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橋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9.49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橋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橋教學設計

橋教學設計1

一、 選定主題

期會考過後,我開始了第三單元的教學。第三單元學的是有關建築園林、名勝古蹟的説明文。其“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説不盡的橋》,我認為這個主題便於學生開展活動,於是我選定了它。

二、組建團隊

由於3班平時參與活動的熱情較高,我決定就讓3班與橋文化來一次親密接觸。3班共有52個學生,按桌椅的排列情況分成4個小組。我就以這四個小組為單位組建了四個活動團隊,分配以賞橋、寫橋、畫橋、知橋的學習活動任務,並由各組長全權負責活動的組織與進度。

三、 制訂計劃

參照課本上的活動,我給每一組的具體活動任務分別是:

1、賞橋:蒐集並整理、歸納相關材料,設計創作一版手抄報和一版剪貼報(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台解説主題、版面設計和材料選取等方面的內容。

2、寫橋:仔細觀察一座橋,並瞭解、蒐集有關它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教師做指導)找出最符合要求(介紹性)的文章與最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台朗讀範文,朗讀完後,要求第4小組(他們組出競賽題)同學説説兩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紹性文字”這個特點,為什麼?並結合平時學説明文的經驗,説説他們在文章裏都聽到了哪些有關於説明文的知識點。

3、畫橋:設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子的,畫出來(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找出符合要求(未來)的作品。展示成果時由設計者們分別上講台展示創作並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

4、知橋:蒐集並整理、歸納相關材料,擬出競賽題(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將題目分成必答題、選答題和搶答題三種類型,題數靈活把握,以競賽時間20分鐘為宜(教師做指導)。競賽時由本小組指定念題員、記分員、記時員並組織紀律,其餘三組作答。

四、開展活動

我給學生三個週末的時間準備,初定在第15週週一展示。我強調全員參與,並輔以“獲贊”機制,明確論“功”行“賞”,多做事情多得贊,獨立完成的作品,越優秀贊越多。各組長組織、協調小組成員,並如實記錄他們參與的積極程度。

五、展示成果、反思總結

第15周剛好是本年段的教研周,我們備課組長安排我開課。於是我決定把這次綜合性學習作為公開課的內容。

我將這節課分為四個環節:

1、教師導入

2、分小組展示、

3、教師總結、

4、佈置作業。

分小組展示是整節課的重點,大約佔40分鐘,在每個小組展示後,我也有給予適當點評,但課堂主要還是交給學生。

橋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單元課文第一主題是故鄉情思。本課就是一篇懷念家鄉的作品。作者懷着真摯的感情,回憶了故鄉江南小橋的特點,回憶了小橋給自己的童年生活帶來無限情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作者開門見山,點出“故鄉在江南”;又從數量多,造型奇,名稱美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等幾方面,具體介紹了家鄉小橋的特點;最後以“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點明中心,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深切感情。

學情分析:

本課介紹的江南水鄉小橋,對大多數孩子來説,江南的小橋流水未必熟識,可組織學生上網查閲有關水鄉小橋的資料。複述課文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這一訓練可以憑藉“小標題”來展開,這樣既幫助學生理清了複述的基本層次,也降低了複述的難度。當然,複述還是要以文章為依據,必須在認真讀文,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2、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常相憶,最憶家鄉的橋。”這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3、繼續學習複述課文,能按小標題複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2、學習複述課文,能按小標題複述課文。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上網查閲有關水鄉小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

同學們,有這樣一位作家,他離開他的故鄉江南一別就是幾十年。每次與朋友談起江南,故鄉的人、故鄉的景始終縈繞在他的眼前。尤其是故鄉的那些小橋。於是他就提起筆寫了這——

板書:家鄉的橋齊讀課題

[説明:通過談話,引出課題讓學生慢慢進入學習探究的氛圍中,為整堂課的'實施打下較好的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為什麼作者如此留戀家鄉的橋,家鄉的橋給作者留下了哪些揮不走,抹不去的記憶呢?輕聲讀

1、輕聲讀讀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想一想

(2)故鄉的橋的哪些內容給作者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2、交流板書造型千姿百態

名稱多、美

我們的樂園

[説明:通過朗讀,圈劃,讓學生基本瞭解了文章的大致內容,也有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三、理解橋形,品味語言。

1、自己讀讀課文第3節,課文寫了兩種橋,你最喜歡哪一種橋多讀幾遍想象一下這橋的樣子?

2、交流看媒體指導朗讀

3、學了第3節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作者只寫了過户橋、單拱橋,可為什麼説千姿百態?你們誰來告訴我

4、師:小結,課文抓住了家鄉橋中最有特點的橋介紹,説明了家鄉的橋千姿百態。

四、學習橋名,感悟之趣

1、教師引讀文中描寫橋名的句子

2、換一種形式念文中描寫橋名的句子。

3、品讀王維的詩句,理解“擷取”的含義。

(1)你們讀過王維的這首詩嗎?(屏幕出示詩句)

“如意”兩字就是從“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這詩句中擷取出來的“擷取”是什麼意思?

(2)擷取指摘取較高雅,珍貴的事物,如擷取天上的星星,大家一起再念念寫如意橋的語句。

4、播放媒體,欣賞不同字體的橋名

5、體會兒時坐船、看橋名、聽故事的情趣。

五、欣賞玩耍語段,體會愜意。

1、指導朗讀,體會愜意和難忘。(指名一男生讀——師生配樂讀)

2、家鄉的橋真是讓我們看不盡,想不完,此時此刻,我們大家大概有許多話要説,我們來看一個填空,讀讀課文考慮

出示:家鄉的橋真使人(),我們可以(),還可以(),那是多麼有意思啊!

3、小組討論交流朗讀

[説明:這個填空既是對前面學習內容的一個複習鞏固,又是下一節內容的概括]

六、總結課文,理解長相憶。

時光流逝,那個喜歡在小橋邊玩耍的孩子長大了,他時常想起家鄉那千姿百態的橋的造型。最簡單的要數(),最漂亮、最有氣派的是()。他時常浮現出一個個充滿情趣的橋名,()。再想看看在青石上鑿就的橋名字體,有的(),有的()。再想聽一個外婆關於橋的()。最想的是夏天蕩一條小船進橋洞,碰得巧還能()。

這些真是作者心中揮不走,抹不去的記憶啊,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出示: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朗讀

[説明:這裏既是對全文的總結,又是幫學生梳理了一遍文章,同時無形中也讓學生理解了最後一節的含義,理解了就自然而然讀出感情,真是水到渠成。]

七、課後拓展。

1、收集上海的橋的資料。

2、選擇一座橋具體介紹。

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8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導入,感知給予的快樂

(吃蛋糕比賽。)

(出示大屏幕),有三塊蛋糕,第一塊5寸大,第二塊7寸大,第三塊10寸大。

1、現在要和你的對手比賽誰吃的蛋糕多,我們假設你們吃的速度一樣快,你先吃哪一塊?

2、下面進行第二輪測試,還是這樣三塊蛋糕,你的對手也是一個孩子,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很餓很餓。你和他比賽誰吃的蛋糕多,你先吃哪一塊?

3、總結:

你們讓我很感動,因為你們不僅聰明,還很善良很可愛,有一顆樂於付出,樂於給予的心。為此,我要送你們一句名言,是我從書中讀到的──“給於是快樂的!”(學生齊讀)希望我們永遠記住這句話。那麼,假如需要你給予別人的不是蛋糕,而是你的鮮血,你的骨髓,你還能做到嗎?如果不僅僅是鮮血和骨髓,還有生命,你還能做到嗎?我們可以不立刻回答,但不能永遠迴避,我們要在學習中思考。

今天這節課,張老師想和大家共同學習一篇以“給於是快樂的”為主體的文章。看老師寫課題,字要寫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

(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2、導語過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和台灣花蓮之間的故事,因為真實,因為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麼感動着我們?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字或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讀音:

凋零 綻放 輾轉 步履匆匆 突如其來

空曠 暫停 身軀 白血病 同胞

3、學生自由讀課文:

⑴ 小組交流:

對學習小組內的學習夥伴讀幾遍你覺得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

⑵ 全班交流。

(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以及感動的原因。)

三、深入閲讀文本,整合資源,深刻體會

1、導語:

故事發生在──1999年9月22日早晨

誰──小錢

什麼事──患了白血病

2、重點句理解:

這個剛滿18週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花朵,惟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⑴ 齊讀;

⑵ 你讀懂了什麼?理解“白血病、凋零、綻放(反義詞)。”

白血病就是血癌,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治癒。

⑶ 18歲,如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沒來得及開放,如初升的太陽還沒來得及普照大地,小錢因為患了白血病而掙扎在死亡線上,年輕的生命危在旦夕,尋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刻不容緩啊。但是,不幸的小錢又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我們祖國的台灣找到了適合移植的骨髓。

3、全班交流?預設重點句:

⑴ 在同一時刻,海峽彼岸的台灣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

① 理解“同一時刻”“步履匆匆”;

② 為什麼李博士會步履匆匆?

