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生物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欄目: 生物 / 發佈於: / 人氣:1.3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彙編15篇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

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們對這節課的知識充滿了好奇心,但同時又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都不敢正視這節課的知識內容,有個別同學可能還會瞎起鬨。要上好這節課,關鍵得先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能以科學的態度面對科學知識!瞭解自己,瞭解人體!我用了三分鐘來做這個思想工作,讓那些起鬨的同學不再言語,讓那些低頭害羞的`同學端正了姿勢,然後用手提給他們放了一段教學視頻(條件有限),介紹人的生殖系統,同學們都湊在一起安安靜靜的看完了,之後同學們在陳述同步學習答案的時候,我在總結知識點的時候,同學們都能大膽説出生殖系統器官的名稱以及它們的相關功能,課堂上因此沒有嘲笑也沒有羞澀,順利地完成了這節課的知識講授。為此我感到很高興!

我想,對於生殖的內容,如果做老師的不能大膽面對,覺得在學生面前不好意思,那起鬨的只能越來越多,學生們更不好意思正視這節課的知識內容了。我很高興自己做到了,將這節課順利開展,相信我的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對人的生殖系統有一個全新的質的認識。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2

有關血液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説,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學生都見過血液,也有流血的經驗;陌生是因為學生對血液瞭解不夠,對它還很好奇。與血液相關的疾病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聞,學生不僅要學習血液的常識,同時還要求學生對於因血液引起的種種問題持有正確、健康、科學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從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出發,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發揮能力、培養情感,使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注意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我重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我採取多種教法,以貼近生活的實例入手,

通過一些與血液相關疾病的'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分析,主動與學生交流和探討所得到的信息,引導學生思考感悟,認識科學的內涵。形成對血液各組成成分及生理功能的共識。使學生思維既有拓展發散的機會,最終又能回落到知識脈絡上,達到收放一體。

我通過設置情境從生活中的經驗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好奇心及興趣。通過學生對血液認識的講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接着,動畫播放加入抗凝劑的血液,讓學生觀察現象,引導學生概括血液的各組成成分。在完成血液的組成這個知識點的學習後,讓學生觀看大屏幕,自學教材,歸納老師提出的有關血漿問題,以鍛鍊學生培養學生自學,歸納知識的能力。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血細胞中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形態及數量。出示表格,讓學生通過自學、相互討論後歸納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在學生歸納不完整時及時補充講解,或者在學生歸納完整後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講解知識,達到突出重點、培養學生歸納整理資料,合作學習的目的。

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時展示血常規化驗單,讓學生分析病因,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並與生活實際相聯繫。通過選擇、判斷、填空等題型,鞏固所學新知,鍛鍊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解題和實踐能力。學生閲讀課後的知識,將知識進行拓展。瞭解獻血和骨髓捐獻的意義,並認同義務獻血和骨髓捐獻,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學習。

從上課的情況來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課堂提問學生人數多,可以吸引更多同學的注意力。由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多,課堂容量較大,為完成教學任務,所以課堂教學節奏稍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欠佳。今後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全面提高生物學素養。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3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往往會有所混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是關鍵點。

本課中通過讓學生提前採集鼠婦並觀察其生活的環境特點,為探究實驗奠定了理論基礎。課前進行了分組,安排每組準備十隻鼠婦、一個盒子(或用礦泉水瓶自制成圓盒)、濕土,將盒子設置成明亮以陰暗的兩個對照的環境。探究式的學習激活了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

本節課成功之處在:

一、啟發、引導學生初步嘗試了探究性實驗,充分利用了課程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按照自己設計的計劃和方案實施實驗。教師發現學生在探究中遇到的困難,及時予以指導、點撥。如:在實驗中有個別小組由於沒有抓到鼠婦,僅準備了一隻鼠婦,也想做實驗,我便因勢利導:只用一隻鼠婦做實驗的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説明問題。又如:有的學生會問為什麼每個組觀察結果要計算平均值?最後還要取多個小組實驗結果的平均值?我便及時告知學生這樣可以減少實驗誤差,使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在進一步探究中學生提出:假如在明亮和陰暗的兩個環境中,用乾濕度不同的土壤,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嗎?引導學生繼續探究,讓學生從探究實驗中知道如何控制變量和理解對照實驗的概念。學生在主動探究的氛圍中動手操作實驗,顯示出學生主動求知,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調動了學生的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二、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教學理念。

