾經與自己同呼吸共患難的山中隱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功成身退,隱居山林的朋友,他們約好了對酒吟詩;作者訪問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經常在山中實地寫生。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可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讓我們閉上眼睛,去聽聽作者給我們講述他山中訪友的經歷。

二、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並思考: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三、交流探討

1、誰能説説李漢榮先生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明確:作者拜訪了古橋、樹林、山泉、小溪、螞蟻、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老柏樹等。

2、可是李漢榮先生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

學生討論後明確: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李漢榮先生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説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 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⑵ 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 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裏,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⑷ 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4、既然是山中訪友,那麼李漢榮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嗎?他們又是怎樣交流的?

明確:李漢榮先生在文章中,已經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裏已經成了一個個玄奧而善良的思想,他對大自然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不是隻用眼睛去觀賞他們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與大自然的朋友們交談。然後美讀課文。

5、在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

(學生自由談)

⑴ 我彷彿看到陽光,它射進了樹林,大樹爺爺們用翠綠的葉子剪刀,將陽光裁成許多塊,送給小鳥們,送給小草們,送給每天陪伴樹爺爺的小蘑菇們,鳥兒們收到了樹爺爺的陽光片,歌聲更宛轉,小草收到了陽光片,把陽光當作被子,暖暖和和地蓋在身上,伸伸懶腰,漸漸入睡。

⑵ 我彷彿聽到了風精靈帶着一陣花香飛來了,在樹林間穿梭,迴旋,每一株樹都被這奇異的味道陶醉了,翠綠的雙手有節奏地擺動着,白雲見了忍不住要與他們共舞,呼喚着她們的女兒—霧來完成這個心願。

⑶ 我彷彿感受到:潺潺的溪水,平靜而柔和,忽然,一塊巨大的巖石擋住了溪水的去路,這下小溪急了,用整個明鏡般的身軀與巖石搏鬥,一塊碧藍的翡翠霎時間就碎了,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咚咚的回聲漾出連綿悠長的旋律,此時此刻,似乎我也化作一顆水珠,在溪水中歡跳,在巖石上留下可愛的腳印。

⑷ 我彷彿覺得自己真的生了一對翅膀,拍打着飛向那葱鬱的白樺林,寶藍石一樣的天空中漂浮着雪一樣的白雲,它們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或聚或散,還時不時地變換形態。在這樣的天空中飛翔真舒服,喳喳的雲雀在空中微微盪漾,似乎在對我説:小鳥小鳥,我的好妹妹,你在城市生活的好嗎?快點回來吧,湛藍的天空依然等着你……。

教師結束語:當你懷着一個好心情看這個世界時,你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來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員,去親身感受大自然脈搏的跳動,用大自然的語言去跟遊人進行一次心靈的交談。李漢榮先生把自然景物當作自己的朋友,感覺那麼美好,那麼親切。孔子曰:“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我説:“有朋自山中來,不亦樂乎?有朋自大自然中來,不亦樂乎?”同學們,讓我們敞開心扉,走進大自然,去擁抱大自然,廣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課。

四、佈置作業

把在體會課文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時的美妙想象寫下來,課下交流。

【執教感言】

驕傲一點説,我覺得我真正抓住了本文教學的要害!我真心希望我能開心的度過一節語文課,同學們也能開心的度過一節語文課,或許,他們並沒有掌握太多的朗讀與寫作的技巧,可是我知道,在這堂課裏,他們是真正喜歡語文的。我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儘管教不了太多的東西給我的學生,那麼,就讓我教給我的學生喜歡語文吧!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2

一、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山中訪友》這篇文章景物優美、寫法獨特、感情真摯、語言精彩,對七年級學生來説應該是一篇能打動他們的文章,在講課過程中應着重調動起他們對於美好的自然景物、優美的語言的體驗和感悟,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優美的自然世界中。本文講課中的最大問題可能是對景物的描寫過於繁多和零散,如果逐一分析,難免會顯得零亂,而且逐一講解的後果是課文給學生的感覺會支離破碎。如何使學生既能細緻地體味課文,又保持着課文的整體感、一氣呵成的美,這是教材處理中的一個難點。

在教材處理中儘量注意給學生空間和時間去與文本進行充分的接觸,在與文本的直接接觸中產生個性化的閲讀感受,進行交流。注重對文本的體會和感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賞精彩語段,領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擬人手法的運用。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鑑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標: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點

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在欣賞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細膩的描寫),學習運用。

五、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我們非常地幸運,生活在一個羣山環抱的小山城。相信我們同學都有過走入山林,到山林中去遊玩的經歷,可以説説你走進山林時有些什麼感受,有些什麼收穫嗎?