③ 有感情朗讀。

⑵ 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① 齊讀,你讀懂了什麼?

② 理解“沉着”。

③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為什麼李博士仍沉着地站着,青年還靜靜地躺着?他們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危險?

④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⑤ 小結:

李博士和青年急小錢所急,想小錢所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們的精神多麼難能可貴啊!

4、昇華情感,體會“生命橋“的'含義,學習第七節:

⑴ 導語:

經過李博士不分晝夜的奮戰,由於台灣青年那血濃於水的無私奉獻,小錢得救了。

⑵ 齊讀最後一節。你又讀懂了什麼?

⑶ 教師小結:

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四、總結詩朗誦

寶島台灣同大陸被台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讀)。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將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在此,老師借台灣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詩來結束我們今天的上課。鋼琴曲伴奏,朗誦《鄉愁》。

五、想象拓展,啟迪心靈

根據國際上骨髓捐助的有關規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內是不能見面也不能知道對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後就可以了。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後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台灣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場景?小錢會對那位台灣青年説些什麼呢?

六、板書設計

杭州 台灣

骨髓

小錢────年輕人

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較全面地瞭解有關橋的結構、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識。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養成藉助網絡和圖書來查找資料的習慣,掌握做知識卡片和小檔案的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養成藉助網絡和圖書來查找資料的習慣,掌握做知識卡片和小檔案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教法、學法

1、卡片法。讓學生了解關於“橋”的力學原理及“橋”分類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做摘抄並做成知識卡片。

2、查資料法。

(1)學生查找當地各種橋樑、世界名橋的資料,建立橋樑檔案;每人將收集資料裝入資料袋,交給老師打分後,同學相互間交流。

(2)蒐集有關中外名橋的一些圖片或照片,做成課件,上課備用。

3、交流法。將學生分成興趣小組,分別安排橋樑知識和橋樑文化兩個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橋樑分類”“橋樑建材”“橋樑之最”“中外名橋”“橋的故事”“橋的命名”“橋詩”“橋聯”“橋樑設計”等各子小組。小組內的同學設計互動問題,準備好課件,教師參與安排指導。

4、創作法:自辦小報

課時安排

五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四小組擂台

各子小組各選派一名主持,利用課餘時間先裝飾教室,美化黑板寫上標題“説不盡的橋”,上課時由老師導人,橋樑競賽活動開始。

二、導入活動

宋範與求詩云:“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

唐杜牧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謎語:駝背公公,力大無窮,愛馱什麼?車水馬龍。

諺語:在搖晃的獨木之橋上,激烈的暗流讓兩面的力量趨於極致。不能平衡的力量將呼喚破壞的暴風雨,悲傷的時代即將來臨。

俗語:船到橋頭自然直

成語:橋歸橋,路歸路過河拆橋舌橋不下小橋流水

古橋佳話:

題扇橋與王羲之王羲之為我國古代書聖,他的字在當時就為人所重,字值千金,許多人以能得到王字為莫大榮耀,所以傳出了很多翰墨如寶的趣聞韻事,其中一則即為“題扇贈老姥”事。《晉書王羲之傳》本傳載:“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頭各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不一會十幾把扇子銷售一空。以後就把這座橋名之為“題扇橋”。

每首詩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橋,一處景緻,一個動人的故事。歲月流逝,世事變遷,不變的是那些橋的風姿,向我們真情訴説……今天就讓我們步人“橋’’的世界,一起來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的“橋”文化。

三、展開活動

第一輪:知識小組

由知識小組選派一個主持向大家提問,四小組同學搶答。(對一個加10分)

橋從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幾類?(樑橋、浮橋、吊橋、拱橋……)

橋從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幾類?(公路橋、鐵路橋、公路兩用橋、立交橋……)

建橋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頭、木材、竹、鋼筋水泥、鋼鐵……)

現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是哪座橋?(是河北趙縣的趙州橋)

現存最早、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哪座橋?(是江蘇蘇州的寶帶橋)

我國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橋是哪座橋?(四元橋)

第二輪:文化小組

請文化小組派一個同學主持,做必答題。

請四小組各選一名同學,寫出自己瞭解的中外名橋的名字,計時2分鐘。(對一個加5分)

趙州橋、寶帶橋、南京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英國泰晤士河倫敦橋……

每組一張白紙,組內和議,寫出已知橋的對聯、詩句、成語、俗語,計時3分鐘。(對一個加5分)

“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杜甫

“我欲追尋萬里橋,山花風葉暮蕭蕭”——蘇軾

“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歐陽修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

“長橋卧波”、“船到橋頭自然直”‘‘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

將橋名與其命名方式連接起來,記時2分鐘連線。(對一個加5分)

a、表揚:安濟橋、績麻橋

b、紀事:蘭亭橋、虎渡橋

c、抒情:銷魂橋、思鄉橋

d、神異:聖女橋、白鶴橋

第三輪:故事小組

四小組各派一名同學講述一個關於橋的故事,看誰講得清楚。(每個故事10分)

a、當陽橋的故事

曹操統帥五十萬大軍殺氣騰騰地直奔劉備駐地新野。當時,劉備手下的戰將只有關羽、張飛和趙雲,士兵不過三千人,難抵曹操大軍。劉備打算率領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丟下百姓,於是只能日行十幾里路。曹軍追兵日行三百里,終在長阪坡追上劉軍。劉備眷屬失散,趙雲幾進曹軍救出阿斗,但至當陽橋時卻無力對付敵兵,幸好張飛出現,他怒喝三聲,嚇死曹將夏侯傑,使曹操也由疑到驚到怕,狼狽逃竄。京劇裏有唱詞:“當陽橋頭一聲吼,喝斷橋樑水倒流”。

b、洗耳橋

相傳堯要將天下傳給許由,許由自命清高,認為聽了這話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邊洗耳,後來就在許由洗耳處,現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橋,定名為“洗耳橋”。

c、大渡河上的鐵索橋

d、萬里橋

第四輪:中外名橋小組

由中外名橋小組選派主持出示名橋圖片,學生搶答橋名、國別、特點或著名的原因。

(答對橋名、國別,一個加5分,如能説出特點或著名原因再加5分)示例:

橋名國別特點或著名原因

明石海峽橋日本連接四國和本州島,是世界上最長的雙層橋,跨度1990米。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中國位於靖江,是中國第一大斜拉索橋,現排名世界第四。有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稱,埋A地下部分有20層樓深。

舊金山金門大橋美國連接舊金山市與Marin縣,不是世界最長卻是最著名一的斜拉索橋

博斯普魯斯大橋土耳其是世界十大名橋之一,跨歐亞兩洲。是歐洲第一橋,狹長如機翼,長1074米。

寶帶橋中國位於江蘇蘇州,是現存最早、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

英國泰晤士河倫敦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加拿大魁北克橋、意大利威尼斯里阿爾託橋……

第五輪:橋樑設計組

請橋樑設計組選派一名同學主持。

學生介紹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並説明設計的宗旨。(每人次給所在小組加15分)

小組內交流,推薦高水平有創意的,在班內口頭介紹。當堂設計圖示。

學生評價。

四、教師總結

無閡橋:這是一種用微電子鋅片設計的小裝置,以解除人們彼此間的隔閡。適用於那些性格內向和外界交流極少的人。將此裝置安裝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幾秒鐘後,人真實的想法就會被採集整合,不會涉及人的隱私。對方只要輸入簡單密碼,就可掌握被瞭解人的信息,對方可同時收錄自己的信息,另一方也可通過輸入密碼的方式,洞察其精神世界,溝通變得更簡單。