通過學生探究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在整節課學生都能完全動起來,懷着極大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本節課老師發揮了主導作用,讓學生親自嘗試和實踐,為學生提供了探究活動的平台。分組活動中,老師巡迴指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活動,促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師能及時發現學生的思維障礙並及時點撥,幫助學生消除障礙,體現了師生在教學中的角色轉變,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

三、有效地利用了學生互助探究的教學平台,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組織,適時恰當的點撥,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了發展。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

一、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保護生物的意識做得不夠。學生在實驗完畢沒有將鼠婦放歸自然。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中尚有欠缺,有待日後在教學中不斷加強。應在教學最後提醒學生把鼠婦放回大自然中,並教育學生懂得關愛我們身邊的生物,關愛我們身邊的生物就是關愛我們自己。

二、由於這是七年級生物上冊的第一個探究活動,教學目標雖然順利完成,但是整節課創新思維還不夠突出。而且從學生個人的角度來説,有個別學生沒能從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這可能會給以後的學習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反思,使我想到如何上好實驗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同時,如何評價實驗課也是不能忽視。按教材要求完成實驗很重要,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更重要。師生圍繞實驗探究主題有關的內容,提出問題進行探究,讓實驗課有更大的活動空間。更有利於學生手腦並用,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也更符合學生好奇、好動表達自己的心理特點。更能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4

本週學習種子的萌發通過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知道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知道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並能指出種子結構與幼苗各結構的對應關係。所以本節培訓的.重點是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實驗現象,分析種子萌發的原因,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採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後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5

本節教學偏重於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人的活動離不開生物圈,只有合理開發利用好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人類才會有美好未來

本節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可不拘泥於教材知識,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沼氣池和高温堆肥現場,參觀生態廁所,請工作人員講解生態廁所的設計與工作原理。由於環境條件等因素所限,我們用課堂教學的方式完成本節內容。在課堂上,為避免枯燥的`講授,教師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用辯論、課堂討論等方式促使他們思考,完成了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在對人糞尿進行無害化處理時,不能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微生物進行處理是有效途徑。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會有不少感受,應鼓勵他們針對當地人糞尿處理的情況,向環保部門提出可行的改進計劃,用實際行動為環保做貢獻。

總之,本節內容教師應儘可能調動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發表個人見解,在辯論、討論中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6

這節課的重點是生物與非生物,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所以條理脈絡也很清晰:將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一一羅列即可,但是實際上起來卻有問題,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區別:有無生命被學生理解為幾個區別之一,事先想好的用有無生物來區分物質的節奏被學生打亂了,這主要是由於我的教學經驗不足所導致。

生物與非生物的幾個區別:能否生長,有無新陳代謝,有無嚴整的結構,能否遺傳和變異,能否生殖和發育,有無應激性,能否適應環境,改變環境,我是按照講一條擴展一條的方法講授的,應該來説由於思路很簡單,教授起來沒有太大困難,不過學生的博學與鑽牛角尖的本領另我瞠目結舌:”騾子等雜交動物沒有生殖能力所以不屬於生物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所以不屬於生物嗎?秋海棠的葉子落地生根所以落葉是生物嗎?”等等,打了我個措手不及,由於生物非我本專業所以很多東西都沒考慮到,非常尷尬,在備課時,廣泛查閲有關的`資料的確勢在必行。

板書與幻燈片的交替節奏沒有把握好,與學生的互動又有所不足,與平常活躍的課堂氣氛相反,到了關鍵時刻一個個都成了啞巴,看來活躍氣氛的本事有待提高,必須要讓學生跟着自己的節奏走起來.並且我還我犯了新教師的通病,只顧自己講,不顧學生是否聽懂,例如細胞結構等對於學生非常陌生的東西我一筆帶過,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這些都是我今後所要改正的。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7

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學生較易得到腦主要分為大腦、小腦、腦幹三部分。那麼各部分有什麼作用?因為腦科學內容複雜不適合學生作探究和猜測,為了避免教師單純作介紹,我主要舉例出各種病例,讓學生通過閲讀教材明白各結構的功能。如:佈置學生對照教材的圖“人腦不同部分的功能”去理解大腦知識的介紹,再進行理解應用:

張強是一位建築工人,在一次外牆粉刷作業中,不小心從3米高的腳手架上摔下來。經此劫難,原來視力正常的他,現在眼睛卻看不見任何東西了。經醫生檢查,知道他的眼睛並沒有器質性的損傷。據此你判斷一下,張強受損的部位可能是( )

同理,如:老王腦部有疾病。一天外出時,他看到前面有一條小溝,卻邁出了很大的一步,據此可推斷老王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沒有其他生命活動的病人,這種病人的腦結構中肯定沒有受損的是( );

進一步,引出學生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尤其運動時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頭部?科學用腦要注意哪些事項?

