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散步教學設計集合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1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散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散步教學設計集合15篇

散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品味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家,一個多麼温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温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而和親人一起散步,更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裏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散步)

課堂實錄

一、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設計意圖:柔和的的音樂、深情的導入旨在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到散步的意境中來,為文本的情感解讀作鋪墊。】

1.配樂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

(2)從文中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讀,我也彷彿沉浸在親情的世界裏,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以上兩個問題。)

2.明確:

(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

(2)歸結為“和美”(板書)

二、簡介作者,檢查字詞

【設計意圖:讓學生養成蒐集資料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有利於節約課堂時間。】

1.介紹作者

簡介作者莫懷戚

2.字詞識記(投影出示)

嫩芽(nèn) 霎(shà)時 拆(chāi)散 熬(áo)過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委 屈 各得其所

三、研讀入境,把握主旨

【設計意圖:先“速讀”把握文章主幹的基礎上,藉助“心讀”讓學生深入到文本,理解、品味,而不流於“小和尚唸經”的外在形式。】

1.兩分鐘速讀課文,快速搶答:散步的季節?散步的地點?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如何?

學生讀後搶答

2.據搶答內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靜靜地傾聽文章的配樂朗誦,一邊在腦海中浮現文章所寫的情境畫面,讓我們跟着莫懷戚一家作一次愉悦的心靈旅行。

4.文章一定撥動了大家的心絃。那麼,你能否説説是什麼如此打動你的心呢?

學生回答集錦:

這是一個多麼温馨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啊!

一家人相親相愛、理解謙讓,他們在陽光下、田野間的散步是一幅最動人的畫面。

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尊老愛幼的讚歌!

四、再讀課文,點評人物

【設計意圖: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1.那麼,在這個温暖的家庭裏,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呢?請用“我最欣賞 ,因為,從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個 的人。”的句式回答。

學生各抒己見,各贊所愛:

“我”——孝順、體貼、温和、穩重(板書:“我”---孝順温和)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着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裏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説:‘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我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中的“慢慢地、穩穩地、仔細這幾個詞語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寫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對母親的體貼關心,惟恐母親有閃失。

母親——温和慈愛(板書:母親——温和慈愛)

A:“母親本不願出來的……”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寫出母親對我的信任。

B:“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説”動詞“摸摸”足以看出母親對小孫子的疼愛,為了孫子,母親放棄了走大路的想法。“還是走小路吧”説明母親理解孫子的心思,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小孫子的心願,彰顯了人類生命的真諦——對幼小生命的保護,體現出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兒子——聰明伶俐、善於觀察(板書:兒子----聰明伶俐)

A:“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妻子——温柔賢惠(板書: 妻子——温柔賢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小結:幸福的家庭,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無論寫誰,字裏行間表達的都是真摯的情感:母子情、夫妻情、祖孫情、婆媳情……。 歸納為一個詞就是“相親相愛”或“互敬互愛”(板書:相親相愛)。

課後小結

我們感知了文章內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明白文章記敍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板書: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課後習題

1.積累字詞。

2.完成課後練習二。

板書

散步

“我”---孝順温和

母親——温和慈愛

兒子----聰明伶俐

妻子——温柔賢惠、尊老愛幼

散步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2、知識和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探究文中的人性美、詩意美、語言美,提高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親情的美好。

三、教學設想

教師充滿激情而富於親和力的語言引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構建新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出示圖片

同學們,是否聽説過“烏鴉反哺”的故事?烏鴉,也像人類一樣,不但保護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英國哲學家培根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長大後的小烏鴉銜食來餵養老烏鴉的舉動,多麼令人感動,獸猶如此,人何以堪?敬老愛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莫懷戚的《散步》一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愛幼更尊老的故事。(板書課題和作者。)

補充:《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説,小烏鴉長大以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餵養它的母親。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在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結”至今仍是維繫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温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

在傳説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烏鴉——是一種通體潦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説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説的“烏鴉反哺”。

語出古訓《增廣賢文》,原文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幻燈片展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從字裏行間去感悟、發現

3、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4、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養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結構線條

1、過渡:家是温馨的港灣,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賞月,一塊共進晚餐,一同欣賞電視……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的尋常小事,也體現出濃濃的親情。現在,讓我們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全班齊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明確:朗讀是閲讀文章的敲門磚,我們只有對文章進行認真誦讀,才能真正走進欣賞文章的藝術殿堂。好聽的歌總是由優美的旋律傳送的;美麗的花得由鮮綠的葉兒襯托;同樣,美文得有妙語來表達。這篇課文的語言散發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讀來的感受猶如揹着花籃與作者邊散步邊交談,於不經意間往花籃裏採摘幾朵並不名貴卻很雅緻的小花。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勾畫出文中有情趣的`的句子。佈置任務,思考問題(展示關於課文內容的幻燈片)

2、快速搶答

①學生思考後回答,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明確: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啟發: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幹什麼?明確: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初春,田野。

②圍繞“散步”這件事理出文章結構線條。

教師可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設計相關問題來啟發學生。邊答邊板書。

1、散步的緣由是什麼?

明確:為了年老多病的母親。“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2、在母親不願出去散步時,我怎樣勸説母親?明確: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在。(板書:勸)

3.一家三口散步是生活中常見的鏡頭,但我們一行人卻是與眾不同的。我和妻兒陪着又熬過一個嚴冬的母親去欣賞初春的秀美景色,大自然蓬勃的生機將會使母親獲得新的活力。請同學們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

明確:“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這段話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4.我和母親的關係如何?

明確:“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表明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生命原本就是這樣,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5、和美與温馨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偶爾也會發出不和諧的音符。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我們在笑聲中散步,在岔路口,卻發生了分歧?

明確: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板書:分歧)

6、一老一小,不能兩全,只能顧一頭,面對矛盾,該怎麼辦?(板書:讓)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但母親的選擇是——

生:走小路。

師:這又體現了我國另一種傳統美德,是——

生:愛幼。奶奶疼愛孫子,總是謙讓,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還是寵着孫子。體現了奶奶是什麼樣的人?明確:奶奶是一位温和慈愛,謙讓體貼的老人。

7、矛盾解決了,多和美的家庭啊!有意思的小路的確不平順,我和妻子怎樣做?明確:作為主心生命骨的我們,鄭重其事地分別背起了母親和兒子。(深沉朗讀末段)“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含義深刻。它以輕襯重,突出了“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還寫出了中年人已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正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譜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篇章。這一“背”,實際上是背起了生活的重擔,架起兩代人心靈的橋樑。含蓄地寫出人到中年,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的重大使命。(板書:背)

(三)研讀課文探究主旨,挖掘“尊老”內涵。

過渡:這篇課文通過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來頌揚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擊着我們的心魄。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你最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理由是什麼?大家可以和同位討論。學生討論後回答。(展示圖片。)我:孝順母親:和藹、謙讓妻子:賢良兒子:聰敏、活潑、可愛

(四)語言賞析,美點尋蹤,探究質疑:

1、找出你感受最深,覺得最值得體味的句子,讀出來,並説説你的感受。自己先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提示:可以從寫景的句子和文章的主旨句下手(展示圖片。)

2、你覺得這篇散文美在哪裏?(展示圖片。)

1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景物描寫的意境美

3平實質樸的語言美

(五)聯繫實際,展開想象,體驗感受。

1、假如你是文中奶奶的孫兒,奶奶依從了“我”的想法一起走大路,你會有什麼想法?

2、設想晚飯後,全家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愛看戲曲,爸爸媽媽愛看電視劇,你愛看動畫片,遙控器在你手裏,你該怎麼做?