(和我們的同學一樣,作家李漢榮也非常地喜歡爬山,而且對他來説,爬山還有另一種樂趣,那就是可以拜訪山中的眾朋友。這些好朋友將會讓他忘卻疲乏,帶回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在山裏他究竟拜訪了哪些朋友呢?這些朋友又各有什麼魅力呢?讓我們跟隨着作者的腳步,一起開始我們難忘的山中之旅。)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請大家通過欣賞課文朗讀來進行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在作者李漢榮的帶領下、描述中我們會依次發現作者許許多多的藏在山中的好朋友,那麼這些好朋友都有誰呢?請大家在山中之旅的過程中把這些好朋友找出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山中好友。

(1)學生欣賞課文配樂朗讀,明確文章寫作內容、表現對象。解決字詞問題。(3-5)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帶着閲讀期待走入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中。優美的配樂朗讀為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產生獨特的閲讀體會,為下文交流個人閲讀體會作準備。)

(2)全班交流:作者在山裏見到了哪些朋友?(1-2)

學生明確:古橋、大樹、山泉、瀑布、溪流、白雲、懸崖、老柏樹。 雲雀、小花、

石頭、雷陣雨、螞蟻、歸鳥。 (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

(3)這些“朋友”我們平時也常常見到,我們通常稱之為什麼?(景物)

文章寫的是作者“山中觀景”的過程,為什麼要以“山中訪友”為題呢?

這兩個標題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區別?用心體會,認真思考。

(學生思考、討論:用朋友稱呼山中的景物,表現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愛、與它們的親近,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把景物寫活了、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4)作者喜愛、親近大自然的感情還可以從哪些詞語、句子中感受出來?

(作者是“訪友”而非“觀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進一步感受出來?)

(景物後面的稱謂,將景物進一步擬人化了,;一些極具個性的句子;活用的詞語。)

在學生列舉句子時進行引導,讓學生對一些有特點的句子進行分析、感悟、閲讀理解並通過朗讀加深體會。

3、欣賞品味,領悟感受。

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各樣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在朗讀中,哪一樣景物深深地打動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麼?(靜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文中動人的畫面,並且給畫面配上色彩和聲音,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也可以聯想生活中或者書中,影視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詩情畫意的畫面,好,請進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歡、最令自己感動的.景物,欣賞領略語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自己喜歡的景物的語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為什麼?

我希望自己成為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

(通過學生的表述,反映他們對於課文語言的理解和領會,同時也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句話,着重朗讀,深入體會,再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於重要詞語、關鍵語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為作者所讚揚的、被我們所喜愛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為

他們身上有着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在我們身邊存在着的可貴的品質,有哪些呢?(無私奉獻、自我犧牲、清澈純潔、充滿智慧……)——正是由於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給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啟迪,所以才讓我們這樣流連忘返吧。(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和薰陶。使他們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聯想創作: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在我們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讚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迴應呢,試着猜想 一下它們的內心世界,試着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迴應的話吧。

要求:①同桌兩位同學互相配合,一位同學讀原文,一位同學進行相應的想象,然後互換角色,再試一次。

②要儘量地喚起自己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自然景物的特點。

③要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人稱的變化,恰當地選用詞語,儘量做到語言生動形象。

(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關練習。。

(2)全班交流,教師和同學及時予以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小組中的交流與合作,這個過程體現了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注,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

例句:你好,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着玄妙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歷代的高僧和隱士。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

懸崖爺爺:你好,我矗立在這裏,看風雲變幻,看人世滄桑,深感時光易逝,幾百年,幾千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孩子,要珍惜現在的一切啊。

(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同時也是對知識方法的一種靈活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使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

5、文章小結: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可以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鬆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該愛護大自然。

6、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進一步欣賞文章主題美、語言美、形式美。

(2)仿寫片斷《秋日的山中訪友》

山中觀景(事)

板書:

山中訪友 擬人手法(手法)

熱愛自然(情)

教學反思:

作為一堂在設計中以品味語言、訓練想象為主要方向的課,本課的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本課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作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個性閲讀體會為教學的着力點,以學生的思維創造火花為突破點。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和表達自由,所以預先設定的一些目標和環節可能不能完全實現,但是,有些問題上學生思維的深度和思想上的創造力會大大超出老師的想象,閃爍出智慧的光芒,這也就是新課程標準中的“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等理念的積極體現吧。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感覺文中描繪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欣賞優美語句,學習本文寫作技巧。