地月橋:到22世紀,月球將可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在地球與月球間要修築空間軌道,設計成螺旋摺疊式,不阻礙空中日常航行,便於宇宙飛船通行,方便人們走親訪友和到月球旅行。

五、活動小結

答案由各主持人評判,做必要的補充介紹,決定優勝組。

同學評出“橋樑小博士”和“最佳橋樑設計師”各一名。

六、老師小結

橋樑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談説橋:“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歷經2500多年,那些凝聚智慧和汗水、林林總總的“板凳”,仍讓人歎為觀止。同時它們也孕育了豐富多彩、其樂無窮的“橋”文化。

今天我們坐在一起領略了無數名橋風采,十幾年後,或許我們同學設計的橋樑,將入圍世界名橋畫廊。就讓我們一起去跨越時代的橋樑,去構架屬於我們自己的時代橋樑吧。

七、作業建議

課後以“橋”為內容,各小組自辦一份手抄報,做材料上積累,班內做成果展示。

(提前一週左右佈置,讓學生充分準備)

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所寫的橋之美;

2、與中國石拱橋比較,感受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3、理解一些難句的情味。

[教學重點]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藴的語言。

[預習提綱]

通讀課文,課前查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思考課後練習,寫出發言提綱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作者簡介:吳冠中1919年生,中國現代畫家。

○在早讀課讀過書的基礎上,快速閲讀課文,(或看播放有關畫面)思考:在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提示:這篇課文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美術工作者以獨到的視角,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到美好而説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在此時煥發出新的靈性與生命力畫家眼中的橋有什麼特殊的美感呢?

概括地説,是橋在不同環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着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裏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着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

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説,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説,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説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峯、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隨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繫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裏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圖》裏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通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開始結合具體實例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作者是所舉實例基本上持否定態度。

○同學們體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為一體。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裏説“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着和諧的韻律,這吸引着畫家總是追尋着橋的身影。

○比較:橋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例:

1、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感受特別)聯繫形象的重疊與交錯2、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景緻動人)構成豐富畫面

3、長橋之美(富於創造力)

4、風雨橋(形式獨特)

橋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愛橋的原因。

2、品味文章優美而富有韻味的語言。

3、學會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以橋樑專家茅以升語:“橋是什麼?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架着一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橋。”及唐文學家張鷟“望之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從功用與審美兩個角度導入,引出畫家眼中的橋(吳冠中的幾幅“橋”的畫),進而簡介作者,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藝術風格,為本文感受橋之美作鋪墊。

(資料:吳冠中教授,江蘇宜興人,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他是當代著名的畫家,在中國乃至世界畫壇都具有極大的影響,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同時他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散文家。)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注意這些字詞:

煞它風景發悶弧線拂纖細駐足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前瞻後顧

2、從文中找出揭示“橋之美”的句子。

明確:不過我之愛橋,並非着重於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着眼於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樑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以審美的眼光來看橋,注重橋在不同的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三、探尋作者筆下的橋,感受“橋之美”

1、為了説明橋的美,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請大家按照文章的行文順序將它們畫出。

明確:烏鎮蘆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鐵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結合課文語句注意區分出例子是從正反兩個角度來説明“橋之美”:

正面──烏鎮蘆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鐵索橋;反面——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2、本文第四、五兩段有描述橋的語句,讀一讀,説一説“橋之美”美在何處。

①品析這些橋,結合文本,用“橋之美,美在”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説到的橋的美。

(備:烏鎮小河兩岸的橋之美,美在與密密的葦叢配合的開闊疏朗。

江南細柳下的.橋之美,美在與纖弱的細柳配合的剛柔相濟。

長橋之美,美在與嫻靜的水面配合的靈動和諧。

風雨橋之美,美在與險峻的山峯、湍急的流水配合給人的安閒、自在之感。

②吳冠中先生以具體的闡釋啟迪我們認識橋樑之美,歸結起來,我們在生活中從哪些藝術角度就可以欣賞到各種橋的美呢?

明確:以審美的眼光來看橋的形象是否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形體的搭配、色彩的調和、強弱的對比,動靜的配合……)。

四、與《中國石拱橋》之比較

相同點:都以“橋”為説明對象;均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都用了舉例子的方法。

不同點:內容上,《橋之美》從審美角度説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中國石拱橋》從建築工用角度重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語言上,《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説明性質的小品文,描寫抒情語言比較多,《中國石拱橋》是較為規範的説明文,語言科學、平實。

五、作業

1、收集有關橋的詩文,瞭解瞭解文人眼中的橋。

2、請模仿《橋之美》的寫法,寫出你的“之美”。

(注意:用描寫抒情語言抓住事物某方面特點,抒發自己獨特體驗。)

橋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空間。

2.通過自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廣泛查閲資料,拓展知識。

4.結合單元主題,收集整理有關橋的資料,辦展覽會,把語文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識橋,體會橋的神奇、美麗。激發創造美的意識。

2.感受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1.詩歌的第三小節是理解的重點,抓其重點詞句體會“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

2.第二小節描寫比較抽象,理解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突破

1.結合學生生活實踐經驗,利用收集的各種資料感受橋的神奇、美麗。

2.利用課件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3.加強朗讀,展開想像,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四、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

2.多媒體課件。

3.關於橋的圖片、資料。

五、教學課時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老師現在就帶大家去遊一遊。(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組圖片)

2.同學們,在遊玩過程中你看到了什麼?(橋多,橋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關於橋的詩歌。

3.由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出本課重點解決的問題:

(1)有哪些材料的橋?(2)橋有什麼樣式?(3)橋有什麼功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詩歌,理解主要內容。

2.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讀文:

(1)分小節輪讀課文,檢查課文是否讀得正確。

(2)把自己讀不懂的字詞提出來,在小組內共同解決。

(3)小組齊讀詩歌。

4.檢查反饋學生自學情況:

(1)老師出示詞語卡,學生認讀並理解部分詞義。

(2)從詞語中抽出本課生字,強調部分生字的讀音。

5.指名分節朗讀詩歌,並説説各節的內容大意。

(三)精讀課文,感受品悟

1.讀一讀:出示剛才歸納的重點問題(1)有哪些材料的橋?(2)橋有什麼樣式?(3)橋有什麼功能?請大家帶着問題,再讀詩歌第一、二小節。

2.填一填:

各種各樣材料的橋橋的樣式橋的功能

學生如填不出,可叫他反覆閲讀詩歌,填好後,多讀幾遍這些句子,加深對橋的印象(可圖文對照,更直觀)

3.提示引讀:(在學生朗讀中播放相關多媒體課件)

(1)有各種各樣不同材料的橋,你知道哪些了?學生讀:木橋、石橋、鐵橋、水泥橋……

(2)還有各種各樣不同式樣的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學生讀:有橫在溪水上的獨木橋……石拱橋……浮橋……斜拉橋……九曲橋……立交橋(指導讀好相關句子)

(3)這些橋有着什麼樣的功能呢?

學生讀:“橋是路的連接和延伸。”

“它們的基本功能都是溝通、交流,使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各種造型優美的橋,在給人方便的同時,裝點着鄉村和城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4.看見那麼多美麗的橋,這些橋都是有形的,看得見的。世界上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卻是世界上最值得珍視的'橋,你想知道它是什麼橋嗎?請同學們讀詩歌第三小節,看看誰能最快找到這種橋。指名彙報。

5.這種無形的橋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指導讀好第三小節第一段。

6.這無形的橋在哪裏呀?學生讀: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

7.分小組討論交流對“這樣的橋存在於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這句話的理解。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8.反覆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到這種橋從古到今,從外到內處處存在,讓世界變得和諧、美好。

9.延伸表達,抒發情感。橋引發了你的哪些思考呢?跟夥伴説説你的“奇思妙想”。

(四)齊讀全文,選喜歡的句段,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綜合實踐:辦一個以橋為主題的展覽會。

(一)課前準備

1.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到居住附近的橋實地考察。用眼看,用手摸,用腦想,弄清它的大小、形狀、顏色、材料、構造、功能等,還可以訪問長輩,瞭解這座橋的歷史和故事。

2.收集有關橋的圖片、詩、文等資料。

3.畫一畫你心中的橋。

4.讀一讀語文天地的“開卷有益”中的寫橋的文章。

(二)交流整理資料

1.學生交流所查找到的有關橋的資料。

(是詩、文則要求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圖片則展示並解説。)

2.根據學生收集的材料類型進行分組分工整理(分為詩文組、繪畫組、排版組等)

3.老師強調各人負責的工作,並教給操作方法。

4.學生合作整理,教師巡堂適時指導。

(三)展示成果,激發情感

1.組織學生欣賞展示內容。

2.結合展示內容激發學生對橋的熱愛,探索科學,創造美的意識。

3.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習作內容(寫一寫橋,見筆下生花)

(二)“話橋”聊天室

選一項説一説: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橋?