3、假如你是文中是“我”,毫不猶豫地依從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麼想?

4、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麼道理?(不管做什麼事,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文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上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的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小組討論,選代表説)

總結:“尊老”和“愛幼”都可貴,這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但我更贊成培根的話,“尊老”更可貴。因為這是人類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珍貴美德——“孝”的集中體現。同學們,你們知道“孝”字的最初寫法嗎?它是一個會意字,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古人解釋“孝”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學們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義,把中華民族“善事父母”這一美德傳承下去!

閲讀是個性化的,“感動”的親情更是個性化的。讀完這篇文章,猶如接受了一次道德洗禮。讀此文的過程,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激起我們“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的觸動;它又像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揚起我們生命長河中愛的風帆。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去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去擔當。大家都是從小長大的,也都是要衰老的,推己及人,尊老愛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

A、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當矛盾發生時,怎樣處理與家人的關係?

B、説説父母給予的關愛。設想:飯桌上……,生病了……

小結:送給同學們最真誠的話語。孝心,永存心頭。親情,永存人間。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温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引用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渲染氣氛,啟發思維。)

(六)寫作指導

給予我們寫作的啟示。寫自己身邊真實的故事,説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用心靈的眼睛尋找真情,用你的手中的筆,抒寫實感。

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太陽的光輝”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的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秀傳統在新時代再次發揚光大。(板書:精心選材,以小見大,從個別到一般,撥動讀者心絃,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七)拓展延伸:抒寫親情,發手機短信給至親。

你可以以“親情”(如:母愛、父愛、家)為話題,寫一組排比句或一組比喻句讚頌親情。

親情是一罈陳年老酒,甜美醇香;

親情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

親情是一首經典老歌,輕柔温婉;

親情是茫茫大海的航燈,讓人執着堅定

親情是皚皚雪中的爐火,讓人幸福温馨

親情是無邊落木的新葉,讓人心生希望

親情是味淡雋永的清茶,讓人祥和寧靜

親情是温柔婉轉的雨珠,讓人滋潤心田

親情是輕柔飄渺的晚風,讓人撫平創傷

親情是一團温暖的火苗,讓人温暖安心

(八)醖釀情感,全班朗誦

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從這首詩裏,我們可以深切的理解母親的眷眷之愛,

而兒子更加敬愛母親。

(九)作業

過渡:同學們,家是温馨美麗的港灣,家是心靈愉悦的空間。家庭成員應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使家其樂融融、幸福美滿!請你們以“我愛我家”為題,講述家庭生活中表現濃濃親情的故事,抒發你對家庭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附:板書設計

孝心,永存心頭

親情,永存人間

散步教學設計3

【課文説明】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作者莫懷戚,是一篇文質兼美、歌頌親情的散文,在文章的字裏行間,無不流淌着濃濃的親情——其中包括長輩對兒孫的體恤,子女對長輩的敬愛。親情是人世間最永恆、最美好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課文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敍身邊事,訴心中情,課文寫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體現出濃濃的親情,唱出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讚歌,讓人體驗到“生活之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讀課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思索,領悟課文中濃濃的親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着重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探究文章和交流感受,體會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

深入領悟課文中的語句和片段所體現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點撥法、品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讓愛住我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家,是一個温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港,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温情。今天,就讓我們大家攙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板書課題)

二、聽讀課文,認識親情:

1、聽課文朗讀,瞭解文章內容,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課文朗讀,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2、找生概括文章內容。

師:課文已經聽完了,下面誰來概括一下文章的內容。

生:在一個春天,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一起出去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終我同意跟隨母親走大路,而母親卻按照孫子的意思走小路,這一家人非常的和諧。

師:誰能概括的在簡練一些?

生:我們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呢?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和諧。

生:幸福。

生:温馨……

三、品讀課文,享受親情:

1、學生自讀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也融入到這個和美的家庭,隨着舒緩的音樂,放聲讀起來。並畫出你認為文中比較美的句子來。

2、小組內進行“美點尋蹤”。

師:剛才有很多同學畫了很多優美的語句,我們給你們所畫的起一個名字,就叫“美點尋蹤”。什麼是“美點尋蹤”呢?

師:所謂“美點尋蹤”就是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當、最生動、最形象的,給人強烈的美感、給人有力的感染、給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內容。美的角度:人物形象美;精神美;修辭美;句式美;用詞精當美;景物美;文章結構美;句子含義深刻美……(出示幻燈片)現在就請四人小組談論一下你們小組所找到的美點,並説一説美的角度?

生:文章第四段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的句子很美。

師:那麼還有其它景物描寫嗎?

生:文章第七段寫母親看到小路的遠處的景物。

師:那我們給它歸納成為四個字:美在景物。請其他小組再來找一找其他方面的美點。

生: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生: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我的兒子雖然很小,然而很胖。

生:我們把它歸納為句子美。

師:其實文章中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你能一一找到嗎?我們給這樣的句子起個名字,你們覺得應該叫什麼?對,就叫對稱句,它的形式對稱、音韻和諧、相映成趣。

生:老師我還認為這一家人很美。

師:我們應該把它概括為美在温馨的一家,你們認為呢?

四、研討課文,擁抱親情:

1、合作探究:在散步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兒?在解決分歧過程中,誰的權利最大?

師:課文中美的地方很多,但是在這樣美的環境下卻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生:發生了分歧。

師:在解決分歧過程中,誰做的最好,誰的權利最大呢?請大家各抒己見。

生:我認為文章中的我的權力最大,因為一家人都聽我的。

生:我認為我的母親的權力最大,因為兒子聽從母親的話要走大路。

生:我認為我的兒子的權力最大,因為最終我們一家人走了小路。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我也認為我的兒子的權力大。

生:我認為在這個家庭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分權利的大小。

師:是這樣的,這一種循環關係,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條親情鏈,他始終是鏈在一起的,

確確實實一個家庭不存在着權力的大小,他們的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於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

2、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學生質疑。

師:現在就讓我們帶着我們心中湧動的這份深情齊讀最後一段。説一説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為什麼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就是整個世界。”

師:誰能替他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認為我的母親是撫養我的人,我的兒子是我要撫養的人,母親和兒子同樣重要,所以説,他們兩個就是整個世界。

師:這句話表達了文章主旨。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這個形象有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着的是承前啟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更突出了一個“孝”字,表現了一家的和諧。

3、深化主題。

師:同學們,你們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學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懂得了什麼?