教學過程:

(一)啟發活力,引領美

導入:同學們,走進大自然,有人説,美麗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尋味的詩,細細品來,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説,它是一幅精美絕倫的畫,久久凝望,其神韻美入心田!還有人説,它是一支動人心絃的曲,靜靜聆聽,其旋律情韻悠長!相信同學們也曾與大自然有過親密接觸,那麼大自然在你們眼中是怎樣的呢好,請哪位同學來説一説

(預設: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麗的姑娘,温柔的母親,親密的朋友……)

同學們説得真好,朱自清讚美春天的自然: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壯的青年,充滿力量。老舍讚美冬天的風景是張美麗的山水畫,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讓我們感覺:美麗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豔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詩人徐志摩的眼裏,美麗的大自然是“夕陽中的新娘”,光豔照人;是萊蒙托夫眼中的戀人,帶給他人所不知的歡樂;是郭沫若眼中的“母親”,幸福地“赤裸着雙腳和她相親”;是牧童眼中的少女,夢寐着朦朧而又美麗的遐思!那麼,大自然在作者李漢榮的眼裏,又是什麼呢下頭,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境,隨着作者一齊走進《山中訪友》。

(二)引讀入情,感受美

1、首先請同學欣賞課文,並作者走進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樣的情感在作者眼裏,美麗的大自然像他的什麼呢

2、聽讀課文(播放Flash動畫配樂朗讀)

3、交流聽讀感覺。

⑴、好,同學們聽完課文感覺怎樣

(生:很美,心裏很開闊,好舒服……)

(師:是啊,真美,語文美、畫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⑵、那麼文中作者帶着我們拜訪了哪些朋友請同學們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説一説。

(生: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小花、落葉、雷陣雨、老柏樹、螞蟻……)

(師:噢,原先他訪問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們叫做朋友)

⑶、同學們説得很好,那麼你覺得作者對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樣的情感在作者眼裏,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麼

(生:喜歡,熱愛,讚美……)

(生:像朋友,像親人一樣很親密,很真誠。)

(師:同學們説得很好,下頭,就讓我們帶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親人般的深情”進一步感覺作者的美麗情懷,下頭請同學齊讀一遍課文。)

⑷、齊讀課文

(三)品讀悟情,欣賞美

1、經過感知課文,我們同學都感覺,作者對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歡,很熱愛,像朋友,像親人。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讓我們感覺到作者與山中美景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這份情感讀出來讀給同學們聽呢

2、學生品讀文中最能體現出作者情感的優美的句子。同時提示誦讀指導:注意,對文中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讀時要加重語氣,要讀出神韻,讀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讀揣摩,體會能形象體現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師生交流。同學讀出句子的情感,同學評出是否讀出作者的情感,從中體會到句子中關鍵詞語的重讀能夠感覺作者情感。

(要求:學生想讀什麼景就能夠出現什麼景的圖片及文字,並且要點出句子中關鍵體現情感的詞語。)

(教師先品讀古橋,表達出作者對古橋的崇敬、親切、關心、仰慕、讚美。融入了一份濃濃的真情。)

樹林——熱愛、陶醉、與樹融為一體。

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雲雀——喜愛、親切、讚美、感激。

石頭、小花、落葉——迷戀、愛得如痴如醉

走進山林和離開山林——舒暢、愉快、滿足、幸福。

5、那麼在這些對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説説為什麼

⑴、親切的稱呼——貼合景物特點,又顯得親切。

⑵、貼切的擬人修辭——形象生動地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

⑶、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寫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6、同學們發現了我們喜歡的句子都有些什麼特點嗎體現了作者在寫景上有什麼技巧所在

⑴稱呼——親切、又貼合景物特點

⑵修辭——擬人、比喻。(形象,生動)、

⑶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章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

7、小結寫作技巧:大家説得很好,經過學習本文,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經過“親切的稱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雲雀弟弟等稱呼既貼合景物特點,又顯得親切,形象地體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貼切的擬人修辭,如:山泉捧着明鏡照我,溪流吟着小詩邀我唱和,瀑布從早唱到晚等擬人動詞的妙用,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還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進樹林,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變成了樹,在年輪裏旋轉、流淌,表達了對美景愛得如痴如醉。等等,無處不融入了作者對山中美景的熱愛之情。難怪人們都説:獨特的語言表達能把景物的詩情畫意發揮極至,收到把美盡收筆尖的效果!

(四)想象動情,創造美

1、詞人辛棄疾曾説: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那麼,在作者親切的呼喚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回聲呢試着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迴應的話!