你想像中的橋是什麼樣的?

你覺得人類更需要什麼樣的橋?

你喜歡什麼樣的橋?

(三)填一填

與夥伴交流一下,你喜歡的是什麼橋?有什麼特點?

橋名外形特點材料構造功能

(四)習作金鑰匙

1.收集整理有關橋的資料,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項寫成一篇文章。

2.參考本單元“開卷有益”裏寫橋的不同方法,學會抓住外形特點、構造、功能等方面來寫出橋的特點。

(五)筆下生花

寫“橋”不難呀,快動筆寫一寫吧!如果能配上畫,圖文並茂就更好了。(可以剪貼,也可以自己畫)

(六)自評自改

1.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直接在習作上修改。

2.用“”畫出寫得好的句子。

3.用“――”畫出要修改的句子。

4.還有修改意見可以寫在旁邊。

(七)互評互改

與同學交換習作,互改,把評改意見寫下來。

寫得精彩的地方:

要修改的地方:

(八)家長評

回家後還可以把修改稿讀給家長聽,聽取家長意見後再作修改。

橋教學設計8

【課文簡析】

這篇美學小品的作者是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文中具有詩意的描寫性文字與帶有説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讓我們在受到美的薰陶的同時,也獲得了一些美學常識。文章的語言也極具個性色彩。此處,作者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從獨特的角度發掘了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同時,也讓我們讀者能夠從美術工作者的獨到的視角,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到美好,而説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並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煥發着美的靈性與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目標】

1、把握説明對象特徵: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品味説明文語言: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藴的語言。

3、理清説明結構説明順序。

4、體會引用、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説明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藴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結合綜合性學習“説不盡的橋”的提示讓學生準備自己感興趣的橋的知識。

【教學步驟】

一、導人新課。

導入1:橋,不是沒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築物,它體現着人類的智慧,並給人以美感,人們情不自禁的用詩文來讚頌它,關於它的故事傳説也很豐富,同學們你都瞭解關於橋的哪些知識呢?(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導入2: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

導入3:上一篇課文中,我們從一位橋樑專家那裏瞭解到了有關橋的一些知識,這節課我們將跟隨着畫家的腳步看看在畫家的眼中,橋的魅力在哪裏。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吳冠中的《橋之美》。

吳冠中:1919年出生,中國現代畫家,他的油畫代表作品有《長江三峽》、《魯迅的故鄉》,中國畫有《春雪》《長城》等,出版有《吳冠中畫集》《天南地北》等。本文選自《吳冠中人生小品》(花山文藝出版社20xx年版)

體裁:本文是一篇帶有説明性質的小品文,屬於説明文種類中的事理説明文,説明文可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

事物説明文:以具體事物為説明對象,將事物是'怎樣的'作為説明重點,對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構造、發展變化等特徵,進行科學説明。

事理説明文:以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以及相互聯繫的成因等為説明對象的説明文,説清'怎麼樣'和'為什麼',使人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什麼是小品文?(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種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潑,內容多樣化。)

二、明確説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徵。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

要求:1、注意預習時標畫出的生字詞。

2、我們前一段時間學過橋樑專家茅以升筆下的《中國石拱橋》,我國古代石拱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的特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同樣是寫橋,讓我們一起看看在作者畫家吳冠中的眼裏,橋的魅力在哪裏?(學生儘量找文中的語句回答)

3、為了展現橋的美,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請大家按照文章的行文順序將它們一一找出,並在課本上做出標記。

明確:1、字詞:

0202煞它風景:破壞人的興致的意思。

美感:對於美的感受或體會。

史詩:敍述英雄傳説或重大歷史事件的敍事長詩。

駐足:停止腳步。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雖小,而造成的誤差或錯誤極大。毫、釐,計量的小單位。

2、課文揭示“橋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幾句:“‘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於繪畫的形式美”“我之愛橋,並非着重於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着眼於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樑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矛盾的發展促成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繫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這些文句揭示了“橋之美”的含義。

為了能讓普通讀者理解和接受這個觀念,文章從大家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入手,首先擺出一個看法:它“固然具有詩境之美,其實更具有繪畫的形式美”。(第2段)接着以粗筆勾勒、大塊塗抹的方式迅速將小橋、流水、人家提煉成構圖所需要的塊、線、面,並把它們搭配、組合起來,構成畫面,強調橋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後又大而言之,指出橋在江南水鄉和水上城市威尼斯同樣在構成當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

3、作者列舉了烏鎮葦叢中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以及《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着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裏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着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

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説,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説,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説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峯、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隨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繫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裏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圖》裏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通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開始結合具體實例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作者是所舉實例基本上持否定態度。

三、體會説明文語言的特點。

在作者舉的眾多例子中你最喜歡那座橋,為什麼?

1、準確性:如第一段中“大概”,“大都”,“總”——表明作者對橋喜愛的態度

2、生動性:課後題二。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為一體。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裏説“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着和諧的韻律,這吸引着畫家總是追尋着橋的身影。

補充資料:理解課文,品析語言的課堂實錄。

師:你最喜歡哪座橋,並説説理由?

生:我最喜歡江南水張細柳下的石橋。因為早春時的.細柳綠而柔軟,是陰柔之美,橋是有堅硬石塊的石橋,這是陽剛之美。

師:細柳和石橋、陽剛與陰柔這美,的確美得動人。

生:我最喜歡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因為這段文字中“銷魂”這個詞用得很好,表達出畫家的感受。

師:你説得很好,那你知道“銷魂”這個詞的含義麼?

生:不知道。

師:“銷魂”出片江淹的《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意思是説人們在分別的時候非常悲傷、愁苦。那“曉風殘月”是何意?

生:是景物描寫。

師:對。這句話出自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又哪冷落清秋節。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依依,晨風料峭,半輪殘月斜掛在柳梢頭,美嗎?(出示幻燈)

生:美。

師:文中為何説“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呢?

生:就是説細柳和石橋所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景物來烘托,已令畫家銷魂。

師:很好。看來江南細柳下的石橋的確很美。美在這座橋與周圍的景色和諧統一。其他同學喜歡哪座橋?

生:我最喜歡烏鎮葦叢中的石橋。困為葦叢密不透風,給人憋悶感,期間出現了一座石橋,讓人感到眼前豁然開朗,神清氣爽。

師:“豁然開朗”這個詞用得好,能活學活用。本來沉悶的葦叢,因為有了石橋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沉悶,讓人的眼前為之一亮。書上是怎樣寫人的這種感受的?

生:(齊讀)茅盾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了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期間顯現一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師“葦叢”會“做深呼吸”麼?會“透舒暢的氣”麼?

生:不會。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師:對。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明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為一體。深呼吸後感覺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做深呼吸。(師生一起做深呼吸)

師:深呼吸之後,感覺輕鬆。對於這句話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呢?

生:前面發悶的感覺應該讀的低沉、緩慢,而後面應該讀的輕快。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

師:大家一起來讀。這座橋與周邊的環境配合的真好。

師:其他同學喜歡哪座橋呢?

生:我喜歡風雨橋。因為這段話中“駐足”這個詞用得好。能讓欣賞者停住腳步,可見景色美。

師:景色美在何處呢?