生:我們要尊老愛幼。

生:我們要關心、理解父母,要孝敬父母。

師:文章體現了尊老愛幼這樣一個主題。

4、歸納寫作手法。

師: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兒,作者卻能反映出一個重大的主題,這樣的寫法就是“以小

見大”,也可以叫“小中見大”。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能運用到這樣的寫作手法。

師: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尊老是人類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實孝順父母是古來有之的,孟子曾經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英國的學者培根説:“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讀最後一句時充滿了自豪感,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我們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

五、拓展延伸,感悟親情:

1、觀看幻燈片,談感受:

師:其實當我們慢慢的閉上眼睛的時候,頭腦中肯定會閃現過很多很多感人的畫面――到底是誰在日落昏黃的時候倚在窗口焦急的盼我們歸家呢?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細聲的叮嚀呢?當然是我們的父母。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並談一談你的感受。

生:我們應該多陪陪父母,多幫父母幹一些及所能及的活,為父母分憂。

生:我們應該聽父母的話,在家裏尊敬他們,孝敬他們。

生: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最親的人,我們應該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

2、教師小結:

師:不管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不要忘記你的父母。生活中親情的體現,並不是轟轟烈烈、驚天憾地,而是點點滴滴,如春雨悄悄滋潤我們的生命。

師:愛是責任,親情是忍讓與付出。一個和諧與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願望發生衝突時,同學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六、佈置作業:

師:今天的作業就是1、比較閲讀《三代》;2、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温馨語句,寫在賀卡上,把這份厚重的、特殊的禮物送給你的父母。

七、總結全文,表達祝福:

師:親愛的同學們:尊老愛幼是人類的文明之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最後老師也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一幅對聯:

橫批:相親相愛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師:把這副對聯送給大家,希望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着濃濃的親情。最

後請同學們和我共唱一首《相親相愛》。

【板書】

散步莫懷戚

散步教學設計4

一、定位本課的教學,要實現如下目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味文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美和語言美,並學習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學生自主誦讀、體驗、感悟、評價本文的主題思想,並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等活動,獲得選材和語言表達的技巧;促成學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倫理意識的形成,進而獲得有意的生命啟迪。另外,根據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當今學生只知索取愛,不知奉獻愛,“孝道”的傳統道德意識普遍薄弱的現狀,特擬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樹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道德觀。

二、切入

激活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

2、師講述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

3、學生體驗家庭親情:尊老愛幼。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莫懷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兒孝”的氛圍吧。

三、探究

誦讀設疑:整體把握課文,揣摩寫作特色。

學生概括讀了課文後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題、選材、語言等。1、喚起社會“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2、以小見大的選材特點;3、對稱整飭的語言美……)

跳讀理解:“我”這個人怎麼樣;妻子性情怎麼樣;母親性情怎樣;兒子性情怎麼樣(“我”:孝,妻子:順,母親:慈,兒子:聽話)

品讀探討:

1、合作探究:

探討《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寫的詩意美和語言美:

⑴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人性美的?

(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勸母親散步、又熬過一冬、委屈兒子、背母親;妻子:温柔賢惠:在外面,總聽我的;兒子:聽話: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改變主意)。他們真誠善良,温和、謙讓、體貼,是真善美的典範。)

⑵文章有哪幾處景物描寫?這樣的景物描寫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兩處: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嫩芽”、“冬水”……,第二處是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菜花、桑樹、魚塘……,這些景物藴涵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給人的感受是詩意般的美。)

⑶文章的語言美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試作分析。

(一是情趣昂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温馨。二是含義豐富:“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僅供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文化在這裏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是句式對稱整飭:“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這些句子語意對舉與反襯,於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韻味無窮。)

探究文章選材特點:作者獨具匠心,聚焦祖孫三代散步的平凡小事,喚起人們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道德。(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並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和補充。教師也參與其中,或引導或補充,與學生平等對話。

教師小結:我們從《散步》這篇散文中品味了洋溢其中的人性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也學到了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那麼除此以外,讀了莫懷戚的這篇短文,你的心靈你的思想又受到怎樣的觸動呢?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記得唐代詩人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願”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父母那裏得到了關愛,而我們又回報給父母了多少呢?疼愛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孝敬老人則不容易做到。學了本課,你的思想和今後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讓我們交流一下。

細讀感悟:

1、組合作交流:

⑴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人呢?

⑵你的父母給予了你千般的愛,萬般的寵,那麼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

⑶你看到或聽到過哪些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事?

⑷我縣電視台要採訪我們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典型學生,如果你被採訪,你想説些什麼?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彙報本組探究成果,並接受他人的質疑和補充。評選出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十位典型。

四、拓展

1、課外閲讀“古今孝道”故事。

2、兩週後召開“我最孝”班會。

3、月底召開“古今之孝”故事會(吳孟代親供蚊噬、黃庭堅為母洗溺器、陳毅為母洗內褲……)。

4、閲讀課外書:讀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5、以“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播放滿文軍《懂你》的歌曲,以結束本課。

五、反思

【附】

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

董永原本是山東高宛縣的人。東漢末年,藩鎮割據,盜賊四起,董永看到山東不太平,就帶着年邁的父親,到湖北德安避難。沒過多久,董父得了了重病,請醫吃藥毫無效果,離開了人世。董永悲痛至極,而且自己為避難漂泊之身,哪裏有錢買棺埋葬父親呢?無計可施。當地有位姓裴的富翁,聞而憐之,就借錢給他,讓他買棺安葬了父親。於是,董永賣身為奴,進了裴家。(這個情節是正史上記載的,根據當時的社會,是可信的。)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辦事。辦完事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個丰姿美貌的少婦,上前與他攀談。少婦説:“你沒有娶妻,還是一個光棍;我是個被丈夫離棄的少婦。看能否給你做妻子?”董永是個老實人,在當時社會來講是個忠僕。他回答這位少婦説:“這件事,我自己不敢自專,須稟告主人”。少婦笑説:“痴郎,你怎麼這樣的怕主人?既是這樣,我與你一同前去見你的主人”。董永乃帶着這個少婦,同返裴家。裴翁作主他們的婚姻,令成夫妻。並讓他們在一百天內,織出三百匹絹布贖身,做自由的農人。從此天起,這個少婦日夜紡織絹布,快速異常,非常人可及。一百天的前一天,將三百匹絹布交給裴翁,裴翁無話可説,按照他自己説的諾言,退給了董永的賣身契,由此,董永做了自由的農人。

董永方得脱離奴藉,少婦忽然向董永告別,説她馬上要走了。董永哭着説:“你為我贖身的恩德,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你怎麼就拋下我走呢?”少婦答道:“你我夫妻一場,我也捨不得你。但是,我是銀河旁的織女,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緣滿,當回去向天帝繳旨”。少婦説完便不見了。現在湖北省的孝感,原來叫德安,即是因為董永的孝心感動了天,所以改名為孝感。民間原始講的這樣情節,與後來《天仙配》中的情節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話傳説。《天仙配》其實是按照這個原始神話傳説,誇張成為”老槐樹開口做媒“的神話。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是《二十四孝》這本古書中的一孝,中國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代代以此激勵為人要講孝道。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看過中國的《天仙配》,這是我國有名的以孝為主題的戲劇題材傳説。這本《重編二十四孝》,我們應該讀讀,古為今有嘛!

散步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體會濃濃的親情,懂得應該尊老愛幼、珍愛親情。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讀大屏幕上的字“那裏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鋪展着生命的新綠,有陽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魚塘,還有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用心去感受他們之間的濃濃親情。《散步》

二、學生大聲的郎讀課文。

提兩個小要求。1、在讀的過程中,遇到導學案上重點指出的字時,用手寫寫,過會兒上黑板默寫。

2、對於自己擬定的小標題,讀完課文後看看還需不需要補充。

三.整體感知, 瞭解課文所寫主要內容。

試着給文章再擬一個題目,並説説你的理由

大路小路 一種抉擇

責任 中年人的責任

(温情的)春天 生命力、暖意

親情 互相關愛、濃濃親情

四. 讀課文

建議你這樣朗讀課文

1、不快不慢、深情地朗讀課文,好像作者寫完文章後欣賞自己的'作品一樣。

2、讀好文中的波瀾,好像你一個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幾個角色一樣。

3、朗讀課文最後一段,好像你是帶着深深的體會給人家做示範朗讀一樣。

五、品語言

找出文中你最欣賞、感觸最深的語句或段落,反覆品讀,感悟內其涵。

生: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小時候媽媽是我們的港灣,我們的依靠。長大後,當我們的父母慢慢地變老,我們便成了他們的唯一,他們的依靠。

生: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是整個世界。文中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是由中年人、老年人和小孩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師:是啊,關愛下一代,呵護老一輩。就是作者心中的整個世界。

生:寫初春景象的那一段很美。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師:我好象也置身於這美麗的春色中去了。那麼,“我”最希望誰呼吸到這清新的空氣,感受到這勃勃的生機?(母親)可見文中的景物描寫也不是單純的為寫景而寫景,也包含了我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一片孝心。現在再請同學們一起來朗讀,欣賞這美麗的初春田野風光,感受作者的濃濃孝心。(學生齊聲朗讀)

師:同學們的句句賞析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家的幸福。在我們的家庭中這樣的温馨瞬間時時出現。我相信同學能用自己的筆書寫下看似平常卻不平凡的瞬間。

六、感恩親情

從小到大,你經歷過的親情故事就像海邊的貝殼一樣多得數也數不清,請你從中選擇一個最感人的同大家一塊分享好嗎?