2、寫作五分鐘,然後交流。

3、小結:在寫景中要學會運用親切、又貼合景物特點的稱呼;形象生動地擬人修辭;美妙而神奇的想象,這樣才能把景物寫得傳神而富有情感。

(五)導行延情,昇華美

總結:經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彷彿隨着作者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我們以許多啟迪,我們能夠盡情地去親近大自然,放鬆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應當愛護大自然。

(六)作業佈置

1、選擇文中優美的段落,完成一張精美的幻燈(要求配畫、配曲、配朗讀)

2、選一個好天氣與好友結伴,到郊外一齊去觸摸大自然。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設計

1、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資料,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3、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4、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導入新課

閲讀標題,揣測文章的資料,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説,即可。)

學生可能會説: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説的呢?

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境”,帶着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②學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③感悟資料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着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先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研讀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係是那麼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①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詩

白雲——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一爺爺一一給人清淨、無雜念的心境

雲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説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採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莢)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

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境”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麼卻説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敍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可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於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着作者把自我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活力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樣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③帶着感情朗讀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我們隨着作者“帶着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境”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能夠向同學質疑,也能夠向教師質疑,構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課堂小結

當你帶着好奇和簡便愉快的心境讀完這篇散文之後,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後,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裏行間透出的情愫裏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並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5

設計理念:

高年級的閲讀教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同時,“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以上目標的達成,要依靠學生的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課文簡析:

這是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是感受作者對山裏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並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

藴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並完成預習作業;老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當你們久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正音: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2.教師範讀: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思考課後作業一: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作者怎麼稱呼他們?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目。

3.回答思考的問題,並提出疑難。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1)交流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古橋──老朋友樹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雲──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雲雀──弟弟螞蟻──小弟弟

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裏,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説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4.快速瀏覽説話: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歡……因為”同桌説話。

三、精讀課文,領悟情感

(一)精讀第三段,教給學習方法。

A:下面,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生齊讀第3自然段。)

B: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裏默默地對他訴説些什麼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

(默讀畫句,讀後交流。)

C:引導理解“德高望重”,説説你從哪體會到古橋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確:“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體體現:(引導抓住“幾百年”、“多少人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關鍵詞句理解古橋為人們服務的時間之長,服務之多,真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

D:隨着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舊,默默地站在這澗水上,為大家服務。難怪作者一見到他,就由衷地讚美他,對他説──(引讀:啊,老橋,你如……)

F:小結:這就是作者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説説我們學習這一部分的方法。

討論明確:朗讀課文──勾畫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特點──誦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其他部分,並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三)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四)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五)誦讀課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課文的語言之美。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6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品味美的語言,領略美的.景色,體會美的情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

2、引領學生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1、變換人稱的寫法

2、擬人、比喻之美

3、豐富、新奇的想像

教法學法

1、朗讀

2、評議

3、練習

教學程序

一、猜讀激趣

《山中訪友》訪什麼樣的朋友?為何訪友?

二、整體感知

1.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哼着小曲,踏着幽徑,進入山中依次訪問了哪些朋友?

2.怎麼稱呼這些朋友?

三、尋幽探微(着重探討3-5節)

1.朗讀訓練

1)示範朗讀,拋磚引玉

讀好節奏、重音、語氣、語調、感情。

2)練習朗讀,體會琢磨

把握內容,讀出感情。

3)表演朗讀,評議欣賞。

2.領略人稱變換之美

對比閲讀,思考:用第二人稱寫有什麼好處?

3.領略擬人比喻之美

1)自由朗讀第5節,説説你最喜歡哪句,並談談理由。

2)角色朗讀,讀出情感,讀出個性。

4、仿寫句子

仿照本節的寫法,(調動想像和聯想,運用第二人稱)再寫一位山中朋友。

5、關於題

將題目改為“山中觀景”行嗎?為什麼?

課後作業

一課三練

1、快樂晉階:6、9、10

2、生活拓展:春草散章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能力目標: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重點】

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方式】

合作探究。

【教學工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具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旅遊嗎?想在古橋上眺望嗎?想在樹林裏奔跑嗎?想在山泉旁嬉戲嗎?想在懸崖邊吶喊嗎?好,就趁着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們大家一起進山去看看這些美妙的風景。(在我們出發前,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擦亮你們的眼睛;第二,豎起你們的耳朵,用心去感受自然。)

二、學生聽朗誦看風景

三、學生分段落朗讀

1、作者。

2、古橋。

3、樹林。

4、山泉、溪流、白雲。

5、瀑布、懸崖、雲雀。

6、石頭、落葉、小花。

7、陣雨、老柏樹、螞蟻。

四、明確讀音

樹冠(guān)唱和(hè)一卷卷(juàn)天書

湛(zhàn)藍清澈(chè)澗(jiàn)水

五、解釋下列詞語

逝川:流逝的河流,多用於比喻流逝的時間。

凝神:聚精會神。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樂道:形容很感興趣地談論。津津,指興趣很濃的樣子。

六、課堂思考題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詳寫了其中的哪兩位?