生:橋外是飛瀑流泉。

生:橋上是遮蓋的廊和亭,亭中有人悠閒自在地欣賞着景色;橋外是飛瀑流泉,驚險壯觀。

師:橋上的安閒橋外的驚險形成鮮明的對比。老師不禁想到卞之琳的詩《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的是飛瀑流泉,“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是因為你和橋已構成了一幅畫。橋上、橋下各是一道風景,別有情趣。

師: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鬥。你怎麼理解搏鬥。

生:這裏的景色很美,畫家和攝影師們爭先恐後的搶着畫畫,拍照片。

師:很好。可見這座橋很美,它美在與周圍的景色配合的很好。

生:(齊讀)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山區往往碰見風雨橋,橋面上蓋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橋下多半是急流,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鬥。

師:大家讀得很好。以上,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看出文中,橋與周圍的景物相映的確很美,語文也很優美。

四、梳理文章結構,理清説明順序。

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明確:總分總的邏輯順序)

明確:1—3指出作者愛橋的原因是“緣於橋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這也是本文説明的中心內容。0202

4—6這部分主要説明了橋與周圍環境的巧妙搭配才構成入畫的美景。

——舉例説明“橋之美”

027總結全文,有實橋想到虛橋,即鵲橋,點出了“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總結全文,昇華對美的感受

説明順序:總分總的邏輯順序

五、找出説明方法。

1、引用。

“小橋流水人家”——這是引用的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作用:説明橋不僅具有詩境之美,而且具有繪畫的形式美。這一部分作家從大家讀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入手,首先擺出一個看法,他“固然具有詩境之美,其實更具有繪畫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筆勾勒,大塊塗抹的方式迅速將小橋,流水,人家提煉成構圖所需要的塊,線,面,並把他們搭配組合起來,構成圖畫,強調了橋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也為下文展開描述預設了心理準備。

2、舉例子。

在第四段作者舉了四個例子,第一個寫是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

感受。第二個例子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這裏有形體上的強與弱,

輕與重之分,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柳枝年年發新芽變與不變的對

比,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就是陽剛與陰柔這良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

大而仍能和諧統一。第三個例子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

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風雨橋。我們可以想象,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的感覺,這種感覺橋好與險峻的山峯,橋寫的

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在外觀,材料、與處所位置上各不相同。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的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3、打比方。第四段“在一片單純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現一座長橋,卧龍一般……”

4、列數字。17孔,53孔……

六、比較閲讀。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兩文的説明對象、説明順序、説明方法及語言特徵等角度進行比較、評析。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設計如下:

比較篇目

説明對象

着眼點

説明順序

説明方法

語言特徵

中國石拱橋

石拱橋,是一篇較為規範的説明文

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總—分—總

邏輯順序

舉例子、引用、列數字、打比方等

語言平實自然而又準確、嚴密

橋之美

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

橋的美學價值,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

總—分—總

邏輯順序

引用

舉例子

打比方

列數字

文章語言優美,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中國石拱橋》與本文的區別:中國石拱橋以準確的數據、例子等對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進行了説明,使人對石拱橋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本文則用藝術家的眼光對橋的美進行了描寫和評價。

七、總結、作業。

全文按照邏輯順序來説明“橋之美”,在結構上採取“總——分——總”的形式,在具體生動的描述中説明“橋之美”的含義。文章開始從大家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入手,點明橋的詩境之美和繪畫的形式美,進而説明橋在畫面構成中的作用,指出它是特色美景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接着作者連舉四例,説明橋在外觀、材料、與所處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圍的景物形成對照又不是失和諧,表明他們是構成美景的一部分,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全文,迴應文章的題目。

這篇課文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覺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美術工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以前雖然感覺到美好而説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在此時煥發出新的靈性與生命力。那麼我們舉一反三,看看我們生活中的“美”的地方有哪些?請以《___之美》為題寫一個片段。

橋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學習並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

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骨髓一直對小錢的重要性。

2、難點: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學習相關部分,體會找骨髓的困難及對小錢的重要性

3、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找骨髓的困難及對小錢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收集白血病、骨髓移植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猜謎導引

師:老師有個謎語,請大家猜猜。

謎語:水裏看是一個洞,岸上看是一張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東。(打一交通設施)

(學生數人發言,都猜到謎底是橋,並説明了猜謎理由。教師由此談話:是啊,橋是聯繫河兩邊的.,其實我們剛才的交流就像已在我們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之橋,友誼之橋。)

三、揭題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邊寫邊教“峽”的書寫,“山字旁”要寫得瘦些。)

2、生讀題,教師問學生讀了課題後有什麼問題?

生:生命橋是從哪裏到哪裏?

生:生命橋指的是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的“生命橋指的什麼”這個問題引入文本:那麼,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反饋:

(1)(教師出示詞語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懂:步履間隔凋零暫停身軀襲擊空曠輾轉血脈白血病骨髓移植

a、師:在這些詞語中,你讀懂了哪些詞語?

(生數人回答,主要着眼於字形、字音和自義。其中“骨髓”這個詞讀錯的人較多,教師作了強調,但在後來的反饋中還是有學生讀錯,教師自己也老是讀錯。還對“間隔、暫停”等詞正了音。還有學生提了幾個容易寫錯的字,教師課件出示了“襲、暫”的田字格。)

b、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步履”,教師作了引導。

(2)、(教師出示句子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通: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這個句子中包含5個生字,誰能讀準?

(生數人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好幾個學生“白血病”的“血”讀錯,教師正音,但感覺引導得還不夠,其實在三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中就出現了血的兩個讀音,區分應該還是比較明顯的。)

五、結合“談何容易”研讀課文

1、師:救這個青年容易嗎?從課文中找到相關詞語。

(生數人回答,答案有“談何容易、終於”等)

2、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理解讀

橋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由題開門見山

1、今天我們學習新課,請同學們看老師寫題目。

2、板書:

跨越海峽的橋

注意峽的山字旁要瘦些。

3、同學們有什麼疑問?

師:剛才這位同學提醒地很好,老師漏了一個詞。重新板書“生命橋”。

4、師:同學們有沒有見過生命橋?讓人好奇,感覺與眾不同,來,再讀題。

5、師:讀了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剛才所提的問題都具有很強的探討性,看來同學們不僅讀書能力強,思考能力更是不一般。那就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吧。

二、初讀感知,字詞理解

1、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碰到生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

2、課文中有許多生詞,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跨越、白血病、骨髓、移植、輾轉、餘震、襲擊、期待、空曠、暫停、血脈親情。

3、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誰能概括地説説故事的主要內容:

“完整是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重要標準,但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是簡潔,剛才他的概括簡潔嗎?怎樣説才能做到既完整又簡潔呢?”

三、再讀理解,交流感受

1、體會第二段:

⑴咱們先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綻放)讀到這裏你瞭解到什麼?

板書:

骨髓

⑵骨髓對小錢來説意味着什麼?是生命延續的希望。

⑶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嗎?看來這希望也很渺茫,從哪些句子你體會到了?

⑷ “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大約在十萬人裏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概率小。

⑸還從哪些詞體會到。“輾轉”。

⑹同學們,一起來讀這個詞“輾轉”。讀這個詞時,你想到了什麼?大家想想看,要找到適合的骨髓,首先會找誰?

(親人)沒有,又會去找誰?(朋友)還是沒有,怎麼辦?整個杭州都找不到,怎麼辦?為了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他們絕不放棄一絲希望。

⑺試想,18歲,該是一個怎樣的生命?而他卻因身患嚴重的白血病面臨着死亡的威脅。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用朗讀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再讀第二段。

2、過渡:小錢是幸運的,有適合骨髓的人終於找到了,是誰捐獻了這骨髓,又是誰在怎樣的情況下移植了骨髓,這裏又有許多感人的情景,請同學們自由讀3~5自然段,哪些句子使你感動了,找一找,劃一劃。

體會: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⑴此時此刻,是怎樣的情況?是他們的什麼令你感動?

⑵讓我們想一想:手術室裏有什麼陳設?餘震來了,你聽到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説説你此時的心情。

⑶把你心中的那份感動用朗讀表達出來:

以生命挽救生命。

體會: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周圍隨時發生餘震,李博士為什麼還能沉着地工作,台灣青年為什麼還能靜靜地躺着?他們在想些什麼?