七、作業

生活處處是温情,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報我們的父母吧。一杯茶、一句問候,一次促膝長談都是我們愛的體現。做比説更能讓我們的至親感受到幸福。

散步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品味語言美。

3、感悟親情美,培養尊老愛幼的美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合作探究,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品味語言美。

教學難點:

理解中年人的責任感,感悟親情美,提高人文素養。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請大家欣賞一段優美動聽的歌曲《讓愛天天住我家》,一段輕鬆活潑的歌曲,喚起了我們對家的眷戀。家的故事絢麗多彩,猶如一池春水,卻也能因乍起的風泛起漣漪。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讀一讀莫懷戚給我們帶來的散文——《散步》,走進温馨的家庭生活。

二、讀以知文引出美

1、建議:用你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標上小節號,劃出文中的生字詞。讀完後,請你選擇文中的詞語,嘗試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老師也嘗試概括了一下,其中有些字詞我們應該共同關注。

多媒體展示:初春,年邁的母親在(áo)過了一個酷冬後,和我們一家在田野上散步。途中發生分歧(),我一霎()間感到了責任重大,可這小小的情感漣漪()()卻使我們一家更加相親相愛。

3、讀完這篇短文後,你感受到字裏行間洋溢着怎樣的感情?(親情,板書)

過渡:在濃濃親情的氛圍中,讓我們再中速深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以入境感知景美

建議:中速、深情地朗讀課文,你彷彿就是作者,正在欣賞自己的作品。

(方法提示:邊讀邊尋找課文中的景物美,嘗試用優美的句子表述出來)

過渡:作者給我們展現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美景,那在這美景中散步的一家四口,他們身上有什麼美嗎?就讓我們再來好好讀讀文章。

四、讀以悟情品味人美

1、建議:朗讀時可以通過停頓(/)、語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聲調的高低、重讀(.)輕讀等朗讀技巧的恰當處理,來準確傳達內心的感受,從而展現語言的美。我們以第三小節為例,分析一下朗讀的技巧,這段老師認為可以這樣讀。【老師範讀】

(多媒體展示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語速放慢)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酷冬。(語速緩慢、語調深沉)

分析:

1、放慢語速讀“太遲,太遲了”,表明“我”對春天久盼不至悵恨心情,充滿

對母親身體的擔憂和焦慮。

2、重讀“總算”,突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

3、重讀“熬”突出“我”對母親的擔憂。

4、放慢語速,語調深沉,“我”感到了自身的責任重大。

過渡:老師剛才的朗讀只是拋磚引玉,相信咱們班一定是卧虎藏龍、高手如雲,待會兒請同學們也來展示一下。

要求:請你先找出文中最喜歡的句子,説説你喜歡它的理由,並在句子旁○作上批註,然後揣摩朗讀技巧。最後四人一組,好好讀一讀。

讓我們來傾聽同學們的心聲,一起交流一下。

參考:可能有的句子

⑴寫景的句子

例如: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

教師指導:剛才這位同學提到了要讀出春的生機勃勃,那我們可以怎麼去讀?(讀得興奮、帶着飽滿的精神狀態,語調去讀描寫春景的句子。最後一句語調上可以怎麼處理,這是作者看到蓬勃春景後,沉下心來的思考,所以應該讀得深沉些。也能這麼我們再請一位同學試一試。經過指導,你也能成為專家。)

⑵傳情的句子

例如: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語速放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語速緩慢、語調深沉)

教師提問:怎樣理解“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歸納小結:母親給了我生命,兒子又是我生命的延續,這一老一少,不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整個世界嗎。這是一箇中年人對家庭、對社會責任感的真實感受。

談到中年人的責任,這讓我想起了席慕容《嚴父》中的一段話(師範讀)

(多媒體展示:

八月,夏日炎炎,在街前街後騎着摩托車叫賣“牛肉,肥美黃牛肉”的那個男子,想必是個父親吧。新修的馬路上,壓路機反覆來回工作着,在駕馭座上那個沉默的男子,想必是個父親吧。在遠處那棟大樓裏,在一間又一間的辦公室批着公文、抄着公文的那些逐漸老去的男子之中,想必也有許多是父親吧。一切的奔波,想必都是為了家裏的孩子吧。配樂朗讀(評價:你讀得真有感情,老師也能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中年人承擔的沉甸甸的責任。)

小結:對於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對老人要尊重,對孩子要愛護,所以他們承擔着沉甸甸的責任。所以文章中除了充滿親情外,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中年人的責任,正是因為有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中年人,才能構建相親相愛的一個家。(補全板書)

那我們該用怎樣的語調語速來讀出中年人沉甸甸的責任呢?(語速、語調的處理)

作為全文中的一個意味深長的句子,讓我們來好好讀一讀,

2、過渡:現在我們

美在“我”尊老愛幼、有責任感;

美在“母親”;

“散步”之美,美在“妻子”;人美

美在“兒子”;

美在“一家四口”!

3、對聯小結過渡:真是景美人更美啊!

不由讓老師想到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下聯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請同學們給出個橫批

再掀高潮:(出示上下聯,學生補寫上橫批)

橫批:相親相愛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4、讀:這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真讓人感動。讓我們帶着這份感動,再好好讀課文。

過渡:有同學還沒有讀完,那就請你回家後把這篇課文再讀給你的父母聽,聽聽家長們會對你説些什麼。

五、老師寄語

親情不僅是親鳥的育雛,更應是烏鴉的反哺;

親情不僅是對孩子的愛護,更應是對老人的尊重;

親情不僅是散步時的相互謙讓,更應是中年人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親情不僅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領會,更應是用我們一生的光陰來領悟。

老師希望:讓愛天天住你家!

六、讀以導行寫出美

練筆:每個人都有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的家,有辛勤勞作、承擔家庭責任的父母,有慈祥善良的長輩,請你以:“(人物)我想對你説!”為題,在心形卡片上寫一段話,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回家後把心形卡片放在家人的枕頭下面)

散步教學設計7

一、整體反思

我設計的教學時間是45分鐘,教學的重點是:人物語言中流露出來的愛,教學難點是:以小見大,通過生活小事反映出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教學目標分別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孝敬長輩、尊老愛幼的情感;2.體會情感,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趣味得到感染和薰陶;過程與方法:1.設置"懸念",讓學生自由猜摩,深化課文的主題;2.查找質疑,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理解和感悟,挖掘本文的主旨;知識與技能:1.閉上眼睛聽讀,感知課文部分內容,對下一部分內容進行猜想。2.快速閲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與"猜想"內容進行比較。

優點:1、能結合學生實際及教材的內容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2、教學時間設置合理,用45分鐘的時間,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的確定合理;

缺點:1、教學目標設置過多;

2、知識與技能目標設置欠合理,像過程與方法目標。

 二、教學過程設計反思

教學過程的第一步是導入語,我設計的是播放《跪羊圖》這首歌,主要是營造氣氛,播放結束後就以"香九齡,能温席"的故事引入課文;

教學的第二步是"猜摩"教學:聽朗誦,當讀到"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停止播放,讓學生來討論"我和妻子該怎麼辦?"有那些方案?