自然界的朋友依次為: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詳寫了:古橋和樹林。

2、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

作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將山中世界變成了童話世界,將各種景物變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進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訪友。

3、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去訪問自然界的朋友,從中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裏,飽含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描寫這些朋友時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親切活潑有親切感。

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充滿了童真童趣,有浪漫色彩。

在敍述上獨具匠心。恰當的變換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用第二人稱。

七、想象訓練

1、齊讀樹林一段,體會其寫作方法的妙處。

通過奇特豐富的想象,讓我變成了樹,創造了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把樹寫得栩栩如生,靈氣飛揚。

2、模仿我是樹一段,任意選取一景以我是為首句作想象片斷描寫。

3、交流我是片斷描寫。

八、小結

今天我們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與李漢榮先生一起拜訪了他的朋友,從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進而對生活的熱愛,願在座的51位同學也能走近自然走進生活,做個熱愛生活的人。

九、佈置作業

研討與練習的第一題。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8

教學目標:掌握選取不同角度進行對比閲讀的方法

掌握第二人稱的表達效果,感受文章生動形象、自然靈動的語言

教學重點:掌握選取不同角度進行對比閲讀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第二人稱的表達效果,感受文章生動形象、自然靈動的語言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中西方文化差異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學

農耕——畜牧文明海洋——遊牧文明

崇敬親近自然恐懼征服自然

《詩經》《離騷》《希臘詩話》《聖經》

2、今天我們學習的兩篇文章《山中訪友》《溪水》雖為現代散文,但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學嚮往自然、親近自然的文化基因,表現中國人特有的在自然中靈動和諧美妙的詩化的生命體驗。

因為兩篇文章具有相似的主題和語言風格,因此,對兩篇文章進行對比閲讀就有了一定的基礎。今天的`學習主要通過自主閲讀的方式進行對《山中訪友》和《溪水》兩篇文章進行對比、評價。在對比與評價之中,揚長避短,吸收對我們有益的養分。

二、限制性對比閲讀

1、默讀《山中訪友》《溪水》,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之處,完成下表。

《山中訪友》

《溪水》

表現對象

使用人稱

表達情感

主要修辭

行文線索

2、自主完成後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小組最終版本並交流

第二人稱表達效果:

①、更直接

②、更自然

③、更親切

1.增加親切感,這種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對我們娓娓而談一樣,無形之中拉近了讀者的距離。

2.便於對話,便於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強感染力;用於物,有擬人化效果。

三、拓展性對比閲讀

1、請你再次閲讀《山中訪友》和《溪水》這兩篇文章,着重感受兩篇文章的語言特點,嘗試結合具體的語句或現象,從語言表達效果的角度對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

2、自主閲讀,整理成書面文字

3、小組交流

4、發表意見(每個小組中從未發表過的的同學)

參考意見:擬人、比喻、奇思妙想是兩篇文章兼備的特點,但《山中訪友》略顯造作誇飾,不如《溪水》的靈動自然。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9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藴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的表達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讀課文中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計劃:

二課時

課時一

教學內容:

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能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辨別文體,激發學生的閲讀期待,學生初讀課文。

1、教師板書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引導問題:

t:讀了“山中訪友”這個題目,如果讓你來寫這個題目,你會寫些什麼?

2、學生自由讀課文後辯體。

讀書要求:

1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讀得生疏地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多讀幾遍。

二、練讀課文中的生難字詞,學生再讀課文。

1、小黑板出示下列詞語,學生練讀:

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藴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2、學生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相機學習並鞏固反問句,過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根據下列提綱給文章分段。

提綱:去 訪 回

2、學生再讀題。由題引發學生讀文本的慾望,初步學習文章的第二部分。

引導問題:

t1:“我”去山中訪了那些朋友?這些朋友有什麼特點?你從文章哪些句子中讀出的?(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老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落花、落葉、巖石……)

t2:老師為什麼在這些朋友的後面要加上省略號呢?你從文章哪兒讀出來的

3、出示重點句子: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引導分析:

t1: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他是個什麼句式?