體會李博士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在災難面前,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精神。體會青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一心想着他人。

師:正是這位一心想着他人的青年,正是這位在災難面前盡心盡責的醫生,他們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

體會: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⑴説説令你感動的原因。

⑵在不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的情況下,青年首先想到的是誰?此刻,病牀上的他彷彿看見了什麼?

⑶你們有沒有同樣的感動,能幫他把那份感動讀出來嗎?

3、因為骨髓的保質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

讀奔波這個詞你看到了什麼?

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以時間換取生命。

四、拓展資料

骨髓移植手術成功了,台灣花蓮慈濟醫院及時提供的骨髓使小錢重新獲得生命。其實,到目前為止,慈濟醫院已向大陸提供骨髓約180例,每一例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李政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專家,他在美國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時,發現大量患白血病的華人由於沒有合適的骨髓配型,無法得到醫治而死亡,於是回到台灣,開始致力於建立華人骨髓資料庫。現登記在冊的志願供髓人數已達20餘萬,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骨髓捐贈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

架起這座生命橋樑的僅僅是骨髓嗎?你認為還是什麼?讓我們一起深情地朗讀最後一段。

1、讀了這段你有什麼感受想和大家交流嗎?

2、“生命橋”指的是什麼?

小結:寶島台灣與大陸雖然被台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也這是這種親情使台灣青年在生命攸關的時刻首先想到了大陸青年,儘管小錢不是他的家人,但勝似家人。我相信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一定會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

五、拓展交流

小錢得救了,也許他和這位台灣青年永遠都不會見面,可是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他有千言萬語想對那些幫助他、關心他的人説,現在請你幫小錢寫一封感謝信,把他內心的感激用文字表達出來。

 【板書】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骨髓

18歲青年愛心台灣同胞

白血病血脈親情以生命挽救生命

以時間換取生命

【反思】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主要是圍繞“讀”而展開的。先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正確;接着指導、幫助學生把課文讀連貫,讀流利;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品讀,讀出不同的語氣,讀出自己的感受。

這種以讀為本的設計,首先要注意讀的層次性:從讀正確,到讀流利,再到讀出不同的語氣,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循序漸進,層層拔高。其次要注意讀的目的性:每一層次的讀都不是走過場,要進行紮紮實實的訓練,落實不同的目標。這種讀的訓練還要注意它的指導性:一是指導學生讀準容易讀錯的字音。如,“間隔”的“間”讀jiàn,“骨髓”的“髓”讀suǐ等。二是指導學生讀好難讀的.句子。如,“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一句,在指導學生讀時要注意句中的停頓和斷開。三是注意對讀得差的學生的指導。要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增強學生讀好的信心,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四是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達到入情入境地朗讀。比如,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當讀到“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時,要指導學生在讀中感受到,正值如花年華的年輕人,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就將結束短暫的生命,這是多麼痛心的事。並能通過朗讀的語氣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再比如,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在持續不斷的餘震中,這位台灣青年和李教授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他人的高尚品德,從而體會到“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真正含義。這樣,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感悟中又有所表達。學生能不能入情入境地朗讀,答案是肯定的,就看教師放不放手。

在課堂教學中,我雖然抓住讀來感悟,但形式比較單一,讀的過程中悟得不夠,還需要在引導上多下功夫。

橋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領悟課文在語言表達上凝練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以橋為題目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知。

1、同學們,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來讀一些詞語。(咆哮狂奔獰笑勢不可當……)

2、讀了這些詞語後,能説一説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嗎?

3、視頻:洪水襲擊村莊,談一談看後的感受。

二、讀中品文,體會洪水的來勢兇猛。

今天,讓我們深入的走進課文,和村民們一起感受災難突然降臨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1、瀏覽課文,找出描寫洪水的句子,仔細讀一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讀後談感受。

(1)我彷彿看見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我已經感受到洪水即將爆發,災難即將到來的緊張氣氛了。

3、如果剛才是傾盆大雨,那現在就是山洪暴發。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4、請同學們站起來,看看一米大約到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啊!跳舞,平時的舞蹈是賞心悦目的,此時,洪魔跳的可是瘋狂的死亡之舞啊!誰再來讀?(讀出了洪水的肆虐與瘋狂)

5、最後一句誰來讀?(我聽出了洪水如野獸般在獰笑,讀出了洪水的兇猛和可憎。)全班讀這3個句子。

6、我們將這3句話連起來再讀一遍。聽了大家的讀,我的眼前彷彿又看到了剛才錄像中那狂奔而來的洪水,在路面上張牙舞爪的姿態,為什麼這3個句子會有這樣的表達效果呢?(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對,用適當的修辭方法會讓句子更加生動。

三、讀中悟文,感受橋的危急。

1、如果是我們置身於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是的,求生是人們的本能表現。

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到描寫村民反應的詞語畫出來。誰來説説你找到了哪些詞語?(驚慌,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

2、這樣的場面你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一下麼?(驚慌失措)

3、是啊,人們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正是失措的表現啊。

4、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尋找生路,他們的生路在哪裏?誰來讀第4自然段。東,西,南,無路可走,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板書課題橋)我們再來齊讀一遍第4自然段。現在,我有些擔心了,我通過只有這個詞,知道它是唯一一座可以逃生的橋,你是不是也有你的擔心啊!

四、讀中析人,感受老漢的偉大精神。

1、此時此刻,不但有天災,而且人禍也即將發生。在這種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有一個人挺身而出,請大家讀第7,8,9自然段,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1)仔細讀課文,年邁的村支書是怎麼做?怎麼説的?畫出令你感動的句子。

(2)反覆讀讀畫出的句子,想一想,老支書是怎樣一個人?

2、擁戴,我們怎麼理解呢?(擁護愛戴)他不僅是一名老漢,還是一位党支書,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我們可以説是德高望重。

3、老漢沙啞的喊話,誰來接着讀。(生接着讀老漢命令的話)我們看,短短的一句話,連續使用了3個感歎號,這能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喊話麼?此時,山洪在咆哮,人們在哭天喊地,場面極其混亂,老漢應該怎樣喊?誰再來讀?那麼多人站在大雨中,站在洪水中,等着你指揮,我們就應該讀得響亮,乾脆,堅定,全班齊讀。

4、為什麼黨員要排在後面?黨員也是人啊!誰在後面,就意味着離死亡越近。你能談談你的理解麼?

5、老漢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使驚慌失措的人們瞬間變得井然有序,一百多人很快排成一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課文的7到13自然段。

6、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老漢又有了一個驚人的舉動。請同學們看78頁和79頁的插圖,你看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呢?觀察老漢此時此刻的動作和表情,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

課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呢?誰來讀讀課文的15自然段。(老漢是多麼的憤怒,誰再來讀讀,你的聲音很大,可是你憤怒了麼,你憤怒時是什麼樣的呢?再來讀讀。)小夥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後面。

7、老漢揪小夥子出來,維護了秩序的井然,可是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把小夥子揪到後面,意味着小夥子離生的希望越來越遠,而離死亡越來越近了。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老漢和小夥子是父子關係,明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還一定要小夥子排到最後去?這是一個怎樣的党支書啊!請同學們試着用一個詞語來評價老漢。(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捨己為人。)是的,老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大家齊讀4個成語。

8、此時,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木橋痛苦的呻吟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什麼信息?是的,在洪水的衝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木橋即將斷裂,情況變得更加危急了。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後只剩下了他和小夥子。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對父子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對話,老師來讀旁白。

9、這裏有個吼,我們剛才也讀到了一個吼,在哪個自然段出現的?(15自然段)男生讀前一個吼,女生讀後一個吼,老師讀旁白。同樣一個吼字,卻有着不同的意思,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次吼,在危險面前,有羣眾,有兒子,老漢選擇了羣眾。第二次吼,在危險面前,只有自己和兒子,老漢選擇了兒子。因為他不僅是一名黨員,也是一位父親,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10、突然,那木橋轟的一聲塌了。

11、那座窄窄的木橋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偉的橋卻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來了,誰來説説那又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呢?(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橋。)

12、小夥子被洪水吞沒了。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情至深處,一寫為快。

1、五天以後,洪水退了,請大家接着往下讀。

2、那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來祭奠他那位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先人後己的老伴,和她那在危急時刻不和父親爭吵的孝順的兒子,這是多麼的慷慨悲壯啊!此時此刻,我想同學們可能想對老太太,對鄉親們,對老漢,對在座的同學們有許多話想説,那就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在80頁的空白處寫下你想説的話吧!