教學的第三步是課文研究: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朗讀的方式進行快速閲讀並以四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找出不明白的詞語和句子,並生生、師生解決。

教學的第四步是深挖主題:圍繞"文中誰的權力大?"來展開討論。

教學的第五步是歸納總結並展示"板書"。

以上五個步驟,我認為設計得好的有

1、第二步"猜摩"教學,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聽朗讀,聽到有"分歧"的地方,教師讓學生進行猜想,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主題的理解埋下伏筆。

2、第四步深挖主題,教師只設計了一個問題"文中誰的權力大?"展開討論。其實教師出示的是一個錯誤的結論,讓學生進行圈套,學生通過爭論才發現這樣一個家庭是沒有權力之分的,這時才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是用來挖掘主題的。

不足之處:1、導入語重複,一首歌、一個故事顯得多餘,二者只能取一。

2、教學的第三步,交待不清楚,教師的'引導沒有設置進去,隨意性強,可以分段進行佈置任務,有意識的安排學生對主要問題的質疑。

3、板書設計標識性不強,不美觀,應改為箭頭可能要直觀些,更容易體現主題。

三、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反思

1、對比教學設計不錯,學生"猜想"的與作者寫的進行對比,加深理解,深化主題。

2、閲讀指導到位,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

3、教學策略、教學組織形式恰當,能夠較好的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不足之處:1、學生自主學習時沒有設計教師的引導,沒有對學生質疑的問題進行合理的篩選,應學會篩選有價值的問題,有意義的問題。

2、教學第三步未能充分考慮和體現學生要求,沒有劃定範圍,使學生漫無邊際,要分段佈置任務,讓學生有的放矢。

散步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積累“分歧”“霎時”“水波粼粼”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領會文章主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4、品味精巧別緻、自然樸實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學習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親情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學習難點:

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深情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回家》薩克斯

(邊投影出示邊深情地導入)家,多麼温馨的字眼。家是避風的港灣,為我們遮風擋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温馨,家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們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二、梳理情節,感知文意:

(1)第一、散步的時間?——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點?——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

第四、散步中發生了什麼?(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分歧

第五、最後一家人又在一起:——散步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寫了什麼內容?

我們一家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三、研讀賞析,把握主旨:

1、你能具體地説説散步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分歧嗎?最後如何解決?

2、在散步的過程中你認為誰做的最好?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麼?

四、揣摩含義,品味語言:

請找出你認為最妙的一個詞、最美的.一句話,或者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讀一讀,品一品,説説它好在哪裏?

重點品味:

朗讀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五、拓展延伸,抒寫親情:

以“親情”為話題,仿照示例寫話。

示例1: 親情是受傷時,父母那温暖的懷抱。

親情__________________, 。

親情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2: 那回蕩着歡聲與笑語的餐桌上充滿着親情。

____ ________ ____親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親情。

六、課堂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七、課後作業:

1、真誠行動:

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 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寫心情:

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温馨語句,寫在賀卡上送給你的親人。

散步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頌揚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本課擬用一課時教讀。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嗎?當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時候,父母是怎樣做的?還記得你當時的心理感受嗎?(2~3名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散步》,看看一個既是兒子又是父親的中年人,在與一家人散步時,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

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字詞:

信服嫩芽霎時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朗讀課文。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各自練讀。

⑵讓2~4名學生示範朗讀課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價。

3、整體感受:

⑴用圈點法圈出精美的句子,並説出自己的感受。

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明確:先寫散步的理由──“我”勸母親;再鋪寫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後寫發生分歧──“我”決定委屈兒子,母親卻依從兒子;最後寫路不好走──“我”背母親,妻背兒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1、結合課文説説“我”這個人怎麼樣?妻子、母親、兒子的性情又怎麼樣?

明確:“我”誠懇、孝敬;妻子賢良、温順;母親老邁、順從而又有涵養;兒子聽話、懂事。

2、作者為什麼把“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描寫得那麼鄭重其事呢?

明確:在一個家庭中,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起着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3、從文中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

⑴後來發生了分歧──表現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⑵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表現出一箇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擔着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

⑶我決定委屈兒子──體現出一箇中年人在處理家庭事務時應把握的基本原則;

⑷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同第2問)

4、從文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並思考其作用。

明確:共兩處。一是第四小節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顯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機。二是第七小節描寫了“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和“水波粼粼的魚塘”,字裏行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愛。

四、質疑問難

針對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先由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閲讀《散步》與《三代》,看看哪個故事更能感動你?請説出自己的理由。

六、佈置作業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給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當時的情景寫下來嗎?不妨也用《散步》作題目。

【本教案設計思路】

本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接近,學生就容易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並能“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聯繫實際自然就會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另外,由於本文秀美雋永、意藴豐富,因而須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散步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領會文章主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3、品味精巧別緻,自然樸實的語言。

學習重點:

1、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學習難點: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一、預習導學:

1、初讀課文,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分歧( )shà( )時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你就背( )着我我背( )上的嫩( )芽

2、根據原文填空。

(1)母親____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

(2)我説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____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

(3)我的母親又____過了一個嚴冬。

(4)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____着,有的濃,有的淡;

(5)小傢伙突然____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6)我的母親____高大,____很瘦,____不算重;兒子____很胖,____幼小,____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____,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3、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感覺這篇文章中哪些詞語和句子寫得好,把它畫出來,有感情的朗讀並賞析。(注意分析景物描寫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3)從文章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給這個家庭以及每個家庭成員一個恰當的修飾詞

( )的家庭 ( )的我 ( )的母親

( )的妻子 ( )的兒子

二、課堂導學。

1、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着家的温暖,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那你們認為家對於每一個人來講重要嗎?(學生回答)好,既然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它,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儘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

(1)默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一家人散步遇到了怎樣的分歧,分歧是怎樣解決?

(2)、從這篇文章中,你讀懂了什麼?(從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的角度你會懂得不同的道理,你會有不同的聯想)

(3)、一次散步讓我們懂得了很多,想到了很多,這是因為每個人物身上都閃耀着親情與道德的光輝,你對哪個人物印象深刻,小組選定兩個人物,結合課文內容予以評價。

(4)、“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從字面和“我”的思想態度兩方面思考)。

4、課堂展示。

5、課堂小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凡日子裏,都藴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的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三、拓展延伸:

北風乍起時

看完電視以後,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電話,直到9點,那端才響起兒子的聲音:“爸,什麼事?”

他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冷空氣南下了,厚衣服準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你寄……”

兒子漫不經心地答道:“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説。”

他絮絮不休,兒子不耐煩了:“知道了,知道了,馬上就買。囉唆。”撂了電話。

他剛準備再撥過去,鈴聲突響,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聲音顫巍巍的:“天氣預報説,你們那兒今天變天,你加衣服了沒有?”