這樣通過學生有意識地帶着問題閲讀,容易進行對照理解,也讓學生髮現了自己身上的科學。

2、周圍神經系統承擔着信息的傳導功能。在學生掌握腦和脊髓的`結構和功能後,對於腦發出腦神經,脊髓發出脊神經才容易理解,因而這部分知識可列為最後一部分。此時學生已具備相應的一些知識基礎,可以利用P112神經系統和神經分佈圖讓學生自主學習,理解周圍神經系統的功能。

本節內容經適當調整教學順序和增刪知識點後,教師教學更加符合邏輯性,學生的學習也順利地多,而另一方面,利用生理知識與人人息息相關,學生往往容易也樂於聯繫自己實際進行思考。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材中列舉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知識點。學生看懂教材了,才便於他們自己的課後鞏固複習。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8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教學形式多樣,有利於吸引學生的興趣。如:在介紹內分泌腺的時候,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及多媒體課件,在講授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係時,我播放了一段視頻資料。在進一步講激素的作用,這個是重點我先讓學生討論,然後再明確並在此多花費時間讓他們和生活聯繫起來。

2.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很高,主動性很強。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小組活動。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課件顏色底色太暗,後幾排的同學看的`不是很清楚。

2.由於時間倉促,所以學生討論環節給予學生的討論時間太短,且後面的課堂檢測環節沒有進行,因此,舞法及時地瞭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3.導入環節中,有些學生沒有準備好照片,所以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不過後來的環節,學生的參與性還是比較好的。

總之,由於時間的倉促,準備不充分我覺得講的很不成功!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用心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打無充分準備的仗!!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9

教後記《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節的內容看似簡單,但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組織形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由系統構成整體,既包含了微觀上的難點,同時也具有宏觀上的難點。加上我們無法用顯微鏡進行實驗,學生無法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這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我只好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課件觀察、分析、討論與交流獲得新知識。

新課程強調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進行探究式學習。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觀察,以問題的提出解決為主線,通過問題的解決,實現學生的'主動探究。依據教學進程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啟發引導發現新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在學習識別四種基本組織的時候,不但引導學生觀察,而且通過圖表比較方法學習。這些既培養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由於在識別四種基本組織教學時花費較多時間導致課堂練習無法順利完成。這也是本節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另外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參與主動探究,也是我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0

我的課堂思路是每個知識點條理要清晰。用圖片和常識導入新課,通過活動和常識一一引出向光性、向地性、負向地性、向水性、向熱性、向化性等特性。其中重點講解向水性的探究性試驗,該實驗為開放性實驗,着重小組合作,小組討論,然後小組展示給出最優方案。重點了解探究性實驗的一般過程和核心理念。探究性實驗設計時的原則:對照實驗和控制變量。通過問題:“含羞草感受機械刺激引起的感性運動與窗台上植物的向光性運動有什麼異同?”引出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的異同點,做出區分。結合教材,根據已有知識經驗説説哪些現象是植物的感應性,分別屬於哪種感應性?進而做出總結,把各現象和各特性進行總結區分。課堂中與我的設想有很大的不同,在總結區分過程中,學生對剛講過的各種現象已沒有印象,使總結環節進展的不是很順利。所以,要多瞭解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他們關注的傾向性。

這是我的第二次公開課。我的課堂有諸多的不足,尤其是把握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方面急需改進。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這節課內容簡單,與生活聯繫緊密,本節課應重要把握,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興趣,可通過多種途徑達到此目的。

要多讓學生做,多讓學生説,以讓學生儘可能多的參與進來,教師可以少講。提問方式也應多樣式,除了一般的隨機抽查之外,還要採取多樣化的形式。學習的知識遷移非常重要,教學中逐步滲透給學生有利於知識遷移的方法,課堂的語言表達要力求高效、簡捷,符合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語言習慣,使學生容易接受。對於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對科學探究一般步驟已比較熟悉,同時學生具備一定分析和歸納的能力,所以該節課應儘量把課堂還給學生,啟發學生自己來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學生經過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更容易被接受而且印象也更深刻。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是必要的。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合作學習容易耗時過多,對課堂時間的把握和調控,這點教師一定要做好。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1

本節課是對《人體廢物的排出》一節內容在教學方式上的新的嘗試。國中年級中這一節的內容在不同教材中的變化並不大,都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泄和排遺這幾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追求利用“尿液形成過程”知識點進行教學,很容易走到“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傳統教法上,較難有新的突破,同時老師和學生都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本節課由情境導入,利用生活中身邊人真實承受的病症——尿毒症入手,瞬間集中學生注意力,喚起他們迫切探究知識的慾望。