3、生讀自己寫的話。

4、聽了同學們的真情感言,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感動,文中對老漢的動作,語言描寫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正因為這樣,老漢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才那麼崇高,偉大,深厚,永恆!

六、領悟寫法

1、説一説課文為什麼以“橋”做題目?

“老支書,你是村民們跨越死亡的生命橋!”

“老支書,你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永遠不會坍塌的橋”。

2、文章的寫法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嗎?

構思新穎別緻,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

大量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

通過自然環境描寫的烘托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刻畫人物表情、動作、語言等塑造人物形象。

七、板書設計

16、橋

英勇獻身

不徇私情先人後己

沉着無畏生命橋忠於職守

橋教學設計12

教材簡析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教學目標

⒈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台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⒉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點

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蒐集有關台灣、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引導質疑

⒈交流曾經見過怎樣的橋?

⒉板書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並齊讀。

⒊課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⒈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⒉再讀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小組合作解決,也可以請教老師。

⒊檢查學生自學字詞的情況。

⒋引導學生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感情朗讀,理清脈絡

⒈自由默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旁邊寫上批註。

⒉展示讀:讀自己願讀的部分,要讀出情感。

⒊劃分段落:

第一段(1-2):在杭州某醫院,生命垂危的小錢靜靜地期待着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段(3-6):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並連夜把骨髓送往杭州。

第三段(7):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四、作業佈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⒈分節朗讀課文。

⒉説説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

二、品讀感悟第一段

⒈自讀第一自然段,説説讀後的心得體會。

⒉當我們從甜美的夢鄉中醒來,打開窗子,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呼吸着帶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氣,你會油然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請同學們想像一下:在這樣的一個早晨,城市的各個角落會有哪些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呢?

⒊同學們所描繪的這些畫面,使我們感到生活是多麼美好,然而這一天,對於小錢來説意味着什麼呢?

⑴指名讀第2自然段,用一個較準確的詞語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

⑵指導朗讀,課件出示:這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①感情朗讀: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這個充滿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充滿生機,而小錢,卻只能躺在病牀,命運對他是如此的殘酷,讓十八歲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文中把十八歲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歲太年輕了,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然而可惡的白血病卻要使這朵含苞的花“即將凋零”。感情朗讀這段話。

②創境引讀:假如小錢沒有得白血病,此時此刻,他會做些什麼呢?

引讀: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後,攜着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為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時,然而小錢……

③師:“凋零”指草木凋謝零落。這句話把年輕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將凋零,讓我們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華的年輕人,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就將結束短暫的生命,這也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骨髓移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⑶合適的骨髓對小錢來説那麼寶貴,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徑,然而找到合適的骨髓,容易嗎?出示: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大約在十萬人裏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⑷所以,小錢只能……出示: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

理解:從“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感受到身患重病的小錢是因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牀上,“蒼白”“紅潤”這一組反義詞足以説明這一點。

⒋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⒌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錢有沒有一線希望獲得重生呢?請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有的同學可能會發出感歎,小錢真幸運呀;有的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小錢怎麼會在台灣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在這裏我們必須提到一個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出示李博士照片及簡介)

正是因為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願捐獻骨髓的熱心人,才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向他們表示敬意!

三、品讀感悟第二段

⒈默讀3—6自然段,瞭解海峽彼岸的台灣花蓮慈濟醫院所發生的一切,請你用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

⒉為一個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捐獻骨髓,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待的?談自己的感受。(幫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⒊捐獻骨髓的事例,並不止這一件,而作者卻單單寫了這件事,那這件事例有什麼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請找出來並作上記號。(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地方以及感動的原因——這例骨髓移植手術跨越海峽兩岸,有着深遠意義。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劇烈的餘震中進行的。)

⒋有那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餘震的可怕?找出來讀一讀。

⒌我們可以想像餘震每一次發生時的情景:大地顫抖,房屋搖晃,玻璃破碎。人們驚慌失措……這一切讓人感到多麼可怕,而此時,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反應如何呢?出示:

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同樣是“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錢是因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牀上,“蒼白”“紅潤”這一組反義詞足以説明這一點。而台灣青年卻並非因為缺乏生氣而不得已躺在病牀上。他在持續不斷的餘震中,不顧自己的安危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是因為他知道大陸18歲的小錢正期待着他的骨髓。這裏的“靜靜地”是他內心堅定沉着的反映,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後兩個“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將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躍然紙上。

⒍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麼呢?(深入體會台灣同胞不顧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來幫助小錢的精神的可貴。)

師:台灣青年的愛心和骨肉同胞的親情,伴隨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帶到海峽彼岸,給小錢帶來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四、情感昇華,想像拓展

⒈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橋”一詞的深刻內涵。

出示: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理解:寶島台灣與大陸雖然被台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一定會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這種血脈親情是生命的火種,必將愈燃愈烈,經久不熄,世代相傳。

⒉師:你認為這僅僅是一座生命橋嗎?根據提示,用下面的句式説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它還是一座橋,因為。

⒊想象:小錢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他的身體一天天恢復健康,蒼白的臉也紅潤起來了,生命之花傲然綻放,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錢,你想説些什麼呢?

⒋歸納中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通過敍述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感人故事,表現了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抒發了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五、作業佈置

⒈假設有一天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見面了,讓學生髮揮想象,想想他們會説什麼?可以寫一寫。

⒉欣賞歌曲《感恩的心》《愛的奉獻》。

六、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大陸台灣

小錢李博士、青年

血脈親情

橋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第四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讓給羣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作者為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設置了一個典型的環境,山洪暴發,洪水肆虐,人們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橋。從而以“水”的上漲為線索,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用一個普通老支書生命的一瞬間的閃光行為,使作品凸顯出人性的美。因此教學中要“以讀為主,以讀促悟”,學生在閲讀這些生動感人的故事的同時,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昇華;還要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深入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1.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3.文章構思新穎、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二、設計理念

《橋》一課語言通俗,但藴涵於字裏行間的感情深沉而摯烈。根據教材特點,本案設計了“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閲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聯繫課文理解“勢不可當”、“獰笑”的意思。

2、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並理解課文以“橋”為題目的深刻含義。

3、在語言情境中,體驗生命的意義,促進生命的成長。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村支書的性格特點和高貴品質。

2、難點

理解題目“橋”所藴涵的深刻含義。

五、教學方法

我藉助多媒體手段,着力渲染環境,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兇猛,將環境描寫與老漢不徇私情、捨己為人的光輝形象相結合,並採用“品讀感悟”式教學方法,多方位、多視角地讓學生去認知、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和知識點,積累語言,拓寬視野,使老漢的英雄形象凸顯得越來越美麗動人,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練筆嘗試,提高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課文。

在生活中,你們一定見過很多橋吧!説説你見過的橋。而我們今天要學的又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呢?木橋圖片展示,加深認識。

(二)、再讀課文,感受洪水肆虐與人們的恐慌。

1.過渡:就是這樣一座又窄又不夠結實的橋,平日裏或許只是山村裏極不起眼的,可在洪水來臨時卻成了唯一的逃命橋、救命橋。那麼它是否真的能那麼輕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當時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劃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選擇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註。

2.引導學生抓住“咆哮”“狂奔”“勢不可當”體會洪水的聲音大,速度快,來勢兇猛。領悟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妙用,體會語句凝練所烘托出來的緊張氣氛。

3.過渡:如果我們就住在那個村裏,面對這突然襲來的山洪,會怎麼做?(生説。)

4.討論:如果,急於求生的人們跌跌撞撞地、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樣的結果?面對瘋狂襲來的洪水,人們幾近瘋狂崩潰,幾乎失去了理智,試想,這樣的又窄又不結實的橋怎能承載得了瘋狂的擁擠踩踏?這時急需要什麼?(沉穩的組織者,有序地疏散)

(三)、感受在死亡緊逼時,老支書的從容鎮定。

過渡:是的,在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一位老漢已站在木橋前,他是誰?他又是怎樣做的?