疾風陣陣,從他忘了關好的窗縫裏乘虛而入,他還不及答話,已經結結實實打了個大噴嚏。

老母親急了:“已經感冒了不是?嗨!怎麼這麼不聽話,從小就不愛加衣服……”絮絮叨叨,從他7歲時的劣跡一直説起,他趕緊截住:“媽,你那邊天氣怎麼樣?”

老人答:“還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南國,卻忘了勻一些,給北風起處的故鄉,和已經年過七旬的母親。

人間最温暖的親情,為什麼,有時竟是這樣地殘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來臨時,他仍會趕在北風之前,向深圳投去問候和叮囑,可是他的第一個電話,應該是往哈爾濱去的。

(1)多角度比較這兩篇文章的異同。

(2)讀了《散步》和《北風乍起時》,你想對你的父母説些什麼,你自己會怎麼做?

四、課堂檢測

以“家”或“親情”為話題,運用比喻、排比,給家庭或給父母寫幾句心裏話,50字以內。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業。

1、反覆閲讀課文,仔細體味文章所藴含的親情。

2、同學們,你們一定感受過親情的温暖,品嚐過親情的甜美。請你從生活中選擇一兩件藴含親情的事,寫出來,與大家分享這份親情。(400字左右)

散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目標:疏通全文,識記並積累“熬、霎、粼”等字詞,感知親情。

2、方法與過程目標:掌握文中的寫作技法——如開門見山、細節描寫等,並讓學生能理解和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學生體驗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重整體感知、品味。

2、學以致用、課堂遷移。

[教學設想]

力圖以此文為例,教給學生學習此類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內容、美點追蹤;而且,教學中將以學生為主體,採取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等學習方法;教師只在適當之時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教學平台展示]

一、話題談説,導入新課。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孩子,一隻遞給老人;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朝露,一隻遞給晚霞;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歷史,一隻遞給未來;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早春,一隻遞給金秋;

……

你有過如此“愛的感動”嗎?請把你家裏最令你心動的愛的鏡頭展示出來,與大家共享!(讓學生自由談説,時間在2分鐘左右)

當然,如此之鏡頭,定然不勝枚舉——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親情的濃漿,縱然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温馨的親情。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讀的字音、停頓、抑揚頓挫,輕重緩意。

2、能就你對內容的感知,從你喜愛的或理解的角度給擬個副標題並簡述理由嗎?

(二)明確

1、字音認讀

熬ǎ粼lín霎shà咕gū

2、讓學生自由重擬標題,並讓學生點評。

如(1)親情(2)三代(3)温馨的家庭(4)一家人

……

三、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1、點撥:美點尋蹤即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當、最生動形象的給人以強烈美感、給人以有力感染,給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內容,以及自身語言、結構特色等方面的內容。

(可用句式:“……美,美在……”説話)

2、示範:的開頭美,美在“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這個詩意的鏡頭。

3、學生討論、美點尋蹤

4、學生髮言,加以明確

(以下舉一些學生髮言的例子)

例1:你看,這裏其實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麼輕鬆、多麼愜意,甚至可以説是多麼浪漫、多麼幸福;再有這初春的美景:那有濃有淡的'大塊小塊的新綠,那樹上逐漸顯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將來臨的冬水……一切構成了美麗而温馨的圖畫,可以説就不止是一個家庭的世界了嗎?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魚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無言的細節,你看: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就是愛,這就是家庭。

四、學法實踐:感知內容、美點尋蹤

要求:速讀《三代》一文,試着實踐(1)重擬標題;(2)美點尋蹤

1、讓學生思考、自由討論。

2、讓學生自由發言,在發言中加以評點明確。

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言:

如:重①交叉路口

擬②家

標③感人的畫面

題④責任

⑤遲緩的背影

……

(注:發言時可讓學生稍加解釋重擬此標題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點尋蹤

你看,那感人的畫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牽着一個剛會走路模樣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個步履蹣跚的年老中風病患者,三個腳步遲緩的背影……讓我覺得“家”的偉大的力量。

……

五、小結

同學們,剛才你們自由地談了家裏最令你心動的鏡頭;又在課文的指引下,感受了兩家祖孫三代那温馨的親情以及對美點進行了尋蹤——其實,對於一般的美文,我們一般要這樣去學習:先感知內容,再尋蹤美點,這也是我們學習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學們今後能按此方法進行美文欣賞學習。

六、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後蒐集一篇有關“親情”的,摘錄或記誦其中令你感動或心動的地方。

示例:這裏是一位回家探望母親的大學的一段感人的話:

……我身在城市,心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飛回屬於我和母親的田地裏,飛回母親育我養我的那兩間茅屋裏,飛回母親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車回來時,天還未亮,不顧路途的疲勞,心急火燎地趕着山路,進入我祖居的村子。母親不在,茅屋的門鎖着,我的淚頓時流出來,那是熱辣辣的淚,那是滾燙的心……

希望同學們今後養成蒐集、摘錄或記誦的好習慣,習慣養成的話,一定對你們的寫作會大有益處的。那時的你們,一定“文采飛揚”!

七、板書設計

23、散步(莫懷戚)

感美

知 點

內尋

容 蹤

(美文美讀方法)

八、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1、我搜尋與“愛”相關的時,尋到“如果愛是左右手……”以及“回家探望母親的大學生的一段話”時,我覺得自己也從中受到了感染,似乎一個個鏡頭逐一出現,於是,我取前者作為“導入”,取後者讓學生去摘錄、記誦。

2、設計教案之時,我簡化問答形式,按照我們讀文的思維由“感知”而至“品味”,並由此讓學生掌握“美文美讀的方法”;同時,我設計了“課堂遷移”,讓學生真正能“學以致用”。

3、教學之時,主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作為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必要時加以點撥、指導。

不足之處:就是“美點尋蹤”之時,可能沒有充分準備好,有時在詞語運用上似顯不豐富,今後要加強在詞語上的積累與運用。

散步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整體感悟課文。學會品味優美的語言,字裏行間流露出濃重的“愛”。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出來的親情美。

3、學習對稱句。

教學重點:

1、整體感悟課文。學會品味優美的語言,字裏行間流露出濃重的“愛”。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出來的親情美。

3、學習對稱句。

教學難點:

1、整體感悟課文。學會品味優美的語言,字裏行間流露出濃重的“愛”。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出來的親情美。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當我們閉上雙眼,腦海中會浮現很多感人的畫面,是誰在日落黃昏倚在窗口焦急地盼我

們歸家呢?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細聲叮嚀呢?當然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在艱辛和苦難中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的幸福安適。如今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着他們一起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莫懷戚的散文《散步》。

二、聽文入境

多媒體展示:從文章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一個怎麼樣的家庭?

聽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

師提問:聽完讀文,我們從文章的字裏行間看到一個怎麼樣的家庭?

抽生回答。

甲:團結的家庭。

乙:和諧的家庭。

丙:友愛、幸福的家庭。

師總結:剛才同學們所使用的詞語:團結、和諧、幸福、友愛等可以歸納為一個詞語:

和諧。師板書:和諧

下面,我們把自己融入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中,自讀課文。

三、讀文生情

師出示思考題:聽着大家投入的朗讀,我彷彿也沉浸在親情的世界裏。通過剛才的讀

你一定讀懂了很多問題,下面就看這樣一個思考題。

多媒體展示: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何人?何景?讓一個家庭盡顯和諧。

先看第一個問題:文中寫了何事?

抽生回答:散步——發生了分歧——繼續散步。

師引導學生闡明分歧的具體情況。並板書。

一句話概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散步中出現了什麼人?文中哪個句子看得出?