2.“尿的形成過程”抽象而微觀,學生難以理解。所以從問題的發現、探究到結論的得出,都由學生參與,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圖表中各項數據的分析以及flash動畫、相關影音的播放,學生很容易掌握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相關知識,變微觀為宏觀,變抽象為具體,同時利用學案,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幫助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

3.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引入血尿、糖尿、蛋白尿等常見的疾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有所用,既幫助了學生更好理解教材,又突出知識的延展性。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2

教學反思一

新學期一開始,我校在曹校長的領導下,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實行了課堂改革,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即生生之間相互管理,相互輔導,相互探討,相互展示,相互評價。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每一位老師都要舉行一次公開課,並進行聽評課,老師們都兢兢業業,認真鑽研教材,仔細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以達到課堂改革的實效性和高效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並且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課後反思

儘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2004年奧運會中國體育健兒獲得冠軍的`圖片,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師生感受到運動的美麗,健康的寶貴,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過觀察動物的關節結構,增進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從而有利於理性認識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

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勤于思考、樂於探究的科學精神。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3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希望學生學會傾聽,那麼也必須從教師的耐心傾聽開始。教師在提問後,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在傳統的教學中,常見的現象是教師提問後馬上就叫學生回答,而且當學生回答有困難或錯誤時,教師馬上打斷,叫另一位學生回答或教師代為説出正確的答案,這樣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他要麼沒有機會説出完整的答案,要麼就會意識到他的答案是錯誤的,以至於根本不值得聽完。也許這種做法教師不是有意的,但挫傷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教師不會僅僅滿足於聽到了學生的`言辭,他還善於在傾聽時察言觀色,瞭解學生言辭背後的思緒和性情、慾望和需求,並加以熱情地呵護和細心地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迴應,比如對對方説的問題點頭示意或做出相應的反應。有效教學意味着教師要善於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的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小腸的結構是如何與功能相適應的這一問題,學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這時教師可以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此外,激勵性反饋還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和成功體驗。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4

反思一:有的知識並不是學生學不會,是教師從前沒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

反思二:有些知識學生個體學習可能是無效的,但形成羣學的氛圍後,學生的思維可能很容易被激活,從而產生思想的碰撞,知識就是在這種反覆的碰撞中融會貫通的。

反思三:不要害怕出現錯誤,真理就是伴隨着謬誤而生的,學生的學習就是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必須不斷地嘗試錯誤,在嘗試錯誤中自覺地建構知識。

反思四:教師的職責是“教學”,而不是教“教材”,在對重點難點知識的處理方面,切不可只侷限於教材的文本,重要知識絕對有必要拓展延伸,不要以為這樣浪費了課堂時間,其實有效的拓展會是你以後教學最高效的捷徑,所以教師切不可“照本宣科”,學生的能力,學生的知識貯備都是在這種積累中逐步形成的'。

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1、學情分析不到位,“備學生”這一環節準備不足,缺乏換位思考,想當然認為學生應該掌握一些知識,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才發現學生知識的匱乏,在補充知識的過程中耽誤了一些時間。

2、沒能根據時代發展去考慮問題,如學生缺乏感性認識,無法突破這一知識點。今後教學時,應充分結合實際去思考問題,多挖掘教材上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的知識點,利於學以致用。

3、適度拓展。本節課教材將以往的許多知識點都刪掉了,力求降低難度,但授課時考慮學生理解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我又將刪掉的內容進行了補充和拓展,有些影響時間。今後拓展知識時要充分考慮教學時間的需要,做到既拓展知識,又優化教學時間。

生物七年級教學反思15

主動探究是新課程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什麼?怎樣組織學生探究?這是開展自主探究、提高課堂效率的核心問題。我認為,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提出有效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探究行為。有效的問題是主動探究的起點。學生不同於成人,他們一般不可能很自覺地進行學習。他們的探究活動可能是漫無目的的。他們開展探究活動,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需要問題的激發和調動,有效的問題能創設出一個充滿張力的情境,能造就一個充滿誘惑的現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極大興趣。

第二,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時空和自由度,去經歷探究過程。這一探究過程包括以下連續且形成迴路的七個環節:面對問題情境→產生探究慾望→出現探究行為→接受反饋信息→調整探究行為→獲得探究成功→嘗試拓展學習。在每一個探究環節中,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