t2:聯繫上下文,這個句子還是一個什麼句?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四、引導學生對本課時進行學習小結。

五、學生讀全文鞏固本課時所學。

六、作業。

1、課外再讀課文三遍。

2、完成這篇文章的生字詞書寫訓練。

3、讀課文,在下列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老人 ( )的青翠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懸崖

( )的身軀 ( )的白雲 ( )的峽谷 ( )的紋理 ( )的儀式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 樹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雲 落花

落葉 雷雨 巖石 ……

課時二

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個主題討論。

1、學生讀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所學,知道課題中的 “友”在文章中的所指。

2、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引導問題:

t1:在本節課深入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討論一下:在我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怎樣才能稱為“朋友”?(主要特徵:彼此間有美好的感情。)

注:1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2交情: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而發生感情。3交往:互相來往。

t2:你願意與什麼人交朋友呢?

二、組圍繞“友好”的主題織學生通過“讀讀 議議 説説”的形式引導學生細細品讀課文。

1、品讀文章第二部分。逐段學習,通過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學習作者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引導問題:

t1:作者山中的朋友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呢?

t2: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法?讀讀這些句子,想象一下句中所描繪的景象。(注:總結落在文中“好風景”一詞)

2、學習文章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撞”這詞來理解“好心情”,通過理解“好心情”來理解作者文章開始所表現出的因山中美景而流露的輕快與嚮往之情。

3、學習文章第三部分,抓住此時的“好心情”與文章開頭之處“好心情”的不一樣,而昇華主題——感恩(熱愛)自然。

4、學生在讀題。理解“訪”所包含的情感。(訪:拜訪;訪問。拜訪:敬辭,訪問。)

三、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全文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

四、學生讀文鞏固所學。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完成練習冊相應訓練題。

3、把下列句子換一個説法,使句子意思不變。

1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2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難道不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4、預習《2、山雨》

1讀課文三遍。

2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自己查字典後試着結合課文理解。

3畫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並摘抄在你的詞句積累本上。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 樹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雲 落花 好風景

落葉 雷雨 巖石 ……

好心情

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文質兼美,備課中,我一直對文章6、7自然段的教學安排苦惱,總覺得不好處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上課在即,我決定弱化處理——既然沒有合適的,就先放着,讓學生自主感悟吧。儘管這麼安排了,但內心總無法安然。

今天上完課,我坐下來反思教學。突然發現了6、7自然段的奧祕。原來原因來自於我的思想禁錮在了參考書之中,課文沒有鑽研通透。我對課文的理解僅停留在“友”的內外美,忽視了自我部分。原來課文第二部分有三個層次:一、“友”的內秀,如老橋的德高望重,樹林送來的的無邊清脆。二、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它們為我展現了一道道“好風景”,這是朋友們的外在美。三、我生命的覺醒。我嗅到了自然的芬芳,看到了生命的奧祕,感受到自然的恩澤。而6、7自然段就是第三層意思的集中表現,它的意義遠遠高於前兩層。

可惜,已經上過的課不能再為這些學生重演。對於他們,這篇文章為我留下了遺憾。我想,下屆學生會感謝他們的。(20xx年9月5日)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優秀10

教材解讀:

《山中訪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短文。是一篇構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美的畫面。

走進《山中訪友》,感受作者清新綺麗的文字,就如同走進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在作者的筆下,山中的景物優美而又多情,清新而又醉人。早晨含着露水與梔子花氣息的清風撲面而來,足令你神清氣爽。有了好心情相伴,哼幾段小曲,踏一條幽徑,顯得多有詩意,在古道中吟唱,作者也似乎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了。再看那德高望重在澗水上屹立了幾百年的古橋,是一幅古老而又堅韌的畫;那片清翠的樹林,配上悦耳的鳥鳴,多情的露珠,不又是一幅清新醉人的畫麼?最為活潑可愛的當屬山泉姐姐、溪流妹妹、還有白雲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雲雀弟弟,他們在寂靜的山澗描繪出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再看那些落葉,小花、雷雨、老柏樹,小螞蟻他們也在這幅清新優美的自然畫卷上盡情的揮灑自己的美麗。雨停風定,幾聲悠遠的犬吠,雲嶺一羣閒逸的歸鳥,我揮揮手告別這美麗的大自然。行文此處,餘韻悠悠,沁人心脾,在美麗的大自然的圖畫中,讀者也身臨其境,神遊其中了。