生回答: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從課文第一句可以看出。

師出示思考題:人們都説莫懷戚的《散步》語言優美精煉,可是老師在讀文時發現了一

個句子:課文第一句。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老師覺得交代人物關係可以更簡潔一些,改為:我們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這樣就簡潔了,同學們的看法呢?能改嗎?

生思考,回答:不能改。文中的句子顯得家裏每個人都很重要。還交代清楚了一家四口人的關係。

第3個問題:文中寫了何景?

生找出寫景的句子。

師明確:文中寫景的地方有兩處,4自然段和7自然段。

下面看這樣一個片段。

多媒體投影:課文4、7自然段寫景的句子。

朗讀這個片段。

多媒體投影思考題。

⑴請同學們思考:這兩個片段分別寫了初春哪些景色?

抽生回答:4段:田野、新綠、嫩芽、冬水。7段:菜花、桑樹、魚塘。

(2)請同學們思考:從景物描寫中,你感悟到了什麼樣的意境和哲理呢?

4段:意境蓬勃的生機哲理珍視生命7段:意境春天的召喚哲理珍愛生活

四、賞讀入心

師引導學生體味文句之美。

同學們在讀這篇文章時,會感到文中很多句子寫得很美,其實我也喜歡一個句子。

多媒體投影: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

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生了解此句的特點。

師投影:對稱句的概念。

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句子,我們再去找找。

生找,抽生念。

師投影:文中出現的另外7個對稱句。男女生分組朗讀上下句。

五、品文入理

鮮花獻給可敬的人

假如你有一束美麗的鮮花,請把它獻給文中的某個人物,你將獻給誰?請選讀課文,結合文中描繪人物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説説你獻花給他(她)的理由。

師小結:意見很不一致,同學們分析得很好,確實,每一個人都做得很好,家庭中也不存在權力的大小。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孝順父母古來有之,我國的孟子説:

投影:生念。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英國學者培根説: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是人類才有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

師説:同學們唸到最後一句充滿了自豪感,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中國的傳統美德,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

師説:有一種水能讓你喝醉,這種水叫母愛,因為母愛如水;

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父愛,因為父愛如山。

在這樣一個感人的時刻,請用你手中的筆,把你心中的這份感動寫下來。

散步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課文主題為親情,所選課文都是圍繞着有關親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體現着濃濃親情一篇,記敍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進入牧歌式情景,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繼續練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積累語言;鍛鍊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領悟課文深長意味。同時借鑑舉輕若重、以小見大寫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字裏行間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重要階段,他們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觀察生活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瞭解知之甚少,而且由於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瞭解和鑑賞;體會課文濃濃親情,並從中感悟出正確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渲染親情

我們的父母為了撫育我們成長,為了生活付出了艱辛的代價和勞動,有道是,沒有衰老的殘酷怎會有青春的亮麗?父母終有衰老的一天,孱弱的身軀再也擔不起生活的重擔。作為兒女,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贍養老人。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莫懷戚看他們一家攙扶母親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大屏)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

1、師配樂朗誦,學生初步感受親情。

⑴標出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⑵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搶答文中六要素。(大屏)

3、自讀課文,理解親情;另擬標題,説明理由。(鮮花獻給可敬的人,準備事物鮮花,小組交流後指名學生手握鮮花到講台回答。)(大屏)

4、請為文中的人物戴上合適的修飾“帽子”。(指名回答,大屏)

三、品讀課文,感悟親情

學生自己找出認為文中最美、最能表現親情、最有深意的句子讀一讀。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你是怎樣理解“慢慢地,穩穩地”這兩個詞的意境的?(大屏,指名答)

四、小組討論問題:

1、為什麼“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是整個世界”?齊讀體會一下句子的含義

(從字面上看他們走得很小心,很仔細,害怕母親摔跌,這個形象很有象徵意義,中年人既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又要愛護幼小的生命這樣承前啟後的責任。也表現我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整個世界”是否大詞小用?表現我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屏,指名答)

2、你認為文章的主旨是什麼?(大屏,指名答。師板書:孝)

3、師小結:

(1)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我一家四口人或者祖孫三代;

(2)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裏散步後發生分歧,結果我的母親順從我的兒子走小路,體現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愛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大屏,中心,齊讀)

師:過渡語:這樣的畫面美不美?讓我們也融進這個温馨和睦的家庭,去感受它美,好不好?

五、小組合作,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師通過大屏點撥。(大屏,指名答)

《散步》,美在......為什麼?友情提示:美在語言、景物、行動、親情......

師:提要求前後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把討論結果寫下來,每組推薦組長髮言、點評)

1、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2、明確:人性美,親情美如:和睦温馨美

如第四段,齊讀體會指導朗讀(大屏)

為什麼美在寫景?與前文寫母親有沒有關係?

有,因為母親戰勝了寒冬,戰勝了疾病,我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作者觸景生情,聯想到生命,感悟到生命(大屏)

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要珍愛生命

菜花桑樹魚塘(第七段熱愛生活)指導讀(大屏)

小結:

所以作者選擇初春有生命力的季節去散步,可見文中的景物描寫也不單是為寫景而寫景,也包含我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一片孝心。

語言樸實美,特別是語句的形式顯得整齊勻稱,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板書:人性美??景物美??語言美

幻燈展示:教師示範語言對稱美,將書寫美結合,並由學生抄寫積累

小結:

《散步》這篇散文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寫的是散步,這樣一件小事,作者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

 六、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大屏:以小見大?一波三折尺水興波?借景抒情)

師過渡語: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着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七十多位諾貝爾獲得者在聯合國會議中達成共識:拯救21世紀全人類最好的方法:在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當中那裏才是全人類的希望,因為它符合人性——人類的天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可把人類帶到和平﹑幸福﹑安樂,21世紀必定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世紀!“孝悌”排在了首位,可見,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意義深遠!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齊讀:《如果愛是左右手》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七、聽歌曲感悟親情(大屏)

散步教學設計14

一、內容及其分析

1、內容

莫懷戚的《散步》是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4篇自讀課文,文章記敍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細節”,滲透着濃郁温馨的親情。表達一個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2、分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應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可以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學習的廣泛空間。同時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增強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並進行仿寫。

課時:1課時

二、目標及其分析

1、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2)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並進行仿寫。

2、分析

(1)有時簡單的誦讀,就是最好的教學手段;

(2)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並進行仿寫訓練,達到讀寫結合。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本文滲透着濃郁温馨的親情,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藴含的主題較深,七年級學生思考的深度不夠,所以感悟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對於文章具體生動的景物描寫,對稱的句式,學生需要反覆的朗讀,思考,才容易體會。

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組織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主要貫穿以下教法:

1、情境設置法:教師可讓學生配樂朗誦,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2、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應讓選擇讓我們感動的段落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討論法: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基本流程

課前回顧——揭示(學習)目標——指導自學——巡視自學——檢查(自學)效果——

討論(學生),點撥(教師)——當堂訓練———課後小結

●教學情景

(一)課前回顧(1—2分鐘)

同學們,語文學習,朗讀是必不可少的,你能説説朗讀時該注意哪些方面嗎?