1.直接出示句子: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你體會出了什麼?(沉着、冷靜)

2.過渡

:人們把生的`希望託付給了像山一樣的老漢,老漢是怎樣指揮的?小結:

是啊,這是一個多麼捨己為人的老漢,當山洪咆哮着,像一羣野馬狂奔而來的時候,老漢站在沒腿深的水裏,鎮定得像一座山,他用沙啞的嗓音喊着

當洪水開始跳舞,木橋開始發抖,水已經竄上了老漢的腰,老漢威嚴如一座山,他衝上前

(四)、揭示課文懸念,領會“橋”的深刻內涵。

當人們已經順利過橋,已經跨越死亡的時候,橋轟地一聲塌了,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五天以後,洪水退了,這時發生了什麼事?讓學生悟出這樣結尾的好處?從而感受作者設置懸念這種表達方法的奇妙之處。(

2、通過朗讀、感悟、交流,讓學生領會此時課題的“橋”不僅僅是那座窄窄的木橋,它更是老支書用自己的身軀架起的生命之橋!

(五)、以詩結課,昇華情感

我不知道

哦,老漢!

你的姓,你的名

你是一座山,

但我知道

一座鎮定、剛毅的山,

你有一個動人的稱呼-----老漢

一座深情的山。

哦,老漢

哦,老漢!

2你更是一座橋,

你那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品質,一座用血肉之軀架起的生命橋,

將牢牢駐留在我們心間

一座黨員聯繫羣眾的連心橋。

永遠,永遠!

寫話練習。

學習本文的巧設懸念,文末揭提的結構,寫一個小片段。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力求讓讀貫穿全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學生通過自主讀、合作讀、對比讀、聽名家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特別是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讀,如“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學生分別從“他不説話”“他像一座山”等不同方面去理解,進而讀出個性。

另外,我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視頻、聲音和同類的文章等等,讓學生入情入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激起情感共鳴,真正有所感悟。這點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在指導學生理解老漢的光輝形象後,我設計了一個寫話的環節來祭奠老漢,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實語言實踐的活動。

橋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理解“凋零、談何容易、餘震、骨髓、奔波”等詞的意思。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用“也許……但是……”的句式來練習説話,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為拯救他人生命所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以及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深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台灣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質,以及海峽兩岸同胞之間的骨肉親情。

【教學難點】

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第一節,師範讀後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2、學生交流:

⑴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句子。

⑵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

3、指導朗讀。

4、揭題:

⑴過渡:

然而,錢暢又是幸運的,後來在台灣的一位青年身上找到了可移植的骨髓,於是,在杭州和台灣之間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⑵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抓住“凋零”、“惟有”、“十萬個”、“一個”、“談何容易”等詞來體會錢暢的不幸、可憐,找到可移植的骨髓的不易,從而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過渡:

可移植的骨髓找到了,接下來事情是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順利呢?

2、請大家自由讀3~6節,看看後來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又怎樣呢?

3、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板書:

台灣、青年、李博士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簡要地概括課文3~6節的主要內容。並且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地震的威力,為後文理解李博士和青年人的品質埋下伏筆。)

三、重點研讀

1、過渡:

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我們一般該怎麼做?

2、交流:

出示句子:

“也許,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跑出去,在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識都教人們這樣做。”

3、師:但是李博士和青年是怎麼做的呢?

⑴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

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靜靜地躺着。

⑵齊讀“也許……但是……”這兩句話。

4、師:一個是莊嚴地站着,一個是靜靜地躺着,然而他們的內心一定是不平靜的,他們會想些什麼呢?可以選其中一個來説説,用上“也許……但是……”這個句式來説。

出示練習:

李博士莊嚴地站着,他想:也許()但是()。

青年人靜靜地躺着,他想:也許()但是()。

5、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板書:

杭州、錢暢

6、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用“也許……但是……”句式來進行想象,使學生體會到李博士和青年人為拯救他人所表現出來的獻身精神。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出第四節,通過朗讀感悟,讓學生感受到青年顧不得家人的安危,感受他的愛心、奉獻精神。)

7、出示句子: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後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師生接讀。

這句該怎麼讀呢?自己讀──指名讀──齊讀。

8、師:骨髓終於抽到了,李博士帶着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終於趕到了杭州。這十幾個小時,他做了什麼呢?

⑴(播放補充資料)結合箭頭、畫外音來了解整個運送的過程。

⑵看來剛才的媒體介紹,你想説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媒體的創設,讓學生理解李博士克服了重重困難,飛躍了千山萬水,終於把骨髓及時送到了杭州。)

⑶師小結。

四、總結全文

1、同學們,李博士千辛萬苦為錢暢送去的僅僅是骨髓嗎?

(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

2、師總結:

是啊,李博士千心萬苦為錢暢送去的不僅僅是骨髓,還送去了愛心……

3、師:出示練習:

也許,錢暢是不幸的,因為()。但是,他又是(),()。

同學們,請大家完成這個練習。

4、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繼續用“也許……但是……”句式來練習説話,一方面是對全文內容的一個總結,另一方面再次來體會錢暢的幸與不幸的原因所在。)

5、點題,再齊讀題目。

6、讓我們滿含激情地讀最後一節。

設計意圖:在朗讀中結束全文,讓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再次齊讀課題,更是對海峽兩岸同胞骨肉相連的體會。

【板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杭州愛心台灣

錢暢血肉親情青年李博士

橋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較全面地瞭解有關橋的知識。

(2)引導學生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

教學重難點

(1)增強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意識。

(3)提高學生言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

教學方法

知識競賽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渲染氛圍

1、競賽分組

2、猜謎語導入:樣子像船不是船,永遠停在江河畔;火車汽車它能載,光載東西不開船。(打一建築物)

二、活動過程

搶答題:

第一站:瞭解橋的基礎知識:

1、橋從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幾類?

樑橋、拱橋、懸索橋、斜拉橋、浮橋

2、橋從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幾類?

公路橋、鐵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和人行橋

3、建橋的常用建材有哪些?

石頭、木材、竹、鋼筋水泥、鋼鐵

4、現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是哪座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

5、現存最早、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哪座橋?

江蘇蘇州的寶帶橋

6、我國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橋是哪座橋?四元橋

7、橋名的由來有哪些,説出3個。有的由所在地命名,如:趙州橋;

有的由形狀命名,如:周莊的鑰匙橋,是相鄰的兩座橋恰好構成鑰匙的形狀,又如蘇州的寶帶橋,是因為橋的外觀像一條腰帶;

有的由當地的習俗,如: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橋,則是由於這裏有人們在橋頭將魚蝦放生。

而西湖的斷橋如何得名則眾説紛紜,一説孤山之路到此而斷;一説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一説大雪初停,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陽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因此叫斷橋。

8、將橋名與其命名方式連接起來:

表揚銷魂橋

安濟橋

紀事聖女橋

思鄉橋

抒情績麻橋

蘭亭橋

神異白鶴橋

虎渡橋

第二站:關於橋的文學知識

1、關於橋的詩句:

2、關於橋的俗語

3、關於橋的成語

4、關於橋的對聯

5、關於橋的電影:

A、請説出關於橋的'電影名2部。

B、請根據圖片,説出電影名。《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廊橋遺夢》、《魂斷藍橋》

6、關於橋的歌曲:

7、關於橋的新詞:商橋:商業溝通的途徑

心橋:人與人心靈溝通的紐帶

書橋:通過書來溝通的方式

網橋:通過網絡來溝通的方式

文化橋:文化上互通信息的手段

第三站:重慶名橋知多少

1、請説出重慶市區5個有名的橋名,

2、看圖片,學生搶答重慶橋名。依次是:石門、菜園壩、朝天門、黃花園、嘉華、高家花園、嘉陵江、鵝公巖、李家沱、大佛寺。

第四站:中外名橋知多少

主持人出示名橋的圖片,學生搶答橋名,國別,特點或著名的原因.

第五站:關於橋的故事

講一個關於橋的故事,要求:思路清晰,語言流暢,時間控制在三分鐘以內。

第六站:我設計的未來的橋

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並説明設計的原理或構思。教師評分。

第七站:寫作

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間地上的虹,它是連接溝通的路。它令我們魂牽夢繫,它讓我們流連忘返。你一定見過不少橋吧,每一座橋都是一幅畫,每一座橋都是一首歌,每一座橋,也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請以“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600字左右。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