美的情感。

文章因為真情而打動人,讀這篇美文,欣賞清新優美的畫面之餘,字裏行間流淌的感情更是撲面而來,潤人肺腑。對古橋的尊敬,以樹為知己,自己也變成一棵樹生長在山崖間,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共處,是人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山泉、溪流、白雲、瀑布…… 在作者的筆下是那樣的多情,由此作者與他們親如一家。在美麗的山中更有作者真情的流露,你看:在作者的筆下“採一朵小花,插上我的頭髮,此刻就我一人,花不會笑我,鳥不會羞我,在無人的山谷,我頭帶鮮花,眼含柔情,悄悄的做了一回女性”。這樣的情節是多麼的細膩動人。

美的敍述。

在文章裏,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 這些自然界的景物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現的,讓人感覺特別的親切,以這樣的方式敍述,容易讓讀者進入畫面,進入作者的心境,產生共鳴,彷彿這些“朋友”是作者與讀者共同擁有的。文章裏還根據實際表達的需要,恰當的變換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敍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感情表達的更加充分。

美的'想像。

沒有想像的世界是一片荒漠,溢滿想像的天空才會生機勃勃,在本文力作者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髮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裏旋轉、流淌,最後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株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又如:“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着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想像中,懸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見,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讀這篇文章,絕不會有呆板、陳腐的感覺,你會時時為作者的童心所打動,時時為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充滿詩意的畫面,在想像中你就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童話般的世界”。

美的語言。

本文語言富有文采,語言生動有感染力,富於變化。如:“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鏡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濁嗎?你好,溪流妹妹!你吟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白雲大嫂!月亮的好女兒,天空的好護士,你潔白的身影,讓憔悴的天空返老還童,露出湛藍的笑容。”這一段話巧用第二人稱手法直述衷腸,把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表達的尤其充分。同時這段話又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通過聯想和想像賦予了這些景物生命力,使他們顯得多情而又多姿。總之,在文章裏通過人稱的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的運用,長句短句的交錯,讀來琅琅上口,讓人感受本文語言的生動活潑,搖曳多姿的魅力。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2、合作探究,欣賞畫面,體驗文章真情美景。

3、入情模擬,互訴心聲,深刻體驗加強積累。

4、演讀全文,昇華提高,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設計依據:

1、“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首要任務,也是語文迴歸本色的一條路徑。本課的設計強調朗讀這一方式,在教學中首先通過引領學生朗讀,走入文本,感知內容,在結尾以朗讀結束,在朗讀中真情體驗。中間環節在説的過程中,也儘量融入朗讀這一方式。

2、《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在教學中進行入情模擬,互訴心聲,學習課文語言進行訓練,以達到體驗與積累這一目標。

3、《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山中訪友》一文清新優美,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統一,因此力求通過本文的教學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

4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應極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設計中,創設學習情境,奠定自主學習氛圍;在課堂上通過合作探究引導學生體驗文章的真情美景,通過入情模擬,互訴心聲,深刻體驗,加強積累。

5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創設良好的語文氛圍,拓展語文教學時空,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節課教學用多媒體將文章的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的更深刻、深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文本

師:在我們生存的大自然裏,有許多美麗的童話世界,讓我們用心去欣賞,用心去感受:(播放風光片)

師:美麗的山水讓人陶醉,今天我們就跟着李漢榮到這樣的童話世界裏走一走。

二、初讀文本,梳理內容

1、採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書,建議:用_____劃出生字詞,用○○劃出你認為寫的最妙的詞,用□□劃出景物的名字,用~~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釋疑解難,重點聲字詞“逝川,玄奧,禪心”集中講解。

2、作者到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學情預估:拜訪的朋友應該是: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柏樹、螞蟻等)

(策略應對:學生能説上一兩個就給予充分的鼓勵,調動學生課堂發言積極性)

三分組欣賞真情告白

師:在作者筆下山中的朋友優美而又多情,清新而又醉人,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見見山中的朋友們。

(播放多媒體)

師: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是不是要向山中的朋友學習?