明確:

1、停頓,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餘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

2、重音,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

3、語調,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

4、語速,一般説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

5、情感,依文章內容而定,或歡愉,或沉鬱,或悲傷。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識,引入新的學習。

導入:

有一種愛,遲了就無法再來;有一種情,走了就無法追溯。它,就是親情!從最初的出生,到懂事,到成年,它,一直陪伴着我們。親情,就像一滴春日裏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裏,鮮活懷舊者那風乾的記憶;它就是這樣,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更沒有虛偽,僅僅是相通的血脈間彼此默默地關懷。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篇凝聚濃濃親情的文章——莫懷戚的《散步》。

(並簡介莫懷戚,讓學生勾劃註釋。)

板書課題:散步

設計意圖:通過精彩的導入,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揭示(學習)目標(1分鐘)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2)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並進行仿寫。

(三)指導自學(2分鐘)

問題1:生字詞學習。

嫩芽( ) 霎時( ) 拆散( ) 委屈( )

分歧( ) 水波粼粼( )

設計意圖:注重基礎,學習生字詞。

問題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説説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

設計意圖:朗讀訓練,從讀入手,把握文章內容。

問題3:文中寫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些句子?

設計意圖:學習具體生動的描寫。

問題4:“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此句寫得好,為什麼?求學網網版權所有

設計意圖:學習對稱的句子。

問題5:你認為誰做得最好?誰説話的份量重,都聽誰的?

設計意圖:把握文章主旨。

(四)巡視自學(5—8分鐘)

(五)檢查(自學)效果(5—8分鐘)

師生活動:通過朗讀渲染氣氛,讓學生融入課文。學生獨立思考後合作討論,選代表回答問題,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

1、嫩芽(nèn ) 霎時(shà ) 拆散(chāi ) 委屈(qū )

分歧(qí ) 水波粼粼(lín )

2、《散步》一文比較温情,以中速為宜,第四段應快些,結尾慢些。

和諧的家庭、互敬互愛的家庭、相互理解的家庭……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春天來了,祖孫三代人在田野裏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找出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①南方初春田野;②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

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同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是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

學生喜歡的句子可能是以下任意一句:

示例:

①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

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③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④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⑤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4、構成了句式的對稱美,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藴含着豐富的思想內涵。

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如:“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

5、請同學暢所欲言,有條理地闡述自己觀點。學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① “我”做得好,因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責任感,在處理家人的分歧時講原則,不寵愛孩子。

② “妻子”,做得好,因為她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③母親做得好,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④孩子做得好,他聰明活潑,也很懂事。

(2)①“我”聽母親的;

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我説:“走大路。”

②母親“聽”孫子的;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③兒子聽“我”的;

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④母親聽“我”的;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

⑤妻子聽“我”的。

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一個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家裏每一個成員説話的分量都重。於是他們共同走向了那條開着金色菜花、長着整齊桑樹、閃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文章歌頌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六)討論(學生),點撥(教師)(8—10分鐘)

問題3的分析,教師可讓學生勾畫文中句子,讓他們找到真正喜歡的.句子,並説出理由。

《散步》一文對景物描寫着墨不多,僅有兩處,兩段文字加起來也不過七十餘字,可在這輕描淡寫之中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為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

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冬去春來,“大塊小塊的新綠”有濃有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這“新綠”,這“嫩芽”,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力的禮讚。

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是啊,儘管“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母親也總算“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字裏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春天來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是該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懶;也得活動活動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兩段景物,看似簡短,實則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問題5的討論有一定難度,這是對主題的把握。

文章歌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幾個“聽”,是對家人的一種尊敬、信任、理解,用一個字來概括,“聽”就是對他人的一種“愛”。 “愛”是相互的付出,奶奶疼愛孫子,父母關愛子女,長輩們給我們的愛已很多很多,我們該如何做呢?“孝”應該是最好的方法。

(七)當堂訓練(10分鐘)

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包藴着無比豐富的情感。請你回想與家人相處時温馨的一幕幕場景,用心去描繪一個最令你感動的片段,並穿插一句對稱的句子,50字左右。

明確:學生寫好後,可分組討論交流,推選2-3名代表起來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達到讀寫相結合,學以致用。

(八)課後小結

文章的學習,對我們的寫作有何幫助?思想上,又有怎樣的感悟?

明確:可讓學生暢所欲言。

如:①景物描寫,可使文章藴含美妙的意境,為下文做鋪墊;②寫作時採用對稱的句式,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如: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如果具體一點,同學的想法可能是以下這些: 【版權所有:21教育】

①父母已經老了,始終抱着感恩父母的心;

②中學生應“自己的事自己幹”,長期分擔家庭的勞動;

③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要求;

④中學生尚未成年,缺少社會生活經驗,許多事情需要聽從父母的意見和教導;

⑤遵守學校紀律,努力學習,不讓家長操心;

⑥父母累了時要熱心照顧,父母生病時要主動端水送藥,耐心照料,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心與回報。

……

此刻,文章的意境如同橄欖的回甘在心中漫湧。在樸素的文字裏,充滿着關愛、和諧,飽含着孝敬、責任;字裏行間,流淌着真情,閃爍着理性。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地朗讀文章最後一段。

五、課外作業:

1、請把你寫的片段與家人交流,大膽地傾訴自己對他們的愛;

2、把愛付諸行動,注重生活小細節,真正做到“尊老愛幼”。

板書設計:

散 步

尊老

母 親

和諧

我 愛 妻子

兒 子

愛幼

散步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朗讀表達中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言。

難點:比較閲讀。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着濃濃的親情。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一家祖孫三代人的一次常而又常的散步,讓我們看到他們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心裏頓生出許多感慨。

特別是電視台的一個公益廣告讓我更加感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幫媽媽洗腳)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

(1)掃除字詞障礙

(2)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3)齊聲朗讀課文

2.理清一條線索(談整體感受,可展開,又要注意“我”的孝敬)

(1)“我”勸母親散步;

(2)全家一起散步;

(3)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

(4)“我”決定委屈兒子;

(5)母親卻依從了孫子;

(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親和兒子。

三、再讀探究

1.賞讀一些美句(要求用圈點法圈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裏?)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2.品讀一組奇字(體會它們的巧妙、精練)

--“分歧”、“決定”(大詞小用,透露作者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的本身,是在借散步這件事講一個道理。)

--“挺”、“熬”(流露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3.品讀一個精段(最後一段)

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象徵着中年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4.感悟一種親情

兩個假設:第一,如果把老母親冷落在家裏,就帶着妻子、孩子去散步,那會怎樣?第二,母親在走大路,獨生子要走小路,如果“我”順從了獨生子那會怎樣?

--體味:只有人類才不但保護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注意:

--“我”這個人怎麼樣?

--妻子的性情怎麼樣?

--母親的性情怎麼樣?

--兒子的性情怎麼樣?

從中也可看出這一家人和和美美,相親相愛,多麼幸福。

5.學習一種妙思

(1)本文寓理於事,一滴水見太陽,有情節,強調可讀性;

(2)這篇文章以《散步》為題好不好?請你換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説説你的理由。(小組為單位討論;標題擬好後,小組互相交流、評判,不求統一,鼓勵創新)

四、比較閲讀

比較閲讀《散步》與課後“研討與練習”所附《三代》,你認為哪篇文章更感人?(鼓勵學生的個性化感受,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就好。)

參考:兩篇文章主題相近,又有差異,情節差別較大。《散步》是孝順第一,《三代》是寧可自己受傷,也要保護一老一小。

五、課堂小結

課後習題

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加粗的詞語在語句中的意思。

(1)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

(2)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2.第三自然段中“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句中的“熬”換成“度過”行不行?為什麼?

答案與提示:1.(1)各得其所:幾個人的想法都得到適當的滿足。(2)水波粼粼:水波在陽光下明亮閃爍。 2.不行。因為“熬”在文中是“忍受”、“艱苦支持”的意思。強調母親過冬不容易,而“度過”僅指“時間上的過去”,不能體現“忍受”.

Tags:散步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