分組學習指導:

1、將景物分組,構成畫面:①古橋;②樹林;③山泉、溪流、白雲;④瀑布、懸崖、雲雀;⑤石頭、落葉,小花;⑥老柏樹、螞蟻。每個小組選取一幅畫面欣賞。

2、真情告白:朗讀:選取畫面裏喜歡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

描述:你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你的品質:____________________。

積累:在你的身上我們積累了____好詞好句。

3、合作彙報:小組成員選代表每人彙報一項內容。

(學情預估:將景物分組以後學生應該目標很明確,指導他們分組以後學生學習的目標很明確,步驟很清晰能迅速的活動起來。

第一幅畫面:景色:古橋屹立在風中幾百年了,他的身子顯得蒼老而又堅強,橋下潺潺的溪水在輕快的吟唱,伴隨着古橋經受歲月的洗禮,水中的魚兒歡快的暢遊,橋上人來人往,車馬穿梭…… 品質:古老、堅韌。積累的好詞:德高望重,波光明滅,泡沫聚散,逝川,古老堅韌等。

第二幅畫面:景色:蒼翠的樹木,悦耳的鳥鳴,清新的露珠,我被這美麗的景色深深感染,慢慢的我走進他們的靈魂,樹也融入我的身體,我變成了一棵樹……品質:熱情。

第三幅畫面:景色:清涼的泉水從山洞中沽沽流出,匯入歡快的小溪,在林間歌唱,天上的白雲,飄飄忽忽,潔白的身影像棉花,像羊羣,點綴這湛藍的天空……品質:清澈,單純,無私奉獻。積累的好詞句:唱和,月亮的好女兒,天空的好護士,返老還童。

第四幅畫面:聽,那悦耳的男高音從山中傳來,激昂高亢,吟唱着千年悦耳的旋律,原來是壯觀的瀑布大哥;高高的懸崖上,古樹盤枝,遒勁滄桑,枝頭雲雀的叫聲清脆婉轉。

品質:無私,深刻,純潔。積累的好詞句:雄渾,玄奧,嘰嘰喳喳,津津樂道,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

第五幅畫面:景色:我彎下腰,揀起一塊石頭,放在手心裏,思想隨她一起走向遠古,一片片落葉在空中翻轉着,展示着自己美麗的身姿,我想起了“落紅不是無情五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採一朵小花,臨溪而照,悄悄的作了一回女性。品質:滄桑,神祕,動人。

積累的好詞句:時間的隆隆回聲,命運的神祕手相,花不會笑我,鳥不會羞我等。

第六幅畫面:景色:老柏樹靜靜的站立在那兒,茂盛的枝葉像是撐起了一張大傘,遮風擋雨,在他的下面,小螞蟻正安詳的避雨,享受這雨中的靜謐……品質:慈祥,弱小。積累的好詞句:慈祥的老柏樹立即為我撐起了大傘;螞蟻,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間,我們有緣分,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

(策略應對:這一環節比較自由,學生能自由選擇畫面欣賞,但在描寫景色時,可能思路打不開,在寫的時候運用原句,教師應及時點拔,示範,引導。關於品質的歸納,學生詞語學生一方面直接來自課文,如:古老堅韌,神祕等;一方面需要自己歸納:像熱情,無私等,只要貼近教師均加以吸納。)

四、入情模擬互訴心聲

師:剛才同學們的真情告白把山中的朋友請到了我們的面前,同學們的敍説十分精彩,也十分動人,山中的許多朋友把同學們也當成了知音,也有許多心裏話想和同學們説,大家想聽嗎?

播放錄音:“你好!遊人弟弟,我從那遙遠的雪山來,一路艱辛,一路歌唱,聆聽過高山的吟唱,沐浴過花兒的芬芳,吮吸過小草的芳香。你渴了嗎?讓我用大山的甘露為你解渴,你累了嗎?讓我用大地的清泉為你洗去一路的風塵……

接下來請同學們也來扮演景物,入情模擬,把朋友的心裏話帶給我們,好嗎?

同位研究,入情摹寫,互扮景物,傾訴心聲。

大屏幕投影:朋友心聲

遊人朋友,你聽我説:_______________

(學情預估:學生對於此環節應該是興趣濃厚,但可能會出現寫的不深入,乾巴巴的,選擇的景物會很多。)

(策略應對:在學生解讀摹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適時指導,從句式,修辭,內容等方面引導,引領學生和美麗的大自然和諧統一。)

五、表情朗讀體驗昇華

師:同學們想像豐富,語言優美生動,有感染力,人與自然的對話精彩紛呈,是啊!寧靜美好的大自然賦予了我們無窮的靈感,讓我們真心的去感謝她,熱愛她!讓我們帶着一份好的心情,一份對自然的崇敬熱愛來朗讀全文!

師生朗讀全文。

結束語:大自然是美好的,歌德説過:“她(指大自然)在幻影裏得着快樂。誰在自己和別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責罰他如暴君;誰安心追隨它,她就把他像嬰兒般偎摟在懷裏。”我們應該要關心她、愛護她,她也會關心我們、庇護我們,因為我們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